​远死近生

远死而近生

有名而无形

上句见《移精变气论》:

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

不离其常,变化相移

以观其妙,以知其要

欲知其要,色脉是矣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

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夫色之变化

应四时之脉

上帝所贵

合于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细品此文

可得“远死而近生”之旨

下句见《阴阳系日月》:

夫阴阳者,

有名无形,

数之可十,

离之可百,

散之可千,

推之可万,

此之谓也

阴阳

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

而不是专指某些事物

故曰,有名而无形

若以阴阳

概括万物

数不胜数

《阴阳离合》:

阴阳者,

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

万之大

不可胜数,

然其要一

《五运行大》:

天地阴阳,

不以数推,

以象之谓

从《内经》看道医:

三、诊道:

望(色/神)、

闻(声音)、

问(防止五过四失)、

切(三部九候之脉)

1.道医的持诊之道:

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

(察度阴阳之气机)

而持之

诊合微之事,

追阴阳之变,

章五中之情;

其中之论,

取虚实之要,

定无度之事,

知之乃足以诊

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

知高知下,知坐知起,

知行知止,用之有纪,

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

度事上下,脉事因格。

是以

诊有大方,坐起有常,

出入有行,以转神明

必清必净,

上观下观,

司八正邪,

别五中部,

按脉动静,

循尺滑涩

寒温之意,

视其大小,

合之病能,

逆从以得,

复知病名,

诊可十全

不失人情,

故诊之或

视息视意,



不失条理,

道甚明察,

故能长久

不知刺刀,失经绝理,

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2. 

望闻问切

要做什么?

善诊者,

察色(望)

按脉(切),

先别阴阳,

审清浊

知部分

视喘息,

听音声(闻),

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

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

而知病所生以治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腑之气街者,能治解结契绍于门户;

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

色合五行,

脉合阴阳,

色(表/阳)之变化

以应四时之脉

(里/阴),

道在于一,

以合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为何看面色

可用于诊病

十二经脉、

365络

其血气

皆上于面

而走空窍:

精阳气-->目;

别气-->耳;

宗气-->鼻;

浊气-->唇舌;

气之津液-->面

面色与眼神

乃气之华也

为什么诊脉

诊寸口之脉

因寸口位

为手太阴

肺气之所

肠胃吸收消化后

营养要入肺成津液

再统一输送不同的

营养至五脏(阴脉),

即五脏气于寸口



胃气无法与脏气

同时贯注于肺经,

真脏之气(脉)独现,

病邪

已完全破坏

其脏之功能,

必死

人迎与寸口相应,

若引绳小大齐等,

命曰平

知一(问其病而知其处)命曰工,

知二(按其脉而知其病)命曰神,

知三(见其色而知其病)命曰神且明矣

善调尺(之皮肤)者

审其尺之

缓急、

大小、

滑涩、

肉之坚脆,

病形定矣,

不待于寸;

善调脉者

不待于色

能参合

而行之

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

行二,为中工,中工十全七;

行一,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四、治道

1. 

食疗中的

五味之道:

日常生病时

食疗是人们

普遍采用的

一种治法

《黄帝内经》:

病在筋,无食酸(酸走筋);

病在气,无食辛(辛走气);

病在骨,无食咸(咸走骨);

病在血,无食苦(苦走血);

病在肉,无食甘(肝走肉);

口嗜欲食,

不可多矣,

必自裁也

这从

反的方面,告诉我们:

如何地吃,是不好的

病时还要,减少进食;

同时也提到: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以所利而行之

调其气使其平

可以如何,利用五味

进行有效的正面食疗:

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

佐以苦

以甘缓之

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佐以甘苦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

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

佐以苦辛

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

以咸泻之

以辛润之

以苦坚之

2. 九针之术,针道:

黄帝为何在

具体方法上

选用针刺为主

不用其他(例如

导引、汤药等)

除人之疾苦

这是我在阅读《黄帝内经》时

一直盘绕在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读完之后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移精变气论》:

不同时代人的

特点已经不同

上古之人

运动阴居、

淡泊名利



导引祝由即可:

安定心情

祛除病邪

针灸汤药

都是多余;

后人

患得患失

苦形伤外

名利物欲

懒惰不动

不顺应

时令节气

贼风数至

虚邪朝夕

小病必甚

大病必死

必须

针石治其外

毒药治其内

②《玉版》:

针者

上合之于天

下合之于地

中合之于人

夫治民者

亦唯针焉

九针之术与

天地、

日月、

阴阳、

四季相合

针甚骏,

以配天地,

上数天文,

下度地纪,

内别五脏,

外次六腑,

经脉二十八会

尽有周纪

能杀生人

不能起死

《九针十二原》:

小针之要,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

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

上守机

机之动,

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

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

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

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

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

要与之期

粗之暗乎

妙哉

工独有之

往来为逆,

来者为顺,

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

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

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

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

《宝命全角论》: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

一曰治神(养神之正),

二曰知养身(强本),

三曰知毒药为真(药性),

四曰制砭石小大,

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凡刺之真,必先治其神

(医患都要凝神静气/精神专一)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予人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

静意视义,观过之变

是谓冥冥(出神入化)

莫如其形(无我状态)

见其稷稷

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

伏如横弩

起如发机

针之理

是要把

不正常

的气血

回归正常、

荣卫复收

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③《针刺论》:

只要明了

天地常理

极尽针刺

就可除障

扶助正气

补其弱势

泻其有余

拯救百姓

脱离病苦

同时

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

亦法有,修真之道

非治疾也

故要

修养和神

道贵常存

补神固根

精气不散

神守不分

即神守

虽不去

亦全真

人神不守

非达至真

至真之要

在乎天玄

神守天息

复入本元

命曰归宗

3. 施针之术

刺道:

凡刺之道

气调而止

凡用针者

虚则实之

满则泄之

宛陈而除之

泻胜则虚之

大要曰:

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

为虚为实,若得若失

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

刺之而气至,

乃去之,

勿复针



各有所宜,

各不同形,

各任其所,

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

明乎若

见苍天,

刺之道毕矣

黄帝自己对

九针之术的刺法

整理集中在

《官能》

一篇之中

小小银针上

即能够看到

道医治病时

对于时机的把握、

对于本质的判断、

对于专注的素养

实际上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又何尝不是如此

揭开全真教早晚功课神秘面纱!#道教知识#

一、日常功课分早晚坛功课

全真道士的日常功课分早坛功课和晚坛功课,主要内容是诵经念咒。早晚功课制度,是道教丛林制度建立后才出现的。课指的是课诵,功课就是例行的作业。又《功课经序》中云: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

因此作为修持方式之一,日常功课是全真道士的日常必修课。按照清规,凡出家住观者每日必须上殿诵念早晚坛功课经,所以也叫玄门功课。

道教早晚诵经念咒的主要目的有四个方面:其一,经是修持之径路、入道之门墙;其二,住丛林之规范、绝断尘缘;其三,弘道阐教、消灾解厄;其四,祈求国泰民安,普度众生。

二、经教祖师传授秘篆给世人

早课诵经念咒的内容主要包含4部经书,分别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攘灾度厄真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前三部经都有具体的说经者,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即我们道教信奉的三清尊神。

道教认为,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被称为“三宝君”,贵为最高之神。

他们分别为经教之祖师,各把天上之道经秘篆传授给世人。“三宝君”传三洞真经,三洞为洞真、洞玄、洞神。

三、早晚功课主修三大经

简单地讲,《清静经》为性功;《护命经》为命功;《度厄经》为消除一切灾厄和心身性命双修护道的法门,《心印妙经》,是金丹大道。也有人认为,《清静经》是性功,《心印妙经》是命功。

但依照笔者个人的浅见,对于修为层次在一个高度之上的人,是并不分辨性功命功金丹大道之说的,他有的只是清静无为、长生久视的逍遥人生。

四、《清静经》独具代表

以《清静经》为例,太上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由仙人传三国时期葛玄祖师,由他所录,篇幅虽短,仅仅400个字,内容却非常丰富,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放在早课众经之首。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形,生育天地”:无极生有极;“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无为无不为。

这三句话概括了清静无为的大道本原,无中生有,无为无不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道就是讲的这个无有无不有、无化无不化、无生无不生、生生化化之理。

五、全真道士要诵读祖师宝浩

在功课经里,除了上述4部经典外,全真道士还要诵读祖师宝诰。这反映出道的一个演变过程,也可以从每一位祖师宝浩里看出祖师修真悟道经历的积功累德的从善思想和作为。

对每天诵经念咒做玄门功课的道士来说,我们的内修之道,同样需要广积善缘,受到道教社会伦理观的规范,积善以立仙基。

紫阳真人指出:“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等亲冤,始合神仙本愿。”葛洪祖师在《抱朴子内篇·对俗》中讲道:“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总而言之,劝善成仙是修持清静无为大道的不二法门

六、道和德是根本信仰和行动准则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玄门弟子聆听太上教诲,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准则,既要修道,更要积德,应该发扬道教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

太上老子教导我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而就今天来说,道教徒的济世利人要与时代相结合,例如道教要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徒要发挥自身优势,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为“敬老恤孤、扶危济困”的目标尽绵薄之力。对于这些方面,我们从每天做的玄门功课中就可以逐渐加深认识。 https://t.cn/RLueDN9

#读书[超话]#

“行”注重的是结果,“行”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游”注重的是过程,每走一步都是结果。玄奘大师当年可能只是一心要到天竺,目标明确,毫不动摇。吴承恩老先生却以一部《西游记》颠覆了玄奘大师的坚心与孤胆。《西游记》回回都有故事,章章都是传奇,里面的唐僧师徒,每到一处都精彩纷呈,精彩得有不务正业之嫌。很多人认为吴承恩写《西游记》是道教徒讥毁佛教之作,今日的我却不这样认为。

“游”乃是了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后,游戏如幻轮回的畅然。“妄念体性即法身,所显非真宛然而显现”,其实根本没有一个轮回要去逃避,也没有一个净土要去追寻,一切的清静与染污都是凡夫因无明而起的遍计所执,凡有所分别,则不得成佛。正所谓:慧灯朗朗,离人我则也无清静无无明;在在处处,合天道方既不成魔不佛陀。六祖慧能对《金刚经》中所说的“四相”曾经有过精准的解释,其中“我相”是指:心有能所、轻慢众生;“人相”是指:自恃持戒,而轻破戒者。如果一个修行人不能以“游”的心态去经历、观察菩提路道的一切相,执着与佛有关的才是世间的“大雅”,与佛无关的统统都是“大俗”,其实就是一种自恃持戒的贡高我慢,这本身就破了菩萨戒,对于这一点,我应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谨慎!

—— 扎西拉姆·多多《空谷之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天果园请你吃樱桃# 最近走在上海的街头,有没有发现出租车有什么不一样呢?没错,天天果园搭乘出租车在全上海快闪啦✌️ #晒车尾广告,送樱桃神券#活动正式开吃
  • 分手后如果你立刻苦苦哀求了,只能表明你现在的价值已经去到非常低,低到对方恨不得想马上甩手扔掉的便宜货那般。因为乞求代表着高需求,高需求就表明可得性低,可得性低就
  • 【论领导者的身先律己】 1)领导者要对自己狠一点,只有对自己狠一点才能引发一群对自己狠的人,形成一支狼性、强悍的执行力团队。 2)职务越高,资格越老,年限越久,
  • #王源[超话]##王源我是唱作人##王源唱到大哭# ①经过大家的努力截止到目前为止各个榜单排名均占据榜首希望大家不要松懈[拳头][拳头]差距都不是很大[加油]
  •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哪怕他平平无奇,你也觉得他光芒万丈。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之中看见了一束久违的光,你会不自觉地被吸引、想靠近。 想知道他今天吃的是什么,
  • 无视美国前一天的警告,法国议会11日如约通过针对互联网巨头的税收法案,只待总统马克龙签字,法国就将成为欧盟第一个征收此类税的国家,英、德等国或将跟上。 针对美国
  • #嘉羿[超话]# 嘉羿♡黄嘉新21岁生日快乐啊![蛋糕][蛋糕][蛋糕] 不管是嘉羿还是黄夹心 以后每天都要快快乐乐的[太开心]~你要快乐因为你是小熊软糖! ✨
  • 「长安长安」 今天是迟到的一更 昨天搬宿舍迎接新生活累趴我[跪了] [微风]终于脱离考试周苦海的我似乎丢失了睡懒觉的能力 前一天只睡了4个小时 搬了一天宿舍[失
  • 十几天的“暑假”过得真快:6.22-7.5 6.22中午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累了一天。以前每到放假回家,家里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我做的,但这十几天我只煎了三
  • 我不明白的是有些女生为什么喜欢拍照性感,其实这个男的不帅你还给他摸还要发到微博上,也觉得会给这男的留下裸照,美女一箩框 聪明的不多,一天没结婚都不要这样,万一分
  • 【德媒:160多名德籍“伊斯兰国”成员下落不明】According to the Welt am Sonntag newspaper , over 160 Ge
  • 忍无可忍!要不是北京医生主动曝光,你永远无法看到这一幕! 急诊夜班,忙碌已经不能形容我当时的工作状况了,被各种患者围在诊室里近5个小时,我感觉自己都缺氧了。终
  • 请问限泡菜令什么时候可以对真正优秀的选手开放领空? 先去泡菜公司舔狗再钻空子借泡菜抠唆的小平台回国吸金的戏码已经看厌了,不如实打实的请点真的有实力人过来给大家开
  • 一个人的小食光•柠檬鸡 这个夏天格外钟爱柠檬,酸酸辣辣的味觉体验,总是可以增加一点关于夏天的幸福感,三餐四季热爱生活。 食材: 鸡(也可以只选鸡胸肉) 1只
  • 前两天吃半个西瓜,摘掉了它的吸管,然后要这样喝,有点好玩 昨晚给木木剪了毛,找旧梳子找了半天,楼上楼下跑三趟,三个浴室跑了四趟,我怕是有健忘症,或者不愿接受平时
  • 水静犹明 而况精神! 圣人之心静乎! 天地之鉴也 万物之镜也 夫虚 静恬淡寂漠无为者 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故帝王圣人休焉 休则虚 虚则实 实则伦矣 虚则静 静
  • 打卡 今天天气有点阴 从早八到晚八进宿舍 体会了一把1234 67890的在外奔波上课小组讨论的生活 john25年前和现在都很帅 [嘻嘻]早上夸他了真好玩
  • 股市金钥匙 不要被获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要知道,天下最难的是就是如何持续获利。一旦赚到钱,你就会希望继续赚到更多的钱。这样一来,你就会忘记风险,你就不会怀疑自
  • come on!这一次,我们来实现你的教师梦! 马云先生曾说:“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对马云先生来说,教育是他最热爱的事业。
  • Gale Scholar如何助力學術研究-- Gale Digital Scholar收錄了15世紀至今超過1億7000萬頁、跨越500年歷史的珍稀原始典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