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社会责任感应是科学家“标配”】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人类遭遇各种疾病的概率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每年致3230万人死亡。全世界的医药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攻克这些顽症的方法,希望发现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柳红已经在新药研发的路上走了20多年。“做国家事,担国家责,于万千世界找出能治愈疾病的新药是我从事科研的初心,也是毕生追求。”柳红告诉《中国科学报》。

急国家之所急

出身医学世家的柳红,从小就对配药特别感兴趣。填报高考志愿时,她坚定地选择了中国药科大学。1999年,她于母校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药物所从事新药研发工作。

药物的靶点通常是生物大分子蛋白,新药研究往往通过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大分子的靶点相互作用,调节靶点起到治疗的效果。说得形象点,就是寻找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蛋白之间的“最佳配对”,为一些关键靶点寻找合适、有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

2020年初,春节将至,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危急时刻,上海药物所迅速响应,成立抗疫攻关团队。自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暴发,柳红团队一直致力于抗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具有丰富的抗病毒药物研发经验。她迅速召集课题组成员成立抗疫攻关小组,积极寻找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

由于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底物结合口袋具有高度保守性,研发团队决定采取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策略进行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不舍昼夜,鏖战数月,攻关小组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一类结构新颖、高效、安全的抗新冠肺炎病毒候选药物。在攻关团队和转化企业的合力推进下,该候选药物于2020年8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于2021年3月在Frontage临床研究中心启动临床I期试验。

回首研发经历,柳红表示,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工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科学家应有的“标配”,“出新药、出好药”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她实践的标准。

柳红认为,上海药物所是国家队,应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人民利益为重。她长期关注禽流感、艾滋病等涉及国家卫生安全的重大疾病药物研发,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进行技术储备。抗艾滋病项目成果转化难度大,她不顾风险坚持临床开发。目前,柳红团队开发的抗艾滋病新药塞拉维诺正处于临床I期研究阶段,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应时代趋势 创新研发方法

新药研发投入巨大,柳红深谙现实。为了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效率,她和团队将传统的药物化学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生物活性筛选方法相结合,可以针对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禽流感)、炎症、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20余个靶标。该方法可用于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研究。

如何快速合成那些有药物潜力的化合物,用于活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过程。结合实际需要,柳红等发展了一系列创新、高效、环保的有机合成新方法。她表示,依托这些高效的合成方法,不仅能快速得到目标分子,还能建立具有优势骨架结构、化合物数目众多的化合物库。作为资源的储备,其可以在将来用于新靶点的活性筛选。

利用这个药物研究模式,柳红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团队针对感染性疾病、炎症、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发现10余个候选新药,7个处于临床研究,获国内外授权专利86项,实现技术转让7项。

“未来这个药物研究模式还将高效提供更多的疾病候选药物。”对此柳红充满信心。在她看来,一位合格的科研人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意识,要对科学锲而不舍地探索追求,要有一股为科学研究献身的拼劲,更为重要的,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切成绩源于团队的共同努力

今年7月,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柳红等10位科技工作者入选。“我是新药设计与发现科研团队的一员,所有的成绩和荣誉都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柳红说。

与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样,柳红也希望能尽快出成果,但新药研发周期长,并不是每个合成的化合物都能成为上市的新药。在她看来,如何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科研氛围至关重要。

“柳老师总能在平淡的科研工作中发现乐趣,并将欢乐传递给我们。”研究员王江说。

每年年末,柳红就会鼓励和组织学生编排小品、表演合唱等,节目总是能赢得喝彩、掌声。“科研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探索的,而文艺创作却能发挥学生特长,丰富科研生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和团队始终是柳红牵挂和关注的。

做导师20多个年头,柳红时刻关注教育工作。她心系青少年科普,努力提升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参与制作了多个科普教育课程课件以及科普微视频。“我没做什么,不值一提。”被问起这些,柳红连连摆手。

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做药人。科研上遇到再多的困难,柳红心中也总是充满热情。“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我觉得做科研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这种信念给了我无尽的动力。”柳红说。https://t.cn/A6MP2lm4

#30年前的大眼睛女孩成了捐助者# 黑白色调的照片里,小姑娘衣着破旧,头发蓬乱,小手握着铅笔坐在桌前,表情怯生生的,一双清亮纯真的大眼睛似乎在凝视着你,流露出强烈的、渴望的光芒,正代表着无数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发出心底的呐喊:“我要上学!”

1991年,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一经问世,便牵动了万千国人的心,观者无不为之内心震撼,甚至潸然泪下。自那时开始,希望工程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资助,无数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圆了求学梦。而照片中的主人公——当年才8岁的苏明娟,在照片拍完后,意外地成了“名人”,成了希望工程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人生也因此而改写。

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照片里那个曾经备受瞩目的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会过着如何的人生?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乡村生活。“大眼睛”照片拍摄的当时,苏明娟还在安徽金寨的张湾小学读一年级,每学期六七十元的书杂费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

山区教学条件很差,孩子们求学十分艰苦。苏明娟清晰地回忆起她当年就读的张湾小学:教室低矮破旧,冬天窗户没有钱装玻璃,蒙上塑料布又怕光线不好,所以只好任寒风呼啸着灌进教室。他们经常冻得缩成一团,仍然坚持读书。

1991年5月的一天,读小学一年级的苏明娟正在专心听课,她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闯进了正在学校采访的记者解海龙的视线,“那眼神有着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进入到人们的心灵里”。于是,当握着铅笔的苏明娟再次抬头凝视黑板时,解海龙迅速摁下了快门。

这幅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张照片成为了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许多人纷纷为濒临失学的农村贫困儿童倾囊相助。

第一个向苏明娟捐款是李万,他将自己微薄的津贴攒起,每学期都会寄给苏明娟100元,一直到小学毕业。“读中学时,很多好心人都给予过我帮助,有的小朋友把零花钱寄来了,有的大学生把业余时间的打工钱也寄给了我。天津一名退休老人从我读初中到高中,每年过节都给我寄糖果和生活用品。”回想起这些,苏明娟充满了感激。

后来又有其他捐助者试图捐助苏明娟,善良忠厚的父亲对苏明娟说:“这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别人的帮助了。你爸你妈还能干活,还能养活你和弟弟。”在捐助人拒绝收回捐款的情况下,苏明娟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1998年,苏明娟以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加大会。整个大会堂里,她是最小的与会代表。苏明娟迎来了很多鲜花、掌声和关注,但她始终是那么淳朴本分,不卑不亢。

2002年9月,苏明娟考取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2005年毕业后,她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那张照片改变了苏明娟的人生,但她却没有因此而迷失。得到资助仅仅是苏明娟人生轨迹改变的开始。在无数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感召下,小小年纪的苏明娟也踏上了公益助人的道路,至今没有中断。

1997年,刚上初二的苏明娟,主动将资助得来的600元钱汇给了宁夏的一位回族小姑娘,帮她圆了求学梦;

2002年,考上安徽大学后,她坚持勤工俭学,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补贴全部转给其他贫困学生;

参加工作后,苏明娟把第一笔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后每月她都会捐出收入的一部分;每年,她都会拿出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

2006年,她和解海龙拍卖了著名的“大眼睛女孩”照片版权,所得30多万元用于援建西藏拉萨市曲水县的一所希望小学,成百上千藏族孩子自此有学可上。

2018年,她拿出3万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将爱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该公益基金已参与援建了两所希望小学,并资助了45名贫困大学新生。在全民关注下长大的苏明娟,实现了从受助者到捐赠者的转变。
30年前,她身处逆境;30年后,她涅槃重生。

现在,苏明娟已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做了妈妈,有了可爱的孩子。她曾带着孩子在视频里向解海龙真诚致谢,向观众们深情讲述她的故事,令无数观众落泪。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这句话用在苏明娟身上,再合适不过。

她,曾是受益者。

现在,更是践行者。

30年前,苏明娟或许想象不到,一张照片带来了一生的改变。

30年间,她接过助力棒,努力地将善意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

未来,这场用爱和希望筑起来的梦,会一直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为国守赛道 本源量子预计2025年实现1024位量子比特
作者:张梦怡

今年9月11日,本源量子在其成立四周年之际,公布了公司未来在量子计算方向上五年的技术路线图。从这张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预计2021年底推出64比特超导量子芯片,新的设计布局增加了芯片的可拓展性,2022年初尝试突破144比特。到2025年,将实现1024量子比特。

飞跃:五年内将突破1000量子比特
2017年9月11日,本源量子在合肥正式成立。经历了四年的风风雨雨,本源量子披荆斩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18年,本源量子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台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2020年9月,本源量子上线了基于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的量子计算云平台,面向全球用户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云服务;2021年2月,本源量子发布了全国第一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作为全国量子计算的龙头企业,本源量子始终坚持“为量子计算贡献中国力量”,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本源量子都坚持全栈式自主研发。2021年9月11日是本源量子成立四周年,公司正式发布未来五年量子计算技术规划路线图。路线图显示,到2025年,该公司将突破1000位量子比特,达到1024位量子比特,并将运用量子计算尝试在不同行业领域解决对应的问题,研制出行业领域的专用量子计算机。
去年9月12日,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本源量子发布了自己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它的各方面性能对标的都是世界最好的量子计算云平台。该云平台是基于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它搭载了本源自主研发的6比特量子芯片。而刚刚过去三天,2020年9月15日,IBM就公布了量子计算机未来几年的路线图,称预计2023年,会实现 1121 比特的量子系统 Condor,并表示在未来十年,能够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机。这无疑给了中国的量子计算重重一击。
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告诉记者,本源量子超导量子芯片技术预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22年前研制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主要在芯片保真度,可拓展性等性能上尝试为后续专用量子计算机的的发展打好基础,并验证基础量子算法以及证明量子优势;第二阶段在2025年突破到1000量子比特,可以尝试解决在各行业领域的特殊问题,研制行业领域专用机,赋能各领域发展;第三阶段 在芯片比特数拓展到一定级别时,使用多核并行处理,本源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实现量子资源的充分调度,有望实现通用型量子计算机。

1000+:迈向专用量子计算机时代
在此次本源量子的规划路线图中提到,第二阶段,也就是在2025年将突破到1024量子比特,这样就意味着专用量子计算机的形成,它也将实际运用到一些行业领域中。
说到行业的落地应用,就必须从这个小小的芯片位数谈起。殊不知,当量子芯片位数达到50+的时候,对于量子计算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了。
张辉表示,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目前正在朝着新阶段迈进,即从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到NISQ量子计算机(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计算机)。你可能要问,什么是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计算机呢?它就是当量子比特数达到50~100时,量子计算机就有可能进行有价值的量子计算了。并且有希望解决某些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量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NISQ时代还有望开发更多的启发式算法,与经典计算配合探索更多的场景应用。其实,从50+开始,一直到本源量子发布的1024量子比特,也仍然在NISQ的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100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是面向通用量子计算机拓展的关键节点,对于未来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线走向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旦超导物理体系的量子计算机达到1000+量子比特,对于其他的技术路径来说,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了。”张辉说。不过对于通用量子计算机而言,可能还需要达到百万比特。“目前来看,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要攻克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解决纠错和容错的问题。纠错和容错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实现不了通用量子计算机。但是对专用量子计算机没有影响。但是要是像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经典计算机,都是有纠错和容错。一旦突破,通用量子计算机便指日可待。”张辉表示。

前景:赋能百业,助力更多行业应用落地
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最终还是要走向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也是本源量子这家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奋斗的方向。
本源量子成立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根据不同行业的应用落地,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分别建立了量子计算上下游生产制造联盟、量子计算应用生态联盟和量子计算科普教育联盟。其中量子计算应用生态联盟根据应用场景又分为量子计算生物化学行业应用生态联盟、量子计算金融行业应用生态联盟和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联盟。在此基础上,本源量子牵头发起建立我国首批量子计算行业应用联盟,量子金融行业应用生态联盟和量子计算生物化学行业应用生态联盟。建银国际、东方证券、中金资本、银联商务、德美化工、金斯瑞、瀚海博兴、锐康生物等国内多家企业加入本源量子行业应用联盟。这些应用联盟的建立,也将以助推量子计算在金融、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应用落地。
如今,全世界都没有人能够告诉你,量子计算的哪一条技术路线能够成功,哪一个行业会率先实现突破,哪一天你的生活会再次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张辉表示,“但已经很明显的是,量子计算具备改变整个经济和社会的潜力和能力。而当本源量子的研发突破1000量子比特的时候,以上这些行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本源量子能做的,就是牢牢守住这条赛道,让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不受制于人。”
团队技术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结合郭国平教授团队连续十年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量子芯片超级973项目,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核心,专注量子计算全栈开发,围绕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量子软件和量子云平台的开发研制及量子计算教育培训开展业务。公司专利申请总量近500件,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七。
本源量子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工程化量子计算机,立志“为量子计算贡献中国力量”。多年来,公司围绕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制造与应用,打造“一个目标”、“五大”业务板块、实现国内“七个第一”,填补国内量子计算机工程化链条上多个空白。“一个目标”为“为量子计算贡献中国力量”;“五大板块”分别为量子芯片、量子测控、量子软件、量子云和量子应用。“七个第一”分别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可交付使用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测控一体机;国内首个搭载超导体真实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计算云平台;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超导和半导体量子芯片,并与晶合科技共建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成立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建立我国首批量子计算行业应用联盟,包括量子金融行业应用生态联盟和量子计算生物化学行业应用生态联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世界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在中国成功实施;苹果明年或推双卡双待手机;董明珠炮轰贾跃亭,欺骗股民|早报
  • 男孩被父砍29刀,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 广东的婚礼太野蛮,3名伴郎用灭火器喷伴娘口鼻!
  • 快递哥牙膏改车牌被罚,商标可以随意修改使用吗?
  • 游客在野生动物园下车砸熊?园方:情况属实,他扔的是…
  • 最大飞行器“飞天屁股”摔烂了,坠机原因不明
  • 教授晒照王俊凯 赞其进步大 粉丝留言感谢班主任夸奖
  • 广东交警集中开展打击买卖记分违法行为
  • 揭发带零食反被罚 不冤枉
  • 【明星娱乐】熊黛林挺孕肚看雪景 网友看“鼻子”猜:怀男孩
  • 女高管被老公家暴||家暴该怎么办
  • 科大讯飞“高管男”合肥高铁上暴打孩子母亲?公司回应:普通员工,将严肃处理!
  • 重庆彩色s型公路通车 市民排队加入限速5公里“贪吃蛇”大战
  • 德国禁止儿童手表:儿童手表引发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 中国地表最强两栖战车
  • 《龙珠》布尔玛声优鹤弘美去世
  • 李敏镐分手后首现身 粉丝夹道上演“釜山行”
  • #新郎伴娘抱挤气球##水果姐被拒维密秀##李敏镐分手首现身#
  • 六名游客在哈萨克斯坦穿比基尼上街被捕
  • 保价20万燕窝寄碎,被判全额赔偿后,快递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