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界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修炼门派”,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道教知识#

修行从理论上分析是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如何接近、沟通、突破太极图中的太极弦的各种技术方法。按照近代理论言之,就是各种间接或直接地把三维空间同多维空间联系起来的技术方法。俗话说:"阴阳相隔,天高地远。"几千年来人们千万百计地探索未知世界,寻求一条直观的快捷方式,然而时至科学昌明的今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未能造出一具能直接窥视三维以上空间的万花筒,供人们直观地探索另一时空的奥秘。

外求法迄至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太极弦另一侧的探索,对三维以上空间的研究,迄至目前仍然只能依靠万物之灵的人,依靠祖先流传给我们的内求法。道家、佛家以及世界各国均有通灵者,通灵的方法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方法各异,各有千秋。仅就道家的方法而言,三千六百门,各门各派都有其独特之处,难以备述。但是归纳起来,就技术方法而论,不外乎几大类。万法千术虽然令人目不暇接,难以穷通,但是其总目标都是千方百计地接近和突破太极弦,以获得洞察阴阳的效应。研究者牢记此诀,就能自握智珠,在万法干门的迷海中头脑清醒,自由翱翔,不迷方向。

通灵法既是技术方法就有层次高低之分,由低至高大约分有五种,这就是祈祭法、诵经法、奇门遁甲法、符咒法、内炼法等五个大的法门。法分五类技有三乘,在这五大类之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祈祭法和诵经法,这两种初乘方法也是五法中最简单易学的方法,而且力量最小最弱,属于诸法之末流。在理论上讲只是接近太极弦,间接突破空间障碍来表达术者意愿的方法。这两类方法简单易学,但条件设备要求较多,纯为有为之法。

这两种方法属于科仪派的范畴,常见于民间、道家观宇、佛家寺庙之中。奇门遁甲法,是一种难学而确有效验的法门,古有研究奇门遁甲"十个九个疯"的评语,它是运用有为通达无为,从而突破太极弦的技术方法,法有三乘,进入中上乘境界者极少,有研究多年而才只具有入门水准者。

世间所传奇门之书籍颇多,都是前辈们将可记之内容记载流传,如无师父释疑破惑很难穷通,因为关键之处大都隐而不述之故。它也包含了符咒类的一些内容在其中,符咒是使研究者进入奇门遁甲真髓领域的重要技术方法。研究奇门遁甲术如果仅从有形入手,纯用"识修"万难成功。符咒法类,这一法虽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入门容易进步难。符咒术有八步成就法、九步成就法、十步成就法等等系列技术方法,如果全盘掌握某一成就法,人间有师父释疑解惑,空间有恩师呵护接引修真了道,也是至简之事矣。

真正的完整的一套符箓学其实也是一部修真学,只是当今之人罕见全盘掌握者,世间流传之符咒法门都只是此法的初乘之品,一纸之隔如隔千山,如无良好的德性、德心和福缘则很难登堂入室。吾的学生之中有一位在内炼有一定基础后,并且顺利通过了几次德性的考验,一日夜间,他睡觉前焚香默祝,求师梦中传法。

入睡后恍惚之中空间恩师降临传功授法,给他一道入门之符水吞服,并授以十步成就法全套法诀,授功完毕顿然惊醒,当时记得清清楚楚,对"十步成就法"一回忆,甚为兴奋。惜乎青年人懒性末除,未及时笔录全套法诀,又鼾然睡去,天明醒后再回忆只记得前半部分,具体方法步骤忘得一乾二净,后悔不已。从而失去了识神元神同步修的机缘,单只是元神修法,较之识神元神同步而炼又差一大层次,岂不可惜。

余还遇到外地一青年人,其空间恩师在其功态下授以太极八卦门符箓大法,他收功后虽然将符号均描记下来,但仍不知各式符号名称及用法,他自己由于不能出神去拜师就教于恩师座前,人间也无明师释疑解惑,只能静等下次机缘。其实其恩师隐居于某一云雾大山之中,有一圆形接送台,登上此台即可直趋洞府,惜乎此年青人未得神修内炼之诀,只能坐等。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可见掌握一门大法的全貌是颇为不易的。尤其对德、志、行的要求颇高,也要把握好机缘。世间传流之符咒法虽可通灵,但大都只是皮毛之学,是符咒学中的下乘,一般流传稍高层次一点的也只是外源性之术,必须假手于收伏的信息体来间接突破太极弦障碍,未脱此术下品的范畴。

内炼法,内炼法门是五术中的上品之法,通灵五法中的上乘之法。概括起来此法之中又分为神道门、丹道门、气道门三种,这三门之中在古代井无明显分界,只是由于因材施教,得诀多寡而参差不齐,后来逐步形成的差别,加上各自丰富充实内容而形成数个大的门类和种种派别。这三门之中,气道门并不能直接突破太极弦的障碍,它必须与其它技术方法相结合才能完成这一突破。但是,气道门的内炼法与其它技术结合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其效验,能更顺利地突破空间层次障碍。例如气道与奇门遁甲法相合,或与符咒法相结合等等,较之单纯有为法中的科仪性修炼之法,其效应就不同同日而语。

丹道门重视内修,其中又分层次,有的门派偏重于有为性内炼,费时日久而成功不易。这一种门派大都是兼修其它方法来通灵,并不是直接突破太极弦。因为其内炼方法以修命为主,没有跳出自身这一小宇宙,所以不算上乘之法。神道门实际是丹道门的上乘法门,它的方法是性命双修、道德双修

它是一种提纲挚领性的上乘法门,它囊括了形修、精修、气修、丹修诸门之法,自炼元神而神,炼内丹与培炼元神相结合,由性入命而兼修,由有为入无为至无不为。在道家千门百法之中,此法最得自然之妙谛,是万法之冠。神修之法,由于性命双修,修持者屹立于太极弦之上,元神自由驰骋于三维空间和多维空间之间。

修命则能获取两界间的大量精华物质回补于身,以利金丹早成。修性则直超仙师座前聆听教诲获取真知。修德则积玄德于无形,以利超升。修法则能获取诸法之精髓,直入佳境。在通灵诸法之中,唯有此法是精华中的上品,就山人所知,诸多方法中无出其右者。此法乃道家法门中的天人大秘密。通灵的法门虽然众多,归纳起来这五类基本可以概括。

这种分类法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而如此归纳,在实际情况中,各法又是互相渗透交融的,并不能断然割裂开进行实践,研究者要时时把握道家学说"最重整体性"的基本特性。例如神修法在有为阶段的过程中就包容了祈祭法、诵经法、符咒法等等方法中的一些内容和技术特性。理通法随,进行分类扼要阐述,山人认为还是有此必要的。掌握了各类通灵方法技术的理论,才能有的放矢地择法而修,不至于盲修瞎炼,故简敷此章,供诸君参详。

道门类别可以把道门中与炼神有关的方法分为三个类别,存神变化、存思丹法、丹道性功。(以上文中,我把玄门和道门混谈,读者留意。)炼神一法,在流俗中称作神修,近代略有公开。流行的神修可分为六个时期。以下是个人所见,仅供参考。

第一个时期,在气功大潮时就开始有流传,当时名气较大的是带玄字的某功,随后巫门的某些东西也流传出来了,被融在某些功法里。

第二个时期,某些丹功道功也部分公开了,其中名气较大的是本命元辰祭炼,某些法术也开始广传了,再后来港台某些信仰也进来了。

第三个时期,港台的符咒、拜神、大师都传了进来,巫门也渐渐的上了台面。气功师淡出了大仙出来了,气功热也慢慢转为宗教热了。

第四个时期,气功热的反弹,大量功法新创,良莠不齐。其中名气较大的是昆仑某功,吸纳巫门佛教内容后自成体系。密宗开始普传。

第五个时期,大量神修相关功法出现,不少是受昆仑某功影响后自编自创。丹功和法术开始乱传,瑜珈取代了气功。理论开始满天飞。

第六个时期,很多人自动的激发了精神层面。西方灵修开始流行,小孩多着迷于魔法和女巫。书店大量宗教书籍,修真小说开始热了。

第七个时期即将到来 https://t.cn/RLueDN9

#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一.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二.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三. 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四.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大悲咒》第六十五句
(第七十六段)
65【娑婆诃sā pó hē】观世音菩萨现圆满菩萨相:圆满原意是指十五的月亮,皎洁明亮,称为满月。是比喻一个事物完整无缺的美满度,没有任何瑕疵,故名圆满。圆满在佛教中比喻从最初学佛到最终成佛,整个过程都像满月一样,是非常完美的,没有任何一个缺陷。那么,菩萨的圆满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表现在三学六度中,即:
1、戒学:戒学就是戒律,是一种规范,主要是规范学佛人的语言行为、身体行为、思想行为这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
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不卧高广大床、不花鬘璎珞、不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这五戒八戒及以下所说的菩萨戒也是居士可以受的戒。
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在五戒的基础上加:说过罪、自赞毁他、悭贪、瞋恚、诽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总之,戒律不分大小,都非常重要,是佛法的基石,只有受戒守戒的人,才能开悟证果、才能得大解脱。
2、定学:定即禅定。禅定义译为静虑,就是净下心来,一心不乱地观于一事或一境,称此为定,要做到一心不乱得先止息一切妄念,所以禅定是不离“止、观”的,离了止观就不是正定之禅。
止为定、观为慧。止于本心:如如不动、不动为定。观察念头:生灭无常、能观为慧。禅定与智慧,双运双修,无先后之分、无轻重之别。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体;离定慧孤、离慧定枯;有定无慧、定是邪定;有慧无定、慧是凡夫;慧在定中、定在慧中;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不异慧、慧不异定;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二、性相一如,名为定慧等持。修定慧等持,能灭邪思、不落外道,是如来正法,入如来大定,百千三昧、无量陀罗尼门,齐齐现前,能使福德功德具足圆满,直至成佛。禅定粗分有三大类,即:
一、世间定:含“欲界定、未至定、中间定”和四禅八定,在三界内,未了生死,得往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果报。
二、出世间定:即灭尽定。因排名在四禅八定之后,又称第九次第定,或称小涅槃,是“声闻、缘觉”所证之极果。所谓灭尽定就是灭尽了见思二惑,顿超三界、已灭了分段生死。
三、出世间上上定:即寂灭定、如来本定,名大自在、大涅槃,是佛的常寂光净土。禅定最初的修法就是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圣谛。小乘有四种禅;大乘有九种禅、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禅为:
一、初禅:即禅定的初级阶段,这时沉思于专一,摈除情欲、消除不善心,这就是“离”,离开欲界,进入色界。由此渐进而生喜乐,即欣喜与慰安。但此时还有思虑,还未达到表象的沉静,故称初禅。
二、二禅: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象的沉静,进入真定,获得定生喜乐的一种更高的禅悦。
三、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获得轻安的妙乐。这时已产生了智慧,达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阶段。但此时还有身体上妙乐的感觉,所以对涅槃境地来说还有一段距离。
四、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乐,连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无作无为的境界。
以上为小乘四禅,而大乘九种禅为: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另有百八三昧为:般若经典中所说的一百零八种禅定、《大智度论》卷五中有详细说明。
3、慧学: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一种般若智,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是能学道、能解道、能修道、能证道、能解脱生死烦恼,能超凡入圣的智慧。世间智慧出自于我执所生的世间法,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般若智慧出自于如来藏的出世法,以自利利他究竟涅槃为修行的最大追求,故名般若,又称增上慧学,即佛教教义。
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基础。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槃境界。
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现圆满菩萨相是什么意思呢?是菩萨告诉一切众生,学佛一定要学三学六度,只有学好了三学六度,才能入菩萨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样就能成就圆满菩萨相,就一定能证得大涅槃。
这篇咒语中的“娑婆诃”译为“以圆满慈悲,安乐众生。”此句的意思是:修行不要得少为足,要修菩萨三学六度圆满行,成就圆满菩萨业,永断无明,发大慈悲,哀悯众生,安乐众生,以大道济世,修心为上,见性第一,如此就能体悟大道,得证佛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欢迎关注浩珉超话 以下重要‼️ 1⃣东方神起=郑允浩+沈昌珉 2⃣ 郑允浩X沈昌珉=浩珉 不拆❌不逆❌ ⭕️本超话欢迎各种成分,但在超话请只专注浩珉这个西皮
  • #黄子韬[超话]# #黄子韬0502生日快乐# #黄子韬MadameFigaro五月封面# 陪你过的第一个生日,以后每一个我都会在。 2020年一月开始了解你
  • 【是时候厘清美国疫情的“糊涂账”了!美의 전염병 ‘엉망 장부’ 규명할 때가 되었다!】지난 21일 캘리포니아주의 산타클라라 카운티는 첫 확진자의 사망
  • #V6首位品牌代言人李现# lx#李现GQ封面# ✨叮,睡前1小时团建小任务✨ 以下三条微博很重要,但数据还不够,睡前再做一下[求关注] 1⃣李现个人微博:
  • #华晨宇# 今天的王牌是和家里人一起看的,控制不了哭成傻狗的那刻特别特别想告诉她我其实很爱你。也想念演唱会上的我们拼命让你听到「我爱你」,大家喊出从不轻易说的、
  • #琪诺优选# 晚上翻到罗胖的演讲,时间的朋友,建议听听,很使用,虽然说他讲的市场运营的模式,个人觉得时间每天都在离我们远去,珍惜且珍惜,属于自己的哪份。凡事看
  • 成年结婚之后还是有很多的不顺遂 我妈小的时候我姥爷工作体体面面有钱有权后来因为被诬陷算是家道中落 我妈当时就想嫁一个家里独生子的 但是都不如意我妈的话就是没有那
  • #杭州租房[超话]##杭州租房超话##杭州李白租房##杭州下沙租房##杭州租房小孟##杭州租房租房无中介##杭州西湖区租房##杭州拱墅区租房# 年轻,就是这样
  • #宋雨琦0502出道两周年快乐# 出道两周年快乐!!
  • Round4:测量工程根据大家的阳历生日(精确时分),可得出一个人的星盘 依据大家自评的暴露情况会得到个人性格曲线16PF胜理由:科学更喜欢直接明白、少推理的结
  • 只是刚刚听说2021的暑期不许播古装啊,那大概只能做2022的限定了,不过到那时,我们姐姐已经34岁了,按照粉丝说我们这些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是大妈的逻辑,我们姐姐
  • 书中有很多感触的地方,其中在中秋节没有月饼可吃,在异国没有中国超市,想吃的并不是那一块蛋黄月饼而是想念团圆...... 选文:只要你勇敢,迷茫、孤独、怅惘终会离
  • 县城很小曾经认识的人可能时不时就遇见今天看见了小学一个很帅的体育老师和他的妻子小孩在散步 他妻子是当时我还在小学时候最漂亮的也最会打扮的女老师我记得他们在一起以
  • 安木以印人名盛而隐,修得学人之风骨,冷眼向洋,直入开阔境界,不渺小“浮油浪花”便不是今日之他。由印而究之于学,虽一字之问也不且过,不是学者而具学者之风,知之,乐
  • #朴灿烈##灿烈# 人美心善朴灿烈精灵王子朴灿烈乐器全能朴灿烈谦逊有礼朴灿烈✨票房奇迹朴灿烈人气top朴灿烈世界极品美少年南韩颜霸朴灿烈 绅士的品格朴灿烈长腿男
  • 不变形。去年买过的好评一片 正常尺码 平时穿多大 就穿多大。
  • 爸妈帮我提前简单过了生日 高考一步步逼近 我也对生日少了往年的重视 仿佛越长大越不想过生日了 只是有点难过妈妈说的那句话“最后一个陪你过的生日了 明年我们就不陪
  • 는 본질적으로 용감하거나 천부적인 재능을 가지고 있을 필요는 없다.다만 근면하고 성실하게 일할 수만 있다면. 12. 내가 이렇게 컸구나. 과거로
  • 由于发不进超话只能自己哔哔。 最近数据退步的让人害怕。做数据的姐真的是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要做的数据很多很杂,但是都有个轻重缓急吧。 团活的空瓶,个人博,jz
  • 适合反复观看的一些剧:《请回答1988》朴宝剑、李惠利、柳俊烈;《陈情令》肖战、王一博;《锦衣之下》任嘉伦、谭松韵;《三生三世枕上书》迪丽热巴、高伟光;《微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