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作品集
止学 原文
  智卷一

  智极则愚。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穷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竭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力制智,智也。

  用势卷二

  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仁者勿衿。

  势莫加君子,德休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也。

  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利卷三

  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远有兴衰,存畏警焉。

  辩卷四

  物朴乃存,器功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也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也矣。

  誉卷五

  好誉者多辱也。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惧焉。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赏名勿轻,轻则誉贱,誉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得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情卷六

  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测。

  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上下知离,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自殃。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情存疏也,近不过已,智者无痴焉。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艰。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蹇卷七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阻害之蔓焉。

  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重,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释怨卷八

  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祢祸不消。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也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不结焉。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心卷九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修身卷十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

  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诚非致虚,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ღ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没想到而立之年的时间过得这么快,年轻的时候真应该到处走走。记得刚和老公在一起,我们去了好多地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现在我们最开心の事,就是陪着小宝茁壮成长,然后带着大宝小宝,一家四口走遍全世界![好爱哦] https://t.cn/8ksG7ju

从《老子》到《道德经》
汉代对《老子》的改造
汉代曾对先秦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造,其中,对《老子》一书的改造就很典型。《老子》因为既有一些传世的“古本”,又有新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材料相当丰富。从各种本子的比较看,文字的不同是多方面的,而且不止一次地变来变去。其篇章、结构的变化也很明显,可以断言的是,传世本《老子》的基本面貌,是在汉代定型的,《老子》书名变成《道德经》,也应该是在汉代。

《老子》文本究竟多少字,许多本子都不相同,有5000多的,也有4999的,除去“也”、“之”、“其”、“夫”等字有无之外,也有整句增减不同的,还有一些佚文,因而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数字。文句的不同,以帛书本和传世本相比较,二者差异的文句达140多句(参见尹振环《帛书老子释析》)。其中的确有一字之差导致文义迥异的情况,很难说哪些是《老子》本义,哪些经过了后人的篡改。这些不同可以比较出来,而不同的原因却很值得研究。从帛书本到传世本的比较看,文句的变化应该主要在汉代,因为汉代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王弼的《老子注》基本一致(当然这两个本子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多少有些变化)。汉代人对《老子》文句的改造,有无意的,也有有意而为的。当时的传诵和抄写并非那么“规范”,多或者少个把“也”、“之”等虚词、助词本属平常,错误或者增减一两个字也在所难免,而有意改字或者增删的情况则涉及到更改人的思想意图,甚至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一定关系,这在《河上注》与《想尔注》中有不少事例(许多研究均有指出,此不列举)。

再说篇章结构,帛书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传世本的顺序刚好颠倒。西汉末年《老子指归论》的顺序与帛书相同,而东汉(至少是中后期)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传世本相同,说明这个变化是在汉代完成的,其主要篇幅结构是在汉代定型的。至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新出土的郭店竹简本的篇章,无论怎样理解,都不但不会影响这个结论,相反却更能证明汉代定型之说。

《老子》书名《道德经》,也是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的。《老子》在汉代以前已经成书,帛书本、竹简本《老子》的出土便是证明,汉初人称之为《老子》,所以《史记》、《汉书》中普遍用的是“读《老子》”、“问《老子》”、“好《老子》”、“通《老子》”等说法。从《汉书·艺文志》著录《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刘向说老子》四部书的情况来看,已有《老子》传人尊之为经典。至于《太平御览》卷191引扬雄《蜀王本纪》所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一句,其可靠性有多大且不说,在时间上也已是西汉末年的事情了。到了东汉时期,分别有《道经》、《德经》之说,《想尔注》中已有记载,所以颜师古注《汉书》时广泛使用了“《老子道经》之言”及其注文。从东汉到魏晋,随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老子道德经》之书名也就形成了,这一变化无疑是汉代人所为。

汉代人对《老子》的创造性诠释

对《老子》的诠释,现在能见到的最明显最早的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他是用讲道理、引述事实的方法来进行诠释和解说《老子》的,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的思想。这种根据《老子》中某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在汉代得到广泛运用,《淮南子》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据统计,81章《老子》有70章的文字被其明确引用过(参考蒙文通《老子徵文》),而其中的《道应训》,完全是另一篇《解老》、《喻老》,全篇56段文字有53段的结语都是引用《老子》的文句,实际上也应该是一种形式的《老子》注。当然和儒家注解《五经》一样,经、传分开和章句形式的《老子》注都有,其诠释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大的创造性,可以择其要者举证一二。

先看对“道论”的发挥。“道”是《老子》一书根本性的内容,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确实是一种宇宙生成的思想。而究竟什么是“道”,它如何创造天地万物?《老子》虽有几句高度概括的文字,却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以人们就可以、也需要“多为之辞,博为之说”。《淮南子》首篇《原道训》就试图给道作一番描述性的说明,同时指出其性质、作用及其对人世的意义等(文字较长,可参见该文)。严遵讲《老子》之“指归”,也作了较具体的解说。例如讲道如何生万物:“故诸有形之徒皆属于物类。物有所宗,类有所祖。天地,物之大者,人次之矣。夫天人之生也,形因于气,气因于和,和因于神明,神明因于道德,道德因于自然:万物以存。”把虚无之道如何生出实有之物,作了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略为具体的表述,加入了“神明”、“太和”、“气”这样一些概念,并且在各个地方反复加以说明。《河上注》解释《老子》“冲气以为和”一句时说:“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这些都成为后人理解“道化万物”的依据。在汉代人的注释中,对道的虚无、清静、自然等基本特性,进行了很多阐述,并且都紧密联系社会、政治、人生,其中既有理论性的阐释,如《老子指归》中对“道化万物”之反复论述,又有具体的解说,如《河上注》之处处提醒。

再看汉代人的《老子注》,虽然都是围绕“道论”展开的,但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内容,例如关于对仁义礼乐的态度、关于“无为”的理解等等,人们对《老子》本义的发挥,也是有所不同的。《老子》中是否反对“仁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从《老子》本文较难看出其反对仁义,而通行本的“绝仁弃义”,在竹简本中恰恰没有,因此,这个问题众说纷纭,长期未能取得定论。

汉代人作注,依据的本子不同,往往会引出不同的理解和发挥。例如,通行本57章有一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河上公本、帛书本以及竹简本,均为“法物滋彰”,严遵就按照“罚峻刑严”的“法令”来发挥,而河上公则解释说:“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也。”再如,“无以为”和“无不为”的不同,“有静”与“不争”的区别等等(参考《帛书老子释析》),这些问题既关系到文本,也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而汉以后的人大多是按汉代人的定本和解释来进行阐释和发挥的。

汉代人“注老”和“解老”的意义

第一,汉代人“注老”、“解老”形成了“汉《老子》”,后世所见到的主要是“汉《老子》”,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传世本是经过汉代人整理和改造的。其改造的痕迹比其他典籍更为清晰,除了有先秦的《韩非子》、《文子》以及其他黄老著作可作比较之外,新出土的帛书和竹简《老子》以及其他道家文献也是有力的实证。

第二,汉代人“注老”、“解老”,既有传统思想作为依据,又受到时代思潮发展的影响。当时的道家传统思想主要有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可以称为“黄老之学”的系统;一个是以《庄子》为代表的庄学系统。汉注《老子》中保留了这两种思想的痕迹,甚至有时明显表现出双方的某些矛盾,例如对待“仁义”的态度就是如此。个中情况十分明显是受到当时的时代思潮的影响。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汉初《老子》实际上就是“黄老”的同义语;东汉普遍注重养生,《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就得到大力的敷陈;道教产生之后,五千文成为其主要经典,《想尔注》便应运而生,在汉代人一般“道论”的基础上,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成了“道”的化身。

第三,汉代人所注《老子》及其阐释,直接影响了后世各种思想理论的发展。此后的各种发挥,都是在汉代人阐释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魏晋玄学倡导虚无,王弼之注《老子》是其突出表现,他倡导“以无为本”,正是得到汉代人论述的启发和影响。正如宋儒晁说之所说:“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从中也可看出,汉代人对《老子》的阐释,的确有较大的创造性,从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熊铁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得就是,在黑暗中一定不要理她,哼唧也不理她[哈哈]2020.6.25周四 ☁️端午安康!过程是这样的: 喝了150ml奶粉,上床玩耍,耍到揉眼睛,本来我以为她
  • 【投稿】呜呜呜因为疫情收物后快递物流拦截不让寄,等了一个礼拜后还是没有解除管控,但是物流退回去后显示签收,然后的自动签收快到时间了,我就去找姐妹退款然后重新拍,
  • (现在回过头看,连出生的第一口奶粉都错了[笑cry])样样较真,真的累了自己又累全家,也是多亏公婆能配合我的科学育儿[允悲]人生第一次当妈,总希望能把最好的给你
  • 而今天要讲的这位也是靠一首歌火了半辈子,可惜现在的生活很落魄。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在我心里保留着原本的位置,她们是我每一段人生里面肩并肩最好的朋友啊,回忆起来每
  • 哈尔滨红光锅炉厂供图  有着67年历史的哈尔滨红光锅炉厂是老工业基地的“老字号”企业,如今正在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上努力探索。”  数字化车间仅是一家企业一个车间
  • 灸印堂能帮助你发现身体的其它病症灸通印堂,百病不侵,不仅如此,灸印堂还能帮助你发现身体的其它病症,那么你可以辅助其它的一些灸法,对调理全身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3
  • #卡姐日翻# Day 85这次又是很简单地一句噢~~老规矩,九点半公布译文和解析积极参与认真订正,就可能收到卡姐的小奖品噢~Moreover, even tho
  • 骑车回家的路上看着我眼前的那一堆东西,就想到还没有去香港的时候,我在武汉备考雅思,一个人住。以前高中对面就有一个沃尔玛,每一次去逛沃尔玛的时候看到半成品都会很心
  • #MOJi辞書# #MOJi每日一句# #月色真美# 「はじめての恋だから、まだ何も知らなかった。」前よりも、柔らかくなったね。
  •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 (顺便说一下,张稀哲在最近的40强和12强赛中,赛后评分几乎均在全队前三名)其他人都是国足的老将了,他们的实力大家应该也很清楚,不用多说。如果高天意能够静心做绿
  • 我们每天都遭遇到不如意境界可叫冤亲债主。皆‮我是‬们有‮以始‬来累积下来的‮业恶‬重罪‮要,‬诚心向冤亲债主求‮悔忏‬,才能‮冤解‬解仇,了结无始‮来以‬憎心的
  • [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関係者各位2022 年 3 月 30 日 関西大学バレーボール連盟2022
  • 店内结缘【龙婆宋猜•爱情锁心符片】特价87️双面符片【黄色】针对没有恋爱的人旺桃花增加个人魅力和吸引力、让异性都愿意接近你与你相处,可以改善爱情运【红色】针对情
  • 因为擅长游泳又喜欢水,最中意的童话故事(甚至写到难言之隐里面了)就是《小美人鱼》嘛。然后在他们的“毒藤”(Poison Ivy Bistro)小餐厅享受一下独特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译文】: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
  • #阳光信用[超话]# [可怜]#阳光信用#[可怜]#每日一善# Hu 指路不tun 必Hui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
  • 两人恋爱一段时间后,令王艳想不到的是,她爱王志才竟比爱自己还多,不仅为了王志才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还跟着他去澳大利亚生活,并在悉尼注册结婚。他说我嘟嘴不开心的那一
  • #刘宇宁过年的歌# ‖#刘宇宁经典咏流传# ‖#摩登兄弟[超话]# ╬┅┅┅┅┅┅┅┅┅┅┅┅┅┅╬你是春天的新芽夏天的阳光秋天的麦穗冬天的雪花永远可爱永远清澈
  • 我的春日迟迟,我的卉木萋萋,我的仓庚喈喈,我想采蘩祁祁,我在执凶还丑,我在薄言而归,我是赫赫南仲,我定玁狁于夷!我好想自己再静一静,专注的看子文子豪的微博,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