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 宁夏率先在国内应用“生物矿化”固沙

该技术不仅能固定沙子,还能帮助植物生长】 9月17日,宁夏沙漠高速公路综合设计关键技术学术研讨暨现场观摩会在中卫市举办。会议前一天,阴雨蒙蒙,腾格里沙漠(宁夏境内)没了往日的焦躁,平静安逸了许多,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几位公路设计专家,在乌海至玛沁公路(宁夏境内)青铜峡至中卫段(简称乌玛公路)穿越沙漠腹地路段沿线步行了3个多小时,检验“生物矿化”固沙的试验效果。在专家眼里,若想在乌玛公路18公里长的穿沙漠段治理沙害,不能单纯依靠防护体系,“要一劳永逸,还得靠植物”。


用生物反应诱导碳酸钙固定沙子

9月16日11时许,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张继周博士刚下飞机,便立即动身前往乌玛公路,在车上,他向记者讲述了“生物矿化”的概念和意义。

“这段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腹地18公里的路段是乌玛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首条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高等级公路,治理沙害尤为重要。”张继周说,目前国内主要通过“疏、导、阻、固”的方式来防沙治沙。除草方格能固沙外,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南大学联合承担了一项科研项目——生物矿化防沙固沙的关键技术与高速公路应用示范(简称“生物矿化”),这项技术能把沙子牢牢固定下来。

据张继周介绍,“生物矿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培养一种菌种拌生脲酶,利用这种生物脲酶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生成无机碳酸钙。碳酸钙作为一种胶凝材料,可以将沙粒胶结凝固在一起,但又不会像水泥那么硬,还能增加沙漠持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改善生态,且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当日15时许,车辆从中卫北迎水桥互通式立交驶入乌玛高速,张继周下车后从正在修建的一段缓边坡一路小跑,找到了一块试验沙地,如同收获珍宝一般欣喜若狂,不时摸着沙子找着什么,还用手机多角度拍摄记录着……

“这是‘生物矿化’试验早期工艺还不成熟时的一片试验地,当时项目组技术总负责人东南大学的缪林昌教授带领项目组部分成员于2019年6月在此处完成了试验。试验选取了200平方米的试验区,试验区又分成4块,每一块小区域喷洒的生化溶液的剂量、参数都不一样,主要是用来观察在固化阶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张继周表示,这是试验两年的“生物矿化”固沙技术第一次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应用,“正因为那次试验我们看到‘生物矿化’固沙技术的潜力和应用前景。第一,它能把沙子固定住;第二,从现场植物生长情况看,这种固沙方法对植物生长有帮助作用,因为固化区的沙漠持水能力有所增加,项目组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张继周感慨地说。

记者注意到,这一片试验地的大部分已被沙子覆盖,偶有分离尼龙网格栅在沙漠里“崭露头角”,其周围稀稀拉拉地长着嫩绿的骆驼刺。该公司尹文华博士在几株植物附近拨开覆盖的沙子,露出如同石头外表模样的表皮,尹文华捡起几块表皮层对记者说,“这是‘生物矿化’后形成的矿化层,有0.5厘米至1厘米左右的厚度,能明显看到中间的孔隙是通的,这利于水的下渗,同时也能起到保水作用。”

首次应用到国内沙漠防沙治沙实践中

何为“六带一体”防护体系?带着疑问,记者同几位专家沿着沙脊线一路往西南方向行进,除了满眼的黄沙,便是依次错落排开的绿色栅栏和蓝色网格以及草方格,不时有风滚草来回滚动。尹文华向记者介绍,眼前的栅栏、网格等构成的就是“六带一体”防护体系。

他表示,腾格里沙漠主导移动方向是从西到东,设计团队便在距离高速公路250米开外的迎风侧从外到内,间隔25米设置了3道2米高的绿色前沿阻沙栅栏,紧接着设置了蓝色高立式大网格沙障,再依次是低立式尼龙网沙障、草方格、灌木林带和卵石压覆带。相对应地,在距离公路150米开外的背风侧也是如此设置。“因为沙丘在移动过程中有风,所以最外面的高立式沙障是为了降低风速,同时也阻挡一部分沙子进来,到草方格这一环节,就能把阻挡下来的最里侧沙子固定到原地,再到路边用鹅卵石压覆,这也是‘六带一体’防护体系的基本原理。”尹文华说。

经过两年时间的检验,“六带一体”防护体系确实起到了防沙固沙的作用。记者看到,沙子每经过一层沙障,堆积数量逐渐递减,到达灌木林带和草方格的沙子越来越少,绿色植物越来越多,生长情况良好。但由于在风沙移动过程中风吹沙丘提高了沙脊线,有部分阻沙栅栏被覆盖,还有部分草方格已经失效,不时有骆驼“串场”寻觅绿色植物,来回踩踏破坏了低立式沙障。不过,此处的“生物矿化”试验很成功,草方格和低立式沙障区域有较为完整的“生物矿化”固沙层,起到了很好的防沙治沙作用。

“去年8月我们扩大了‘生物矿化’试验规模,在‘六带一体’防护体系沿线选取了一段流沙非常严重的走廊区内,实施5万平方米的‘生物矿化’固沙作业,这次的‘生物矿化’固沙作业区借助高立障在外围阻沙,同时防止放牧的牧群进入固化区。”尹文华表示,“从现场的实地情况以及无人机测量的高程对比数据来看,5万平方米的‘生物矿化’固沙区的地形高程与一年前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生物矿化’固沙克服了草方格或低立式沙障被流沙掩埋失效的缺陷,经历一年的风雨雪冻仍岿然不动,这是最好的检验。”张继周补充道,“‘生物矿化’固沙区的植物成活率达到60%,‘生物矿化’与原生植物,相当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容易起到防沙固沙的效果。如此一来,打造新的沙漠生态走廊,让沙漠变绿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生物矿化’固沙技术首次应用到国内沙漠防沙治沙工程实践中,已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看着穿沙公路两侧的绿植,几位专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新消息报记者

安小霞

文/图

#兵言兵事# 【望月,在喜马拉雅山麓】翻过心中的那座大山——

当抵达成为信念,一切困难都不再难了

这是中秋节前连队最后一次组织巡逻兰巴拉山口。

山口的62号界碑,是上士吴杰和下士郭嘉诚心中“神圣的存在”。

这个每月巡逻4次的点位,位于海拔5700多米的山口上。艰难的攀登是对官兵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每一次抵达都会留下不同的记忆烙印。

第一次参加巡逻,作为一名新兵,当年19岁的吴杰是队伍中最年轻的队员。他至今不能忘记攀上山口、俯瞰座座雪山时的激动,脚下山崖仿佛“台阶”,一步步攀登的艰难,顿时化作那一刻的澎湃热血。

在吴杰看来,这是青春路上“最深刻的脚印”。

那次巡逻之后便是中秋佳节,吴杰和哨所另一位新战友一起给家人打电话,他告诉母亲,这个中秋节他有收获:“长大,就是翻过心中那座山。”

青春,值得为成长付出汗水。下士郭嘉诚是个00后,在巴弄卓康哨所所在的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团当兵已经3年。这个连队最高的哨点,是他青春的见证。

每年中秋节前进行一次山口巡逻,是哨所不成文的规定。在郭嘉诚看来,越是节日越要走一趟最难走的路,这关乎对祖国的忠诚,关乎对亲人的承诺。

刚选取士官时,郭嘉诚的母亲突然患病卧床不起。得知消息,他当着战友的面流泪了。

那天风很大,哨外的长廊上,郭嘉诚眼泪刚涌出便被风吹干。身旁的战友默默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人生艰难时刻,真诚陪伴犹如寒夜中的炉火。那一刻,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那天之后,郭嘉诚再也没有惧怕高原凌厉的风雪,“总有一个与你并肩的人,让你忘记寒冷”。

温暖是可以传递的,并最终化为信心和信念。那年的中秋之夜,郭嘉诚翻来覆去睡不着,哨所星幕低垂,睡在上铺的他从窗口望见熠熠星光和银盘似的月亮,内心的牵挂又多了一重。

想起和家人视频时病榻上的母亲,恨不得立即飞回她身边……郭嘉诚在心里和自己较劲:“参加下一次62号界碑巡逻!”

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勇气的。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郭嘉诚,曾自认“不擅长爬山,不适应氧气稀薄的雪山”。此前他曾经2次“挑战”兰巴拉山口都没能登顶。

经历了挫败之后,郭嘉诚曾经一度惧怕。但他明白,年轻就要敢于挑战。

翌日清早,郭嘉诚主动申请和留守战友换班。那天,在距离兰巴拉山口62号界碑只剩几百米距离时,郭嘉诚不小心崴了脚,差点滑入一旁的冰洞。

“当抵达成为信念,一切困难都不再难了。”就像郭嘉诚说的,界碑在哪里,信念就在哪里。在战友帮助下,他一点点挪到界碑前。

这次巡逻之后,郭嘉诚的母亲奇迹般地从昏迷中苏醒。那天手握电话,郭嘉诚泪流满面。

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感恩。是迎难而上的历练让他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

“翻过心里那座大山,才不会惧怕下一次攀登。”这是郭嘉诚对成长的理解。

此后每次巡逻62号界碑,郭嘉诚都会收获“新的感受”。每次站在山巅看着绵延雪山,他懂得眼前的风景只有边防军人才能领略,那是坚守的馈赠。

翻过青春的最高海拔,这也许就是“抵达”的意义。

哨所月饼的特殊滋味——

守在艰苦的地方,幸福是件容易的事

一缕朝霞跳出山坳照在岗哨前的空地,阳光晃眼,梁艺馨探着脑袋、眯起眼睛望向路的尽头。

早饭过后,这已是指导员梁艺馨第3次出门了。

连队物资每2周上哨送一趟。上哨的车道弯多路窄,有些路段常年覆盖冰凌,每次运输车上哨,梁艺馨这个连队“大家长”的心都悬着。

“连队兄弟都是一家人,不担心那是假的!”在电话中得知,车再转个弯就到了,梁艺馨赶紧召集哨所人员到门口迎接。

列兵道博博有点激动,这一刻他期盼了许久。运输车捎来了物资,还有这孤寂雪山最稀缺的东西——山外的消息、远方的牵挂。

“拆包裹”是哨所官兵心中最欢乐的事。中秋节前能收到包裹,用官兵的话来说,“就像挖到宝藏一样,有一种特别的惊喜”。

守在艰苦的地方,幸福是件容易的事。“每次收到包裹都很满足,这感觉能持续好几天。”梁艺馨一边说,一边拆着手中纸箱。这一次,他如愿收到了期盼已久的爱心快递——女朋友朱若曦从成都寄来的满满一大包零食。

朱若曦和梁艺馨是中学同学,两人一起从四川老家走出来,一个考上驻河南某军校、一个考上成都某大学。

从上军校开始,收包裹就是梁艺馨最期盼的时刻:“学校管得严格,我外出不容易,接电话都有时段限制。朱若曦在成都每次想我了,就会给我寄上一个包裹。”

梁艺馨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各式各样的包裹照片,有T恤,有手表,有小吃,还有“拍立得”照相机……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到一股浓浓的爱意扑面而来。

那个年月,从成都到河南,一个包裹能走大半个月,朱若曦经常在电话中开玩笑:“咱俩的包裹走的路,能绕地球几圈了。”

梁艺馨的微信头像,就是一张月饼的照片。那是一年的中秋假期,朱若曦请假专程来看望梁艺馨,两人一起到酒店参加一场手工月饼制作体验时,亲手制作的月饼。

“月饼的滋味,就是团圆的滋味。”那一次,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郑重做出了执手一生的决定。大学毕业,梁艺馨奔赴西藏边防,带着朱若曦对他的支持理解、更带着两人坚守的团圆梦。

一晃几年过去了,每到中秋,梁艺馨都能收到朱若曦从成都寄来的月饼。梁艺馨说,他们已经计划好了办婚礼的时间——就在明年的中秋节。

“月饼可真甜。”道博博把一个月饼塞到记者手里,笑得像个孩子。拿出手机,他给记者展示刚刚网上下单的月饼:“月饼寄给我爸妈。”

道博博记得离家的时候,母亲给他的包里塞了自己最爱吃的米花糖。当最后一块米花糖吃完的时候,小伙子流泪了。如今身在雪山的他,有了新的梦想:等休假的时候他要带着父母“打飞的”去贵州,看百里杜鹃。

20岁,一切皆有可能的年纪。

“我将来要开个月饼店,就叫‘哨所月饼’。”刚到哨所,道博博曾听老兵说,哨所的月饼特别甜。在哨所守了几个月,他才真正领悟老兵那句话背后的深意——哨所月饼的滋味,就是家的滋味;和战友一起吃月饼,就是团圆的滋味。

中士高鹏永远忘不了和战友在边防线上吃过的月饼。

那天,外出巡逻的高鹏和战友在一个垭口遇上风雪,他们被困在山洞。几个人点燃篝火,一起分吃一块月饼……

此刻一边和大家吃着月饼,高鹏的眼前再次浮现那个中秋节的风雪、山洞的篝火。

“在哨所,我吃过最有味道的月饼。”哨所月饼的滋味,都是人生的滋味。

每一个夜晚都可以是中秋——

头顶边关月,只为了身后的家国更美好

即将离队,高鹏舍不得哨所的一切。

高鹏主动和战友“调岗”,凌晨时分那个最容易犯困的时间段,他全部承担下来。他明白,哨所的月下坚守,将成为他一生中“最皎洁的回忆”。

执勤岗哨位于一片空地,远处是连绵雪山,再远一点的地方便是官兵每天凝视的边防线。

高鹏第一次站哨,就是在这样一个月夜。银盘一样的月亮,把班长王普的身影,衬托得愈加高大。在他的带领下,高鹏手握钢枪、站得笔挺。

气温降至冰点,冷风吹过,王普转身为高鹏紧了紧衣领。望着月亮,第一次站哨的高鹏,感受到坚守的传承、更感受到坚守的神圣。

那时候,城里的年轻人都喜欢一首流行歌曲《当时的月亮》。当兵前,高鹏经常和高中同学一起在KTV点唱这首歌。当他想起那句歌词“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伫立遥远哨位的他,心中渐渐有了答案——军人的坚守属于祖国,头顶边关月,只为了身后的家国更美好。

“假若没有守在这里,我不会懂得,月亮为何明亮,山河为何壮美,边防线为何神圣。”写给家人的第一封信中,高鹏这样写道。

在这个遥远哨点,一茬茬官兵在传承中坚守,也在坚守中传承。

那天,下士吴郑弦第一次上哨。他的班长高鹏语重心长地说,站在哨位上,你更能感受到军人肩上责任之重。

第一次站夜岗,四周一片寂静,在这个海拔5500多米的战位,夜里听不到鸟兽虫鸣,耳边只有呼啸风声。翌日中午,吴郑弦给女朋友微信留言:“在山顶静谧的夜里,仿佛能看到远方的你,仿佛在守护着你酣眠。”

守护,因为责任。吴郑弦渐渐发现,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更加理解了何为责任,何为担当,“在哨所望过月亮,就会懂得脚下土地的分量”。

今年,吴郑弦到连队参加无人机操控员培训。他以优异的考核成绩成为连队首批无人机操控员。

这次上哨前,吴郑弦带着无人机,跟随连队战友参加另一个哨点的巡逻。那是一个海拔较低的点位,无人机成功捕捉到一处巡逻盲点的图像,而在过去到达这些“死角”,战友们往往要绕行数小时。

“能发挥技能特长,为连队执勤做点事,我觉得这个兵没白当。”吴郑弦说。同样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还有老兵吴杰。

攀上兰巴拉山口,吴杰用手机拍摄了一片冰川。他把照片发给妻子曾友花:“今年中秋恰逢你的生日,我依然不能回家……”没有说出口的,是老兵内心的亏欠。

手机那头的曾友花,一下子红了眼圈。她懂得,如果丈夫不是一名军人,此刻的她便可以和他牵手赏月;在每一个风雨的夜里,他都会来接自己下班。

曾友花更懂得,她是一名军嫂,必须用肩膀为丈夫撑起一片天。

这位边防军嫂,已经快一年没能和丈夫团圆。去年的中秋节、前年的中秋节,她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

去年,吴杰把一张三等功证书寄回家。曾友花把证书放在客厅橱柜里,这是丈夫的荣誉,更是她的荣誉。

同事问曾友花:“你的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怎么老看不着他来接你?”曾友花说:“我的丈夫守护的地方很远很高。那里有巍峨的雪山,有璀璨的星河,他是为祖国站岗的人。”

“祖国要我守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妻子的支持,让吴杰选择了继续坚守在喜马拉雅山麓。今年初,吴杰被评为日喀则军分区“忠诚戍边十大感动人物”。作为军嫂,曾友花受邀来到连队参加颁奖典礼。

那个团圆的夜晚,不是中秋胜似中秋。指导员梁艺馨,带着哨所战友郭嘉诚、道博博和高鹏,一起和吴杰夫妻俩过“团圆节”。

这一次团圆是如此珍贵。

桌上的菜是战友们自己炒的,香蕉和苹果是连队特意送上哨的;窗台上的几盆多肉植物,是曾友花大老远从老家带来的;还有官兵们的笑脸,是那么的真挚、那么的清澈……

端起盛满饮料的杯子,曾友花说:“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无法想象这里的艰苦;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也体会不到这里的‘温暖’。”

对于心中有祖国、有爱的军人和军属来说,每一个夜晚都是中秋,都是温暖的日子、团圆的日子!(解放军报/薛敏 徐娜 冯亚坤 龙龙)

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说:“千万别太顺从孩子,因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宠出来的。”

《围炉夜话》中也说道:“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

真正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源于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

被溺爱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被溺爱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这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有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10岁的男孩仅仅因母亲没有满足他的小要求,就对母亲拳打脚踢,每一拳都极其凶狠,打中其要害

即使母亲躺倒在地,却依旧不依不饶,用脚狠狠地踹自己的母亲,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亲人,而是多年的仇人。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

女子与母亲发生争执,当街给母亲甩了两个耳光;母亲为了请求孩子去上学,当街给自己孩子下跪。

更为严重的是,溺爱孩子甚至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有个被溺爱的孩子,从小好吃懒惰,只想着如何快速致富。

为了一己私欲,给父母购买保险,在他们茶水中下毒,制造煤气中毒假象,用父母的性命来谋取钱财。

这些事件无一不让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就像一头白眼狼。

不仅毁掉了孩子,还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

莎士比亚曾说:“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被溺爱的孩子,只懂得一味索取,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永远也学不会感恩。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的父母。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个故事众所周知。

小时候偷窃东西,母亲看到不制止,反而还夸赞自己的孩子“能干”。

长大后,偷窃的东西越来越多,一次,偷窃别人家的金子被抓住,被判死刑。

临刑前,儿子请求见母亲最后一面,大家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同意他的要求。

儿子对母亲说:“我从小喝您奶水长大,现在我快死了,只有一个要求,想再喝您的奶水。”

母亲答应,不料,儿子却将母亲的乳头所咬掉,狠狠地说道:“要是小时候您阻止我做这种事情,我现在也不会沦到如此地步!”

印光大师曾言:“爱子之道,不是姑息。姑息非爱,乃害也。”【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现在有很多父母生怕委屈了孩子,吃好的,穿好的,无限度地满足孩子。

对于孩子的错误,不批评,不指责,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就简单带过。

有的父母在孩子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时,选择包庇,辩解,甚至花重金去帮助他逃脱责任。

要知道这样的溺爱,根本不是爱,而是一把无形的刀,断送孩子的一生。

它杀死了孩子的感恩、独立,责任和成长,葬送了整个家族的希望和未来。

爱他,就让他“吃苦”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吃小亏将来会吃大亏,不吃小苦吃大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小时候,父母为孩子遮风挡雨,可是父母终究会老去,即使能帮一时,但帮不了一世。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

1.吃读书的苦

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只有累过,才能知道闲的滋味;只有苦过,才能享受极致的甜。

读书虽苦,却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今日吃读书的苦,往后都会成为一条宽广的路,指引他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2.吃劳动的苦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疼爱孩子,才为他的将来长远考虑,舍得让孩子吃劳动的苦,正是深爱的表现。

勤劳的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永不会过时。

勤奋独立的孩子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更强,幸福度也相对更高一些。

3.吃批评的苦

《左传·宣公二年》:“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善莫大焉。”

孩子犯错实属正常,父母应正确引导,适当批评,让孩子学会自我审视,不断改错,不断成长进步。

若是选择包庇和宽容,则会养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

4.失败的苦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

身为父母,需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失败观,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告诉孩子每一次的失败都是离成功更进一步。

5.分离的苦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来来往往,离别总是常态,要学会坦然接受。

孩子就像父母手中的风筝,想要他飞的更高,就要舍得剪掉手中的线;想要他学会真正的独立,就需吃分离的苦。

孩子越早独立,越早分离,越是成功。

6.不守规则的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漠视规则,不守纪律,父母若是一味偏袒,则会养成肆无忌惮,目中无人的性格。

要知道一味的纵容,不是爱,而是害!

孩子犯错,接受适当的惩罚,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双手去赢得想要的。

只有经过不断历练,孩子的羽翼才能越来越丰满,即使风雨来临,也能学会自己撑伞,扛起希望和责任!

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能够分享出去,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引以为戒,愿世间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
  • 虽然家里被封的严严实实‍对了,我把行李拿出来的时候,居然没找到我的apple pencil ,我快吓死了,里面还有金叶的一个,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虚惊一场[泪]
  • 你身上干净耀眼的少年气,晴朗了我少女时代所有的欢喜见到你那一刻我心里有场海啸,可我静静站着,没有让任何人知道。说很痛也没有,但就是很难受,有些事有些悲伤已经快要
  • ૮₍ ˶ᵔ.ᵕᵔ˶₎ა 属性小家૮ ˃̵ ֊ ˂̵ აTips:id的由来是本人三次外号谐音叫效果,觉得有点单调所以加了わたなべ的纳贝,当然叫什么随大家心情啦
  • 当然,你也永远可以支持罗纳尔多,我们热爱他的偏执,他的契而不舍,他的每一次竞逐。陪着他越过人生的高峰,这是我私藏的幸福。
  • 今天梳理了一份 TCL 可以“盲买”的清单,挑了几个牛逼型号,大家可以参考下[并不简单] 【电视】 ⭐X11 和 Q10G⭐ 推荐理由:X11 和 Q10G 都
  • 修行 | 是结缘还是攀缘 随缘是一种智慧,随顺机缘,不加勉强。 随缘的人像镜子,相来则现,相去不留,毫不罣碍,如如不动。随缘并不是消极等待或放弃寻求,而是要用
  • 最后大叔得知小妹妹没死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小妹妹从来没有怪过他抛下自己,或许对这个小妹妹来说小哥哥把她从死人堆了就出来就已经是难以偿还的恩情了;就这些了第二部
  • 培训会由班长刘玉玲主持,她向我们介绍了一系列突发情况下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火灾急救、地震急救等,她还准备了一系列选择题,和同学们进行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 "公公又说:"我放个句子给你听,看看你能不能听得懂。"​我太难了[笑cry]其实我从小到大都是悲观主义者,不过近年来算是有点进步了
  • 湘湖新城山口单元宅地就是这一情况,其占地面积仅31亩,按照规定土地出让之前毋须文物勘探,而是由开发商在拿地之后开工之前报请文保部门进行文物勘探。湘湖新城山口单元
  • 有幸抢到了票,电影非常非常棒,有笑点,也有真情,最重要的是演出了真正的爱情,非常的真实,安然对齐啸的感情令人感动,因为爱情一次又一次退步,一次又一次伤心,但也依
  • 脑海里有好多定义词,但如果真的到结婚那天,老曲也像我刷到的这个视频一样哭的像个孩子,我估计也会哭着告诉我的老公让他走吧我不嫁了,我爸养我一辈子。老曲不善于表达也
  • 此前,辛巴还在直播间夸过蛋蛋,称她有能力,销售业绩也不错,准备重点培养蛋蛋。这位叫蛋蛋的女主播,其实是辛巴的徒弟,也是他公司的主播,蛋蛋在某平台上有5000多万
  • 有同学该说了,俄罗斯不是有疫苗了吗?叮咚Divabisou开学季学生党也能无鸭梨入手啦✦日本引进人气半年抛系列✦四色可选✨丰富更多选择✅Diva近20款经典少女
  • 你会真切的从内在感受到造物主对人类博大的圣爱,那种圣爱超越了世间的一切,这一切只可能发生在你的内在处于安然静寂的时刻。你会真切的从内在感受到造物主对人类博大的圣
  • 出】课#画画# 色子鸡小狐兔美 浪成仙 奇舫社 下一锅面bb钞 蒸蒸 插画师GA(-GloriAsh-)木昆昆 苍顾行 白川柏川 亚麻的部屋曼奇立德 tiye鸭
  • 这次共读让我觉得自己做成功了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带给了大家惊喜[偷笑]在书里有些人能看到小福气有些人却不能,作者没有用文字直接表述出来,而是藏在了画里,这也是绘本
  • 九十九封家书,震惊全国》叶思婉林牧野超好看热推小说//抖音推荐!九十九封家书,震惊全国》叶思婉林牧野超好看热推小说//抖音推荐!
  • 全岛我最感兴趣的奶茶读了两遍还没法好好断句的点名海浪大到把我拍倒在沙滩好多遍劈头盖脸一道浪简直脑子都进沙了林女士不愧是老广东人 点了一桌海鲜还非要加一道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