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算命”这件事

八字算命,这是千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直到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又经过中国式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算命之风不仅没有灭绝,反而更加兴盛起来。那么算命到底能算出些什么东西?真的很神吗?真的能算准人事吗?真的能解灾去病吗?我今天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八字可预测的事项有: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特点,身体健康情况,父母兄弟等六亲的情况,自己的恋爱婚姻情况,学历、官运、财运、事业职业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富贵贫贱状况),有无灾难凶祸,以及人一生的基本发展运势、某些年份的具体吉凶、凶灾恶运的化解方法等。

接着我要回答大家的是两句话:八字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人生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算命,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可以打这么一个比喻:

比如,八字相同的两个人从大致相同的地方出发,都要到北京去,那么他们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命局和大运的信息大致相同,比如都是富命或富运)。

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你可以走你的路,我可以走我的路,所以行进的过程和方式就不同了,而到达北京的时间也许会有先后的差异(就是流年的信息和具体的事象出现差异,比如同样是富命或富运,但发财的流年时间、方式和程度可能不一样)。

那么再细下去,中间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差异,而且在路上所经历的事情也会有更多的不同(就是流月、流日以及具体的事象和数据出现更大的差异,很难有绝对统一的规律)。

这就是算命准确率的大致情况,一句话,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但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可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去算命的人,尤其是那些对命理知识毫无了解的人,希望命师能百分之百算准自己的事情,甚至连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要算准。

而那些命师,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就宣称自己是神算、大师,能铁口直断,算什么都准,“诸葛亮掐指一算,已知你身前身后事”,呵呵。去算命的人心想:我花了钱,我就要你算准,否则我就吃了亏,你就是骗子。

而命师心里盘算:我先钓你上钩再说,然后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呵呵,大家看看,这双方不都是功利心在作怪吗?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卦金,双方都在动脑筋怎么让自己不吃亏,然后吹牛撒谎什么的都来了。还有些品行不端的命师,为了钱,对顾客故意恐吓勒索,这种情况就更恶劣了。

事实上,正因为算命这门技艺,没有百分之百地准,但又有很大的准确性,人们才敢去试试。否则,说你明年撞车,你就一定撞车,说你明年破财,你就一定破财,说你明年死,你就一定死,那么,这天下还有谁敢去算命?

所以,顾客要求命师百分之百把命算准,这种要求本来就是脱离现实的,而命师吹牛说大话,甚至恐吓敲诈顾客,这种行为则是不道德的。

这里,接着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既然算命有很大的准确性,那如果我的后运不好,甚至有凶灾,又该怎样改运,怎样破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去死吧?这就是所谓改命改运的问题。是啊,能算命而不能改命,算出喜事来是笑哈哈,算出凶事来岂不是泪涟涟了?这个问题啊,实在很纠结,也是命师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命是天造的,人如果想改命,那就是与天争。那么与天争合理吗,能争得赢吗?事实上,我们人类千万年来,一直在与天争,我们人类算是成功的,那说明与天争赢了,但我们人类也经常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更无法准确揣测、把握未来的命运,那就是争不过天了。

那么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与天争,想办法自己把握命运,但成与不成,最后还得听天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但如果用周易命理的观点来看,问题远没这么简单,不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句话就能解决得了的。古人有所谓趋吉避凶的观点,认为周易命理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预测,更在于改运化灾。

这个观点到现在就更流行了,现在的人似乎比古人更想不开:如果算出我是凶命,却不能解灾,那我何必去算命,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于是,命师们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又想出了种种改运化灾的办法,什么开光饰品、某个方位摆放物品、求神拜佛、扎纸人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但这些东西,如果都按命师说的去做了,就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但以我的观点,这些东西,如果是你力所能及的,愿意去做的,那么去试试也无妨,但切不可做伤风败德之事。但我认为,像一些正大光明的改运方法,如善意的求神拜佛、取名改名、请符画符、选择喜用五行的方位、季节、颜色、行业等等,还是值得去做。

看命其实就像找医生看病一样,小病或许可医,大病定然难治,你如果是穷人的命,那么不管你怎么改运,你也不可能变成个富翁,但是通过你的主观努力,你一年到底能挣两万,还是挣三万,这是没有定数的,这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但是要改,也只能在两万或三万之间的幅度改,而不可能让你从一个每年只能挣两万三万的穷命,变成每年能挣二十万或三十万的富命。其他任何事情都一样。

那么,算命到底还有何意义呢?难道就是为了让人担惊受怕吗?当然不,我认为,算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命运,理解命运,从而规避一些错误的决策或者陷阱,让自己更加理性而平和地面对生活和接受生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顾客和命师双方来说,才是真正成功的。

有人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七灾八难的,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就算是鸿运当头的富人和贵人,也有许多人喜欢算命,为什么?其实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命运还是有一种恐惧感和不确定感。富贵之人尚且如此,那么那些贫贱之人呢?更不用说了。

但我们又看到,有许多看似贫贱而平常的人,却活得潇洒自在,快快乐乐,这又说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害怕命运的,以苦为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我们的古贤哲也常说“乐天知命”,那么,如果要说谁是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把握命运的人,那只有这些“乐天知命”的人,才是真正能把握命运和征服命运的人!

所以我想,一个真正成功的命师,并不仅仅在于他有多么高深的预测本领(当然有一定水准的预测技术是一个命师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不仅仅在于他真的能够帮人解灾化煞,更在于他能成为人们在命运认识上的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

所以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打破对周易命理的迷信,而打破了迷信,我们反而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易命理的精华(可惜现在有些人不懂,以为把周易命理搞得越神秘、越绝对,越能吸引人)。

从本质上来说,周易命理其实是玄学和模糊学,而不是什么科学或数学,周易命理是对人生命运和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它只撷取、总结了人生命运和客观事物的一些共性特征,但不能精确表现不同个体的差异性特征,

也就是说,它只能体现抽象,却不能精确表现具象和具体。

其实,在古人那里,算命最初不叫算命,而叫谈命,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谈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命是用来谈的,不是用来算的!可惜今人不悟,把活理认成死理了。

一个真正成功的和有责任感的命师,既要给人正确预测将来的命运,并教给人改运的方法,又要传递给人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既要做高水平的预测师,更要做有责任的命运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让悲伤的人变得快乐,让颓废的人变得积极,让极端的人变得平和,这才是一个命师的真正责任。

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换句话说: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这是哲学上一个基本的问题。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高深的学问,在于它的最平凡处,最平凡的学问也是最高深的。禅宗六祖告诉大家“佛法在世间”。道家修道教你内修,不要外求,所谓“丹田有宝休寻道”,而儒家所教的,是在平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应该如何如何,都是很平凡的道理。了解了这些,大家便可以晓得什么是“易简之善配至德了”。

这些大家都要注意,人生不要自己觉得很了不起,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就是要永远记住,自己未发达时怎么样,不管到了什么地位,还是一样,那就对了。所以最平凡的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高深的。摆出一副最伟大的样子,就是最糟糕的、最愚笨的。

《论语别裁》《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

--------------

《金刚经》里说,在舍卫国首都的大城,佛挨门挨户的化缘。化好了以后,“还至本处”,没有说在路上就吃起来了,不像我们买一根香蕉,一边走就咬了一口,很没有威仪的。佛把饭碗端回自己的讲堂,“还至本处”,在规定的地方吃饭,“饭食讫”,饭吃完了。“收衣钵”,再把衣服及碗都收起来。然后有一个动作,“洗足已”,还打水洗脚。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同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

“敷座而坐”。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他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像、膜拜。

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样。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个非凡神圣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在我们平常的观念里,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腾空而去。这本经记载的佛,却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所以真正的人道完成,也就是出世、圣人之道的完成。希望青年同学千万记住《金刚经》开头佛的这个榜样,这个精神。

根据《金刚经》的道理,你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真看见一个佛站在前面,劝你赶快去检查眼睛,一定有毛病了。也有些人或者听到什么声音,或者心里有一个特殊的灵感,一般人就去玩这个灵感了。你千万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上菩提是非常平实的;古德告诉我们,道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说过:“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极点时是非常平实的。

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一切的事物,同一理由,在最平凡之中,就有不平凡了。所以我们学佛学道,千万要丢掉那些神奇,不平凡的观念。能到达人生最平凡之处,你可以学佛了,也知道佛了。换句话说,你可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佛不可以得,人世间一切相也不着了。随时不著相,就可以见到如来,见到自己自性的法身。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图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他自己说,我所讲的理论平凡得很,非常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事实上,天下没有人知道,看了也不懂,也做不到。这几句话等于是先知的预言。

这在哲学的理论上,使我们得到一个概念,就是天下的事物最平凡最平淡的,就是最高深的。真正的智慧是非常的平实,因为古今中外的人类都有一个通病,都把平凡看成简单,都以一种好奇的心理自己欺骗自己,认为平凡之中必有了不起的高深东西,以致越走越钻到牛角尖里去了。

我们千万要记住,什么是伟大?什么是高深?最平凡的就是最伟大,最平实的就是最高深,而人生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无论多么高的宗教哲学,任何一种思想,最高处就是平淡。所以,我们只要在平淡方面留意,就可以知道最高的真理。老子不过是用一种不同的方法讲出来,所表达的形态较为不同罢了。他只说我的话很容易懂得,也很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反而不知道,也做不到。这不但代表了老子自己的学术思想,也是给古今中外的高明思想做了一个总结论。

******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人们在求学的阶段,要有学问有知识,其实那是半吊子;真正有学问时,中国有句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真到了深的时候,意气就平了,也就是俗话说的“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叮当”。从佛学来说,大阿罗汉或者菩萨没有成道以前,都是“有学位”。成了佛叫做“无学位”。这个“无学位”不是戴方帽子的学位,是已经达到不需要再学的位阶了,已经到顶,最高最高了。但是最高处也是最平凡处,最平凡处也是最高处。

所以,真正的学问好像是“不学”——没有学问,大智若愚。“复众人之所过”,恢复到比一般人还平凡。平凡太过分了,笨得太过分了,就算聪明也聪明得太过分了,都不对。有些朋友相反,就是又不笨又不聪明得太过分。真正有道之士,便“复众人之所过”,不做得过分,也就是最平凡。真正的学问是了解了这个道理,修养修道是修到这个境界。

我们处世的道理,就是向这个路上走,尽量地不说话,为人处世,要把自己的聪明磨掉。尤其是青年人,聪明不要外露,再把思想上的纷杂去掉,最后和光同尘。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他说这就叫“元同”。“元同”的道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谁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个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老子他说》(东方出版社)

--------------

学道而没有道的味道,觉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实,你看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跟大家一起去化缘吃饭,吃完饭,收衣钵,自己还去洗碗,把衣服折叠好,然后洗洗脚,敷座而坐,把座位上的灰尘擦一擦,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行经,多平实。千万记住,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什么是佛?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这么简单。一切众生何以不能明白?因为不肯平常。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伟大。一般人学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学佛的人好忙哦!这里拜佛,那里听经;又是供养,又是磕头;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连自己家人都不顾。结果,什么都没有,当然没有,因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不要开风扇,我感冒了”这是我第三次关掉风扇。他/她们没有再动作了,但仍然不死心,个个都看着我,场面僵硬,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处在暴风雨中央的我内心十分忐忑。

性格偏内向的我在班上很少说话,第一次受到这么多的注视,且还是愤怒的,我真的很害怕,但我不能让步,我有感觉如果这节课开风扇我一定会发高烧的,现在只是不太舒服而已,只要不开就不会烧起来。

铃铃铃,上课了,这是初二的第一节数学课,数学是我最喜欢的科目,爱屋及乌,对素未谋面的数学老师也莫名好感。

她走进教室,发现场面不对劲,开口询问情况,似暴风雨爆发,许多人愤愤开口。

有人指着我说:“她感冒了,不让开风扇。”


有人接着说:“感冒就去看啊,还在这上什么课?”

有人附和“就是就是,这么热的天不让人开风扇,想热死我们啊”

他/她们的话我反驳不了,但我不让步,只是很想回一句:如果感冒的人是你们自己呢?(后来说没说出口我也不知道,已经忘了,只记得那时脑袋很痛心绪很乱。)

有人中立,当吃瓜群众,当然也还是有人体谅我,为我说话的,只是声音微小,早已埋没在众口愤言中。

这节课已经耽误了五分钟,老师无奈地在众人注视下,向我走来。

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在我面前停下,抬起手关掉了风扇(那时我刚好坐在风扇开关的旁边),然后低下头温柔却似恶魔般低语:“你看那么热的天。。大家都想吹风扇。。就多数服从少数。。老师也没办法啊”。

说话断断续续的,我知道她很难开口,如果站在我这边,她会受到很多人的闲言碎语和不满敌视,如果站在多数人那边,只有我一个人的不高兴而已。

我懂,我理解,我明白,所以对于这种结果,我不意外,只是失望。她是我最喜欢的科目的老师,我不想让她为难,我不说话,只是把手放桌上,然后把脸盖上去,算是默认了她的作法。

那节数学课我一直都是那个姿势,是的,我没听课(就算听了也听不进去,因为头开始痛了),第一次没听我最喜欢的课。


头开始痛了,迷迷糊糊中,突然想起初一时也有过相似的事,不过不是我,感冒的是班上的一个男同学,当时也是夏天,老师也是女的,但那节课是历史课。

刚开始谁都不知道那个同学感冒了,课上到一半时,他突然咳了好几下,在老师的询问下我们才知道他身体不舒服 。

当时的风扇是开着的,历史老师边关边说:“有人不舒服,我们就别开风扇了哈,照顾一下身体虚弱的同学”我们都没出声,算是默认了,或许也有人不服,但终是没有出声,反正我是无所谓的,对我来说,有没有风扇都一样,没什么区别。后来那个男同学没有再咳嗽了。

终究是不一样的,一点也不相似,老师不是那个老师,同学也不是那些同学(初二编班,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了),或许从一开始就不一样了,想着想着我哭了

一是因为两件事对比起来,落差太大,一时接受不良,难过而落泪。二是因为体温上升,开始发烧了,脑袋昏昏沉沉,生理泪水不自觉地流。

我知道起码有38度了,根据以往经验,只要超过38度,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流(我的情况是这样,其他人的我就不知道了)。感觉浑身没劲,就这样熬到了下课。

下课后舍长过来看我情况,摸了额头,发现很烫,我有气无力地说:“所以才不让你们开风扇啊”只要不开,真的不会烧起来,等到下课了,我就买包999感冒灵吃了后,多喝水就没事了,我的身体我清楚。

后来舍长和一个女生一起虚扶着我去了班主任在学校里的房间。讽刺的是当时喊开风扇最大声的女生就是舍长,没办法没人理我,只有她,但她也只是不想上课才陪我去,你问我怎么知道的?路上她亲口笑着说的。

看,多可悲,原来我的交际那么差啊。(后来想想,新班级第一天嘛,这挺正常,后来的日子也证明了我的交际能力是可以的,至于舍长,别了,和不来)

自己一个人去不行吗?行,但有人陪更好,一是心理需要,二是万一烧晕了,也有人捞。

班主任不在家,大概是有课要上,等了好一会,都要放弃了,结果转身遇到了班主任的太太(也是老师,教初三化学),她叫那两人回去上课,然后带我进房里,给温度计我量体温,37度多而已,嗯,估计再等等就能烧着烧着自愈了,真好,省了买药钱。

确实省了,不过是班主任的太太给了药。吃了两天后就好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那学期的某天,舍长感冒了,同样的热天气,同样的不让开风扇,但结果却不同,关了两次后就没人有意见了,老师来了也没人提了。

或许是她气势够足,没人再敢驳?或许是有我这个先例,不好意思再驳?难道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呵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81号)文件要求,积极扩大检测范围,全力排查风险隐患,对密切接触
  • ?狼狗变奶狗的男主设定太爱了!
  • 对设计师邱德光而言,艺术品的纳入是他设计的重要语言,空间与艺术相互契合,以最和谐的姿态彼此成就。本案采现代风格辅黑灰白色系,优雅内敛,经典隽永,特别设计的楼梯与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新歌一边# 你是追梦的少年轻轻踏入我心 波动心弦 浅情荡漾 用歌声带来最美的相遇 用十分的柔情带来最感人的瞬间 刘宇宁,让我们共同见
  • 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地址:香格里拉 独克宗古城金龙街东廊15号  推荐理由: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位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2、文化底蕴深厚:藏式风格精品酒店,
  • 冰哥书籍的魅力在于人-故事-环境,看到他人的人生,品味他人的故事,而且是事实…我爱旅行(也有过多元生活的[挤眼])很小的时候就有想去外面看看的想法,终于在35岁
  • 2020.5.17朋友搬了新家问我们要不要他家玩我说好呀,那要不就喝酒➕留宿一晚于是他准备亲自调制鸡尾酒给我们喝然后周三开始马上买酒和杯子和工具一切准备的杠杠的
  • 非霍乱的腹泻一般首选口服补液盐3,它用枸橼酸钠代替了部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渗透压较低,改善了苦涩的口感,有效减少腹泻次数以及每次的腹泻量。该药应与其他药物,特别
  •  【今日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也应该打开美颜相机,欺骗生活[坏笑]这世上最难的事情,不是别人问你问题你答不上来,而是要自己寻找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微笑]最令人
  • 行走在夏风里 文/悦享 树,浓荫缱绻撒下一地斑驳透过阳光绵延一片绿色宁静,安然夏风里行走笑靥如嫣的日子爱我所爱轻握最美的夏花细嗅芬芳呢喃细语陶醉,诗酒年华阳光
  • 项目二期10000平米,每年面积增幅在20%-40%,将作为京东在甘肃商流下沉和当地农特产品上行的第二个枢纽。Award360° 2019所有获奖作品均收录于D
  • 还有就是因为她的柯基太可爱了,让我从对柯基无感到超级喜欢[允悲][允悲]每次去旅行或回国也都会带着狗,然后天天在海边遛狗……羡慕狗[泪][泪]也有点想念欧洲的慢
  • 延安市纪委监委关于对李庆锋等人为仝卓办理虚假转学手续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2020年6月18日)仝卓自曝以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等问题后,陕西省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 没有了生产需求,没有实船可造的舟船匠师们拾起行将失传的技艺,以一艘艘船模为我们呈现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中华海洋文明的记忆与缩影。创作初衷:坚守传统造船技艺蔡数老师是
  • KJD-ZYXNJ-8001反渗透专用絮凝剂KJD-ZYXNJ-8001是凯聚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反渗透系统专用的高分子量有机絮凝剂,KJD-ZYXNJ-800
  • 我有错,你有错,大家都有错。!
  • 目前用于3D传感的VCSEL产品已开始面向3D结构光、ToF和距离传感器等客户小批量出货。在高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乾照光电通过投资、孵化、内部研发等多种方式并举
  • 曾钰蚺能够成为一名网红,这得益于安远县近年来实施的“电商新农人”“电商村红”等人才培育计划——每个行政村发展1名以上“村红村播”培育一批网红新农人,让农民直接变
  •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81号)文件要求,积极扩大检测范围,全力排查风险隐患,对密切接触
  • 可爱的鼓手小哥哥也很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