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一.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二.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三. 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四.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药王孙真人《福寿论》#:遵道守分,方能福集寿臻!
近来读《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被里面的深意所吸引,不禁产生了下笔的想法。
今天想写的主旨是“遵道守分,福集寿臻”,然后结合孙真人的《福寿论》进行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遵道守分”。遵什么道,怎么遵道?而“守分”,又是守什么分,如何守分?

天道与本分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玄纲论》里对道的一个大的概述。再往小些往人性上说,道者何也?
《中庸》上说:“天之命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天之命谓性”,是指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黄帝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生成之后,人又是天地的一个小化身。太空中一点不昧的虚灵,即天性。此性长清常静,无情无意,无思无为,但它应变事物无有休停。此性应之于人,即为人心。

人心因为有情有意,想思有虑,时时在动,故谓:“人心,机也”。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所以要想得到人类社会的太平,人身自我身命的安宁,必须返本归根,依循常清常静、无思无为、无情无意的天道。这就是遵循本分。

一. 仁与俭:天道所常,人之本分
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补充解释说:“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如果没有做到守道,或者超过了限度,就是非分。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里的提到了富贵者与贫贱者的非分:“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之后又举了例子:官爵之非分者,车马之非分者,妻妾之非分者,童仆之非分者,而这四种非分总结起来就是不仁之非分。

道与儒不同,这里的“仁”不是儒家的“仁”的含义,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廉谨。廉,即棱角分明、是非分明;谨,即谨慎。这里的“不仁”,就是指是非不分,恣情纵欲。

后面的屋宇之非分者,粟帛之非分者,衣食之非分者,饮食之非分者,这四种总结起来就是不俭之非分。不俭,简单来说就是不节俭。

《道德经》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可见节俭的重要性,做不到的话,自然也是非分。
不仁不俭,如此种种,皆与造善之积不符。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皆记之,神而追之则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

道教是讲承负的,《文昌帝君阴骘文》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因此孙真人说:“如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若是真有以此为富的,也不过是为富不仁,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此非分也,神已记之,人不知也。

二.元载:不遵道,不守分,福寿全无
我印象中最不“遵道守分”的人,当属唐代宗李豫时期的宰相元载了。他是中国历史上巨贪之一。抄他家时,起赃无数。就冲他家中藏有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

这也最为让人记忆深刻。胡椒日常用量极少,一餐饭,数粒即足。然而,从其家抄没的差不多有现今的六十多吨重。这就得需要上百峰骆驼,才能从印度洋的海滨,运到唐首都长安,现今航空距离也得有三千多公里,何况是当时的驼队?何等辛苦不易!

元载遂兼任度支使时,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他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并于公府门前杖杀了弹劾他的大臣。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周幽王时期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唐朝完美的重现了。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元载任相时,宣州有一老者向他求官。元载只给了他一封书信便打发走。

老者走到幽州,拆信观看,见上面只有元载的署名,别无他话,非常生气,但只得持信去求见当地节度使。节度使见了元载所书,将老者迎到馆舍,加以款待,又赠送他绢帛千匹。元载得势之威势,可见一斑。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

嚯!皇帝亲自来劝还不听,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利令智昏莫过于是。

后来代宗下诏赐死元载,妻及子并赐死,并且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这可就不只是“死有余责,秧其子孙”了,连死去的宗祖都要一起受辱。史书称:“及死,行路无嗟惜者”。他得势时是如此的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死无人叹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资治通鉴》上说元载临死前,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元载知道逃不过一死,于是他央求:“愿得快死!”刽子手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于是脱下脏袜子塞其口而杀之。

《新唐书》称元载“嗜学,工属文”。《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元载出身寒微,应当知晓百姓之苦,然而当他做了宰相,却大兴土木,全然不顾庶民之生死。

他好读书,尤擅道书,考虑到他的时代,很还可能是读过孙真人的福寿论的,可他干的全是非分之事,更别说遵道守分了。此等不仁之富,也就促成他最后成了真正的为富不“人”。

三. 福与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接下来,“福集寿臻”要怎么做到呢?这其实也就是孙真人的这篇福寿论里探讨的主旨“福”与“寿”。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福?什么是寿?为什么说福满了寿就会到来呢?

古人认为,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对福与祸的一种辩证认识。《礼记》则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许慎《说文》里提到:“福,佑也”。有着赐福,保佑之意。
纵观古今,人们对“福”字的认知各有侧重点。孙真人福寿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道:“福者,造善之积;祸者,造不善之积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福或者有祸,全因自己善或不善的作为。

《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认为祸、福虽然难以预测,但是会因为人自己的行为而转化、改变。

《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此,一般人都会认为长寿便是有福。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然何为寿?《说文》里提到:“寿,久也”。在古代寿的含义代表着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之意。“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如何能被称为久?那自然是长生才能久视。

韩非子也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而孙真人却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见,仅仅多寿还不能被称为有福,只是因贫穷而不罚寿罢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在他诗作的《贫歌》中说道:“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则在他的《病中感秋》一诗中说道:“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这些都说明了“福”里囊括了“寿”,但与“福”相比较起来,“寿”却不能代表“福”。这就像是数学里的集合,福为母集,而寿只是子集。

五福齐备,百福骈臻,才能以寿为福,从而福集寿臻。如果只是长寿,贫穷而又困苦,或者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这种长寿反而使人痛苦,自然也称不上享福,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受罪。

乡下把结婚和有些老人的去世,谓之为红白喜事。之所以把有的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事,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长寿,却常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生不如死。因此,福寿双全,才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孙真人在福寿论里,倡导大众所追寻的根本目标。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福寿论中也将人也分成了圣人、贤人、达人、信人等等,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虚心改过,取长补短。

恰如《福寿论》最后所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如此这般,自然证得福寿双全。那么福集寿臻,福寿骈集,又哪里是什么难事呢?
作者:逍遥顽仙 腾讯道学

自古深山藏璞玉,从来佳茗似佳人。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寓德于玉,以玉比德,是玉文化的精神内涵。

玉,自古就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传说中是老祖宗轩辕黄帝最早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典章制度。《拾遗记·轩辕黄帝》中说轩辕皇帝“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圭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后来《周礼》又讲:”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

《韩非子》里说春秋时期楚国有个识玉的高手,名叫卞和。他有一个本领,能够识别没有加工过的璞玉的优劣。一块玉的原石,经卞和一看,马上就知道这块玉好不好,要搁现在,绝对是位“赌石”高手。有一次他从深山里得到了一块非常好的璞玉,却没有人认可,历经三代楚王,最后是楚文王命令玉工将其剖开,雕成了稀世美玉—和氏璧。后来这块和氏璧又由秦国跟赵国引出了“价值连城”,“完璧归赵”两个成语典故。可见古来玉就具有强大的物质价值跟精神力量。

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玉玺源于一个汉字“瑞”。《说文解字》里讲,“瑞”的意思是“以玉为信也。”据说传国玺为和氏璧所制,始于秦代。玺文是李斯写的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始皇传给二世,二世再传子晏,子婴降汉刘邦,献出传国玺。汉平帝故后,传国玺藏在太后住的长乐官。王莽篡汉,派王舜入宫索玺,太后怒极,把传国玺掷向王舜,玺被摔缺了一角。王莽用乌金镶补断角,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镶玉玺。此玺各朝代传,直至唐废帝在洛阳玄武楼引火自焚,从此传国玺就下落不明了。

历史上,是孔子把玉人格化,赋予了它“德”的内容。《论语》里说子贡见孔子,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问孔子:”我这儿有块美玉。您说我是把它搁在盒子里收藏着好呢,还是卖个高价好呢?”孔子说 :“你就卖吧,卖吧!我等着买主呢!”这是孔子把自己比作美玉,等着识货的人委以重任,一展抱负。正是认为玉有德,所以孔子才把自己比作玉。

东汉的许慎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老话儿讲“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的玉石,没有人的匠心雕琢,是不会被赋予新的价值和魅力的。茶也一样,出自好山场的原料经匠心加工方能成为好茶。我喜玉,故把自己的一款品来如玉温润的红茶起了个名字叫“玉佳人”。“玉佳人”诞在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海拔千米以上的竹林中。那里植被覆盖,阳崖阴林,苔藓丛生。野山无路,崎岖难行,采点好茶真的不易。上好的茶青,合格的工艺,加上用心的精制,才诞出了这个“谁谓空谷远,有美人如玉”的佳人儿。

我为佳人,纯净无争,亭亭而立,如玉温安。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玉佳人,有世俗之烟火,无世俗之尘埃。

玉佳人茶汤厚滑,如玉温润;入口骨感,如玉致密;蜜香果香,幽而不烈;自口下咽,香气过喉。尤难得的是汤水挂凉,如允薄荷,喝到尾水,凉韵不消。

每次品“玉佳人”的时候,不知怎么,总会让我不禁想起那首出自广东女孩扎西拉姆·多多的诗--《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是梵文的音译,班扎,是“金刚”的意思;古鲁,是“上师”;白玛,就是“莲花”的意思。“班扎古鲁白玛”的意思是金刚上师白莲花,也就是莲花生大师(西藏佛教的奠基者)。这一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灵感,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
诗中写到: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寂静茶室,我,胭脂水鸡心杯,玉佳人,静听据诗文谱成的单曲《见或不见》,一首来自心灵、大爱不宣的歌。曲毕,恍若置身玉佳人出生的山野,林静溪幽,天籁无声。

世间有没有真爱,红尘有没有天堂,缘分有没有冥冥注定,不用去想。属于我的逃不掉,属于你的躲不开。

惟愿岁月静好,佳人如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妻见夫贫跟人走,子见父贫家中留,亲见亲贫亲疏远,狗见主贫死也守,人换人心难长久,人换狗心长相守,劝君莫交无情友,留下剩饭全喂狗。热巴从来都是一个很体面的人,连跑
  •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特种 化学品公司,赢创工业集团以“聚焦可持续发展,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 亮相进博会,通过展出一系列立足本地的创新、环保、可持续材料解决方 案,
  • 请收起砍价大刀~在自己预算内选择合适的[加油]一分价格一分货,凡事都是这样,想得到漂亮又好看的宠物就多给预算,奔驰和吉利还都是汽车呐,价格也不一样哈,奔驰也有c
  • 今天是珊领证的日子 从早上起来她就一直在群里给我们发信息 一路上给我们拍照片 仿佛我们陪着她 看着群里的照片 和她剪的视频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
  • 4.晨宇落雁,闭月羞华,唯我卷儿,容冠天下! [春游家族]炸炸:1.独步天下 唯我王炸!
  • ”钟蕙羽28日在IG发,坦诚结束和曹佑宁的6年情,截下过去两人的甜蜜合照打上马赛克,透露本来想低调处理,正努力过新的生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身边朋友转述小红
  • 一楼更是奢配雅致小院,独享私家花园,闲暇时莳花弄草、播种蔬菜,伸手就能触及满溢的绿色,这种感受是高层住宅所无法体会的。在属于自己的世界,夜晚伴繁星花香入睡,清晨
  • 以国潮风韵为主题,以震撼的彩灯艺术、精湛的传统工艺、唯美的艺术让大家感受到济南传统文化魅力[赞啊]3、济南华侨城首届彩灯艺术节,彩灯节以彩灯为符号,配合新春、潮
  • 晚上的家长会有泪点了,说到最后就差哭了,孩子们老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好想你们哦[心][爱你]#王源[超话]##王源游响停云22岁##王源新专辑客厅狂欢##王
  • 你是很坚强的大男孩,从不喊苦喊累,你真的很棒,看到别人夸你真的非常开心,虽然我们知道你很优秀,你很好,但是当听到来自别人的夸赞时,那种心情真的是很开心狮子座的大
  • 突然到半年的时候,心里那个懒懒的我出来对我说:“你写这个干什么呀,多累啊,你每天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作业,已经压的你喘不过气了。” 就当我要离开桌子走向沙发的时候,
  • 责任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承担的,父母不再年轻,能回报的时候及时回报,不要总觉得时间还很多,岁月不等人。#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ygxy较好及
  • 随着欧洲模式崩溃,其他制度,比如威权治理模式——“或许你无法选择你的政府首脑,但你会有食物、暖气和社会服务,你会改善你的生活条件”将更具吸引力,这不仅发生在世界
  •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如果和某个人在一起,能让你情绪稳定,不
  • 秋 思(一)十月的主角是秋风与落叶是蓝天中流浪的白云是湖面上盘旋的鹭鸟放眼四周风景日渐苍凉在一片落叶里知秋在一阵秋风中醒悟岁月静好已成遥远的过往世间的繁华正
  • 2022年11月4日,周五,☀️晨起体重54.7kg6:00 ☕️+全身拉伸15m+burpee有氧35m+滚轴17m8:00 黑米黑芝麻汤圆12颗+2个12:
  • 把大自然当成背景板边玩边拍照的感觉怎么样?看看这对情侣的表现力就知道啦 每个画面都是开心和甜蜜拍摄地点:厦门风格:简约丨清新丨情绪丨纪实拍摄团队:总监团队[给力
  • 又如說積蓄財物,小鳥老鼠也懂得這麼做,在康區有一種人蔘果,我們往地下挖,就會發現很多地鼠在洞穴裡貯藏很多大顆的人蔘 果,小孩子會把地鼠儲藏的這些人蔘果拿走,大人
  • 昨天广东和上海的比赛,我相信比赛中最大的惊喜肯定就是曾繁日了,因为他在球场上的发挥确实太夸张了。昨天广东和上海的比赛,我相信比赛中最大的惊喜肯定就是曾繁日了,因
  • #千元律师# “要是出了什么差错,你真的会没命”“我无所谓。珠英去世那天,那个时候,我也早就已经死了”“这个问题值得你用命来换吗”“弄清这个问题比我的命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