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终南山的“修行者”,我寻访过600多位隐士,他们在这里确实“都挺好”!#修行必读#

一、寻隐者不遇

2008年之前,张剑峰的身份是青春文学图书编辑。自从走上寻访终南隐士的道路之后,他的身份变成杂志《问道》的主编,他对隐士的采访就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前几年接触文学圈、做期刊,庸俗的东西太多,感官享受的东西太多,大家在想怎么赚钱,怎么花钱,这些东西固然不错,但是人的生活视野太小、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种生活,修行者的生活就像我忽然发现了清澈的水源,以前的浑浊的水质就不可再饮用了。”张剑峰这样形容这一变化。

2008年,看过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后,张剑峰决定去终南山寻找书中所写的隐士。“我从南五台开始走,第一次是跟一群驴友一起,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这对他来说是个教训,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驴友结队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

“寻隐者不遇”是很多人的经历,有不少读过《空谷幽兰》的读者有过去终南山寻访隐士一无所获的经历,西北大学的郭老师2009年夏天曾到终南山大峪寻访,但既没有看到隐士,也没有看到隐士居住的茅棚。

张剑峰介绍,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不欢迎到访者,有的修行者准备出山,他或许希望和到访者结缘,有的修行者正在用功的时候,是不想被外人打扰,而且要看到访者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是去山里旅游旅游,往往这样的到访者最多。

“四五十人拿着大喇叭,边走边唱,带着酒肉,留下一地垃圾,然后转身就走,对山里这些修行者,他们只是好奇。”每遇到这样的到访者,隐士们只能关门谢客。

二、敲门需要喊暗号

有人说,人人都想在终南山寻到一个白胡子老头,但是最后只寻到一棵歪脖子树。

“我也想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神仙,一位无所不能的仙人或者圣人,就太完美了。”最开始,张剑峰抱着寻访圣贤的目的走进了终南山。

第一次寻访失败后,张剑峰决定独自行动:“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稀里糊涂走,没有交通工具。”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但为了采访修行者,他会带录音笔和纸笔。隐士居住的茅棚一些是茅草搭建,有些是山洞,有些是普通的住宅,他们分散在各个山谷里。

“一般到访者去敲门,修行者都会开门,但有些并不接待生客。”张剑峰说,“寻访了几百位隐士后我才知道,敲门需要念一些暗号。”

“阿弥陀佛”、“慈悲”、“无量寿福”是最常用的敲门暗语,如果是佛教修行者,敲门者敲门时念“阿弥陀佛”,道教修行者则需念“无量寿福”,佛教修行者和道教修行者的茅棚上一般都有标志来区分。

张剑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听说两位比丘尼师徒居住在一座山洞内9年,谁知找到她们居住的山洞时,明明听到门内有动静,但敲门却没有人应声。当时他不懂念暗号,只是坚持敲门,敲门几次后,师徒两人终于开门了。在她们居住的山洞,只有经书和简单的生活用品。

见到张剑峰,师父说:“你真是幸运,一般来敲门的人,敲一次没人开门就走了,我们平时不给人开门。”通过谈话,他得知,师徒两人在山洞居住9年,连附近的茅棚都没去过,也不接待外面的到访者。在山洞外,师徒两人在悬崖边开辟了一块三四平米大的菜地,张剑峰到访时,她们正在包白菜饺子。

“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饺子,她们也很少吃那么丰盛。她们问我从哪里来,拜访过哪些人,讲她们的师父如何修行,谈得比较多的是她们尊崇的修行者,讲智者的生活和道德,她们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你走了这么多地方,看到很多东西,但你要保持你内心纯净的种子不被污染。’后来我也看到一些修行人不是真正在修行,我看到玉的同时看到了泥土。”张剑峰回忆道。但他至今不知道那对师徒的法号,不久之后,那对师徒就离开了山洞,他再也没有见过她们。

张剑峰介绍说,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一般会把自己小茅棚打扫得很干净,做一点小景致,比如在门口种点花,但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

三、揭秘修行者

终南山是修行者最为集中的地方,但在华山后山、宝鸡龙门洞等地方都有修行者居住,他们随意居住在秦岭中,在做过一些采访之后,张剑峰逐渐掌握了一些知名修行者的信息,三年里,他的行程东西跨度大约400公里,至今已经寻访到600多位隐士,很多人成为他的朋友,对这些修行者的采访,让他诞生了创办一本丹道修证实录类杂志的想法,后来这些采访文章被发表在随后创办的杂志《问道》里。

2月12日,本报记者跟随张剑峰前往终南山大峪谷,寻访山中的修行者,他说:“有时候在山里走一天,一个人也找不到,有些隐士住得比较高,看见有人来他们就走了,但十有八九不会落空。”

台湾作家张德芬、主持人梁冬等名人也曾跟随他到终南山寻访隐士,现在在张剑峰周围,也有一些跟他一样去山中寻访修行者的朋友,但能坚持的并不多。

四、山中的隐士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俗话说,有形的都有肉,其实很难找到闪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么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外界很少接触到,只有圈子里才知道。”他说。

2月中旬,终南山中积雪较厚,在踏雪行走4个小时后,记者跟随张剑峰抵达了隐藏在大峪山谷深处的一处隐士茅棚聚集区终南草堂。

尽管是冬天,沿路仍遇见了一些隐士,黄道长常年在终南草堂居住,几乎不下山,他老家在东北,他说:“下山去做什么呢?我们下山后就像傻子似的,左右不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距离终南草堂30分钟山路外,有一位去年11月从衡山来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他并不觉得山中冷,只说:“在这,就是玩呗!收弟子,就看缘分呗!”面对陌生人,他们并不多谈其他。

“我们从小都知道世上有和尚有道士,但没法接触他们,一般觉得,出家人就是穷得没办法才到山里,但后来我发现山里的修行者大部分蛮有学养的。”张剑峰说。他上周刚见到一个山中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给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天文研究成果和佛经、道经做了对比研究,而且他自己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

“他不是一般学者,也不敢立论,他问我认识比尔波特吗,他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发给他,看能否翻译成英文。在修行人中,像他这样的民间学术研究者很多。”张剑峰说。

冬天的终南山里,随时飞雪,黄道长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包了一锅热乎乎的包子,包包子用的萝卜是自己在旁边的菜地种的,冬天他挖了菜窖存储这些蔬菜,米面油等物品都是朋友从山下送来的,他们称之为“供养”,记者上山当天,遇到一对给修行者送供养的60岁夫妇,他们提了一壶最好的花生油,背了一些日常用品走了好几个小时山路。

“如果没有供养也可以,松子、野菜等都是修行人的食物。修行人的行为,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别人觉得住在山里很可怜。修行者对物质不抱太大希望,给一些修行人送供养,送东西给他,是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对他们来说,送不送没什么区别。”张剑峰介绍。

五、从寻访者变成修行者

在寻访了数百位隐士后,张剑峰慢慢从一个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光看看书,做口头东西不行,我开始只是旁观者,后来发现不行,开始对这些修行的行为并不相信,但又不断亲眼见到效果,不断否定自己的怀疑,慢慢地自己也开始打坐、练功。”2010年,张剑峰和张德芬等十多人一起凑钱在这里修建了十几间茅棚,取名“终南草堂”,可以供修行者居住。

对修行的好处,张剑峰说:“就是保持自己时时刻刻不迷失,做自己的观察者,喜怒哀乐你都时刻观察着自己。好像我之前的工作都是为我后来修行做铺垫,现在做的才是我喜欢的真正要做的事情,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做真正的自己。”

张剑峰有两个孩子,妻子做平面设计工作,父母也受他的影响开始修行。“父亲以前很不喜欢烧香拜佛的人,觉得是迷信,但现在父母也打坐,吃素食,现在他理解了,从心性上认识了修心才是核心,现在他知道修行人很有学识。”

张剑峰的妻子一直支持他,夏天的时候,还带着女儿到茅棚居住,吃饭前先感恩做饭的人,吃饭不能说话,以前女儿挑食,而在山里她会吃得干干净净。

“修行对我生活本质的改变是我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如果以前,有一个东西我想得到,我肯定会努力争取,但现在,患得患失的东西就少了,人会更豁达一点。对物质不刻意追求,更注重精神生活,我之前的生活,也和大部分人追求的一样,但现在,我所追求的东西,不因大部分人追求其他东西而受到影响,不管社会变化再快,我所接触的东西永远简单。在茅棚里,吃饭睡觉晒太阳喝茶,那样就挺幸福的,很多人得到的东西很多,并不觉得幸福。”张剑峰说,“这座山不是一般意义的山,看到《空谷幽兰》时,我觉得好像在门缝里的一线光,我想看到光源在哪里,山是一个符号,是活着的文化。” https://t.cn/Rcdt451

《茶花女》:对任何人期待太高,是一场灾难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1848年,小仲马将自己过往的一段恋情,写成小说《茶花女》。

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学界。

小说的女主玛格丽特因贫困而坠入风尘,内心却始终期待被人理解,被人读懂。

直到遇见阿尔芒,在对方热烈的追求下献出真心,以为终于可以收获理想中的幸福。

殊不知,这恰恰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为了证明自己,守护爱情,玛格丽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玛格丽特生平酷爱茶花,因此被称做“茶花女”,而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

正如没有一朵茶花不会枯萎,茶花女颓然逝去的悲剧也暗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其实这世间并没有所谓理想的爱情,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对任何人,任何事期待越高,往往失望就会越多。

自己的人生,终究只能靠你自己去走好。

被误解,是人生常态。
故事伊始,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备受瞩目的交际花。

但在她看似风光无限的生活背后,深藏着不得已沦落风尘的满腔无奈。

玛格丽特出身偏远的穷苦农村,父母早早双亡,姐姐是她唯一在世的亲人。

来到巴黎后,独自飘零在异乡,她只能靠卖笑来谋生。

虽然身处人来人往、繁华奢靡的交际圈,但玛格丽特一直是清醒的,也是倔强的。

她不愿意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风尘女子,更不愿因此而被人轻视,所以总是努力地想用一些方式证明自己。

她从不结交同一圈子的女伴,常常是形单影只,独来独往;

私下里,她会刻意打扮得简单而朴素,避免惹人注目;

她爱好阅读,卧室书柜中摆满了书籍,十分注重对自身文化层次和审美品味的提升。

玛格丽特渴望做一朵不失本心的清莲,即使身陷泥潭,也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

可遗憾的是,无论她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外界对她固有的评价。

哪怕她再有心证明自己,也根本没有人相信,一个妓女能有多高尚的灵魂,更不用谈花心思去了解她,给予她关心和同情。

正如小仲马在书中借杜瓦尔之口说出的那句话:

“只有完全贞洁的女人,才有完全纯洁的感情。”

歧视来自于偏见,而所有的偏见都是立于他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任你再费力,也无法搬动它。

玛格丽特风华正盛时,围绕在她身边的人众多,可到临终之前,整整两个月卧病在床,却无一个人来看望过她。

在那些王公贵族们看来,像她这样的女人,注定只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玩物。

甚至直到死后,人们还在用有色眼光看待她,提出要把她归类,葬在专门的墓区。

何其可悲。

但人生的无奈之处往往就在于此,你被人所看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

有时候,你说得越多,做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被误解。

因为别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部分。

被理解是表达者的诉求,可到头来,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被误解才是表达者的宿命。

没有谁,能够真正懂你。
和阿尔芒的相识之初,正是玛格丽特最负盛名之时。

彼时的她,身边不乏追求者。

而阿尔芒之所以能打动玛格丽特的芳心,并不因为他多有钱有势,而在于,他让她感受到了难得的真诚。

其实一开始,玛格丽特对阿尔芒也并不信任,但自从得知对方曾在自己生病期间每天坚持探问病情后,她就改变了对他的冷漠态度。

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上,玛格丽特因肺病发作,急忙找借口离席。

在场其他人对此都毫不在意,只有阿尔芒看出她的慌张与无助,为她的病情流下了担忧的泪水。

他借机向她表白,告诉她,自己愿意在任何时候都守在她身边。

“我敢对你发誓言,谁也不像我这样爱你。”

都说人生最难得的是有人懂,在这一刻,内心本就孤独脆弱的玛格丽特终于感受到了被读懂的欢喜。

于是,明知阻碍重重,玛格丽特还是决定接受这份感情。

她在做一个赌注,赌阿尔芒就是那个自己期待己久的人。

恋爱之初,他确实为她带来了幸福。

他纵容她的小任性,会跟她说甜蜜无比的情话。

在乡下,远离巴黎的喧嚣,玛格丽特得以实现心中期许己久的梦,和阿尔芒一起,渡过了一段宁静自在的生活。

可短暂的浪漫过后,现实的考验很快扑面而来。

在此之前,他们奢华的生活都是来自于公爵对玛格丽特的经济支持,得知她恋爱之后,公爵就拒绝再提供帮助。

失去了经济来源,阿尔芒又没有工作收入,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

到后来,为了顾及阿尔芒的自尊心,不给他带来压力,玛格丽特只能想方设法变卖物品,以维持生存。

直到阿尔芒的父亲出现,坚决要求他们必须断绝来往,才彻底打碎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梦。

这段感情,起于两情相悦,终于世俗之见。

但真正打败他们的,其实是彼此之间的不了解。

玛格丽特以为阿尔芒是真的爱自己,但她不知道,他对她,更多缘于男人对女人的同情心和征服欲。

阿尔芒自诩一片深情,其实从未真正信任过玛格丽特,不相信她能一心一意和自己在一起。

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人与人之间注定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人生而孤独。

我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个懂自己的爱人,并期待对方给予自己想要的幸福。

但真相却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多数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切身体会。

就算再爱你的人,也未必能一直陪伴你左右,他们随时会转身会离开。

对他人期望越高,失望只会越深。

不求感同身受,只愿冷暖自知。
在答应了阿尔芒父亲的请求之后,为了成全心爱之人,玛格丽特选择独自咽下所有委屈。

她给阿尔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不辞而别。

回到巴黎后,玛格丽特过起了比以前更疯狂的社交生活,想以此来麻痹自己。

可即使已经走到这一步,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依然让她无时不刻不思念着阿尔芒。

可惜,日复一日的等待,换来的却不是奇迹,而报复。

阿尔芒认定了是玛格丽特是因为爱慕虚荣,抵御不了奢华生活的欲望才背叛自己。

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还指使别人到处去散播关于玛格丽特的丑事。

面对这些羞辱,玛格丽特心如刀绞,却还是无怨无尤地承担了下来。

世间最苦,莫过于有苦难言。

终于,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玛格彻底病倒了。

在病中,她还在每天期盼着阿尔芒的出现,直到临终前,还在叫着他的名字。

她给他写了无数封信,把每寸相思都写在纸上,却一封都不敢寄出。

她在信中写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崇高。”

多么卑微的感情,让人既心疼又难过。

故事的最后,阿尔芒终于得知了真相,也为此深感懊悔。

但那又如何呢,生活还在继续,总有一天,他会挥别往事拥抱开始。

而玛格丽特为此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她的人生,因为一段短暂无望的爱情,从此定格在了23岁。

其实追求爱情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一种爱,值得我们奋不顾身。

无论何时,爱别人都不该超过爱自己,更不要对把期待寄托在别人身上。

因为到最后,可能真正伤害你的并不是他人的绝情,而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

要想保持平常心,就要学会慢慢减少依赖,降低期待,看淡得失。

你唯一能够期待的人,只有自己。

好好照顾自己,善待自己,才是对余生应有的成全。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让我们从此忘记过去吧,你忘掉一个毫不相干的名字,我也忘掉望尘莫及的幸福。”

说到底,人生本就难有圆满,该忘的要忘,该放的要放。

遇到歧视和误解时,不必太在意;爱而不得时,也不必太强求。

有人懂固然很幸运,没人懂亦是生活常态。

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只是过客一程,最终的人生路,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做好自己。

哪怕无人能懂,心中也自有力量。

《王府生活實錄》里中秋吃蟹、吃包。螃蟹可製成「溜蟹肉」「糖臘子蟹」「蟹黃燒麥」「蟹肉銀絲餅」等,內眷們喜歡吃蒸蟹。

吃包是把小肚、醬肘、香腸等切成丁,和攤黃菜、炒豆腐等拌在米飯中,然後把黃醬塗在白菜葉上,包著拌好的米飯捧食。作者說這種吃法「今不多見,恐將失傳」,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北京俗諺:「立了秋,把扇丟」,即使余暑未消,也是一天一天地向涼的趨勢發展,「秋老虎」嚇不倒人。白露 一至,那就更舒服了,真個是秋高氣爽,令人稱快。這當兒,就以往的市聲(也稱:貨聲,又稱:報君知)而言,「甜葡萄,脆棗兒」,「大螃蟹吆!」這些走街串巷小販們的吆喝,應說都是秋聲,都帶有涼意,都耐人尋味。

棗兒紅時,螃蟹露面,秋意最濃。螃蟹在北京有「七尖八團」之說。尖團二字是指其臍而言的。尖臍是雄蟹,團臍是雌蟹。七月尖臍雄蟹螯大,八月團臍雌蟹黃肥。食者順著時序去品嘗,才能領略其味之妙。此說,就是這樣來的。

北京不產螃蟹,所售的都是從外地運來。其產地有二:一為河北省任邱縣的趙北口,一為河北省文安縣的勝芳鎮,趙北口以尖勝,勝芳以團勝。

王府的內眷們,對吃螃蟹極感興趣。螃蟹一上市,就取代了消閒遣悶的雞頭米。這兩種食物在王府的生活中,一興一替非常自然,而且年年如此。螃蟹的吃法固然很多,如「溜蟹肉」、「糖臘子蟹」、「蟹黃燒麥」、「蟹肉銀絲餅」等等,那是飯房的「差使」,稱做「應時菜」。內眷們所喜歡吃的是指蒸蟹。吃的時間是在下午。有趣的是,一家之內,相互請客,很象小孩子們的「過家家」,為一般家庭所不見的。如禧春堂(伯母住處),餘慶堂(母親住處),芝蘭小室(姑母小齋)。這幾處輪流作東,一個蟹季,一處要輪上四、五次之多。吃蟹費時費工,但一律不借重傭人掰剝,全由「賓主」自己動手,雖沒有「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那種逸趣,也沒有《紅樓夢》中「諷和螃蟹詠」那樣雅致,而是看誰吃得乾淨——「不許連皮帶骨一齊嚼」——,以吃得好,吃得細為上乘。每次吃蟹,多是母親奪魁,姑母殿後。負者要出資訂包廂請聽京戲,所以也有趣味。由於螃蟹性涼,食必佐酒。酒為桂花、木瓜、佛手等分制而成的,也可以稱作「家釀」。這種酒比較溫和,但過量亦醉,只能以醺然為度。食畢,時逾黃昏,同至安福堂後廈與太福晉共進晚餐。太福晉雖滴酒不沾,但對兒媳等偶作消閒小酌,並不干涉,因而反襯出婆媳、妯娌與姑嫂之間和和融融,一改平日那種刻板、單調的生活氣氛。

嗜蟹可謂是王府成員的一種癖好,另一種癖好是養蛐蛐。據老輩人講,從我家高祖一代就愛養蛐蛐。養蛐蛐難免涉嫌賭博。清制王公府第是嚴禁賭博的,絕對不許鬥雞,鬥鵪鶉,鬥蛐蛐。此後,養蛐蛐之風稍有收斂,數量也不如前那麼多了。到我伯父一代,已無此愛好,許多澄漿蛐蛐罐,如「淡園」、「趙子玉」等名貴之品,均已閒置無用。後來,由於祖母喜聽蟲聲,每到秋季還養著三、五罐,以此消遣。於是,內眷們紛起仿效,閒置多年的蛐蛐罐,粉彩小巧食碟和扇形雕花「過籠」,又都派上了用途,每到夜間,蟲聲唧唧,此起彼落,尤其是三更月下,蟲聲幽然,恰如白居易《夜坐》詩描寫的那樣:「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階影,蟋蟀近床聲。」此情此景,成了王府生活中的秋宵寫照。

前面提到王府生活除了吃就是玩,這裡還要寫一寫王府里一種有紀念意義的吃法。每到中秋之前,北京的大白菜開始上市。舊時,北京的滿族人,爭先購買,不是做菜,也不是剁餡,而是用於吃「包」。包是滿族一種特有的食品。據說,在努爾哈赤以「十三甲」興兵初期,一次,被敵圍困,全軍絕糧,他命部屬撿拾菜葉,包著野果野菜充飢,堅持戰鬥。不久,破敵突圍。此後,所部日漸壯大,領土增多,但不斷以菜葉包食物作為滿族食品,大概也有憶苦之意。後來,吃「包」之風,遍及遼東,並於明萬曆年間,明宮亦食這類食品。「以各樣精肥肉,姜、蔥、蒜剁如豆大,拌飯,以萵苣大葉裹食之,名日‘包兒飯’。遼東人俗亦尚此。」(見《明宮史》火集)其實,不是遼東人俗亦尚此」,而是地道的滿俗,從東北傳至明宮的。

這種食品一直遺傳下來,王府亦嘗此味。「包」的做法,是將白菜大葉用水洗淨,再把小肚、醬肘、香腸等熟食切成丁,另備攤黃菜,炒豆腐等幾種普通菜餚拌和在米飯之中,然後,攤開白菜大葉,塗抹黃醬,再把拌好的米飯舀在菜葉上,以雙手包嚴實,然後捧食,此之謂「吃包」也。這種吃法,今不多見,恐將失傳,志之以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值得一说的应该是劳力士6694的亚克力表镜了,特别是稍早期的原装表镜,除镜面厚实,透视度高,圆润光溜不会有现代仿做的割手感外。今日的劳力士的钉带设计,用在劳力
  • 后来又小珍珠是因为太感动了 送了我小贴纸啥的[爱你]好想认识姐姐们 忘记加联系方式啦啊啊啊咖啡很好喝 是从没有喝过的口感希望有一天可以见到棣棣啊啊[抓狂]!心一
  • 这个价位是在确保zf厂浪琴康卡斯仿的对版,因为它需要用正品开模,还需要和正品质量相差不大,这样的复刻表和正品手表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的差异性。夏天带什么手表,大家来
  • 噶玛巴的一个举动,使得他不用再担心被赶出寺院,他名正言顺的成为寺院的一份子,每当噶玛巴在阳台上往下观望时,小男孩也向上望着,我看到法王正亲切的在对他笑着,小男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鲜花]#阳光信用# 丹青引 赠曹将军霸杜 甫 | 唐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学书初学卫夫
  • 所以呀所以呀,人都是会变的谁能想到长到这个岁数突然间觉得生日也就还好啦嘻嘻,就只想简简单单的 把每一天过开心比什么都重要呀哈哈哈 内心里我今天28岁 就只是不断
  • 1:去中心化反对让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基础层的最常见的论点可能是,为了应对这种规模,需要做出去中心化的牺牲。我们想把所有的遗憾都终结在冬季,我们想证明,我们可以。
  • 该炉从款字的铸造上看,必定的头版头模,字体笔画棱口犀利清晰,款字底子平整,字体刚健有力,即使一个笔画也可看出铸造之精细入微,铜质细腻如金银般可塑,铸造的严整精细
  • 上周,维乐在中国国际自行车展上大放异彩,其创新的Prevail Revo坐垫成为了全场焦点,不仅展示了维乐45年的创新精神,更以其环保理念引领了骑行新潮流。从4
  • 还有很多很多,我说上海物价贵,她会给我买好零食水果寄过来......作为一个没读过什么书,身边的人都是重男轻女行为的执行者的背景下,她能成为2024年了都很罕见
  • 弟弟人都没了 还要利用网络热点欺负谭的胖猫姐姐 太典了太典了 金钱 名声 工作地位 都比她所谓最亲的人重要 我活了二十多年也是这一年才见识以后我还会写很多诸如此
  • 还吃了double 蛋糕[haha]也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捏,拍了好多照片,嘿嘿虽然我还没开始修,可是这是微博捏,先发了再说[看书]不允许小吴让外卖小哥对我说生日
  • (你)他说不会,腹肌没那么容易干……聊着就说我磕的cp了,我说你长得像我磕的攻,就随便给他们看了下我手机壳,几人不约而同说君姐一看就是0,这类型(不是这是哪类型
  • 咱这是啥神仙体质,周六下午2点拔完智齿(有颗横着长的巨复杂,校医院解决不了转诊去北医三院的拔的)下午6点麻药退得差不多就开始正常吃饭了(腊肉炒蒜苗+手撕包菜)到
  • ”  她抬眼默默的看了一眼这个傻子,拦住他,温声道:“这桌宴席又不是只有我们吃。  忽然,一块藕落在她碗里,她怔住,抬头,却见他一脸呆样,琼儿浮在旁边说:“哦,
  •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
  • ”(《輶轩语·语学弟二》)清代学者郑珍也曾纠结过,买书好,还是买吃的好:郑珍书多,尝谓母曰:“然骤读不到,诚以此钱供甘旨,不犹愈乎?陈永正先生曾把敛财与聚书做过
  • 可能你第一眼看宋轶,她不是你心目中的美女,可宋轶身上有一种南方女子独有的柔美,越看越好看,尤其是那双精致的凤眼,穿上旗袍,散发出一种古典美。而在《伪装者》中,宋
  • 「散歩に来たところなのだ」「そうかね、じゃ、いっしょに帰ろうじゃないか」 彭は友人と同時いっしょに帰ってきたが、女のことが諦められないので、翌日は朝から孤山の麓
  • 因为女性都爱美啊,要风度不要温度,穿着暴露又喜欢喝冷饮,时间长了月经就会紊乱,痛经、宫寒随之也找上门来,这时候要做的首先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自己的行为,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