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9:世上规律规则多如麻,应用起来游刃有余是不可思议的】#颜读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的巅峰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呢?或者说生命的最佳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呢?孔子说自己七十岁时可以在规律规则之内跟从自己的内心,得到想要的,安闲自得、身心舒畅、自由自在。好了,答案有了,生命个体追求的就是最终的自由自在。

孔子说,自己从出生懵懂无知开始,自在不自由。不会走路吃饭,身体不自由,不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慢慢地失去自在,也没有了自由。因为虽然身体功能健全了,心灵被困住了,无法突破自我,不知道要去的方向,财务也不自由,承担的各种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

三十而立,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可因为对自己和客观规律以及他人认知不足,一路上磕磕绊绊,吃尽了苦头,真的能拼出一条血路算幸运的了。那些客观世界的规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不了解时就处处是凶险,所谓天灾人祸,也就是如此这般了。

生命继续闯关前行。在实践中,在一次次失败中获得宝贵的认知,四十不惑认清了自己,五十知天命认识了世界,六十耳顺认知了人类社会,终于画出了一张人生的地图,标上了所有艰难险阻还有一条条弯弯曲曲的路。到了七十岁人生快到了尽头,自己才得以在这些小路上自由穿梭,不再磕磕碰碰头破血流,也不再怨天尤人,从此安闲自在了。

原来,人的一生所要做的就和其他动物是一样的,就是在逐渐长大过程中认知自己认知世界认知组群,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蚂蚁搬家看过吗?它们很弱小,靠的是群体的力量找到最适合的一条路,然后自由地在这条路上穿梭。只不过因为人的生长周期太长,面对的风险就很多,所以人这辈子要生存得自由,就必须学会趋利避害的本领,动物如此人也如此。

只不过人没有固定的天敌,但有的却是更加复杂的生存环境,自然灾害、疾病意外、同类戕害。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复杂的,有爱有害的,如果不全面认识,又怎么能安闲自在呢?不认清这些主客观的障碍和束缚,又怎么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呢?

孔子说,自己的一生用了七十年时间完成了三大认知,所以可以自由自在不逾矩,就是可以避开所有约束障碍。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则是人类社会制定的,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也是潜规则,是道德的约束,这些规律和规则就好比地图上那些不能走的地方,不去碰它们就好了。

人生难就难在,不知道自己在走的路行不行得通,前面会不会有巨大障碍,是个死胡同还要被迫走回头路。多少人都在重复走着老路,在一个小小的范围里打转,很努力却在原地踏步一样,还有人更努力,但走的路四处碰壁,头破血流,越努力越伤害。

大多数人都是走投无路而后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得过且过吧。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折磨得精疲力尽,再也没有心力去寻找新的路突围出去,在一处想舒适安逸地得过且过。但这是假象,那些该来的风险一样都不少,都在伺机掠夺你的一切。

人活着,不能像鸵鸟那样把脑袋扎在沙子里。看不见就没有风险了吗?孔子说自己拼尽全力、付出那么多牺牲,就是为了自我不惑、知晓天命、与人耳顺,主动去认知这些,并且铭记在心标注出来,它们才会由潜在的背后的凶险,变成眼前可见的,由暗到明就好分辨了。

人生的智慧就是识人断事。哪条路可以走?哪些人可以交?哪些事必须做?可以做?哪条路行不通?哪些人你可以理解但不能深交合作?哪些事千万不能做?孔子用了七十年找到了答案,知道了这一生有所为的和有所不为的,就变得心无挂碍、自由自在了。

从蹒跚学步到青春懵懂,到出生牛犊不怕虎,到排除万难砥砺前行,到最后自由自在,就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只可惜,就像所有果实一样瓜熟蒂落,一旦成熟离别就不远了。

孔子的这段话也是略带伤感的,毕竟孔子时代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绝大多数人还没到知天命就死去了,都是在懵懂愚昧中死去的,自己不明不白。我们今天寿命都过了80岁了是不是都活明白了呢?是不是都能找到自己的那条自由之路呢?回首往事,自己的一生又有哪些耐人寻味的智慧可以像孔子这样传承下去呢?而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心向往之,何时才能过上呢?

孔子的这一节里,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这些年龄只是他自己的认知变化界限。这些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就是确立志向、坚定信仰、砥砺前行,认知客观规律、认知人情往来,这些都是人生的必修课,越早学完越早自由,这才是孔子告诉我们的真理。

为什么要编辑在为政这篇里呢?因为管理众人也和自我成长一样,有个认知的必经之路需要去探寻。否则,要么事倍功半,要么半途而废,所谓真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至此,人生六阶段的成长认知阶梯就讲完了,对你有没有启发呢?所有人的所有失意 失败,都能在这一节里找到归宿。所以,这一篇也是人生大课,要好好回味,而不能简单匆匆而过。越早读懂,越早做到,越好!

今天有个姑娘过来面诊,她之前有面诊过其他医生,主要是有医生建议她做提肌有的医生不建议,然后她又来到我这边,想求一个结果,确定自己有没有提肌问题。

我看姑娘的眼睛压睫毛严重,眼睛瞳孔看上去很无神,有点像提肌下垂的症状,但是我仔细去面诊的时候,按住她的额肌去判断,发现她的上睑肌是有力量的。那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假性的上睑下垂,假性上睑下垂一般就是肌力表现正常,但是外观表现为上睑下垂的症状,大多是因为眼睑皮肤松弛和肿泡眼压迫导致的。假性的话就不需要做提肌加强,只需要通过手术将多余的皮肤切除掉或者提眉就能解决。所以不要盲目的去做提肌加强,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提肌问题,再去做选择。
#上睑下垂##全切双眼皮##眼综合#

儿子15岁,暑假。父亲受邀参会,携儿同往。

一路上,儿神色焦虑忐忑。

晚,宾客散,问:“儿子,你咋了,不舒服?”

“没有,爸爸,只是有点不安。”

“不安?”

“嗯,今早出门:乘飞机,头等仓;下飞机,大奔驰;住宾馆,总统套。记得师父跟我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父亲一时无语。

“爸爸,您为众生劳顿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们这样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还是个学生,还没为社会作过任何贡献,享受这样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后恐有灾殃?”

“儿子,爸爸太高兴了!”

父亲激动,摸了摸儿子的头:“爸爸放心了,凭你这番话,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大的灾祸!”

父亲太高兴,高兴得流泪:“儿子,这样,今晚你就睡地上,明天去申请做义工,如何?”

“太好了,爸爸,这下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一个15岁的小家伙都懂这个道理,其父为之激动与骄傲让我羡慕。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以下是成人式说教,为进一阶,看看无妨。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了?

为什么?就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

唯有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的那句话,叫做“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福报。德不配位,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10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

这个桌子会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乃至最后倒塌。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得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这里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

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万的不穿一千的,能吃十万的我不吃两万的,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有人说:“老师,你讲的我不相信。”那就四个字送给你:“以身试法。”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他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他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我用便宜的手机、穿便宜的布鞋,普通的衣物...... 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认为我没有那么厚的德行,所以我用这些很简朴的东西,我心里很踏实。

若我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 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现在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

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 心想,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

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要最好的。

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攀比,家长都鼓励:妈妈明天给你买个更好的压倒他。

你看看,完全错误。

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你的福报。

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

我们不会爱孩子,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常理知识的。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

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知道厚德载物,你才敢消受。

你看那些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我要把这个钱拿过来。你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他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稳。

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 你心里不平,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有多大的德行?你有没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