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很浅显,但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成长型思维的人终究是少数。
30岁强大于20岁不难,但是做到40岁强大于50岁,充满智慧且有稳定的江山,晚年可以影响后人越发优秀,真的很难……
人生这场马拉松,我不想像老妈子一样拖着谁前行。成年人最基本的自我管理和拎清重点的觉悟都没有,也的确不配拥有什么。
我从不害怕失去任何人。
经历过那么多事,旁人已经很难再伤害到我了。
你们永远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强大。
对世界,我一直都是硬核。

#大学时影响一生的爱好#那可能就是旅行了。在没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但我的心却一直向往着远方。后来,我上的大学又是封闭式学校,几乎不可能请假出去玩。所以每次出去旅行的时间都是格外的珍惜,每一次旅行都带来了对下次旅行的期待,于是慢慢喜欢上了旅行这件事。当时,在几次为数不多的旅行中,去洛阳的经历最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那种体验真是终生难忘。而且,那会儿手机还不像现在这么智能,偶尔我翻看当时对于旅行的记录,录制的旅行的视频,无剪辑、无滤镜,真是毫无拍摄技术可言。现在就不同了,出门旅行,不仅只带一部手机就能满足我的出行需求,重要的是如今手机拍摄和剪辑视频功能越来越强悍,比如我现在使用的华为手机的花瓣剪辑APP就非常优秀,对于视频剪辑初学者它简单易用,快速成片,而对于我们这些专业人员来说,它非常智能,有专业的编辑功能。强大的AI能力,人脸遮挡功能,可以避免侵犯到别人的隐私,还有各种滤镜和模版省去了很多编辑的时间,有了它,我的每次旅行都更加有质感,让我对下一次的旅行充满向往。这就是我#向往的智慧生活#,你们呢?有没有哪些华为应用给你的生活带来惊喜。#花瓣剪辑#

【贵阳清镇骆家桥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保市民“菜篮子” 鼓村民“钱袋子”】9月17日早上,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充满凉意,但骆家桥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大棚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丰收喽!”随着一声嘹亮的吆喝,村民将一筐筐刚从大棚里采摘的辣椒抬上小货车。经过分拣、配送,第二天一大早,这些辣椒便将出现在贵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上。

  从6月初开始,基地的1200亩螺丝椒、泡椒、彩椒、线椒等便进入丰收期。一串串绿油油、红灿灿的辣椒,不仅为村民带来丰收的喜悦,更带来红火的日子。

  清镇骆家桥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是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中的一个。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市民的“菜篮子”,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更多动力。

  基地年产蔬菜8000吨

  驱车沿着沥青路进入骆家桥村,翻过一个不高的小坡,一个个银白色的蔬菜大棚便映入眼帘。拾级登上基地监测平台放眼望去,200多个蔬菜大棚鳞次栉比,非常壮观。

  这里是近年来贵阳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目标,着力发展都市现代设施农业的一个代表。

  为破解农业长期处于“小散弱”的局面,贵阳选择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及品牌化推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农村资源进行整合,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升级,支持贵阳农投集团在全市建设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在探索发展都市现代设施农业的同时,解决贵阳蔬菜保供季节性缺口和供应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

  2019年4月1日,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开工仪式在骆家桥村举行,正式开启骆家桥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之路。

  “大棚的棚型是‘圆拱形连栋大棚’,棚型高度5.8米,肩高4米,比传统连栋大棚高了1米,可以更好地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还配备了内遮阳、顶开窗、侧膜、滴灌系统、喷灌系统、智能化温控系统等。”贵阳清镇骆家桥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负责人贺彦鸿说,基地采用边建设边生产方式,去年底全面建成427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和200亩露天种植基地,按照“优质茄果类+特色生态叶菜”周年栽培模式,年可生产优质生态蔬菜8000吨,实现蔬菜周年生产、持续供应。

  今年3月,收获完最后一批西兰花、羊肚菌等蔬菜之后,基地大棚和露天种植区域都种上了辣椒,其中螺丝椒490亩、泡椒227亩、线椒150亩、彩椒38亩。现在正值丰收期,红的、绿的、黄的各色辣椒挂满枝头。

  “红辣椒已经十成熟了,没坏就都摘了。”基地的种植师傅姜献伟在大棚里跟着村民一边采摘一边教他们如何辨别辣椒成熟度,采收成熟度最佳的辣椒。

  姜献伟去年3月被贵阳农投集团旗下扶贫公司从安徽聘请来到基地,吃住都在基地,手把手地教村民们打枝、管护、病虫害防治等种植管理技术。除了他,基地还有2名种植师傅、2名技术人员。

  “根据集团公司的指导意见和规程,种苗、采收、技术服务等都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贺彦鸿说,基地实行分片区管理,每个种植师傅都有自己的负责区域,每个片区务工的村民也成立工作组,由组长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蔬菜产地优势,基地今年建成投用集分拣、冷藏、冷冻、尾菜处理等于一体的采后处理中心。当辣椒装满一车后,几分钟便能送到分拣中心,按照一级、二级、次级等三个标准进行分拣打包,然后再装车发送到贵阳及粤港澳大湾区等省内外市场。

  “分拣中心每天有30多位村民进行分拣,一天能分拣打包20吨至30吨辣椒。”贺彦鸿说,基地按照订单农业发展,种植品种和规模都根据集团产销对接会的订单来安排,销路不用愁。

  建设高标准大棚、实行标准化管理、有专门技术指导和市场销路,基地生产秩序井然、周年不断。今年以来,已生产2730吨辣椒等蔬菜,全年辣椒预计采收4100吨。

  村民一年收入10多万

  “今天到八片区8-2大棚采收螺丝椒,大家把背篼带起。”9月17日早上6点过,作为基地务工组长的顾尚祝便把当天的工作安排发在微信组工作群里。她和组员们本来负责采摘露天种植的线椒,但因为下雨便来到大棚帮忙采摘螺丝椒。7点多钟,十几位村民便已到位开始在大棚里忙活起来。

  “当时村里要建蔬菜基地,我们家是举双手赞成的。”顾尚祝一边摘辣椒一边说,“基地建起来后,真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

  基地还没建好之前,和不少工友一样,顾尚祝一直在家务农,家里9亩多土地种的玉米、水稻仅够糊口,生活全靠丈夫在外给矿山跑货车支撑,一家人过得紧巴巴的。村里建基地时,她家把9亩多土地全部流转到基地,每亩地有700元租金,仅土地租金每年就有6000多元收入,而且每三年还递增100元/亩。

  “我在基地帮忙种菜、管理、采收,有了稳定的工作,一天工作8小时有100元的工资,加班费另算,一个月下来有3000多元收入。”顾尚祝说,她丈夫也舍远就近,专门给基地开货车,一个月能拿6000元工资,一家两口靠着家门口的蔬菜基地一年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蔬菜基地建在家门口,越来越多像顾尚祝一样的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摇身一变成为“农业工人”。

  “我们村处于红枫湖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以前村里除了400余亩苗木基地没有其他产业,村民收入主要靠种玉米、水稻这些传统农作物,产量一般、收入也低,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愿意种地,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有的土地也撂荒了。”骆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政伦说,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既能保护好“水缸”,又能让土地生“金”,给村民带来增收,也给村子增添了活力。

  贵阳强化利益联结,通过“龙头企业+县级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组织方式建设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骆家桥基地流转了3200余亩土地,按照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采取“三钱分红”模式发展,即土地租金为“土地钱”,入股土地收益分红为“分红钱”,村民务工收入为“务工钱”。

  “我们村成立了骆家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撂荒地以村集体经济的名义入股到基地,每年村集体经济能有50万元土地分红收入,还组织派遣村民特别是流转土地和贫困的村民到基地务工,劳务派遣费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李政伦说,如今,全村有一半的村民在基地上班,以前在外地外省打工的村民也纷纷返乡。

  村民荷包“鼓起来”只是建设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给骆家桥村带来的新变化之一,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以前的路又窄又烂,现在新修的路又宽又好。更重要的是,产业兴起来,经济发展了,村民收入有了保障,村民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干事更有积极性了。”李政伦说。

  科技助力种菜更“智慧”

  在清镇骆家桥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有8个试验大棚,里面种着新引进的辣椒、番茄、黄瓜、丝瓜等几大类蔬菜、300多个品种。

  走进3-12号试验大棚,螺丝椒、泡椒等辣椒类蔬菜长势良好,基地技术人员陈芬正在对辣椒的果长、果径、肉厚、结果数等数据进行测量记录。

  “这个螺丝椒品种叫‘炫美’,今年5月25日开始结果,现在果长26cm、果肩宽36.2mm、肉厚2.5mm、小区结果数86个,品种表现还可以。”陈芬说,“蔬菜品种决定着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适合种什么蔬菜’是重要课题,以前没有技术积累,通过试验种植,可以筛选出符合贵州当地气候和栽培环境、产量高、口感好、抗虫害能力强的蔬菜品种。”

  作为贵州最早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的地区之一,骆家桥基地通过大棚试验种植筛选现代化品种,清镇市红枫湖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拔1200至140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雨量在1091-1414毫米,为贵州贵阳大部分地区蔬菜品种筛选提供了相近的地理气候参考。从去年开始,在与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下,骆家桥基地就开始大棚试验种植,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

  “去年我们引种了茄子、丝瓜、苦瓜、黄瓜、南瓜、番茄、辣椒等几大类蔬菜一共700多个品种,通过筛选,我们淘汰了一些不合适的品种,今年继续对表现比较好、具有发展优势的辣椒、番茄、甘蓝等多个蔬菜品种进行试验种植。”陈芬说,“现在基地采收的螺丝椒、泡椒等品种,就是我们去年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博陇’、‘先红6号’。”

  在建设之初就以“打造生态友好型智慧农业样板”为目标的骆家桥高标准蔬菜基地,在着力为黔菜高质量发展提供良种支撑的同时,也积极推进农业与大数据的融合,让数据“说话”、技术“指导”,实现生产更精准、更智慧。

  “土壤温度24℃、湿度25%RH,空气温度30℃、空气湿度54%RH,二氧化氮浓度570.0ppm,光照强度1668.0Lux……”在基地指挥部,贺彦鸿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APP,不用去到现场便全面掌握了基地3-3号大棚情况。

  这是贵阳市农投集团专门开发建设的集物联网管控平台、智能水肥管理平台、安防监控平台、统一登录认证平台等于一体的信息化大数据系统,可以实现大棚精细化的管理和远程设备控制,今年初开始在骆家桥基地的8个试验大棚试运行。

  “通过系统,可以更精准地监控棚内空气、土壤温湿度等环境情况,指导我们开关顶窗、侧窗、遮阳网,及时调整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贺彦鸿说,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数字通信技术让蔬菜种植更加“智慧”。(编辑:九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些精彩注定属于他人,你无须驻足;走好平凡的步履,期待常会不约不至。 万事可期 : 岁月有往复,四季有迭替。
  • 然后我去之家看了眼终端价,显示优惠1.5万,这价格合理,但总让人觉得的还是不够便宜,毕竟这个级别对手都杀疯了....#凯文聊车#车显得更年轻还漂亮,现在不好卖,
  • 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面目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但这两溜房子都是三层,都有许多拱门,恰与教堂的门面与圆顶相称;又都是白石造成,越
  • 相道大健康品牌咨询机构,专注大健康品牌策划11年,相道观察是,华大提出:基因技术让普通人健康长寿120岁。我大佬就是优秀,拒绝反驳[白眼][白眼][白眼]#易烊
  •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万五千里”成了红军长征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万五千里”成了红军长征的代名词。
  • 把儿时的记忆留在相片里… 没什么,就是觉得想吃上一口大饼好难啊大饼无味分饼吃饼的人正进行着罪恶这是画饼人的功劳画饼人在吃饼,画饼人在笑你我是大饼上点缀喧嚣的芝麻
  •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电商业务在2021年Q4的GMV高达2403亿,同比、环比均增长了35%以上,这要远远超过国内其他电商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快手电商业务在202
  • 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综合优势,推动中石油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大力实施“稳油增气”推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到2025年占比提高到55%左右;2035
  • 而在其他流派上,郑国凤老师的天才也是被应用到了,尹派是拿手的,在我看来郑老师的性格的确符合尹派,柔软多情,纯洁如玉,真假楚王孙掳掠了多少青春少女的心。而在其他流
  • 而在很多车型的相对关系里,车身是“压”在车轮上的,这样一个“举”的形态,也在离地间隙的物理数据上为奔腾B70S带来了极大的优势——离地间隙达到了180mm,这是
  • 2032-2041年为戊辰运,大运天干地支官杀星主事,官杀星天干戊癸合,四柱用神有力,但是财星不显,经济提升空间不大,但是事业发展平顺,如有难题都有人幕后鼎力支
  • 那个年代的父亲、书读的少,对于爱……不懂什么叫正确的恰当的方法的应该不应该的,只知道什么是用力的甚至是虔诚的忠诚的。而且,为什么就不去承认,除了天意,一个不怎么
  • 强推P0《喝多了才会笑》作者:涌西,太好看了这本!!
  • #暖春心动季# 每个人都有阴暗面,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对不同的人不同态度喜欢就交流不喜就陌路,不用理解各有各的路。”时至信息爆炸的今日,哪怕不去各街道实地走访,随
  • 黄屏认为,美国社会一直提倡多元和包容的精神,但也有一些思想狭隘的人却很难接受与自身历史、文化和制度不同的国家,总是对别人指指点点,想要改造其他国家。中国驻纽约总
  • 4月11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一位娃哈哈奶茶加盟店的店主,该店主称,与娃哈哈奶茶的合作是一年一签,此前是与原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签约,从今年开始合同改为与娃
  • 对此,在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拟从及时发现、有效防范侵害妇女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角度,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规定:一是,户口登记机关、婚姻登记机关、乡镇人
  • 它在节能模式下的油门是迄今为止所有我开过的车中最惊艳的,注意这里也有前提,是且仅是节能模式下。还有一个神奇的点,我看全网都没人提过(感谢我的朋友栾工指导)那就是
  • 还有那个粉色小猪猪…我真的好爱这些可爱又无用的小玩意~还特意拿到我妈面前炫耀!小猪猪真的爱啦爱啦,建议宝们都选粉色[哇]大容量的满足咱夏天的需求~ 吸管的设计不
  • [举手]打开活动图片立即参与,期待你的声音~#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这一天的流水账记下来,觉得日子其实就是这样重复又不重复地流去的,而这一天里,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