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待访:明确等待夷狄来访?
1
  明朝灭亡,清朝建国,大儒黄宗羲不愿投靠新政府,甘心做个山野遗民。可是有人说,黄老先生其实是准备失身的,证据就在他的一本书的书名——《明夷待访录》。“夷”就是满清,“待访”就是等待满清朝廷派人来请他。

  看上去很有道理哦,至少字面上也能自圆其说。

  可要较真的话,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明”字不好解释,二是“夷”字虽然是指外族,可从古到今这个字都是蔑称,是贬义词,如果黄老先生真准备晚节不保,怎么可能用蔑称来称呼他所期待的新老板呢?

  其实这真是错怪人家了,“明夷”不能拆开来读,这个词和“夷狄”没有一点儿关系,它是《周易》里的一个卦名,卦像是:内卦是离卦,外卦是坤卦。我们已经知道了离象征火,放到这个例子里它又象征太阳,我们也知道坤象征土地,这里没变,还是象征土地,联系起来看就是:太阳在土地的下边。

  再往下就引申成:晚上。

  继续引申就是:好人被埋没,处于黑暗当中。

  现在能理解黄宗羲的意思了吧?

  有较真的人可能会问:“不对呀,所谓‘太阳在土地的下边’,其实太阳是在地球的另一侧,我们东半球是晚上,人家西半球却是白天啊。再说了,太阳一直都在太阳系的中心发着光,只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有个自转罢了,地球哪里遮得住太阳呢!”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哪能知道这些呢,《周易》里还认为雷是藏在地底下的东西,跳到天上打完雷还会回到地底下呢。

  明夷卦的卦辞是“利艰贞”,意思是说:虽然你现在处境不妙,但占到这一卦,你小子就还有救。明夷卦是很让人费解的一卦,嗯,虽然其他卦也并不更容易让人明白。
——时间前推两千年,在《左传》记录中的鲁国,一个政治流亡分子正处于一生最困顿的时刻,而他在以前的一次算卦中也得过一卦“明夷”。

  《左传·昭公四年》

  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问其行,告之故,哭而送之。适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梦天压己,弗胜。顾而见人,黑而上偻,深目而豭喙。号之曰:“牛!助余!”乃胜之。旦而皆召其徒,无之。且曰:“志之。”及宣伯奔齐,馈之。宣伯曰:“鲁以先子之故,将存吾宗,必召女。召女,何如?”对曰:“愿之久矣。”鲁人召之,不告而归。既立,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召而见之,则所梦也。未问其名,号之曰:“牛!”曰:“唯”。皆召其徒,使视之,遂使为竖。有宠,长使为政。公孙明知叔孙于齐,归,未逆国姜,子明取之。故怒,其子长而后使逆之。田于丘莸,遂遇疾焉。竖牛欲乱其室而有之,强与孟盟,不可。叔孙为孟钟,曰:“尔未际,飨大夫以落之。”既具,使竖牛请日。入,弗谒。出,命之日。及宾至,闻钟声。牛曰:“孟有北妇人之客。”怒,将往,牛止之。宾出,使拘而杀诸外,牛又强与仲盟,不可。仲与公御莱书观于公,公与之环。使牛入示之。入,不示。出,命佩之。牛谓叔孙:“见仲而何?”叔孙曰:“何为?”曰:“不见,既自见矣。公与之环而佩之矣。”遂逐之,奔齐。疾急,命召仲,牛许而不召。

  杜泄见,告之饥渴,授之戈。对曰:“求之而至,又何去焉?”竖牛曰:“夫子疾病,不欲见人。”使置馈于个而退。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十二月癸丑,叔孙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

  公使杜泄葬叔孙。竖牛赂叔仲昭子与南遗,使恶杜泄于季孙而去之。杜泄将以路葬,且尽卿礼。南遗谓季孙曰:“叔孙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季孙曰:“然。”使杜泄舍路。不可,曰:“夫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王思旧勋而赐之路。复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复赐之,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为司空,以书勋。今死而弗以,同弃君命也。书在公府而弗以,是废三官也。若命服,生弗敢服,死又不以,将焉用之?”乃使以葬。

  《左传·昭公五年》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卑公室也。毁中军于施氏,成诸臧氏。初作中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尽征之,叔孙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以书。使杜泄告于殡,曰:“子固欲毁中军,既毁之矣,故告。”杜泄曰:“夫子唯不欲毁也,故盟诸僖闳,诅诸五父之衢。”受其书而投之,帅士而哭之。叔仲子谓季孙曰:“带受命于子叔孙曰:‘葬鲜者自西门。’”季孙命杜泄。杜泄曰:“卿丧自朝,鲁礼也。吾子为国政,未改礼,而又迁之。群臣惧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

  仲至自齐,季孙欲立之。南遗曰:“叔孙氏厚则季氏薄。彼实家乱,子勿与知,不亦可乎?”南遗使国人助竖牛以攻诸大库之庭。司宫射之,中目而死。竖牛取东鄙三十邑,以与南遗。

  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适立庶,又披其邑,将以赦罪,罪莫大焉。必速杀之。”竖牛惧,奔齐。孟、仲之子杀诸塞关之外,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

  仲尼曰:“叔孙昭子之不劳,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以谗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旦乎,故曰:‘为子祀’。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于人为言,败言为谗,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谗也。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适《离》,故曰‘其名曰牛’。谦不足,飞不翔,垂不峻,翼不广,故曰‘其为子后乎’。吾子,亚卿也,抑少不终。”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鲁国曾经有过三大权贵家族世代把持国政的局面,这三家人称“三桓”,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叔孙氏里的一位名人——叔孙穆子。

  话说叔孙氏的掌门人叔孙庄叔生了两个儿子,哥哥是叔孙宣伯,弟弟就是叔孙穆子。在叔孙穆子刚刚降生的时候,叔孙宣伯用《周易》算了一卦,演算的结果是“明夷之谦”,他把这个结果拿去给专业占卜师卜楚丘来看,想听听专家的意见。(这个细节告诉我们:可以自己来排卦,等算出结果了再请专家来断。)

  卜楚丘看了看这个“明夷之谦”,马上就预言出了小孩子叔孙穆子的一生吉凶。

故纸堆里寻“爱国”

五六年前,曾作《说汉奸》短文,发在QQ的“长微博”及微信“朋友圈”里。一时所感,以为此种恶谥,不宜滥施,而史稗种种,我既无力,也无心折冲。

以今天的观点,汉奸行为的对立面,应该是“爱国”,那就考索一下“爱国”吧。自古以来,爱国的事迹和人物难以胜数,但“爱国”这个词,在二十四史中仅见六次,值得梳理一下。

《新唐书》、《宋史》、《明史》只各一见。

《新唐书 · 李绛传》里,唐宪宗与宰相李绛说起对大臣们拉帮结派,即“朋党”问题的担心。魏晋以降,谈到朋党,就总能联想起东汉的党锢,而李绛则毫不犹豫地站在清流士大夫一边,认为他们是“同心爱国”的“名节骨鲠士”。意大利人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新唐书》的编纂者欧阳修如果得见克罗齐此说,一定会引为知己。盖永叔身当宋世,追慕前贤,和李绛的看法一致。他自己也作有《朋党论》,参与了宋朝的政治斗争。

《宋史 · 牟子才传》载:“(董)宋臣有内侍省押班之命,举朝争之不能得。子才入疏,诘朝,帝出其疏示辅臣,皆曰:‘子才有忧君爱国之真,无要誉沽名之巧’。”尽管“有忧君爱国之真”,但牟子才似并不得君心。他与太监董宋臣之间的斗法,理宗皇帝还是站在太监一边。《西湖游览志余》有这么一则记载:“癸丑元夕,上呼妓入禁中。有唐安安者,歌色绝伦,帝爱幸之。侍郎牟子才奏曰:‘此皆董宋臣辈引诱,坏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上令丁大全谕旨曰:‘纳忠不妨,但勿散副本可也。’子才又作《高力士脱靴图》,有与宋臣善者拓本以遗之,宋臣大怒,曰:‘口说尚可,乃画此死模活样乎!’持入泣谓上曰:‘牟某在当涂骂官家。’上视其图,笑曰:‘乃骂汝,非骂我也。’宋臣曰:‘彼谓陛下为明皇,阎妃为太真,臣为力士,而以太白自居。’自此上不悦。”

《明史》卷180(列传68),是明中叶天顺至弘治年间几朝言官的传记,传末的评赞,史官称他们的言论“有当有不当,而其心则公。上者爱国,次亦爱名。”爱国爱名,是后世的评价,而当他们进言时,皇上急了,却也会骂他们“讪君卖直”。

另三处“爱国”,都见于《晋书》,分别在《刘颂传》、《段灼传》及《刘聪载记》里,而且都是“爱国如家”,

先说《刘聪载纪》吧。陈元达指责刘聪的统治,招致天怒人怨,劝谏刘聪,要像爱家那样爱国,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人民,这样,老天爷也会象爱护子嗣那样爱护你这君主(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祐之如子)。其实,这番说教,还是孟子董仲舒那一套,没有什么新意。只是,刘聪这个恢复了狼性的匈奴人听不进去,为此,他差点杀掉了陈元达。

比较起来,倒是刘颂、段灼的“爱国如家”说,更值得推敲。

这两人都生活在魏晋之际,西晋初年,他们都向晋武帝司马炎提出或支持了分封诸侯的主张。刘颂主张“建诸侯而树藩屏”,“建侯之理,使君乐其国,臣荣其朝,各流福祚,传之无穷。上下一心,爱国如家,视百姓如子,然后能保荷天禄,兼翼王室”。段灼说,“明王圣主莫不先亲后疏,自近及远”,对于诸王,应该“听于其国缮修兵马,广布恩信,必抚下犹子,爱国如家,君臣分定,百世不迁”。

这就说得很明白,既然王室只需“兼翼”,那么,其“爱国如家”的“爱国”,只是诸侯爱他们的封国而已,并不是指整个晋王朝。

晋室是有先天不足的毛病的,就随即发生的八王之乱来看,这种分封的主意,简直就是要命的虎狼药。刘颂段灼,非庸医而何?

古代的病,还得开古代的方。君国天下,君是人格化的国家和天下,“爱国”没有“忠君”来统领,那药方总是能送命的。

不过,魏晋时期,忠君却是不大容易说出口的,国祚太短,该忠于谁呢?又假如,晋朝之臣要是说忠吧,但司马氏三代,如果真的忠于曹魏,就不会有晋;曹魏之臣要说忠吧,那谁能保证不被理解为对曹操父子的讥讽?

这层意思,鲁迅曾经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里谈到过。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累得腿快断了,娃还兴致勃勃又去游了两次泳还玩了一把酒店游乐场,再次佩服不已[good]每天认识一个国产品牌|DAZZLE地素品牌定位:中高端时装核心受众:25-
  • (重要的事情再发一遍,大家踊跃报名呀[打call][打call])问:岳父在一家工厂出了意外事故,触电身亡,现已跟厂房达成协议,赔偿金也拿了。需注意的是,若你岳
  • 希望未来真正成家立业,有了许多的繁杂琐碎,我们也能在平淡的生活里保持对彼此热烈的爱,一如既往的嬉笑打闹,眼里是光也是彼此。” 我想了一下我每天的意愿就是躺平。
  • 成功的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在李欣《这里是北京》团队十几年来用镜头记录了浩繁的北京故事。仅有这些还不够,现在副中心的建设是一天一个样,《这里是通州》不仅要
  • 仿鞋市场毕竟不是一个合规的市场,无法形成同统一的分级标准,个别鞋厂花大价钱置办了新模具来生产鞋子,便会“发明”新的叫法表明自己生产的新鞋子又上了一个等级,以此吸
  • #星座#即使老婆脾气大,都有可能容忍得了的三大星座男 第三名天秤座 天秤座的男生一向讲求风度,又讲求温度的人,所以在他们看来,女生发脾气嘛,男生应该有绅士风
  • (二)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防控措施的动态调整,返程离岛前,请各位旅客每天提出“离琼申请”并做核酸检测,确保符合返程标准。 根据海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
  • 净理了堪悟,胜赏良有因《香界寺得句》 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
  • 4超过六年的D级车绝对不是我们这等普通百姓所能考虑的,我看评论区有人说修如何贵,保险如何贵,其实D级车的客户群体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考虑的点绝对不是在这个方面,
  • 很多男人,聊天时都会带着一丝甜蜜的气息,对你说尽爱情里的美好,却每每该动真格的时候,会对你冷眼相加,弃你而不顾。女人一定要多长见识,让自己有独立的能力,才不会男
  • 】近日,河南1岁9个月女童乐乐肚子总是鼓鼓的,家属以为能吃能喝不是大毛病,可能是“婴儿肥”直到剧烈呕吐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腹中竟然有一个柚子大小的畸胎瘤,20cm
  • (记者 王丽强)#雨花生活# 【百万爱牙基金落户雨花,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good]】为了让爱心传递,让小朋友们远离龋齿,雨花区教育基金会联合区教育局、区卫
  • [鼓掌][男孩儿][奥特曼]想想一生中能同吃晚餐的人数不胜数,能一起吃早餐的人却十分有限,便下定决心要格外珍惜这些能一起吃早餐的朋友——库索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 持仓3单,当日(2022年8月11日15:15:12)整体行情走得比较“慢”缺少很多进场机会,但我们交易结果还是能交卷的,交易中风控做得比较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 突然把小号的账号和密码都忘了…就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账号了id名还是当年游戏里的那个自己偷偷搜来看 慢慢也觉得都过去了楼下的门禁系统换了新密码感觉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换
  • 用心写的游记得到那么多不认识的人的肯定和赞扬真的超快乐[兔子]-吴军的书确实好看[奋斗]-一二的钥匙扣好可爱,但这种联动IP的周边价格蹭就上去了,真的很智商税[
  • 但后续的口感反而没有第一口惊艳:提纯奶是用的明治唯品自然融化做成,并且随着“月球”的缓慢融化,浓缩被提纯奶愈加浓郁的奶味盖过。但后续的口感反而没有第一口惊艳:提
  • 今日感恩:1.早上我爸以为我睡过头了,又叫我起床,又想起高中的时候我爸每天叫我起床,感谢S,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身边,享受他们的爱,我前一段时间反思,我为什么对于
  • 【法术&祷告】・提升爆散结晶的施法速度、缩短恢复时间;・提升海摩大锤的施法速度,缩短恢复时间,允许施法者在施法期间承受敌人些许攻击;・提升爆碎岩盘的施法
  • 深夜无聊写个置顶吧:阿手团推偏贝,四个人都很喜欢基本每场直播都会看,各个cp都会嗑点,主嗑嘉晚饭和乃.贝Switch,ps4,Steam都有玩,目前主要玩p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