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社区[超话]##比特币[超话]#混迹与币圈各个角落,交易所,项目方,山寨币,挖矿,资金盘,什么样子的玩过,基本都是以被收割出局后,你是不是想一下自己是不是站错了队,是否一直站在了镰刀的对立面,跳开规则应该就是长线持有才是王道,复盘看看3年前的以太坊才100左右 现在3600整整翻倍36倍,这种利润是任何行业任何投资都达不到的,而能获取这么多利润的紧紧需要时间,长线持有,就像李嘉诚说的一句话,世人都想一夜暴富,都不会选择慢慢变富,停下来慢慢变富才是王道。

恒大事件对房地产行业意味着什么?#恒大集团究竟怎么了#

9月以来,中国恒大流动性问题持续演绎,14日,恒大向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声明,受到6月以来的房地产销售持续下滑带来的回款不足,公司流动性在当前阶段产生了较大的压力。而此前为缓解流动性问题,公司所采取的出售资产的措施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恒大已经聘请两家财务顾问,评估缓解流动性压力的可行方案。

房地产行业因其行业自身体量庞大,上下游产业链条较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业发展至今虽然经历多轮周期波动,但直到恒大事件前,并未出现全国性龙头房企的全面流动性危机。对于恒大事件是否会向相关产业扩散、是否还有其他企业面临流动性危机、房地产行业及政策演绎方向等等这些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李迅雷就此对话中泰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负责人陈立,深入探讨恒大事件来龙去脉及对房地产和相关行业的影响。

李迅雷:高杠杆经营一直是市场质疑恒大地产的核心,杠杆经营也被认为是房地产行业经营的一把双刃剑,那这次恒大危机时间背后的直接原因是高杠杆经营吗?

陈立:我们这里先抛出一个观点,高杠杆并不是决定房企生死的核心因素,房企核心资产的变现能力才是企业的生命线。实际上,恒大整体的净负债率自2017年来是持续下降的,但公司自身房地产项目的变现能力的全面快速恶化直接导致了当前的流动性困境。

从房地产开发流程来看,房企商获取土地后,通过土地及在建工程获取信贷资金。达到预售条件后,完成商品房销售,归还前期借贷资金,通过销售回款进行后续开发。

对于恒大当前情况来看,触发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不是房地产市场走弱,房价下行带来的金融机构抽贷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恒大至2022年3月前,公司也没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券到期带来违约压力。因此,我并不认为高杠杆导致了当前企业的经营困境,透过现象看本质,房地产销售回款的快速恶化才是导致当前流动性问题的核心因素。

李迅雷:从总量上来看,房地产销售增速有所回落,但总体依然保持平稳,当前环境之下为什么恒大的现金流回款状况出现了快速且显著的恶化?

陈立:我们认为6月以来,恒大现金流恶化主要还是以下四方面因素:1、按揭放款变慢;2、双向限价限制降价促销;3、行业间并购存在障碍;4、经营负债结构恶化。

第一,从银行信贷支持来看,房贷集中度管理后,银行体系对于房地产的信贷支持总量有限,进而导致今年以来,房子卖了但是按揭放款延迟,销售好但回款差的情况。

第二,恒大平均拿地成本约1900元/㎡,销售均价约10000元/㎡,地价占售价比例较低,降价促销的空间相比其他房企较大。而6月以来,新房市场双向限价执行严格,恒大低价拿地降价销售的营销策略失效,导致销量端的压力陡增。

第三,出售股权回血的路径并不如往常一样通畅。由于出售项目公司股权的同时也转移了公司债务,而三道红线要求下所有房企都在控制负债的增长,即使并购价格合适,收购方也不愿意承担负债率上升的结果,导致股权转让不畅。

第四,虽然恒大的净负债率在持续下降,但经营性负债却持续上升,本质上是将恒大对金融机构的负债转移到了上游供应商。而在企业流动性出现问题时,对上游的占款也达到了极限,无法缓解流动性的压力,商票兑付也是先于金融负债出现问题。

李迅雷:从当前恒大所面临的困境来看,为了避免项目批量烂尾的最坏情况发生,采取如何的方式化解危机才是上策?

陈立:化解当前恒大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首先,短期上来看,引入合适的投资方或资金方,通过债务重组、股权出售等方式缓解短期的兑付压力,保障在建项目的正常施工建设,防止烂尾风险。其次,引导市场预期,增加下游购房者对于已售项目正常交楼的积极信心。最后,通过公司自身的项目正常销售回款,逐步化解流动性风险,实现恒大危机的软着陆。

李迅雷:当前房地产市场环境下,由于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息息相关,恒大危机是否会持续扩散影响金融系统稳定?

陈立:从房地产价格的角度和流动性风险在行业内扩散的范围来看,我并不认为当前恒大的问题会持续向金融体系传导。一方面来说,确实从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整体的经营压力在增加,但并非所有的房企都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中央三道红线监管政策其实已经给予了市场一个简单有效的房企风险评价标准,尤其是当前诸多绿档、黄档的房企,虽然增速上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从违约风险的角度来看,并不显著,稳健经营的房企融资成本甚至还在持续下行。

另外一方面,从以往境内外房地产危机向金融体系扩散的情况来看,通常金融系统受到冲击的原因在于大范围的资产价格快速下跌。本轮开发商流动性危机属于个别企业的点状爆发,并非由于全行业库存过高、需求下行的环境下的房价下行风险。当前“房住不炒”大背景之下,行业供需关系相对平衡,全国房价还是比较平稳。

李迅雷:从恒大事件引申到到房地产行业来看,其实这一轮地产周期自2018年至今,购房需求端政策与开发商供给端政策持续收紧,为何在今年下半年才看到行业基本面的下行?

陈立:由于内外部环境相比过去三年发生显著变化,2018年来收紧行业融资倒逼企业推地增加市场供给,进而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现象,在当前时间点发生反转。

外部环境方面,三年去杠杆后,行业债务到期压力快速下降。201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债务到期规模持续增长,偿债压力之下倒逼企业供应存量土储,增加销售回款保障现金流安全,造成了2018年至2020年新开工与销售增速的反向变化,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状态。

而2021年下半年后,债务到期规模快速下降,偿债压力的降低直接促使企业经营方向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安全,经营风格变化直接抑制了企业拿地与推盘意愿。企业经营的内部角度来看,从企业土地储备角度来看,2018年至今开发商带息负债规模持续下降,伴随着表内已开工未销售的土地储备规模持续下降。存量土地不足的情况下,市场供给弹性需要依靠增量贡献。

简单来说,2018-2020年,即使拿地下行,企业库存较高,存量供应仍旧能保持市场正常供给;而2021年后,土储不足,增量不够的情况下,政策环境持续紧缩对于供给端冲击逐渐体现。

此外,2020年下半年至今,行业信用事件频发,信用债违约规模大幅增长,违约债券余额628亿,而2018至2019年信用债偿还高峰期的两年中合计违约债券余额仅106亿。伴随中小企业出清,市场整体供应能力边际走弱。

李迅雷:9月以来,第二批集中供地陆续出让,从已经进入集中成交阶段的几个城市来看,房企拿地热情并未如期恢复。为何在限制溢价率等拍地制度优化措施后,房企实际拿地情况与市场预期大相径庭?

陈立:我们认为,开发商拿地动力不足,不仅仅是受到地价较高的单一因素影响,在融资政策收紧,企业现金流状况不断恶化之下,拿地能力走弱也是供给不足的核心因素。

由于拿地及开发资金不足,信用收缩带来的土地储备规模的持续下降,而供应不足叠加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走弱,进一步抑制了销售回款的增长,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负反馈机制。即使集中供地制度优化改善企业拿地意愿,但从拿地能力上,整体行业并未出现显著的改善。

李迅雷:最近公布的8月房地产数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行,市场中也不乏放松地产的声音,对于未来政策的演绎我们应该如何判断?

陈立:整体上来说,我们认为地产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2017年后,调控政策呈现分城市、分供需的精细化特点。回顾历史,房地产需求和供应端调控政策的边际变化分别取决于房价的边际变化及地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差。

而当前市场环境则与过去存在显著不同,历史上典型的房地产下行周期中,房价下行的核心因素在于供需关系的恶化,比如2008年、2011年及2014年,房企信用无序扩张带来的库存高增长,叠加需求边际走弱导致了价格快速下行。当前环境下,由于2020年下半年来的拿地下行,土地市场供给不足持续向商品房销售市场传导,核心城市市场供应短缺更为显著,房价并无快速下行压力,需求端宽松可能性较小。

从供给侧角度,历史上来看,当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速形成拖累时,供给侧房企融资政策出现明显宽松。这也是为何在2018年至2020年,虽然地产融资持续收紧,房企持续降杠杆,但行业整体投资增速大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而调控政策整体也没有宽松的必要。

但当前阶段,近几个月房地产数据来看,新开工面积快速走弱。同时,竣工面积增速持续复苏,开工弱竣工强带来施工规模的边际放缓,进而拖累实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快速回落。伴随二三轮土地市场流拍率增加,对于优质房企的按揭回款及流动性投放可以适度增加,缓解流拍现象扩散带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风险。

李迅雷:最后我们回到股票市场,从投资的角度,地产股在经历了这一轮调整后,后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地产股投资的方向?

陈立:我们认为,对于股票市场中地产股的选择,监管政策其实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三道红线就是官方认可的良好评价指标。

以往全国化扩张速度较快的房企,在降杠杆周期中丢失掉的市场份额,当前三道红线硬性约束下无法加杠杆追回市场地位。而坚持稳健经营的房企,在行业降杠杆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规模增长。在第二轮集中供地出让多地流拍率上升的同时,优质龙头房企持续低成本补充优质土储,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均胜电子21H1业绩会20210826
参会领导:CFO 李俊彧、董秘 喻凯
会议时间:2021.8.26
参会方式:电话会议

要点:
1. 21H1很多外部挑战,疫情和芯片的影响大。营收和订单上半年是不错的,营收237亿元,同比+15.2%,如果剔除功能件业务出售,同比+24%。
2. 电子业务,上半年营收60.6亿,同比+43%,毛利率+4pct,新订单+220亿元,上半年智能座舱和华为合作,进一步完善智能座舱的产品系,也获得了整车厂的订单,从传统的零部件(硬件、电子),向算法、软件、硬件、服务全方位升级的供应商。
3. 新能源上半年10亿元营收,同环比增长;BMS拓展到48V到220V到400V到800V,到OBC和DCDC,也在往行业的纵深发展。
4. 安全业务,上半年营收173亿,同比+19%,上半年继续整合,费用发生0.64亿元
5. Q3供应链还是存在挑战,今年还在推进整合。市占率目标3-5年明显提升,基于在手订单的预测。
6. 缺芯影响:上半年的影响费用在2-3亿元的量级。主要因为停产和运费等问题。
7. 上半年汽车电子超预期,去年疫情的影响,我们也是谨慎的,上半年确认的口径,BMS和电控在10亿RMB,传统的HMI 30亿+,君联17-18亿的营收。1)订单增加,2)客户有超预期,智能座舱领域的渗透率和ASP在上升。另外收到整车的RSQ很多,新需求很多,本土造车新势力我们也收到很多RSQ,需求多元化和多样化。3)前瞻领域RSQ的研发很饱满。

介绍:
21H1很多外部挑战,疫情和芯片的影响大。营收和订单上半年是不错的,营收237亿元,同比+15.2%,如果剔除功能件业务出售,同比+24%。

电子业务,上半年营收60.6亿,同比+43%,毛利率+4pct,新订单+220亿元,上半年智能座舱和华为合作,进一步完善智能座舱的产品系,也获得了整车厂的订单,从传统的零部件(硬件、电子),向算法、软件、硬件、服务全方位升级的供应商。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和上下游的合作也更加紧密。智能驾驶方面,上下游合作方企业开展合作,产品和服务逐步落地,希望今年可以看到具体订单的落地。新能源上半年10亿元营收,同环比增长;BMS拓展到48V到220V到400V到800V,到OBC和DCDC,也在往行业的纵深发展。电子业务营收毛利和订单的维度看,都是不错的。

安全业务,上半年营收173亿,同比+19%,上半年继续整合,费用发生0.64亿元,同时收到芯片和疫情的影响,特别是北美地区的产能和产量的调整,让我们作为供应商具有很大挑战,北美地区基本和去年持平,中国欧洲和亚洲比较好,上半年的增量主要在中国和亚太地区。Q3供应链还是存在挑战,今年还在推进整合。市占率目标3-5年明显提升,基于在手订单的预测。

研发投入保持的很好,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资产质量和稳定性改善。上半年基本在推进状态。展望全年,Q3-4依旧有挑战,我们坚持整合安全业务,继续发展电子业务,预计,今年可以完成整合的收尾。

提问:
1. 二季度毛利明显下滑,大概多少是因为芯片和北美影响的?下半年还会持续遇到吗?
定性:二季度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对我们安全业务直接的影响不大,用的芯片相对少一些。但是背后的逻辑在于整车厂的产能做了调整,博世和大陆也遇到了挑战,整车厂收到了影响,从而间接的影响了我们的供货和排产的原定时间。二季度比一季度有挑战。

下半年,最恶劣的情况是已经过去,特别是芯片这个事情,芯片本身不是我们的瓶颈,另外主机厂那边,我们沟通发现Q3反而没有上半年那么大的压力。我们不会影响整车产业链的短板。

定量:上半年的影响费用在2-3亿元的量级。主要因为停产和运费等问题。

2. 君联智行目前会有上市的进展吗?
目前以我们的公告为主,各项事务正在推进,和中介结构也在谈。

3. Q3的费用会有影响吗?
大客户中我们是有一定的分量的,德系和美系的大客户会帮助我们去push我们的进展,过去一直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是全球的情况。芯片现在本省的单价和情况都在我们的承受范围内。运费和加急更多的还是在成品端我们的商品要加急过去,这个是比较贵的。普通运费不是特别的高。库存方面,上半年同比的库存有所增加,整个物料的环节是有扰动的,我们增加了原材料的储备,按照正常的会计准则来准备,所以计提比较多。

4. 汽车电子业务上半年的拆分?
上半年汽车电子超预期,去年疫情的影响,我们也是谨慎的,上半年确认的口径,BMS和电控在10亿RMB,传统的HMI 30亿+,君联17-18亿的营收。1)订单增加,2)客户有超预期,智能座舱领域的渗透率和ASP在上升。另外收到整车的RSQ很多,新需求很多,本土造车新势力我们也收到很多RSQ,需求多元化和多样化。3)前瞻领域RSQ的研发很饱满。

5. 华为合作的具体进展?
获得了量产的车型,昨天和长安有一些具体的合作,国内的半导体公司和科技型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他们也认可均胜,无论在智能座舱和是智能驾驶的工作。这个合作我们是比较严肃认真的,量产客户和车型有签订,具体订单落地逐步和大家展开和回报,同时也包括合作的模式,我们也在探讨。

公告中,我们是和华为合作的方式,双方各有擅长的领域,一起给整车厂提供解决方案。后续可能在商业模式也会要探讨,后续披露。

6. 汽车电子各块的毛利率?
上半年最大的亮点在君联这块,营收中国区放量,带来毛利提升到10%以上。HMI毛利率提升好于我们的预期,他也受到了缺芯的影响。

7. 经营性现金流很好,为什么?
同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去年因为疫情是不正常的,今年继续整合,提高了回款效率,客户端基本上完成了不错的客户质量,客户停工停产,对我们比较认同,没有因为这些事情影响我们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8. 订单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自主品牌的订单如何?
我们现在对中国的投入是很大的倾斜,1)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2)去年下半年我们筹建了中国总部的2个研究院,我们希望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整个全球的汽车以欧系和美系为主,所以研发基本也是跟着他们做研发,从17-18年开始,中国零部件企业的话语权变大了很多,中国整车也开始话语权强起来。所以我们加大了中国的投入,一个是面向NEV,一个面向智能技术的研究院。我们和蔚小理做DEMO、RSQ,有一些量产的订单,现在在做一些更加前瞻的项目研发。

9. 芯片短缺和一次性费用可以让供应商一次性索赔,上半年新增订单220亿元,全年有更新吗?
补偿一直在和主机厂密切沟通,会让下次发包给一些优惠,或者年降能不能减少或者取消,但是不是说我们打电话过去就叫他们给我们赔点钱的。订单情况我们维持年初的指引。

10. MEB和Tesla的订单?
订单饱满。特斯拉不方便公开评价,有保密协议。MEB的量挺大的,智能座舱HMI和车机我们做,另外,MEB有3个域,其中座舱域是我们做了不少的模块。电控方面,BMS我们是主要供应商,欧洲和国内都是。安全类产品,也离不开我们,加总金额是不小的。在不同的车系的产品组合供应不同。

11. 研究院是研究偏硬件,还是类似于博世这样的功能单元,还是做软件算法?
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做了几年了,现在正式开始网更加纵深的领域突破,均胜电子在国内有非常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这是很多科技企业和整车厂非常认同的。科技企业不擅长把他们想法的产品转化为量产产品。

很多主机厂在谈论全栈解决能力,但是他们还是在和不同的供应商探讨软件或者模块化、软硬一体的支持。但是他希望是合作的形式,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同的功能模块依旧是收到全球主机厂认可的。国内有一些希望很快切入行业的主机厂,同样需要高水平的供应商,有现成的产品给他。从均胜的角度来看,我们第一有大规模的硬件管理能力,第二在算法和模块环节有积累,第三我们域控制器的想法和发力,把各个模块串联起来,提供给他们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12. 安全业务的3-5年的量化指引?
目标是全球第一。绝对份额此消彼长,就我们和奥托立夫。35-40%的区间我们认为。订单方面我们一直很饱满,订单变少不是因为拿不到订单,而是选择性的那,我们要符合我们毛利需求的订单才去做。整合能力方面,我们全球优化了2w多人,中国我们还在继续投入,各个工厂都在投入产能,产能和订单我们希望匹配上,逐步释放。今年一定要完成整合,最终结束。安全业务在挪动产线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主机厂的认可的,他们要重新验厂的,但是因为疫情隔离或者没法来,所以验厂节奏是拖慢的。

13. 均胜安全在和整车厂谈订单的时候,毛利率是一开始就确定的吗,还是浮动的?
对于订单毛利润率是有测算的,产品也是存在一段时间的,价格本身我们有长时间的测算,扰动我们是有经验的。如果出现调整,我们会和主机厂协商,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5-7年的订单。

14. 汽车电子,NEV方面,均胜和宝马的关系很好,BMW要推出纯电车型今明年,未来电控订单的获取情况?
三合一和四合一是因为我们在全球客户有不错的订单,比如OBC是沃尔沃、法拉利,DCDC是保时捷。宝马是我们的大客户,规划还在观望,没有明确的计划出来现在。欧洲我们也提出了DMS+OBC+DCDC的三合一产品,和他们探讨合作。

15. 公司和亿纬锂能签订了BMS的合作协议,未来在电控回合电池厂合作输出给主机厂吗?一站式的电控和电池的解决方案?
我们一直是开放的态度,我们要给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和电池厂的合作也是顺其自然的,如果客户有需求,我们就可以一起合作,提供完整的pack。

16. 智能驾驶和座舱方面,均胜电子和软硬件能力都具备,但是出什么产品需要主机厂的需求?
在若干领域我们具有软硬件能力,主要财报披露的那些领域。我们看到行业的趋势,提前2-3年做DEMO和展示型的产品给主机厂看,然后发研发订单,之后发量产订单。

17. 和华为的合作,首款车型在2023年Q1量产,我们的营收会提前反应吗?
大家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之后逐季度汇报。
#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越是有福气的女人,在这2件事上越不合群,人生的路反而越走越顺 《心》中有句话:人生一切的不幸,没有别的原因,都是由自己的心灵吸引而来的,是无休止地倾诉不幸、牢
  • 是这样的,我今晚被熟年这段的挚诚深深感动不是因为男女间的情意递予,而且因为被倪伟贞隔着屏幕观五年伴长节目的潸泪反应而为之触动。她对鲜活的《思考者》爱得深沉,与此
  • [哇][并不简单] 小小科普下,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 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資料來源百度健康医典) 今年#端午节# ,带上#粽子# 好
  • 活的过份的通透和万事都要想明白是痛苦的,有很多事想不明白了,有很多事想明白了也没办法,有段时间好像特别热衷于一个人在穷途末路时,或在探寻自我时,询问的问题,到底
  • 19、别说以前,别想也许,别谈如果。20、有幸被爱的话,晚一点也没关系。
  • 这是一本我非常非常推荐的书,买的挺早一直没有仔细看过,今年3月份YQ老师做公益直播讲的这本书,一次直播下来我就决定要好好读这本书,然后勾勾画画写写的认真的读了一
  • 最近有首歌《向云端》各大平台都非常火,我听的真是索然无味,旋律也没什么起伏特点,说唱也没什么特点,编曲更是没有水平,倒不是说不好听,普普通通一歌,各大平台霸榜有
  • 第三个问题“编剧失语”现象,这一点他相等于没做回答,因为他不了解,没跟进时代,也没更新脑袋里的知识库。然后在网上看到流传一种“芦苇说”:拍《霸王别姬》和《活着》
  • 如果一个人能有目的地忙,就会慢慢发现:原来忙碌,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 而新疆的消息更为乐观,甚至在2017年就已经实现了15年的义务教育,西藏也是如此的。我们喊普及教育,喊义务教育扩大年限已经很多年了,但至今仍然没有大规模的实现,
  •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也一定很难再给她想要的答案,因为无论我怎样定论,但她的心没有接受,那么下次她还是会希望通过我的口径来替她做决定,这种情形下,但凡是负责任的、
  • 我想说分手其实都是因为矛盾,对吧,矛盾沟通解决就可以了,但是你们异地恋没法见面嘛,所以会比较困难一点,但是也不是完全没辙,怎么说呢,矛盾的本质都是一个问题就是我
  • ”_陆挽贺韫   窦安康的身体受不住情爱,他也没这个心思,回回来都是各睡各的,默契地做彼此掩人耳目的棋子。_陆挽贺韫   蔡添喜瞧出她有些紧张,连忙安抚一笑:“
  • 对于目前的国足和预期的差距,扬科维奇说:“肯定不能说很满意,因为对阵新西兰输了比赛,我在想办法进一步优化,在球员层面设置了很细致的要求和准则,要求他们应该做什么
  • 不过面对大部分主力在阵,哈兰德、B席和京多安联袂出战的曼城,布莱顿踢得一点都不保守,而且还创造出多次进球机会,甚至有2球被吹掉。更重要的是,布莱顿37轮过后拿到
  • 我只能教这么多了摩羯座你自己本身足够优秀足够努力足够有想法 不要和异性说话 照顾我的情绪对他好对他好不停对他好 总有一天是你的 摩羯不看颜不看性格 就看对自己怎
  • 说到底,他们的灵魂就是相当的干净与纯粹,放眼这一生,不喜欢的人和事,终究不会去难为自己。说白了,这也就意味着,不管双鱼座这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遭遇了多少痛苦
  • 比如,称赞同事的能力,你可以说:“你在做PPT方面真的很厉害,画面精致,逻辑清晰,每个细节都顾虑到了,以后我有问题的时候能向你请教吗?有时候你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 很多厂商都会推出老年机,消费者也认为老年人的需求无非就是能用,字大,声音大,所以普遍给老人安排价格很低的性价比机器。我早期也认为老人没啥需求,安排千元机就好,后
  • 而我,或许是我成长于幸福的家庭中,我的父母都不是去表达爱的人,但爱会藏在所有的细节中,就如同我父亲哪怕再忙碌但倘若他知道我生病,只要他有时间就会问一下我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