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人合一与全息理论

下面一文,为“心上莲花次第开” 网友所写,偶然得之,深以为然,也是我一直想抽空写的,但他表达的比我更清晰,转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

唐代李商隐诗中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之句,流传千年。这里提到的射覆,说是的古代一种占卦的游戏。即预先将一件物品用瓯、盂等覆盖起来,让人根据卦象测算出来,以验证算卦的精准度。这种游戏不仅广泛流行于民间,也屡屡见诸于正史记载。如《三国志》中记载管辂,他射覆的技艺,几乎可以做到百不失一。

同样是算卦,与易学有接触的人可能都了解,算卦可以随机起象。比如来问卦的时间、当时所站的方位、随机报的一个数字、身上所穿的衣服颜色等等,都可以起卦。技艺到位的话,基本能测出正确的结论。

按传统的说法,这种理论依据的是天人合一的原理。用现代科学表述,叫全息理论。即每一个个体中,都包含周边的整体信息;而整体环境,反过来是个体的衍射。

比如时下的全息照相技术。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都包含着整个相片的完整影像。如果我们把一张地球的全息相片分割成两半,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地球的影像。如果我们把这张照片撕成许多碎片,每一小块相片中都会包含着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地球影像。这就验证了一种理论,即世界的每个局部,都包含了整个世界。

这种全息理论,在生活的应用实际上很普遍,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比如DNA技术,可以通过一点细碎的皮屑、一滴血中,测出人的整体状况;中医的诊脉,只要把一下手腕上的脉象,人的健康状况,全部可以在脉象中显现出来;同样是诊脉,江湖上有一种以诊脉算命的,我身边有好几个见识过,听说过去的事能断得很准。再比如看手相与面相,也是从局部可以看出整体状况;看八字,通过出生时的时间点,能测算出一生的大致生命流程;看风水则是从整体环境,反推个体的信息。

我以前长期在外工作。刚开始学会看风水后,第一次回家过年时,站在自家楼顶一看,很是感慨自然的神奇。周边目之所及,每一栋楼、一棵树、一个水洼子、一条小路,都是家庭情况的映射,一切周边环境似乎都是为自己而设。家庭的整个状况,在风水纤毫毕现。再移步换景,周边的人家也是如此,处处都是中心,周边的环境都是这个中心的体现,无一错漏。这个世界看似随机而杂乱,实则环环相扣,从来没有一点误差。

故宫博物院的布局,平常游客进去只是感叹一下皇家富贵,拍几张照片表示到处一游。学史的人遥想一下宫廷争斗、历史风云。在风水先生眼中,这些雕梁画栋,每一个细节之中都暗藏着当时国家命运的玄机。前两年我去故宫时,看到几乎所有的龙的图案都是双龙并行的。古代以龙暗喻天子,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两条龙岂不是表示一国有二君?实则清朝后期,皇帝与慈禧太后同时当政,一为名义上的帝王,一则为实际的主政者。再一个典型的象,是故宫的九龙壁。照壁上的九条龙交错在一起,争抢一颗明珠。联想起清朝后期八国联军侵华,加上清王朝,是不是刚好是九龙争斗之象?一面照壁是造就不了国家的命运的,只是慧眼者能从这些现象中,敏锐地看出暗喻之玄机。我想当年皇宫的建造与装饰时,是不会故意制造出两龙同现之象,更不会有意造成九龙争珠的国家劫难之象的。只是这些无意识造就的现象中,恰恰预示出事情的本来面目。

《华严经》云:“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局部,都包含宇宙之全象。但显现出来的是具体哪一个象,却是因心而现。如前面提到诊脉,中医可以从脉象中诊断出全身健康状况,还是同一个脉象,算命先生却能由此推断出人一生的祸福际遇。这就是入手点不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象。从任何一个切入点入手,随着认识的深入,都能层层叠叠地展现出相应的全景图像。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言:“如一江水,你将杓去取,只得一杓;将碗去取,只得一碗;至於一桶一缸,各自随器量不同,故理亦随以异”。

同理,我们自己的身心世界,就是天地万物的全息图景。人的身体结构,就是自然界的影像。比如人体中,属水的脑髓与肾脏,居于人身的两端,映射的是地球寒性属水的南北两极;属火的心脏位于人体的中心,这是地球中间属火的赤道,在人体上的投影。《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的精神层面,一念心中,包藏三界六道,十方世界。如王凤仪先生所说的:“我这个人活在世上,真象一粒芥子那么藐小,可是我的心里藏着佛国、天堂、苦海、地狱。”心中念念有佛的人,就与佛的境界相应;心地柔软善良,就与天界相应;善恶交错,就与人道相应,贪心悭吝,与饿鬼道相应;痴愚顽钝,与畜生道相应;冷酷暴戾的心,就是与地狱相应了。在这个天人合一、全息图景的自身世界里,看自己打开的哪一层境界。与什么念在一起,当下与未来就感生什么境界。身口意三业之中,结上手印,即与佛境界相应,这是身相应;念一句佛号、持一个咒语、诵一卷佛经,这是口相应;《无量寿经》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这是意相应。很多人对念佛法门不理解,那几个字,真是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在全息世界中,一句佛号,即是与净土世界息息相应的切入点。此处念佛,彼处花敷。声声佛号中,心上莲花次第开。

所谓的诸佛加持:当你能够除恶即善的时候,当你能够转一个念头,转一个心灵贪欲的时候,是谁转的?是你认识到的,是吗?

可是你却没有想到,你一个在人世间、三界六道迷茫生死无量亿劫的一个人,怎么能够去转你累生累世的业障呢?你不觉得可笑吗?

任何众生的业障就好像是蚂蚁和整个宇宙的对比,你还不完的,你还不清楚的,你根本无力承担的!

就是因为,有真正的正法、真法、正觉的住世,将真理的标准,将真理的实性内涵告诉你,

你按照这个标准反观自心、反观内在、反观你的真性,找到清明觉知,不随你的妄想境界波动走的瞬间,是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在加持你,在佑护你,在帮你清除业障。

因为你的心,渴望解脱;因为你的心,不渴望获得;因为你的心,已经体现出来了你真性原始的清净无生的程度,那些诸佛诸菩萨无量的神都会帮助你,去化解你累世的冤情债主和一切的因果灾难。

所以说,要借助佛力,你得达到标准,才能够借助佛力。

弘恩法师:
生命的安顿

归宿,
这是佛法
给出的答案

有人问: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人生皆有死,不知佛法对生死、对生命最终的归宿有什么看法?

这的确是学佛的关键问题,此处正好可以说禅。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于拘尸那罗双树之间取于涅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前一月告知弟子欲取圆寂,弟子哭泣,

大师劝谕开示曰:
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必不预报于汝。

沩山灵祐禅师一日上堂说法:

老僧百年后向山下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右胁书五字,

曰 “ 沩山僧某甲 ”。

当时唤作沩山僧,却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却是沩山僧。

毕竟唤作什么即得。

从以上列举的公案,

且道:
过去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圆寂后,毕竟向什么处去?

若能道得过,即与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同参并肩,生死大事了毕,自然识得安身立命之处。

若道不得,还得继续绕路说禅,从理路上体悟领会。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曾说过: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

学佛的人如果不认识本心,

即不能明白生命之根本,

纵然广修六度万行,也总被妄想所迷,随业流转,轮回六道,不得自在。

唐朝华严宗的祖师圭峰宗密禅师开示过于生死之际,

人生有三种自在可以安顿生命:

第一 ,妄念若起,都不相随,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

虽有中阴
( 中阴身 ),

所向自由,天上人间,任意寄托,此为受生自在。

释意:
如果能够不随自己的妄想流转,就不会被业力所牵,

死亡之后,在中阴境界

( 从死亡到投生之间 )

就能够自由选择天上或人间受生,如此往来七次,就能成道。

这叫受生自在。

第二 ,若爱恶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细,此为变易自在。

释意:
受生自在的境界是能察觉妄念而不随之流转,此处连爱恶之念都不起,

修行到此,就可以用不入轮回,受一段段的生老病死之苦,

而是能于一身随缘变化长短粗细,所以叫做变易自在。

第三 ,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即随机应化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

此为究竟自在。

释意:
如果能究竟断除微细的尘沙惑、无明惑,

即能究竟成佛,是名究竟自在。

由上宗密禅师的开示,我们明白,欲得大自在,唯在制心一事。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

“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即此意也。

因此三藏十二部,千经万论的佛法,归结起来,都是教化众生如何调伏自心,

如何善用其心的方法,而用心、调心之根本,即在明心见性!

若不明心,即不知心的起处与落处,就会被妄想所转,

这也正是五祖弘忍大师所说

“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 之苦心所在。

因此,欲识生命之归宿,首先要识心达本,明悟心性。

若有人听到此处,可能会心生怖畏恐惧,不知今生修行之归宿何在。

其实也不须担忧。

因为佛法慈悲圆融,用以度脱救拔一切有缘众生的苦厄。

佛陀在《妙法莲花经·药草喻品第五》中说:

“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涅槃经.如来性品》说:

“ 又解脱者,
名为一味。”

佛陀随宜宣说三乘十二分教无量妙法,皆随顺众生的根性欲乐,让众生得到随分随力之解脱,以安顿生命,长养善根,最终趋入究竟成佛之道。

略说佛法对生命的安顿,依众生的根性欲乐,可以概括为三乘佛法。

三乘是指人天乘、小乘

( 罗汉乘、辟支佛乘 )、

大乘
( 菩萨乘 )。

一 、人天乘。

这类众生不欣乐解脱圣道,犹自喜欢人天的五欲快乐。

人天乘属于世间的善法,可以解脱世俗的恶业产生的苦恼伤害。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的基础。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诳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二 、小乘
( 罗汉、辟支佛乘 )。

这一类众生厌患三界烦恼,偏于自度,不欣乐度化众生。

罗汉乘称为声闻乘,因闻佛之声教,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

修 “ 四谛 ”法,可以解脱三界之见思惑,而证阿罗汉果,故曰声闻乘。

辟支佛乘又称缘觉乘,根性稍利,

依 “ 十二因缘 ” 教法,修道觉悟,断见思惑,而证辟支佛果,故曰缘觉乘。

三 、大乘
( 菩萨乘 )。

此乘根性大利,从初发心,即具广大誓愿,发菩提心,

修行 “ 六度万行 ”,普度众生,经三大阿僧祇劫,证成佛果,故为大乘。

菩萨者,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译名觉有情,

以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之意。

在大乘佛法中,佛陀并为志意劣小的菩萨开示了净土法门,

如果担心将来会退堕,可以发愿往生诸佛净土,修行至不退转再入世间度化众生。

以上三乘,皆是佛陀开示的生命安乐之道,

亦皆是谛实可证之道,世间除此之外,鲜有安乐可寻。

但三乘皆是心外建立,所成就的是权乘位的果位,亦非生命究竟之归宿。

所谓究竟者,即是众生本具的灵觉之心。

此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量等虚空,含摄法界;

万法只是此心,古德云: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但皆因众生妄想执着而不能识得、不能证得。

众生在无量劫轮回中,攀缘外境,妄立能所情见,迷失本心,为妄想所转,故舍家逃逝,流浪三界。

今生有幸,得遇佛法,应当皈信三宝,发无上心,以期打破无明惑业,顿证本具之自心,如十字街头遇见阿爹相似,有多少庆快!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说:

“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若能如是,始得不疑佛,不疑法,不疑僧,

始能显发生命本具之功德,至此时,方可谓归家矣。

文章来源:《佛教文化》杂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奕前夫喊话马苏:如果不想被封杀 自觉出来道歉
  • 安徽破获特大考试作弊案:橡皮擦内嵌电子设备
  • 极寒天气又袭美东,冻死8人,明天将下暴雪
  • Gai求婚成功:虽然我脾气暴,但我只对王斯然好
  • 广电总局又放大招!停播节目不得复播,网络播出也不行
  • 广州明天最低气温降至5度;儿科神药遭专家扒皮;广电总局明确停播节目一律不得复播;谢杏芳谈林丹出轨:这是一种成长
  • 赵薇工作室辟谣“赵薇离婚”
  • 奇闻丨被盗伏特加找回是什么情况 谁盗走了伏特加
  • 1月8日 格里芬脑震荡继续缺阵,雷霆三局开心的像个胖子
  • 谢杏芳谈林丹出轨:这是一种成长,给做爸爸的他打99分
  • 高速光伏路面被偷 临时修补存安全隐患警方介入调查
  • 教师资格证面试将于本周末开考!
  • 公交站台被雪压垮致1名女子遇难,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 00后CEO怼成年人,有句话我还是要说……
  • 广东裁掉杰克逊,球迷却高兴不起来,新援比杰克逊更水
  • 金牌月嫂狂甩女婴 ,事后辩称是育儿手法还称雇主小题大做
  • 曝贾乃亮独自买醉 一天上微博30余次 网友直呼心疼
  • 高速光伏路面被偷 专家:对方可能对技术更感兴趣
  • 教师资格证面试全流程实战图解,轻松通过考试!
  • 大雪致公交站台被雪压垮致1名女子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