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应该继续“疫情清零”还是开始学会“与狼共舞”?让数据和现实说话。

应凤凰新闻的邀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自2020 年3月11日WHO 宣布COVID-19 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这个Pandemic 能在一年内结束。然而,事与愿违,2021年的今天,超过2亿人被感染,近五百万病逝;2021年的疫情,已经远超过2020年。无奈,人们只有把目光投向2022年,以及以后的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多种有效疫苗的在殴美,亚洲的研发和扩大接种,从战略上扭转了这一战局。然而,围绕着严格社交隔离的“疫情清零”和社会开放的“与狼共舞”战术,学术界,尤其是民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站在学术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不要过急地将这些战术简单地归结为“成功”与“失败”,或者“好”与“坏”。因为我们首先要界定的是,什么是我们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能够达到的最好结果。这一方面,除了有效的疫苗,药物和社交隔离以外,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医疗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和政治气候。

理论上,彻底消灭新冠,让它再也不能侵害人类,这是最理想的结局。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目前,只有国际上少有的几个特许实验室保存了天花病毒,以备不时之需。人类“消灭”了天花病毒是基于这一病毒的三大特征:1. 强大的终身免疫能力;2. 病毒没有中间宿主;3. 病毒感染症状明显而且特异,容易辨别。而新冠病毒,并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点。而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 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我们一直处于“与狼共舞“的博弈之中。

以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COVID-19非常相似的流感病毒为例。自1918年全球大流行,在两年之内,造成1/3世界人口的感染,五千万到一亿人病逝,至今已经103年了。1945年,灭活流感疫苗在美国发明并开始广泛接种,人类开始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与狼共舞”了76年。但它已经不再是Pandemic 而是endemic (地区性流行病),已经不再会严重影响全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现在的问题是,2022 年,或者2022年之后,COVID-19 会不会从全球流行病pandemic 变成地区性流行病endemic? 通俗一点说,就是COVID-19 会不会变成大号流感?如果会,什么时候?什么条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过去十年中的“大号流感”。美国CDC是统计数据做得较好的大国。它的相关数据对世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2017-2018, 美国发生了近十年最严重的流感,一年内6万1千人病逝。以流感季节为六个月计算,平均每日病死人数为334人。值得提醒的是,无论病人是其他疾病的终末期(比如癌症,心肺脑疾病),只要死亡前感染了病毒,那怕只是加快了其他疾病的恶化,都统计为流感死亡病例,这是美国CDC的惯例。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平均毎日COVID-19 病死人数在335名左右或者以下,COVID-19 在美国就变成流感类级别的传染病。而对于流感,西方国家都毎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而对于医务人员,许多医院毎年都强制接种。在我服务的MD Anderson 癌症中心,没有按期接种的一线医务人员会被暂停行医。美国民众毎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50%左右。同时,勤洗手,生病在家隔离,高危人群戴口罩等,也是流感月份建议做的。

目前,美国7天的平均病死人数在1千8百以左右,COVID-19疫情依然严峻,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目前,美国总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大约在65%左右。绝大多数重症和死亡患者,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者高年龄患者。

以中国的人口计数,假设按照美国流感的病死人数来推论,中国流感病死人数在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年可能会病死27万(6.1X4.5), 流行期平均毎天病死1500人。这就是中国流感病死人数的上限阈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和地区在疫苗接种率超过70%后放开严格管制后,疫情反复,感染和死亡上升,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能够接受,只要能控制在大号流感的级别上。当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

可以想像,大部份国人依然无法接受一天1千五百的COVID-19病死人数。诚然,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每年有1千多万人病逝,平均毎天有3万人因各种原因病逝。这假设的1千五百名因流感病毒病逝的患者中,及使是不感染病毒,一些人也可能不久会因其它疾病而病逝,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的人群。而社会的正常运转,可以明显降低因其它病因(比如癌症,心脑肺疾病等)。

既然COVID-19很大可能会长久地与人共存,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它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异而导致致病性越来越严重。目前, Delta 变异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传染性增加,被感染的基数增加了,所以死亡人数增加,并非病毒的致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了。这也符合病毒生存的需求。它只想扩大自己,并不想杀死它赖以生存的宿主。事实上,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还没有一个病毒在人类不断传播的过程中,致死率越来越高,包括原来让人闻风丧胆的爱滋HIV病毒。

而一个社会什么时候可以放弃严格的社交隔离和开放边境,则由以下因素决定:1. 疫苗的有效率和接种率;2. 治疗的药物和医疗可及性;3. 社会心理,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的承受能力。

全球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为2%左右,相对比SARS的病死率为9.6%;而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0.3%左右。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不一样。但随着疫情进展和疫苗接种,病死率均逐渐降低。目前,COVID-19 感染后病死的主要因素是老龄,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而完全疫苗接种者COVID-19病死率则降低为0.2%左右(美国洛杉矶初步形成结果),这已经在流感病死率的级别。

疫苗在今年早期的接种,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然而,因Delta 变异病毒的流行,许多地区出现了疫惜的恶化。近期,许多国家开始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但是,许多民众仍有不少问题。

1. 既然疫苗有效,为何这么多的突破性感染?

Delta 病毒的主要挑战是它增殖率很快,并非是真正的“免疫无效”。 当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和T杀伤性细胞。同时,机体还会产生抗病毒的记忆细胞。在注射疫苗的六个月内,人体有强大的抗病毒抗体,因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但是当超过一定时间之后,抗体的浓度就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如果被感染,人体需要三到五天,刺激免疫记忆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激活T 杀伤细胞。然而,Delta病毒在三天以内已经能快速增殖,并传播给其他人。等免疫记忆细胞激活产生抗体之后,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增殖。这就是为什么,疫苗接种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和死亡,但是减少传染的能力却下降了。这就产生了所谓突破性感染。

2. 既然mRNA疫苗已经制成专门针对变异株,为何疫苗加强针不用新的变异株疫苗?

对于变异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依然能够识别,并发动攻击,因此,目前并不需要变异特异的疫苗进行加强针。只要打同样的第三针疫苗,就能产生类似的抗病毒效应。

3. 为什么美国CDC只建议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加强针,而不支持所有人接种加强针?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免疫记忆功能衰退,因此,他们必须在六个月之后接种加强针。而对于年轻的健康人群,他们依然拥有优秀的免疫记忆,能抗拒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会造成重症,或者导致病死。因此,他们接种加强针的指征就没有那么强了。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高危,以及他们可能面对的免疫缺陷患者,目前在美国也建议接种加強针。

可以看出,“有效”疫苗的功能和定义有三层:1. 减少感染;2. 减少重症;3. 减少死亡。而目前为止,COVID-19 疫苗都俱备以上三种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止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疫苗或者药物是百分百有效,百分百无付作用。如果别人这么说,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真的不懂;另外一个就是要推销。

令人欣慰的是,2021年10月1日,默沙东与Ridgeback宣布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p值为0.0012。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在有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支持下,新冠变成一个流感级的病毒指日可待。病毒会变异,人类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老弱病残进行疫苗打强针的接种,以及今年11月即将开启的对五岁以上儿童的接种,达到总人口70%以上接种率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方必将在2022年中上旬全面开放,世界格局由此改变。

COVID-19还会继续存在,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惧怕。生活从来不完美,人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与狼共舞。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战术,并适时调整,是传染病专业人士和政府决策者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美国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资深执业医师张玉蛟教授

https://t.cn/A6MX0yi4

也许,辗转腾挪于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们,都有一个深藏的荒野探险梦。在那些美妙的梦境中,我们跋涉在苍茫的雪野,攀登在险峻的山崖,邂逅花香鸟语,追逐珍禽异兽,上天入地,不亦乐乎。然而,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荒野至上》呈现出的荒野绝非如此浪漫。摄制组选取了中国6位顶尖野生动物摄影师,以跟拍他们的拍摄过程为线索,借他们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辽阔大地上的荒野风貌和生物多样性,也同时揭开了野生动物摄影师群体的神秘面纱:荒野拍摄到底是怎样的情形?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动物又不惊扰它们?这个职业那么辛苦为何他们仍如此痴迷?跨越“三重门”极致荒野与资深摄影师的美丽邂逅百度百科对“荒野”一词的解释是:“在我们星球上留下的最完整、未被破坏的野生自然区域——那些人类尚没有影响的最后真正的野生环境,在那里从来没有修建过任何田地、房屋、道路、管道或其他工业基础设施。”按照该定义,“荒野”是带有“野性”的自然之地。然而,随着人类与荒野渐行渐远,“去哪里能拍到有‘野性’的荒野”成为《荒野至上》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首个问题。“走进自然保护地、走进荒野,想方设法与自然展开沟通,做一部真正反映荒野对于人类意义的纪录片”,《荒野至上》的前期策划案如是写道。为了尽可能呈现荒野的原始性和多样性,创作团队把注意力投射到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上。片中所拍摄的自然保护地涉及新疆阿尔金山、云南香格里拉、四川西南山地及甘孜地区、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等,捕捉到了天山雪豹、阿尔金山的棕熊、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香格里拉的黑颈鹤等自然精灵的珍贵画面。表达需要载体,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叙事呢?这是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在比较之后,创作团队决定以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视角展开叙事。在《荒野至上》总导演周朝永看来,“他们既是荒野观察者,也是影像记录者,还可以说是拍摄某种野生动物的专家,借助摄影师的镜头,观众能感受到一个真实、生动的荒野。”荒野的主人是野生动物,它们早已和荒野融为一体,想要目睹它们,时间、智慧和运气缺一不可,如果要近距离记录下它们的影像,就只能依靠专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了。于是,找谁来拍成为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最终,《荒野至上》邀请了六位在野生动物摄影和生态保护领域深耕多年的摄影师——顾莹、邢睿、徐健、吕玲珑、彭建生、董磊。六位资深生态摄影师和极致荒野的邂逅,碰撞出了无数让人震撼的画面——全片用大量镜头展示了青藏高原的雄奇、西南山地的秀美;即使是无人区,也会因为有了牦牛、藏羚羊、雪豹、野驴等生灵而散发着勃勃生机。荒野并不荒芜,只是远离尘嚣。《荒野至上》希望借助这些珍稀野生动植物难得一见的影像,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的多样性,以及残酷的自然法则,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全方位展示荒野魅力书写摄影师与荒野融为一体的故事“忙碌、焦虑、疲惫,人们喜欢将这些钢筋水泥命名为都市丛林,或许,这正是因为我们曾经来自丛林、来自自然,来自原始的荒野。”《荒野至上》开篇的这段话,引人深思。该纪录片的创作初衷并不仅仅局限于野生动物摄影师工作的记录,而是更多想要展现他们与荒野间的“融合”,引导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荒野气息。当观众跟随着藏羚羊奔跑时激起的尘土、看到雪豹尾随盘羊轻松走过山脊,感受着野狼在睡着时的喘息频率,也许会真正开始理解“荒野”的魅力。“六位中国顶尖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他们属于都市,却更属于荒野,我们希望用他们的镜头,他们的故事,一起再次感受,荒野一词的真正含义。”与许多自然题材纪录片直接落点在“自然”不同,《荒野至上》着眼的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在荒野中追逐记录的过程。如《迷恋》一集的主人公顾莹以前是滑翔伞运动员,该集就讲述了她带着团队扎根在可可西里五道梁,连续五年观察、拍摄藏羚羊的故事。在沉静的电影质感中,有大量记录顾莹驾车穿越荒漠的镜头,这些孤独、守候、追逐,正是帧帧画面背后常人不可想象的日常。在无人区拍摄珍稀物种,很多时候趴冰卧雪十几天守候都颗粒无收。正如顾莹在纪录片中所言:“青藏高原的动物本身就很难拍,需要长期的坚守在这里,扎根在这里才能拍好。”为拍下藏野驴群和荒漠构成的平和、愉悦的景色,顾莹用身体焐热摄影机;当拍到落日余晖中藏羚羊形单影只的画面后,几乎冻僵的她用颤抖的声音说“太美了”……对顾莹工作的真实记录,不仅呈现了她的专注,更渲染出了她与荒野融为一体的美妙,就像顾莹所说,“拍动物很多内容是不可预见的,所以花时间、花精力不可避免,如在拍藏羚羊的时候,你就当自己是一只羊。我从来没有把拍摄当做一种工作,我觉得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让这些行走在荒野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欲罢不能。年过六旬的摄影师吕玲珑,40余年深入荒野,如今须发花白的他仍然在甘孜石渠的大山里穿行,只为与雪豹、盘羊的完美相遇;徐健对邦亮保护区东黑冠长臂猿的“闻声识音”背后,是其一次又一次深入喀斯特密林的辛勤守候;邢睿从乌鲁木齐驱车去阿尔金山一路寻踪雪豹,却意外地听闻到了一条有情有义的狼的故事……纵观他们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在现实中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荒野”,在那片荒野之中,他们逐渐找回某些原始而纯真的生命力。无垠的荒野,是他们无尽的生命源泉。荒野之上,他们见证万物生命的神奇与顽强,也拥抱着自身更加丰盛的生命。“荒野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终有一天,你会从狭小的格子间抽离,奔向无尽的荒野,哪怕只有短暂的时间。荒野之上,自有别样的繁华盛景;荒野至上,它将抚慰每一颗自由奔放的心灵。”探究生命的起源与意义寻觅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地”“只有最无畏的生命能在这里存活,在这里死亡,它们共同创造了荒野。”《荒野至上》没有采用单纯展现荒野生态的猎奇视角,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自然视角,遵循着物竞天择这一自然法则,希望有意识地引导观众,跳出都市的藩篱,回归原始与自然,在观看中引发思考,在思考中去探究生命的起源与意义。广袤无垠的荒野上,充满了太多未知的惊喜。在荒野中,有着都市无法企及的生物多样性,只有在这里,才有可能感受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法则。正如摄影师徐健所说,“我觉得荒野就在这里,它始终在那里,我们不管去不去,它都在按它的自然规律在运行,荒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与“荒野”紧密伴随的是“野性”气质、野性之美。作家梭罗就曾被这种本真和纯粹的美深深吸引,离开城市来到瓦尔登湖畔,独自体味荒野的野性之美。梭罗坦承:“我之爱野性,不下于我之爱善良。”在大自然的野性之美中,梭罗感悟到了文明荒漠中的野性绿洲,并由衷地发出“生于斯,死于斯,葬于斯,此生无憾”的感叹。在荒野中,没有了都市丛林的束缚,一切回归到最为原始自然的状态,《荒野至上》让人在为自然的魅力感到震撼的同时,引导观众去感受其所赋予生命的勇气与力量,去重新找回生命的本质。曾几何时,“荒野”一词是相对于“文明”而存在的概念。可是,在现代人渴望“自我突破”的道路上,“荒野至上”这一概念的提出,蕴含着新的意义——站起来,走出去,寻觅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地”。

也许,辗转腾挪于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们,都有一个深藏的荒野探险梦。在那些美妙的梦境中,我们跋涉在苍茫的雪野,攀登在险峻的山崖,邂逅花香鸟语,追逐珍禽异兽,上天入地,不亦乐乎。然而,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荒野至上》呈现出的荒野绝非如此浪漫。摄制组选取了中国6位顶尖野生动物摄影师,以跟拍他们的拍摄过程为线索,借他们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辽阔大地上的荒野风貌和生物多样性,也同时揭开了野生动物摄影师群体的神秘面纱:荒野拍摄到底是怎样的情形?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动物又不惊扰它们?这个职业那么辛苦为何他们仍如此痴迷?跨越“三重门”极致荒野与资深摄影师的美丽邂逅百度百科对“荒野”一词的解释是:“在我们星球上留下的最完整、未被破坏的野生自然区域——那些人类尚没有影响的最后真正的野生环境,在那里从来没有修建过任何田地、房屋、道路、管道或其他工业基础设施。”按照该定义,“荒野”是带有“野性”的自然之地。然而,随着人类与荒野渐行渐远,“去哪里能拍到有‘野性’的荒野”成为《荒野至上》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首个问题。“走进自然保护地、走进荒野,想方设法与自然展开沟通,做一部真正反映荒野对于人类意义的纪录片”,《荒野至上》的前期策划案如是写道。为了尽可能呈现荒野的原始性和多样性,创作团队把注意力投射到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上。片中所拍摄的自然保护地涉及新疆阿尔金山、云南香格里拉、四川西南山地及甘孜地区、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等,捕捉到了天山雪豹、阿尔金山的棕熊、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香格里拉的黑颈鹤等自然精灵的珍贵画面。表达需要载体,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叙事呢?这是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在比较之后,创作团队决定以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视角展开叙事。在《荒野至上》总导演周朝永看来,“他们既是荒野观察者,也是影像记录者,还可以说是拍摄某种野生动物的专家,借助摄影师的镜头,观众能感受到一个真实、生动的荒野。”荒野的主人是野生动物,它们早已和荒野融为一体,想要目睹它们,时间、智慧和运气缺一不可,如果要近距离记录下它们的影像,就只能依靠专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了。于是,找谁来拍成为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最终,《荒野至上》邀请了六位在野生动物摄影和生态保护领域深耕多年的摄影师——顾莹、邢睿、徐健、吕玲珑、彭建生、董磊。六位资深生态摄影师和极致荒野的邂逅,碰撞出了无数让人震撼的画面——全片用大量镜头展示了青藏高原的雄奇、西南山地的秀美;即使是无人区,也会因为有了牦牛、藏羚羊、雪豹、野驴等生灵而散发着勃勃生机。荒野并不荒芜,只是远离尘嚣。《荒野至上》希望借助这些珍稀野生动植物难得一见的影像,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的多样性,以及残酷的自然法则,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全方位展示荒野魅力书写摄影师与荒野融为一体的故事“忙碌、焦虑、疲惫,人们喜欢将这些钢筋水泥命名为都市丛林,或许,这正是因为我们曾经来自丛林、来自自然,来自原始的荒野。”《荒野至上》开篇的这段话,引人深思。该纪录片的创作初衷并不仅仅局限于野生动物摄影师工作的记录,而是更多想要展现他们与荒野间的“融合”,引导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荒野气息。当观众跟随着藏羚羊奔跑时激起的尘土、看到雪豹尾随盘羊轻松走过山脊,感受着野狼在睡着时的喘息频率,也许会真正开始理解“荒野”的魅力。“六位中国顶尖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他们属于都市,却更属于荒野,我们希望用他们的镜头,他们的故事,一起再次感受,荒野一词的真正含义。”与许多自然题材纪录片直接落点在“自然”不同,《荒野至上》着眼的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在荒野中追逐记录的过程。如《迷恋》一集的主人公顾莹以前是滑翔伞运动员,该集就讲述了她带着团队扎根在可可西里五道梁,连续五年观察、拍摄藏羚羊的故事。在沉静的电影质感中,有大量记录顾莹驾车穿越荒漠的镜头,这些孤独、守候、追逐,正是帧帧画面背后常人不可想象的日常。在无人区拍摄珍稀物种,很多时候趴冰卧雪十几天守候都颗粒无收。正如顾莹在纪录片中所言:“青藏高原的动物本身就很难拍,需要长期的坚守在这里,扎根在这里才能拍好。”为拍下藏野驴群和荒漠构成的平和、愉悦的景色,顾莹用身体焐热摄影机;当拍到落日余晖中藏羚羊形单影只的画面后,几乎冻僵的她用颤抖的声音说“太美了”……对顾莹工作的真实记录,不仅呈现了她的专注,更渲染出了她与荒野融为一体的美妙,就像顾莹所说,“拍动物很多内容是不可预见的,所以花时间、花精力不可避免,如在拍藏羚羊的时候,你就当自己是一只羊。我从来没有把拍摄当做一种工作,我觉得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让这些行走在荒野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欲罢不能。年过六旬的摄影师吕玲珑,40余年深入荒野,如今须发花白的他仍然在甘孜石渠的大山里穿行,只为与雪豹、盘羊的完美相遇;徐健对邦亮保护区东黑冠长臂猿的“闻声识音”背后,是其一次又一次深入喀斯特密林的辛勤守候;邢睿从乌鲁木齐驱车去阿尔金山一路寻踪雪豹,却意外地听闻到了一条有情有义的狼的故事……纵观他们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在现实中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荒野”,在那片荒野之中,他们逐渐找回某些原始而纯真的生命力。无垠的荒野,是他们无尽的生命源泉。荒野之上,他们见证万物生命的神奇与顽强,也拥抱着自身更加丰盛的生命。“荒野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终有一天,你会从狭小的格子间抽离,奔向无尽的荒野,哪怕只有短暂的时间。荒野之上,自有别样的繁华盛景;荒野至上,它将抚慰每一颗自由奔放的心灵。”探究生命的起源与意义寻觅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地”“只有最无畏的生命能在这里存活,在这里死亡,它们共同创造了荒野。”《荒野至上》没有采用单纯展现荒野生态的猎奇视角,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自然视角,遵循着物竞天择这一自然法则,希望有意识地引导观众,跳出都市的藩篱,回归原始与自然,在观看中引发思考,在思考中去探究生命的起源与意义。广袤无垠的荒野上,充满了太多未知的惊喜。在荒野中,有着都市无法企及的生物多样性,只有在这里,才有可能感受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法则。正如摄影师徐健所说,“我觉得荒野就在这里,它始终在那里,我们不管去不去,它都在按它的自然规律在运行,荒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与“荒野”紧密伴随的是“野性”气质、野性之美。作家梭罗就曾被这种本真和纯粹的美深深吸引,离开城市来到瓦尔登湖畔,独自体味荒野的野性之美。梭罗坦承:“我之爱野性,不下于我之爱善良。”在大自然的野性之美中,梭罗感悟到了文明荒漠中的野性绿洲,并由衷地发出“生于斯,死于斯,葬于斯,此生无憾”的感叹。在荒野中,没有了都市丛林的束缚,一切回归到最为原始自然的状态,《荒野至上》让人在为自然的魅力感到震撼的同时,引导观众去感受其所赋予生命的勇气与力量,去重新找回生命的本质。曾几何时,“荒野”一词是相对于“文明”而存在的概念。可是,在现代人渴望“自我突破”的道路上,“荒野至上”这一概念的提出,蕴含着新的意义——站起来,走出去,寻觅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美妆博主的推荐,五十几差不多六十块一支吧,优点就是“遮瑕高、扒得牢、价格好”而且即使遮瑕这么高也不会很干,氧化的话我觉得还好也就一点点吧,对我来说缺点就是太白
  • 商业美陈|装置艺术|造间茶室,安放净心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心若清净,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净土这个时代越是枯慌,就越想退回隐居的生活,那么我造一间这样的茶室给你
  • 非凡十年,郑州以实现水“更净、更清、更美”为目标,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底线,在全市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郑州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奖惩办法(试行)》和《郑州
  • ”之后,金九拉问道:“现在是不是慢慢有不听话的时候了?对于最近围绕在我身边的误解,我感到很抱歉,我会在欧青赛结束后考虑自己的未来问题。
  • 哥哥又乐了,什么山啊就是个丘。 “有天你要是有需要就去观里找我,我一定帮你”癞道人嘴里的观就是他前几天刚支起来的茅草屋。
  • ​2017年毕业的2017届高三数学辅导班从2014年开始运行三年来,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数学科目全班或全年级前三名的学生,分别是:聿怀高一班级第三名,四中高二全文
  • 看来,一站一坐的照相方式,不是福州老人的独家,当年在南北各地的照相馆里都有流行啊(⊙o⊙) 上个月底老前辈的“定年祝賀会”退休庆祝会的照片制作成相册啦(虽然达
  • 《上云乐》 唐 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
  • 大家可能会以为常宁市经济应该非常的发达吧,应该媲美经济大城了吧,其实常宁市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很高,还是一个县级市,但当地却是最体贴的城市,了解到了当今交通的状
  • 确诊病例9主要活动轨迹:12月11日,居家;12日,15:00白鹭湾小区高渡文体中心前台(灞桥区灞柳二路)停留5分钟。确诊病例2主要活动轨迹:12月13日,16
  • 说实话我不喜欢把现实和网络混为一谈 也不喜欢别人关注我在网络上看了什么 说了什么 他们的行为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现在我改名了 取消了和朋友的互相关注 希望他们不要
  • 可是,如此灿烂明媚的深秋美景,崔莺莺却无心观看,那离别的忧伤早已经把她深深地掩埋。可是,诗人的反转却又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明媚,青山绿水,白草黄花,红叶灿烂,又让这
  • 海边日记|去深圳最东边的小众美景天文台看海在深圳西冲的天文台真的很适合看日落或者日出,下午大概4点左右花10块钱坐接驳巴士上山,进入天文台旁边的栈道沿着栈道往下
  • !别糊!
  • #mark##Dunkirk#「Dunkirk」诺兰的新片子 故事挺简洁的 煽情也挺克制的 时间线依旧是打乱的 昼夜交替 生死存亡也就那么一瞬间台词极简 紧张感
  • “接单即办”第一时间满足群众诉求“这里的污水占了半条马路,我们只能推着轮椅走机动车道,太危险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群众反映,津南区某路段污水外溢
  • 9.朝着明确的目标阔步前行,一张蓝图干到底,重实干、抓落实、见实效,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6.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补课”补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芒果椰奶味-81卡偷偷告诉你们,这个味道吃到最后会有“小惊喜”...椰奶味的小珍珠!全家新品❗️神仙宝藏冰淇淋好吃还不胖的小雪糕-夏天肉肉都要跑出来啦控制不住
  • 虽然自己尽力了,但因为没开车来,只能放弃了……[再见][再见][再见] 天气凉快了,出游就想要卸下防晒装备了?最后自己还是决定放弃了,这也是这次旅途中第一个想去
  • 想一想头上的天如同悬在一把利剑,好好做人吧,理得心才安,无杂念不生险,无私欲不起贪,把心放正,孝父母敬苍天,不怕苦不怕难,度过劫难人才安,良心好不生险,行为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