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到《道德经》
汉代对《老子》的改造
汉代曾对先秦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造,其中,对《老子》一书的改造就很典型。《老子》因为既有一些传世的“古本”,又有新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材料相当丰富。#国学实录# 从各种本子的比较看,文字的不同是多方面的,而且不止一次地变来变去。其篇章、结构的变化也很明显,可以断言的是,传世本《老子》的基本面貌,是在汉代定型的,《老子》书名变成《道德经》,也应该是在汉代。

《老子》文本究竟多少字,许多本子都不相同,有5000多的,也有4999的,除去“也”、“之”、“其”、“夫”等字有无之外,也有整句增减不同的,还有一些佚文,因而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数字。文句的不同,以帛书本和传世本相比较,二者差异的文句达140多句(参见尹振环《帛书老子释析》)。其中的确有一字之差导致文义迥异的情况,很难说哪些是《老子》本义,哪些经过了后人的篡改。这些不同可以比较出来,而不同的原因却很值得研究。从帛书本到传世本的比较看,文句的变化应该主要在汉代,因为汉代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王弼的《老子注》基本一致(当然这两个本子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多少有些变化)。汉代人对《老子》文句的改造,有无意的,也有有意而为的。当时的传诵和抄写并非那么“规范”,多或者少个把“也”、“之”等虚词、助词本属平常,#读书# 错误或者增减一两个字也在所难免,而有意改字或者增删的情况则涉及到更改人的思想意图,甚至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一定关系,这在《河上注》与《想尔注》中有不少事例(许多研究均有指出,此不列举)。

再说篇章结构,帛书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传世本的顺序刚好颠倒。西汉末年《老子指归论》的顺序与帛书相同,而东汉(至少是中后期)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传世本相同,说明这个变化是在汉代完成的,其主要篇幅结构是在汉代定型的。至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新出土的郭店竹简本的篇章,无论怎样理解,都不但不会影响这个结论,相反却更能证明汉代定型之说。

《老子》书名《道德经》,也是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的。《老子》在汉代以前已经成书,帛书本、竹简本《老子》的出土便是证明,汉初人称之为《老子》,所以《史记》、《汉书》中普遍用的是“读《老子》”、“问《老子》”、“好《老子》”、“通《老子》”等说法。从《汉书·艺文志》著录《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刘向说老子》四部书的情况来看,已有《老子》传人尊之为经典。#传统文化# 至于《太平御览》卷191引扬雄《蜀王本纪》所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一句,其可靠性有多大且不说,在时间上也已是西汉末年的事情了。到了东汉时期,分别有《道经》、《德经》之说,《想尔注》中已有记载,所以颜师古注《汉书》时广泛使用了“《老子道经》之言”及其注文。从东汉到魏晋,随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老子道德经》之书名也就形成了,这一变化无疑是汉代人所为。

汉代人对《老子》的创造性诠释

对《老子》的诠释,现在能见到的最明显最早的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他是用讲道理、引述事实的方法来进行诠释和解说《老子》的,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的思想。这种根据《老子》中某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在汉代得到广泛运用,《淮南子》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据统计,81章《老子》有70章的文字被其明确引用过(参考蒙文通《老子徵文》),而其中的《道应训》,完全是另一篇《解老》、《喻老》,全篇56段文字有53段的结语都是引用《老子》的文句,实际上也应该是一种形式的《老子》注。当然和儒家注解《五经》一样,经、传分开和章句形式的《老子》注都有,其诠释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大的创造性,可以择其要者举证一二。

先看对“道论”的发挥。“道”是《老子》一书根本性的内容,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确实是一种宇宙生成的思想。而究竟什么是“道”,它如何创造天地万物?《老子》虽有几句高度概括的文字,却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以人们就可以、也需要“多为之辞,博为之说”。《淮南子》首篇《原道训》就试图给道作一番描述性的说明,同时指出其性质、作用及其对人世的意义等(文字较长,可参见该文)。严遵讲《老子》之“指归”,也作了较具体的解说。例如讲道如何生万物:“故诸有形之徒皆属于物类。物有所宗,类有所祖。天地,物之大者,人次之矣。夫天人之生也,形因于气,气因于和,和因于神明,神明因于道德,道德因于自然:万物以存。”把虚无之道如何生出实有之物,作了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略为具体的表述,加入了“神明”、“太和”、“气”这样一些概念,并且在各个地方反复加以说明。《河上注》解释《老子》“冲气以为和”一句时说:“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这些都成为后人理解“道化万物”的依据。在汉代人的注释中,对道的虚无、清静、自然等基本特性,进行了很多阐述,并且都紧密联系社会、政治、人生,其中既有理论性的阐释,如《老子指归》中对“道化万物”之反复论述,又有具体的解说,如《河上注》之处处提醒。

再看汉代人的《老子注》,虽然都是围绕“道论”展开的,但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内容,例如关于对仁义礼乐的态度、关于“无为”的理解等等,人们对《老子》本义的发挥,也是有所不同的。《老子》中是否反对“仁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从《老子》本文较难看出其反对仁义,而通行本的“绝仁弃义”,在竹简本中恰恰没有,因此,这个问题众说纷纭,长期未能取得定论。

汉代人作注,依据的本子不同,往往会引出不同的理解和发挥。例如,通行本57章有一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河上公本、帛书本以及竹简本,均为“法物滋彰”,严遵就按照“罚峻刑严”的“法令”来发挥,而河上公则解释说:“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也。”再如,“无以为”和“无不为”的不同,“有静”与“不争”的区别等等(参考《帛书老子释析》),这些问题既关系到文本,也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而汉以后的人大多是按汉代人的定本和解释来进行阐释和发挥的。

汉代人“注老”和“解老”的意义

第一,汉代人“注老”、“解老”形成了“汉《老子》”,后世所见到的主要是“汉《老子》”,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传世本是经过汉代人整理和改造的。其改造的痕迹比其他典籍更为清晰,除了有先秦的《韩非子》、《文子》以及其他黄老著作可作比较之外,新出土的帛书和竹简《老子》以及其他道家文献也是有力的实证。

第二,汉代人“注老”、“解老”,既有传统思想作为依据,又受到时代思潮发展的影响。当时的道家传统思想主要有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可以称为“黄老之学”的系统;一个是以《庄子》为代表的庄学系统。汉注《老子》中保留了这两种思想的痕迹,甚至有时明显表现出双方的某些矛盾,例如对待“仁义”的态度就是如此。个中情况十分明显是受到当时的时代思潮的影响。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汉初《老子》实际上就是“黄老”的同义语;东汉普遍注重养生,《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就得到大力的敷陈;道教产生之后,五千文成为其主要经典,《想尔注》便应运而生,在汉代人一般“道论”的基础上,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成了“道”的化身。

第三,汉代人所注《老子》及其阐释,直接影响了后世各种思想理论的发展。此后的各种发挥,都是在汉代人阐释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魏晋玄学倡导虚无,王弼之注《老子》是其突出表现,他倡导“以无为本”,正是得到汉代人论述的启发和影响。正如宋儒晁说之所说:“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从中也可看出,汉代人对《老子》的阐释,的确有较大的创造性,从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熊铁基)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我的美食日记# 在这个刷脸的时代,小编相信99%的女生每天都会思考一件事---就是怎么变美。

想要变美,自然少不了燕窝!燕窝可谓是女性变美道路上最好的闺蜜。但你以为它对女性的作用仅仅在于美容?你可无知了,燕窝可影响着女性的6大关键时期!

经 期

经期女性时常会出现痛经、腹痛、怕冷等现象,难免也会月经不调。这些均属于体寒的表现。

经期的女性食用燕窝,能补充女性在经期流失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防止贫血。月经不调的女性吃燕窝,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改善体质。

小米姜糖燕窝粥

材料:
燕窝3-5克、小米一下把。姜糖适量;

做法:
1、燕窝泡发好,挑去杂质与细毛,沥干水分备用;小米洗净备用。
2、燕窝放进炖盅内,倒入纯净水,隔水慢炖15-20分钟。
3、小米和姜糖一起熬,出锅后冷却后与燕窝混合即可食用。

注意:
经期时1~3天不吃,从第4天开始坚持每日清晨食用一碗。

备 孕 期

备孕的女性需要增强体质,更需要暖宫。

备孕的女性吃燕窝,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能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等情况。

山药炖燕窝

材料:

燕窝3-5克、山药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1、燕窝泡发好,挑去细毛与杂质,撕开沥干水分备用。

2、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进锅里,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30分钟左右。

3、燕窝放进炖盅里,倒入纯净水,隔水慢炖15-2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炖5分钟。

4、将煮好的山药放进炖好的燕窝,轻轻搅拌后即可食用。

孕 期

孕妇身体变化会比较大,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怀孕也是挺毁容的事情。孕期女性需要增强抵抗力,补充体力,保证自己顺利分娩。还需要预防丑陋的妊娠纹。

孕期女性食用燕窝,可阻挡病毒对人体的侵入,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大的作用,令孕妇和宝宝的体质得到增强;能减弱妊娠反应,睡得更安稳;更能预防妊娠纹和“孕傻”现象。

牛奶燕窝

材料:
燕窝3-5克、牛奶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
1、燕窝泡发好,用镊子挑去毛和杂质,撕开沥干水分备用。
2、燕窝放进炖盅里,隔水慢炖20-25分钟。
3、牛奶放进锅中加热,放入冰糖调味,煮热后倒入炖好的燕窝中拌匀即可食用。

产 期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损耗大量的营养,身体免疫力就会明显下降,疾病很容易侵袭。而且分娩过程中会大量失血,导致产后的女性容易出现短暂性贫血的症状。

产期女性食用燕窝,能增强人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少得流感的机率;能补充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令产后的女性迅速恢复,气色更佳、更有元气;还能淡化和改善妊娠纹。

燕窝紫薯粥

材料:
燕窝3-5克、大米、紫薯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
1、燕窝泡发好,用镊子挑去毛和杂质,撕开沥干水分备用。大米洗净,紫薯去皮。
2、燕窝放进炖盅里,隔水慢炖15-20分钟,出锅前5分钟放入冰糖。
3、大米和紫薯置于锅中文火煮1个小时,煮热后倒入炖好的燕窝拌匀即可食用。

月 子 期

月子可是女性的第二次重生,保养得好,无论是皮肤、身材还是体质都能在月子期被重新塑造。

月子期女性食用燕窝,既能迅速恢复体质、又能美容养颜,还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牛奶花生燕窝

材料:

燕窝3-5克、牛奶适量、花生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

1、燕窝泡发好,用镊子挑去毛和杂质,撕开沥干水分备用。

2、燕窝放进炖盅里,隔水慢炖20-25分钟。

3、花生下锅煮,炖到花生烂熟后放入燕窝炖盅内,出锅前5分钟加入牛奶和冰糖即可。

老 年 期

进入老年后,新陈代谢不活跃,器官机能开始减退,免疫力、消化系统以及肠胃功能等都会下降。老年人神经组织的衰老更不可小觑。

老年人食用燕窝,有助于延缓人体器官的衰老,预防器官功能退化;可改善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能减轻老年人记忆力衰退,调节肠胃功能、改善睡眠等。

花旗参燕窝

材料:

燕窝3-5克、花旗参适量;

做法:

1、燕窝泡发好,用镊子挑去毛和杂质,撕开沥干水分备用。

2、燕窝放进炖盅里,隔水慢炖20-25分钟

3、出锅前10分钟放入花旗参即可。

难怪燕窝自古深受历朝历代皇宫贵族美女们的青睐,它是女人一生的进补养生佳品!它呵护、滋养着女人一生的健康与美丽!

从《老子》到《道德经》
汉代对《老子》的改造
汉代曾对先秦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造,其中,对《老子》一书的改造就很典型。《老子》因为既有一些传世的“古本”,又有新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材料相当丰富。从各种本子的比较看,文字的不同是多方面的,而且不止一次地变来变去。其篇章、结构的变化也很明显,可以断言的是,传世本《老子》的基本面貌,是在汉代定型的,《老子》书名变成《道德经》,也应该是在汉代。

《老子》文本究竟多少字,许多本子都不相同,有5000多的,也有4999的,除去“也”、“之”、“其”、“夫”等字有无之外,也有整句增减不同的,还有一些佚文,因而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数字。文句的不同,以帛书本和传世本相比较,二者差异的文句达140多句(参见尹振环《帛书老子释析》)。其中的确有一字之差导致文义迥异的情况,很难说哪些是《老子》本义,哪些经过了后人的篡改。这些不同可以比较出来,而不同的原因却很值得研究。从帛书本到传世本的比较看,文句的变化应该主要在汉代,因为汉代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王弼的《老子注》基本一致(当然这两个本子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多少有些变化)。汉代人对《老子》文句的改造,有无意的,也有有意而为的。当时的传诵和抄写并非那么“规范”,多或者少个把“也”、“之”等虚词、助词本属平常,错误或者增减一两个字也在所难免,而有意改字或者增删的情况则涉及到更改人的思想意图,甚至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一定关系,这在《河上注》与《想尔注》中有不少事例(许多研究均有指出,此不列举)。

再说篇章结构,帛书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传世本的顺序刚好颠倒。西汉末年《老子指归论》的顺序与帛书相同,而东汉(至少是中后期)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传世本相同,说明这个变化是在汉代完成的,其主要篇幅结构是在汉代定型的。至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新出土的郭店竹简本的篇章,无论怎样理解,都不但不会影响这个结论,相反却更能证明汉代定型之说。

《老子》书名《道德经》,也是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的。《老子》在汉代以前已经成书,帛书本、竹简本《老子》的出土便是证明,汉初人称之为《老子》,所以《史记》、《汉书》中普遍用的是“读《老子》”、“问《老子》”、“好《老子》”、“通《老子》”等说法。从《汉书·艺文志》著录《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刘向说老子》四部书的情况来看,已有《老子》传人尊之为经典。至于《太平御览》卷191引扬雄《蜀王本纪》所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一句,其可靠性有多大且不说,在时间上也已是西汉末年的事情了。到了东汉时期,分别有《道经》、《德经》之说,《想尔注》中已有记载,所以颜师古注《汉书》时广泛使用了“《老子道经》之言”及其注文。从东汉到魏晋,随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老子道德经》之书名也就形成了,这一变化无疑是汉代人所为。

汉代人对《老子》的创造性诠释

对《老子》的诠释,现在能见到的最明显最早的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他是用讲道理、引述事实的方法来进行诠释和解说《老子》的,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的思想。这种根据《老子》中某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在汉代得到广泛运用,《淮南子》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据统计,81章《老子》有70章的文字被其明确引用过(参考蒙文通《老子徵文》),而其中的《道应训》,完全是另一篇《解老》、《喻老》,全篇56段文字有53段的结语都是引用《老子》的文句,实际上也应该是一种形式的《老子》注。当然和儒家注解《五经》一样,经、传分开和章句形式的《老子》注都有,其诠释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大的创造性,可以择其要者举证一二。

先看对“道论”的发挥。“道”是《老子》一书根本性的内容,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确实是一种宇宙生成的思想。而究竟什么是“道”,它如何创造天地万物?《老子》虽有几句高度概括的文字,却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以人们就可以、也需要“多为之辞,博为之说”。《淮南子》首篇《原道训》就试图给道作一番描述性的说明,同时指出其性质、作用及其对人世的意义等(文字较长,可参见该文)。严遵讲《老子》之“指归”,也作了较具体的解说。例如讲道如何生万物:“故诸有形之徒皆属于物类。物有所宗,类有所祖。天地,物之大者,人次之矣。夫天人之生也,形因于气,气因于和,和因于神明,神明因于道德,道德因于自然:万物以存。”把虚无之道如何生出实有之物,作了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略为具体的表述,加入了“神明”、“太和”、“气”这样一些概念,并且在各个地方反复加以说明。《河上注》解释《老子》“冲气以为和”一句时说:“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这些都成为后人理解“道化万物”的依据。在汉代人的注释中,对道的虚无、清静、自然等基本特性,进行了很多阐述,并且都紧密联系社会、政治、人生,其中既有理论性的阐释,如《老子指归》中对“道化万物”之反复论述,又有具体的解说,如《河上注》之处处提醒。

再看汉代人的《老子注》,虽然都是围绕“道论”展开的,但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内容,例如关于对仁义礼乐的态度、关于“无为”的理解等等,人们对《老子》本义的发挥,也是有所不同的。《老子》中是否反对“仁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从《老子》本文较难看出其反对仁义,而通行本的“绝仁弃义”,在竹简本中恰恰没有,因此,这个问题众说纷纭,长期未能取得定论。

汉代人作注,依据的本子不同,往往会引出不同的理解和发挥。例如,通行本57章有一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河上公本、帛书本以及竹简本,均为“法物滋彰”,严遵就按照“罚峻刑严”的“法令”来发挥,而河上公则解释说:“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也。”再如,“无以为”和“无不为”的不同,“有静”与“不争”的区别等等(参考《帛书老子释析》),这些问题既关系到文本,也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而汉以后的人大多是按汉代人的定本和解释来进行阐释和发挥的。

汉代人“注老”和“解老”的意义

第一,汉代人“注老”、“解老”形成了“汉《老子》”,后世所见到的主要是“汉《老子》”,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传世本是经过汉代人整理和改造的。其改造的痕迹比其他典籍更为清晰,除了有先秦的《韩非子》、《文子》以及其他黄老著作可作比较之外,新出土的帛书和竹简《老子》以及其他道家文献也是有力的实证。

第二,汉代人“注老”、“解老”,既有传统思想作为依据,又受到时代思潮发展的影响。当时的道家传统思想主要有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可以称为“黄老之学”的系统;一个是以《庄子》为代表的庄学系统。汉注《老子》中保留了这两种思想的痕迹,甚至有时明显表现出双方的某些矛盾,例如对待“仁义”的态度就是如此。个中情况十分明显是受到当时的时代思潮的影响。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汉初《老子》实际上就是“黄老”的同义语;东汉普遍注重养生,《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就得到大力的敷陈;道教产生之后,五千文成为其主要经典,《想尔注》便应运而生,在汉代人一般“道论”的基础上,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成了“道”的化身。

第三,汉代人所注《老子》及其阐释,直接影响了后世各种思想理论的发展。此后的各种发挥,都是在汉代人阐释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魏晋玄学倡导虚无,王弼之注《老子》是其突出表现,他倡导“以无为本”,正是得到汉代人论述的启发和影响。正如宋儒晁说之所说:“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从中也可看出,汉代人对《老子》的阐释,的确有较大的创造性,从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熊铁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幸福的理解有千万种,每人的诠释都不同,但是人生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
  • 天赦乃天地合德之辰,天地生心之所也,为四时专气,生育万物,天帝宥罪赦过,乃解人灾祸之星,命中逢之,可以有救,所以为吉星~最近都在開會。」《万宝历》云:“天赦者,
  • DDG(X)将使用Arleigh Burke的战斗系统元素,包括经过验证的SPY-6空中监视雷达和基线10宙斯盾系统,以及其他成熟的技术。DDG(X)还被要求在
  • 噜噜噜跟贺宝分开了贺猫猫贺太可爱啦qaqp2是给贺宝戴了cc酱给的围巾hhhhh对我的衣服属于是情有独钟了 声称这是新衣服现在会勾着我脖子说拜托拜托在我气的要鲨
  • ”“在经历了去年的连续参赛之后,羽总没有让我们急于参加1月在印度的新赛季3站揭幕赛事,所以我们可以获得很好的短暂休整,可以好好充电,为新赛季接下来的赛事做好准备
  • 《五灯会元·卷第十二》南岳下十世◎汾阳昭禅师法嗣○潭州石霜楚圆慈明禅师(一) 全州李氏子。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湘山隐静寺出家。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闻汾阳道
  • 我就是想回家,想妈妈的唠叨,在我每个不起赖床的时候无尽催促和拉窗帘,想爸爸内碗他自认为不错的面,当然如果不是连续几天我也喜欢,想弟弟的每天打闹,哪种让 见不得离
  • 整幅的落地窗可以可以观看到很好的自然风景,每天早上伴着美好的朝阳清醒,温暖的阳光照着被窝暖洋洋的。到了傍晚就可以和心爱的人躺在床上一起望星星看月亮了。
  • 入选电影必须有英文字幕的放映版本(英语电影除外)除了IndieJunior单元入选的电影——需要无字幕的展映版本。征片单元国际竞赛单元:参加国际竞赛单元的短片和
  • !!
  • 我们都是迷途的星星,却依然试着把黑暗照亮,这个世界有时不大友好,若是发光的同时还能为他人照亮道路,也不失为来到人间最好的奖励。生活就像白开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羡
  • #刘宇宁wmf品牌代言人##摩登兄弟[超话]# 随遇而安 顺其自然 一直都是佛系的代表 遇见,是最美丽的意外 ❤️懂得,是无言的灵犀☀️素心伴你,悄悄懂你
  • 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不仅是企业的生死存亡年,作为企业的一份子,许多人也在时刻担心:2022年,我的饭碗还安全吗?要知道,度过难关之后员工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
  • !#原神新春会#截了个人最喜欢最印象深刻的几个节目直播的时候没太认真看结果补视频补到现在最后暗猫这个节目真的绝杀呜呜呜我的表情和荧妹一模一样了呜呜呜没想到我还没
  • 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也只是偶尔,以后有需要也会继续,但心境估计不一样了。我一向情感很淡的,不过是做自认为正确的事,应该做的事,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
  • 韦斯·安德森的风格在观众中两级分化很严重,讨厌的人斥为垃圾,喜欢的爱不释手,我是后者,就是吃他这套造作到极致的审美。用最繁杂来表现极简,用最喧闹来传达孤寂,完美
  • #交通安全进社区# 7月3日,祁阳交警在文明铺镇向阳路社区开展警示行车盲区安全宣传活动。#践行新使命 忠诚保大庆# 为切实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农民群众
  • 此外,南瓜子仁、腐竹、豆腐皮、虾米、紫菜、黑芝麻等蔬菜中的色氨酸含量也非常高。  此外,色氨酸会借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饮食组合(即先吃碳水化合物、后吃蛋白质的
  • 小手一牵,岁岁年年不为模糊不清的明天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人生快不快乐看心情,幸不幸福看心态你的可爱,治愈一切不可
  • 精选纯棉优质面料,柔软舒适,亲肤透气,不起球不退色,高端品质,立体时尚版型,简约大方,尽显男士魅力【赠运费险】 ​ [最右]【潮男必备】冠.军连帽夹克男装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