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第七十句
(第八十一段)
70、【波陀、摩羯、悉陀夜bō tuó mó jié xī tuó yè】观世音菩萨现灵香天菩萨相:“灵”指的是各类神灵;“香”指的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天”指的是二十四诸天;“菩萨”指的是已解脱生死,自觉觉他的圣人。灵香天菩萨就是这样一位心通各类神灵,修行五分法身香,常住天界的一位菩萨,其成就为五分法身香。那么什么是五分法身香呢?即:
1、戒香:戒指的是戒律。分开来讲,“戒”的作用是防非去恶;“律”是具体的清规戒律,即条条款款,指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思想行为、语言行为、身体行为这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
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不卧高广大床、不花鬘璎珞、不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居士可受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吝、瞋恚、诽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通过戒律的约束,做到心中无过失、无罪恶、无嫉贤妒能的心理,无悭贪嗔恚的念头,无劫掠杀害的意图等一切不良行为,做到外不著境、内不动心,严守戒律者,即得戒香:得第一分法身香。
2、定香:修学四禅八定、金刚喻定、首楞严大定等禅定,于一切善恶境界中,外不染尘,内心清静;不昏沉、不散乱,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见自本性,如如不动,住三摩地者,即得定香:得第二分法身香。
3、慧香:慧就是般若,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是能学道、能解道、能修道、能证道、能解脱生死烦恼,能超凡入圣的智慧。世间智慧出自于我执所生的世间法、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般若智慧出自于如来藏的出世法,以自利利他究竟涅槃为修行的最大追求,故名般若。
般若是专治烦恼直至成佛的法药,修功德者应当知道:般若之体即法身、功德在法身中。若人识得般若、解得般若,但不善于应用般若,此人有过无功;若能善用般若、则有功有德;若能常持不懈,即是安住于菩提道,直通成佛之路。如此得般若者,即是得慧香:得第三分法身香。
4、解脱香:解脱指的是八种解脱法。即: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这前七种解脱依次为欲界解脱、色界解脱;第八种解脱法为无色界解脱,已脱离三界,永断生死烦恼,证阿罗汉圣果。得圣果者,即得解脱香:得第四分法身香
5、解脱知见香:知见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凡夫知见、一类是圣人知见;凡夫知见见世间法、圣人知见见出世间法;世间法是生死法、出世间法是不生不死法;生死法落在六道轮回中受种种苦、不生不死法入涅槃中得种种乐。此两种知见,孰优孰劣,自可一目了然。
那么什么是圣人知见呢?圣人知见就是佛知佛见,传播佛知佛见就是诸佛世尊出现于世的一大事因缘,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开佛知见”,使众生得自性清净,故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示佛知见”,使众生得真实利益,而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悟佛知见”,使众生破迷开悟,而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入佛知见”,使众生彻底解脱生死烦恼而出现于世。
世尊所说的“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是佛用方便法引导众生,从信位进入圣位的四个阶段,是开权显实,圆融心境的真正妙法。那么什么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呢?《法华文句》卷四说:以四位、四智、四门、观心等四种不同立场,阐释“开、示、悟、入”之理,并一一配列。就四位而言,是指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大阶段,即:
1、以“开佛知见”配十住位:于此阶位之初,能破除见思无明,断除一切见思烦恼,开显如来藏,由此而见实相之理,在果证上已超越了小乘极果。
2、以“示佛知见”配当十行位:于此阶位,已破除烦恼障,此时所知障虽未全破,但不生不灭之体已开始彰显,此体具足如来万德,凡是法界中一切众德,无不在此体中一一显示分明。
3、以“悟佛知见”配当十回向位:于此阶位,既然已破除了烦恼障而显现出真如实相,明白了法界众德归于一体,这个时候已得理通达、事通达,事理融通,随意无碍的境界。
4、以“入佛知见”配当十地位:于此阶位,事、理既然融通,此时已得自在无碍,任运自如,而入萨婆若即“一切智”海。一切智指除了佛智外,对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之事、无为之事、因果、十法界,它们之间的种种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流转之相状,无不了知,这样的智慧称为一切智。
由上可见,“开、示、悟、入”是帮助众生破无明、离生死,脱轮回最重要的四个修学阶段。诸佛如来在教化菩萨时,讲了很多可修可证的法门和教理,讲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事情,就是以佛知佛见,开示众生、觉悟众生,使其证入佛知佛见。得佛知佛见者,即得解脱知见香:得第五分法身香。
香的意义,是以智慧之火烧出法界真香,这是最真实的庄严佛身,供养如来。这五分法身香,皆是自性本具,本不从外求、本不从外修,但众生痴迷,亡失自性,不得已而从戒定慧起修,至生死解脱、知见解脱,圆满五分法身,具足功德,这样渐修,也能找回自性佛。
那么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现灵香天菩萨相是什么意思呢?是菩萨告诉一切众生,要像灵香天菩萨那样,认真修学五分法身,得法界真香,常住天界,与天地神灵相往来,入世度人不住生死、出世解脱不住涅槃,受用真实大自在。
这篇咒语中的“波陀”译为“红莲花”;“摩羯”译为“善胜”;“悉陀夜”译为“悉皆成就”。此句的意思是:菩萨得五分法身香,坐金红色莲花宝座,身放大光明,以善胜之五分法身法指示修道人要以无比的智慧,明辨真伪,远离一切邪恶,了悟世事无常,人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眼即空。应以清净之心,及早修行,认真受持《大悲咒》,使身心俱得解脱,永断世间一切烦恼,这样就能成就无上菩提。

【转发: 缠中说禅‖教你打坐系列】

教你打坐 10:不要相信任何你能看到想到感觉到的
(2007-09-28 20:06:56)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里的见,当然不单单说的见,包括任何六识范围里的东西。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味、所嗅,一切的东西,都是不可信的,都是不可依赖的。有人喜欢坐在那里见这见那、感觉这感觉那,都是无聊游戏,千万别相信。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标准,你见的东西,死的时候在吗?如果不在,那就假的;你见的东西,睡觉的时候在吗?419 的时候在吗?贪嗔痴疑慢爆发的时候在吗?如果不在,都是瞎掰。

题目所说的,就是打坐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与六识相关的东西都是不可留恋的。有任何的留恋,都不过是自造恶业。真相往往都是残酷的,就算你动一下念,都是在造业。口业、身业、意业,所有人的命运与境遇,都是自造其业。当然,业有善业、恶业。但即使是善业,一旦迷恋其中,也就同时种下恶业的种子。

因此,打坐,必须首先要有其正念。何谓正念?就是不着一念,连不着一念这一念也不着。一切的念头,包括六识中任何相关的东西,都不着。不思善,亦不思恶,不思亦不思,这样,才有点相应的样子。但更重要的是,不着一念,但必须念念分别,否则就是大昏沉,而昏沉,实际上还是一念,只是你完全沉迷进去而不自知。而昏沉这一念也要分明,这才有点象样子。

有人说,那我完全空了,这总行吧?难道你那所谓的空就不是一念?很多玩嘴皮子的,连那一念的空都没空过,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人问,打坐可以不着一念,那不打坐的时候,怎么可能?例如,要工作、要生活,总不可能无念吧?这又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打坐、不打坐,那自生的分别,难道不是一念?你还有着打坐不打坐的自生分别,又如何是不着一念打坐呢?你的打坐,还有出入,那不过是无聊把戏。

有人说,那太难了,怎么可能?为什么不可能?你自己从来都是不着一念的,任何人从来就是不着一念的。就算你以为自己着了这念那念,当你死的时候,就知道那念这念从来没着过你,你不过是自作多情而已。你本解脱,无须什么解脱。但如果你真觉得自己本解脱无须解脱而如何如何了,那才是大的束缚。

现代人,是承受不住你本解脱的,所以本 ID可以换一种说法,看看你是如何被绑的。

绑住你的,无非是这几层东西:
一、所有的社会关系。
二、你的身体。
三、你的思想。
四、你生命的生死。

所有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最外围的东西,这层东西,如同戴着一个面具。这个面具,必须符合社会的规范,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有些人觉得,在这里面钻营,没意思,所以就自返所谓的内心,求所谓内心的平衡,得所谓的修养,换所谓的清名,被人称为所谓的高士,这种人,不过是另一种的糊涂蛋,和在所谓社会关系中钻营者没什么区别,而且甚至更坏。在第一层次上钻营的人,道德上会受到极大的不信任,这些人都很难有什么好名声,所以骗不了什么人。而那些所谓的高士,自己还是糊涂蛋,用所谓的学问、清名去蒙骗人,自种恶业而不知。求利、求名,都不过一丘之貉,实际上都是在第一层次上混。现代人中,1亿个里,大概99999999个都属于这一种。

当然不排除现在还有这种人,抛弃一切名利权色,到深山里苦修,企图通过身体上的一些把戏,摆脱点什么,得到点什么,成仙成佛。这类人,已经完全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但摆脱不了的,是自己的身体。

以上两种,归根结底,摆脱不了的,不过是自己的思想。所有的思想,其结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肯定点什么,例如,身体、权名利色、批判精神、上帝的爱、诸如此类,说白了,都不过人的贪嗔痴疑慢。能摆脱一切社会关系、身体、思想,但你依然摆脱不了生死。所有的人,本质上不过在这里四重大网里苟延残喘,生来死去,永无了期。其实,你根本不着一丝一毫力气,就可以破掉这四重大网,但现代人如此愚痴,还是必须一重重地来。

站在你的身体的角度,一切社会关系,就属于外在的。如果把你的身体当成一念,那么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动,就是纷纷扰扰的无穷无尽的念念相缠,将你那身体的一念踢来踢去,从中永无尽头。同样,你的思想与你的身体的关系也一样,把你的思想当成一念,那你身体的血液、内脏、阴神阳神,五官、脑电波,基因,诸如此类,都构成了纷纷扰扰的无穷无尽的念念相缠。

很多所谓的大师、上师,教人守着或不守着身体或其部分,去看什么念头,完全的胡搞。还有教人内视、外视,这听那听的,也同样是胡搞。无论你的身体还是思想,站在生死这一念上,都不过是纷纷扰扰的无穷无尽的念念相缠,顶个屁用。现代人,还是一步步来。先把社会关系这结打开,否则,有人捧一下你就飞起来,有人骂一下你就眼睛突起来,天天为这为那去折腾,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

看清楚这一切,把这纷纷扰扰的无穷无尽的念念相缠的游戏给看破了,注意,不是要逃离,而是要游戏其中,游戏其游戏,于游戏中而自由、而解脱。顶礼所有骂你害你捧你成全你的人,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游戏的一部分,不能透过这一切,就根本不可能于游戏中而自由、而解脱。于此而自由,则不昧其业,不系缚其中,如风行水、雁过空。应该为所有骂你害你的人祈福消业,其人愚痴,生此恶业,应将自己所有的福报与善业回向这些人以及一切法界众生,让他们恶业永消,终得智慧而永脱轮回。

注意,这里不存在任何谁比谁高的想法,人人是佛,没有谁比谁高,只是是否被系缚其中,被贪嗔痴疑慢所转。你被游戏,就被贪嗔痴疑慢所转所系;你游戏,就转贪嗔痴疑慢而成就。业之随身,历生死而不可解,于其中做口业、身业、意业,生死而流转,痴人不惧,而因果报应不爽。谈到因果报应问题,这是现代人绝少相信的。但,这也如同太阳,你爱信不信,明天该升起来也就谁都挡不住。

于社会关系而自由,同样道理,要于身体而自由、于思想而自由,于生死而自由,这四重网要一一解开。所谓自由,是不离系缚而自由,不离烦恼而自由。那种企图逃离系缚的正是大系缚;逃离烦恼的正是大烦恼。

#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一.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二.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三. 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四.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开学福利大礼包 转+关注 (转发一次提现1元。10个转发返现10元,100个转发返现100元!以此类推,上不封顶。活动截止9.11统一截图领现[羞嗒嗒][羞嗒
  • #大妙子[超话]# 我真的无语住了 现在什么人都可以开超话了吗? 干脆让某妙原地出道算了 某妙是网红 而我们刘耀文是明星 某妙和刘耀文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真是的
  • #鹿晗值得你们去爱##鹿晗关晓彤恋爱# 算算从刚见到他都快六年了,一切都有很多变化,到头来始终是他自己的事,他们开心就好,也就只是一个小粉丝而已,都有自己的生活
  • 为什么在当今职场“奴才”比“人才”更吃香? 1、职场里,领导需要最高权威的感觉; 任何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在团队里的话语权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观点所有人都必
  • 铁屋,日式烧肉的天花板。 是歇业几年后的重新开业,不拖人很难订到位子。 虽然在日本,内脏锅平民化,但在这里,跟上等牛肉放在一起,竟也没有觉得违和。 店里面装
  • 我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放松的,不受羁绊的。不管那些人多么纵容你,你都要对自己有要求,保持一种自律的气质。
  • 而针对下巴尖,甚至下巴出现了疤痕,这样的人,属于为人懒惰,在处理问题上没有责任心,遇到一些坎坷就容易畏首畏尾,且过度的自我,事业上并不是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而是自
  • 他的主要创作方向是写实主义尝试的肖像画和历史画。在他的专属空间里有一幅即兴创作的绘画作品“凤凰传奇”描绘的是他在首次出舱时站在机械臂上看到的渤海湾。
  • 其实我们都清楚,她是舍不得了,大概我们中再也没有谁像她一样对社团投入那么多的感情了我进社团是因为当时宿友的一句邀请,而且也是圆了自己“大学要参加社团活动”的“仪
  • 罗云熙多才多艺,拍戏时可以自己跳舞,唱歌,弹钢琴,弹吉他,写字,画画,游泳,跳水,无论古装剧还是现代剧,都可以用原声台词,眼神戏灵动传神,肢体语言自然舒展,理解
  • 经历过社区工作,许巧荣感受颇多,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既要与居民的距离近,接触多,更要着眼于群众担心的事、揪心的事、操心的事,做好上传下达、民意采集等工作,在党的领
  • #由淼[超话]##悠哉由哉 奇淼自在# 【柚子茶庄第一届精英杯吃鸡大赛】团建时间: 具体内容:1、本次赛区统一为QQ赛区,4人一组,上限60人(即15组)2、本
  • 晚安 [抱一抱] 好梦 [月亮] 原谅这世界所有的错让我们期待 [心] 明天会更好世界本不完美 认真做自己 放轻松做一个恶的善良人 坚强[加油]好好生活好好爱
  • 挽回不是初次告白,初次告白时,对方看不见你身上的缺点,所以比较容易在一起,但挽回是对方已经发现你身上有很多他不能接受的东西,你的缺点大于你的吸引力时,他不能再忍
  • 2017.10.24周二晨,20W+6,慢跑11公里,前后共走1.5公里。话说上周状态奇佳,跑时轻松跑完仍感觉有使不完的劲,于是周日跳了一个多小时的操,结果昨早
  • 2020年11月4日,子洲县三川口镇田家沟村居民李某好报警称:2019年10月24日,其被陕西海纳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吴某红以入股投资的方式签订入股分
  • 看完整场感受是这已经超越综艺了是一个街舞]大赛不需要说话跳high燃就可以了四个队长张扬个性可能没有人天生是不爱表达的只是还没遇到真正热爱的东西最大的惊喜来自王
  • 现在的人呀,开始的时候那么深情、那么认真,一腔热血,做任何的事情都很有激情,觉得双方都会在一起很久很久,甚至是一辈子,是呢,当时所说诺言,爱,都是认真的,真诚的
  • 当地调委会及时召开分析研判会议,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法治把舵、举旗定向,集思广益、敲定方案,最终以二人确定恋爱关系为时间分割点,将该纠纷划分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民
  • #江南百景图[超话]# 用了超话里某个姐妹的玄学抽杨宗保(我不记得是哪位了,就是先友情出蓝后再去抽天,注意写的字要跟出蓝那次一样),汇报一下战绩:(按先后)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