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中野。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圣人,有人说他的思想领先了当时数千年。
几千年来,大家对于老子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是最接近神的存在,但也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毒瘤。
比如梁启超,就说老子荼毒了中国文化2000多年,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老子。
故事从老子不同常人的骑乘姿势讲起

话说当年老子骑着大青牛西出函谷关,从此便销声匿迹了,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谜题。
咱来说说他这个骑乘姿势。
正常人在骑马或者骑车的时候,都是双脚在两侧。
但是老子在骑牛的时候呢,他的双脚却是在同一侧。
老子为什么会这样骑牛呢?人们就有了各种猜测,有人说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其自然,
所以这次老子出行的目的地呢,也要顺其自然,就让这个牛来决定该往哪儿走。
他自己侧着坐,不去控制牛往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
还有人说老子之所以会侧着坐,仅仅就是因为这么坐舒服,有利于远行。
还有一些人认为,老子是一些高等智慧或者高等生物的化身,所以他用的这种交通工具,虽然看上去可能很像一头牛,但其实呢那可能是某种高科技,乘坐这种交通工具呢自然不同于平常人骑牛的姿势。
说起老子的这个坐骑大青牛,也特别的奇怪。
古时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应该是马,那老子出行的时候,为什么会骑个牛呢?
关于这个问题,比较正统的解释是春秋时期,马和马车属于奢侈品,价格比较昂贵。
所以一般的百姓也有用牛和牛车作为代步工具的。
还有一种玄幻一点的说法,就是说老子骑的这个大青牛呢,他就不是牛。
一般的牛都是黄色的,你见过这种青色的牛吗?
所以有人认为,老子骑的这个大青牛其实不是牛,而是一种华夏的上古瑞兽——兕(四)。
在山海经的海内南经当中,对兕有这样的记载。

说这个兕,长得像野牛,但是是青色的,头上还有一根角。
而且兕是逢天下将盛,而现世出。
也就是说,兕这种瑞兽现世的时候,正是天下将要兴盛的时候。
这点还真有点诡异,因为老子骑着这个大青牛出函谷关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485年。
此后华夏历史上便迎来了特别辉煌的一段时间,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这段时间。
在同样的时间节点上,西方出现了柏拉图、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这样的能影响人类千年的圣人。
所以这段时间确实是有种天下盛世的既视感。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思想文明都达到了一个特别高的高度。
那么问题来了,老子为什么会在盛世来临前夕选择离开呢?
这一切还得从老子的身世讲起。
老子有好多个名字,其中一个呢说老子姓李名耳。
到唐朝的时候,唐朝的皇室都姓李,所以他们当时就追认老子是这个李姓的第一人。
就宣布自己是老子的后人。
还有一种说法,说老子姓利,名贞。
利贞这个名字和《易经》很有渊源。因为利贞在易经当中经常出现。
比如说这个乾卦的卦辞说:乾:元亨利贞。
在这里呢,目前人们把这个利贞解释为好运、和谐这类词。
但是看了易经呢,你会发现这种解释还是有问题的。
因为有的时候,利贞两字并不是合体出现的。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一种猜测,就是说这个利和贞,可能都没有实际的含义,而是一种代号。
就比如说这个利贞可能就表示零一号啊,别的呢表示零二号。
那什么贞,可能就表示二十一号,所以细思极恐的一点就来了。
老子的名字只是一个代号,难道老子真的是什么天神派到人间的这种人工智能零一号?
关于这点呢,还真有这样一个传说。
道教的传说就认为老子是太上老君在商周时期的化身,下到凡间来传播智慧,度人无数。
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太上老君像,和老子出函谷关的形象基本上是一样的。

不过目前主流还是认为,老子的名字应该叫老聃。
老聃呢在春秋时期官至柱下史,用现代人的话,就是图书管理员类似的官职。
在春秋时期呢,书基本上还是竹简,造价是特别高的。
而且当时也没有印刷术,书的数量比较少。
老聃当时的职位属于史官的一个范畴,既不用参与派系斗争和政治斗争,又不用上前线去杀敌,是一个既安全又能赚钱,还有地位的职业。
然而有一天呢,老子却突然选择丢掉这个金饭碗,离开洛阳出了函谷关。
有人说这个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
他到人间来传道呢,发现当时有一个职业特别适合传道,就是图书管理员。
坐拥天下的经典好书,坐等有才之士去找他,从而,就有机会去渡化这些人才。
后来老子觉得,天下能人被他渡的已经差不多了,已经足够盘活这片土地了,所以他便离开去盘活下一片土地了。
也有观点认为,老子离开可能是因为犯了渎职罪。
没有看好图书资料,导致书籍流露到了别的诸侯国手中。
而且当时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变大,王室内明争暗斗,老子感觉到特别的厌烦,所以他便离开了。

这些都是民间的说法,老子到底为什么离开,其实至今依旧是个谜。
在道德经中,老子特别推崇的一个做法就是不争。
不争这个词不仅在道德经中重复出现了很多次,而且老子直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其实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要离开。
因为当时天下百家争鸣的趋势已成,虽说是百家,但据统计,当时数得上名号的有千家以上。
老子的做法说明当时百家还尚未绽放,但是他已经看到了内卷的到来。
而对抗内卷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而不争。
就是不要去和别人竞争,而是去开拓一些新的边界,新的机会。
所以老子虽然极具竞争力,但是他没有选择去和别人竞争,而是默默的选择了当时人们眼中的蛮夷之地,选择了去开拓。
传说老子去了印度,他的智慧和学说在印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后他变成了印度人口中的释迦摩尼。
他的智慧和学说刚好又避开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这样的灾难。
最后兜兜转转,又完完整整的回到了中土,这便是不争背后的大智慧。

#道教知识# :打坐练功中的诸多要点,一定要了解!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道教#丹道修炼# :“积精累气”的诀窍集锦!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另一方面可能是一些秉持所谓爱与自由的人的看法,他们认为小孩要干嘛就应该一直给他们干,应该放手让小孩完全自己体验人生,最经典的是李雪建议的:小孩要看电视就陪他看,
  • 麦和娟分手以后,在一起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比他们在一起后期更快乐,因为褪去了情侣的身份,对彼此的要求少了,大家相处起来才更舒适,让我开始觉得,难道是我们对另一半
  • 《人生需自渡》:人生这条路太多跌倒起伏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难处守好你的心走好自己的路想要的生活就用力去追逐穿梭在人海行走在江湖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头顶着风霜面朝着
  • 生活就是这样婆婆妈妈的,感觉那些有洁癖的的都是强迫症的一种,自己告诉自己不是,那样生活的人都是很累的,所以生活在草原小城镇的我,也是在草原最美、同时是很短暂的时
  • 刚做完鳞片保养的应龙张开翅膀,火速弛援——正上班的饕餮摘掉工牌,把弟弟往兜里一揣就走——江城上空,两人狭路相逢。”爱丁堡像权力游戏里面的北境,矗立在北方,说不清
  • Cold cold heart 在云南的两天都是四点钟突然醒了听着外面的细密的雨声 脑袋和心脏开始密密麻麻 不知道为什么记忆碎片再也拼不起来每一片浓烈的记忆被不
  • 香槟色的书签香槟色的花从地上一路延申,白色铁艺架置于鲜花中,一切成海,爱意随风而来,成一道道白色浪花,涌向整个宴会厅。星河下悬挂的百合图案,开着属于它的样子,
  •   准提佛母的十八只手臂,是说准提佛母有十八般成佛的功德,这是十八不共法,这也是准提佛母的秘密表征,具含了甚深微妙之理。与千手千眼观音的不同  有些人见到某些准
  • 同样的,年轻人审美的提高,也让婚礼布置越来越追求个性与独特,因此#定制婚礼# 也越来越受欢迎-[暖一下]根据预算做方案,不花冤枉钱。仅这一场婚礼策划师就改了八
  • 我们秉承“诚信、务实”的原则,诚招部分省、地(市)、县经销 商,用专业+细节+执行力做市场,做到“发展一家,扶持一家,成功一家”。我们秉承“诚信、务实”的原则,
  • 股市的本质 (重点提示:全文不评价任何投资方法好坏和不做任何优劣比较,只作为科普股市知识用途,敬请知悉!) 选股方式 很多股民都喜欢自己去瞎选股票,随便找
  • ♡┈Lᵒᵛᵉᵧₒᵤ 爱♡你们ଲ. ✯☽ ★#棉花美娃娃[超话]# 最近在给我家娃挑女仆装所以看了不少,记录一下看到过的黑白女仆装,如果还有其他好看的可以安利我一
  • -推荐个综艺《begin again》-最近总是看到刘宪华在纽约街头录制《begin again》舞蹈版的路透,对刘宪华更加佩服加喜欢了,小时候肯定没怎么睡过觉
  • #李现[超话]##向全世界安利李现# 这一天仰望星空 心并不远 梦并不远 踮起脚尖将梦想与现实相连把所有的偶然都实现仰望星空 感觉爱的时间空间寻找生命中最灿烂的
  • ”“我要给你鞠一个躬,谢谢你老是给我买好玩的玩具和好吃的,我还要给爸爸鞠一个躬,还有奶奶,明天爷爷睡醒了还要给爷爷鞠个躬”然后我起身真的给我鞠躬了,给爸爸给奶奶
  • 而孙女士认为,对方摸车的动作一看就不简单,虽然看不清楚手里有没有拿东西,但是从孙先生老婆摸车开始,到她的手离开车子,和车上的划痕吻合,难道天下有这么巧的事?自己
  • #阿花花酱[超话]# 今天在我们这的沃尔玛下面看到几个小朋友在捡瓶子,一开始没注意,后面有个小孩说能卖多少钱啥的,我回头一看有点惊讶住了(城市里虽然是郊区,还第
  • 更多有关新加坡入境要求的信息,请参阅此处【对于所有旅客实行的强制性健康申报措施】所有旅客,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均须在抵达新加坡前的三天内在线提交电子健康申报
  • 那时候简直就是野孩子一般,天天被父母放养,在田地里玩耍,去水塘抓鱼,以泥土为伴,整体跟大自然在一起,土生土长,反而个个都很健康。想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们的
  • 【如何把握25岁到35岁黄金十年】1、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不管起点有多低,都要坦然接受,必须有目标;2、要有一样看家本领,把知识变成能力,能独当一面;3、用双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