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在外求于各种东西丰富和建立自己,比如?嗯……衣、食、住、行,爱情、友情、亲情,事业、网络关注度、大部分看似增长智慧的读物,人间大梦里、无一不是外求,丰富的无一不是梦境及幻相之身
真实取向内、指向自心、佛系跟佛法修行真没关系,修行自心不勤勉那就是纯扯淡#减tattoo工作室##佛法看世间##分享##人生感悟# https://t.cn/A6GvBVO9

【卖方研报】医药基金投资机会

关于配置时点
医药下半年要找好的买点,每年都如此,今年可能要提前,原因是医药今年阶段性落后非常多,过去连着4个月医药都是市场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但是每个月跟踪的医药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今年基本面新的增长点比过去几年可能还要更明确更强。
为什么认为下半年可以找机会来加仓医药?因为下半年在医药择时的收益有可能会比明年单纯在医药行业选股收益要高,目前找个一段时间买进去,一般到年底或者年初,这段时间医药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一般第二年对组合贡献最好的个股,基本上也都是在四季度左右开始重仓买入的个股。
具体对于当下医药投资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行业比较来看,新能源可能向上的动能仍然比较强,周期现在是价格的高点,但是后面会不会回调?至少在这个位置上性价比没什么问题。大众消费可能阶段性基本面会较弱,且短时间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主要原因包括在冬奥之前经济重启或者管控放松得可能性不大。且进入冬季后,疫情风险会大幅增加。虽然大家都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很高,但是现在离我们中国人接种的新冠疫苗的峰值点已经超过6个月,基本上灭活苗在6个月后抗体的滴度会明显下降,而且我们接种都是灭活疫苗,根据其他国家的数据观察,针对德尔塔毒株的有效率可能在50%以下。这样到冬天,如果一旦有地方出现一点苗头,就有可能爆发。所以最保守的估计在冬奥会到明年的上半年之前都不会有太大的防御措施的改变。
目前资金最多的几个大板块中,医药的基本面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之前虽然大家都在讲集采,但是目前组合中已基本没有集采的品种。目前政策的风险是分几个级别,风险级别最高的是集采,其次是非医保品种。在19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还重点的投资过非医保品种,后来发现非医保品种,包括医美、眼科、齿科等所谓的消费医疗,也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打压。其他子板块比如CXO属于政策风险相对比较弱的,但是今年上半年也出了一个小政策,肿瘤临床的指导原则,但这个政策影响不大。一是因为CXO是tob的,客户都是药厂;二是因为CXO收入的来源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海外,所以国内政策对海外药厂如何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生物制药上游
我们今年又继续进一步挖掘了一个新的板块——生物制药的上游,或者说CXO的上游。从创新药的流程上,临床前一期二期三期临床,然后到商业化,所有的创新药产品都要经过这个流程往市场上推。
前几年我们看CXO的繁荣,实际上是D端的繁荣(CDMO的D),主要是帮忙做了一个研发,研发

的这段主要在临床前、一期二期临床,这个地方是景气度最高的。过两年之后,我们发现大量的产品现在开始进入三期、以及商业化阶段。那么商业化它的产能需求跟以前做临床的需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随着前几年的临床研究情绪的高点逐渐往后推移,接下来我们认为景气度最强、爆发增长性最高的就是在生物制药的上游领域。
之前上游板块配置不多,明年会是这个板块最繁荣的时候,很多最优秀的公司都是在明年开始上市,所以今年要提前做布局。比如像东富龙,虽然最近有调整,但问题不大,符合我们这个大逻辑。顺着这个逻辑推移,所有东西都是验证的,包括泰格医药。前几年泰格医药的订单增长是最慢的,像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有50%-60%的订单增速,泰格只有20%-30%。但今年就反过来,从半年报来看,泰格医药订单的增长到百分之七八十。因为泰格医药主要是做大临床,收入的大头是在三期,所以可以看到从临床前到一期二期三期,再到商业化,景气度的波峰逐渐在往后推移。
从我们在投资的布局角度来看,上游的资产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第一,在接下来2~3年中,它的增长动能可能最强,也就是波峰刚好到上游。一级市场上很多项目在过去两年业绩增长了6~7倍,甚至10倍,而且未来几年基本上预期都是每年翻番的增速。
第二,生物药上游的大部分公司,实际上之前大家都觉得不太像医药,而是交叉学科。所以之前给它的定价属于非药物的定价,比如说机械行业、化工、电子等其他行业的定价,但是他们实际上医药属性非常强,所以如果运气好的话,它有可能从一个低估值行业的估值切换到高估值行业的估值。像美股的这种做生物药上游的公司,基本上估值中枢都到七八十倍PE。
过去两年A股的CXO公司,实际上也是跟着全球CXO订单景气的趋势一起起来的,全球CXO的beta很强,那么中国的CXO又是全球CXO的alpha,因为中国的bio-tech大量的爆发,所以需求更强,而且中国的公司效率也更高。所以在过去两年里中国CXO表现是冠压全球的。
同样,在未来几年,我认为上游大概率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上游公司有本土进口替代的机会,我们认为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当我们CXO板块稳定了之后,如果能找对公司的话,上游的收益就会很亮眼。这是我们对A股加港股医药投资主线的判断。
外部性风险
那么医药中便宜的资产怎么办?因为现在医药上市的公司有600家,除了CXO或者上游这两个强的板块,其余500多家公司现在是不是要抄底?我认为还没到抄底的时候。主要原因不在医药行业之内,而是企业的外部性风险。
我们以前选股一般只用看商业模式、企业家、财务、行业竞争格局等,都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选择

赢家,选择跑得最快的马。但从今年开始有所变化,只选出市场竞争里最优秀的赢家,可能也没法兑现很好的股价涨幅,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今年多了一个新的风险——外部性风险。什么叫外部性?就是在市场经济之外的影响,比如对社会的影响、对政策的敏感度,都是接下来可能相当长时间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比如像医美在年初的时候涨得很好,但医美有比较强的负外部性,媒体发生不要有容貌焦虑。所以对待大量的做终端产品的市场,都要评估它的外部性风险。

交流环节
Q1:像集采等政策实质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集采等政策主要影响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预期。总体上来说,外部性风险还没有到底的位置,所以即使这些股票的业绩都非常好,比如从18年到现在,包括医保品种集采品种,业绩总体上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医保集采这种严苛的机制并不会伤害医药行业的利润到很夸张的程度,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营运能力很强的行业,但是投资者会对它存在不同的预期、从而对估值产生影响。所以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主要是担心外部性风险,如果什么时候出现政策性的转机,可能这500多家公司里面可以找到好多个翻倍的
公司,但是可能不是现在。
Q2:医疗服务这一块怎么看?
医疗服务的政策风险我觉得是基本解除了,之前大家也很担心要出政策,主要担心有两个:第一,对民营医疗的发展,我们国内政策鼓励支持了10年,但是从去年四季度看,医疗服务的支持政策有一点松动。总体上是感受到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在抗疫期间的表现是更加满意的,公立医院在五六年前是禁止扩张的,主要是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所以在过去大型的公立医院一直是被政策压制发展的,这也使得民营医
疗在过去10年有一个比较温和的政策环境,一些优秀的民营医疗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
但今年因为抗疫的表现(民营医疗大部分在疫情期间根据抗疫政策都是关门的),监管层认为公立医疗体系可能仍然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中坚,所以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对公立大医院的发展禁令就完全解除了。大量的公立医院在今年开始甩出来订单要扩建,这个会带来民营医疗服务竞争格局中长期的变化。以体检为例,美年健康曾经也是非常看好的公司,但是你会发现它起来之后,大家忽略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化是什么?就是公立医院大量的开始增加体检的投入,甚至推出几千块钱很好的套餐,那使得大量市场从民营的体检里面开始分流,这个变化是我们从医疗服务切切实实感到的。
第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医院开始出现新的国考政策,国考是考什么?以前的

公立医院院长是没人管他的,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但是现在国考政策有点像公立医院院长考核他们的GDP,设置各种指标,比如诊疗人次的指标、收入指标、盈利指标,包括学科建设的指标都来了,那么要完成这个指标怎么办?就需要投入增加,科室增加、人才增加,这个在一年之简直是180度的转变。去年之前监管层对公立医院的想法还是压制,让民营更好的发展,今天一下子反过来还给公立医院设置了KPI,那后面公立医疗可能会突飞猛进的往前发展,这个是这个行业变化需要考虑的一点。
在这个基础之上,监管应该不会出政策打压民营医疗,这是我的判断,对民营医疗应该不会说发文章专门打压,因为现在确实公立医疗资源供给是不够的,还是要鼓励民营发展,但是接下来就是一个公立跟民营两方平等竞争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要重新再看一看,至少我认为原来投的民营医疗的逻辑,至少一半
可能就不适合再投,但是剩下的一半有可能会涨得更好。
Q3:您对大家传统比较看好的眼科、口腔怎么看?
眼科、口腔传统都是民营医疗比较强,所以目前从服务体验上还是有差距的。另外比如口腔,民营医疗的定价远远高于公立医疗,前面这段时间种植牙也集采了,同样一个种植牙类项目,虽然服务差别、服务定价差距很大,但是同样一个产品的价格差距不是那么大,这个项目会不会因为集采的原因,把整个价格体系又搞通了之后,在一个通缩的市场里面,是否还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值得关注。尤其是估值确实
很贵,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波动会加大。
Q4:公立医院的扩建是各类都在扩,还是说是重症或者是专项去支持的一些医疗服务在扩建?
实际上是用国考这种方式做指挥棒,相当于通过考察院长,为了提高收入,提高各方面绩效,肯定要想办法拓宽新的增长来源。公立医院要么是开新院区,要么就开新科室,无非这么几个路径,那么可能会
有的竞争就是开新科室,把以前传统上民营比较强的领域也把它拉起来,比如体检和医美。
Q5:新冠之后的mRNA这条线对行业未来的影响也很大,包括细胞基因治疗这一块怎么看?
细胞基因治疗一定是下一个风口,可能现在还没有标的,但这个一定是未来投资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问题是最好的标的不在A股,也不在港股。mRNA最好的公司是两家海外公司——Biontech和Moderna。第一点,他们的临床数据是95%以上的保护率,这个基本上后无来者,临床数据上其他公司已经很难PK过。
第二点,这两个公司已经把这个市场的大头全部吃掉了,mRNA疫苗最开始获得这个市场的认可,获得市场准入,这个门槛在早期先发优势非常巨大。考虑到现在变异株越来越多,使得现在做新冠临床非常困难,很难找到对照组,由于伦理原因很难给病人打安慰剂,所以三期临床都比较难做。即使真的做起来
三期临床,效果也很难达到90%的保护率,所以mRNA的新冠疫苗有可能未来都是它的市场。

第三点,按照现在的盈利预测,mRNA疫苗还是在涨价的,这两家公司每家未来三年利润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这么多的现金进入这两个公司,使得他们在mRNA领域的先发优势基本锁定,后来者很难追上,他们拿到这么多现金后用来做并购等等。所以这个行业你要是真的投资,应该是这两个美股最好,国内除非它很便宜,能做出来可以考虑。
mRNA疫苗确实是个趋势,从明年开始,你能看到mRNA不单单是在做新冠疫苗,它会替代现有的流感市场,mRNA做流感疫苗应该是秒杀现在的所有的流感疫苗。不仅临床效果更好,做得也更快、更准,它不需要提前9个月来研判当年会是什么样的流感病毒,目前流行什么病毒,根据现状很快就可以搞出针对这个流行株的流感疫苗。包括做肿瘤药、做细胞因子,做什么抗体药都可以用mRNA重新做一遍,只是以前没有花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而已。
另外,基因治疗这条线,实际上基因治疗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比如说眼科,基因治疗解决盲人的问题,有的人天生就眼盲打一针下去,一辈子就解决问题了,不需要再打了。所以后面细胞基因治疗的订单数是指数级的增加,谁在这一块做得比较好,后面就会抢占先机,就跟十年前的药明生物一样,药明生物在十年前刚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生物药、单抗药的这样一个CDMO领域,后来很快的成长起来。我们也在尝试性的买一些做细胞基因公司,比如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A股博腾股份等,他们都在做布局,包括药明的药明生基也在做细胞基因的布局,订单增长都很快,但体量目前还不大。总之,细胞基因治疗这个
方向是确定的,但是A股是不是最好的标的,我认为现在还要再等待。

人工合成淀粉

前两天我国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首次从二氧化碳出发合成了淀粉(以下简称人工合成淀粉或合成淀粉)。既然是首次,也就是说以前人们做不了这件事,这事在自然界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的。有些网友说希望我讲讲这个话题,不过植物、太阳能、化学合成、固碳都不是我熟悉的领域,我只能站在生物学大领域的角度谈一谈,也不能保证说得对。

(一)研究的意义
这项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知道地球上所有生命所需的能源归根结底都来自太阳光,但动物和真菌以及大部分的细菌都不会利用太阳光,只有植物和一些细菌(主要是蓝细菌)才能利用阳光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而我们动物只会把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因此,在生态学上,植物是生产者,而我们是消费者,这是不是有点惭愧?现在如果我们也能从二氧化碳出发来合成糖类,那是不是意义很大?当然,这只是一种好玩的说法。实际上,这项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上贡献都很大。比如,它并不是通过反复摸索试验最后侥幸成功的,而是先通过理论计算,找出候选途径,再去实验。虽然还是少不了摸索和试错,但计算显然起了非常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合成本身的技术对今后的研究也相当有价值。媒体的报道过于强调它潜在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它直接的贡献是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而应用还是比较远期的,现在还不好说。

(二)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的对比
光合作用是“光驱动的合成作用”的简称。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这一步是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子的能量来做两件事,一是获取高能量高活性的ATP;二是裂解水分子,放出氧气,并获得氢和电子(也就是还原力)。这一步的本质是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但这些化学能的存在形式是高活性,高反应性,不能长期储存,而暗反应那一步则是用这些化学能来固定二氧化碳,生成能够长期储存的化学能——糖类(葡萄糖和淀粉等)。显然,合成淀粉模拟的是暗反应这一步。
前两天看到一种说法,认为光合作用关键的是光反应,而合成淀粉的反应既没有利用太阳光的能源,也没有裂解水,也没有放出氧气,后面的固定二氧化碳以及合成淀粉还都得耗电,因此这项研究是蒙人的。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其实非常有失公允。暗反应也是光合作用中很重要的一步,怎么能当成无足轻重呢?而且涉及到光反应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节要讨论的能量转化效率的问题。

(三)光能转化的效率
既然这项技术是在模拟暗反应,那么有没有模拟光反应的技术呢?当然有了,那就是光伏发电啊。光伏发电一方面获得了电能,同时电能还可以分解水得到单质的氢和氧。你看这一步和植物的光反应是不是很像?而且,现在光伏发电的效率已经明显高于植物对阳光的利用。那么,我们用光伏发电,再用电能去驱动暗反应,生产有机物,岂不是很好?又怎么能叫蒙人呢?也就是说,人工光合作用的瓶颈其实并不在光反应,而是在暗反应。光伏发电有个短板是电能不好储存,合成淀粉恰恰能把电能变成化学能长期储存和运输。这项研究恰好在帮助人们突破这个瓶颈,这意义难道还不够大吗?
当然,所用电能也不局限于光伏发电,也可以是风电、水电、核电,总之只要成本合算就好。假如将来有了可控热核反应就更好。

(四)人工合成淀粉的应用前景
媒体报导的时候大多会着重于技术的应用,毕竟这一点容易牵动读者的神经,但是从目前看应用应该还是比较遥远的事。回想一下,大多数技术在应用之前不都是先有了汗牛充栋的论文吗?哪有开天辟地第一篇论文一出来就应用的?论文的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从控制过程成本初步计算,只有当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电能利用效率再提高数倍,淀粉合成的碳素转化速率再提高数十倍,才能与农业种植竞争。因此,要想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解决诸多的科技难题。”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公允的。一方面是效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还有其他的技术难题,比如设备的成本,就是说即使它的效率比农业高,但如果设备成本远远高于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等,那么还是不合算;另外,作物本身是0污染的(化肥农药农机有污染),那么这种合成反应除了产生淀粉还有没有其他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呢?凡此种种,都需要考虑。一项技术从诞生到应用,我们很难说从0到1更难,还是从1到10更难。但不论如何,人们已经完成了从0到1这一步。虽不应盲目乐观,但适度乐观展望一下还是可以的。

(五)合成食物
关于合成淀粉的应用,媒体讲的最多的是合成食物。然而,从应用的角度,合成食物可能会排得比较靠后。首先,食物的要求很高。农作物虽然生产效率不高,但它们是无毒无害的,农产品通常只需要碾米磨面这样的粗提就可以食用。而且,米糠、麦麸也无害,反而有益健康。可是,人工合成的淀粉就不一样了,很可能伴有有毒的副产物,这样提取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很高。况且,人类也不需要吃纯淀粉。甚至,家畜家禽也不太需要吃纯淀粉。因此,合成淀粉应用的大头应该首先是作为工业原料。事实上,粮食产品很多也作为工业原料,比如说抗生素的发酵就要用掉大量的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浆、豆油、豆饼等等;人们还用玉米淀粉来生产酒精作为汽车的能源等等。如果合成淀粉能够作为这些工业的原料,我们就能省下更多的耕地来种植人类食物和牲畜的饲料。另外,纤维素和淀粉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多聚葡萄糖。如果能够合成纤维素,就可以生产纸张和布匹,也能节约森林并减少棉麻等纤维作物的种植。总之,我们不必太纠结合成淀粉的“能好怎”。
还有的媒体刻意提到中国人的主食是淀粉来彰显这项研究的意义,这个也大可不必。我国主食淀粉已然太多,应该减少,更不该添加纯淀粉。这项研究已经非常伟大的,不必找不合适的理由给它贴金。

(六)外星球移民
还有不少媒体讲到这项技术在移民外星球上的应用的,这个就属于畅想了。如果一个星球有光、二氧化碳和水,温度也合适,那就可以投放蓝细菌了。实际上,这样的星球很难找,而且我们除了月球也很难登上任何其他的星球,能不能合成淀粉有什么重要的呢?我还是那句话,地球上的南北极、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都比外星球环境好,先把那些地方建成合成淀粉的基地再说外星球吧。

(七)农牧业与医学的工业化
跟工业相比,农牧业和医学这两个基于生物学的行业一直是发展非常滞后的。大趋势上,它们的未来也应该工业化,比如农牧业应该不局限于用植物来生产营养物质,而医学上用的器官和血液也应该不受限于人类供体,都应该能够工业化生产。那样,人类社会的结构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当然这个也属于远景的畅想了。

(八)固定二氧化碳
固碳这事我有点懒得讲,虽然它很热门。合成淀粉固然可以固碳,但淀粉大多不会囤着不用,一用又变成二氧化碳了。而且,目前固碳的声势很大程度是政治上的考量,常常偏离实际。这次的突破国内一片欢腾,外网好像动静不大(也许我眼拙,如果你看到很多报道请告诉我)。发在Science上的真材实料总也值得很多报道吧,假如是西方人做的研究或许会不一样。

最后想说这样两句话:
不要指望一项伟大的研究能够毕全功于一役,也不要因为一项研究不能毕全功于一役就否定它是伟大的研究,这就好比人类第一次发射火箭是一些伟大的成就,但它还远远不能把人类送上火星,后者需要无数伟大的研究串起来才行,但你总不能说发射火箭也算不了什么,反正也上不了火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林彦俊,你说作品见,真的做到了,真的不是说说而已,我真的超级骄傲啊(超大声)看完音乐剧,看完林格,我知道自己找到了答案,没什么,活在当下,时光短暂生命不长,想
  • 他好像结婚了呢,拉黑之前剩的聊天记录是“我要结婚你来么”打着哈哈回的“不去,我有病啊,拉黑吧”其实时间挺长了 纹身还在 好像从那之后每年的7.31号都有去纹一个
  • ⌚️瑞士美度表OCEAN STAR领航者系列600米防水腕表米特别采用黑色漆面表盘,让人想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深海中。⌚️瑞士美度表OCEAN STAR领航者系列6
  • 七夕哪里好逛和男朋友甜蜜打卡万象城七夕节马上就到啦在这一年一度和另一半甜蜜相聚的时刻❗我当然要跟男朋友出去好好玩耍啦~这次七夕真的是太值得来万象城一逛了满满的都
  • 面对层出不穷的营销短信,网友们调侃道:“今天收到的促销短信保守估计上百条”“‘双11’也‘内卷’了吗,今天被短信轰炸的同时竟然还接到了电话”……天津的唐女士经营
  •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春的麦苗迎春的花我爱你素万的绿葱葱茏茏满眼绿意你用绿叶般的身躯装点银装
  • 其实这是个重大的、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而我却似乎轻易地决定了因为无论是济南府还是河州府,无论是杆石桥昏暗的棚户矮屋还是黄河沿贫瘠的山梁沟壑,哺育出我们这样的儿子
  • 本土市属国企的“世界500强”建圈强链,提升现代产业竞争力 “312家”——这是截至去年年底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透过世界500强榜单,人们可以
  • 【FIFA最新排名:国足亚洲第四】在国际足联公布的最新的国家队排名中,德国队以1631分排名世界第一,巴西、葡萄牙、阿根廷、比利时分列二至五名。【FIFA最新排
  • 曾经我以为可以笑看所有事然而并不是假设三天没有你的日子不曾得过如今那么长没有你的时光更不曾好过我始终无法走出再笑 只是傻笑也许你很快就会回来也许以后都不会归来
  • 项目地处海口湾畔的世纪公园,占地面积4397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米,包含书馆和市民活动配套:建筑南侧的书馆,内含可以藏书万本的的阅读空间及多功能影音区,向公
  • 分享我最爱的辛普森[爱你]Homer&Marge&Bart&Lisa&Maggie&Ned不远万里从外面扛回来[太开心]
  • 我的宝贝梅干又能补货啦[赢牛奶]【25.8】小梅屋 梅子零食组合*4盒 每次来活动都要囤上不然得等大半个月才有好价[泪]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有好多种不同口味,我最喜
  • 】2月6日,记者从市旅游体育委获悉,2019年春节假日第三日,全市接待游客4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2亿元。此外,元旦假期周边游、休闲游、探亲游需求旺
  • 《最好的我》每当孤单我就大声地唱歌想象某个地方有人听见我骑上了青春的野马多少风景独自领略过每个伤口绣着红玫瑰一朵你只 能看 到漂亮的这个我时光染尽所有颜色用心
  • 有网友梳理了一些“速成项目”——不少学校采取线上授课,一些学校甚至不需要撰写毕业论文……一些地方普通院校热衷于引进“水博士”的重要原因在于,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
  • 如今,准格尔旗已建成投产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达17个,产能达到505.9万吨/年,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提供了“稳”的“压舱石”。如今穿境而过的旅游线路上
  • 读书时期亲密友人也已经不认识了....有点感慨,一个圈子玩得好的朋友开始渐行渐远,开始自我怀疑 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说每个人的圈子都是一样的,都是自己一个人学会长
  • 或许我所仰望的星空才是晋人头顶上真实的模样我不是山鬼,我不乘赤豹但此时若有美酒佳肴有少年嵇康我必穿越人世,放浪形骸苏州|成都锦瑟园林遗世。一群假装修行的女子避开
  • 中午和同事吃饭,非常震惊“双方都没公开有对象,互相喂口蛋糕怎么了”“胡辣汤的视频我看了,就是张xy太恶心了不知道避嫌啊”“我看到有人说她汉子表,怎么了就是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