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34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紫菩提老师禅律《参》一诗中,有句云:“拈花微笑心传印”。前几天,山人以此为题,写了一则随笔。柳堂先生读罢之后,评曰:“由此拈花一笑公案,联想到六祖慧能大师的《菩提偈》公案。神秀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大约即是渐悟、顿悟之别吧。其实,这本来是参悟的法门,只是两者路径不同而已。但是,俗人却往往分出境界之高下。顿悟入道,恐限天才;凡夫俗子若欲入道,走渐悟之途,比较可靠一些。”

对于柳堂先生此评,山人乃谓其曰:顿悟成佛,是禅宗的核心教义。在禅宗史上,世人之所以共推六祖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而非早期的其他祖师,就是因其开创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所谓“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反映的正是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顿悟禅”,和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渐悟禅”之差异。而南宗的“顿悟”禅,真正体现了禅的精髓,是以谈禅宗,必及“顿悟”。然而,到底什么才是顿悟,并非一个可以随意回答的问题。

六祖慧能大师,俗家姓卢,因此古人的一些诗词里,又称其为“卢能”。比如宋徽宗有诗曰:

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

《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从五祖弘忍与慧能的对答中,就可以看出,慧能之悟性极高。他虽不识字,但却是上根、利根之人。是以慧能大师得法之后,曾有言曰:“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可见他度众生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根以下的人,都不是他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门你进不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六祖慧能得以传承衣法、一鸣惊人的《菩提偈》,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典故中,可以知道六祖与神秀大师争衣法之传,最后是慧能获得了五祖的传承。《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枷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述,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此后,迨至明代吴承恩写《西游记》之时,书中须菩提祖师,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的一段文字,便是将五祖传法给六祖慧能的这个故事,照搬了过去。

因此,“南顿北渐”的顿悟之法,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适合,以其对于根器的要求,太高了。是故六祖慧能有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无论是南顿还是北渐,其实都是一种法,修的也是同一个佛,但是每个人的资质大不相同,开悟的速度亦是有快有慢,所以才有了佛法的渐、顿之分。

【2】禅净双修

《法华经》把佛之知见的证得,分成两方面的四阶,称为“开、示、悟、入”。开与示,是由佛陀担任的、对众生做的,将众生本有的佛性之宝藏打开来,指示给众生,称为开示;悟与入,则是由众生自己来做的,众生明白了自性本来可以成佛,这就是悟。悟后如法修持,才能进入佛的知见之门。

若以阶位来衡量,悟佛知见,是在未登初地的凡位菩萨;入佛知见,是在登了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因为唯有初地以上,才能一分一分地断无明,一分一分地证觉性。初地以前,都是准备工夫。可见,顿悟是悟的理体法性或佛性,顿悟并不就等于成佛;渐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积于渐修,才能真的成佛。

虽说“理以顿悟,事以渐修”,然而世上之人,不估量自己的根性,就动辄笑其他修行法门为“着相”,境界太低,而自己却又做不到。正如慧能大师所言:“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比如百丈怀海禅师,虽然建立了丛林制度,但是其亦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万修万人去。”又如净土宗六祖、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禅师,亦有云: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这位永明寿禅师,史上可谓是鼎鼎大名。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师。他禅净双修,更身兼两宗祖师,既被尊奉为净土宗六祖,同时又是禅宗的法眼宗三祖。世人都公认他是古佛再来之人,并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感应篇汇编》里,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放生故事。其文曰:

唐末五代延寿禅师者,丹阳人。初为余姚县吏,亏欠库钱几十万。有司鞫之,止是买物放生用过,不意亏耗如许也。罪当死,临刑颜色不变,言曰:“我放活万万生命,今虽死,径往西方矣,岂不乐哉!”钱王闻而怜之,释其罪,为僧。梦观音以甘露灌口,慧性日开,著《万善同归集》六卷。住永明寺。九十八岁,合掌坐化,起塔寺侧。有僧每日绕塔礼拜,人问故,答曰:“我,抚州僧也。因病至冥,见殿角有画像一轴,阎王自来顶礼。余问主吏,答曰:“此寿禅师也。凡死者皆经此处,唯禅师径往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王故敬礼耳。”可见往生之时,若径生西方,为阴府所重如此。

这则故事,亦另有版本,说的是唐末五代的永明大师,讳名延寿,平常喜欢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在未出家之前,于吴越王钱文穆镇宁杭州时,当余杭县的库吏。有一年,适逢灾荒,由于灾情急迫,他便先动用了库钱来救济灾民,因而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

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救济灾民。因此命执行刑罚的人,在临刑之际,注意观察其言词面色,前来禀报。大师身临刑场,脸上殊无忧戚之色,反而神色怡然自在,毫无惊惧,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对库钱毫无私用,全都用来救济灾民。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大乐事?”吴越王听了他的话,就赦免了他的罪。永明大师从此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佛拜忏,获得无碍辩才。

据说大师圆寂之后,江西抚州有某僧生病,神识被摄入冥间,看见阎王大殿左边,供有一尊僧像,阎罗王时常出座恭敬礼拜。某僧感觉奇怪,便问主吏。主吏答曰:“阎罗王礼拜的是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在世修持精进,如今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得上品上生。阎罗王特别尊敬大师之德行,因而设供,每日经常礼拜。”

永明寿禅师,虽然出身于五宗之一的法眼宗,但却不限于一门一派,他提倡禅净双修,并提出了在后世脍炙人口的禅净《四料简》。此《四料简》,道尽了禅、净两种法门的奥妙和利益: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立地成佛,但是对于根器的要求很高;而净土宗,则是利钝兼收,不过效果会慢一些。要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先往生极乐,开悟之后,再乘愿回到红尘,随缘化度众生。因此,很多不是上根、利根之人,还是以老实念佛为好。

——————————————————————————
【乐樵注】参与评论师友:@柳堂666 [作揖][鲜花]

#浪浪钉[超话]#
朋友,是我们亲自挑选的家人。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交友最在意的点,感觉他们俩每个都挺符合[心]
相处舒服,无言也暖…
纯正温良是友谊的底色…
愿意交付真心,待人真诚…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你撑把伞…
世界奇奇怪怪,陪你可可爱爱…
不仅志同道合,而且旗鼓相当…
因为信任,所以会相信这世界,永远有光…
愿把自己最蠢的一面展现给你…
一份好的友情,能点亮你内心的丰盈,拓宽你生命的修行![心][心][心]
愿山人们都能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珍贵情谊[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

四访深山老道长,终于“套出”了道长的修炼秘诀!#修行必读#

|访深山老道长之一|

早上登山,云雾很大,几米外就看不清了。跋山涉水一个多钟头,终于到达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老道长正在与一个山民谈话,看到我来,很高兴。

在那里吃了中饭,请教了一些问题。以下内容是根据记忆整理而得。

问:经常看到人们为有无鬼神问题争论不休,请问老师傅,您认为有没有鬼神呢?道教的许多神仙,历史上并无记载。究竟是确有其神,还是世人编造出来的呢?

答:我的体会是,人神共存。至于神仙的来历,我也说不清。

笔者:我想起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上面说,纪晓岚认识一位江西龙虎山法官(正一道士),拜表上章,招神遣将,非常灵验。

纪晓岚问他其中的奥秘,他说,我只知道按照规程照葫芦画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问:网上很多人认为当今无人能够修成阳神,而您所说的那位修成阳神的老道长,我怎么看也觉得他不像大修行人,似乎有些老年痴呆症,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都能修成阳神,那当然不可能。没人能修成阳神,也说不过去。

那位修成阳神的老道长,已经达到无色无相无声无臭(原话记不清了,好象就是怎么几个字)地步,不是一般人能够猜测。

而且,他离开世间后,与在世间,又是两样。王重阳、丘处机要弘扬道教,就必须与普通人一样。

而那位修成阳神的老道长,他不求人知。当然,人人都像他,也是不行的,如果都这样,道教就无人弘扬了。

笔者:我想起四大山人过去在老道海论坛讲过他的寻师访道经历,他听说四川某地王留仙人将要羽化,赶紧跑去拜访。

找到地方,大失所望,没找到什么王留仙人,只看到一老乾道病怏怏地躺在地上,一老坤道也不怎么搭理他。

回来没多久,就听说两老道羽化,一姓王,一姓刘,就是所说的王留仙人。幸好他当时带有录音机,把与老道们的对话录了下来。再反复品味老道们的话,果然是饱含玄机。

问: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可是现在非常衰败,远不能与其他几大宗教相比,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道教中栋梁之材不多,一些领袖人物也缺少弘扬道教、济世度人的心愿,所以无可奈何。我老了,对于道教的振兴没有作出什么贡献,有心无力啊!

问:我从网上看到,一些道教中人和好道之士正在为道教的振兴而努力,其中有几位年轻道长,来因非凡,修为很高,有一代宗师风范。

答:道教后继有人,我很高兴。你能发现这样的人,我也很高兴。道教必将逐步振兴。

问:有人说,道教的一些精华已经失传,后人再也无法修到前人的地步了,您看呢?

答:道教的精华不会失传。如果有失传危险,上天必派一人降世来继承道脉。即使已经失传,上天也会派一人降世来重振道教。

问:很多人包括一些能够著书的道学大师陈撄宁等人,丹书看了不少,师傅也拜了不少,练功一生,却什么也练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修道能不能成,根基很重要。王重阳的弟子遍及天下,但成道的不过七人。有名气的人未必根基深,书看得再多,师傅访得再多,但打坐时定不住,那也没有办法。很多出家人也是这样,打坐几十年,还是定不住。

问:定不住是什么意思?是不能入定吗?

答:是。

问:请问您每天什么时候打坐练功,坐多长时间?

答:有空就想坐,但是白天总有几个山民、游客来访,只能在夜间坐一坐。

问:入定干什么?神游吗?能讲讲见闻吗?

老道长只是笑笑,说:功夫到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笔者:我想起佛教界有名的广钦上人,出家后在山洞里打坐入定,连续40多天不吃不喝,柴夫以为他死了,赶紧通报了他的师爷,山下大庙里的方丈。

方丈也觉得入定40多天没听说过,也以为他圆寂了,准备火化。但又不敢肯定,于是请来弘一法师鉴定,弘一法师在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的佛教大德高僧了,他来了一看,说,这种大定功夫古今罕见。

于是弹指三下,下山等待广钦上人出定。广钦上人出定下山后,弘一法师知道他根基深厚,是大修行人乘愿再来,所以尽管自己年纪、名望远长于广钦上人,但决不肯以师辈自居。

后来广钦上人去了台湾,宣化上人还派人来请教他。广钦上人并没有学过禅定功夫,他是由念佛而自然入定。而他的师傅、师爷就远不及他的修为高。

我把广钦上人的故事讲给老道长听,他说,那是高人。又说,他的根基深,所以能超过他的师傅、师爷。

问:为什么一些根基很深的人一生贫困,还不及普通人福报大。

答:越是根基深的人,磨难越大。他能在困境中磨练出来,将来成就也越大。

笔者:我从书上看到,广钦上人也说过,某人磨难大,那是因为他将来有弘法使命,如果不经过磨练,将来难以担负起弘法使命。

老道长还说,修道要想大成,必须要能吃苦、要能舍。

笔者:广钦上人也是这样说的。

这位老道长没有上过学,但是他讲出的道理,与我从很多书上看到的差不多。

问:道教中高人多吗?有人走遍名山,寻师访道,可是却没有遇到一个高人。是高人只顾修自己,不愿意带徒弟吗?

答:我出家多年,过往高人遇到不少,从他们那里学的东西不少。高人不能看年纪大小、出家时间长短,有的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够讲出出家几十年的老道讲不出的道理。

关键在根基,有些东西是先天带来的,不教自会,有人教一学就会。找不到高人,这很正常。

师傅找徒弟容易,徒弟找师傅就难。能不能被师傅找到,那要看他先天的根基和后天的修行。如果他不想让你知道他是高人,你就不发现不了。

问: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根基很好的人,难道就修不成了?

答:先天不足,后天能补。多做好事,多为道教出力,根基就会慢慢培养起来。不然的话,就是出家几十年,也不见得有什么用。

修行不是穿上道服打坐练功,在家一样能修行。现在很多出家人还不如在家人。你能自觉护持道教,这不是无缘无故的,这是你的根基所决定的,你修行很好。

夜间没有寄宿山民家中,得到老道长许可,在他的丹房过夜。

他教我观星,说,某星发生什么变化,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可惜我对此毫无研究,一窍不通,提不出任何问题。

各自上床睡觉。我夜晚醒了几次,发现老道长都没有睡,而是在床上打坐。直到天亮,他始终纹丝不动。

早晨起来后问老道长,夜晚不睡觉,白天困不困?他说,有空就想定,不需要睡觉。

告辞后又去大庙拜访了那位据说修成阳神的老道长。老道长与我上次见到有所不同,他问我从哪里来,吃饭没有。

我看他与伺候他的中年道长逗趣,神态颇为有趣。但没有多谈,他不肯多说话。我觉得还是与那位隐修老道长有缘一些,有问有答。

回来的路上,我想,那些自称道家某门某派传人的丹道大师,在杂志上办班招生,著书立说,有几个练功?有几个定得住?有几个有实证体验?有几个有资格以人师自居?

那些在网上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品头论足的高人,有几个练功?有几个定得住?有几个有实证体验?有几个有资格以人师自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美籍宝宝有哪些优势? 在这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趋向平民化、大众化,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不管是初次怀孕的90后妈妈,还是二胎的高龄产妇,她们都看到了美国国籍
  •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
  • 古时,一男子从一大户人家买了一个丫鬟,带回家中当妻子。可是没过多久,男子发现妻子竟然早已带有身孕。那妻子见瞒他不住,只得坦白交代了。男子得知实情,并未生气,反而
  • #重生之将门毒后[超话]# 哈喽 打扰一下 这里说明一下步射图是之前找ls买下来了原图 之前原本想拿来开周边车 因发生一些事故 现在步射稿子属于私稿 商用权ls
  • #防‮小护‬课堂# 神仙“净‮神手‬器”赶快囤起来! 疫‮期情‬间要打‮十起‬二分精神,强‮必推‬速净‮消手‬毒凝露! 它‮常非‬显著的‮方地‬是免洗速干~
  • 1939年,费雯·丽拍完《乱世佳人》,拿到奥斯卡影后,但却病了,疯了。拍摄期间,她每天工作16小时,每天抽4包烟,持续了整整125天。如此疯狂,竟然是因为,她觉
  • 攻防战打响,基辅城内枪声四起,如果乌克兰被完全占领,会发生什么?
  • 近日,刘松仁口戴口罩现身某个康复中心,其妻子苏嘉燕陪伴左右,二人互相扶持,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据香港媒体的报道称,刘松仁此前中风,最近一直在物理复健治疗。
  • 挽回常用的是二次吸引,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么我们二次吸引一般是怎么做的呢?最最基础的便是朋友圈展示,但你也要明白,二次吸引不光是朋友圈展示,还有其他的,所以大家千
  • #杭州租房[超话]# 【个人转租 急】 坐标:杭州拱墅区 拱苑小区三期 小区周边环境绝佳 生活气息足 步行3分钟到城西银泰城 步行15分钟到萍水街地铁站 骑
  • #中国人的故事# 【被中国共产党感动的外国人丨李敦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我追求某种理念,中国把这种理念变成了现实。在中国,我对生命有了新的看法。我是美国
  • 入坑四个月 周年庆前5天入坑差不多的样子 被光谱虐得不想打危机合约 到蛮鳞拿到18 中间我经历了二周年全体狂欢 也体会过官博被骂得体无完肤 萌新完全找不清方
  • [心]人生如梦亦如幻,朝如晨露暮如霞。待到梦醒时分,方知一世花开,半世浮华,染指流年。渐渐懂得风华绝代,不过是一指流沙;待大浪淘沙,洗尽铅华,一切终究归于平淡。
  • #李泰京JKROM[超话]# [李柱浩记者]韩国艺人李泰京2022年采访记录 [이주호 기자] 한국 연예인 @EternityBoys-JKROM 가 화
  • 农历正月二十六,观音开库日,对于致力追求财富的广东人,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 吃也是一个主题,从正月二十五、二十六吃生菜包,用新鲜生菜包着炒饭吃,一般炒饭用河蜆
  • 在那年的夏天 你是我逐日期盼的总和 我不遗余力地爱过你 我终于明白也许是自洽了等待的全部意义 我不遗余力地等待过你 裹挟着全部热情 黑色的裙子 蓝色的天空 闪亮
  • 社交是一门学问,只有自尊自重,才能为别人所尊重,你想要打开人家的心,你就先得要打开自己的心,很多时候,人都是相互的![泪]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为了社交的
  • 【#北京新增8例确诊曾搭乘下列航班、车次返京#】2月23日,北京市第28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周记 1⃣️减肥很难 2⃣️还是有些话不知道给谁说 3⃣️和你玩得再好你的某句玩笑话也会让我想很多 4⃣️要做的事很多vs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5⃣️想去游泳但是好
  • 看到这一段我真的深深的被折服… 但是去百度上搜没有搜到这位妙人的简介 翻译的实在是太好了!!! (ps:也可能因为我是个菜鸡,看到之后脑子里想的和人家翻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