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研报】医药基金投资机会

关于配置时点
医药下半年要找好的买点,每年都如此,今年可能要提前,原因是医药今年阶段性落后非常多,过去连着4个月医药都是市场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但是每个月跟踪的医药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今年基本面新的增长点比过去几年可能还要更明确更强。
为什么认为下半年可以找机会来加仓医药?因为下半年在医药择时的收益有可能会比明年单纯在医药行业选股收益要高,目前找个一段时间买进去,一般到年底或者年初,这段时间医药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一般第二年对组合贡献最好的个股,基本上也都是在四季度左右开始重仓买入的个股。
具体对于当下医药投资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行业比较来看,新能源可能向上的动能仍然比较强,周期现在是价格的高点,但是后面会不会回调?至少在这个位置上性价比没什么问题。大众消费可能阶段性基本面会较弱,且短时间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主要原因包括在冬奥之前经济重启或者管控放松得可能性不大。且进入冬季后,疫情风险会大幅增加。虽然大家都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很高,但是现在离我们中国人接种的新冠疫苗的峰值点已经超过6个月,基本上灭活苗在6个月后抗体的滴度会明显下降,而且我们接种都是灭活疫苗,根据其他国家的数据观察,针对德尔塔毒株的有效率可能在50%以下。这样到冬天,如果一旦有地方出现一点苗头,就有可能爆发。所以最保守的估计在冬奥会到明年的上半年之前都不会有太大的防御措施的改变。
目前资金最多的几个大板块中,医药的基本面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之前虽然大家都在讲集采,但是目前组合中已基本没有集采的品种。目前政策的风险是分几个级别,风险级别最高的是集采,其次是非医保品种。在19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还重点的投资过非医保品种,后来发现非医保品种,包括医美、眼科、齿科等所谓的消费医疗,也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打压。其他子板块比如CXO属于政策风险相对比较弱的,但是今年上半年也出了一个小政策,肿瘤临床的指导原则,但这个政策影响不大。一是因为CXO是tob的,客户都是药厂;二是因为CXO收入的来源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海外,所以国内政策对海外药厂如何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生物制药上游
我们今年又继续进一步挖掘了一个新的板块——生物制药的上游,或者说CXO的上游。从创新药的流程上,临床前一期二期三期临床,然后到商业化,所有的创新药产品都要经过这个流程往市场上推。
前几年我们看CXO的繁荣,实际上是D端的繁荣(CDMO的D),主要是帮忙做了一个研发,研发

的这段主要在临床前、一期二期临床,这个地方是景气度最高的。过两年之后,我们发现大量的产品现在开始进入三期、以及商业化阶段。那么商业化它的产能需求跟以前做临床的需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随着前几年的临床研究情绪的高点逐渐往后推移,接下来我们认为景气度最强、爆发增长性最高的就是在生物制药的上游领域。
之前上游板块配置不多,明年会是这个板块最繁荣的时候,很多最优秀的公司都是在明年开始上市,所以今年要提前做布局。比如像东富龙,虽然最近有调整,但问题不大,符合我们这个大逻辑。顺着这个逻辑推移,所有东西都是验证的,包括泰格医药。前几年泰格医药的订单增长是最慢的,像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有50%-60%的订单增速,泰格只有20%-30%。但今年就反过来,从半年报来看,泰格医药订单的增长到百分之七八十。因为泰格医药主要是做大临床,收入的大头是在三期,所以可以看到从临床前到一期二期三期,再到商业化,景气度的波峰逐渐在往后推移。
从我们在投资的布局角度来看,上游的资产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第一,在接下来2~3年中,它的增长动能可能最强,也就是波峰刚好到上游。一级市场上很多项目在过去两年业绩增长了6~7倍,甚至10倍,而且未来几年基本上预期都是每年翻番的增速。
第二,生物药上游的大部分公司,实际上之前大家都觉得不太像医药,而是交叉学科。所以之前给它的定价属于非药物的定价,比如说机械行业、化工、电子等其他行业的定价,但是他们实际上医药属性非常强,所以如果运气好的话,它有可能从一个低估值行业的估值切换到高估值行业的估值。像美股的这种做生物药上游的公司,基本上估值中枢都到七八十倍PE。
过去两年A股的CXO公司,实际上也是跟着全球CXO订单景气的趋势一起起来的,全球CXO的beta很强,那么中国的CXO又是全球CXO的alpha,因为中国的bio-tech大量的爆发,所以需求更强,而且中国的公司效率也更高。所以在过去两年里中国CXO表现是冠压全球的。
同样,在未来几年,我认为上游大概率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上游公司有本土进口替代的机会,我们认为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当我们CXO板块稳定了之后,如果能找对公司的话,上游的收益就会很亮眼。这是我们对A股加港股医药投资主线的判断。
外部性风险
那么医药中便宜的资产怎么办?因为现在医药上市的公司有600家,除了CXO或者上游这两个强的板块,其余500多家公司现在是不是要抄底?我认为还没到抄底的时候。主要原因不在医药行业之内,而是企业的外部性风险。
我们以前选股一般只用看商业模式、企业家、财务、行业竞争格局等,都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选择

赢家,选择跑得最快的马。但从今年开始有所变化,只选出市场竞争里最优秀的赢家,可能也没法兑现很好的股价涨幅,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今年多了一个新的风险——外部性风险。什么叫外部性?就是在市场经济之外的影响,比如对社会的影响、对政策的敏感度,都是接下来可能相当长时间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比如像医美在年初的时候涨得很好,但医美有比较强的负外部性,媒体发生不要有容貌焦虑。所以对待大量的做终端产品的市场,都要评估它的外部性风险。

交流环节
Q1:像集采等政策实质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集采等政策主要影响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预期。总体上来说,外部性风险还没有到底的位置,所以即使这些股票的业绩都非常好,比如从18年到现在,包括医保品种集采品种,业绩总体上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医保集采这种严苛的机制并不会伤害医药行业的利润到很夸张的程度,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营运能力很强的行业,但是投资者会对它存在不同的预期、从而对估值产生影响。所以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主要是担心外部性风险,如果什么时候出现政策性的转机,可能这500多家公司里面可以找到好多个翻倍的
公司,但是可能不是现在。
Q2:医疗服务这一块怎么看?
医疗服务的政策风险我觉得是基本解除了,之前大家也很担心要出政策,主要担心有两个:第一,对民营医疗的发展,我们国内政策鼓励支持了10年,但是从去年四季度看,医疗服务的支持政策有一点松动。总体上是感受到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在抗疫期间的表现是更加满意的,公立医院在五六年前是禁止扩张的,主要是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所以在过去大型的公立医院一直是被政策压制发展的,这也使得民营医
疗在过去10年有一个比较温和的政策环境,一些优秀的民营医疗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
但今年因为抗疫的表现(民营医疗大部分在疫情期间根据抗疫政策都是关门的),监管层认为公立医疗体系可能仍然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中坚,所以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对公立大医院的发展禁令就完全解除了。大量的公立医院在今年开始甩出来订单要扩建,这个会带来民营医疗服务竞争格局中长期的变化。以体检为例,美年健康曾经也是非常看好的公司,但是你会发现它起来之后,大家忽略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化是什么?就是公立医院大量的开始增加体检的投入,甚至推出几千块钱很好的套餐,那使得大量市场从民营的体检里面开始分流,这个变化是我们从医疗服务切切实实感到的。
第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医院开始出现新的国考政策,国考是考什么?以前的

公立医院院长是没人管他的,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但是现在国考政策有点像公立医院院长考核他们的GDP,设置各种指标,比如诊疗人次的指标、收入指标、盈利指标,包括学科建设的指标都来了,那么要完成这个指标怎么办?就需要投入增加,科室增加、人才增加,这个在一年之简直是180度的转变。去年之前监管层对公立医院的想法还是压制,让民营更好的发展,今天一下子反过来还给公立医院设置了KPI,那后面公立医疗可能会突飞猛进的往前发展,这个是这个行业变化需要考虑的一点。
在这个基础之上,监管应该不会出政策打压民营医疗,这是我的判断,对民营医疗应该不会说发文章专门打压,因为现在确实公立医疗资源供给是不够的,还是要鼓励民营发展,但是接下来就是一个公立跟民营两方平等竞争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要重新再看一看,至少我认为原来投的民营医疗的逻辑,至少一半
可能就不适合再投,但是剩下的一半有可能会涨得更好。
Q3:您对大家传统比较看好的眼科、口腔怎么看?
眼科、口腔传统都是民营医疗比较强,所以目前从服务体验上还是有差距的。另外比如口腔,民营医疗的定价远远高于公立医疗,前面这段时间种植牙也集采了,同样一个种植牙类项目,虽然服务差别、服务定价差距很大,但是同样一个产品的价格差距不是那么大,这个项目会不会因为集采的原因,把整个价格体系又搞通了之后,在一个通缩的市场里面,是否还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值得关注。尤其是估值确实
很贵,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波动会加大。
Q4:公立医院的扩建是各类都在扩,还是说是重症或者是专项去支持的一些医疗服务在扩建?
实际上是用国考这种方式做指挥棒,相当于通过考察院长,为了提高收入,提高各方面绩效,肯定要想办法拓宽新的增长来源。公立医院要么是开新院区,要么就开新科室,无非这么几个路径,那么可能会
有的竞争就是开新科室,把以前传统上民营比较强的领域也把它拉起来,比如体检和医美。
Q5:新冠之后的mRNA这条线对行业未来的影响也很大,包括细胞基因治疗这一块怎么看?
细胞基因治疗一定是下一个风口,可能现在还没有标的,但这个一定是未来投资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问题是最好的标的不在A股,也不在港股。mRNA最好的公司是两家海外公司——Biontech和Moderna。第一点,他们的临床数据是95%以上的保护率,这个基本上后无来者,临床数据上其他公司已经很难PK过。
第二点,这两个公司已经把这个市场的大头全部吃掉了,mRNA疫苗最开始获得这个市场的认可,获得市场准入,这个门槛在早期先发优势非常巨大。考虑到现在变异株越来越多,使得现在做新冠临床非常困难,很难找到对照组,由于伦理原因很难给病人打安慰剂,所以三期临床都比较难做。即使真的做起来
三期临床,效果也很难达到90%的保护率,所以mRNA的新冠疫苗有可能未来都是它的市场。

第三点,按照现在的盈利预测,mRNA疫苗还是在涨价的,这两家公司每家未来三年利润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这么多的现金进入这两个公司,使得他们在mRNA领域的先发优势基本锁定,后来者很难追上,他们拿到这么多现金后用来做并购等等。所以这个行业你要是真的投资,应该是这两个美股最好,国内除非它很便宜,能做出来可以考虑。
mRNA疫苗确实是个趋势,从明年开始,你能看到mRNA不单单是在做新冠疫苗,它会替代现有的流感市场,mRNA做流感疫苗应该是秒杀现在的所有的流感疫苗。不仅临床效果更好,做得也更快、更准,它不需要提前9个月来研判当年会是什么样的流感病毒,目前流行什么病毒,根据现状很快就可以搞出针对这个流行株的流感疫苗。包括做肿瘤药、做细胞因子,做什么抗体药都可以用mRNA重新做一遍,只是以前没有花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而已。
另外,基因治疗这条线,实际上基因治疗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比如说眼科,基因治疗解决盲人的问题,有的人天生就眼盲打一针下去,一辈子就解决问题了,不需要再打了。所以后面细胞基因治疗的订单数是指数级的增加,谁在这一块做得比较好,后面就会抢占先机,就跟十年前的药明生物一样,药明生物在十年前刚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生物药、单抗药的这样一个CDMO领域,后来很快的成长起来。我们也在尝试性的买一些做细胞基因公司,比如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A股博腾股份等,他们都在做布局,包括药明的药明生基也在做细胞基因的布局,订单增长都很快,但体量目前还不大。总之,细胞基因治疗这个
方向是确定的,但是A股是不是最好的标的,我认为现在还要再等待。

#如何形容学生时代的暗恋# os
“面无表情的擦肩而过都是我装的.”
“其实有那么一刻我是觉得你喜欢我的”
“哪有那么多巧合,我故意遇见你的”
“老师念你的名字,我比你先抬头”
“假装看不见,却用余光看了上千遍。”
“要不是喜欢你,谁愿意下课10分钟跑来跑去”
“我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看了你无数次”
“进班时看的第一个座位永远不是自己的”
“我拉着朋友绕全校走一圈 只为看你一眼 然后在近距离错过”

炒股12年8万赚3000万,我的炒股经历这样的
#A股# 牛市来了吗# 一直以来我也喜欢看别人关于股市和个股的评论, 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观点有哪些不同,老是担心自己哪里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点。自己除了四个小时看盘太累了,盘后就想好好的休息一下,或健身游泳去。都说炒股的人是孤独的,也真的不想说太多话,和别人争论什么,争论又有什么用呢。之所有今天想写写自己的故事,或许会写的很长,主要是想给以后的自己留个纪念和回忆。毕竟我的投资之路是那么的孤独、寂寞和心酸,当然更有成功的喜悦。再说,赚的钱都是股友们亏损的钱,或许写写自己走过的路,对还处于亏损中挣扎的股民带来一点点帮助。

初入股市

1996年底,我在财政系统下的二级机构工作,拿着一份稳定且不错的薪水,应该说一直工作下去或还有不错的晋升空间,但我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人。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老同学在证券公司上班,有天给我打电话说股市行情不错,赚钱如抢钱似的,让我去开户炒股,就这样我盲目的踏入了股市。

我对股票是一窍不通的,股票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时某部门的经理想给我们推荐一个公司的原始股1.5元,想买多少上不封顶,我都没有想到去买。结果三五年后这家的公司上市开盘就四十多元,后悔的我恨不得撞墙摔头。如果当时买两万股,也只有这么多钱,但上市后就有百万多元了,在当时那可是巨款呀。而在股市中,我买的第一只股票是郑百文,是那个证券公司的同学推荐的。用单位的电话下的单,心理特别的紧张兴奋,我还买了一本书,那时候的上市公司只有几百家。书上是所有上市公司的简介、基本情况、基本财务等内容,每个公司也就是那几十个字的简单介绍,基本上我都能大概熟悉,甚至也能背个大部分公司,这为我后期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老股民都知道2007年530行情,但其实1996年也出现过类似的个股跌停潮。当时的背景是股市疯涨下,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总结股市暴涨的五项原因,例如大户操纵股票、银行资金违规入市、新闻媒介推波助澜等等,并说明要做好八项工作,加强股市监管。文章发布之后两天,上证综指暴跌18%,图形是这样的。

12月15日这天中午我看下自己的股票,结果一看股票跌了很多,心里恐慌了。那个时候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下午还有个会议要开,我就在会议前委托挂单卖郑州百文,结果没有卖出去。12月16日这天发文T+1和涨跌幅限制等新规,结果我的股票连续跌停,根本没法卖出去。幸亏仓位只有半仓,但那也是掩饰不住恐慌绝望的心情,夜里根本无法入眠。2007年的530行情,第二天还给大家出逃的机会,但1996年的几百只个股跌停潮,几乎没有买盘,也没有哪个股票打开跌停板。第二天如此,直到第三天才有深发展等股票打开了,但还是有不少股票连续五个跌停板。这是我入市首次遭遇的熊市状况,让我记忆尤深。
职业股民

骨子里不安分的人我,根本厌烦单位的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也是个不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性格比较直来直去,当然更不甘于一辈子的平淡,所以注定了辞职是早晚的问题。2000年的夏天,终于下定了决心,我把辞职信交给了政工部门,还有老同事劝我这么好的工作,为啥要辞了?他们很不理解。我知道,他们喜欢了旱涝保收的安稳生活,谁不想安稳一辈子呢,可能我是另类吧。

就这样辞职回家了。之前也没有和家里好好沟通,自然避免不了他们的责怪,但他们都知道我的那个倔脾气,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在提及了。我想,我应该算是比较早的职业股民了。2001年上半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和大盘行情也给力,股票账户最高市值达到了将近90万元,从入市的三五万元到盈利这么多,我的心态开始膨胀了,到处吹嘘自己的炒股能力水平如何的高超,亲朋好友在我鼓动下让我代理炒股,当时,我也是想要个面子,就大方的承诺让他们资金年底至少翻倍,亏损都算我的。结果呢,2001年、2002年的大盘指数变脸了,一路阴跌,而我的股票账户及亲朋好友的股票账户大幅对亏损。2002年的春节都没有过好,家里挤满了还钱的人。毕竟都是亲朋熟人,最后终于协商好,答应他们一定会还给他们,让我慢慢还,但我不会卖房子,房子最终留给了前妻和孩子,这是我的底线。

重新回归

为了还债,我只好出去做生意,那几年股市行情不好,唯有做生意也许还能挣点钱。和同学借了钱,选择了汽配行业的生意,也遇到了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对我帮助很大。陆续那几年吧,还了部分钱款。2007年初,大家都在说牛市要来了,想着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4月份,我拿着手里8万元的积蓄,重新杀入了股市。

放弃了生意,重新开始了职业炒股之路,2007年牛市结束盈利股票账户上共有42万元,其后的两年行情中,虽然资金有所回撤,但到了2010年股票账户资金达到了56万元,这让我重拾信心,开始了我的第一个目标200万元;2013年5月8日,顺利达到200万元的目标,其中因生活开支取出60万元左右。账户122万元;2014年11月30日,账户资金超过200万元,实为329万元。 2015年结构性牛市,6月3日突破3000万元,账户融资额度为1亿元。

现在的我

不知道大家所认为的财富自由是用多少金钱来衡量,一千万、一个亿或以上更多。对于我来说,钱够消费就行,股市就是我们的提款机。2018年末,因为大盘环境整体较弱,我选择去了去新西兰度假过年。2019年上半年行情已经过去,我的收益还不错,比2018年强太多了。相信股友们的收益也不错,下半年已经来到,今天又是七月股市的开门红,预兆着下半年的行情会更好。大家一起加油吧,亲爱的股友们。

操作建议上,我也是站在其他大神的肩膀上,和大家交流一下个人心得体会:

短线观点上。我认为做超短一样可以发家致富。特别是职业小散们,做超短可能是一个最佳选择。你一点点钱,做中长线,普通年景一年一倍,已经是很好了,但你很难很难都做到年年都一倍。请问你如何发财。做超短,一年1倍2倍随便赚,5倍10倍也是有可能的。2,3年就能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

只要你入门了,一切尽在掌握。不像中长线,运气成分太大,收益不可控。当然钱多了,做中长线是必然的了。

只跟市场走,不预测,不操纵。十分里边,心态,控制力占7分,技术占3分。 技术指标主要看成交量、均线、K线 (收盘后),不用翻看大量个股,主要看公告,再结合市场热点锁定相关个股。

至于做下跌股的反弹选择,做前期热门强势股。 小钱要博,大钱要稳。关于操作的随意性,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也经常犯。一般随意了一二把,第二天立马就纠错。不会跟它纠缠,然后把它忘记,重新谨慎再来。超短一定要及时获利了解,在稳建的前提下尽量做大成交量,行情好时我都是满仓滚动操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40218 marie claire 王冠皇冠 올해 마리끌레르 영화제에서 ‘루키상’을 받게 된 건 배우 임시완이다. 우리가 가수가 아닌 배우로서
  • 什么惊喜?什么惊喜?
  • #happy_dk_day#全世界最棒的小狗说米宝宝生日快乐呐~陪着你过的第二个生日啦喜欢你的一年来,你就像一束光 闯入了我的生活。说米宝宝你真的是让我感到幸福
  • 확실히 정기적으로 몸 전체의 피부를 관리하는 습관이 없는데.낯선 사람 나의 피부에 닿는게 싫기 때문에 친구의 초대를 거절했어여. 오랜 친구지만
  • 究竟~~咋赞✨CAMO-생각해봤어这首歌是偶然找到的不夸张的节奏和每一句歌词都触动了我的心 ヾ(o✪‿✪o)シ节奏和声音真的太适合了!!虽然歌词很好 但是最
  • 可能是以奢华面料著称的LP、Colombo,也可能是时髦精英挚爱的The Row,此外还有一个名字必须得提到,那就是Brunello Cucinelli。Bru
  • “闪烁着曾一起度过的美丽瞬间。时至今日,我仍感怀曾经的你我。
  • 但是ARMY们今天也特别的想你[可怜][可怜],会给你特别多的祝福[爱你][爱你]!“听不懂又怎样,可是熟悉的声音会说话”I don't understand
  • #韩国演员宋江[超话]# 2017.6.29namooactors IG . 어제의 #오이송 멋진 화보와 인터뷰가 담긴 #쎄씨 (@cecikorea)
  • #nflying[超话]# #N.Flying[超话]# 【香港场内场应援合唱歌词】 音符是耳边栖息的玫瑰味月亮 击掌是眼中喧嚣的格桑香雨幕 距离 202
  • 很高兴在2023认识了你,你的存在将我从痛苦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让我认为我不是孤身一人,有你陪我一起努力呀,不再孤单。你也是这么想的吧,有克拉的陪伴,生活好像也没
  • 140218 marie claire 王冠皇冠 올해 마리끌레르 영화제에서 ‘루키상’을 받게 된 건 배우 임시완이다. 우리가 가수가 아닌 배우로서
  • 캐럿들 생일 축하해주셔서 다시 한번 감사해요ෆ⸒⸒ 맴버의 생일때마다 진심으로 축하해주고 이쁜 말들 많이 말해줘서 더욱 더 행복한 하루가 됩니다◡
  • #吴世勋#I can't believe,我不敢相信,기다렸던 이런 느낌,期待已久的这种感觉,나만 듣고 싶은 그녀는 나의 멜로디,只有我想听到的她是我的旋
  • !!
  • 지은아 나의 보석 아 나를 데리고 함께 네가 예전에 학교 다니던 길로 다시 가자 니가 달렸던 들판에서 다시 달려보자 늘 혼자 머엉 때리던 그 강
  • To:이석민 우선, 우리 도겸이의 생일을 축하한다고 말하고 싶다! 도겸아, 나는 너를 2023.6.6에서 만났다. 그때의 나는 너의 노래
  • To:이석민 우선, 우리 도겸이의 생일을 축하한다고 말하고 싶다! 도겸아, 나는 너를 2023.6.6에서 만났다. 그때의 나는 너의 노래
  • #happy_dk_day#全世界最棒的小狗说米宝宝生日快乐呐~陪着你过的第二个生日啦喜欢你的一年来,你就像一束光 闯入了我的生活。说米宝宝你真的是让我感到幸福
  • 2月份,中国玉米酒精生产行业主要装置开机总量将适度下降因为部分企业进入假期模式,DDGS新增产供量将适度下降,但供应总体依旧充足。节后油厂刚开机,预计豆油供应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