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
“双碳”行动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一部分。欧盟国家是“碳中和”的首倡者,他们提出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我国去年9月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从人均角度来分析的话,美国,英国、法国的碳排放已经处于下降阶段,正在走向碳中和。印度的人均排放量增长刚刚“启动”,大概相当于我国60年代的人均排放水平,尚未真正到达快速增长时期。我国基本从2012、2013年开始就进入了碳排放的“平台期”。

我国的生产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7.28吨/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不过比美国要低很多;从消费端来看,我们的人均排放量比英法美都低;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是逐年累积的,从1900年算起的人均累计排放对比图显示,全球平均水平是209吨/人,我国才157/吨人,美国是1218吨/人,欧洲的法国、英国这些国家都比我国多得多。所以计算人均累计碳排放,我国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我国现在的碳排放总量比较高,这和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有关。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碳中和应该会比其他国家困难。
碳中和的概念,就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努力(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目前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是400亿吨,其中14%来自土地利用,86%来自化石燃料利用。排放出来的这些二氧化碳,大约46%留在大气,23%被海洋吸收,31%被陆地吸收。碳固定过程非常多,在这里举一个不被大家特别关注的例子—土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碱性土壤中含有很多钙离子,不像南方酸性土壤钙离子很少,这些钙离子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降水的时候就会淋溶形成碳酸钙沉淀,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自然过程。做黄土研究的专家经常说,黄土里面有料姜石,这就是碳酸钙的结核,还有在温暖时间沉淀下来的钙板。我国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个自然过程对碳的固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未来碳中和的主要途径,我们要考虑到,接近2060年的时候,因为人为排放下降了,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海洋吸收可能也会相应降低,但降低的幅度现在很难预期。陆地土壤沉积的固碳过程还是会存在,甚至有可能会加强。所以,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要通过生态建设、工程封存等措施去除掉,这样才能达到中和。

中国如何达到碳中和

专题一: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核心问题: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面向2060)。我国居民生活、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能源需求以及全社会能源总需求。
一个是到2035年,我们GDP比目前还会翻一番,2060年还需要再翻一番,达到人均4万美元,产业结构从目前的中低端发展到中高端。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人口变动,要建立一个预测的模型。但预测常常是不准。
专题二: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
核心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如何逐步增加非碳能源,特别是风、光、水、地热、核等的比重。

中国西部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如何从各种发电、储能、转化、输电、消纳等等环节协调发力,让这些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尤其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风、光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如何保证稳定输出,需要一套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来保证稳定输出,这个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需要有一个框架。非碳能源实际上只占15%,另外85%是煤、油、气,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我国现在大约排放100亿吨二氧化碳。假如到2060年,我国还不得不排放20到25亿吨二氧化碳。

非碳能源占比不会是线性提高的,主要靠技术组合和技术突破。煤炭作为主力能源,还会存在较长一段时期,因此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进步仍需十分重视。另外一个是核能,我们不该追随某些“弃核国家”的脚步,还要加强核能利用,甚至在内陆地区建厂,把核能充分利用起来。尤其是西部干旱地区的风、光资源,是我们实现碳中和最大的底气,要考虑如何稳定输出。

专题三、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
核心问题:不可替代的化石能源必然会转化为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于这部分排放要有一个预测来自于何处,来自于什么行业、总量多少。

首先要考虑替代,就是用电、热、氢能等来替代,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替代难度肯定是不一致的,我们能否从目前的情况来按照难易排序,这是非常关键。

其次,能否确定不可替代的领域有哪些?这些领域不得不排放二氧化碳,那就是碳中和需要中和掉的部分,需要进行针对性预测。现在初步认为:居民生活比较容易用电力、地热、太阳能来替代,关键在于国家如何推动;交通领域,目前已经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以后可能用氢能驱动船和飞机等,这个替代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农业领域大部分也可以替代;比较难替代是工业领域,包括冶金、化工、建材、矿山等等如何替代,还需要特别研究。

另外,要克服风电、光电等输出不稳定性的问题。未来我们的电力系统如何保证稳定输出将是需要考虑解决的关键问题。美国提出来2035年实现无碳电力,中国什么时候实现低碳电力或者无碳电力。目前有很多国家对氢能寄予了很大希望,氢能战略也需要国家拿出方案。我国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发电端占比约47%,消费端如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等占53%。要实现碳中和就需要在发电端用更多的非碳能源来发电、在消费端用电和氢能等来替代,构建一个两端共同发力的系统。

专题四: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
大化所的刘中民院士提出三步走。第一步是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第二步,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第三步,低碳能源智能化多能融合。

专题五: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
中科院已经做过一些关于碳收支项目的研究。现状认为,我国目前地表碳储量相当于363亿吨二氧化碳,每年固碳速率是10到40亿吨二氧化碳,我们估计森林在2060年以前将会达到固碳峰值,之后固碳速率就会降低。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壤还很难估计。

专题六: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
计算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主要有以下核心问题:
一是陆地和近海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如何,以及未来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它们会如何变化;二是我国生态恢复、建设工程这些面状分布区未来的固碳潜力如何;三是新增点状分布区固碳潜力如何,比如城市造林绿化等;四是其他一些人为措施,比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马后西部干旱区变绿、海水淡化等实现后,在其影响下新增的固碳潜力如何;还有未来陆地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措施,比如秸秆闷烧成碳屑等。我们还需要研究证明这些增汇措施的长期性。

专题七: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
负排放技术目前有十种。包括将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将二氧化碳制成燃料、微藻的生产、混凝土碳捕集、提高原油采集率、生物能源的碳捕捉和存储、硅酸盐岩石的风化和矿物碳化、植树造林、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碳、农作物的秸秆烧成木炭还田等等。这些负排放技术中,前面几项是国际上所谓的CCUS技术,而矿物碳化和生物碳我国研究较少。核心问题是这些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还没有必要马上就大规模工程封存,那是要在2060年之前考虑的问题。目前这方面技术进步是比较快的,未来会进步到什么程度还不好预测,但是我个人认为,最好不要单纯地封存,还是要想办法如何利用二氧化碳。

专题八: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
建议在青藏高原建设一个率先达标示范区。青藏高原在我国境内的面积有250万平方公里,我国正在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同时我国可能也要开发一些河流的水电,青藏高原固碳的潜力非常之大,因为它有很多退化的草地,所以我们现在要对它进行专题研究。

专题九:政策技术分析研究
政策如何推动的问题,包括如何推动非碳技术,如何进行生态建设增加碳汇。目前来说,我国在减排问题上,政府约束性政策大于市场机制,以后可能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发挥作用。

结束语

第一,“碳中和”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国家需要积极研究与谋划,谋定而动,系统布局,组织力量,特殊支持,力争以技术上的先进性获得产业上的主导权,使之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我们项目组强调:完成这个大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所需之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决不可能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得以满足,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竞争,稳步推进。

第三,本项目只能先给出一个框架性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路线图的问题上可考虑先经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千万不要急于“收口”,千万不要急于强力推进。

第四,这个大转型过程中,整个行业的协调共进非常重要。“减碳、固碳”“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均需要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由此,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需尽早完成,这个非常关键。

第五,评价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甚至家庭的“碳中和程度”,需从收、支两端计量。从能源消费角度论,“支”(即排放)相对容易计量;“收”(即固碳)由于类型多样,过程复杂,很难精确计量,尤其是“人为努力”下的固碳增量不易确定。由此,国家要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以期针对我国的碳收支状况,保证话语权在我。

当然,这里面还有国际上的合作和斗争,比如未来的排放权如何分配?未来排放的天花板应该如何确定?“共同又有区别的责任”未来怎么体现?西方国家一直在说“资金与技术援助”,但是一直没做,他们如何兑现?每个国家排放量如何计量?另外我国该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舆论抹黑,比如西方国家总说中国是第一污染大国,我国人均累计排放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但是我们没有人就此发声。另外,针对外国对我国绿色产品比如太阳能电池板设立高额关税,我国该如何应对?
还有一些基础性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到底1.5℃、2.0℃增温对应什么样的二氧化碳当量浓度?以前国际上经常说450ppm二氧化碳当量浓度,现在已经达到了这个浓度,但增温并没有达到1.5℃。我个人认为,格陵兰冰盖融化之前,变暖对中国是有利的,融化之后海平面要上升,对中国就不利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有一个研究目标。总之,科技界任重道远。#期嘴八舌#

为什么说现在是自助鸡娃最好的机会?商业培训被团灭后,自助鸡娃的胜率显著提升,亏损(对标其他家长付费参加商业培训的投入计入亏损)显著降低。通俗的说,全社会都可以烧钱鸡娃的时候,投入太大,不如躺平收租。现在胜率和投入突然逆转,自助鸡娃就值得all in了。————以下引用————基本的凯利准则的公式长这个样子:
K% = 你应该投资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
W = 获胜的概率
R = 收益/亏损 #晚安分享#

近视1000+,两度手术后,他的视力恢复到0.8

摘镜者:翟先生
术前视力:左眼600度,右眼1150度
术后视力:右眼0.8
手术医生:蒋海翔院长
手术方式:PRL晶体植入

26岁的翟先生近视已经有4年左右了,对比一般高度近视患者来说这个时间不算很长。[泪]成年后,因为过度用眼,翟先生的左眼视力攀升到600度,但相对于左眼,他的右眼近视度数却要高得多,达到了1150度,与左眼相差550度。

在12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右眼受伤,眼睛的视力受到影响。成年后,右眼的近视度数也比左眼高出很多。[泪][泪][泪]

在医院,医生为翟先生做了全面系统的检查,针对右眼提议实施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提供了多种矫正方案。[中国赞]在最初选择使用其他屈光晶体植入方案后,术后各项指标均正常,但之后却出现了光圈现象,即在夜晚或较暗的环境下,点光源周围出现光圈和光晕,影响视物。

蒋院长对患者出现的术后症状相当重视,马上安排术后检查,初期措施通过旋转晶体降低拱高,但观察了一个月仍无好转,这时候视野的光圈困扰已经对患者的生活构成了很大影响。蒋院长当机立断,决定对植入的后房型人工晶体进行置换。

置换的晶体,就是依镜PRL有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翟先生了解到,依镜PRL人工晶体的矫正范围广,其特殊的疏水性生物硅胶材质使其与眼睛房水的比重接近,悬浮在眼内能避免和眼内组织接触。

翟先生情况特殊,视觉比较敏感[允悲],术后之所以视物产生的光圈现象,主要源于之前植入的屈光晶体中央孔(每个人的接受度不一)产生的,依镜PRL一代晶体的光学区没有中央孔的设计,术后患者不会因为中央孔导致视物的光圈现象,加之依镜PRL晶体较为轻薄,晶体的中心厚度仅有0.05mm,所以带来的视觉质量更优。

更换晶体后,翟先生此前视物时的“光圈”现象彻底消失,视觉回归正常。术后第一次复查右眼裸眼视力恢复到了0.8,第二次复查,术后右眼裸眼视力则超过0.8,翟先生感到非常感恩。#高度近视 #晶体植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般此相格的人直觉感强!并且善于找他人的缺点,因此如果从事技术或事务等工作,一定十分恰当,还有就是这种人多少有一些坏心眼.如果在印堂正中有有一条竖纹,这叫斩子剑
  • 包括一些上师、堪布、堪姆可能暂时因为特别贪爱你,你的行为不如法的时候,会批评你,但实际上,他们也不会彻底地放弃你。如果你实在是烦恼深重,暂时的功德肯定是有的。
  • 其中,将在日本生产20万辆,在海外生产60万辆。 iPod是全球第一款能储存 1,000 首歌曲的MP3播放器,机身只有 185 公克重,非常小巧方便,因而改变
  • #王者荣耀[超话]# 重点是最后一句话[憧憬] 玩了六年多的王者了,六年来有和朋友一起快乐开黑的日子,有看着比赛为它欢呼的日子,当然还有数不清的在峡谷挨打的日子
  • 虽然没有完全干下这碗soul鸡汤,但还是在电影中找到了一些启示和力量:1.某些方面,我会是一个“在水里追寻大海的鱼”还是要更多的去感受当下的美好,简单的体会快乐
  • 此时我想一个人,一处风景,一壶老酒,一首情歌,不醉不归! 我想是我爱的人一想到就暖心的的人,我也是尽心对你们表达我的爱。
  • 换房子也在这个月进行的非常顺利,房间很喜欢,原以为自己一个人搬家会可怜,但是一路都在被帮助…课也停了,舞社的朋友也一直关心着近况,天天念叨着一起刷课…一直觉得自
  • 为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工作,现结合近期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告如下:一、1月9日以来有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旅居史的人员,1月11日以来有黑龙江牡丹江市旅居史的人员,
  • 近日《萌小厨的夏天》在象山影视城举行隆重开机仪式。《田野上的奇迹》2022年5月20日开拍并招募演员(详细组讯如图)出品公司:杭州万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 干净小众的文案1.我待你与其他人不同 可你始终不懂. 2.一切沟通不畅的时候 我都喜欢闷在心里. 3.你又不是我 当然不明白你对我的意义. 4.真的有人隔了两三
  • 答:假使是因为静坐的影响而有这种现象,这是病态的发露,因为内部本来有病,因静坐而引发宿疾,就使你感觉清楚。有认真听课,有认真做笔记,可当再次翻阅时感叹道:“我做
  • D款利率与期限: 1:1—3年先息后本(中途不归本) 2:5年先息后本(中途不归本) 3:3—5—10年计划性还本(归还部分减本减息)4:经营长年限等额本息/等
  • 现如今,工资低了招不到人,用工成本上涨导致这一优势不复存在,于是很多外国公司开始撤离中国,把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好消息是阿里并没有大幅裁员,但没有大量招人已经是事
  • 红马黄羊相伴随,合婚相配最完美,日子富裕久长在,子孙寿禄更夺魁。青虎黑猪更不错,男女相合上等婚,财禄丰盈百事顺,人口兴旺有精神。
  • #旅游[超话]##说走就走的旅行##遇见美好# 忽然,想去厦门了想去全国最美大学坐一坐闻一闻空气中青春的味道,去厦门的第一站,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厦门大学」。中
  • ️#国潮正当红##微博公开课# 【燕窝的正确打开方式】清代美食家袁枚认为,燕窝是贵重食材,轻易不要使用~ps:普通人也用不起好不好?[拜拜]如果要做燕窝吃呢,每
  • 矧農桑之業,為衣食之原,今陽令在辰,土膏脈起,當播種之云始,慮游惰之尚多,苟力作之不勤,則秋斂之何望? (王称东都事略:下诏说:“民生在于勤快,所积藏的不过是谷
  • 盗用我小伙伴的话“朋友是为你带来快乐的人”现在想想,我真的很感谢上次那场意外的青岛之行,无意中获得了一个懂我的人,就很幸运,每次很烦很无助的时候,有个理解自己感
  • 再说了她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一个郭麒麟粉丝这个群体,难道不觉得邋里邋遢的非常不礼貌吗?#佳琪の碎碎念# 哪儿都可以去,什么都可以做,想到这我就高兴的一塌糊涂,要
  • 每个月都能这样开party.总之在今年也给我制造了难忘的回忆的EXO-L们谢谢你们还有爱你们。在年初的时候以生日party的借口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