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照片上的这对夫妇,为什么笑得这么甜?】这是一张普通的夫妻合影

男人叫金发安,女人叫周毛加

他们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曲库乎乡的村民

合影的拍摄地点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拍摄者是第四批天津援青医生、来自天津市大港医院心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杨书凤

杨书凤为什么要拍下这样一张照片?

是什么事情,让照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笑得这么甜?

……

做手术!可问题来了……

“这是四个多月以来,我第一次看到他们俩笑,还笑得那么开心。”杨书凤告诉记者。

今年3月,来自天津市大港医院心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杨书凤通过个人报名和组织选拔,作为第四批天津援青医生中的一员,来到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派工作。刚去没几天,杨书凤就在查房时遇见了正在住院的周毛加,还有她的丈夫金发安。

当时,周毛加已被诊断患有房间隔缺损、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多种心脏疾病,并且伴有瓣膜反流、心衰、贫血等严重并发症,身体十分虚弱,连走路、说话都没有力气,一天到晚只能躺在病床上。

“其实周毛加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这个病很常见,也不复杂,多数患者如果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如果不及时做手术,随着年龄的发展,患者的病情会越来越重,到一定的年龄,就没有手术机会了。那样的话,患者不仅劳动能力丧失,还将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杨书凤说。“鉴于周毛加今年已经46岁,并且出现了心衰、肺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赶快做手术。”

然而黄南州医院没有心外科,做不了心脏外科手术。杨书凤便建议金发安,等周毛加的病情稳定之后,带她去青海省会西宁市的大医院做手术。

没想到,今年5月份,杨书凤在查房时,又在病房里看到了周毛加和金发安。“我就问金发安:你没带她去西宁做手术吗?他说:去了,大夫说做不了。”

原来,心脏手术是外科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每一台心脏手术前后都需要数十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协力合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由于周毛加病情非常复杂,需要在一台手术中完成心脏瓣膜修补、三尖瓣环修复、左心耳切除、心房解融、房间隔缺损心包补片修补等数项心脏外科手术操作,这样的手术,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医院有能力完成。

杨书凤回忆,当时金发安愁容满面,眼神中满是绝望和无助。“他跟我说:从去年十月份到现在,我什么都没干,就领着她住院了,要么在州上,要么在西宁,两个地方来回跑。”

后来杨书凤了解到,周毛加治病的钱,包括一家人的花销,全靠金发安在乡里打工。去年10月份,周毛加病情加重后,连地都下不了,只能卧床,身边离不开人,金发安哪儿也去不了,家里便丧失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这半年多,为了给周毛加治病,金发安不仅花光了原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几万块钱。可周毛加的病情却总是反复、不见好。

天津去不去?去!

一筹莫展之际,杨金凤想起,2019年,在天津援青指挥部的大力协调下,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医疗保障局、黄南州医疗保障局协同推进,黄南州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市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3家医院签订了跨省医保定点服务协议,黄南州的干部职工和群众可以在以上三家天津医院享受就医和医疗保障服务。

“我问金发安,我说:如果天津能做这个手术,你们去不去?如果你们去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他说:行。”杨书凤说。

杨书凤辗转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路万里取得了联系,详细沟通之后,路万里对于周毛加的病情有了初步的判断。“从超声报告来看,病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手术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相比手术可能引起的风险,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加显著,所以我建议患者过来做手术。”路万里说。

随后,路万里和杨书凤为周毛加共同制定了异地就医的方案:患者先在黄南州医院住院,由杨书凤负责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症状;等病情稳定后,患者及家属赴天津泰心医院做术前检查,并择机进行手术;经过术后恢复修整,患者出院回青海,在黄南州医院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和复查。

为了减少患者在途中的舟车劳顿,杨书凤还提前帮周毛加夫妻俩订好了从西宁直飞天津的飞机票。

6月1日,周毛加和金发安乘坐的航班从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起飞。两个小时过后,飞机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降落。

她能走路了 他笑了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这边,一切已经安排妥当,医院为周毛加开辟了“绿色通道”,预留挂号名额,安排就诊时段,抽调工作人员从术前检查到术后留观全程陪同。考虑到周毛加是藏族群众,汉语交流有困难,医院特地为金发安申请了一个陪护病床。

6月9日,经过一个礼拜的术前住院准备,周毛加被推进了泰心医院的心脏外科手术室。麻醉、精修、阻断、切除、缝合……心脏瓣膜修补术、三尖瓣环修复术、左心耳切除术、心房解融术、房间隔缺损心包补片修补术,整台手术操作沉稳笃定,配合默契流畅。周毛加虚弱沉重的心脏历经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后,第一次轻盈有力地跳动起来。

在医护人员精心监护和治疗下,周毛加身体恢复得很快,手术后五六天就能下床到处溜达了。但是由于周毛加还患有间断性房性心律失常,又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药物治疗,心律稳定后,路万里才让周毛加出院。

7月4日,路万里向周毛加宣布:她已经完全康复、第二天就能出院!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周毛加高兴地用汉语连说“谢谢”,一向羞涩内向的金发安鼓起勇气向路万里发出邀请:欢迎您有时间去青海!

7月5日,周毛家和金发安康复出院,回到青海。转天一大早,夫妻俩就来到了黄南州医院,进行术后的复查。和以前来医院不同,这次周毛加没有坐轮椅,而是自己走着来的。她的面色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发黑,而是变得红润,说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医院的小大夫们都悄悄地议论,“没想到周毛加这么能说。”

这饱经折磨的夫妻俩,脸上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杨书凤忍不住掏出手机,记录下了这幸福的一刻。

“这是四个多月以来,我第一次看到他们俩笑,还笑得那么开心。”杨书凤告诉记者。

金发安说,这次在天津治疗的手术费用一共花了9万多,经过异地医保结算,他们自费的部分只有8427元,还不到总费用的十分之一。加上来回机票费用和在津期间的食宿费用,只花了一万多元。

现在,周毛加不再需要丈夫在身边照顾,她又可以做饭、洗衣服、送女儿上学了。而金发安也可以放心地出门去打工赚钱了,这个小家庭的日子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天津援青医生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至理名言。https://t.cn/A6Ilk1UC

他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陕西青年诗人郭兴军侧记

既然来到多灾多难的人世,岂能向命运低头?
既然已经长成一棵树,岂能让苦难连根拔掉?
——题记

郭兴军,是西秦大地读者已经十分熟悉的名字,而对于更多的读者,郭兴军覆盖全国三百余家报刊杂志的一千余篇(首)作品,相信也已使他们对其不再陌生。不再陌生的何止是郭兴军这个名字?更沉着、更悠远的是弥漫在郭兴军作品中对崇高理想、艺术、真理的孜孜追求,还有他做为一个贫穷的奋斗者,对贫困、艰难者的同情,对于他们困境中的挣脱、奋斗中的成功以及毁灭后的再生,郭兴军都用他那支饱蘸激情的大笔,寄予了“一个受苦者对于受苦的担负,一个希望者对于希望的营救,一个奋斗者对于奋斗的援助”……
爱是恋人在花丛中窃窃私语,爱是朋友在危难中拔刀相助……然而,对高秋菊来说,爱却没有这么浪漫与潇洒。在她的心中,爱是为痴、呆、傻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为孤、寡、残老人送上晚景的幸福……在乡文化站做临时工,最后连临时工也失去了的郭兴军,从当地的《宝鸡日报》上发现了宝鸡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护理组组长高秋菊的事迹后,他多次自费到该单位采访,并期望将高秋菊尊老爱老的精神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告诉给更多的人们。郭兴军成功了。《用爱撑起绚丽的晚霞》一经在市《文化、生活快报》上以头版头条的显眼位置发表,便被西北五省省委老干局等八家联合主办的《金秋》杂志转载,高秋菊不怕脏、不怕累,用爱心为孤、寡、残老人撑起一片晴空的精神,从此开始鼓励着许许多多的人。
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一次集体劳动中意外致残,为了家庭和老小,他给妻子另找了一个“丈夫”。十多年来,他们和睦相处,共度难关, 从而演绎出一个不寻常的动人故事……当勤奋的郭兴军闻讯采访了这个发生在陇州乡村的真情故事后,连夜奋笔,于是,《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丈夫”》的报告,便相继在多家报刊刊出。
还有一位退休老八路收养十七个弃婴的故事、一位老母亲靠养猪供出三个大学生的故事等等。如果说,几十篇报告文学艰辛的采访与写作使本已受苦的郭兴军更加受苦的话,那么,报告文学《奋进者的足迹》被中国三峡出版社收入大型文集《成功之路》并获奖,便成为郭兴军“文学之梦”真正的开始。

1000余篇(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的发表,兴许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感觉:郭兴军,一定是一位过着小资生活的杂志编辑或报社记者,再不就是公务员什么的。他一定有相对优越的创作条件,也许还有了相当深厚的社会背景……甚至有些文学爱好者开始以他为荣,把他在心中视作了自己前进路上的偶像。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真实的郭兴军站在人们的面前时,那些真心喜爱他、关心他的人们还是大吃一惊,同时在内心产生了一种很深的伤怀。
原来,郭兴军至今活在一个人的奋斗中,孤独而贫困。1973年10月郭兴军诞生在陕西西部一个叫陇州的山区小县,世代务农的家里,贫穷是一曲播不完的乐曲。天天在书包里装着冷馍去上学的郭兴军,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中学的时候,艺术的种子已在他的心灵里悄悄萌芽,所以当时他写的作文,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但不幸的是,天公不作美,从而使屡试不中的他最终与大学无缘。后来,郭兴军招考到距家有百里之遥的关山林区去做代理教师,那已是1991年的事了,物价上涨得厉害,但他的月薪微薄得只有58元。即便如此,他依然认真工作,并沉浸在一种改变命运的冲动和兴奋里。
山区小学实行的是复式教学,由于生员少,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教师。每天除了上好课之外,在没有电的情况下,自己要去山上拣拾做饭用的柴禾,要去耕种分给学校的三亩多土地,要自己照管自己的衣食住行……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他最终完成了大专自修的全部课程。
后来,他眼见当民办代理教师一不能养家,二又没有发展前途可言,就在好心人的举荐下,招聘到邻乡一个乡镇文化站做文化站长,中心工作是下乡包村,征收各种税金和统筹、提留等款项,搞计划生育,抓农业生产;业务工作是管理全乡的群众文化工作。而临时工身份,依然残酷地桎梏着他的生存境遇。这一干,就是六年。在这六年间,郭兴军白天忙完工作后,晚上,就窝居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读书、写作。而此时,署名“郭兴军”的小说、诗歌、散文也在各种报刊出现。文学的初试成功,成为郭兴军艰难生存的最快乐、最振奋人心的精神支柱。

生存、写作是郭兴军活着的两翼,艰难贫穷的生活赋予了他向善向真的心性,而由此派生的文学忧伤之美在不经意间也成就着郭兴军的大艺术境界。诗歌《好书》使人们看到了读书人博大的激情:“我是热血翻涌的人啊/面对好书/我的十指,总是欣喜地掀动/那些文字的野马……好书,没有你/我的失败/何以能让成功卷土重来”;《阳光》使人们看到了父子情深和生命易逝的忧伤:“阳光啊,用你金黄的大巴掌/拍响沉睡在地下的父亲/拍响我灯下思念的泪光”;也许是《爱》永远给了作者向理想之境挺进的力量:“爱是锋利的,有时候/又如水/擦亮头顶/你的天空,我的天空/我们大家的天空”。在远离亲人、在异乡打工的日子里,孤独自然与郭兴军遭遇,于是,在《心灵的幻象》中,“我现在飞得很低,在生活中/鸟儿抢走了我的翅膀”。
想起远走海南打工的哥哥十几年不曾回家,便有了散文《我只能远远地想你》;想起英年早逝的父亲,他思绪翻涌,泪湿衣襟,从而有了散文《祭父》和《小花几朵献父亲》;想起曾经欢声笑语、温馨可人的家,他写下了散文《我爱我家》……欣喜的是这些美丽而忧伤的诗文除发表外,已先后被漓江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等分别收入各种选集。
日子在艰苦的生活与创造里一天天过去,有一天,郭兴军在父母亲当年流汗建造的三间大瓦房里成家了,当幸福的期盼成为泡影时,他又离婚了。这次失败的婚姻,对他打击很大,使他深深地懂得:人心的陷阱要比世上真正的陷阱阴险上百倍。接着,在乡镇机构改革的呼声中,他又以临时工身份而下岗了。在种种不幸面前,郭兴军痛苦过、彷徨过、自卑过。挽救他走出困境的,惟有书籍,惟有赤诚如一的写作。夜复一夜,他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用生命倾吐着他对文学事业的深情;日复一日,《梦里往事依旧》、《花花》、《为爱情哭泣》、《记忆中一朵疯开的玫瑰》,还有《火红的节日》、《长江》、《历史人物》、《民间》等一批艺术的圣餐,成为他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支柱。
难怪他会说:“好男儿不必流泪,流也流得颗颗珍贵,像血一样,溅起一地的光芒。”
难怪他会把安徽诗人刘怀或的这几句诗抄在笔记本上:
“远方把我淋了个透湿
可我偏要骑一匹快马
把远方推得更远”

这么多年过去了,郭兴军依然在父母亲留给他的哪个小院中孤独地写作,他依然贫穷,依然在为生活而四处漂泊。
他活得压抑而渴望,但他的宣泄只能在稿纸上。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势利横行的时代,有人说郭兴军是文坛的流浪者,有人说他是文化市场上的枪手,有人干脆就说他是茄子上长辣椒,绝对的怪种。但生活在底层无援无助的他,在不断受辱、受挫、受骗的奋斗中,他依然是他。既不会趋炎附势,也没人拔苗助长,他勤奋内敛又没有响动地在乡村过着无人问津的清贫生活。年复一年,书海的乳汁琼浆如同养育着西秦之西陇州的呐河一样,源源不断地营养着穷人郭兴军的心智和创造的力量。他是时代的良种,未出茅庐的隐士,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赶时尚,不随波逐流,不拍马屁不挤兑人,不嫌贫爱富不蝇营狗苟,不跪拜化了妆的玉玺龙袍、变了调的历史。世界在他眼里,是旱地里一声雷,地狱里一支箫。世界就是世界,世界很辽阔,而他活得本真而善良。
这些年,他几乎不被人认可。好的艺术家总是孤独的。
同时,他也是绝望的。绝望出大作品。正是绝望使他的人生达到了辉煌。在他极度绝望的时候,他的希望之树已结满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但愿神圣的文学能改变他的命运,也为他一个人的奋斗能开辟一条昭昭之途!



(江湖一剑)

【展现烟台速度 凝聚烟台力量 ——烟台抗疫的正向舆论场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烟台交上满意答卷

13天,如何实现从应急到常态化?

政府决策果断,干群同声同气,亮明“烟台态度”

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扑灭疫情,展现“烟台速度”

强化舆论引导,打击遏制谣言,凝聚“烟台力度”

人人参与防控,全民踊跃支前,触摸“烟台温度”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

7月31日晚,烟台市莱山区确诊1例关联南京禄口机场新冠肺炎普通型病例,这是烟台市18个月以来的第一例本土病例,随即全市进入应急处置状态。本轮疫情累计发现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8月18日18时,烟台市发布最新公告:经综合研判,烟台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自2021年8月18日18时起,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区域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本轮战疫取得了决定性、阶段性胜利。

紧张的18天,奔跑的18天,烟台经受住了考验,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烟台抗疫答卷。一手抓应急处置,一手抓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省市统筹、同声同气的烟台态度,快速问责、全员检测的烟台速度,信息发布、打击谣言的烟台力度,踊跃支前、人人参与的烟台温度……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正向舆论场跃然网上。

政府决策果断,干群同声同气,亮明“烟台态度”

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指挥协调,再次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在首例疫情发生后,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有关负责领导即先后作出批示,省委指挥部派出专家组连夜赶到烟台进行现场指导,烟台市委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主要做好这几项工作:立即对居住小区和相关场所实行封控管理;迅速开展流行病学和活动轨迹调查;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及时报告和发布疫情信息;超前做好应对复杂疫情准备。

在随后几天,随着疫情形势发展,烟台市及时调整应对力度和节奏,第一时间处置有关责任人,第一时间发布确诊病例信息和详细行动轨迹,第一时间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第一时间调整区域风险等级,牢牢把握抗疫主动。

更高的决心,更高的意志,更高的战力。在本轮战疫中,烟台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政治高度、勇气和执行力。

今春以来,烟台市上下大抓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4月初,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部署在全市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锤炼过硬队伍集中行动。全市干部队伍作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宝剑锋从磨砺出,大事难事,正是试金石。在今夏抗疫战场上,市委指挥部号令一出,动若风发,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敢打敢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苗的作用功不可没!上半年,烟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接种疫苗工作,截至8月12日24时,烟台市18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90.1%,全程接种率79.31%,在这轮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莱山张某的第一个爆点,到开发区华怡美容院的第二个爆点,疫情始终没有“出圈”,没有“溢出”,传播链得到有效遏制,疫情始终在可追溯、可控、可防、可治的范围之内。在8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领域首席专家、免疫预防管理所所长张丽指出,烟台这次疫情是德尔塔变异株所致,其中1例重症病例仅接种了1剂次新冠疫苗,而全程接种疫苗的病例,其临床症状都比较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疫苗给我们构筑起的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和死亡这四重防疫屏障,只靠我们的血肉之躯,恐怕很难抵御这一轮病毒攻势。

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扑灭疫情,展现“烟台速度”

第一时间发布确诊信息、行动轨迹,第一时间召开发布会,第一时间找出美容院顾客群……第一时间,分秒必争,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全员核酸检测是发现感染者、切断传播链的最有效措施。从8月3日开始,烟台市开启了全员检测工作。48小时完成五个主城区第一轮全员检测采样;72小时,完成所有区市全员检测。5天,完成两轮1300万人的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这样的检测效率来自于应急保障。去年11月,烟台市委指挥部制定了《烟台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按照5日内完成全市700多万人口全员核酸检测标准,储备了核酸采样人员4394人,并全部完成业务培训。储备一批防护服、试剂、耗材及电脑、扫码枪、身份证读卡器、激光打印机、条形码打印机、体温测量仪器等信息化设备。创新研发了全员核酸检测大数据平台,各区市组建了专门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团队,并多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培训和桌面推演。

这样的检测力量来自于省市联动。本次全员核酸检测启动后,省疾控中心派出采样队和3辆核酸检测车支援。青岛、威海、潍坊、淄博、东营、滨州、济南、日照、临沂等地市医疗机构,也对烟台市检测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烟台市卫健委在各区市投入采样人员的基础上,又从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抽调1750余名采样人员支援有关区市,同时制定了应急备增计划。

这样的检测质量来自于科学专业。科学防控、科学决策、科学诊疗,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科学以求真,行政以务实,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行政决策者才能形成最佳战力。本次烟台“战疫”,就打了一场漂亮的科技战。在全员检测环节,什么时候启动、开展几轮、几人一组混采检测?在医院,采用什么手段救治病患,如何减少危重患者,减轻患者病情?做好这些工作,始终遵循科学、尊重专业。移动采样室、10人一组混检法、大数据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一批彰显科技力量的理念、技术、设备,得到充分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吸取其他城市防疫经验教训,切实做好院感防护和集中检测点的防护,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坚决避免医院和检测点成为病毒扩散源。

这样的检测成绩更来自于群众支持。检测期间,一声令下,全城响应,全民参与,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人们排起了长队,不惧烈日与酷暑,坚决配合全市抗疫大局。从全民接种疫苗,到戴好口罩;从主动居家,到全民检测,步调一致,方向一致,体现了我们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的国民文化传统,体现了烟台市民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度自觉。

10几天来,烟台抗疫战场上的每个人都在奔跑,以分计,以秒计,不舍昼夜,废寝忘食,与病毒赛跑,与时间竞速,护卫健康者,发现感染者,阻断传播链。这样的烟台速度,跑赢了病魔,争取了主动。

强化舆论引导,打击遏制谣言,凝聚“烟台力度”

抗疫大局,舆论引导至关重要。烟台市和山东省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发布会。13天内,烟台市召开了9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告诉市民最想知道的,通报最新进展,传递主流声音,确保舆情稳定。发布会外,烟台市疾控中心、烟台市卫健委、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等各新媒体平台也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形成引导合力。

新闻人也是逆行者!疫情期间,各大媒体派出精兵强将,奔赴一线采访报道,刊发播放大量现场新闻、深度评论,推出一系列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融媒作品。一个小小的纸壳可以承载多少重量?记者找到了答案——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烟台抗疫,这一幕破防了!凌晨4点,她蜷缩在储物间的纸箱里睡着了》让多少烟台人泪洒荧屏。

烟台本轮疫情期间,正值奥运。烟台运动健儿取得三金一铜的好成绩,极大鼓舞了烟台市民。孙一文“一剑封喉”,张常鸿“一枪赢天下”,刘诗颖的“一掷定乾坤”,《奥运三冠,鼓舞家乡人民战胜新冠》《“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拼搏”烟台奥运健儿边通达为家乡抗疫加油打气》《奥运争冠,迎战新冠!“赶考”路上,“每个人都了不起”》《烟台奥运健儿话抗疫:齐心协力 一切都会好起来!》《“祝家乡一切安好!”烟台奥运健儿李缘向抗疫一线人员致敬》等评论、新闻、视频刷爆烟台人的朋友圈。

疫情期间,烟台市区镇各级先后发布多篇致市民信、通告文书,情真意切,字斟句酌,每一篇公文都凝聚了心血,掏出了真情。如开发区致市民一封信:“家人们,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经历方懂世间的疾苦。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因为亲情、友情、爱情才会变得格外精彩。”再如龙口市致医护人员:“扶危渡厄,医者担当。你们所站立的位置,就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你们所展现的形象,就是医务人员最美的姿态。”如芝罘区致隔离观察者:“我们需要无畏的勇士,更需要理性的智者。来到这里集中隔离,服从安排,安心留观,您就是理性的智者!”

这些文书,接地气、冒热气、扬正气,说家常话,唠实在理,有文采有真情,直抵人心、抚慰人心、鼓舞人心,堪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宣传范本。

整个疫情期间,烟台新闻发布和信息披露透明、准确、及时、详实。市民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从烟台到全省乃至全国,网友们普遍肯定烟台防疫工作,“紧张有序,透明高效,讲求科学,烟台市这一波操作666!”“风雨过后见彩虹,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管好自己就是不给别人添乱”……

面对涉疫谣言,烟台公安及时出击,先后依法处理数人,有效维护网络秩序。莱山一男子为自己请假找理由,谎称所在小区有疑似病例,引起不良社会影响,警方迅速处置,对该男子依法拘留。烟台公安和住建局主动作为,迅速辟谣“烟台建设方舱医院”,抢占权威话语权,稳定人心。

人人参与防控,全民踊跃支前,触摸“烟台温度”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赢。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为了大众,依靠大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结的力量,构建人人参与的防控格局。

半个月来,烟台市广大医护人员、检测人员、人民警察、村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无数无名英雄,逆行出征,顶烈日、战酷暑,出色完成了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和社区防控任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和感人事迹。他们拼尽了全力,泡白的双手,脸上的压痕,肿胀的双脚,防护衣里拧出的汗水,是他们的军功章!

更多的市民响应政府号召,服从社区封控要求,一声令下,全民“宅家”,不给病毒传播机会,居家就是作贡献。积极参与全员检测,彻夜排队,秩序井然,没有杂音,支持政府,体现了烟台市民高素质,团结力和凝聚力。令人感动的“支前”暖新闻不断传来:各种各样的慰问品一车车送到一线;市民熬制绿豆汤给一线人员解暑;老人做完检测留下200元钱给工作人员“买水喝”……一幕幕感人画面,构筑起重现当年小推车支前场面的烟台“战疫”图景。

烟台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每临大事有静气,每临大事民心齐。在这样一场“战疫”中,烟台人表现出了坚如磐石的团结。

经此一战,烟台蜕变。

从去年底以来整治非煤矿山,狠抓安全生产,到今夏的疫情阻击战,烟台人这大半年走得异常艰辛,却无比坚定。我们相信,走过这场磨砺的烟台,必定更美丽、更强大。祝愿烟台,V型翻转,向上、更向上!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冯炜程 王亮 臧海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以理解文淇是刚到《向往的生活》不够熟悉,但张子枫也没什么存在感,且从《向往的生活》往期的节目来看,她的主要作用也是负责美,话不多也没什么亮点,是为数不多能够不
  • -ʜєʟʟɵ ️ 本人修图鹅|修≠粉 个人博❗️非追星专用|sooo慎关❗️ 永远是让我骄傲的宝宝@邓伦 ✨ 逆着人潮去爱你奔向你✨ 在我这邓伦永远是被无
  • 把自己歸零,新的人事物才可以流動進來✍️和純善的人在一起就是養生,餘生,請遠離讓你不開心的人。有时候反思自己,总觉得自己书读太少,知道的太少,太过空泛,所以当务
  • 我不倾城,只有一城烟雨,怀揣着丁香的气息,等你在悠长的雨巷;我不迷悔,唯有一颗真心,暖一壶雅韵风情,题序等你回。我不倾城,只有一城烟雨,怀揣着丁香的气息,等你在
  • 尤其是十四运会的竞赛项目拳击、排球将在榆林举办,更是推进了榆林加快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步伐,榆林群众"我要上全运"的热情高涨。热身训练馆由于没
  • #初级会计考试[超话]##会计实操[超话]#本人从事会计工作七年,最近不忙,想带几个徒弟,自己工作几年整理的实操资料:做账报税流程、金蝶用友软件操作、出纳台账、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春节影评大赛##电影奇迹笨小孩#今天早上去看奇迹了,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非常不错,既有笑点也有哭点,从开
  •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 它还携带了一对微卫星MarCO,仅有不到10千克重,是史上第一和第二个用以火星探测的微小卫星,主要用来验证新一代深空通信技术,近乎实时(仅有电磁波从火星传回地球
  • 万万没有想到,最近大S又被传出了婚变的消息,不少营销号都对其进行了分析,刚开始以为只是营销号为了热度制造出来的话题,但点开热搜后发现,很多细节都说得有鼻子有眼,
  • [委屈]我的装修日记也差不多走完了谢谢大家的关心❤️#宝宝的少女心##北奥夫妇[超话]#第六十二集谢童妈妈 下了飞机,给校校打了电话,她说马上过来,看过照片,好
  • #天津身边事# 【文化场馆“重启” 你熟悉的文艺生活又回来了】今天,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恢复开放,虽然天气不作美,但市民们热情不减,早早
  • #a咖时尚早知道# 法国都彭于今夏突破传统,首次玩转春夏流行色,于2022年7月21日推出全新臻作季节款-马卡龙系列,以缤纷配色的视觉享受,释放浓浓爱意,为中国
  • 最近去咖啡馆,我还会装上“新宠”索尼WH-1000XM3无线蓝牙耳机——只要戴上它,世界立刻会变得一片清净,不知不觉我就惬意地打着盹睡了个安稳的好觉,这可得夸夸
  • 【天猫超市】宝贝页下299-60券旺仔O泡组合装245ml*8旺仔 牛奶+O泡果奶组合125ml*16搭配拍5件88会员【85.26】加购光明 在手淘-聚划算-
  • 你们不了解他本性是阴毒的,磁场变大,意识变膨胀的要注意,那就在拉伸转移你们的灵体轨道,不知道的心性上就被他那么挂着,被他俩利用着,对他用感情的灵体都能被带下去,
  • 这种见地是佛法修行的极独特的起点,通常唯有凭籍佛法的力量,和自心清净的正念、觉知的智慧,调整并转化不良的心态,转変错误的观念,这叫做修行。道理不复杂,但行持起
  • 众所周知现如今国内短视频领域之间的竞争堪称十分激烈,在此期间能够脱颖而出的无疑要对自身实力以及风格有着极大的要求,而像风如你便将这一情况演绎的十分形象。然而她之
  • 继续头条评论上…………大学生代理小葵花毕业啦去年这个时候在思埠创业和上班面临选择经过一番分析,小葵花选择了跟我们一起创业用了一年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还改变并且
  • 很多顾客事后还一直在问我,我还需要给孩子做些什么,真的,她们特别诚恳,在她们看来,超度绝对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抱拳]【超度婴灵反馈●婚姻,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