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蓉漂新生代住房租赁报告:成都是新生代最希望就业的第4城#租房# #成都#

2021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预计将突破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对于绝大多数流向成都的毕业生而言,租房极有可能成为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自2020年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发布《蓉漂新生代住房租赁报告》以来,引发了广泛的热议。90后接棒成为蓉漂租房主力军,随着轨道交通的加持,90后的租房半径也逐渐扩大,向近郊聚集。相比去年,蓉漂新生代的租房趋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租房的诉求上有了什么不同?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结合扎实的调查问卷,以贝壳平台租房大数据为依托,首次提出地铁上的城市蜂巢的概念,为您逐一解析2021年蓉漂新生代租房的新趋势,同时,也结合小哥哥小姐姐们租房的核心诉求,通过大数据模型的计算,给出热租地铁站周边的租房最优解。

1  魅力之城-成都是新生代最希望就业的第4城

官方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今,成都累计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超过47.6万人,其中30岁以下人才占比78.9%。

依据调研数据分析,新生代在选择就业城市时,70%的受访者会首先考虑城市的发展,其次63%的受访者认为是否有优质的工作机会也非常重要。对于刚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而言,高速发展的城市无疑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遇。

调查显示,2021年新生代期望就业的城市中,成都排名第4,较去年上升5位。

 2  新生代住房租赁需求调查

2.1 交通便利且租金便宜是新生代最关注的租房诉求

调查显示,租房区位、租房租金是新生代最为关注的要素。其中,租房区位方面,77%的受访者希望租住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租房租金方面,75%的受访者表示可承受的租金也非常重要;另外,在租房品质方面,房屋周边配套及室内设施也成为新生代关注的焦点。

2.2 职住平衡-更好的通勤体验是能带来幸福感的通勤时间

约70%的新生代表示,租房时他们更多会考虑租住在工作地点附近,职住平衡仍然是他们最真实的诉求。

在通勤方式的选择上,稳定且快速的地铁成为最多新生代的选择,约65%选择地铁通勤,其次为公交。

在通勤时长的接受度上,约77%的新生代可接受通勤时长在1小时内。通勤时间越短,通常能带来更具幸福感的通勤体验。

2.3 居住负担-多数蓉漂新生代理想的房租舒适线不超过每月2000元

对于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来说,租金将是他们人生第一笔持续性大额支出,据调查,89%的新生代需依靠个人工资收入支付租金,因此他们对租金敏感度较强。调查显示,42%的新生代表示可接受的租金范围在1000-2000元,其次37%表示只能接受1000元以下租金。对照租金占薪资收入的比重,41%的新生代表示可接受房租收入比在10-20%;其次是房租占薪资收入的20-30%,占比为27%。假设新生代对房租收入比的接受上限为30%,按照2020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成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9664元计算,蓉漂新生代可接受的房租舒适线可能不超过2000元/月。

3  2021年蓉漂新生代租房新趋势

3.1 蓉漂新生代租房群体呈现更加年轻化趋势

随着高校毕业生等年轻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成都租赁成交峰值不断创新高,租客年龄亦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20-25岁之间新生代群体租赁成交占比逐年增长,依据贝壳找房租赁成交数据显示,2020年蓉漂新生代租赁成交量占比已达33%,较2019年提升6个百分点,较2017年提升19个百分点。

3.2 如约而至的租房毕业季

成都住房租赁市场走势在历年均呈现一定的季度规律性。租赁交易活跃期主要体现在每年春季节后返乡以及夏季高校毕业期间,相比非毕业生为主的租赁群体,每年6-8月期间新生代租房成交量表现更为活跃,尤其是去年,由于疫情影响,2月租赁成交量断崖式下跌后,3-5月有序恢复,6-8月则逐渐达到高峰。

3.3 租赁成交持续向近郊迁移,新生代仍然更加钟爱主城

自2017-2020年期间,成都租赁成交呈现持续外溢趋势。主城租赁成交量在全市范围内的占比减少,从64%下降至52%;而近郊则从14%上升至28%。

相比非新生代,新生代蓉漂显现出对主城更多的钟爱。即使在租赁外溢的趋势下,新生代租客在主城的成交占比也高出非新生代4个百分点,达到了55%;而在高新天府则低于非新生代3个百分点,占比为15%;在近郊两者占比相近。虽然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周边郊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主城作为传统的老城区,商业配套和文化社交资源丰富、交通也最为便利,在租金价格相对适中的情况下,也就成为了新生代的性价比之选。

3.4 租金舒适线内,近郊租房舒适性高于主城

2017年至今,各区域月度租金长期处在平稳通道。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00元为多数蓉漂新生代租金舒适线,按此预算,可在主城租到平均居室数1.6居、平均住房面积62㎡的房屋,也可在近郊租到平均居室数2.2居、平均住房面积79㎡的房屋。对于新生代租客来说,2000元左右的租金预算在近郊及部分主城区域均能有较多的选择空间。

3.5 城市中轴线上分布着新生代最宜租的板块

为进一步探究蓉漂新生代区位偏好,我们以贝壳楼盘字典板块为单位,计算出板块内20-25岁租房人群租赁成交量(2021年板块新生代租赁成交量>=100单)与板块内房屋户数的比值,即为新生代租赁流动性指数(下称指数)。指数越高,代表新生代在板块的租赁表现更为活跃。由此我们发现,流动性较高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成都南北中轴线的辐射带。例如:城南的华府、四河、广都、海洋公园等板块租房负担相对天府三街、天府五街而言相对友好,通勤时间基本能控制在30-40分钟,是兼顾通勤与租房负担两者不错的选择。

在新生代租赁流动性指数TOP10板块中,华府板块表现惊人,快速蹿升至榜首,相比去年排名提升10位次,16-17年大批土地集中供应、19年底5号线开通以及怡心湖规划利好等因素造就了厚积薄发的华府。另外,九眼桥和八宝街流动性指数分列第2和第3,疫后老成都的文化底蕴也让这些新生代热租板块备受追捧。

4  地铁上的城市蜂巢

4.1 地铁成熟度与租赁流动性正相关

截止2020年末,成都地铁共开通12条线路,地铁里程数正式跻身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地铁线的不断扩容延升,也让更多的居住者享受到地铁带来的便捷。我们由此计算出地铁站附近1公里范围内楼盘数量,从结果来看,成都地铁房覆盖率达到65%,其中主城区达到92%,近郊54%,远郊为7%,远郊地铁房主要集中在新津区。

地铁能带来更好的通勤体验,成为蓉漂新生代工作和生活强有力的“后盾”。地铁站点周边1公里范围内,租赁交易量与小区户数(>=100)的比值,定义为地铁房租赁流动性指数。流动性指数越高代表租赁成交越活跃。从计算结果来看,地铁线会对住房租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开通时间越长、周边配套越成熟,租赁成交越活跃。全城租赁活跃度最高的10个地铁站中,5个来自1号线,2个来自2号线,3、4、7号线则分别上榜1个。

基于新生代最关切的交通便利性和租金负担,我们引入房源分值衡量租赁房源品质(即:依托贝壳平台大数据计算能力,综合考虑房源本身客观属性后形成的对每一套房源的打分,房源分值越高,代表房源品质越高),按照不同区间套均租金,给出租赁最为活跃的地铁站点周边品质得分最高的小区,我们定义,兼顾租赁流动性及性价比较高的地铁房为地铁上的城市蜂巢。由此我们计算得出全城TOP10的地铁城市蜂巢。

以租赁最活跃的四河地铁站为例,四河地铁站租金在1000-2000元范围内房源品质最高的楼盘为【爱在城南】。我们实地采访了某中介经纪人小梁,据小梁介绍:【爱在城南】楼盘建成于2019年,房源较新,覆盖38-128㎡、1-4居精装修产品,周边已具备永辉超市等商业配套,1居室2000元左右套均租金相对具有优势。楼盘附近1公里范围内有广都、四河两个地铁站及四个公交站,出行便捷。楼盘租户多是陪读家长,以及在周边或天府五街、天府三街工作的年轻人,邻里素质相对较高。新生代选择在此处租房正是看中这里的租房性价比及交通便利性。

2021蓉漂新生代住房租赁报告:成都是新生代最希望就业的第4城#租房# #分析#

2021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预计将突破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对于绝大多数流向成都的毕业生而言,租房极有可能成为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自2020年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发布《蓉漂新生代住房租赁报告》以来,引发了广泛的热议。90后接棒成为蓉漂租房主力军,随着轨道交通的加持,90后的租房半径也逐渐扩大,向近郊聚集。相比去年,蓉漂新生代的租房趋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租房的诉求上有了什么不同?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结合扎实的调查问卷,以贝壳平台租房大数据为依托,首次提出地铁上的城市蜂巢的概念,为您逐一解析2021年蓉漂新生代租房的新趋势,同时,也结合小哥哥小姐姐们租房的核心诉求,通过大数据模型的计算,给出热租地铁站周边的租房最优解。

1  魅力之城-成都是新生代最希望就业的第4城

官方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今,成都累计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超过47.6万人,其中30岁以下人才占比78.9%。

依据调研数据分析,新生代在选择就业城市时,70%的受访者会首先考虑城市的发展,其次63%的受访者认为是否有优质的工作机会也非常重要。对于刚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而言,高速发展的城市无疑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遇。

调查显示,2021年新生代期望就业的城市中,成都排名第4,较去年上升5位。

 2  新生代住房租赁需求调查

2.1 交通便利且租金便宜是新生代最关注的租房诉求

调查显示,租房区位、租房租金是新生代最为关注的要素。其中,租房区位方面,77%的受访者希望租住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租房租金方面,75%的受访者表示可承受的租金也非常重要;另外,在租房品质方面,房屋周边配套及室内设施也成为新生代关注的焦点。

2.2 职住平衡-更好的通勤体验是能带来幸福感的通勤时间

约70%的新生代表示,租房时他们更多会考虑租住在工作地点附近,职住平衡仍然是他们最真实的诉求。

在通勤方式的选择上,稳定且快速的地铁成为最多新生代的选择,约65%选择地铁通勤,其次为公交。

在通勤时长的接受度上,约77%的新生代可接受通勤时长在1小时内。通勤时间越短,通常能带来更具幸福感的通勤体验。

2.3 居住负担-多数蓉漂新生代理想的房租舒适线不超过每月2000元

对于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来说,租金将是他们人生第一笔持续性大额支出,据调查,89%的新生代需依靠个人工资收入支付租金,因此他们对租金敏感度较强。调查显示,42%的新生代表示可接受的租金范围在1000-2000元,其次37%表示只能接受1000元以下租金。对照租金占薪资收入的比重,41%的新生代表示可接受房租收入比在10-20%;其次是房租占薪资收入的20-30%,占比为27%。假设新生代对房租收入比的接受上限为30%,按照2020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成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9664元计算,蓉漂新生代可接受的房租舒适线可能不超过2000元/月。

3  2021年蓉漂新生代租房新趋势

3.1 蓉漂新生代租房群体呈现更加年轻化趋势

随着高校毕业生等年轻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成都租赁成交峰值不断创新高,租客年龄亦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20-25岁之间新生代群体租赁成交占比逐年增长,依据贝壳找房租赁成交数据显示,2020年蓉漂新生代租赁成交量占比已达33%,较2019年提升6个百分点,较2017年提升19个百分点。

3.2 如约而至的租房毕业季

成都住房租赁市场走势在历年均呈现一定的季度规律性。租赁交易活跃期主要体现在每年春季节后返乡以及夏季高校毕业期间,相比非毕业生为主的租赁群体,每年6-8月期间新生代租房成交量表现更为活跃,尤其是去年,由于疫情影响,2月租赁成交量断崖式下跌后,3-5月有序恢复,6-8月则逐渐达到高峰。

3.3 租赁成交持续向近郊迁移,新生代仍然更加钟爱主城

自2017-2020年期间,成都租赁成交呈现持续外溢趋势。主城租赁成交量在全市范围内的占比减少,从64%下降至52%;而近郊则从14%上升至28%。

相比非新生代,新生代蓉漂显现出对主城更多的钟爱。即使在租赁外溢的趋势下,新生代租客在主城的成交占比也高出非新生代4个百分点,达到了55%;而在高新天府则低于非新生代3个百分点,占比为15%;在近郊两者占比相近。虽然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周边郊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主城作为传统的老城区,商业配套和文化社交资源丰富、交通也最为便利,在租金价格相对适中的情况下,也就成为了新生代的性价比之选。

3.4 租金舒适线内,近郊租房舒适性高于主城

2017年至今,各区域月度租金长期处在平稳通道。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00元为多数蓉漂新生代租金舒适线,按此预算,可在主城租到平均居室数1.6居、平均住房面积62㎡的房屋,也可在近郊租到平均居室数2.2居、平均住房面积79㎡的房屋。对于新生代租客来说,2000元左右的租金预算在近郊及部分主城区域均能有较多的选择空间。

3.5 城市中轴线上分布着新生代最宜租的板块

为进一步探究蓉漂新生代区位偏好,我们以贝壳楼盘字典板块为单位,计算出板块内20-25岁租房人群租赁成交量(2021年板块新生代租赁成交量>=100单)与板块内房屋户数的比值,即为新生代租赁流动性指数(下称指数)。指数越高,代表新生代在板块的租赁表现更为活跃。由此我们发现,流动性较高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成都南北中轴线的辐射带。例如:城南的华府、四河、广都、海洋公园等板块租房负担相对天府三街、天府五街而言相对友好,通勤时间基本能控制在30-40分钟,是兼顾通勤与租房负担两者不错的选择。

在新生代租赁流动性指数TOP10板块中,华府板块表现惊人,快速蹿升至榜首,相比去年排名提升10位次,16-17年大批土地集中供应、19年底5号线开通以及怡心湖规划利好等因素造就了厚积薄发的华府。另外,九眼桥和八宝街流动性指数分列第2和第3,疫后老成都的文化底蕴也让这些新生代热租板块备受追捧。

4  地铁上的城市蜂巢

4.1 地铁成熟度与租赁流动性正相关

截止2020年末,成都地铁共开通12条线路,地铁里程数正式跻身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地铁线的不断扩容延升,也让更多的居住者享受到地铁带来的便捷。我们由此计算出地铁站附近1公里范围内楼盘数量,从结果来看,成都地铁房覆盖率达到65%,其中主城区达到92%,近郊54%,远郊为7%,远郊地铁房主要集中在新津区。

地铁能带来更好的通勤体验,成为蓉漂新生代工作和生活强有力的“后盾”。地铁站点周边1公里范围内,租赁交易量与小区户数(>=100)的比值,定义为地铁房租赁流动性指数。流动性指数越高代表租赁成交越活跃。从计算结果来看,地铁线会对住房租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开通时间越长、周边配套越成熟,租赁成交越活跃。全城租赁活跃度最高的10个地铁站中,5个来自1号线,2个来自2号线,3、4、7号线则分别上榜1个。

基于新生代最关切的交通便利性和租金负担,我们引入房源分值衡量租赁房源品质(即:依托贝壳平台大数据计算能力,综合考虑房源本身客观属性后形成的对每一套房源的打分,房源分值越高,代表房源品质越高),按照不同区间套均租金,给出租赁最为活跃的地铁站点周边品质得分最高的小区,我们定义,兼顾租赁流动性及性价比较高的地铁房为地铁上的城市蜂巢。由此我们计算得出全城TOP10的地铁城市蜂巢。

以租赁最活跃的四河地铁站为例,四河地铁站租金在1000-2000元范围内房源品质最高的楼盘为【爱在城南】。我们实地采访了某中介经纪人小梁,据小梁介绍:【爱在城南】楼盘建成于2019年,房源较新,覆盖38-128㎡、1-4居精装修产品,周边已具备永辉超市等商业配套,1居室2000元左右套均租金相对具有优势。楼盘附近1公里范围内有广都、四河两个地铁站及四个公交站,出行便捷。楼盘租户多是陪读家长,以及在周边或天府五街、天府三街工作的年轻人,邻里素质相对较高。新生代选择在此处租房正是看中这里的租房性价比及交通便利性。

【#2020通信展# 中国电信:“云改数转”赋能高质量发展】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民云上生活成为新常态,提速新基建、推动“上云用数赋智”成为激发经济新动能的社会共识。作为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中国电信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云改数转”,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服务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赋智千行百业,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2﹢4﹢31﹢X﹢O”云网融合打造数字化底座

随着新基建战略推进,大数据、5G、云计算、AI等新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创新与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数据资源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承载着海量数据的“云”将是各行业基础服务的底层保障。数字经济需要云网融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各行各业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战略布局的背景下,云网融合已经成为通信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之间的黏合剂,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作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在加快5G基础建设的同时,基于5G核心网的云架构,持续加快“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云网融合进程,打造数字化底座。

广覆盖的5G网络筑牢基础。中国电信在5G网络建设上一直坚持SA的组网目标,积极推动5G SA的商用进程,实现移动网络性能的全面提升,充分体现出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5G特性,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差异化、个性化的业务和服务。自2019年与中国联通开展5G共建共享以来,双方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超30万站,5G网络覆盖扩大至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布局云资源池提升核心能力。中国电信表示要全力做强云网能力,打造基于云网融合的数字化平台和开放生态,最终实现一体化云网基础设施、一体化云网产品和一体化云网运营体系,赋能全社会向数字经济转型。中国电信在云网融合领域深耕多年,持续优化云资源布局,打造信息基础设施底座,夯实云网融合基础优势。

当前,中国电信正在推进“天翼云”向“2﹢4﹢31﹢X﹢O”的层次化布局演进。“2”是两个服务全球的中央数据中心;“4”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陕川渝4个重点区域节点;“31”是指每个省(区、市)都有一个数据中心;“X”指广泛分布的边缘节点,部署在离用户最近的层面;“O”是指海外节点。目前中国电信的存储总量超2000PB。

在云网服务能力方面,目前,中国电信在全国拥有315个云资源池,在中国混合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全球运营商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IDC业务国内综合排名第一,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云网融合资源优势和突出的服务能力。同时,中国电信天翼云整合自身差异化资源禀赋及技术服务优势,构建了以资源能力、技术能力、应用能力、生态能力为核心,以安全防护及贴心服务两大体系作为“护城河”的数字化转型“4﹢2”能力体系,多维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汇聚点,是数据、内容和算力的承载平台,是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2﹢4﹢31﹢X﹢O”布局引领下,中国电信正在全国各地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步伐,积极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助力云网融合不断升级。

5月18日,湖南电信信息园大数据中心投入使用。中心可容纳近1100个IDC机架,能按需提供骨干出口带宽能力,将为政务、教育、医疗、制造等各行各业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

5月22日,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1.3期土建工程开工。工程包含A2生产指挥调度中心,A9、A10数据中心,B3动力中心和室外工程。建成后能提供5000个机架约5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

5月30日,湖北(国家)宽带研发中心二期工程封顶仪式在武汉未来科技城举行,标志着本次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完工。该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湖北(国家)宽带研发中心的核心地位,并有效缓解IDC机架资源紧张的现状,满足湖北省持续快速增长的IDC业务需求。在5G、大数据及物联网时代,武汉将成为中国电信集团华中地区数据中心重要建设基地。

5G时代是云和网相互融合的时代,5G加速云网融合,云网融合为5G赋予更多内涵。中国电信勇立数字化转型潮头,致力于打造云网融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助力千行百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按下5G建设快进键 夯实云网融合根基

从疫情防控阻击战,到抗击洪峰的保卫战,5G在2020年异军突起,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通信力量。丰富多样的5G应用正在走入千行百业,走进百姓生活,5G所描绘的智慧生活画卷正在你我眼前慢慢展开,让人们对美好信息新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知。这一切,都要得益于中国电信5G建设的快速推进。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电信人提速度、抢进度、补损失,稳步推进5G建设项目有序复工复产,按下5G建设快进键。

9月9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北京举行了5G网络共建共享一周年工作回顾总结暨全面深化共建共享合作推进会议。一年来,双方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共建共享,5G共建共享各项工作的推进速度、质量、效果均超过了预期。据统计,截至9月,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超30万站,5G网络覆盖扩大至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实践证明,5G共建共享有利于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快速建成覆盖广、技术优、投资省、感知好、体验佳的5G网络。

同时,中国电信坚定SA组网的技术路线选择,与中国联通达成共建共享协议后,双方坚持以独立组网(SA)为5G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架构,坚决打造技术领先的5G网络,积极推动网络升级部署,持续开展SA共建共享组网性能验证与SA网络协同优化工作。为推动SA终端与网络同步商用,双方进行专项攻坚,协同各芯片、终端厂家开展端到端交叉组网兼容性测试验证,共同推动SA产业链成熟完善。

与5G建设创造的中国速度相对应,5G用户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电信公布的2020年8月运营数据显示,5G套餐用户数已达到5714万,天翼超高清、云游戏、云VR等5G应用用户规模不断上升,信息消费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5G好不好,用户说了算。为了让广大用户获得更好的网络体验,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期间,上海成为“三千兆”首批示范性智慧城市之一,中国电信“三千兆”——千兆5G、千兆宽带、千兆WiFi组合,实现了屋内屋外、有线无线全场景千兆网络覆盖。

乘着新基建的浪潮,中国电信的5G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一张连接广、速度快、体验佳的5G网络正在神州大地铺开,5G构筑的美好信息新生活值得期待。

勇立转型潮头“云改数转”动起来

后疫情时期,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中,千行百业面临革新。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云改数转”,加速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和全面上云。同时,切实履行央企担当,以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

对内“云改数转”,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电信自2018年提出云改至今,通过适应云化需求的内部改革、外部合作等不断丰富其内涵。今年,中国电信在年中工作会上提出从云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内部数字化四个方面“加快云改数转、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信的企业云改战略包括业务上云、系统上云、网络上云,其中最基础的环节是系统上云。7月16日,中国电信召开视频会议,对系统全面上云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提出“新建系统100%上云,存量系统三年上云”的工作目标。系统上云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和企业智能化改造将全面启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为推进“云改数转”战略,从集团到各省级公司,中国电信自上而下落实“云改数转”工作,以“一张网、一朵云、一个系统、一套流程”为目标,积极制定落实“云改数转”相关举措,加快推进云网融合和数字化转型。

打造上云生态,用数赋智千行百业。作为云建设、云应用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中国电信对内“云改数转”促进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发改委与中央网信办推出的“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对外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提供上云咨询方案、迭代IaaS/PaaS产品和运维能力,推动业界优秀SaaS产品上天翼云,提供上云全流程、端到端的专家级服务与产品,帮助行业客户系统上云,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助推企业上云,带动经济发展。中国电信“暖春行动”推出了“1云﹢1平台﹢N应用”的云服务体系,基于中国电信天翼云,搭建中小企业专属服务平台,持续推出多个企业云应用。今年2月至6月,中国电信面向全国千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为期3个月的免费上云服务。

9月3日,中国电信以现场﹢云会议的方式召开 IT全面上云合作伙伴对接会,通过与各行各业合作伙伴深入合作、优势互补,中国电信致力于打造开放、互信、共赢的上云生态体系,共享上云新经济红利。

推动政务上云,优化治理能力。面向政务和公共服务需求,中国电信助力各地政府加快数字政府、数字政务建设。依托国家、省、市、县、村的五级渗透模式,天翼云在全国各地落地政务云项目超2000个,包括10个国家级政务云、12个省级综合政务云、15省级政务行业云,地市级政务云覆盖172个城市,服务范围涵盖综治、司法、税务、教育、文化等多个部门。

赋能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电信携手众多合作伙伴,与工业行业领先企业联合创新,发挥5G﹢云网优势,赋能智能制造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中国电信的云网融合应用,在浙江正泰低压电器数字化车间,一眼望去已看不到工人伏案工作的流水线,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灵活的机械手臂、焊光闪烁的焊接机器人、上下翻转的自动包装机台……

共建医疗云生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8月,中国电信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发布整体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涵盖数字医共体平台、全绩效系统、云HIS、医疗云桌面、5G远程医疗、云HRP系统六大领域,进一步夯实医疗云专区的底座能力。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已步入快车道。中国电信正乘势而为,扎实推进以云网融合为基础的“云改数转”发展战略,服务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

中国电信Hello 5G亮点纵览

◆ 5G“云监工”上线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电信第一时间开通火神山、雷神山医院5G网络,开启24小时不间断的4K高清、360°全景VR直播,全民“云监工”两大医院建设进度。

◆ 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远程超声诊疗成功实施

2020年2月,利用中国电信5G技术,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波医学中心的专家远程控制武汉黄陂体育馆“方舱医院”的超声机器人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运用5G远程诊疗技术为患者实施救治。

◆ 中国电信5G二期工程建设部署启动

2020年3月12日,中国电信召开全国5G二期工程建设任务部署会,计划在第三季度完成全国25万个5G基站共建工作,力争率先实现5G SA商用。

◆ 《5G消息白皮书》发布

2020年4月8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发布《5G消息白皮书》。

◆ 珠穆朗玛峰5G云直播

2020年4月14日,中国电信联合央视频推出5G“慢直播”,通过4K高清画面,以VR视角带广大网友看珠穆朗玛峰日升日落的24小时。

◆ 全球首架5G航班起航、“中国5G·24小时”全国在线联播

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5月17日),中国电信重磅推出5G创新系列活动,包括全球首架5G冠名航班起航、“中国5G·24小时”全国大联播、5G创新终端合作行动、5G音乐和游戏的生态合作等活动。

◆ 大带宽5G共建共享标准发布

7月3日,3GPP TSG第88次全体会议正式宣布R16标准冻结,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牵头推进立项的2.1G(50MHz)大带宽5G共建共享标准随R16 一起发布。双方牵头立项5G共建共享系列标准项目,突破了15项关键技术,形成技术研究报告34册、专利簇33项、CCSA行业标准7项,为国内5G共建共享提供行业标准。

◆ 5G套餐用户数突破5000万

根据中国电信公布的2020年8月运营数据,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数已达到5714万。

◆ 5G网络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

5G正式商用后,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积极开展共建共享,至9月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月30日前具备SA商用基础网络能力。

◆ 成功实现5G与云一体融合

中国电信研究院成功在天翼云上部署了轻量级5GC,并完成与现网厂家基站的对接。天翼云5GC成功实现了5G与云的一体融合,有助于按需灵活部署,打造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可为垂直行业提供更加灵活、随需定制的应用方案。(作者:张佳丽 张鸣 摄影:张松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 ✡︎˚❣️ℎ ☆.。・:*:・゚`☆、。・:*:・゚`★.。・:*:・゚`☆.♪ : #王星越[超话]# ☪️#王星越
  • 顺顺啊,你追你的光,我追我的光我们一起勇敢、坚定地追光吧~♡⃝◡̈⋆总结一下这两天团团转的工作日P1好评如潮的酸辣粉,孕妇也能吃~买来吧唧了几口!适合孕妇吃的,
  • 汇总一下618两个1.神博全品下单需要备『柔软温柔』 忘记可以找客服国货现在真越来越好了,她们的产品我是扎扎实实用了好几年的,维A水乳、美白系列的水乳面霜面膜、
  • 先说清楚,不存在什么cp正逆的问题哈,我们超话一直都是cp可逆[心]下面以“这个超话”来代替“虎泽超话”以下发言‼️纯属个人观点:1.这个超话我在上个月就看到了
  • 自己留给自己的小小记录,年纪大了会忘记。 P1 - 2021.09.04 (997天前) 23点多在 油/管 发现一个叫(周深)的歌手。00点就被 (小门铃)
  • 画面场景突然转换,我找猫咪的时候差点撞到你,你穿了一身黑,问我怎么了,我没有说话,跑到了另一间房间哭泣……抽噎的醒来,我有多委屈呢,我想 我们终于再也不是以前陌
  • 制定一定的规则范围,大人孩子都去遵守,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可控,大人能力有限,当超过这个规则范围,大人可以坚定地说不,拒绝孩子,让孩子知道大人有规则底线,他可以在
  • 由于个人亲子鉴定涉及家庭信息,鉴定过程高度保密2.司法亲子鉴定费用:2400元-3600元,正常情况下5天出具鉴定报告。6、支付费用:当事人交付司法亲子鉴定相关
  • #sky光遇[超话]# 本来不能穿墙平地遁就烦 在遇境试各种道具卡平地遁 哥们你一来就吃你那个篝火魔法猛让我上桌 还讲这种小脑萎缩的话[疑問]不是你去拿难道我替
  • 我跟CC搞成这样,我从来没说过他们的产品有多烂,一直说的都是策略有问题,人家的销售人员反而觉得我说到他们的工作痛点上了!我也锤CC、小开子、数码众泰……但是我不
  • 现代花架和器物之间的巧妙搭配,构成了一种生活的新意蕴,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质感;以窗户为中轴,两侧嵌入式实木书柜的设计,既实用又美观,为空间增添了一
  • 湖北足球U13精英梯队运动员们担当“小教练”他们与我省青少年儿童互动、指导、交流,赵凌云表示:“六一儿童节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我很开心,在场上指导他们踢球感受到
  • 回栖霞寻找当年发生的事但是小缨子离队了很多东西都没探查到一些矿石还是趁着亮光反射看到了秉着一定要把地图探索完的心态(强迫症)所有岔路都去了那个机关我已经解的炉火
  • 真相也确实如此,男人的世界没有爱情,只是在利己,他爱你,只是因为你身上有能满足他需要的价值。7、不管你的年龄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么催你,都不要随便对待婚姻,
  • 我所言的重新定义龙头,就是用这四个标准综合起来去判断龙头,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项,特别是不能只因为谁价格能暴涨,就把谁认定是龙头。很多人做的股票根本不具备这个四个
  • 预警p2#鹭卓# lz#十个勤天玫瑰酪# 突然刷到麦田的时候你说你紧张的时刻之一就是在介绍玫瑰酪的时候 因为有很多心意想表达 所以会有很多话想说呀!他想说靓仔,
  • 未来,AI数字人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科创型企业应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中关村硬创网##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人工智能##AI数字人##A
  • 针对爱康科技身上的离奇事情有:1、套现离场:实控人已经套现超20亿离场;2、公司强调不存在ST风险:4月15号爱康科技在公司互动答复中强调:公司不存在被ST风险
  • 因为知道众生平等,皆有佛性,人为万物之灵,现在有愚昧之人冒充开悟者,说什么三净肉,说什么佛不吃素,要百家饭要来什么吃什么?发生矛盾天天不开心,打打闹闹,比吃肉对
  • #朴志晟[超话]# 曼谷场的老公们请来打卡 定制了个横幅 实物图在p2 拍的有点恶心orz 希望老公们不要嫌弃ㅠㅠ 长度大概在1.4m左右(极致i人不敢定太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