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破相论(上)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答:佛所说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经其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得?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

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苏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苏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事。又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轻阅读壁纸[超话]#

“我对爱情游戏颇为关注,激情与放纵并不比别人逊色。有时情人会离我而去,起初我只是有些不快,而当我突然发觉自己几乎没有另觅新欢的愿望时,才真正惊诧起来。在我生活的大网中仿佛被钩破了一个不起眼的裂缝,那些脱线的网眼日见松弛,而我却丝毫没有察觉。”——朱利安·格拉克《沙岸风云》

阿愚|A Yu#遇见艺术#

雷运涛, 笔名阿愚, 陕西长安人,师承王金岭,张之光先生,现任培华学院艺术系教授,西安青年美协理事,长安美协副主席。长安画院花鸟部主任。

闲 话 阿 愚

文/崔文川

长安画坛名宿张之光先生说:阿愚是个灵性人,绘画感觉很好——都在画里了,一看便知。作画是一个“悟道”的过程,亦即万事万物周始运行的自然法则或规律实施于尺幅素纸之上的过程。所谓理无大小,因微而知著。画虽小技,其道当于治国平天下同功。“感觉”好是从艺的先天条件,“悟道”则是后天担水劈柴须臾不离的功课。知识觉悟,一切都在笔下见得。学因年进,功到自成,只要诚意正心,身体力行,阿愚会成正果的。此言不虚,因为老人们见多看多体悟多了,说出的话自是一种定论。

现在画画的人多,谁都能拈笔来那么几下,谁都可以说自己是画家。可是这所谓的画家,有些即使名头甚著者,其作品也多半是令人不敢恭维的。阿愚画花鸟,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是凝练后的创造。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看似自由挥洒实则是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他的画看第一眼时,尤如唐人岑参所诗:“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我们品读阿愚,可以读到一种沉静的从容,读到一份浑穆与恬然,更可以读到一股健旺的精神。这很不容易,但见他行笔运墨隐然间已透出了大家气象的沉稳与泱然风范。这样的笔墨只有亲历奇山秀水,见惯苍莽浑茫,才会有此宏阔之胸襟。阿愚的作品构图简洁,立意雅致,画中要么是古寺禅意,空灵十足;要么花开富贵,浓香怡人。杜甫诗《望岳》中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阿愚笔下的水墨层云来于身外,水光山岚,云霞文章,归鸟野寺写来不刻意不专注,自然的造化浸染于他的血液,融而为气质,生发之而成艺术,于是山穿烟雨,闲云流水齐来笔端。

阿愚作画有时竟然纯用水墨。水墨是中国画的根本,但并不见得每一个中国画的画家都能运用得好。所谓好,当然是指巧妙,虽说“墨分五色”,其实也要靠画家自身之体会与实际上的操作。水墨也无非浓淡轻重的层次感,但即使兄弟父子也无从教导,创作者得纯以心性去揣摩、测度,并在创造中获得酣畅之美的最佳表现。由于靠每一画家去悉心领会,故只能是各有收获,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有了高下之分。阿愚可说是水墨应用的高手,水墨成了他观照、表现世界,抒发感情的绝妙方式,似乎已近于得心应手之境界。他在传统的水墨运用中,其实已不乏自家独得的理解,比如宿墨的出神入化之妙用,他巧妙利用宿墨的涩重,刻意营造一种具有厚度的历史感,又以浓墨轻墨相渗和,在一种恰到好处的把握中,极妙地表现了池塘水草鳜鱼肥扑朔迷离的景观。而在极传统间,我们却能感受到极现代的清新气息。在创作中,阿愚用极传统的方法摆脱传统意义的具象,添加进了若干的理性思维,从而使作品升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境界,在饱满的画面中体现了天地之大美。

近些年来,阿愚艺术上的境界已大大突破了自我,随着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视野似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艺术上可能禁锢他的清规戒律不时被打破,他得到了自由,宛如在一种空明中遨游,而风格却也开始由瑰奇趋于平淡。用自己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艺术形象。阿愚向往自然,他一有闲空就呼朋唤伴走进大千的世界。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也不厌世,一个厌世的人,又哪能有这么饱满的创作热情。究竟人近中年了,他身上染上了更多人世间的风霜,老去的只是他的画笔,其实可以说是更加的沉实,去除了浮华之后的明净,无论人或是作品,都已经有了另一番妩媚的动人。

有的画家画了一辈子,压根儿就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与美。但阿愚深谙此道,他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那就是向往自然,疏远破坏自然的任何伪艺术。他的画就是渴望把自然还原到画面上,自然界的春意盎然,或者生机蓬勃,绽放娇娆的风华,首先就吸引了他,让他动心,他想要怎么去把这份美丽永恒,这就是他创作的初衷。可以看出他的敏感,这是艺术家的敏感,外界的细微变化,不仅仅雨雪风霜,还有花的一点点的盛放,都令他感动,从画里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他的感动与欣悦。或许他的热爱催生了激情,更或许他从这里寻找到了创作的源泉,他的虔诚令人感动,缤纷的色彩,多姿的妩媚,在他画笔下尽呈风华,点点如夜空闪烁的繁星,冷静地去展示那般竞相的热闹,这是一种美;也有不加控制热情,让繁华恣肆地去放纵牡丹的美丽。静谧时有处子之幽娴,仿佛那一枝幽兰芬芳淡远;热闹处则是那么奔放,抒情的语言在绘画里淋漓尽致,倾国倾城。阿愚的世界,有声有色,有韵有致,流荡着楚楚动人之妙,每一幅就是一个世界,所谓“一花一世界”是也。

明人陈眉公曾说过:“有野趣而不知乐者,樵牧是也;有果瓜而不及尝者,菜佣牙贩是也;有花木而不能享者,达官贵人是也。”而在当下略显浮躁的社会里,满脸功名利禄者何曾有余裕于花鸟鱼虫,野逸古寺。关于这些都是闲话,因为同我没有关系。我之喜欢看点花草的书,赏点闲适的画,不是为了避俗,而是为了欣赏,把它当美妙散文来读。阿愚兄的画就是此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正是因为男人对你的在乎,这一辈子他只想给你幸福,不想让你吃一点点苦,你生活的不幸福,就是他对自己最无法原谅的过错。不是谁都能察觉到,你情绪的好坏,不是谁都能做到
  • 看着你的照片和视频经常会有一种错觉,你就是我身边的朋友,和你无比的熟悉,你不是一个让人会有距离感的大明星,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大男孩,每次看你给我们分享你的生
  • 合于神明 何怕之有 很多人 怕走夜路 怕黑房间 通俗点说 就是怕鬼 这个情况 古已有之 王阳明的 学生陆澄 问王阳明: 人怕夜鬼 夜里
  • 据数码货币信息统计机构周二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数码货币市场资本值冲破2万亿美元的同时,黑客以数码货币进行欺诈与勒索的案件也逐渐上升,并高
  • #三井瞭[超话]##盐甜反差三井瞭# 210711❤️三井瞭更新inst原文:"Rap Stage"【NIK Live ~Ready To
  • #健康中国行动2030# 【大脑最爱的食物 —— 南瓜:有助于脑部运转】● 大脑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补脑健脑的需要,大脑健康年轻自然长
  • 一个想让自己的儿女和二婚的老婆和睦相处的男人,才是真正地为家庭整体考虑的。柳碧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二婚女性在面对家庭矛盾中,不卑不亢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划清自己的
  • 有些人和事,在青春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有欢声,有笑语,当然也少不了遗憾,就像结尾说的那样。【我为什么加入国旗护卫队】二班老队员 赵紫薇 真的很感谢当初的自
  • 李易峰、陈钰琪、郑业成、杨志雯、刘海宽、叶盛佳、刘畅等主演,根据沧月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热情开朗的中州少女那笙为躲避乱世,长途跋涉寻找梦想家园云荒,伴随着她深入
  • 早就看到了人生无尽的幻光与虚无,但我不想再追逐它了。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 大家不都是努力赚钱就是为了吃好用好过好吗?人一生,开心是过,不开心是过,何不让自己开心过,开心过,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 分享俄罗斯画家 Gennady Spirin根纳季·斯皮林的绘本《A Apple Pie 苹果派》 根纳季·斯皮林(生于1948年12月25日)是俄罗斯画家和儿
  • 2021年10月15日 把握好每天的生活,好好吃饭,好好工作,照顾好独一无二的自己,就是最好的珍惜。 晨食记: 一碗色彩斑斓的蝴蝶面 放了香菇,小青菜,再来一根
  • 【江津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正式封顶,预计2022年建成投用】近日,江津区双福新区的江津爱琴海购物公园已经封顶,标志着江津地区首个都市假日购物中心即将启幕。江津爱琴
  • 化性变化气质之(一) 你喜欢什么,就要在什么上面提起觉知,你要放松,你要敞开,要保持这个状态。你不能抓住他不放,你抓住他,那个烦恼就会出现,那个痛苦就会出生,
  • 这三个字,落得莲花一样的饱满清澈,说给他听,他担得起,也值得起。——雪小禅《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当时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他写的《随园食单》中
  • [心][心][心]另外阿福說的很對啊,live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完美喔,不要太苛刻要求自己,你們真的做的很好,我真的真的真心這麽認為。就是想讓你們知道,你們的歌
  • #华水资讯# 【关于举行我校第八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为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经学校研究,定于2021年10-
  • 每一次手术室的大门一开 ,整个人就绷紧 ,站在门口看了那么多崩溃哭泣,才发现人生在世,家人朋友平安喜乐最重要[泪]#茶##千岛湖##拍照# 人生进退是常事,关键
  • 【“庆国庆·贺中秋”文艺晚会在空港经济区塘埔湿地公园举行】1日晚上,由省戏剧家协会和空港经济区凤美街道党工委指导、市戏剧家协会主办、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揭阳潮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