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笔记# “自然底数e”到底有多美?它似乎蕴含着宇宙无穷的秘密

数学之美,在于逻辑,逻辑之美,取法“自然”。这个世界无与伦比的美,莫过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在高中阶段接触了一个有趣的常数,那就是“自然底数e”。人们都说,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常数,因为它的美同样来自于“自然”。那么这个来自于“自然”的常数,到底有多美呢?

早在遥远的古希腊,泰勒斯就提出要摆脱“神学”的羁绊,向“大自然”寻找规律,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无论是泰勒斯的哲学思想、数学成就还是他的科学精神,在西方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人们尊称为“科学之祖”。

他的学生毕达哥拉斯继承并发扬了他的精神,创建了自己的学派,对“数”的崇拜超过了“神”的地位,他提出了“万物皆数(指整数)”的理论,认为统治这个世界的不是神,而是从“大自然”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数”。

“大自然”之美,在于它的“无穷”。“大自然”的“无穷之美”令人无法捉摸,甚至神秘的令人恐惧。在遥远的古希腊海滩上,毕达哥拉斯带领着他的门徒们在海滩上摆出各种各样的“数列”:“自然数列”、“三角形数列”、“四方形数列”。人类的先行者们,正是用这种朴素的方法尝试去探寻“大自然”的规律。人们借助“数列”,从“事物规律”的认识由“局部”扩展至“整体”,从“有限”扩展至“无穷”。——这是人类的先行者最早运用的“归纳猜想”。

既然“自然数列”可以描述成一条直线,“三角形数”、“四方形数”也可以描绘成由“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那么曲线该如何描述呢?

在大自然中,富有诗意的曲线有很多种,然而人们认为最迷人的“曲线”则是“对数螺线”。

1638年,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尔最早用“解析式”描述了“对数螺线”。接下来的数学家们对“对数螺线”所展现出来的美显得无比痴迷,瑞士数学家雅格·伯努利在逝世前就请人打造了一块墓碑,在墓碑上刻下了美妙的“对数螺线”,同时写上“我将按着原来的样子变化后复活”的墓志铭。

“对数旋线”所展现出来的美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比如蜗牛的外壳的螺旋外形,向日葵籽的螺旋排布,夜空中呈螺旋形的星云,大海的螺旋涡流等。这些美妙的“对数螺线”都可以用“指数”描述成: φkρ=αe 。其中α和k为常数,φ是极角,ρ是极径,e是“自然对数”的底。产生这种美妙“对数螺线”最核心的原因正是“自然底数e”。那么,“自然底数e”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

这个神秘的“自然底数e”就是由一个“数列”的“极限”产生。这个“数列”可以用这样一个通项公式描述:{ ( 1 + 1/n )^n }。“n”分别用“自然数列1、2、3、4……”一一来代入,直至“无穷”,当n为“正无穷”时,该“数列”取得的“极限”就是e,即e = lim (1+1/n)^n(e≈2.71828182845904523536……)。然而,这个“自然底数e”在数学中到底有什么用呢?

顾名思义,它最为重要的作用是作为“自然对数”的底。16世纪,随着天文、航海等领域的发展,大量的数据计算令人们感到非常头疼,当时正在研究天文学约翰·纳皮尔为了解决这些计算难题,发明了对数。对数的发明给人们繁重的计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简便。

刚开始时,人们常用对数的底为10,称为“常用对数”。后来又发现用“e”作为对数的底时,会使很多复杂的运算变得极为简单。以至于科学家们在科学理论研究中,更喜欢用“自然对数”。

在“指数函数”里,“自然底数e”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用来求“指数函数”的“导数”。大约1730年,欧拉定义互为逆函数的“指数函数”和“自然对数”。随着“微积分”的建立,人们发现,“指数函数的导数”与其“自身”成一定比例。于是,人们就将e^x的“导数”等于其“自身”,以此求出“指数函数”的导数。然后我们用“对数”把其他“指数函数”都换成“以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这样我们就能根据“e^x导数等于其自身”的定义求出其他“指数函数”的“导数”了。

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中所表现出来千奇百怪的现象,其背后都有“指数函数”的影子,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变化率”和其本身“当前的值”的关系,“当前值”会随着“变化率”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这个“变化率”实际上就是“导数”。

还有一个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由e所组成的最美公式“欧拉公式”:e^iπ+1=0。这个公式的原型其实是这样的:e^ix=cosx+isinx,这个公式的巧妙之处是它将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了“复数”范围,从而在“三角函数”与“复指数函数”之间架起了桥梁,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果将e^ix=cosx+isinx进行一系列的“证明推导”,然后将其中的“x”的值取为“π”就得到: e^iπ+1=0。这个恒等式就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一个公式,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这个公式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秘密,还等待着人们去逐一解开。

当你没有勇气流浪

当你没有勇气写诗

当你学会圆滑世故

当你学会向世界妥协

总要有人带着烛火在黑暗中潜行

用纯粹的、没有为世俗的沾污的文字

记下这世间的审美、生命、大爱

这世间可以没有诗人

却不能没有诗歌

一个人可以不写诗

却不能没有诗心、诗兴、诗情

不然如何用干燥的心灵等待万物复萌的春天

气数:气是指极微的又能动的暗物质,气之化是聚与合+分与散;聚而合有形有象,启出万象万物;分而散,一片混沌;一聚一散,一阖一辟,此之谓道,故道是常动的。此气数必变动矣,从极微开始时,一点也觉察不到,但等它变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此乃集义所生,养得好,积得久,理直则气壮,就无一时无一事不气壮耳;积到某程度,气机转了,一股浩然正气,塞乎天地间,历练出格外的光采。其尽有艰难,其尽有步骤,皆是无人之迹,只此人必抱大愿,不计年月,孤独前往,且从极微处,人皆不注意处,一番暗自苦功,从极微处极小处着手努力着,气数到前,等待复等待,气数到了,忽然一片新天地。若没大志象、无大心力之人,启能有大变化,启能把此局面松动并化解之。时为帝,由天道讲,性本于命;由人道讲,则命本于性。由天道讲,数生于气,由人道讲,气转于数。气数,并不是定论;懂得了天运,正好尽人力。方其全盛,方其极衰,有可知,有不可知;有天心,也有人力。………峰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宜善[超话]##阳光信用#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
  •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
  • 【碳酸氢钠林格氏液对开放右半肝切除术镁离子和的炎性因子影响】 目的:该文旨在观察碳酸氢钠林格氏液(BRS)对开放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镁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 可是电影总是仁慈的,它让错过的人重新相遇。愿清凉自在,得到不匮竭的源泉、不熄灭的灯。
  • 虽然此事发生在校外放学期间,但也暴露出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上存在着漏洞和问题,我们已责成学校进行深刻反思、全面自查整改。怀来县教科局等相关部门迅速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 (1.你细心看到了她的需要,在她没有和你张口之前,口红不是关键,关键是女生了解到你注意她,对她用心;2.你不仅满足了女生的需要,而且你给她了比她平时用的更高价值
  •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
  • 人们说一起看过黄昏的人是不会走散的。告别,为了更好的出发。
  • 昨日(4月17日)一名Artania号上的42岁船员因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过世,成为澳大利亚境内最年轻的新冠死亡病例。➤维多利亚警察局证实,两名墨尔本大学国际学生于
  • 让往事清零,我们从容前行 三毛曾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人生就像一列远去的火车,只能超前 而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无法重来有时生活让人千疮百孔,遍体鳞伤
  • 走不出对你的牵挂,不管过去多少时间,你依然是我最深的眷恋。ZL,你不知道我有多渴望你,我有多想这辈子是我陪着你!
  • “由于环卫作业的工作特殊,环卫工人在警务站、交警岗亭休息时,民警也会趁机向他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他们在环卫作业时的安全意识。”瑶海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丁晔说
  • 关于头发我没见过比她更干货的博主!2⃣️娜娜西这个美女干货实在太太太太多了,很容易一不留神就看很久出不来,废话很少,整个视频全是她总结的重点。
  • 麦冬还可以补心血,心主血脉,心脏强大了,周身的血脉会更加通畅,自然膝盖这里的血脉也更通畅,通则不痛,就可以解决膝盖痛的问题。这味药天生就是为膝盖而生,川牛膝一方
  • !目前,深圳市疾控中心已完成病例18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 容与堂刻水浒传第四十二回版画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有分教: 枪刀林里,再逃一遍残生;山岭边傍,传授千年勋业。正是:只因玄女书三卷,留得清风史数篇。
  • 给孩子营造快乐和温馨的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些将会是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给孩子营造快乐和温馨的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些将会是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
  • 很多人问我秋冬补水补不进去怎么办 ‍♀️你可能是肌底缺油 反反复复用过各种面油 从贵的到便宜的 从橄榄油 角鲨烷到调和面油使用感最好的 是Josie Maran
  • 肖战今天营业 我今天开心 肖战今天不营业 我看昨天的肖战 我今天开心 肖战明天不营业 我看前天的肖战 我明天开心 肖战最帅[给你小心心] 全世界最好的肖战
  • 所以,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1956年9月13日 毛泽东就八大的准备工作发表讲话1956年9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就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