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发现仅有3平米的寒酸古墓,竟然出土了百余件的珍贵文物】
1992年,陕西宝鸡,当地文保部门在对益门堡村进行一次例行的考古勘探,结果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一记洛阳铲下去,带上来的不是寻常的泥土,而是血红色的朱砂。而更奇怪的是,本来应该是规模奢华的古墓居然仅仅只有3平米,实在是“寒酸至极”。

让考古专家们一头迷雾的是,尽管面积仅有3平米,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后续挖掘出来的随葬品却让在场所有人震惊不已,居然出土了金器、玉器规模丝毫不逊色于国君级墓葬,还有三柄做工颇为考究的金柄铁剑。

从过去国内出土的墓葬情况看,这个3平米的寒酸古墓的随葬品之丰富甚至超过了不少国君墓地的待遇。那么,拥有这样豪华墓葬的墓主究竟是何身份呢?

在后续的勘测中,专家们对这个墓进行了表层测试,结果发现了这座神秘古墓确实很特别,仅仅朱砂的厚度就达到5公分之多。按理说,朱砂在古代属于高等级墓葬的“标配”,一般有朱砂的古墓往往墓葬级别极高。不过,一般而言,大多数贵族墓葬也就是2公分左右。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在全国著名的“秦公一号大墓”的朱砂厚度就在5公分到10公分之间。然而,要知道“秦公一号大墓”的主人可是秦国第十四代国君秦景公,这位君王统治了秦国40年,而这个大墓的面积更是达到了5000平方米以上。

一边是5公分的朱砂,一边是仅有3平米的古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专家们一筹莫展之际,考古队员在清理墓葬的时候猛然发现了地表上有一个红黄绿相间的物件,看上去像是某个兵器的一部分。细致发掘出来后,专家们发现了这是一柄宝剑的剑柄,剑柄通体是由黄金所铸造,而上面还精心镶嵌着绿松石和料珠。在剑柄上则是用铁制成的剑刃,不过由于腐蚀时间太长,剑刃早已经锈迹斑斑。

(备注:料珠其实是一种装饰品,主要用玛瑙和紫石英等原料制成,主要呈现为半透明的球状体)

从过去掌握的考古情况看,我国大概是在西周末年才有了人工冶铁技术,而这座古墓大概是在春秋时期。在专家们看来,尽管墓中的剑刃已经锈迹斑斑,但在考古上的意义却比黄金还要珍贵。

只是专家们大概没有想到惊喜居然还在后头,居然又出土了两柄相似的金柄铁剑,更有各式金铁器物、玉器等,合计上百件。据统计,这座仅有3平米的古墓,居然仅仅出土的黄金就达到了6斤之重,这是当时中原地区的春秋墓葬中最多的,价值估算更是达到十几亿之多。

按理说,墓室中非但没有盗洞,而墓葬品也颇为齐全,说明这座神秘古墓并没有受到盗墓贼的骚扰。可是,为什么棺内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呢?墓主人的尸骨也消失不见呢?

这时候,有专家们想到,朱砂厚度和“秦公一号”大墓那么接近,会不会两者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呢?

从出土的器物来看,这个神秘古墓的随葬品还真的和“秦公一号大墓”中的随葬品颇为相似,明显是源自于同一种制作工艺和文化。也就是说,墓主人很可能是秦国的某位王室成员。

不过考虑到秦景公的墓有着247个盗洞之多,几乎成为了盗墓贼的“客厅”,可以说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因此,专家们对这个神秘古墓有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推测:

第一种推测,这个墓其实是盗墓贼用来存放墓葬品的假墓。墓中的这些文物刚好就是盗墓贼从秦景公中偷出来后堆放在此处的。只不过,不知道是何种原因,这些盗墓贼居然没有回来取出这些宝物。

然而,这个推测细致分析起来却有难以解释的硬伤,那就是既然只是临时存放,为何还要如此费尽心力铺设了厚达5公分的朱砂。

第二种推测,这个墓虽然小,但确是一个真正的古墓。只不过墓主人身份虽然显赫,但却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入葬。甚至有人推测墓主人的尸身价值超过了这些文物本身。只不过,盗墓贼既然是来“摸金”的,怎么会嫌弃财物多呢?

而且,这种推测难以在史书上找到明确参考依据,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和秦景公一样的显赫呢?毕竟5公分的朱砂可不是凡物。

虽然直到今天,专家们依然未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但这些文物多少还是弥补了当年秦景公墓葬大多数流失的遗憾。只是,墓主人的身份或许将永远成为一个历史谜题了。

不知道大家觉得究竟哪种推测更为合理呢?
#这就是中国风##艺术公开课##遇见艺术#

揭秘终南山的“修行者”,我寻访过600多位隐士,他们在这里确实“都挺好”!#修行必读#

一、寻隐者不遇

2008年之前,张剑峰的身份是青春文学图书编辑。自从走上寻访终南隐士的道路之后,他的身份变成杂志《问道》的主编,他对隐士的采访就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前几年接触文学圈、做期刊,庸俗的东西太多,感官享受的东西太多,大家在想怎么赚钱,怎么花钱,这些东西固然不错,但是人的生活视野太小、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种生活,修行者的生活就像我忽然发现了清澈的水源,以前的浑浊的水质就不可再饮用了。”张剑峰这样形容这一变化。

2008年,看过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后,张剑峰决定去终南山寻找书中所写的隐士。“我从南五台开始走,第一次是跟一群驴友一起,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这对他来说是个教训,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驴友结队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

“寻隐者不遇”是很多人的经历,有不少读过《空谷幽兰》的读者有过去终南山寻访隐士一无所获的经历,西北大学的郭老师2009年夏天曾到终南山大峪寻访,但既没有看到隐士,也没有看到隐士居住的茅棚。

张剑峰介绍,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不欢迎到访者,有的修行者准备出山,他或许希望和到访者结缘,有的修行者正在用功的时候,是不想被外人打扰,而且要看到访者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是去山里旅游旅游,往往这样的到访者最多。

“四五十人拿着大喇叭,边走边唱,带着酒肉,留下一地垃圾,然后转身就走,对山里这些修行者,他们只是好奇。”每遇到这样的到访者,隐士们只能关门谢客。

二、敲门需要喊暗号

有人说,人人都想在终南山寻到一个白胡子老头,但是最后只寻到一棵歪脖子树。

“我也想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神仙,一位无所不能的仙人或者圣人,就太完美了。”最开始,张剑峰抱着寻访圣贤的目的走进了终南山。

第一次寻访失败后,张剑峰决定独自行动:“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稀里糊涂走,没有交通工具。”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但为了采访修行者,他会带录音笔和纸笔。隐士居住的茅棚一些是茅草搭建,有些是山洞,有些是普通的住宅,他们分散在各个山谷里。

“一般到访者去敲门,修行者都会开门,但有些并不接待生客。”张剑峰说,“寻访了几百位隐士后我才知道,敲门需要念一些暗号。”

“阿弥陀佛”、“慈悲”、“无量寿福”是最常用的敲门暗语,如果是佛教修行者,敲门者敲门时念“阿弥陀佛”,道教修行者则需念“无量寿福”,佛教修行者和道教修行者的茅棚上一般都有标志来区分。

张剑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听说两位比丘尼师徒居住在一座山洞内9年,谁知找到她们居住的山洞时,明明听到门内有动静,但敲门却没有人应声。当时他不懂念暗号,只是坚持敲门,敲门几次后,师徒两人终于开门了。在她们居住的山洞,只有经书和简单的生活用品。

见到张剑峰,师父说:“你真是幸运,一般来敲门的人,敲一次没人开门就走了,我们平时不给人开门。”通过谈话,他得知,师徒两人在山洞居住9年,连附近的茅棚都没去过,也不接待外面的到访者。在山洞外,师徒两人在悬崖边开辟了一块三四平米大的菜地,张剑峰到访时,她们正在包白菜饺子。

“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饺子,她们也很少吃那么丰盛。她们问我从哪里来,拜访过哪些人,讲她们的师父如何修行,谈得比较多的是她们尊崇的修行者,讲智者的生活和道德,她们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你走了这么多地方,看到很多东西,但你要保持你内心纯净的种子不被污染。’后来我也看到一些修行人不是真正在修行,我看到玉的同时看到了泥土。”张剑峰回忆道。但他至今不知道那对师徒的法号,不久之后,那对师徒就离开了山洞,他再也没有见过她们。

张剑峰介绍说,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一般会把自己小茅棚打扫得很干净,做一点小景致,比如在门口种点花,但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

三、揭秘修行者

终南山是修行者最为集中的地方,但在华山后山、宝鸡龙门洞等地方都有修行者居住,他们随意居住在秦岭中,在做过一些采访之后,张剑峰逐渐掌握了一些知名修行者的信息,三年里,他的行程东西跨度大约400公里,至今已经寻访到600多位隐士,很多人成为他的朋友,对这些修行者的采访,让他诞生了创办一本丹道修证实录类杂志的想法,后来这些采访文章被发表在随后创办的杂志《问道》里。

2月12日,本报记者跟随张剑峰前往终南山大峪谷,寻访山中的修行者,他说:“有时候在山里走一天,一个人也找不到,有些隐士住得比较高,看见有人来他们就走了,但十有八九不会落空。”

台湾作家张德芬、主持人梁冬等名人也曾跟随他到终南山寻访隐士,现在在张剑峰周围,也有一些跟他一样去山中寻访修行者的朋友,但能坚持的并不多。

四、山中的隐士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俗话说,有形的都有肉,其实很难找到闪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么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外界很少接触到,只有圈子里才知道。”他说。

2月中旬,终南山中积雪较厚,在踏雪行走4个小时后,记者跟随张剑峰抵达了隐藏在大峪山谷深处的一处隐士茅棚聚集区终南草堂。

尽管是冬天,沿路仍遇见了一些隐士,黄道长常年在终南草堂居住,几乎不下山,他老家在东北,他说:“下山去做什么呢?我们下山后就像傻子似的,左右不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距离终南草堂30分钟山路外,有一位去年11月从衡山来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他并不觉得山中冷,只说:“在这,就是玩呗!收弟子,就看缘分呗!”面对陌生人,他们并不多谈其他。

“我们从小都知道世上有和尚有道士,但没法接触他们,一般觉得,出家人就是穷得没办法才到山里,但后来我发现山里的修行者大部分蛮有学养的。”张剑峰说。他上周刚见到一个山中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给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天文研究成果和佛经、道经做了对比研究,而且他自己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

“他不是一般学者,也不敢立论,他问我认识比尔波特吗,他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发给他,看能否翻译成英文。在修行人中,像他这样的民间学术研究者很多。”张剑峰说。

冬天的终南山里,随时飞雪,黄道长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包了一锅热乎乎的包子,包包子用的萝卜是自己在旁边的菜地种的,冬天他挖了菜窖存储这些蔬菜,米面油等物品都是朋友从山下送来的,他们称之为“供养”,记者上山当天,遇到一对给修行者送供养的60岁夫妇,他们提了一壶最好的花生油,背了一些日常用品走了好几个小时山路。

“如果没有供养也可以,松子、野菜等都是修行人的食物。修行人的行为,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别人觉得住在山里很可怜。修行者对物质不抱太大希望,给一些修行人送供养,送东西给他,是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对他们来说,送不送没什么区别。”张剑峰介绍。

五、从寻访者变成修行者

在寻访了数百位隐士后,张剑峰慢慢从一个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光看看书,做口头东西不行,我开始只是旁观者,后来发现不行,开始对这些修行的行为并不相信,但又不断亲眼见到效果,不断否定自己的怀疑,慢慢地自己也开始打坐、练功。”2010年,张剑峰和张德芬等十多人一起凑钱在这里修建了十几间茅棚,取名“终南草堂”,可以供修行者居住。

对修行的好处,张剑峰说:“就是保持自己时时刻刻不迷失,做自己的观察者,喜怒哀乐你都时刻观察着自己。好像我之前的工作都是为我后来修行做铺垫,现在做的才是我喜欢的真正要做的事情,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做真正的自己。”

张剑峰有两个孩子,妻子做平面设计工作,父母也受他的影响开始修行。“父亲以前很不喜欢烧香拜佛的人,觉得是迷信,但现在父母也打坐,吃素食,现在他理解了,从心性上认识了修心才是核心,现在他知道修行人很有学识。”

张剑峰的妻子一直支持他,夏天的时候,还带着女儿到茅棚居住,吃饭前先感恩做饭的人,吃饭不能说话,以前女儿挑食,而在山里她会吃得干干净净。

“修行对我生活本质的改变是我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如果以前,有一个东西我想得到,我肯定会努力争取,但现在,患得患失的东西就少了,人会更豁达一点。对物质不刻意追求,更注重精神生活,我之前的生活,也和大部分人追求的一样,但现在,我所追求的东西,不因大部分人追求其他东西而受到影响,不管社会变化再快,我所接触的东西永远简单。在茅棚里,吃饭睡觉晒太阳喝茶,那样就挺幸福的,很多人得到的东西很多,并不觉得幸福。”张剑峰说,“这座山不是一般意义的山,看到《空谷幽兰》时,我觉得好像在门缝里的一线光,我想看到光源在哪里,山是一个符号,是活着的文化。” https://t.cn/Rcdt451

人工合成淀粉

前两天我国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首次从二氧化碳出发合成了淀粉(以下简称人工合成淀粉或合成淀粉)。既然是首次,也就是说以前人们做不了这件事,这事在自然界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的。有些网友说希望我讲讲这个话题,不过植物、太阳能、化学合成、固碳都不是我熟悉的领域,我只能站在生物学大领域的角度谈一谈,也不能保证说得对。

(一)研究的意义
这项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知道地球上所有生命所需的能源归根结底都来自太阳光,但动物和真菌以及大部分的细菌都不会利用太阳光,只有植物和一些细菌(主要是蓝细菌)才能利用阳光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而我们动物只会把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因此,在生态学上,植物是生产者,而我们是消费者,这是不是有点惭愧?现在如果我们也能从二氧化碳出发来合成糖类,那是不是意义很大?当然,这只是一种好玩的说法。实际上,这项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上贡献都很大。比如,它并不是通过反复摸索试验最后侥幸成功的,而是先通过理论计算,找出候选途径,再去实验。虽然还是少不了摸索和试错,但计算显然起了非常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合成本身的技术对今后的研究也相当有价值。媒体的报道过于强调它潜在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它直接的贡献是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而应用还是比较远期的,现在还不好说。

(二)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的对比
光合作用是“光驱动的合成作用”的简称。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这一步是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子的能量来做两件事,一是获取高能量高活性的ATP;二是裂解水分子,放出氧气,并获得氢和电子(也就是还原力)。这一步的本质是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但这些化学能的存在形式是高活性,高反应性,不能长期储存,而暗反应那一步则是用这些化学能来固定二氧化碳,生成能够长期储存的化学能——糖类(葡萄糖和淀粉等)。显然,合成淀粉模拟的是暗反应这一步。
前两天看到一种说法,认为光合作用关键的是光反应,而合成淀粉的反应既没有利用太阳光的能源,也没有裂解水,也没有放出氧气,后面的固定二氧化碳以及合成淀粉还都得耗电,因此这项研究是蒙人的。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其实非常有失公允。暗反应也是光合作用中很重要的一步,怎么能当成无足轻重呢?而且涉及到光反应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节要讨论的能量转化效率的问题。

(三)光能转化的效率
既然这项技术是在模拟暗反应,那么有没有模拟光反应的技术呢?当然有了,那就是光伏发电啊。光伏发电一方面获得了电能,同时电能还可以分解水得到单质的氢和氧。你看这一步和植物的光反应是不是很像?而且,现在光伏发电的效率已经明显高于植物对阳光的利用。那么,我们用光伏发电,再用电能去驱动暗反应,生产有机物,岂不是很好?又怎么能叫蒙人呢?也就是说,人工光合作用的瓶颈其实并不在光反应,而是在暗反应。光伏发电有个短板是电能不好储存,合成淀粉恰恰能把电能变成化学能长期储存和运输。这项研究恰好在帮助人们突破这个瓶颈,这意义难道还不够大吗?
当然,所用电能也不局限于光伏发电,也可以是风电、水电、核电,总之只要成本合算就好。假如将来有了可控热核反应就更好。

(四)人工合成淀粉的应用前景
媒体报导的时候大多会着重于技术的应用,毕竟这一点容易牵动读者的神经,但是从目前看应用应该还是比较遥远的事。回想一下,大多数技术在应用之前不都是先有了汗牛充栋的论文吗?哪有开天辟地第一篇论文一出来就应用的?论文的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从控制过程成本初步计算,只有当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电能利用效率再提高数倍,淀粉合成的碳素转化速率再提高数十倍,才能与农业种植竞争。因此,要想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解决诸多的科技难题。”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公允的。一方面是效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还有其他的技术难题,比如设备的成本,就是说即使它的效率比农业高,但如果设备成本远远高于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等,那么还是不合算;另外,作物本身是0污染的(化肥农药农机有污染),那么这种合成反应除了产生淀粉还有没有其他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呢?凡此种种,都需要考虑。一项技术从诞生到应用,我们很难说从0到1更难,还是从1到10更难。但不论如何,人们已经完成了从0到1这一步。虽不应盲目乐观,但适度乐观展望一下还是可以的。

(五)合成食物
关于合成淀粉的应用,媒体讲的最多的是合成食物。然而,从应用的角度,合成食物可能会排得比较靠后。首先,食物的要求很高。农作物虽然生产效率不高,但它们是无毒无害的,农产品通常只需要碾米磨面这样的粗提就可以食用。而且,米糠、麦麸也无害,反而有益健康。可是,人工合成的淀粉就不一样了,很可能伴有有毒的副产物,这样提取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很高。况且,人类也不需要吃纯淀粉。甚至,家畜家禽也不太需要吃纯淀粉。因此,合成淀粉应用的大头应该首先是作为工业原料。事实上,粮食产品很多也作为工业原料,比如说抗生素的发酵就要用掉大量的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浆、豆油、豆饼等等;人们还用玉米淀粉来生产酒精作为汽车的能源等等。如果合成淀粉能够作为这些工业的原料,我们就能省下更多的耕地来种植人类食物和牲畜的饲料。另外,纤维素和淀粉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多聚葡萄糖。如果能够合成纤维素,就可以生产纸张和布匹,也能节约森林并减少棉麻等纤维作物的种植。总之,我们不必太纠结合成淀粉的“能好怎”。
还有的媒体刻意提到中国人的主食是淀粉来彰显这项研究的意义,这个也大可不必。我国主食淀粉已然太多,应该减少,更不该添加纯淀粉。这项研究已经非常伟大的,不必找不合适的理由给它贴金。

(六)外星球移民
还有不少媒体讲到这项技术在移民外星球上的应用的,这个就属于畅想了。如果一个星球有光、二氧化碳和水,温度也合适,那就可以投放蓝细菌了。实际上,这样的星球很难找,而且我们除了月球也很难登上任何其他的星球,能不能合成淀粉有什么重要的呢?我还是那句话,地球上的南北极、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都比外星球环境好,先把那些地方建成合成淀粉的基地再说外星球吧。

(七)农牧业与医学的工业化
跟工业相比,农牧业和医学这两个基于生物学的行业一直是发展非常滞后的。大趋势上,它们的未来也应该工业化,比如农牧业应该不局限于用植物来生产营养物质,而医学上用的器官和血液也应该不受限于人类供体,都应该能够工业化生产。那样,人类社会的结构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当然这个也属于远景的畅想了。

(八)固定二氧化碳
固碳这事我有点懒得讲,虽然它很热门。合成淀粉固然可以固碳,但淀粉大多不会囤着不用,一用又变成二氧化碳了。而且,目前固碳的声势很大程度是政治上的考量,常常偏离实际。这次的突破国内一片欢腾,外网好像动静不大(也许我眼拙,如果你看到很多报道请告诉我)。发在Science上的真材实料总也值得很多报道吧,假如是西方人做的研究或许会不一样。

最后想说这样两句话:
不要指望一项伟大的研究能够毕全功于一役,也不要因为一项研究不能毕全功于一役就否定它是伟大的研究,这就好比人类第一次发射火箭是一些伟大的成就,但它还远远不能把人类送上火星,后者需要无数伟大的研究串起来才行,但你总不能说发射火箭也算不了什么,反正也上不了火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高端局】贵妇团D家2024早春设计师矢量图案发布会中发布的全新设计元素意大利进口真正原面料~这种没得抄版,‌官网还没有官宣,⁩但这气质,⁥只属于迪ao✅意大利
  • 黄晓明专业拆台前妻Angelababy,各种打脸前妻要笑死网友跑到黄晓明微博辣评:你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和杨颖离婚,做过最错误的事就是把她带红。Angel
  • 杨绛先生曾说:“上班最大的意义,不是那点工资,而是工作能让你规律的生活,让你有见人的机会,有稳定的社交圈子,还有来自客户或者同事,或多或少的压力,一来可以锻炼心
  • 1.万事随缘莫攀缘2.不用解释各有各的路3.你出现在了我的梦里4.或许爱不一定要释怀5.他说爱你又没说只爱你6.我是念旧但我从不回头7.大家一定都要好好被爱8.
  • 人到中年,才读懂这40个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静而不争,万般随缘 40岁,是新的二十岁。成熟的年龄,面对世事开始有了另外一种感悟。 人到中年,年轻时那些怎么也想
  • -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特定指向功能)在基础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的基础上,添加了特定功能的成分,例如抗氧化剂、维生素等,可以针对不同的皮肤问题进行治疗。基础类的透明质酸
  • 他是一个热爱生活,随性自在,爱他所爱的。你的舞姿和每个动作都是那么自信与魅力。
  • #今日白露# 露从今夜白 秋风至此凉秋天是毛孩子掉毛最明显的季节之一不止猫咪,兔子/仓鼠等小宠们也进入了换毛期铲屎官们除了要勤给小宠梳理浮毛还需要定期喂化毛膏
  • 中国这边很多企业就觉得电动车就那回事,最关键的电池也是买的,自动驾驶不靠谱,大家都能搞。中国这边很多企业就觉得电动车就那回事,最关键的电池也是买的,自动驾驶不靠
  • #囚于永夜[超话]# 看到这更坚定我之前的想法了,少爷和小树真的在某些时候很像。虽然现在还不能在一起,但已经知道彼此也会内心安定吧小树宝宝和顾昀迟四年没见了顾昀
  • 望都本土小剧种新颖调也将尧母故事改编成戏剧《尧母庆寿》演绎了尧帝率群臣来都山为母亲庆寿,母亲却避而不见,严厉批评儿子为了家事扔下公务不管的错误做法,让尧帝认识到
  • 孔子說,一個人年輕時不努力完善自己品格,到了老了,還是老氣橫秋,這種人,叫做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命是很難改變的,不要覺得,我們年輕時,拚命的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悲伤][悲伤]#任嘉伦[超话]# rjl#任嘉伦粉丝的公益故事# rjl#任嘉伦#「有的时候,让我欣赏的一种魅力,不一定是固定的,肯定是独一无二的;但我可以确
  • 《雪景寒林图》所画的雪后山河,除了有范宽重骨法的基本特色外,用笔更苍润,山石方圆相兼,巧妙地表现了高山雪后的圆实之感,被安岐在《墨缘汇观》中称为“宋画中无上神品
  • 孟尝君门客三千,既其爵废,诸客皆去,唯冯驩随之;苏秦穷困,兄嫂讥之,及佩六国相印,家人侧目仰视,俯伏侍食;刘邦微时,戛羮之嫂,厌叔客来,羹尽栎釜,及为帝,众弟皆
  • 其实很累了,开始前两个人互相打气,让自己状态更好。咖啡厅很惊喜,而饭店则一如既往,毕竟我们去过好几次了。
  • 一个很像北平机器的一个啤酒花园 一个很像北京夏夜的一个晚上一个下课的转角一个桌面上盛开的百合一个预谋了一年终于要送出的礼物与夏日重逢的承诺一个在我屋里丛林探险的
  • 我正在这儿后怕呢,绿子还煽风点火:你差点失去它,咱俩丢猫你就当不了小猫妈妈了!它还真行啊,自己还知道上五楼。
  • 没有刻意的安排和计划长春之行,即便已然站在长春的街头仍然有些许的恍惚,想一段歌词:“生命中突然多出的意外假期,那些美好的疼痛的崩坏的,一并丢了算了别再整理。好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