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知世事的小孩才是真道的最佳象征?#道教知识#

太上道祖在五千文圣典的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以言说的。

纵然人们试图从多个方面对道的存在作出解读,但均是对道的某一种情态的描述,却难以企及道的整体面貌。

对于究竟什么是道,有道存德之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道祖在文中也给出了明确的解答,其曰:“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道祖指出,唯有尚未明白世事的小孩子才是真道的最佳象征。

专气致柔,复归于婴儿

纵观整本《道德经》会发现,道祖对婴孩是极力推崇的。文中共出现三处对婴孩的直接描述,分别为: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此处是在讲,假若人们能够如同婴儿一样结聚精气以致柔和,实现精炁神不耗散,便可以获得如永恒大道一般不灭不亡之体;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20章)”此处是说,在面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等事时,有道之人的内心永远都是如一潭清水一样澄澈不兴,其心境就像初生婴儿般天真无邪。他总是会对自己的人生保持随遇而安,不会为身在何处而烦扰心神。修道的真理在于,只有保持原始纯真的混沌状态,才不会被世间的阴阳利害所伤害;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章)”此处是说,得道者始终能够保持虚怀如谷、柔弱处下的姿态,其汇聚普天下的思潮就像可以大海可以汇集天下的溪流一样,包容万物又不生倦怠。当人们能够以此德行作为自我本然之表现时,也就可以复归于婴儿的心无瑕疵的状态了。

从这三处对得道之人与未明事理的婴孩之间的对比中能够发现,道教所推崇的得道后的柔弱、混沌、包容等状态都与婴儿自然表现出来的状态无异。因为尚没有被成人所推崇的功名利禄沾染,所以婴儿的喜怒哀乐都是出自本身最直接的反应,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目的和阴谋,于是在婴孩的身上就可以表现出整部《道德经》所叙述的根本之道,即“自然”和“无为”。

自然之态,阐修道之理

在《道德经》中,道祖并不只是把婴孩作为一种比喻或象征,而是从婴孩所表现出来的自然之态中参悟到了道的某些属性,并由此阐发出诸多修道理论,具体又可以分出如下不同的层次:

其一,婴儿具有不为世间好坏美丑所执着的特征,成人世界所谓的“文明”法则在婴儿的世界中不成立,他们只会考虑我需,且不会因为对某项事物的喜好或憎恶而产生贪嗔痴爱等七情六欲。

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曾作《童心说》一文,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最具童趣的近代大家丰子恺先生也认为孩子是纯真自然的最佳代表,他认为唯有童心是没有受到世俗尘埃蒙蔽的,是一种“清净心”。以此为鉴,修道之人一生所追求的修行,便是一点点磨去因尘俗蒙蔽而产生的心性上的魔障。先除却心上贪恋,才能从大千世界中修出身心清静。如婴孩一般心中无染着,这是修道第一关。

其二,因为婴儿具有不辨善恶的特性,所以对成人所给予的一切都会全盘接受。在他们的世界中,善恶、美丑、阴阳是无分的,这正是修道所追求的原始混沌状态。

混沌状态具有包容、不争等特性,修道者所追求的混沌在于“有容乃大”,既可以兼收并蓄,同时又不失真我。南华真人在《秋水》一文中,已经把此层修道境界的妙处说得很是明白。文中描绘的沾沾自喜的河伯象征修道小有成就的阶段,只有见到了大海的能容和广博,才会明白真正的道是包容和不争的。恰恰又因为其包容与不争,所以才能成就其无限、无垠,所以才更能表现出现恣意的逍遥。相比起第一层的身心清静,修道至这一境界后便要实现从世俗到超脱的逍遥游。前者是忘尘,此处则是忘心,南华真人谓其曰鲲鹏之大化。

其三,婴儿是没有被成人世界的各种法则所介入的特殊群体,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态——不论是哭闹、欢喜、渴饥亦或者屎尿——都是一种本能反应,是“自然”。

在婴孩的世界中,饿了吃、困了睡是最基本的法则,这恰恰与“老道老道,吃饭睡觉”这句俗语相合。但这种吃饭、睡觉不是基于贪懒,而是因为心中明净无挂碍,除却了人事浮云,一心只用在最实际处。修行的基本要义在于,以修持的理论去指导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平常的行为,达到使所有的行为都出自本然所驱的惯性使然。当不再使心用心而达“我自然”,这便是修道的第三个层次,是真正实现了忘忘的境界。此层之忘,便是忘却尘、忘却心,更要忘却“忘”这件事,只留自我本然,从而使实现学道、修道再到得道三层级的超越。

立足于以上三层不同的境界,即可成为一个至真至性的修道人。但在道祖看来,这样的修行尚不足够,一个真正的得道圣人最终还需上升至“天地不仁”的高度。正如婴儿在释放自我需求的时候从来不会去计较其他人的喜欢与否,因为一旦产生计算,便又陷入了心机的漩涡中。道祖讲的“不仁”之圣人,实则是将有无、善恶、美丑、阴阳等有形有相之存在混沌为一体的,不需确立对立与纠纷,彼此之间只有生化,却无克害。以无分别之心去观照万物,万物自然圆融。能得此圆融之态,才真正是修道有成的表现,而婴孩正是此混沌圆融状态的最佳象征。

南华真人在《大宗师》篇末又告诫说,人之混沌往往在倏忽之间皆可破除,此心一破,分别即出。这对婴儿来说是成长;对修道人来说,大道就远在天边不可追了。修道之人,希望通过坐忘、心斋、忘忘等等多种方法途径来使自己达到不染尘间纤毫的境界,此不染即是不为外物、不为内己所惑,阿当内观本真时,可保持原始混沌的不寂不灭、不动不摇,真正实现与道合真。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https://t.cn/Evk4evd

从八字看事业,有成就的人有什么八字特征
  
  每个男人的一生都希望自己有成就,尤其女性朋友都想知道哪些男人容易有成就才可托付终身。其实不论是从事哪一种行业,只要适合自己的性格,结合自己的优势,再加上后天的努力,每一行都可以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差别只在于成就的领域不同。想了解自己一生的事业成就吗?
  
  1、官星有理会的男人
  
  一个人能不能得到升迁,能担当多大的职位,除了自身条件外,还要结合八字命理看官杀是否有当令得气的信息。八字里官杀影响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官杀在命局里的影响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成就大小和成败。《滴天髓》说:“何知其人贵,官星有理会。”到底官星有理会是种什么概念,一般来说,官星有理会指的是正官星与日主有情。也就是官杀在一个人命局中为喜用的概念。
  
  2、财星为喜用的男人
  
  八字中以财星为喜用神旺于月令,同时夫妻宫为喜用的男命,最值得嫁。男命中以财星为妻财,如果八字中财星为用神的话,不光有富贵之基础,更重要的是夫妻双方对对方都有莫大帮助,如果夫妻宫做喜用神的话,则夫妻双方感情恩爱。这种命局的男人不但自己容易有成就而且也会对妻子百般疼爱。
  
  3、八字中食伤星多,有财星化泄流通者的男人
  
  八字食伤星代表头脑灵活、口才、艺伎、表演、创意、策划、科技、营销,有财星化泄流通,说明命主的智慧与才华全部转化成金钱财富,这类人多属于科技创造者、演艺界明星等。
  
  4、八字中财星生官星,印星生日元的男人
  
  八字中财星生官星,说明命主会经常与有钱人和有地位的人士交往,印星为生身之神,赐予自己能量之神。因为自身有能力又经常与上流人士交往,自然就有许多发财的机会,这类人多属于暴富者。
  
  5、八字四库俱全,四库中五行紧连顺生的男人
  
  四库分为金、木、水、火库,库中藏有官、财、印、食伤、比劫,四库俱全包含了宇宙万物之能量,喜神与日元紧连,并且库中五行顺生有情,富贵之气厚重,库即仓库的意思,有财库即有金钱之仓库,这类八字富有亿万之财。
  
  6、日坐财库,无人不富
  
  “日坐财库”的具体含义,就是指八字命格中的日柱天干(又称为日元或日主)坐在财库之上,也就是说八字命格中的日支是日干的财库。生在“壬戌、丁丑、戊辰、辛未”等日子的人,都是日坐财库的八字命格。
  
  许多具有“日坐财库”八字命格的人,往往具备成为巨富的先天可能性。先天命格中表示财富命运特性的“财库”,就比如一个人一生所拥有的“财富仓库”,就比如一个人先天命格中蕴藏了一个丰富的“财富矿藏”。这个财富仓库使他创造的财富、摄取的财富、获得的财富,能够聚集而不散失,得到蕴藏而不破损,并且可以经过投资、交易等而快速升值。有很多财富领袖的八字命格中有“日坐财库”的特征。
  
  7、八字成格局的男人容易出人头地
  
  一般来说,许多成功人士的八字命理都有些相似之处,不过,八字能够成格局的还是少部分,古金往来成大事者,多数都是八字成格局的人。如果八字能够成格局的话,那么先天就拥有了比别人更加出众的命理条件,这种八字的命主往往在性格上,智力上先天就占有优势,就算早年运势不如意,只要大运配合,就能够时来运转。
  
  8、八字偏旺的男人容易出人头地
  
  八字偏旺的男人,虽然生活可能比较跌宕起伏,命运多舛,但是只要能有几次大运帮扶的机会,就能够东山再起,顺利出人头地。不过这类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以及提高储蓄钱财和守成的意识,维持稳定,为自己留后路,才是真正的成功。
  
  命理上有句话叫做一命二运三风水,可以看出,除了先天的八字,后天的大运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光有好的八字而没有好的大运,那也是不够成功的。若想成为出人头地的人才,还需要有好的运势帮身。
  
  逆势而行者,人生多悲惨。做生意能赚钱吗?吵得不可开交的夫妻会离婚吗?
  
  这位女孩子将来会旺夫吗?女孩们何时能找到更好的婚姻?毕业后到哪里发展比较好?
  
  这一切,都在你生日那天的五行命局里找到了确切的答案!

净慧长老:生死就存在于生活中,把握当下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简单地来说,生活问题如果不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话,主要靠物质来解决;而生死问题主要靠精神来解决。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问题糅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作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者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

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作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作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

这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一个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也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题也有生死问题, 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接。我们每天晚课都要念的“蒙山施食”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而是直截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或者说生活是迷。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 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和表现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一切条件的限制。任何东西可能都是有条件的存在,要说无条件存在的东西,恐怕就是烦恼。当然,烦恼也是有条件的,但在好多情况下,它可以不受条件的限制。我说的这个条件,比如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烦恼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限制。

它唯一可以让步的地方,那就是在觉者面前,在觉者面前烦恼转化了。烦恼在觉者面前还有没有呢?还是有,觉者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 但是对觉者来说,他不把烦恼当作烦恼,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断烦恼。断也好,灭也好,实际上都是转化。他不以烦恼为烦恼,就是断了烦恼。

不以烦恼为烦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欺负你,你生气不生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代有一位祖师,皇帝叫他到京城去,他不去,他说他有病。叫了一次他不去,第二次又来叫,又来催,他还是不去。到了第三次,皇帝派来的京官就对老和尚说:你老人家可要识抬举呀,皇帝三次召你都不去,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你人不去,就要把你的头拿去见皇帝。

他说那很好,于是说了四句话,我只记得后两句,“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杀头好像刀子割风,风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痒, 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那就是将烦恼转化了, 将生死转化了。生死就成了菩提了,生死就成了涅槃了。烦恼成为菩提了,彻底地觉醒了,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们天天在诵《金刚经》,《金刚经》上面讲佛陀在因地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肢解,他在那个时候没有嗔恨心,更没有烦恼,他彻底地了了生死。在什么地方了生死呢?就是在生活中了生死,将刀子来割他的头,那就是生活,他不起烦恼,不动念头,这个就是真空。

不是说修行的人就没有烦恼了,烦恼都躲开他了。可以说越修行的人烦恼越多,他躲避不了的,怎么会躲避得了呢?烦恼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不论任何情况,就是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你处理得好,烦恼就是菩提;处理得不好,烦恼就成了生死了。

所以,烦恼随时会遇到,烦恼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念当中,我们每一念都有生死,所谓“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烦恼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修行也同样要如此,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还要不能有疲厌,不能有满足感。

这个很现实啊!我们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轻的人也好,是出家修行也好,在家修行也好,一定要把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同时来解决。要在生活中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同时来生活。这样才是我们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没有空过的时候。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观照自己,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生活在圆满、幸福、安祥之中。

实际上不是因为这样的推理才有这个问题存在,你当下去体会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一念一念的迁流,哪有生死啊?这个念念迁流是从我们有这一期生命、从你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念念迁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延伸到过去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过去的无量劫中;而把它往后延伸、往未来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量劫中,这就是我们这一念心。

我们这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无始终、无内外的。我们人人具足此法身。虽然在迷失当中你不能确知,但是这一点灵明不昧的觉知觉照,永远没有离开你,永远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可以说永远都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它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一念回光返照的时候,啊!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从根本上来学,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体,末是用,得了体,自然就能起用。

人类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存在,农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的这个问题更突出,因为凡是做大官的人应该说都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那些伟人面对茫茫苦海也会发出长叹。什么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迷失,我们不要以为在我们心之外有个苦海,苦海就在我们方寸之间,把方寸之间的问题解决好了,那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头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动,就到了彼岸。学佛要学到这样的地步了,那么对佛法可以说有些了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如果没有学到这个地步,认为从苦海到极乐世界有很远很远的路,要搭飞机轮船,可以说你永远到不了,你要知道回头是岸。

所以,再建议大家认真地读《六祖坛经》,读《金刚经》,读《普贤行愿品》。我们在家教徒时间宝贵,不可能读很多的经典,读这三本经,就能够真正体会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能够经常得到善知识的启发,修行就可以少走弯路,就能够沿着一条捷径来修。不过,这虽然是个捷径,不离寸步就从苦海到达了极乐世界,但又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果把这个方法比作革命的话,它是要革自己当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是革自己的命。

你当下的烦恼怎么解决?一事当前你是怎么面对的?人家打了你一个嘴巴,你是跟人家没完没了, 还是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打我?如果你能反问自己,你就不会去想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就会想到你自己有什么不对。

我们很多的事情往往总不知道要求自己,总是要求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总是希望别人做得事事都满你的意,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个人回想一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听你的话,家里人所想的一切问题,都跟你想的一样。我们出家人,没有家庭,住在寺院,住在佛学院,也希望常住的所有的事情都满我的意,老师教书满我的意,管事的人满我的意,一切的事情都不要违背我的意愿。

怎么可能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满了你的意就不大可能满第二个人的意,张三这么想,李四那么想,王五又是一个想法,怎么办呢?大家总要取得一些妥协,取得一些谅解,能做到大体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一法门就是我提倡的生活禅。修生活禅这一法,大家一听起来好像有些庸俗,但是你仔细思考一下,生活当中要有禅,要在禅悦当中生活, 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是最难最难的法门。但是,你如果真正实行起来,那是最有味道的、最活的法门,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今天我讲的就是我们人类面对的两大问题—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因为解决好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好了生活问题。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就是时时觉照,念念觉照。因为生死在念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觉照,一念相应就最容易,一念相应就能念念相应,如果你一念不相应,你念念都不相应,那就成了最难的法门。

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去思考,很好地去体会,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内容来源:净慧长老浅释“妙法莲华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次重开,啥也不说了,Sram机械变速设计工程师可以的,研究这种十几年前的东西,感受原设计师对于一些东西的理解,还是挺有意思的。3. 提供更多 1x 齿片选择[
  • 其实在汽车圈,也有不少车型具备翻红的潜质,它们在“出道”后都曾经红透半边天,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文章回顾一下吧。【王心凌现象触动台网红:“去中化”让台湾断了过去,
  • 我的大学,挺好[耶]Nx婚礼——婚礼上总有一些瞬间打动人心想分享一个每次想起来依然会觉得浪漫的故事。我们似乎能够看到那位腼腆的男人,在异国,在他乡,一个人拿着简
  • 9/2(三)發售的STU48 5th單曲『思い出せる恋をしよう』在商店購買的客人,會收到印上成員簽名&訊息作為紀念的收據!待和stu确定好最终可团的数量后,we
  • 小仙女十分喜欢,叔去喝酒终身免费,网络媒体时代再小的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喜迎新生命[爱心]小仙女头胎,吃得太好,每只都是巨婴[捂脸]头两只一起出来的,吊在
  • #塔罗##感情##失恋分手复合#你永远也不知道他们爱你有多深,这些星座长情也绝情NO.1 天蝎座不少人都反映摸不清楚天蝎座的感情脉络,还沉浸在热恋的状态中时,突
  • 我刚刚刷到了一个非常绝的一句话“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是逗号,TFBOYS才是句号”真的更破防了……每年你们的演唱会开始,才是属于我的夏天的真正开始,希望今年明年我
  • 很喜欢新约第十三章中对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
  • 巩固提升碑林全省、全市教育强区,深入推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和“名校+”“名师+”工程,今年新组建4个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新增学位1270个,优化完善“
  • [太阳]#毕业后公益阅读# #白宇美好应援#【聚宝】2022.6.7聚宝③(见pl)补【主页】7014103188流域未知走向7518155410软崽兔小丸此二
  • 图6(2)五日均线弯至十日均线的主要特点A、10日均线坚挺上扬B、5日均线下弯,向10日均线靠拢,但不会下穿10日均线(或下穿幅度非常微小,并迅速收回)C、K线
  • 5月下旬,一个广告公司找上肖宇,透露其能拿到政府的采购订单,需迅速生产1000个核酸亭……该广告公司要求肖宇的设计留有LED屏幕卡位,“核酸点一般都设置在火车站
  • 各中心、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按照集团董事长的战略部署,积极动员,大干快上,号召全体人员要始终保持旺盛工作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全心、全力、全方位投身于“迎战红五月
  • 上次巡演合作愉快的主辦宜辰整合行銷,謝謝你們對我總是充滿信心,有信心到希望我再加場,但是基於我的任性,所以很可惜沒有加,我相當後悔做了這個決定,當初應該聽你們的
  • 摩羯座女生身为一心一意对待感情的女生,摩羯女对于真爱的定义是这样的,“你愿意为了我拒绝其他女孩,你愿意让所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有了我之后,你再也不会和其他异性暧昧
  • 其中一期建设包括力海综合产业园和力海强达绿色印刷产业园,一期已完成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厂房层高8.05米,配置5吨电梯,预置航吊,超强楼板荷载,楼顶设有休
  • ​知命不是认命,对于我们,无论我能预知未来多少,人为还在自身,我能给你解决同时,人为自己也要完善调整自己—龍鳳堂老于頭#出道仙知识##龙凤堂出道仙##出马仙#
  • 官渡粑粑在老昆明小有名气,20世纪50、60年代,官渡人用背篓背着刚出锅的粑粑在昆明城走街串巷叫卖,很受老昆明人的欢迎。官渡粑粑又称荞麦粑粑,是官渡人最喜爱的面
  • 臭老公还说要把他的全部家当都给我……人都是我的了……[允悲]可爱不[吃瓜]你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想…你说是那就一定是[可爱]毕竟你语我的道理都那么深入人心。温馨
  • 十年弹指一挥间还记得我在久胜那里写的愿望终究是愿望。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书上还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