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雨后向丈夫求欢,写下《丑奴儿》,用词大胆令人心生向往】
综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试问有谁没有听过这首来自李清照的《声声慢》。

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便是选自李清照创作的《如梦令》。不仅如此,李清照的《一剪梅》和《武陵春》更是声声入耳,画风柔美而又哀痛。

我们从课本上学了不少这位婉约派女词人的诗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些诗句中多少透露着一种说不清的惆怅和离别的哀伤。

可能伤痛才是最美的,李清照比较出名的几首诗大多都是在她与丈夫分别、父亲受挫和国破山河的情况下写出来。

大家或许觉得李清照天生就是这样一个多愁善感、愁绪绵绵的女子,可实际上,李清照原本也拥有着无忧无虑活泼开朗的性格。

如梦令
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的出生于一个士大夫的家庭,家境优越。她的母亲是状元的孙女,父亲李格还是苏轼的学生。

在这样极具文学气息的家庭氛围的渲染下,李清照早早就打开了文艺的大门。

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优雅而繁华的都城街头,李清照那个时候每天都很快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和朋友们在溪边的亭子中玩到忘乎所以,喝的酩酊大醉,直到天黑了才想起回家。因为害怕家中父母责备,急急忙忙太慌乱了,小船竟然划错了方向。大家慌乱的调转方向,把湖上觅食嬉戏的鸥鹭都吓了一跳。

此情此景足以看出当时的李清照每天的时光是多么得惬意。

但同样是如梦令,这首是在李清照少女时期,另一首在她的婚后写的词,总有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埋怨和惆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同样是醉酒,一个是酣畅淋漓舍不得回家,这里却是睡了一夜起来酒劲儿还没有消。前一晚上喝的大醉,就像是在借酒消愁,想逃避什么。

因为丈夫的久久未归家,李清照十分思念,内心的期待都好像已经凋谢了,但看窗外的海棠花经历了风雨竟然还在盛放,这样的对比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了。

但是其实当年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刚在一起时并不完全像这样愁容不断,相反,这对佳人的结合最开始被称作是天作之合。

才女配佳人
李清照17岁那年,京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她的父亲带着她来到大佛寺求雨,在这里李清照与赵明诚见面了。后来在父母的撮合下,两人经常往来游玩,感情也就这样越来越深。

一年后,气质斐然的才女李清照嫁给了器宇不凡的赵明诚,百姓看客无不拍手叫好默默祝福,不免成为人间的一段佳话。

新婚时期,赵明诚对李清照非常宠爱,李清照也满目爱意。

但在传统的观念下,赵明诚即使已经成为了李清照的夫君,在情爱之事上还是略显羞涩,相比之下李清照可就主动多了,在一个充满着荷尔蒙的夜晚,李清照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一阵风雨过后,夏天的闷热暑气一扫而光,如此良辰美景,何不高歌一曲?李清照轻轻弹奏了一会声乐。

她穿着一件红绡衣,薄薄的面料隐隐透出一点雪白的肌肤,她还为自己画了一个淡淡的妆,身上散发着沁人的香气。

如此香艳的李清照笑意吟吟地看着自家丈夫,对他意有所指道:“今晚的枕席太过凉爽,丈夫能否为我温床呢”

在古代这样赤裸裸的暗示,尤其是从一位女性口中得出,实为大胆极了。

面对这样的花好月圆良辰美景,李清照兴致大发,为悦己者容精心梳妆打扮,赵明诚也很难招架得住吧。这首《丑奴儿》尤其看得出,两人的感情如胶似漆,着实令人羡慕。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还十分调皮的刁难赵明诚,她与花儿究竟谁更胜一筹,这些简单的情趣也让夫妻二人的感情持续攀升。

人生的下坡路
只是可惜好景不长,这样浓情似蜜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才女的丈夫赵明诚感觉到了来自李清照文学上的压力,他并不能信手拈来一首千古绝唱,生活中他也常常处于被动的一方,再加上夫妻二人也一直没有子嗣,就这样关系逐渐疏远。

后来赵明诚私下偷偷纳了妾,还为他生下了孩子。因为种种缘故,原本的天作之合郎才女貌就这样分崩离析了。丈夫的不归家,父亲在官场上的噩耗,一个个打击接踵而至,生活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烦恼,李清照却无人能够倾诉,这也就是李清照词风转变很大的一个原因。

到了晚年,国破家亡,李清照受到了赵明诚的抛弃和张汝舟的欺骗,经历了牢狱之苦,一直过着飘零无依的生活,最后死于异乡。

小结
李清照这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看惯了国破的凋零,再回首《丑奴儿》的大胆情趣,无不心神向往感叹惋惜,多么希望她可以不是这样的结局,不过或许没有这些经历,李清照便也没有后来那些惊为天人的佳作了吧。
#艺术公开课##这就是中国风##遇见艺术#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说了这么多,评论区抽两本大家一起看 刚刚在抖音刷到了一个关于小说影视化的作品 作者的这段话真的真的安慰到了我 借此就想说一下白色橄榄树 这本小说是在我高二的时候
  • 幸生逢其时,吾得垂青,尝奉桸烜为主公,若辰星之启明,为君执策开路于前。所谓沪上流云,昼夜不息,六道有灵,来投王者,酣战峡谷之中,洗剑黄浦江畔,应胜败之劫,度人间
  • ​#任贤齐[超话]##任贤齐演唱会##齐迹2024# [心] 20240519合肥橘子香水 春天花会开 天使也一样 依靠 很受伤 流着泪的你的脸 只爱你一个人兄
  • ~妈妈,我要看电视,好的,你看吧。哈哈哈#开朗育儿篇##可可一年级阅读#我愿称它为写小说的天花板大学生想要写小说赚点生活费,但是没有思路怎么办❓❓❓,那么今天带
  • #熊昊cp[超话]# 这辈子还没有磕过如此牛逼的cp 我是心理上有疾病 因为吃药吃了很久有点麻木 也是一个休学在家调理的状态 真的是没有情绪了 刚才看到兔子老师
  • Gucci老爹鞋的设计灵感源于古希腊时期的运动鞋,其独特的外观和舒适的穿着感,让这款鞋成为了时尚的代表。Gucci老爹鞋的设计灵感源于古希腊时期的运动鞋,其独特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罗云熙直播说羡慕刘宇宁# 风是透明的,雨是缠绵的,水是温暖的,云是洁白的,星是神秘的,海是辽阔
  • 一个男人,最大的骄傲, 是有一个女人在乎,想念,牵挂一个女人,最大的骄傲,是有一个男人再忙都会发消息给她,因为他知道有一个傻傻的女人在牵挂着他,等待他一份感情不
  • ”  宋慈的眼皮跳了又跳,这个男人的言行举止,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  宋慈的脸泛起了绯红,她熟练的变换脸色,冲着身后的席云霆温柔打着招呼:“原来是席律啊,真是失
  • 手术结束后,医生说你下来了手术台,手术情况需要看之后的几天,最关键的是当晚能不能熬过去……当晚一夜没敢睡,怕你熬不过去,我没能第一时间去送你……还好,你奇迹般的
  • 超星汇雅专题上新丨小满正当时,恬淡自在心小 满万物小得盈满,人生留白三分-超星汇雅专题上新-小满,得名于古语:“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这个时节田间谷
  • 6️⃣雷点:/bjyx/ynf/嘴男主的/nwb相关(目前就想到这些,以后想起来再补充)7️⃣产粮合集:1 2 3 (早期写过的就不再放了,因为有些ooc得
  • 三、血缘鉴定:二祖孙二和一孙(如能提供母亲样品,请同时提供)。5、报告:在完成测试后,鉴定机构会向客户提供鉴定报告,说明鉴定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 宝非常了解我,直接烧烤啤酒安排了我[哈哈]是我想要的小惬意本来写这个的时候因为临时从针5回针1,然后又临时通知我明天上夜班,感到非常不开心,写完以后回想起当时和
  • 记录一下短暂成为“富”家千金开始也是自己想要去抢 今天早上还去加了广州一个实体店的微信问有没有货 下午就抢到了自己喜欢的颜色 型号 镜头 但最后抢到发现相机已经
  • 大盘发出了强烈的反转信号,调整的目标至少是20周均线。但我决定按自己的方案处理,只打石膏固定,不用任何辅助药物,主要发挥我大脑功能AB两个层面的相互作用,饮食方
  • 3⃣️女鹅打哈欠的小奶音好爱 不过昨晚回来她看见我就哭 我很sad她妈说老妞儿回来了(凶[拜拜]4⃣️最近很爱的表情包 当选了我的dy头像 嘻嘻5⃣️这是我几个
  • reading high朗读剧Road to Avalon 05/12 昼夜一起写了「你将如何迈向既定的死亡」人从出生就在向死亡靠近,但重要的是生き方和行き方(
  • 5.23:感谢每一位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 都会突然出现帮我一把的人你们像天使一样 让我乐观勇敢面对一切事情这份最珍贵的 我觉得不是能够与我同甘的人 而是在我最难得
  • 也喜欢陶的颜色和质感,虽是有形的器物,仍感受到一堆泥土以本义,古朴地堆在那里。读者们应该都知道,飞行在一百多年前只是梦想的词汇,一直到莱特兄弟的飞机腾空,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