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研报】医药基金投资机会

关于配置时点
医药下半年要找好的买点,每年都如此,今年可能要提前,原因是医药今年阶段性落后非常多,过去连着4个月医药都是市场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但是每个月跟踪的医药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今年基本面新的增长点比过去几年可能还要更明确更强。
为什么认为下半年可以找机会来加仓医药?因为下半年在医药择时的收益有可能会比明年单纯在医药行业选股收益要高,目前找个一段时间买进去,一般到年底或者年初,这段时间医药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一般第二年对组合贡献最好的个股,基本上也都是在四季度左右开始重仓买入的个股。
具体对于当下医药投资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行业比较来看,新能源可能向上的动能仍然比较强,周期现在是价格的高点,但是后面会不会回调?至少在这个位置上性价比没什么问题。大众消费可能阶段性基本面会较弱,且短时间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主要原因包括在冬奥之前经济重启或者管控放松得可能性不大。且进入冬季后,疫情风险会大幅增加。虽然大家都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很高,但是现在离我们中国人接种的新冠疫苗的峰值点已经超过6个月,基本上灭活苗在6个月后抗体的滴度会明显下降,而且我们接种都是灭活疫苗,根据其他国家的数据观察,针对德尔塔毒株的有效率可能在50%以下。这样到冬天,如果一旦有地方出现一点苗头,就有可能爆发。所以最保守的估计在冬奥会到明年的上半年之前都不会有太大的防御措施的改变。
目前资金最多的几个大板块中,医药的基本面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之前虽然大家都在讲集采,但是目前组合中已基本没有集采的品种。目前政策的风险是分几个级别,风险级别最高的是集采,其次是非医保品种。在19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还重点的投资过非医保品种,后来发现非医保品种,包括医美、眼科、齿科等所谓的消费医疗,也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打压。其他子板块比如CXO属于政策风险相对比较弱的,但是今年上半年也出了一个小政策,肿瘤临床的指导原则,但这个政策影响不大。一是因为CXO是tob的,客户都是药厂;二是因为CXO收入的来源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海外,所以国内政策对海外药厂如何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生物制药上游
我们今年又继续进一步挖掘了一个新的板块——生物制药的上游,或者说CXO的上游。从创新药的流程上,临床前一期二期三期临床,然后到商业化,所有的创新药产品都要经过这个流程往市场上推。
前几年我们看CXO的繁荣,实际上是D端的繁荣(CDMO的D),主要是帮忙做了一个研发,研发

的这段主要在临床前、一期二期临床,这个地方是景气度最高的。过两年之后,我们发现大量的产品现在开始进入三期、以及商业化阶段。那么商业化它的产能需求跟以前做临床的需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随着前几年的临床研究情绪的高点逐渐往后推移,接下来我们认为景气度最强、爆发增长性最高的就是在生物制药的上游领域。
之前上游板块配置不多,明年会是这个板块最繁荣的时候,很多最优秀的公司都是在明年开始上市,所以今年要提前做布局。比如像东富龙,虽然最近有调整,但问题不大,符合我们这个大逻辑。顺着这个逻辑推移,所有东西都是验证的,包括泰格医药。前几年泰格医药的订单增长是最慢的,像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有50%-60%的订单增速,泰格只有20%-30%。但今年就反过来,从半年报来看,泰格医药订单的增长到百分之七八十。因为泰格医药主要是做大临床,收入的大头是在三期,所以可以看到从临床前到一期二期三期,再到商业化,景气度的波峰逐渐在往后推移。
从我们在投资的布局角度来看,上游的资产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第一,在接下来2~3年中,它的增长动能可能最强,也就是波峰刚好到上游。一级市场上很多项目在过去两年业绩增长了6~7倍,甚至10倍,而且未来几年基本上预期都是每年翻番的增速。
第二,生物药上游的大部分公司,实际上之前大家都觉得不太像医药,而是交叉学科。所以之前给它的定价属于非药物的定价,比如说机械行业、化工、电子等其他行业的定价,但是他们实际上医药属性非常强,所以如果运气好的话,它有可能从一个低估值行业的估值切换到高估值行业的估值。像美股的这种做生物药上游的公司,基本上估值中枢都到七八十倍PE。
过去两年A股的CXO公司,实际上也是跟着全球CXO订单景气的趋势一起起来的,全球CXO的beta很强,那么中国的CXO又是全球CXO的alpha,因为中国的bio-tech大量的爆发,所以需求更强,而且中国的公司效率也更高。所以在过去两年里中国CXO表现是冠压全球的。
同样,在未来几年,我认为上游大概率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上游公司有本土进口替代的机会,我们认为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当我们CXO板块稳定了之后,如果能找对公司的话,上游的收益就会很亮眼。这是我们对A股加港股医药投资主线的判断。
外部性风险
那么医药中便宜的资产怎么办?因为现在医药上市的公司有600家,除了CXO或者上游这两个强的板块,其余500多家公司现在是不是要抄底?我认为还没到抄底的时候。主要原因不在医药行业之内,而是企业的外部性风险。
我们以前选股一般只用看商业模式、企业家、财务、行业竞争格局等,都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选择

赢家,选择跑得最快的马。但从今年开始有所变化,只选出市场竞争里最优秀的赢家,可能也没法兑现很好的股价涨幅,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今年多了一个新的风险——外部性风险。什么叫外部性?就是在市场经济之外的影响,比如对社会的影响、对政策的敏感度,都是接下来可能相当长时间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比如像医美在年初的时候涨得很好,但医美有比较强的负外部性,媒体发生不要有容貌焦虑。所以对待大量的做终端产品的市场,都要评估它的外部性风险。

交流环节
Q1:像集采等政策实质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集采等政策主要影响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预期。总体上来说,外部性风险还没有到底的位置,所以即使这些股票的业绩都非常好,比如从18年到现在,包括医保品种集采品种,业绩总体上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医保集采这种严苛的机制并不会伤害医药行业的利润到很夸张的程度,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营运能力很强的行业,但是投资者会对它存在不同的预期、从而对估值产生影响。所以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主要是担心外部性风险,如果什么时候出现政策性的转机,可能这500多家公司里面可以找到好多个翻倍的
公司,但是可能不是现在。
Q2:医疗服务这一块怎么看?
医疗服务的政策风险我觉得是基本解除了,之前大家也很担心要出政策,主要担心有两个:第一,对民营医疗的发展,我们国内政策鼓励支持了10年,但是从去年四季度看,医疗服务的支持政策有一点松动。总体上是感受到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在抗疫期间的表现是更加满意的,公立医院在五六年前是禁止扩张的,主要是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所以在过去大型的公立医院一直是被政策压制发展的,这也使得民营医
疗在过去10年有一个比较温和的政策环境,一些优秀的民营医疗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
但今年因为抗疫的表现(民营医疗大部分在疫情期间根据抗疫政策都是关门的),监管层认为公立医疗体系可能仍然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中坚,所以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对公立大医院的发展禁令就完全解除了。大量的公立医院在今年开始甩出来订单要扩建,这个会带来民营医疗服务竞争格局中长期的变化。以体检为例,美年健康曾经也是非常看好的公司,但是你会发现它起来之后,大家忽略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化是什么?就是公立医院大量的开始增加体检的投入,甚至推出几千块钱很好的套餐,那使得大量市场从民营的体检里面开始分流,这个变化是我们从医疗服务切切实实感到的。
第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医院开始出现新的国考政策,国考是考什么?以前的

公立医院院长是没人管他的,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但是现在国考政策有点像公立医院院长考核他们的GDP,设置各种指标,比如诊疗人次的指标、收入指标、盈利指标,包括学科建设的指标都来了,那么要完成这个指标怎么办?就需要投入增加,科室增加、人才增加,这个在一年之简直是180度的转变。去年之前监管层对公立医院的想法还是压制,让民营更好的发展,今天一下子反过来还给公立医院设置了KPI,那后面公立医疗可能会突飞猛进的往前发展,这个是这个行业变化需要考虑的一点。
在这个基础之上,监管应该不会出政策打压民营医疗,这是我的判断,对民营医疗应该不会说发文章专门打压,因为现在确实公立医疗资源供给是不够的,还是要鼓励民营发展,但是接下来就是一个公立跟民营两方平等竞争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要重新再看一看,至少我认为原来投的民营医疗的逻辑,至少一半
可能就不适合再投,但是剩下的一半有可能会涨得更好。
Q3:您对大家传统比较看好的眼科、口腔怎么看?
眼科、口腔传统都是民营医疗比较强,所以目前从服务体验上还是有差距的。另外比如口腔,民营医疗的定价远远高于公立医疗,前面这段时间种植牙也集采了,同样一个种植牙类项目,虽然服务差别、服务定价差距很大,但是同样一个产品的价格差距不是那么大,这个项目会不会因为集采的原因,把整个价格体系又搞通了之后,在一个通缩的市场里面,是否还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值得关注。尤其是估值确实
很贵,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波动会加大。
Q4:公立医院的扩建是各类都在扩,还是说是重症或者是专项去支持的一些医疗服务在扩建?
实际上是用国考这种方式做指挥棒,相当于通过考察院长,为了提高收入,提高各方面绩效,肯定要想办法拓宽新的增长来源。公立医院要么是开新院区,要么就开新科室,无非这么几个路径,那么可能会
有的竞争就是开新科室,把以前传统上民营比较强的领域也把它拉起来,比如体检和医美。
Q5:新冠之后的mRNA这条线对行业未来的影响也很大,包括细胞基因治疗这一块怎么看?
细胞基因治疗一定是下一个风口,可能现在还没有标的,但这个一定是未来投资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问题是最好的标的不在A股,也不在港股。mRNA最好的公司是两家海外公司——Biontech和Moderna。第一点,他们的临床数据是95%以上的保护率,这个基本上后无来者,临床数据上其他公司已经很难PK过。
第二点,这两个公司已经把这个市场的大头全部吃掉了,mRNA疫苗最开始获得这个市场的认可,获得市场准入,这个门槛在早期先发优势非常巨大。考虑到现在变异株越来越多,使得现在做新冠临床非常困难,很难找到对照组,由于伦理原因很难给病人打安慰剂,所以三期临床都比较难做。即使真的做起来
三期临床,效果也很难达到90%的保护率,所以mRNA的新冠疫苗有可能未来都是它的市场。

第三点,按照现在的盈利预测,mRNA疫苗还是在涨价的,这两家公司每家未来三年利润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这么多的现金进入这两个公司,使得他们在mRNA领域的先发优势基本锁定,后来者很难追上,他们拿到这么多现金后用来做并购等等。所以这个行业你要是真的投资,应该是这两个美股最好,国内除非它很便宜,能做出来可以考虑。
mRNA疫苗确实是个趋势,从明年开始,你能看到mRNA不单单是在做新冠疫苗,它会替代现有的流感市场,mRNA做流感疫苗应该是秒杀现在的所有的流感疫苗。不仅临床效果更好,做得也更快、更准,它不需要提前9个月来研判当年会是什么样的流感病毒,目前流行什么病毒,根据现状很快就可以搞出针对这个流行株的流感疫苗。包括做肿瘤药、做细胞因子,做什么抗体药都可以用mRNA重新做一遍,只是以前没有花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而已。
另外,基因治疗这条线,实际上基因治疗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比如说眼科,基因治疗解决盲人的问题,有的人天生就眼盲打一针下去,一辈子就解决问题了,不需要再打了。所以后面细胞基因治疗的订单数是指数级的增加,谁在这一块做得比较好,后面就会抢占先机,就跟十年前的药明生物一样,药明生物在十年前刚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生物药、单抗药的这样一个CDMO领域,后来很快的成长起来。我们也在尝试性的买一些做细胞基因公司,比如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A股博腾股份等,他们都在做布局,包括药明的药明生基也在做细胞基因的布局,订单增长都很快,但体量目前还不大。总之,细胞基因治疗这个
方向是确定的,但是A股是不是最好的标的,我认为现在还要再等待。

【含乳铁蛋白乳品增长超300%,酸奶迎来功能、口味、场景升级】

超市、便利店的低温奶区,酸奶的单价动辄十几、二十,线上也是如此,根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2021年线上酸奶消费中,高客单价的消费人数增速突出。面对酸奶价格的水涨船高,越来越多人是愿意用适当的溢价来换取更健康、更高品质的酸奶产品的,酸奶消费步入多元升级阶段。
9月15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旺旺×乳铁食研室发布《2021酸奶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内容),依托CBNData 消费大数据,解读乳制品行业整体消费趋势,洞察线上酸奶消费群体,并从功能营养、混搭创新、场景定制三方面,展开分析线上酸奶品类消费趋势。

健康诉求下
乳制品消费规模持续攀升

疫情带来的持续性焦虑,促使消费者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上也越来越在意健康这件事。数据显示,全球六成消费者正在积极地寻找支持其免疫健康的食品饮料产品。人们认为,除了充足的睡眠与运动之外,实现免疫健康的一大重要因素是选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食物。
乳制品作为人体摄入蛋白质、钙及多种矿物质的理想食品,成为消费者增强体质的不二之选。尤其是蛋白质,据专家介绍,乳制品中含有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三大珍贵蛋白质,从结构上看,其蛋白可以达到90%的消化率,是最高效的蛋白。
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近三年来线上乳制品消费规模持续攀升,人均消费频次也明显增加。超九成消费者都认可乳制品对健康而言的重要性。补充蛋白质、补钙、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TOP3诉求。
乳制品的不同类型当中,鲜牛奶、酸奶最受欢迎,其中线上酸奶消费规模增长显著,2021年较2019年规模增长近90%,购买人数的增加是酸奶消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CBNData调研数据显示,超六成消费者偏好低温冷藏酸奶,因为其含有更多活性菌种,口感更好,也更冰凉清爽。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报告,低温酸奶的营养价值位于乳饮的顶端,每单位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品类的乳饮。近三年线上低温酸奶消费规模逐年走高,且增速也明显高于常温酸奶。

精致妈妈、都市白领、年轻一代
成酸奶消费“潜力股”

从线上酸奶的消费者人群画像来看,“都市一族”、“年轻一代”是关键词。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新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是线上酸奶消费的核心主力,消费占比远超其他线级城市,其中杭州、苏州、南京位居消费榜单前列。就性别占比来看,女性消费占比超过70%;就代际而言,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在线上购买酸奶的占比相差不大,但Z世代呈现出最高的消费增速。
在阿里提出的八大人群当中,精致妈妈、新锐白领、Z世代、小镇青年的线上酸奶消费客单价增速较高,其消费占比与增速也都更为突出,成为酸奶消费的“潜力军”。
消费者在挑选酸奶时,更关注产品的营养成分、口味口感和新鲜度,也有超三成消费者会关注配料表,呈现出更进阶的健康诉求。

含乳铁蛋白产品增长超300%
酸奶功能、口味、场景升级

消费者对于酸奶功能、口味、体验的多方面诉求升级,推动着线上酸奶品类的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功能性营养补充、多样化感官享受、丰富的消费体验三个方面。

01 功能更精准多元,乳铁蛋白渐成新宠

根据CBNData调研显示,消费者对酸奶的功能诉求主要集中在调节肠胃、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食欲上,此外,安神助眠、恢复元气、美容养颜等新兴功能诉求也渗透到酸奶消费当中。
伴随着健康消费的不断升级,低卡低脂、富含蛋白质、零添加等成为线上酸奶消费热门,主打低卡低脂和蛋白质的酸奶品牌增速远高于整体。
就低卡低脂酸奶的消费人群而言,精致妈妈的消费规模最大,偏好度也最高,她们既为孩子选购更健康的酸奶,也愿在自己身上花更多心思,通过低卡低脂为自己的身体“减负”,维持更好的身材。
更偏好富含蛋白质酸奶的人群也是精致妈妈,另外,新锐白领、资深中产等人群也较为关注酸奶中的蛋白质成分。身处都市快节奏中,他们期望通过酸奶摄入更多蛋白质,加强自身的免疫健康。
其中乳铁蛋白相关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含乳铁蛋白乳制品及奶粉品类的消费规模,近两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00%,是整体品类的10倍。旺旺集团的全新联合品牌旺旺×乳铁食研室,就于近日推出乳铁蛋白酸奶,为都市一族提供加倍防护的酸奶解决方案。

02 从果粒到“超级食物”,混搭食材助力健康加倍

酸奶混搭产品由于口感更为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据CBNData《报告》显示,“酸奶+果粒”是消费规模最大的酸奶混搭产品,而“酸奶+功能性食材”则有着非常突出的消费增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新鲜果肉的加持让酸奶在本身的营养之外,还蕴含各类维生素。就销量来看,莓果、黄桃等水果的搭配最受欢迎。
青稞、藜麦、奇亚籽等功能性食材,凭借着丰富的营养和对人体的抗氧化作用,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食物”,加入酸奶后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的消费体验。

03 特定场景定制,酸奶也有社交属性

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消费者食用酸奶的场景主要是餐后助消化、早餐和下午茶时间,更有5%的消费者开始寻求为特定场景定制的酸奶。
而根据消费者线上搜索词分布,健身减脂、佐餐、商务应酬、安神助眠等也是酸奶消费的场景。一方面,酸奶的营养功效使之成为更多健康人士的选择,另一方面,应酬加班、休闲聚会等场合也赋予了酸奶更多社交属性。
从无添加的低糖低脂酸奶,到乳铁蛋白酸奶、玻尿酸酸奶、植物基酸奶……在不断的创新升级过程中,酸奶越来越代表了一种健康、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在新的健康消费浪潮当中,面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酸奶行业还存在更多可挖掘的潜力空间。(来源: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每日一善# [微风]#阳光信用#
“善”的本义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并无美丑、好坏之分,但是人们对于心底温暖的形容,心中不可少善,行事不可无善。古有《说文》提到善,吉也。传唱至今,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记录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对人们的影响至深。希望我们都可以日行一善,善不在大小,而在于发自内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陈情令[超话]##陈情令不说再见# 16年4月看的魔道 去年夏天等到今年夏天等来了一个如此还原的陈情令 感谢陈情令全剧组和所有演员辛苦付出 谢谢肖老师王老师
  • #枕救颈椎# #保护脊椎##涨姿势!# #十大疾病# 爱无力 你说你害怕——怕什么呢? 怕表白被拒,又怕不努力追求就没有然后;怕恋爱太麻烦,又怕一个人
  • #读书[超话]# 每天读论语-248 10·10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 小感悟: 做事专注,不要一心二用。 吃饭时,只吃饭。睡觉时
  • #石大在线实践# 为弘扬红色精神,了解鲁西南革命区红色故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红色希望实践队于8月6日起先后走访了位于山东菏泽的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冀鲁豫
  • 女孩子永远都要记得一句话:每一段爱情里你都不是要委屈求全,一味地选择自作自受,你应该享受被爱和快乐,也不是说你觉得他能爱你多一点你就赢了你爱他多一点你就输了……
  • 中午吃饭,外婆吃得慢,我也在慢慢吃。 吃完饭坐在隔壁的外公就跟外婆说“XXX,快去拿什么什么,哎呀不要吃了。” 我:“婆婆还没吃完。你吃完不是歇着了吗?你怎么不
  •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 每年必须要深度旅游一次 这是必不可少的个人觉得澳大利亚是最值得深度游的 大多数宝宝们第一次去到澳洲都是走马观花的打卡一些地标景点 其实澳洲旅
  • #徐嘉琳pam[超话]##明日之子徐嘉琳# 对于Pam而言 在这个令她感动且美好的夏季 她遇到了更多爱她的锅包肉 遇到了为她指点迷津的导师 遇到了一群值得
  • 【“招商数据库”助力首南楼宇经济发展】日前,宁波聚能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首南街道。这是楼宇百日攻坚行动中,首南街道走访广博国贸中心的宁波朗通电子科技有限
  • #林俊杰[超话]# 一时兴起提议给他买个厨师的围裙 来配合我们的后台置景 最后选择了带有“厨神”二字的厨师服 结果被他cue到 (帽子考虑到发型 所以没买哈哈
  • 【沈亮数字能量学手机号码测吉凶】 手机号码含以下组合:绝命+五鬼124,218,697,963,481,379 财运:努力拼搏,聪明反应快,极具变化没定性,喜
  • 日子在清淡中度过,那份安静让我沉醉,烟火小纪,只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种温馨。在琐碎繁杂中保持一种品茗赏乐的心态,虽然很难做到,也没关系,就把自己当人生看客,或许会
  • #梭梭今天吃什么了# 1⃣️2⃣️五丰高汤荠菜虾仁水饺 里面虾仁非常多 咬下去有汤汁 皮软糯厚薄刚好 咸淡也刚好 加点醋非常清爽 3⃣️ 中饭拿魔芋粉丝拌了母
  • 武夷山,峻峭叠嶂雾里穿。昂胸挺,气势荡云天。纵古观今道变迁,登高处,放眼望平川。奇异嶙峋幻万般,瑶池现,花下遇神仙。 武夷山,梅绽妖容映碧天,迎飞雪,良漫曲悠然
  • 】她们还好奇的看了痛包x晚上到kinkin学校附近的西餐店吃[偷乐]就说起了回酒店大屏幕看nicola的梗[doge]因为吃太急忘了拍照x 吃完了在kinkin
  •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专家做了《社区营造中如何培育自组织》专题授课。会上,青白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宣读了2019年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项目立项名单
  • 其实挺可笑的,他对粉丝究竟怎么样,我随便一搜都能找到好多,之前甚至成为美谈,但是大家却因为一份莫名其妙的文案开始怀疑粉丝在他心中的重要性,那难道你有男朋友了就觉
  • 如果你想成为最牛逼的人物,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早晨起床拉黑200来个,这样一来反对的声音就可以销声匿迹了。自从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他就开始了疯狂“退群”
  • 好在笔墨的心思,只为宽慰日子,那些庸俗的琐碎,也有诗一般的锦句,任蹉跎后的光阴,也有回眸时的丰盈,予心欢愉……/太阳 /玫瑰 [微风]执一笔绝非留名,隽一文只为
  • 碰到一个超nice的滴滴司机我在合生汇等他他在凯悦堵着过不来打电话问我可以往前面走一点吗我说可以他说你带伞了没有我说带伞了但是拎了三包东西没手撑他说你站着等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