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连通中原与草原、东方与西域的枢纽 ——丝绸之路与山西(杜学文)

杜学文

刊发于2020年第12期

导读:丝绸之路与山西的关系,极少有人提及。实际上从古至今,山西在这一领域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廓清历史迷雾,《映像》特邀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评论家杜学文就此作出梳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落实,丝绸之路进一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出现了许多研究丝绸之路的成果,引进译介了许多国外的著作,开展了很多相关的活动。许多地方也积极梳理研究本地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一些地方被人们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等等。但地处内陆的山西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还少有人顾及,研究者寥寥。这里试图就笔者掌握的资料作一点梳理。

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山西连通四方的重要地位

如果就欧亚大陆来看,山西是很不起眼的地方。但就其历史进程来看,山西的独特性又十分突出。在北纬40度左右的地区,是滋生诸多文明的重要地带。最早的两河文明,稍后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再后的古印度文明,更后的古希腊文明,都基本上处于这一地带。而山西恰恰也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上。与其他文明形成的地区不同,山西处于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的草原族群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族群相交的地区。由山西往北,是广阔的蒙古高原。那里气候寒冷,无霜期很短,农业发展困难,人们主要从事游牧——“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突出的不稳定性,人们需要随着季节的转换、气候的变化迁徙到适宜生存的地方;“牧”是一种生产方式,以畜牧养殖为生,逐水草而居。而山西的中南部,则黄土深厚,气候相对温暖,降水量增加,无霜期较长,适宜于农业生产,需要定居而生。相对而言,农耕地区的生产水平较高,财富积累更多。尽管在文明的早期,农耕族群与游牧族群可能是混杂而居的,但随着农耕地区的发展,以及生产水平的提高,原来以畜牧为主的人们或者被农耕地区同化,或者被迫退入草原。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溃的林胡、东胡、楼烦,其中的大部分均进入草原。在气候恶劣、严寒逼迫的时节,北部的游牧族群往往南下攻掠以获取生活所需的物产。这种状态形成了不同族群及其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

从中国的版图来看,山西处于三级台地的第二级东端。太行山-燕山山脉从东北蜿蜒向西南,将东北部的草原与平原,也将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区隔。这些山脉所形成的自然屏障,对人们的迁徙移动造成了阻碍。蒙古草原的南部,燕山山脉往西,是阴山山脉。在二者之间存有一条山口,成为蒙古草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通道。这条通道就在山西东北端,连通了中原与草原。黄河从其发源地呈“几”字形一路往东,至山西北部向南,把黄土高原切割开来,形成晋陕大峡谷。至山西南部再往东,黄河一直流向大海。虽然黄河在甘青一带水势相对平缓,但对人们的通行仍然是一种障碍。特别是对于骑马人群而言,这种障碍更为严重。在黄河以西,陕甘地区,绵延着祁连山、贺兰山、秦岭等山脉,要依靠传统的交通方式来翻越这些地区非常困难。再往西,过玉门关,就进入了广漠的沙漠地带。这些高山与沙漠对人们的通行形成了自然的阻隔。从西域往中原,特别是在人类交流的早期,较大规模的运输与交通更多地依靠水运,还缺少适宜马匹规模化迁移的通道。但是,人们仍然能够寻找到相对适宜的交通路线。这就是沿太行山山脉往北,或沿阴山南麓,或过阴山东端与燕山西侧之间相对平缓的山口,沿阴山北麓通往西域。

我们从《穆天子传》可以看到,周穆王姬满西巡,就是从洛阳渡过黄河,沿太行山一线往北,过雁门关后进入犬戎所在之地,大概在今天的大同地区一带。然后向西,沿阴山南部、黄河之北行走。尽管周穆王并没有通过燕山与阴山两大山脉之间的通道西行,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至少在周时,山西仍然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主干道。战国时,为防匈奴等南侵,赵国开始修筑最早的长城。赵国良将李牧驻守代郡、雁门,抗击匈奴。秦时,蒙恬亦在雁、云一带击阻匈奴。汉时,山西是抗击匈奴的前沿地带,若干次出兵都与山西有关。在唐代,从长安往草原西域,如往回鹘王庭,大约在阿克塞湖一带,需要渡黄河入河中府(今永济),再至晋阳(今太原)往北,进入草原。明时,在北方沿山海关至玉门关一线设九边军镇,山西有大同、太原两镇。这是因为山西与草原地区特殊的交通联系所致。晋商开创的“茶叶之路”,亦基本是这条路线。在中原与草原的连通中,山西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经山西,沟通了南北之间的联系与融合。

这种通行状态在现代交通出现之后才得以改变。主要是海运的发展,公路与铁道的兴建,以及航空业的出现取代了原来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交通路线。人们对曾经十分重要的陆路通道逐渐遗忘。但是,当我们回到历史中就会发现,山西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连通中原与草原的主要通道,同时,人们从今风陵渡一带渡过黄河后,可沿汾河流域的盆地北上,在井陉穿过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至京津一带,再进入东北地区。因此,山西也是连通东西不同区域之间的重要通道。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山西具有连通四方的特殊作用。

二、山西是丝绸之路网状结构中的枢纽

丝绸之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线,人们往往有非常简单化的理解,认为丝绸之路就是一条路线,从长安出发往西域,再往欧洲地中海沿岸。因此,很多人把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如果这种判断仅仅是指汉唐时期,还勉强可说。因为那一时期的长安是国都,有着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但是,在汉之前与唐之后,丝绸之路一直存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长安在唐亡后就辉煌不再,成为一个被历史忽略了的普通城市。我们却不能因为长安的衰落就认为丝绸之路也消失了,这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讨论丝绸之路,不能忽略长安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局限于长安,而是要从历史发展的全貌来看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变化。这其中首先要清楚的一个“眼光”问题就是,丝绸之路是一条线,还是一张网。如果仅仅认为是一条线,而且以长安为起点,毫无疑问,山西就在丝绸之路之外。但如果是一张连接四方、四通八达的网,那么,山西在这样网络结构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就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仅从其主干线来看,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条线。一般认为丝绸之路有四条:一是草原丝路,二是绿洲丝路,三是西南丝路,四是海上丝路。海上丝路本文不说。西南丝路主要是指从成都即历史上的益州,经云南贵州前往印度一带的路线。而最早连通西域的却是草原丝路,即从中原经山西进入草原往西域。直至元时,欧洲国家所派使者多经这条路线与东方联系。晋商的茶叶之路实际上是草原丝路的一部分,是草原丝路在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最重要的是绿洲丝路,也就是从长安至敦煌,往西进入沙漠地带,再进入今之新疆各地,继而通往中亚撒马尔罕,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希腊、拜占庭,以及非洲埃及之开罗一带。这是丝绸之路最活跃的路线,也是人们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那些把丝绸之路误认为是一条线者基本是指这条路。

但是,丝绸之路并不是这么简单。在这四条主线之外,还有很多路线。一种是与这些主干线相向的不断开辟的附属于它们的新路线,以及与之相关的支线。一种是由此延伸出来的通往各地的贸易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国都的变化,这些路线会发生重要的改变。如北魏的都城先为平城(今大同),后为洛阳;元明清时期的都城为北京。那些从事贸易的商人会向这些都城聚集,来往的使节、僧人、传教士等也多在京城活动。通达这些地区的道路就会显现出特别的重要性,与之相关的地方也会成为丝路上的重要城镇。随着西南丝路的活跃,海上丝路的兴盛,长江以南的地区进一步繁荣,诸如今之成都、杭州、南京、扬州、泉州、广州等也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城市。在这些城市周边形成了重要的通商道路。而在欧洲、中亚、南亚等地,也有各种各样的商人在从事国际贸易,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城市。因为商品的流通是随着贸易的发展而兴盛,而不会因为某个城市叫什么而兴盛。商人们不会只去某一座城市,而是前往自己能够获取利益的一切地方——都城、交通枢纽地带、商业集镇等等。在唐之后,长安衰落了。北方如北京,南方如杭州、扬州、广州、泉州等城市成为极其重要的商贸城市。与之相应,通商之路也发达起来。它们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通往一切可以营利之地。这样来看,丝绸之路就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其《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以丝绸之路为主线,描绘了世界的发展变化。其中特别强调了荷兰在东印度群岛建立的“蜘蛛网般的贸易路线和据点”(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11月第1版,第217页)。虽然他并不是讨论丝绸之路的路线的,但这种“蜘蛛网般”的描述显然更符合历史的事实。

在丝绸之路这种网状结构中,山西的地位非常特殊。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山西连通南北,即中原与草原的重要作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强调其沟通东西的重要地位。这种沟通东西的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丝路商人的活动方面。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史料的研究,至少在唐及其之前,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商人群体是中亚之粟特人。在山西,诸如今大同、忻州、太原、晋中、汾阳、介休、永济等从北至南的地方,都发现了很多与粟特人有关的墓葬、墓志、陶俑、壁画、器物,证明粟特人在山西有着非常广泛的聚集、活动。史籍也记载了许多相关的人和事。荣新江曾经研究了粟特族群从西域至内地的活动路线及定居城镇。他们从西域进入今之西北敦煌、张掖,然后向东行至长安,过黄河进入今天的山西,再经过介州、并州,以及代州,继续向东,至蔚州或定州,过幽州,直至营州等地(荣新江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14年10月第1版,第17页)。介州在今介休一带,并州在今太原一带,代州在今原平、代县一带;蔚州、定州均在今之河北;幽州为今北京一带;营州在今辽宁朝阳一带。这就是说,从事丝绸之路贸易的粟特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长安,而是不断地向那些能够进行贸易获利的城镇移动。所谓利之所在,无所不至。在这个过程中,山西成为连通东西的重要地带。

法籍伊朗历史学家阿里·马扎海里在其名著《丝绸之路》中,曾经介绍了中国明朝时西域哈烈国王沙哈鲁遣使中国的经历。沙哈鲁为贴木尔之子。在贴木尔去世后控制了哈烈一带。他曾派遣使者访问大明,并由画家盖耶速丁记录了这次出行的详细情况,成为《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一书。书中也记录了使团从中亚哈烈前来北京的行走路线:他们从哈烈即今阿富汗赫拉特,进入今之新疆,经兰州,过黄河,进入山西,然后到达正定府,再至北京。其返回的路线是从北京至平阳即今临汾,过黄河至甘州,也就是今之张掖,进入今之新疆。(杨林坤著,《西风万里交河道——明代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和商旅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4页)由此可以看出,在明朝时,山西仍然是连通西域与东方的重要节点。这也可以从其他的研究中得到证明。如刘迎胜认为,明时官方贸易以朝贡和回赐的形式进行。瓦剌的贡使通常从甘肃入境,经山西到达北京。(刘迎胜著,《丝绸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9月第1 版,第270页)这就是说,山西连通了东部与西部。

在丝绸之路网状结构中,山西不仅是连通南北,即中原与草原的中心地带,而且也是连通东西,即西域与东方的重要地带。这样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这种连通南北东西的枢纽地位,决定了山西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玉米#
玉米百科知识(第五篇)——玉米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灾害

玉米产量的丰、欠与玉米生育期中的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玉米一生中总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气象、农业气象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玉米产量的丰、欠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影响玉米种植的气象灾害
1、干旱
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结构和最终产量最主要的灾害。
(1)播种-出苗:春季干旱(4-5月),正是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春玉米播种的季节。干土层厚度5厘米以上,会推迟播种。此时降水稀少,土壤表层的湿度占田间持水量≤50%,对出苗和苗期生长不利,苗不齐。植株矮小、细、弱,根系发育受阻,甚至造成叶片凋萎植株死亡。初夏旱(5月下旬-6月上、中旬)正是华北等地麦茬玉米、夏玉米的播种季节。此时若上述3旬,每旬降水量不足20毫米,总雨量不足50毫米,或表层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60%,造成玉米晚播或出苗不好。
(2)拔节以后: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对水分要求迫切,抽雄前10天至后20天,是水分临介期。穗分化及开花期对水分的反应敏感,此时正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易发生期,干旱持续半个月自然会造成玉米的“卡脖旱”使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干旱更严重时,7月下旬-8月中旬,连续2旬旬雨量不能满足玉米的需求。造成雄穗与雌穗抽出时间间隔太长,授粉不良,果穗籽粒少;雄穗和雌穗抽不出来,雌穗部分不育甚至空杆。
(3)拔节-成熟:以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的百分率表示:极旱≤40%,重旱40-50%,轻旱50-60%,适宜70-85%,花期小于60%开始受旱,小于40严重受旱,将造成花粉死亡,花丝干枯,不能受粉。
(4)玉米籽粒成熟:以此阶段需水量减少,但干旱缺水,造成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2、涝灾
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水分过多会引起涝害
(1)苗期:从出苗-七叶易受涝害。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当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90%形成苗期涝害。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天,玉米三叶期表现红、细、瘦弱,生长停止。连续降雨大于5天苗弱黄或死亡。
(2)玉米中后期:是耐涝性较强的作物。地面淹水深度10厘米,持续3天只要叶片露出水面都不会死亡,但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在8叶期以前因生长点还未露出地面,此时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若出现大于10天的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出现空杆。
(3)大喇叭期以后:耐涝性逐渐提高。但花期阴雨7月下旬-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毫米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毫米,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顶和空粒。
3、低温冷害
(1)玉米的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玉米生育期遇低温冷害和初霜冻对产量将造成很大影响。为玉米的重要气象灾害。
(2)不同生育阶段的低温冷害
----幼苗期:遇2-3℃低温,影响正常生长,-1℃的短时低温幼苗受伤。受冻死亡指标-2?-4℃。日平均气温≤10℃,持续3-4天幼苗叶尖枯萎。日平均气温降至8℃以下,持续3-4天,可发生烂种或死苗;持续5-6天,死苗率可达30-40%;持续7天以上,死苗率达60%。
----拔节期:低温影响发育速度,21℃为轻度冷害,生育速度下降40%,17℃为中度冷害,生育速度下降60%,13℃为严重冷害生育速度下降80%。
----幼穗分化期:日平均气温17℃,不利于穗分化。
----开花期:日平均气温18℃,授粉不良。
----灌浆成熟期:日平均气温16℃停止灌浆,遇3℃低温完全停止生长,气温-2?-4℃植株死亡。
----玉米生育中后期:日平均气温15-18℃为中等冷害,13-14℃严重冷害。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低温主要是使玉米生育过程中因热量不足,造成生育期延迟,后期易遇低温、霜冻造成减产。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夏季低温(凉夏),持续时间较长,抽穗期推迟,在持续低温影响下玉米灌浆期缩短,在早霜到来时籽粒不能正常成熟。如果早霜提前到来,则遭受低温减产更为严重。二是秋季降温早,籽粒灌浆期缩短。玉米生育前期温度不低,但秋季降温过早,降温强度强、速度快。初霜到来早,灌浆期气温低,灌浆速度缓慢,且灌浆期明显缩短,籽粒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
----低温冷害年:东北地区在确定低温冷害年时,气象部门采用玉米生育5-9月的温度之和的距平值作指标,距平值为-1.3℃为一般冷害年,距平值-3.3℃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
4、玉米的高温热害
热害指标:苗期36℃,生殖生长期32℃。开花期气温高于32℃不利于授粉。最高气温38-39℃造成高温热害,其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越困难。成熟期28℃。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造成高温逼熟。

二、农业气象条件占着很重要的位置,不同发育期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
1、苗期:春玉米适时早播,保证苗齐、苗壮达到丰产,这里包含着前期的苗好,后期的条件适宜。因此播种期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的提高。播种期早温度低,对出苗和苗期生长不利;播种晚,生育期晚遇卡脖旱和秋季低温造成减产。麦茬玉米,播种期过早,使小麦、玉米共生期长,苗期生长不好,播种过晚,后期受低温危害,灌浆期短,成熟不好,产量低。麦茬玉米(华北地区)5月下旬-6月上旬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上,墒情适宜有利于播种出苗,达到苗齐、苗足,苗匀、苗壮,但此次透雨降在6月20日以后则不利于适时播种,造成播种晚、生育期短、产量低。
----华北麦茬玉米、夏玉米生育期中,热量条件都能满足。产量的丰、欠主要决定于降水量的多少和时间分布。
----苗期温度不是玉米播种的限制因子。麦茬玉米的适时早播只要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就可播种。5月下旬有20毫米的降水,播种后就能保全苗、壮苗,能形成丰产苗架。
----6月下旬-7月上旬总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气温适宜,日较差大为丰年。
----6月中旬-7月中旬总降水量不足60毫米,易造成欠收。
2、拔节-乳熟:7月中旬-8月上旬总降水量170-250毫米,降水日数10-20天,开花授粉期平均气温26左右℃易形成丰产年。
----7月中旬-8月上旬总降水量小于100毫米,开花授粉期间日平均气温高于27℃,最高气温高于32℃,植株倒伏病虫害严重,易形成减产年。
3、乳熟-成熟期:8月中旬-9月上旬总降水量120-200毫米,日照时数偏多,日较差大,对灌浆增重有利,易形成丰产年。此阶段降水少于100毫米、高温干旱,对灌浆增重不利,易形成减产年。
----东北地区:常以5-9月的温度之和的距平值来衡量增产还是减产。各月的适宜温度依次为20、25、27、25、19℃左右。各月的需水量为60、110、150、100、50毫米左右。而水少发生干旱,雨水多则发生涝灾。
----东北、西北、华北的春玉米生育期间干旱、低温是影响玉米产量丰歉主要因子。
4、东北地区玉米产量与气象
----苗期:4月-5月有雨就可以播种,4月下-5月中旬能有一次降水过程。降20-30毫米的透雨,有利于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形成丰产苗架。但东北地区春季干旱降水少,也经常出现春涝或东涝西旱,严重的年份地面积水,都对播种不利,导致推迟播种,缩短生育期多为欠收年。
----拔节以后6-7月:月气温在25℃,每月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气温高、热量充足,水分适宜,有利于形成丰产年。此时段气温偏低、热量不足,若降水偏多,出现涝害,即是欠收年。
----抽雄-成熟:气温偏高,初霜冻偏晚是丰产年型。气温明显偏低,初霜偏早是欠收年型。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要尽最大努力帮助玉米摆脱困境。想要了解更多农业知识,记得关注我们!下期再会!
https://t.cn/A6G1FJiy

求助帖!哪位博主有 万宁桥(北京什刹海地区)的相关工程资料和1955年以前的老照片或画作?资料可以互换!万宁桥在元代是木桥,后改成可以通船的石拱桥,1955年被埋为地下河,有人推测在这个时候削平了拱,目前看到的已经完全不是之前的模样了。而且遗介君这里查到的都是说文化和历史的~#全民遗介##北京身边事# https://t.cn/RJydyd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把孩子的玩具随手送给别人,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 今天和你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真的爱你
  • 比起五美的爱情观,《欢乐颂》的男性角色更奇葩
  • 最新电影搜索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
  • 最适合一块生活的三对星座CP!
  • 【夜读】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 请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人结婚
  • 台湾美女作家因“诱奸”患抑郁症,26岁的她选择了……
  • 做微商,如何让别人主动来加我?
  • 大反击!微信支付正式宣布!苹果或要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