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定數》

王显  

唐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之旧,每掣褌为戏,将帽为欢。帝微时,常戏曰:“王显抵老不作茧。”及帝登极而显谒,因奏曰:“臣今日得作茧耶?”帝笑曰:“未可知也。”

召其三子,皆授五品,显独不及。谓曰:“卿无贵相,朕非为卿惜也!”曰:“朝贵而夕死足矣。”时仆射房玄龄曰:“陛下既有龙潜之旧,何不试与之。”帝与之三品,取紫袍金带赐之,其夜卒。(出《朝野佥载》)

唐朝的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与汉光武帝那样的童年伙伴的交情。经常扯裤子玩,拿帽子取乐。皇帝还没有显贵时,常常开玩笑说:“王显到老也不会作茧。”等到皇帝登基坐殿时王显前往拜见,趁机上奏说:“我现在可以作茧吗?”帝笑着说:“不知可不可以呀。”于是召王显的三个儿子,都授予五品官职。王显的官职赶不上他们,请皇帝也授给他官职。皇帝说:“你没有贵相,我并不为你可惜。”王显说:“哪怕早晨当官,晚上就死也满足了。”当时仆射房玄龄说:“陛下您既然同他有老交情,为什么不试试给他官作?”于是皇帝授予王显三品官,又叫人拿来紫袍金带赏给他。当天夜里王显就死了。  

张宝藏  

贞观中,张宝藏为金吾长史。(原本无“史”字,据明抄本补。)常因下直,归栎阳。路逢少年畋猎,割鲜野食,倚树叹曰:“张宝藏身年七十,未尝得一食酒肉如此者,可悲哉!”旁有一僧指曰:“六十日内,官登三品,何足叹也!”言讫不见。宝藏异之,即时还京。时太宗苦于气痢,众医不效,即下诏问殿庭左右,有能治此疾者,当重赏之。时宝藏曾困其疾,即具疏以乳煎荜拨方。上服之立瘥。宣下宰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逾月不进拟。上疾复发,问左右曰:吾前饮乳煎荜拨有效,复命进之,一啜又平。因思曰:“尝令与进方人五品官,不见除授,何也?”征惧曰:“奉诏之际,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已授三品官。我天子也,岂不及汝耶?”乃厉声曰:“与三品文官,授鸿胪卿。”时正六十日矣。(出《独异志》)

贞观年间,张宝藏任金吾长史,经常因为在朝值班结束,归回栎阳。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一个少年打猎,割下新鲜肉野餐。张宝藏靠着树长叹说:“我张宝藏年已七十,未曾吃过一次象这样的酒肉,太可悲了。”旁边有一个和尚指着他说:“六十日之内,官职会升到三品,有什么可叹息的呢?”说完就不见了。宝藏很奇怪,立刻回到京城。这时太宗得了痢疾很痛苦,很多医生给治都不见效。就下诏书访问殿庭中的左右大臣,有能治这种病的,一定重重赏他。当时宝藏也曾被这种病困扰过,就写了一份奏疏献出用乳汁煎荜拨的药方,皇上服了药以后立刻就好了。下诏给宰相,授予张宝藏五品官。魏征有意为难,过了一个多月也不拟文授官。皇上的病又发作了,询问左右侍臣,:“我以前吃了乳煎荜拨的药很有效。”

于是又命令进献此药,一吃又好了。因此皇上想想说:“我曾下令授予进方人五品官,到现在不见提升授官,什么原因呢?”魏征害了怕,说:“奉诏那时候,不知是文还是武的。”

皇上生气说:“治好了宰相,不妨授给他三品官,我是天子,难道不如你吗?”就严厉地说:“给他三品文官。再授鸿胪卿官号。”当时正好六十天啊。  

授判冥人官  唐太宗极康豫。太史令李淳风见上,流泪无言。上问之,对曰:“陛下夕当晏驾。”太宗曰:“人生有命,亦何忧也!”留淳风宿。太宗至夜半,上奄然入定,见一人云:“陛下暂合来,还即去也。”帝问:“君是何人?”对曰:“臣是生人判冥事。”太宗入见,判官问六月四日事,即令还,向见者又迎送引导出。淳风即观玄象,不许哭泣,须臾乃寤。至曙,求昨所见者,令所司与一官,遂注蜀道一丞。上怪问之。选司奏:“奉进止与此官。”
上亦不记,旁人悉闻,方知官皆由天也。

唐太宗特别健康快乐,太史令李淳风拜见皇上,流着眼泪不说话。皇上问怎么回事,淳风回答说:“陛下你晚上要晏驾。”太宗说:“人生有命,有什么忧愁的?”留淳风在宫里住下。到半夜的时候,皇上平和地没有杂念地躺着。见一个人来说:“陛下暂时该来,一会儿就回去。”太宗问他:“你是什么人?”那人回答说:“臣下是活着的人办阴间的事。”太宗就随那人进入冥府,判官问他六月四日的事,然后就让大家回去了。以前见到的那个人又迎送领着太宗出了冥府。淳风立刻看天象,不许哭泣,不一会醒了。到天亮时,寻找昨天晚上见到的那个人,令主管的官员给他一个官职,于是才知道他是蜀道上一个县丞。太宗很奇怪,问这件事。选司回奏说:“奉圣旨授给他这个官。”皇上已经不记得了,别人却都听说过。这才知道官职都是由天定的。 

一字伏尽世间魔——那些可以帮你趋吉避凶的#道教#密讳!

一、道教密讳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文字上不能直接书写帝王或所尊的名号,常采用改字、空字、缺笔等方式避之,所以称为避讳。

在道教信仰中,神仙也都有专门的隐讳。讳字是中国道教文化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令牌、法印三者构成了与其它宗教文化明显的不同之处,具有鲜明的特色。

据道经记载,诸真皆有名讳,但不可轻呼,皆需避讳。讳字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天神代号,也可称为天神的符号,其书写与一般的汉字有极大的不同,在很多道教经典文献中,我们都可以见到这样的讳字。

道教的神仙隐讳,或为尊者讳,或为亲者讳、或为贤者讳,忌而不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避讳文化和尊师重教的体现。
道教很多密讳都是“雨”字头的,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国汉字中雨字头的字多是和天气、自然、天文有关系的,如:雪、雷、霜、雾、雹等等。

古人有自然崇拜,并会把这些自然或天文现像赋于神性,道教前身和上古先民的巫祝文化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也承袭了这一特点,对于天宇的某位神仙同样避其名讳,以示尊重,而改用雨字头加组合文字的办法表示,“雨”字头也本身就有表示天上、天象的潜在内涵。

二、紫薇讳

“紫微讳”是使用率最高、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种讳字,即四御中北极紫微大帝隐讳的简称。

北极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诸神及四时节气等自然现象,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载,龙汉元年,有北阴酆都六洞鬼兵,神灵魔王,游行人世,杀害生灵,莫能制御玉帝召北帝统率神将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号令符,纠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驱荡妖氛,救护黎庶,功成行满,升入北极中天自然总极紫微大帝之位。

紫微讳,有紫微内讳、伏魔紫微讳、杀伐紫微讳等,常见的由云头“雨”字与鬼脚“聻”字合成,具有紫微大帝的职能。“紫微讳”中的聻字来头不小,源于唐朝的民间厌鬼法——“门书渐耳”。在唐张续《宣室志》,记载有:“裴渐隐伊上,李道士曰:‘当令制鬼,无如渐耳。’时朝士乃书‘渐耳’于门。”

唐朝人书“渐”字以驱邪,此则渊源于唐朝的冯渐根据《太平广记》卷七五引唐张读《宣室志·冯渐制鬼》:“河东冯渐,名家子,以明经入仕,性与俗背。后弃官隐居伊水上。有道士李君以道术闻,尤善视鬼,朝士皆慕其能。李君后退归有博陵崔公者,与李君为僚,甚善。李君寓书于崔曰:‘当今制鬼,无过渐耳。’是进朝士咸知渐有神术数,往往道其名。别后长安中人率以‘渐’字题其门者,盖用此也。”

到了后来,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便有了:“时俗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疟疠。”的记载。在这里“渐耳”传为阴司鬼神之名,而金韩道昭《五音集韵》中云:“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贴于门上,一切鬼崇,远离千里。”

《广成仪制•乾元咒枣全集》指出,紫微讳可按照三官四圣、南北斗等分解。另外,紫微讳共计二十八划,二十八星宿也暗合于内,在一定程度显示紫微讳可广泛用于驱邪、镇煞、伏魔、杀伐、收惊、退煞等。道教的不同教派,在使用“紫微讳”或相关咒语时也都有不同的诀窍。

三、密讳的作用

道教密讳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画符、开光、加持等方面,一般在道场科仪中都是虚书的,在符则多以其做“符头”,或者书而涂之,成一个团;也有将诸多讳字叠书在一起,通常情况下符的“符胆”即是多字或多讳叠书而成。

道教诸真隐讳不仅是修道人必须熟悉的,而且在道教的斋醮法会上频繁使用。如正一派在举行科仪法事的时候,常涉及到请神招将,而每一位神将也都有应的密讳,常见的方式有默讳、存讳、运讳、天目书讳、令牌书讳、剑诀书讳等,一般不能随便读出。

而且大多数神仙隐讳,只有写法而没有读音。法事进行过程中,高功法师变身施法,击令招将,向东南巽方噀水以令书讳,签定与神将的契约,方才算是完成了整个招将过程。

这就好像我们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连别人的名字都不知道,被招呼的人自然不会应答是一个道理。

《抱朴子·遐览》中有,“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修道之士,栖陷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则山中魑魅虎虫,一切妖毒皆莫能近。由此可见,神仙的讳字是可以随身佩戴的,有驱邪避祸之效。甚至如果熟记神仙名号,存默亦能飞升玉京。比如《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指出,有知太素三元君,寿与天地同久;存思则见太素三元君真形,见太素三元君寿与天地相倾。

以上可以看出讳字的极大重要作用。在过去道士对于讳字是不记载于纸张上的,多数是言传身教,作为秘法。

当然,道教诸真名讳与人名类似,不仅存在同名同号的神仙,也有同宫同阙的高真。有些同名同号的神仙源于神真的随方化度,而有些则由于通过修炼相同的法门而同证真常,合真于无极大道。

【雁荡帝影——关于建文帝流亡雁荡山的史料漫谈】京城来的太监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三月九日,雁荡山来了三拨不寻常的游客。来者都带着“钦差内使”的头衔,用通常的称谓来描述,就是出宫为皇帝办事的太监;其中还至少有一位按现在的标准看算是外国人(范福坚祖贯交阯,即今越南;此外,阮赤也有可能是越南人)。这些钦差内使出行的目的地各不相同,却同时在雁荡山相会;他们甚至还留下了摩崖题名:

  钦差内使、信裴福化,祖贯交阯布政司长津县范福坚,经过台、温府;钦差内使阮赤往温州府过此;钦差内使郭闵前往台州府经过。永乐癸卯三月九日题。

  雁荡山有太监经游,据我了解历史上有8个批次,全部发生在明朝。最早留下记录的就是这三批人马;同一年,又有一位疑似为小太监的罗圭和江西道监察御史刘英一起到了雁荡山(天顺元年,即1457年,左监丞太监罗圭被派去镇守云南,估计就是三十四年前来雁荡山的罗圭,当时他还是个地位较低的小太监,所以名列御史之后);宣德五年(1430),裴福化又带着十多位极有可能也是太监的随从,再次到雁荡山龙鼻洞“发心”塑了一尊像(所以他在永乐二十一年题名时自称为“信”,也就是信士);景泰三年(1452)正月二十六日,钦差镇守浙江市舶提举司、内官陈彝经过雁荡山龙鼻洞“随喜”,随行的有锦衣卫官陈敬等十九人;成化十七年(1481)十一月,镇守浙江司设监太监李义与浙江总督备倭都指挥佥事黄琮、浙江守备温州都指挥佥事弓璇、温州府同知姚骏、乐清知县徐颐游雁荡山;正德五年(1510)七月二十八日,钦差陈吉祥游雁荡山。陈吉祥,从名字来分析,极有可能也是个太监;如果分析正确,他是迄今有记录的最后一批游雁荡山的太监。

  胡濙的报告

  太监游山,本来也说不上不寻常。我之所以关注起这件事,却是因为永乐二十一年发生远在北方的一次著名的君臣晤对,与传说中早些时候发生的雁荡山的一次隐秘游踪都指向同一个神秘人物:建文帝。而在明朝的历史上,太监出京往往负有特殊使命,在永乐朝,这种特殊使命也包括了察访建文帝的行踪。

  我们先大致捋一下建文帝朱允炆的命运和传说。建文四年(1042)六月,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率“靖难之师”攻入国都南京,发现建文帝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几具烧焦了的尸体。宫人指认其中的一具为建文帝尸体,朱棣予以认可,假哭了一番后将其秘密安葬。不久,宫廷内外开始流传建文帝已于当天出走流亡的消息,说那具被安葬的尸体实际上是皇后的。尽管登基后的永乐皇帝朱棣表面上坚持建文帝已死,但种种迹象表明,他也在怀疑建文帝的下落。后来的修史者,基本判定永乐帝一直致力于在寻觅建文帝,他派出去暗访的队伍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于海外,最著名的暗访者有两位,一位是太监郑和,另一位是大臣胡濙。

  永乐二十一年,永乐帝在亲征蒙古的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行营里夤夜听取了胡濙关于建文帝暗访结果的汇报。《明史·胡濙传》:

  惠帝之崩于火也,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濙驰谒永乐帝的月份,本传没有交代。当年的《文宗实录》留下了一个印迹:

  八月甲子(十六日),礼部左侍郎胡濙进瑞光图及榔梅灵芝,具奏云今岁万寿圣节大岳太和山顶金殿现五色圆光,紫云周匝,逾时不散;山石产灵芝,榔梅结实特盛……

  想必君臣见面就在此日。“进瑞光图及榔梅灵芝”云云,无非是史臣避重就轻的曲笔。

  建文帝的下落

  也就是说,永乐二十一年八月,关于建文帝下落,胡濙有重大的发现。而在永乐帝获得确切消息之前,有三拨任务不明的太监奉旨在雁荡山相会,还有一位小太监跟随着一位江西道监察御史——请注意,是主管江西而非浙江的都察院御史——也来到了浙江的雁荡山。

  他们来得有些蹊跷。我们有理由怀疑,雁荡山一带与建文帝的下落有关,至少永乐帝和他的秘密调查团队可能有此疑猜。

  我们的怀疑和他们的疑猜并非毫无根据。当“靖难”的血迹被时间冲洗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明朝中后期,坊间出现了两部详细记录建文帝从出亡到结局的奇书,一部叫《致身录》,作者署名史仲彬;一部叫《从亡随笔》,作者叫程济。

  两部书的内容彼此有些出入,详略也不尽相同,但大致是接近的,就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言之凿凿地披露:靖难之师攻入南京城后,在程济等人的策划下,建文帝祝发出遁,在以云南为主的南方各省辗转流亡了近四十年。《致身录》所记终于洪熙元年(1425),是年明仁宗(朱棣之子)在位一年而崩,建文帝闻讯道:“吾心放下矣,今后而可往来,想关津不若昔之有意我也。”《从亡随笔》所记终于正统五年(1440),建文帝六十四岁时,他主动暴露身份,被带回京师,居于西内,并于当年亡故。

  两部书一经面世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钱谦益专门撰文予以批驳,潘柽章、李清也认为两书可疑;陈继儒、胡汝亨、文震孟则为之作序以示认可,张岱更是视之为信史。清朝的馆臣在修《明史》之际,还为此争讼不休。近代孟森对此有专门的论述。

  实际上,不管《致身录》和《从亡随笔》的记载是否可靠,建文帝出亡的说法还是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即便是批驳两书最有力的钱谦益,也是承认建文并未自焚,而是由当时的主录僧溥洽剃度出遁的。

  在《建文年谱序》(出《有学集》)里,钱谦益还间接认可了永乐帝曾派人追踪建文的传闻:

  以文皇帝(永乐)之神圣,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明知其朝于黔而夕于楚也。胡濙之访张邋遢,舍人而求诸仙,迂其词以宽之也;郑和之下西洋,舍近而求诸远,广其途以安之也;药灯之诅咒,剃染之借手,彼髡之罪,百倍方、黄,以荣国榻前一语言,改参彝而典僧录,其释然于溥洽,昭于中外者,所以慰藉少帝之心,而畀之以终老也。

  建文君臣与雁荡山

  把雁荡山与流亡中的建文帝联系起来的,主要是《致身录》。《从亡随笔》只提到天台和台州,没有提到雁荡山。据两书,建文帝于永乐二年(1044)正月从云南动身北返,八月初九日到江苏吴江,住在史仲彬家,重九日登天台山,十一月离开台州。《致身录》是年条:

  (八月)十三日清晨,彬随师为两浙之行。杭州计游廿三日,天台、雁宕计游三十九日。会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亦来于石梁间,且云:“诸友俱约于此一会。”然终不一见。时天气已寒,师欲返云南,固却诸人而去。

  文中的“师”,就是出家后的建文帝。马二子等人,都是协助建文帝逃亡的旧臣,当然,他们都改用了化名。

  我们很难考证两书记载的真伪,也没有这个必要。不管怎么样,这里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建文帝可能到过雁荡;第二,雁荡山能藏人,包括流亡的皇帝——或者说,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雁荡山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宜隐”的处所。据两书,建文帝此后又于永乐二十二年末、宣德七年十月两次重游天台,曾否到雁荡山未交代。

  雁荡山的“宜隐”还体现在另一条关于建文旧臣的传闻上。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五收录了一位名叫蒋兢的人为他的老师高逊志写的《祭高太常文》:

  岁在壬午九月晦,吾师士敏高先生卒。师以国破家亡,遁影东瓯雁荡山中……天假之合,小子兢亦以未死之身来偷息于此,相对若梦寐,泪涔涔下。侍吾师厪(通“仅”)五十日,吾师竟长逝……兢穷途,无以成礼。林有巨木遭伐,其腹枵然,乞诸樵叟,敛而薶(通“埋”)之芙蓉峰北。

  “壬午”即建文四年。我们姑且不管高逊志在靖难后是否栖身雁荡以终,也不管这篇文章是否出自蒋兢之手,只要有这么个传说被讲出来、散布出去、流传下来,就证明了雁荡山的“宜隐”还是有着相当的认可程度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哎呀~反正每次到生日的前几天我都点焦躁,也感觉这一天其实没啥特别的,只会给我自己制造焦虑罢了。………不过话说回来 (一个大转弯)虽然但是…还是会悄悄给这一天装上
  • 他到齐国,大约是避乱的成分少,而找机会的成分多……孔子在齐七八年,虽然养尊处优,还是(用他自己的比喻)活像一个葫芦,被人“系而不食”。堕费之役孔子虽然立了大功,
  • 恭喜山口百惠当奶奶了[心]【#山口百惠当奶奶#】3月21日,声优&歌手牧野由依晒婴儿小脚照,宣布她与三浦祐太郎的女儿出生,感谢一直支持和守护她的大家,“
  • 官方回应:将采取相应措施】近日,有网友爆料在汕头市跳水馆试运营期间,有人倒.卖免费门票。#汕头体育产业基地游泳馆对外开放# 继潮汕体育馆、正大体育馆于日前开放后
  • !!
  • #朴佑镇[超话]##朴佑镇健康顺意# ┇相关┇220612 Qoo10 ON AIR 线上FM 朴佑镇相关图片1p朴佑镇童年照©dnwlsejrwlf3————
  • 用古典油画的风格进行拍摄,是把食物“神圣化”了,也是在提醒大家,这些食物是可以食用的,不应该被抛弃,这是在反思我们这个世界已然流行的对食物的浪费。于是,Aliz
  • p1:新西街的刘家老面馆之肉丝面,味道一级棒,面条手擀粗细恰巧好到汤汁的味道可以融进去从而给口感加分(这就是我不喜欢宽面的原因)青椒豆干胡萝卜丝儿和少许肉丝的参
  • [羞嗒嗒]@摩登兄弟刘宇宁 动图是我在首页存的忘记是哪个太太做的了[汗]#刘宇宁前途无量二百块# [爱你]#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自学板绘[超话]#买的太多了
  • 【#唐山一老人实名举报黑恶势力# 称对方强行撬锁,抢扔商店物品,甚至找理由拘留当事人,至今老人仍无家可归[吃惊][吃惊]】 60余岁的老人,究竟遭遇到了何
  • ”2021.3.25“我在手机这头听着关于你的声音,今天我们没有说话,你约了游戏,吃了小伙伴送的鸭血火锅,这似乎才是你生活本来的模样,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亲爱
  • [奥特曼]⬇️近期[心]⬇️一个没注意,发现汤兰兰的事情已经闹成这样了,一直对某些无节操底线的邪教媒体报以极大的恶意,蘸的人血的馒头怕是味道不错。好好的听警察叔
  • 眼睛亮而有神,鼻梁扁塌,个性上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做事也比较能干,又较为负责认真。面有鹰钩鼻,很精明,脑子灵活,比较懂人情世故,只是比较在乎自己的得失,把钱
  • #生活小窍门##潮流生活#如何锻炼自己的气场1.拿镜子自己和自己对视,光芒对光芒。2.找到一些凶兽的图片,比如狼和老虎,和他们对视,动物的眼神通常比较狠。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爱你]“张子枫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邻家少女,又是大银幕上不多见的女性形象。 她怀抱着小心思,在月色里沉沉睡
  • 遵循着“美甲不伤甲”为核心的宗旨,致力于要改变“美甲越做越伤”的乱象,潜心研发”美甲=护甲“的全新产品,势必要解决传统美甲带来的健康伤害,给美甲行业带来一次革新
  • 今天,阳江一中校友会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营,为广大校友了解母校、了解校友会的宗旨与工作,为遍布全球的一中校友互相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亿律云】#永远在路上#浙江
  • 做人,有些話,能不說就沉默,有些事,能堅持就別放棄,有些人,能相知就好好珍惜,人生,本就是一場只來不去的旅行,要懂得欣賞身邊每一道風景,要心懷坦蕩善待身邊每一個
  • Thật sự là ngoài Bịch Bông ra, Tre Dừa là nhóm thứ 2 m thật sự iu thương cả nhóm
  • 优势:美白牙齿效果明显,要多白都可以,比较持久适宜人群:适用于中、重度四环素牙、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有裂纹、残缺、坑洞的个例,美白效果明显。3、烤瓷牙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