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觉林大菩萨仰承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普遍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佛# 的境界。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人的心好像画师一样,想画画的时候在心中先思量一番:在纸上画什么,如何来配合青黄赤白黑诸彩色,这是依他起性,依一张白纸和种种彩色,绘出依他起性的画。虚妄取异相,这是遍计执性。怎样画,画些什么,其实画什么都是虚妄不实的。大种无差别,这是圆成实性,根本没有什么分别。

这位画师想画山水或画人物,或画花卉或画飞禽走兽昆虫鱼虾等的异相,可是这张白纸没有什么分别,而是所用的彩色不同,所取的相不同,所以画出的画也不一样。

这种大种譬如真如,众生的形形色色、颠颠倒倒,没有离开常住真心。也就是没有离开如来藏性,也即是大光明藏,在这里有真空妙有。众生就是颠倒相,不应做而做,应做而不做;不应取而取,应取而不取;不应说而说,应说而不说。

好像天降冰雹,粒粒是明体,愚痴的人认为是珍珠,见它玲珑可爱,乃捡起很多粒放在箱中,不久冰雹便化成水,这是不应取而取的过失。后来这个愚痴人遇到真的珍珠,他又想:这是冰雹,会融化成水,不可取之。这是应取而不取的道理。众生就是这样的颠倒,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起惑造业受报,轮转不已。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在纸上本来是没有彩色,或者用多一种彩色或者用少一种彩色,所画出来的画就有彩色了,这就是“依真起妄”的道理。

在真如自性中本来什么也没有是空白的,可是依真生出妄来。本来在“真”里没有“妄”,所谓真不起妄,所以才说色中无大种,这个妄不能生真。越画这个彩色越不同,把本来的白纸遮盖住了。

好像从真如生出无明,无明生出烦恼,贪瞋痴都现出来了。画这画虽然说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可是这个色也没有离开这个大种。也就是说离开这个大种,也就是说离开真也没有妄。若是离开大种离开真如自性,一切的一切烦恼无明都没有了。

这是我们真心现出一种妄想,可是妄想中不会现出真心,妄想也没有离开真心。

这好像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样的道理。兹举出譬如来说明“真如”的道理,所以才说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不是离开真如自性而有烦恼及妄想。

妄想是依真起妄,可是妄不现真,因为有了妄,真也不现。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在心中本来没有什么彩画,了不可得,虽然在心中找不出彩画,可是在彩画中也找不出心来。心画还不能离开,如果离开心,就画不出画;离开画,也没有画画的心。所以不能离开心,另外有个彩画,画彩画是用心来画的,虽然用心画的,但是在画上并没有心。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画画的心,常无所住,画了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画,想不起来究竟画了多少画。在大种中示现一切彩色,每张画与每张画互不相知,互不相识。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好像善于画画的画师,当他在画画的时候只知道一个轮廓,究竟画什么也不详知,不过随缘应画而已,由心想画而画。一切诸法性也像画画的心一样。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人的“心”,好像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能画出来。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来,所以说,无法而不造。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这个生灭心,不是真心。真心是‘不生不灭’,这是妄心,由妄心而起惑、造业、受报。本来什么烦恼都没有,因为一念之妄,以妄逐妄,互相追逐,离真越逐越远。若能回来,就能反迷归觉,返本还原,回到本有的家乡。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首偈颂是说众生的心是重重无尽的,佛才说重重无尽的法。好像心和佛是这样,好像佛和众生也是这样。应该知道佛和自己的生灭心,体性都是无穷无尽的。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假设有人知道心和思想是这样,能普遍造出一切世间的境界。若能在俗谛中找到真谛,在妄上找到真,返本还原,这个人就能见到佛,而明了佛的真实体性。

心不住于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真如,也就是如来藏性。这个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所以才说,心不住于身。身是有形相,心是无形相,遍一切处。

也就是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的道理,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也可以说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一样的意思。人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又可以说:冰不住于水,水不住于冰,冰不是水,水不是冰,可是由水能变成冰,由冰能变成水。所以说真中有妄,妄不现真。在真心中有妄心,在妄心中不会现出真心。所以才说身亦不住心,可是身和心互相依持,而能做出种种佛事。这是事理无碍圆融,周遍的法,自在未曾有的境界。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假设有人想要明了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该观察法界性,法界就是真如实观,唯心识观。一切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唯“心”所造出来的。

——宣化上人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34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紫菩提老师禅律《参》一诗中,有句云:“拈花微笑心传印”。前几天,山人以此为题,写了一则随笔。柳堂先生读罢之后,评曰:“由此拈花一笑公案,联想到六祖慧能大师的《菩提偈》公案。神秀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大约即是渐悟、顿悟之别吧。其实,这本来是参悟的法门,只是两者路径不同而已。但是,俗人却往往分出境界之高下。顿悟入道,恐限天才;凡夫俗子若欲入道,走渐悟之途,比较可靠一些。”

对于柳堂先生此评,山人乃谓其曰:顿悟成佛,是禅宗的核心教义。在禅宗史上,世人之所以共推六祖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而非早期的其他祖师,就是因其开创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所谓“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反映的正是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顿悟禅”,和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渐悟禅”之差异。而南宗的“顿悟”禅,真正体现了禅的精髓,是以谈禅宗,必及“顿悟”。然而,到底什么才是顿悟,并非一个可以随意回答的问题。

六祖慧能大师,俗家姓卢,因此古人的一些诗词里,又称其为“卢能”。比如宋徽宗有诗曰:

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

《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从五祖弘忍与慧能的对答中,就可以看出,慧能之悟性极高。他虽不识字,但却是上根、利根之人。是以慧能大师得法之后,曾有言曰:“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可见他度众生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根以下的人,都不是他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门你进不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六祖慧能得以传承衣法、一鸣惊人的《菩提偈》,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典故中,可以知道六祖与神秀大师争衣法之传,最后是慧能获得了五祖的传承。《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枷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述,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此后,迨至明代吴承恩写《西游记》之时,书中须菩提祖师,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的一段文字,便是将五祖传法给六祖慧能的这个故事,照搬了过去。

因此,“南顿北渐”的顿悟之法,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适合,以其对于根器的要求,太高了。是故六祖慧能有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无论是南顿还是北渐,其实都是一种法,修的也是同一个佛,但是每个人的资质大不相同,开悟的速度亦是有快有慢,所以才有了佛法的渐、顿之分。

【2】禅净双修

《法华经》把佛之知见的证得,分成两方面的四阶,称为“开、示、悟、入”。开与示,是由佛陀担任的、对众生做的,将众生本有的佛性之宝藏打开来,指示给众生,称为开示;悟与入,则是由众生自己来做的,众生明白了自性本来可以成佛,这就是悟。悟后如法修持,才能进入佛的知见之门。

若以阶位来衡量,悟佛知见,是在未登初地的凡位菩萨;入佛知见,是在登了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因为唯有初地以上,才能一分一分地断无明,一分一分地证觉性。初地以前,都是准备工夫。可见,顿悟是悟的理体法性或佛性,顿悟并不就等于成佛;渐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积于渐修,才能真的成佛。

虽说“理以顿悟,事以渐修”,然而世上之人,不估量自己的根性,就动辄笑其他修行法门为“着相”,境界太低,而自己却又做不到。正如慧能大师所言:“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比如百丈怀海禅师,虽然建立了丛林制度,但是其亦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万修万人去。”又如净土宗六祖、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禅师,亦有云: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这位永明寿禅师,史上可谓是鼎鼎大名。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师。他禅净双修,更身兼两宗祖师,既被尊奉为净土宗六祖,同时又是禅宗的法眼宗三祖。世人都公认他是古佛再来之人,并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感应篇汇编》里,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放生故事。其文曰:

唐末五代延寿禅师者,丹阳人。初为余姚县吏,亏欠库钱几十万。有司鞫之,止是买物放生用过,不意亏耗如许也。罪当死,临刑颜色不变,言曰:“我放活万万生命,今虽死,径往西方矣,岂不乐哉!”钱王闻而怜之,释其罪,为僧。梦观音以甘露灌口,慧性日开,著《万善同归集》六卷。住永明寺。九十八岁,合掌坐化,起塔寺侧。有僧每日绕塔礼拜,人问故,答曰:“我,抚州僧也。因病至冥,见殿角有画像一轴,阎王自来顶礼。余问主吏,答曰:“此寿禅师也。凡死者皆经此处,唯禅师径往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王故敬礼耳。”可见往生之时,若径生西方,为阴府所重如此。

这则故事,亦另有版本,说的是唐末五代的永明大师,讳名延寿,平常喜欢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在未出家之前,于吴越王钱文穆镇宁杭州时,当余杭县的库吏。有一年,适逢灾荒,由于灾情急迫,他便先动用了库钱来救济灾民,因而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

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救济灾民。因此命执行刑罚的人,在临刑之际,注意观察其言词面色,前来禀报。大师身临刑场,脸上殊无忧戚之色,反而神色怡然自在,毫无惊惧,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对库钱毫无私用,全都用来救济灾民。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大乐事?”吴越王听了他的话,就赦免了他的罪。永明大师从此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佛拜忏,获得无碍辩才。

据说大师圆寂之后,江西抚州有某僧生病,神识被摄入冥间,看见阎王大殿左边,供有一尊僧像,阎罗王时常出座恭敬礼拜。某僧感觉奇怪,便问主吏。主吏答曰:“阎罗王礼拜的是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在世修持精进,如今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得上品上生。阎罗王特别尊敬大师之德行,因而设供,每日经常礼拜。”

永明寿禅师,虽然出身于五宗之一的法眼宗,但却不限于一门一派,他提倡禅净双修,并提出了在后世脍炙人口的禅净《四料简》。此《四料简》,道尽了禅、净两种法门的奥妙和利益: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立地成佛,但是对于根器的要求很高;而净土宗,则是利钝兼收,不过效果会慢一些。要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先往生极乐,开悟之后,再乘愿回到红尘,随缘化度众生。因此,很多不是上根、利根之人,还是以老实念佛为好。

——————————————————————————
【乐樵注】参与评论师友:@柳堂666 [作揖][鲜花]

#读古诗#
梦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 〔唐代〕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注释】
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恻恻:悲痛。开头两句互文。
瘴疠:疾疫。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
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
颜色:指容貌。
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赏析】

  乾元元年(758)李白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剎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地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想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上篇所写是诗人初次梦见李白的情景,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狮子座/乙木/女”是真正的热情洋溢的灵魂,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她们都能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点燃周围的一切。❤️“狮子座/乙木/女”也有她们的柔软一面,她们对爱
  • 爱情真的会过期,本想一定和她结婚,但是到最后我放弃了,因为爱不属于一个人 爱是两个人的事,只有我自己付出那不叫爱,只是一厢情愿,走了五年,没有想过离开,但是如
  • 打扰一下,秀个恩爱️❥❥❥❥❥ 时间让故事继续让如果有如果♡⃝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 ☽⋆#任嘉伦[超话]#      ❤ͮͮͮͮ️ͮͮͮͮ||ᥫ
  • 在今年双十二购物节,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客厅投影仪品牌和产品。在今年双十二购物节,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客厅投影仪品牌和产品。
  • 前段时间听了一个播客 简短的几分钟却真真正正的改变了我的心态 这么几年来 我一直不知满足 对自己的身材是反复苛求 带着马甲线的身躯仍然在夜晚痛哭为什么还是瘦
  • 所以说肉字里边两个人,“里边罩着外边人”里边的这个人和外边这个人是有连带关系的,“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是人吃人”那么既然是人吃人了,这个人会不会是我的朋友呢
  •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卓不凡丨刘宇宁天行健刘宇宁燕子京丨刘宇宁珠帘玉幕刘宇宁魏劭丨刘宇宁折腰刘宇宁书卷一梦丨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刘宇宁丨刘宇
  • 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生活不论好坏,每天都是限量版,永远乐观自信,永远积极向上,别让世俗,淹没了生活的浪漫和
  • #创业[超话]##保定[超话]##科技型中小企业##保定##孵化器##河北[超话]##打工人#第五人格代练#第五人格##第五人格赛事##第五人格公益##第五人格
  • gzrz#多特蒙德vs皇马#4月18日,专研敏感肌的皮肤学级护肤品牌薇诺娜官宣全新品牌代言人刘诗诗,同步上线的《恭喜你,春天终于要过去了》TVC迅速在微博、抖音
  • 那天她穿的黑西装➕露腿➕靴子,我可以说杀疯了我甚至觉得她走哪儿哪儿都有人在看她,起初我还在嘚瑟自己有面子,假意醋一下,实则觉得我女朋友slay全场,直到染头那个
  • )逛了毕业后才开放的烟台山(毕竟市区该逛的之前也都逛过了 人是真的多…后面和许安妮不知道咋滴抽风去了三坊七巷 救命这是我见过最多人的一次!而且第一天,我们伴着毛
  • (因为身体原因,我没有陪缓睡过一个整觉,倒是他爸更有一套照顾孩子的经验[捂脸])姥姥瘦小的身体却天天爱抱“高大”的缓,姥爷把无尽的温柔都留给了缓。大师 我悟了[
  • 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心中不可少善,行事不可无善大胆一点,反正生命只有一次,不要虚度光阴,不要抱怨人生,拼尽
  • 偏日常无脑风+受贴贴攻+攻醋王自我攻略变变↯态+小甜饼开心第一#小说资源分享##小说txt分享[超话]##甜文##宝藏小说推荐官##热门小说推荐#其实看小说也
  •   10.人有千面,心有千变,见人少说话,见事少掺和,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世人所争不过人间一碗烟火,偏偏这碗人间烟火,燎尽世人千
  • 早上睡到自然醒去对面双塔集市吃了个撑,纸皮烧麦和麻小生煎很合胃口就是每份四个起卖太多了,大嬢嬢的芋泥麻薯分量不是很多,吃个名气。这月的运动量全在这四天里了[你好
  • 尤其我又是一个无比恋家的人,每个想家的夜里都想立即买张票赶回去,可看着家乡与北京的收入对比,再回头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为这个职业付出的一切,我怂了。司机感觉这一只
  • 小兔叫肖战,见到他记得跟他说,我很想他谢谢#chris邱宇辰[超话]#大家晚安,睡觉突然惊醒发现错过了好多[跪了]看完后,邱宇辰,我更喜欢你了[送花花]我是追x
  • #任嘉伦[超话]# ④~ -任嘉伦平安喜樂 任嘉伦 你是落日弥漫的橘 天边透亮的星。 I Love You “长日欢喜 四季与你” ゚・。・搬运 快转 二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