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十)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摧伏四魔
摧,摧折、打倒。伏,调伏、降伏。魔,梵语魔罗的简称,中译为夺命,因为魔王看到了我们修持,增长了慧命,就要把它抢夺去,所以叫夺命。魔又译为障碍,这是因为有了魔,就会障碍我们修行善道而得名。中国早期的佛经,好像《大涅槃经》中,魔都写成“磨”,磨是折磨的意思,受到折磨,就是有所障碍,和魔的意义很接近。传说这“魔”字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所改的,这样一改,把魔的形象具体化了,往往使人把它和有威力的生物连在一起。

其实,魔不一定是三头六臂的怪物,只要具有诱惑性,使人容易堕落的,或者具有破坏性,阻碍力,不让我们上进的,都叫做魔。换句话说,当我们希望向上向善的时候,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来扰乱,阻挡我们去做,就是魔。或者是我们沉迷在某种嗜好、事物之中,比如喜欢打牌,喜好玩乐,念念为这些所迷惑,那就是着魔了。平常有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没有用功,没有修持,也就没有感觉得什么,当你真正发奋用功(精进)的时候,往往会踫到许多磨难,使我们安不下心来,正是道业方才开始,魔掌已经高高地笼罩下来了,我们不可不提高警惕。

佛法通常讲有四魔,是四种破坏修行的磨难:

一、烦恼魔:上面所讲的那些烦恼,经常在我们的心识当中不停的扰乱,障碍我们,使我们不能如法修持,就是烦恼魔。

二、五阴魔:五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包括了精神和物质,是组织生命体的要素。有了色身,就有活动,成为众恶聚集的地方,能障碍我们修学正道,让我们生起种种的苦恼,生死轮回,甚至堕落恶道,所以五阴也是一种魔。

三、死魔:死,能断人的命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生必有死。我们学佛的人,希望能够多活一天,多争取时间修行,想要了生脱死,也想要弘法利生,事实上,死亡常常跟随着我们,要把我们抓去,一旦死亡,转过面目来,是不是有机会再学佛、修行呢?因此,死也是个大魔鬼。

四、天魔: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每当修行人有了相当成就的时候,他深深地恐怕会失去一个眷属,就来扰乱,运用千方百计破坏、障碍行者,所以称为魔。释迦牟尼佛成正觉之前,在菩提树下修行,魔王就放不下,先后派了魔兵、魔将、魔女,来阻扰佛陀修行,所以天也是种魔。

其实,真正的魔,不是在天上,而在人间,不是在身外,而是在我们的心中,那就是我们的无明与烦恼,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假如受到魔难,就是要精进用功。第一步,降伏烦恼修学佛法,增长智慧,第二步把四魔摧伏、消灭。唯有克服了魔障,才能进一步出阴界狱。

出阴界狱

阴,就是五阴。界,指三界。狱,就是牢狱。依佛教的世界观,有情所居住的环境,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称为三界。

前面第一觉悟,已经讲过五阴,我们有色身,而招致种种的罪恶和痛苦,由此可知,五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主体,而三界,是众生居住的处所。我们现在虽然在欲界,即使到达色界、无色界,有一天还是会退堕下来的。众生在三界生死海中,流转轮回不息,不能自由解脱,好像被限制在牢狱,所以说“三界如牢狱”。出阴界狱,就是打破、出离五阴、三界这个牢狱,也就是得大解脱,证得涅槃。那就要常行精进,破除烦恼,才能够超越、了脱生死的牢狱。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佛法看世间##修行##佛学大智慧##佛教# https://t.cn/R2WxjZe

《佛说八大人觉经》——知足守道觉(六)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本段经文,前三句说凡夫的不知足,后四句说菩萨是知足的,主要是说明知足与不知足的道理。

心无厌足:
心,指凡夫的贪欲心。凡夫欲望的心,是永远没有讨厌,没有满足的时候,因此说心无厌足。成语“欲壑难填”,是形容我们的欲望心,好像无底的山谷,怎样填都填不满的,人的欲望也是这样,对外境的追求,总觉得这样不够,那样也不足,希望一切为我所有,而且越多越好,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不知足歌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
衣食两般皆充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度虚。
买得良田千百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羡称王作帝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总总妄想无终止,一棺长盖抱恨归。

这首不知足的警世歌,把每个人生在世界上,得陇望蜀,贪而无厌的心理,描述得淋漓尽致。不正是这样吗?每个人辛辛苦苦地劳碌了一辈子,也苦苦恼恼地度过一生,到最后呜呼哀哉,怀着未完成的心愿,遗憾地离开世间。

知足歌
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
思量疾病苦,康健便是福。
思量危难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
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
看来一日之间,许多自然之福。
只因看不破,终日自蹙蹙。
本是强健人,弄得病拘束。
本是平安人,惹得危险辱。
本是长寿人,作得死催促。
世间有几人,会享自然福?
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足!

上面所讲的这许多道理,大家都很了解,也都会讲,但是说归说,做归做,究竟有几个人真正会享受自然而然的福气呢?太少了。世间所有的人,要能够得少为足,不要不知足,不然就会苦恼无边。引用这两首歌,就是解释人心贪而无厌,不知足,希望大家看了以后,能够多加留意自己的心性,不要自寻烦恼。

唯得多求:
常常希望能够多得、多求一点。比如说钱吧,我们穷苦,没有钱,一旦有了五元,希望能有十元;有了十元,希望有一百元;有了一百,希望有一千;有了一千,要有一万、十万、百万、千万、万万……永远认为钱不够,这就是唯得多求。

增长罪恶:
增,增加;长,生长。我们的心理,贪念太大,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择手段,这样就会增加我们的罪过。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是个不圆满,痛苦丛生的地方,要是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黄金为地,到处都是七宝,你要什么,随时伸手可得,你还会贪求吗?可是我们这个世界不是这样,就拿钱财这方面来说,为了满足贪心,我们要投机、要取巧,或者欺诈、抢劫、绑票、强占、暗夺……许多社会的罪恶事件,就随着发生了。

《梵网经》说:“自为饮食、钱物、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众生愚痴,纵身口意,造十恶业。对于己物,则一毛不拔;他人钱财,则贪心如海。然众生福薄障厚,业深垢重,不能随心所欲,还要拼命追求,带月披星,梯山航海,窜虎穴,过龙潭,钩心斗角,追求欲境,贪图快乐。殊不知世事如灯前之梦,韶华如水上之沤,一息不来,便是千秋永诀。当知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众生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终日耽酒嗜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名闻利养,声色货利,智人观之,视如流水浮云,无非幻相,何足顾恋

以上“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三句,是凡夫不知足的心理状态,包括你、我、他,都是这样,我们不可不认真去了解它,也不可不在身口意三方面多加注意。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佛教##佛学大智慧##佛法看世间##修行#

天下事,占便宜不得。
有便宜之贪念,即有不便宜之大悔。
非分之想莫萌;无益之事莫做。
贪得无厌是一种病,它的背后是匮乏。
物忌全盛,事忌全美,人忌全名。
一个知足的人,也会是一位安详的人。
当我们平息诸根时,我们的欲望便会减少。
我永远不会把自己的嘴放到别人的碗里,那儿没有我的面包和奶油。
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现代人野心太大了,从小开始就被教导要有雄心,也因此从儿童时期起就精神不适,一旦学业完成,他们已经是有精神困扰的人了。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鲜花][鲜花][鲜花][心][心][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YSL皮气垫谁用谁爱终于找到了混油皮的本命气垫了 上脸后就是妈生好皮肤,直呼神奇 YSL简直yyds,我️太爱了 我入的B20色,粉质很是细腻 上脸也很自然清透
  • 金牛座:叫我钱多多  如果会理财,总是能够清晰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财富,就算一开始手里的钱不多,很快也会变得多起来。#星座# #十二星座冷知识#$长城汽车(SH6
  • 请个丧假还要调休扣工资,请问你们家人是无病无灾活佛在世长命百岁吗?还是等着你妈走在你后面,白发人送黑发人,先给你送走?请个假还要pua一下,什么叫“撂挑子”,难
  • p9. 哇哇哇我也是拥有套装调料盒的人啦,虽然我不做饭,但臭屁说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嗯?☕问他为啥买一对,还是个心形,他答“我要跟你心连心成双又成对”[嘻嘻][色
  • 而我查阅了“吃”字后,我才知道,“吃”这个字起源于“口”+“气”中国发明字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都知道这个现代科学知识:吃饭容易吃进去“气”。而我查阅了“吃”字后
  • 忘记昨天,活好今天,才能更好的拥抱未来。忘记昨天,活好今天,才能更好的拥抱未来。
  • 来自乌汶叻差他尼府的今年21岁的洛兰,两条塔抢冠军( 属于Max muay thai )他开始之前就在 Keatkhamtorn 拳馆属于擅长膝法的拳手,现在搬
  • 文人多悲秋,杜甫写有“老去悲秋强自宽”和“明年此会知谁健”苏轼显然反其义述怀,何须悲秋,只要今年身体健康尚能饮宴,不论村外江边,都要有看“空花”的心态。 做人,
  • 我现在有点昏了,刚睡醒半梦半醒之间在好奇下一集威皮到底要怎么做,Vegas要怎么去带着一种愧疚和感恩的情愫去调动起pete这个直男的全部感官,我想来想去好像第一
  • 不过她那时候被我吸引了(不是)因为我吵到她眼睛了哈哈哈,但她觉得我不会想和她成为朋友#探险家美食风景图鉴# 花都“花山小镇”古村,在蓉创乐园玩顺道来这里看看,距
  • (分享自:爱奇艺泡泡圈)【【我心向洋】谢谢你的出现,我的男神杨洋❤】谢谢你的出现,让我们在青春的岁月里有了喜欢的人,谢谢你的存在 让我的平凡时光有所期待,我愿与
  • 我常常因为害怕而不敢说的原因是,星星在天上闪了一下,地下的人们觉得今天的星星真亮,他在闪烁实,际你不知道有些星星闪烁的一瞬间,只是告诉能看得到的人们,他就要消失
  • 激情演讲三小时顺利收工[666]知道很多人最近都看到了这段话但还是要忍不住分享给你也许此刻你也会落寞也许你会觉得不公平也许你正被人误解但那些都没关系只要你踏踏实
  • 二、炉渣是钢材冶炼厂步骤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重要由CaO、FeO、MnO、SiO2、Fe2O3、P2O5、Cr2O5、Al2O3等化合物构成,具备很多高品质特性
  • 平时都是自己在家里给她剪头发因为她特别怕洗头发 洗一回哭一回 更怕✂️有一回我给她刘海剪坏了 没有办法只能回带她 去了我的tony老师那里补救一下 害怕的不
  • 哈哈~尽管这位千年美女皮肤黝黑了些,不过她的五官非常立体,眼睛看上去炯炯有神,真的给不少观众一种纯天然的美女感觉,相信看到了她的你也会感觉十分惊艳的,若是她的皮
  • ”后来,吉淑平和丈夫重新建了个牢固点儿的厨房,不过每每赶上大雨,还是漏水。“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知足了”  搬迁消息传来,吉淑平和老伴儿在兴奋之余,也有隐
  • Bargiani 在七个月的时间品尝 15 次,只为找到完美的混合物,这款桃红色鸡尾酒由苦艾酒、柑橘和草本香调为基础,再通过香根草和 N.4 Podere Sa
  • 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囤很多零食刚收到来分享几款我最爱吃的几款 绝不踩雷! 酸奶豆第一次买的时候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意外好吃,不爱吃糖的麻麻每次都喊我多买点给
  • 10.大多数不老练的投资者,当他所持股票损失还小,可以承受时,往往却顽固地抓紧这些亏钱股票。9.大多数人都不敢买这样的股票:股价刚刚冲上新高价位,对他们来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