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一.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二.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三. 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四.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一.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二.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三.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腾讯道学

什么是二元性,什么是超越二元对立?

二元性是我们这个宇宙创造的基础,只有在极性的互动中,才能够产生能量的流动,进而产生宇宙万物。

而造物源头,或者称为道,无,造物主处于绝对领域,没有极性的领域,在这里,没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概念,没有过去未来的时间,也没有你我,他的分别。绝对领域是绝对的一,绝对的一体,时刻处于当下的一体,包含所有有形无形的所有的有与无的整体。毫无分别的蕴含所有的,无法被描述的不是事物的事物,没有开始与终结,没有个体意识,这便是绝对的存在本身。

因而在绝对领域,一切都是全知的,没有恐惧与评判。只有平静与永恒。

在绝对领域的幻梦中,通过全一意识的假象分裂,因而产生,新的两个个体意识,于是,道生一,一生二,意识不断的通过假象分离,产生出不同的独立意识,在不同的意识互动中产生能量的流动,于是,根据意识所产生能量频率的不同,创造出从高维度到低维度世界的层层幻象世界。

所以,二元性是创造宇宙的基础,必须有相对的两端,才能产生这个宇宙的幻梦,才能有能量互动的对象,否则,在全一的绝对领域,能量根本没有流动的对象,也不可能在那里看到如此绚丽多样的宇宙空间。

什么是二元对立?

通常我们所说的二元对立,是指对幻象宇宙客观存在的二元极性另一端的不接纳,而产生评判,和对抗的情绪,于是就有了,好与坏,对与错,优无劣,善与恶,光与暗的分别……二元极性本身都是中性的能量,但是人性意识却给这些客观事物,贴上了带有情绪的标签,因不接纳,不允许另一端,而产生对立情绪。

不接纳的根本在于人性意识总是由于天生的分离感,时间感,产生恐惧,并将恐惧作为自己行为意识的中心。

“恐惧”被人为的用各种概念,信条,价值观,经验所包裹,用来掩盖,缓解内在恐惧的核心,这便我们所说的,自我人格,小我人格的真实样貌。

小我或者自我的样貌即是——以恐惧为核心,以经验和逻辑运作,并不断吸附固化各种价值观作为外衣的机械运作。甚至不能称作是意识,因为他是没有任何创造力的机械运动。

而人类的纯意识常常选择让小我在自身的灵魂场内运作,因而,通常所说的人性不单单只有小我,只是大多时候,纯意识选择让小我的机械人格运作在自己的灵魂场内,而小部分时候,让自己的本质,拥有绝对创造力,不是机械行为的那部分显现。

所以,人类既有很多通过恐惧,让机械的小我来掌控的事实,也有很多让自身心灵的本质显现,突破恐惧,拥有创造力和爱的行为。

小我人格会对不同于自己价值观的另一个小我进行评判,不允许其价值观和有这样价值观的人存在,以证实自己的绝对正确性,来缓解因被贴上错误,而得不到关注,关爱,与认同的恐惧,被其他小我抛弃的恐惧,在孤独无助中到达终结的恐惧。

于是基于自身恐惧的核心,小我对外在不断的做出评断,评判,评价,寻求与自己同一战线的战友,并极力改变他人,或是自己,以符合自身或他人的价值观,而获得更多的战友,更多的拥护者,更多的安全感。

因而,不同的信仰持有者,不同的价值观不断的争斗,而人类社会的主要争斗便是好坏,对错,优劣,善恶。

你会在一个家庭中看到这样的例子,充满着,恐惧,评判,与不接纳。你会在国与国之间看到这样的例子,相互讨伐,占领,服从。自称自己是绝对的正义军,神与上帝的代言人,去征讨撒旦的子嗣,而却看不到恐惧与邪恶,已经在自身的内在滋生蔓延。

这便是二元对立的来源,核心是与万物分离之痛的恐惧在作祟。

什么是超越二元对立?

二元性是宇宙互动的基础,多样性也是通过二元性所创造。客观的二元存在本身是中性的,中性的能量在二元极性中互动。

这一切本就是幻象世界的客观事实,多样性是事实,事物与事物有差别是事实,价值观与价值观不同是事实,人与人的喜好不同也是事实。然而,意识由于恐惧,对于不同事实,宇宙多样性,二元极性另一端的不接纳,不允许,却制造了对立情绪和无止境的斗争。

所以你并不是要超越二元性,你要超越的只是对立的情绪,不接纳,不允许的情绪。

想要超越对立,你必须站在意识的绝对领域,看到全一。

你无法将你的意识投射在一个分离的个体中,找到出路,你必须将你意识回归你的来处,安住于绝对领域的全一中,看到,知晓你的本质,外在幻象中所有事物的本质,来处的地方。

只有在那里,你与万物的分离之痛才会彻底消除,因为你就是一,万物都是一,万物都是你,你就是万物。

只有在那里,你所有关于自我终结的恐惧才彻底消除,因为,在意识的绝对领域,时间并不存在,开始与终结也不过是你创造的幻象而已,没有起始,没有结束,也没有被创造,唯有当下的绝对存在。

如何到达绝对领域?

你无时无刻都在绝对领域,你只是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到自己的幻梦之中,以为你在这相对的极性领域中来回颠簸。

而那绝对领域便在你的心中,直觉感受里。在所有的恐惧之后,所有的分离幻象之后,所有的概念逻辑,情绪之后。你需要学会分辨感受与情绪的不同,站在自我真实的感受里,而不是陷入情绪无法自拔。

直觉感受是你身处绝对领域的本质核心的引领,而情绪却是对事物的不理解,表达不满与无奈,需要被安抚的恐惧孩童。

只有你决绝地,毅然决然的放下你所有的恐惧,你才能直达意识的本质,到达统一意识,找到真正的你——永恒完整的全一,而非以恐惧为核心的小我人格。从而找到和解的能量,而非对立。

你必须回归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你的完整,所有人的完整,你才能如其所是的接纳所有。

没有人需要被改变,没有人比任何人更优劣。只有有人请求帮助,请求其他的观点,请求某个事物,你才能给予他,否则你的所有强迫,自以为是,都只是某个内在的恐惧在作祟。

都只是你的心已经陷入分离的二元幻象中,你已失去对绝对领域的觉知。

你必须一只脚踩在绝对领域,作为心灵的根基,另一只脚踩在相对领域,去创造,去体验,去创造你想要的体验。

然而却不失去自己的中心,你的心始终在那寂静永恒完整的全一之中,深沉的宁静与你为伴,完整圆满的感受与你为伴,从不强迫的爱与你为伴,能够穿越一切幻象的信念与你为伴,无需依附任何的自由与你为伴,尽情体验当下的喜乐与你为伴,存在本身的平静与永恒与你为伴……你才不会再度迷失。

对于超越二元的误解。

有时候我们谈到超越二元对立,有些人却变得不知该如何行动,比如有人侵害了你的权益,你该怎么办?难道任由被人侵害?

真正的超越二元对立,是没有恐惧的,不是假装的去迎合,我要超越二元对立,所以我强迫自己去超越,并不是这样,你需要看到你的恐惧,这仍然在评判与恐惧中,恐惧你没有超越,评判你做的不好,这只是处于与“二元对立”的对立中,因为你不允许自己处于二元对立与非二元对立的任何一端。你仍然有对立,有不允许某物的情绪存在。

如实接纳是关键,你在这里仍然有个身体,需要生活,你不需要放弃你的权益。

但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你内在持有的是爱与信任,而非恐惧与评判。这是根本的差别,你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你内在没有任何标准存在,你不会依附任何人,任何标准,你拥有爱和创造力,你自己的内在不会失衡,你没有情绪,或者让情绪快速的穿过你,却没有任何影响。自然而然的让爱,接纳,允许,和解,非对立的能量彰显,接纳一切,顺应一切,却不依附任何,却不评判任何,都是自然,非对立,非恐惧的心态下进行。一切都在爱与如实接纳的频率中自然进行。

不要为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没有标准,没有标准,没有标准,没有标准的没有标准。

有时候看似刻板的行为背后却是没有遵从任何标准,而看似没有标准的行为却遵从了某个标准。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达到自然与舒适,不要因为遵从什么而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有时候制造不舒服也是为了后面更大的舒适。因为真的没有标准,你要自己用心来衡量。

身处相对领域,一切都在变,一切都会变,做任何事情,你只需要遵从每个当下你内在的直觉感受,因为,那里没有有形世界的概念和标准,没有需要依附的对象,因为它就是全一,就是终极的神性存在。不需要执着于任何信条,标准,人,甚至所谓的外在神,那样总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让你自身内在的神性无法彰显。去除所有恐惧,标准,信条,神,依附,你才能到达你所渴望的绝对领域。如实接纳,如实对待自己与所有。

~灵性感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用的手霜的有点它都有,冬天的时候就在用,保湿很厉害,涂完之后能感觉到很滋润,但吸收又很快,黏黏的那些感觉全不会有,做到了既滋润又舒适的肤感,涂完马上可以玩手机
  • 然后钱花光了出去打工,我的梦多美好啊,但是现实是困在家里哪都去不了,去哪都是核酸,回村还要隔离[摊手][摊手]为了坚守初心[干杯],即将迈向在北京待的第四个年头
  • 乱七八糟的生活不会让你难过2你,所有的美好都会来! 不要跌倒,大力前进,因为在你身后2你有成千上万的爱与支持的心!
  • 【成语例句】 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地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
  • 霞浦旅游 | 霞浦民宿 | 海边民宿 |#带着微博去旅行##民宿# 私人浪漫by潮汐夜海虽然攻被诟病道德,但不在小说里考虑公序良俗的条件下,这篇文真的好看疯批攻
  • “橙橘”如同花卉一般,在南宋宫廷为品赏对象,周密《武林旧事》记禁中于“清燕殿缀金亭赏橙橘”。秋色声动,光阴变换,萧飒凉风掀起季节的发帘,露出橙黄橘绿的绚烂风姿,
  • 陈石松作品欣赏,1963年‮于生‬广东‮陆省‬丰市。广东‮美省‬术家‮会协‬会员、广东省书法‮协家‬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协家‬会会员、广东‮众尼‬佛学院书法讲师
  • 4、为啥抓小芳到基地,考虑到赛博朋克版“布欧蛋”你懂的[挖鼻]5、那美克星人只喝水,小芳带的矿泉水应该是特地给短笛爷爷带的。10、是的,这部剧场版悟饭极有可能有
  • #普希金博物館##台北故宮# #南法自驾之旅-尼斯-戛纳-马赛-普罗旺斯#Day1&Day2从米兰到法国南部距离其实并不遥远,车程约三个半小时,记得第一
  • 连求取真心的念头也是妄心,不用求,只要熄灭妄心,真心自现..因为,这个真心跟妄心并非两个心、不是两个体..而是同一个体性..能够息妄即能显真...亦如同一湖水,
  • 感觉当时的陈晓就是小鲜肉一枚呀,跟现在的“大叔”形象,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呀,不过如今陈晓一心想转型,改变一下形象也好,这样比较有代入感。 感觉当时的陈晓就是小鲜肉
  • #赵丽颖幸福到万家#zly #赵丽颖野蛮生长#zly #赵丽颖许半夏# zly#赵丽颖幸福# 你是在搜赵丽颖❓还是赵姐❓还是主流奖五年五提二获的国民女演员❓还是
  • 一个合格的预测师最懂得积口德和医人心:随着年龄的增加,预测经历的深度拓宽,发现自己的预测技术不断的提升,胆量去变得越来越小了,当初年轻时搞预测的时候和现在很
  • 如果不是局限于便于携带的口袋书本身,爱好历史的读者可以选择下面这套:《企鹅欧洲史》系列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是进步的时代,充满希望,也是停
  •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却不知道是因为我们保护的太好了,不让他们懂事。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却不知道是因为我们保护的太好了,不让他们懂事。
  • ​很久没和老爸喝酒了,偶尔喝酒的时候,我会想起北京胡同口的那位大爷,一顿红烧肉,一杯二锅头,便是他全部的幸福,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良善而简单的人,在那个年代被迫害致
  • 3.元宇宙因为元宇宙大会的召开,这段时间,元宇宙也比较活跃,但是从板块指数来看,依然受制于上方头肩顶颈线的压制,而且,调整时间不充分,除非继续增量,否则很难撼动
  •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天其实并不高 海其实也不远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学会骗人的谎言追逐名利的我在现实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看
  • 老板…[福气虎][暴发虎]#唯一的光(网络剧《你好,神枪手》片头曲)[音乐]# [暴发虎]摩登兄弟刘宇宁❥ mdxd ❥ lyn ❥棚主❥宁哥[暴发虎]#刘宇宁
  • 好久没见她真的是很想念呢,我们还录了久违的和声,详情请见上条微博小故事。和妮辣子真的是太太太太快乐了啊,我们走多久的路能笑多久,随时随地可以有我们的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