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新解》卷九:受阴区宇,母子相认,出来反观看见自己面容

【原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解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此通讲明受阴从始至终的境界,先来个总论,以下再分论十种魔镜。
佛又说道:“以上修色阴尽的善男子修行人,修禅定,修观照,色阴已经破,已经尽了。
见三世诸佛心,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见自性自心,自己自性本心即是佛,即是道。
众生迷暗,众生迷失本心,不见心性,向外驰求,终不能见佛,不能见自己真心。
今色阴云开,在自心显现,岂不亲切明白,所以比喻说如镜中现像。”
万劫不见,一见自己本心,如同母子相认,岂不亲切。
如同蓬头垢面,覆盖满尘垢,洗干净以后,母子相认,喜极而泣。
《道德经》中讲: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圣人老子在此谈母子事情。这里的母是指大道,子是指天地万物。天下有个开始,这个开始也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所在,世人以为是天下之母。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就是天下之母了。
《道德经》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人们既要知其母,也要知其子。这一句教导世人,不可偏执一端。陆九渊和朱熹各执母子一端,争执不休。陆九渊应当是知母也知子,而朱熹仅知子不知母。世人在唯物和唯心之间争论不休。
如果知母,必定知子,因为子多少会长的像母的。但是如果单单知道子,由于子孙众多,未必知母。如此可见,治学的人,需要寻找学问之母,再遍观子孙,自然一望便知。如果一个母亲生了许多的子孙,每个人都在拿着一个子孙在争论不休,也无从知道这是谁的后代。经为学问之母。如果认识了学问的母亲,那么久能够一通百通了。
既然知晓万物从道而生出来,那么就不会只盯着物了。心不为物所困,不为名利患得患失。守着母就会得到保护,不会受到伤害,不会被名利伤害自性,不会因为名利而丢失了性命了。这里圣人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守母的方法,如何守道。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塞住口,闭其门(眼耳),管好门户,六根清净方为道。
终身精进修行从不停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样自然就少受了许多干扰,内心更容易安静。这也是返还先天的方法,是寻母守道的方法。如果仅仅用两片树叶,就能够把双眼遮住,即使泰山在前也看不到。如果用两颗豆子塞住耳朵。即使打雷了都听不到多大动静。如果用辣椒把舌头辣的麻木,也很难一下口舌利索,变得木讷了。如果管不好九窍,就会看到不好的,听到不好的,想到不好的,也会做不好的。世事纷纭复杂,会扰乱人心,就没有得救了。
如果能够见小知微就称之为明。自心光明才能够看到幽暗之处,也才能看到微小之处。如果世人能够安守内心的柔弱,就会逐渐的变得强大。柔弱符合大道。刚强违背大道。树木在柔弱的时候,世人就会扶持。树木在刚强长大的时候,可能就会被人砍伐了。守着极柔顺的母亲,守着大道。看似柔弱,但是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强。用这散出来的微小光明,点燃众生的心灯,恢复世人本有的光明。其实点燃得越多,圣人自身的光亮并不会减少。一烛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如果能够安守柔弱,不炫耀刚强,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如果能够恢复自性,就远离了危险了。如果众生心灯被点亮了,发明了本心,就会自觉远离物欲,远离是非。如果能够世世代代这样传承下去,心灯不断地传承,薪火相传,就不会中间断灭了。叙利亚有一个小灯教堂,历经千年灯火不断。佛家有传灯录,心灯不断的传承。自性具足一切,世人骑驴找驴,怀有宝珠而不自知。每个人都能获得上天的眷顾,都有传家宝,只是世人不知道而已。只是世人不能承袭而自绝明德罢了。假使能如此做工夫,就会绵绵而不绝。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佛又说道:“虽然已经破了色阴,似乎有所得,可是还未能自在用。
虽然见修行人本有的妙明觉知一切的心,似乎有所得其心之全体,而未能发出自在用。
和以上的比喻是吻合的,虽然见佛心,如同镜中像。
镜像虽然显现,而不能动作自由。
如来恐众生不能明了,所以又以梦魇中的人来比喻。
比喻修行人被受阴所覆盖。
虽然被受阴所覆盖,而自性本心本具佛心,所有德相都具备,手足虽然是好的,但是不能自由动,只是智慧不惑,心中明白。
心触碰客邪,被客邪所侵入,客随主便,趁虚而入了。
心虽然明了,力不从心,力不能自由使出来。
客邪,指魇魅鬼所黏住。
此可以称之为受阴区宇。
区:之前有说如同小屋子;宇:可以说是屋子的四个面。”
色阴尽又进受阴,如方才从一屋出来,又进去一屋,所以称之为受阴区宇。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佛又说道:“之前说被受阴所覆盖,如同人被梦魇鬼压着那样,不能动弹。
现在受阴既然尽了,如同梦魇突然停歇了。
此时心就可以离开身体,跳出此躯壳,得意生身,回来返观自己面容,可以看见自己的样子了。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真正的自己,即使通过镜子看着都是反的,都是不真实的,此时有机会看看自己的样子了。
来去自由,动用自由,不像被受阴所覆盖那样,动弹不得,在此不再有什么障碍。可以称之为受阴尽。
之前形容见浊的经文有说:你的身现在抟四大地水火风为你的身体,地水火风壅塞令留障碍,四大令有觉知,相互交织妄成,称之为见浊。本来身体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地水火风四大,万物也都是如此构成,可是却因为见浊,以为有个实在的我的身体。说实在,我们身体的构成来源于大地,瓜果蔬菜,所有动植物都来源于大地。
现在受阴已经尽了,不会互相交织,所以身见也亡了,所以能够超越。身见亡了,我身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并非身体死去,更加具有慈悲心。因为与众生本为一体,本为手足,如何忍心杀戮呢?不会满足这个小小的躯壳,而砍掉自己的手足,自己吃自己的手足吧。
观受阴的由来,都是因为虚明而非自性光明显现,颠倒妄想以为其根本。”

高中政治易错点(四):哲学篇
51.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52. 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提醒】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53.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提醒】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4. 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提醒】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55.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提醒】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6.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提醒】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57.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提醒】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发展。
58. 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提醒】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9. 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提醒】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60. 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提醒】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
61.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提醒】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62.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提醒】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63.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提醒】联系是有条件的。
64. 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提醒】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65.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提醒】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66. 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提醒】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
67.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提醒】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
68. 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69. 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
【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相互转化。
70.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
【提醒】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次要矛盾通过主要矛盾起作用。
71. 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
【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
72.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提醒】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73.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提醒】不能将两方面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7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提醒】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75.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事物中包含着矛盾,所以意味着人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
【提醒】矛盾的产生与消亡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76.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提醒】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77.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提醒】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78. 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提醒】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79. 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提醒】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80. 制定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提醒】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81. 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提醒】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
82.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创新。
【提醒】实质是扬弃。
83. 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
【提醒】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84. 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提醒】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辩证否定或扬弃。
85. 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提醒】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86.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提醒】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87. 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提醒】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88. 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醒】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不是人的欲望,而是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89.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提醒】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90.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提醒】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只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91. 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提醒】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其主体不是全部。
92. 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提醒】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有内涵。
9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提醒】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94. 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提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95. 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提醒】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96. 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提醒】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其客观评价标准,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97. 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提醒】客观条件直接影响个人的成功。
98.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提醒】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
99.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提醒】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00.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提醒】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101.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提醒】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10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
【提醒】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
103. 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提醒】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需主观努力。
104. 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
【提醒】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它与个人主义根本不同。个人主义是一种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愿望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的正当个人利益,反对个人主义。

《楞严经新解》心好吸引祥瑞之兆;心不好吸引不好兆头(续一)
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佛陀又说道:“都是无始以来,见性上遮蔽了尘垢,所以产生了妄见。比如镜子上有了尘垢,照的影像都失真了。直心是道场,如果没有尘垢,就可以照什么就是什么了,不会险曲扭曲了。例如阎浮提三千大洲中,还有四大海洋;在这个娑婆世界里,十方有漏的国,及无量的众生,都有觉知一切,妙明、无漏的真心。”

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佛陀又说道:“这都是因为看见、听见、感觉觉知、心里所想所知等客尘产生的虚妄,这些虚妄的外缘污染本心,吸引本心跟着物转,而不是转物。六尘和合,而集合起来,生出妄见妄相。因缘和合,而妄见妄相就消失了。”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佛陀又说道:“如果能够远离所有这些因缘和合;不和合的缘分,则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因,就可以出离生死,摆脱轮回苦海了。”管住和合的因缘,眼睛所见,耳朵所听,心里所想的知等,这些都是因,都是通过六根漏进来了,就会层层覆盖污染本心了。六根清净,管住了这个,就可以出离生死苦海了。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佛陀又说道:“圆满的菩提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这个清净的自性本心,本来是觉知一切,常住在那里的。”此心光明,若隐若暗,只是由于物欲如同乌云一样罢了。本心如同月亮,都是常住在那里的。

4.非和合生
【原文】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解释】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佛陀又说道:“阿难!你虽然应悟到觉知一切的妙明自性真心;自性并非因缘,自性并非自然之性。前面已经详细探讨过了。而阿难你还没有明白这样的一个自性真心,并非和合而生,也非不和合而生。”不住和合相;也不住不和合相。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佛陀又说道:“阿难!我现在再拿前尘、客尘问你:你现在还在因为一切世间妄想和合、外道的因缘等令自己徒增疑惑。认为证菩提心,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是因为因缘、妄想和合而生起的。”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佛陀又说道:“如果果真都是因缘和合,则你现在这个妙明清净的见精,这个见性,是与明和?与暗和?与通和?与塞和?”
既然讲和合,什么是和?什么是合?这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谓和,是中和,是全部混在一起进行调和。比如太阳光为中,是很多色集中在一起,为白色;经过三棱镜或者空气中水珠变成彩虹、七色光,因为很调和,就美不胜收。如果不和,就很丑了。《中庸》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未发之前的静定,可以称之为中,发出来七情六欲,调和一起,很和谐,如此称之为和。我们看蒙娜丽萨的微笑图画,里面夹杂着很多情绪,可以说并未是和。
什么是合呢?合与和是不同的。我们讲合作,天人合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谓合,是个体保持独立,拼接在一起,并非完全打碎夹杂在一起。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佛陀又说道:“如果这个见性与明调和在一起,你看明的时候,明在你跟前,何处夹杂着见性呢?比如七色调和一起变彩虹,还是可以看见七色的,可是在明中,何处找到见性呢?见性的相在哪里呢?可以辨别出来吗?见性夹杂,在哪里呢?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的呢?阿难,你可以标志,可以指出来的吗?”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佛陀又说道:“如果明不和见性和,那么怎么能够看得见明呢?(明的相是看见的一瞬间,见性和外在共同作用而发明的,宇宙实相是无明无暗的,不住明相,也不住暗相)如果这个明相就是见性,你用什么来看见这个见性呢?”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佛陀又说道:“如果这个见性本来是圆满的,具足一切的,在哪里与明和呢?如果明相本来是自足的,本来是圆满的,那就不需要与见性和了。”明暗等万物的种种相,都离不开见性,因为有见性和进去,所以才有明暗,才有万物。正所谓万法唯心造。看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下子鲜明起来。这是见性与花的实相和而生的颜色。不看花的时候,花和见性都归于孤寂状态。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如此看来见性必然是和明是不同的。如果见性和明夹杂在一起,就失去了见性和明的名字,没有必要称呼两个名字了,干脆叫一个名字算了。比如红黄蓝可以调和出任何一种颜色,调和夹杂了,三种颜色名字就消失了。如果夹杂,就失去了明和见性,两者密不可分了;你所理解的见性和明夹杂一起,这是没有道理的。(见性和明和合并非夹杂,而是见性看的一瞬间,创造了明相)。暗相、通相和塞相等,也都是同样的道理。”至此,佛陀打破了和相。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佛陀又说道:“其次阿难!也可以说,你的妙明清净的见精见性,是与明合?与暗合?与通合?与塞合?”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佛陀又说道:“如果见性与明合,到了暗的时候,明相已经陨灭,此见性就不会和暗合了;见性既然与明合为一体,应该是共同进退的,明相灭,见性也应该随之而灭;怎么能够看见暗呢?”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佛陀又说道:“如果看见暗的时候,见性不与暗合,那么与明合的时候,应该看不见明。”因为明暗是对等的,何必偏爱与明合,而舍弃暗呢?
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既然是看不见明,为何说与明合呢?而现在见性与明合的时候,了然见明,而非见暗。见性与暗合的时候,了然见暗,而非见明。所以见性并非固定合明或者暗,不固定拼合通或者塞。也都是同样的道理了。”佛陀在这里打破了合的相。
因此,可以知晓见性非和合而生。
5.非和合耶
【原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解释】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我思维考虑,这个妙明觉知一切的见性,与外在尘缘、及妄想杂念,并非和合而生。”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佛陀又说道:“你现在又说觉知一切的见性并非和合?那我再问你,这个妙明的见精见性,非和合,那么是非与明和?非与暗和?非与通和?非与塞和?”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佛陀又说道:“如果见性不是与明和,不是调和在一起,那么见性与明,必然有边界可以看见。可是你姑且认真去观察,哪里是明,哪里是见性呢?能不能看到边界,能不能分清彼此呢?在见性在明那里,哪里为边界呢?”不住和相;不住合相;也不住非和相;不住非合相,太美妙了。
现在物理学家追求物理学大统一理论,也需要如此。
不要住和相,不是把各种理论调和在一起,夹杂在一起,不是简单把相对论、量子理论、经典理论、超弦理论等夹杂在一起。如果夹杂在一起,就失去了他们的名字了。
不要住合相。大统一理论并非简单地把各种理论拼接合在一起。如同七巧板一样,七块板拼合在一起形成合相,还需要一个背景板才可以。如果简单拼合,没有背景板,就会有缝隙。背景板代表着无形无相的大道。绝对真理等于无数个相对真理之和。但是,无数个相,无数个相对真理无法逼近第一义,绝对真理。佛陀有三十二相好,这只是三十二相而已,并不代表着佛陀本身。周易八八六十四卦,只是六十四个卦象而已,还需要无形无相的大道,周易才能是宇宙模型。
不要住非和相。如果大统一理论不调和,不能调和现有的各种理论,不能圆融通达地解释,就不是大统一理论了。然而大统一理论似乎一个公式也不需要,甚至是无字天书,得意而忘言了。如果非和,大统一理论中,就可以看见各种理论的边界了。例如见性与明和的时候,也会看见明、见性的边界。
不住非合相。如果大统一理论不是保持现有理论的相对独立性,那么也不对。比如经典力学理论是自洽的,应用得很好。量子理论的计算应用很好。需要把现有的理论整合在一起。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如果在明的边际中,必然没有看见见性,则见性与明不相及,互相无什么作用,如此自然见性不知明相在哪里,那么见性和明的边界如何形成呢?明的道理如此,暗、通和塞等也都是这个道理了。”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佛陀又说道:“妙明的见精见性,如果是非和合的,非与明合?非与暗合?非与通合?非与塞合?”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如果见性非与明合,那么见性与明,如同两个互不相干的角一样。如同耳朵与明,了不接触,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见性根本就不知道明相在哪里。那见性如何甄别,分辨出,是与明合,还是不与明合的道理呢?暗、通和塞,也是这个道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我觉得还是很刀,就是在郁弦把以为是哥哥送的其实是温睿送的戒指带在中指并且当成平静心情的宝贵物品的时候(因为星海和龙大订婚戒指也带着那个地方,谁懂我的意思啊啊
  •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纯爱的电影了,好童话的故事,纯爱战士应声倒地soooo sweet~Alex的睫毛真的太漂亮了,眼睛太让人心动了,而且他的性格就是red,热情勇
  • 】“我在外面开会有一笔支出转钱过来,急需用钱,给哥们儿借点”“小王啊,你猜猜我是谁”……这些诈骗团伙的经典“台词”你听过吗?】“我在外面开会有一笔支出转钱过来,
  • 麻园诗人 本期节目最好的改编,被花絮里的愁眉苦脸的苦果共情了,看着他僵硬的假笑+起泡的嘴角 也是无可奈何的笑了,但是,从第二段歌词的改进开始,感觉神奇的逆转了,
  • #梁精寅[超话]# #夜莺主唱梁精寅#【230822】official_jo1更新精寅相关[] #KCONLA2023 にて #StrayKids さんと!✨T
  • 04年的妹妹才上大一就参加这种b课程,也是相当有勇气,她是我们团队的开心果,乖乖的,不会的东西也是学着一点点做,是每天大家爆肝之后的慰藉。94年的姐姐从北服毕业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赵昌平等中国科学家潜心研究,克服一系列科技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并构建了杂交小麦新型不育系统。#行业动态#【相约第三
  • #张极[超话]# #张极 唯一门面ace# 好长一条张极宝宝我会爱你爱到天荒地老 看见你我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我的人生不能没有你 一分钟没看你我就茶不思饭不想
  • #海纳丝路留学# 回答问题那一刻的想法:我在看到这个问题后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前途,自己想想也觉得有一点不可思议,我以前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问题,不过也是,我才
  • 接下来,让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在选购紫外老化试验箱的灯管时,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1.紫外辐射类型:紫外老化试验箱的灯管通常分为UVA、UVB和UVC三种类型,
  • 我的宝宝这么漂亮 做了头发变得这么漂亮被夸奖的乐宝小小的身躯好像满是开心 一动也不动 怕弄乱了新发型[跪了]就像小孩子一样的乐宝[爱你]#小义Xy[超话]# 总
  • 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
  • #魏大勋[超话]##魏大勋# 混过粉圈的人都知道,每个粉圈在发现有人带粉籍嗑cp时,一定会强烈抗议的❗️cp就是吸走自家唯粉给别人的!老生常谈了❗️每个粉圈都一
  • 两位著名的诗人先后来杭州当官,修筑堤坝、蓄积湖水,就有了今天的西湖。小时候喜欢画画的小女孩在十几年后战胜了不可能,走进了全国的最高艺术学府(的厕所里)#迎亚运的
  • 爱似玫瑰,使你欢喜,也使你流泪——一禅小和尚愿你熬过万丈孤独,藏下星辰大海这世上比我爱你更贴心的三个字,原来是“你有我”——匪我思存年三十现包饺子,那是一道令人
  • )/是我想不到的 每次配料都不要感觉自己亏了 但真接受不了[伤心][伤心]/刚刚好的量(不是)/学生:她在装b 我:想睡觉/看着综艺 心在外面 我这该死的注意力
  • #日日有好文# 《始乱终弃阿波罗后》大概可以算是西方的高岭之花走下神坛的设定?卡珊卓意外去世后在爱神的帮助下化身为河神的小女儿达芙妮,经历种种让阿波罗爱上她,之
  • 三文鱼刺身真的是我的最爱[哇][哇]鸡块也好吃的,好吃到我的裤子也尝了一块[HO加油])今天也是蛋糕日,笑死了谢谢brenda把全部品种拿给我吃,然后eva又分
  • 『夏日多巴胺穿搭 看俊美的人儿上身缤纷的色彩 热带雨lin趣味多 纵情歌舞徜徉在我美妙的王国 星光里遇美人立 让灵感光速充盈在璀璨的脑海 二十四岁的开始 心里的
  •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晴 周六上午7点半醒,上午去了玄武湖,她说昨天晚上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今天还来啊,我说昨天晚上是来玩滑板车的,今天来开小船,骑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