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解表剂(辛温解表)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恶风,汗出,舌淡红苔白,脉浮缓。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表虚#证者;功能性发热、多形红斑、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属阴阳失调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3.本方有调阴阳、和营卫作用,不但可用治外感病症,临床上也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失眠、遗精#以及产后、病后出现时而身热时而恶寒等内科杂病属阴阳(或营卫)失调者。
4.若素有喘咳,又感受风寒而有桂枝汤证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若桂枝汤证兼见腹满而大便实者,可倍芍药,加大黄以通便除满共奏表里双解之效,名桂枝加大黄汤(《伤寒论》)。
5.服用本方后,可服热稀粥或热开水以助出汗,但应以微汗出为佳,不宜大汗淋滴。汗出过多易伤阳气。凡伤寒表实证、湿热内蕴证、热邪内盛证、温病初起或酒客脉洪数者均不宜服用本方。服本方后,不宜食生冷、油腻、恶臭、酒酪等食品。

【目的】
1.熟悉解表剂的含义、分类、使用注意。
2.须掌握的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3.熟悉的方剂:九味羌活汤、桑菊饮。
4.了解的方剂: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参苏饮、香薷散。

【掌握】
1.含义:凡以解表药为主所纽成,具有发汗、解肌或透疹等作用,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属于“八法”中“汗法”的范畴。
2.分类:解表剂为治疗表证而设。凡外感风寒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疟疾等病初起之时,证见悉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由于病邪性质有风寒风热之不同,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差别,因此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
——本类方剂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以及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疾病初起时见风寒表证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
(2)辛凉解表
——本类方剂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以及疮疡、麻疹、水肿等疾病初起时见有风热表证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3)扶正解表
——本类方剂既有发散表邪的作用,又有扶助正气的作用,适用于既有外邪袭表出现表证,又兼正气不足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舌淡,苔白,脉浮而重按无力等。代表方如败毒散。
3.使用注意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药效减弱。
(2)服药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以助出汗,但以遍身微汗出为佳。假使汗出不能遍身,或大汗淋漓,都不适宜。因汗出不畅,病邪不解;汗出太多,易耗气伤津,严重的可导致亡阴亡阳。
(3)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及药效的发挥。
(4)表证未尽,而又出现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俱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重点难点】
解表剂共选方14首,根据其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相配,相须为用,能增强原药效,加强发汗作用,使本方为峻汗之剂,用治风寒之邪盛于肌表,即“邪气盛则实”,而正气不虚的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证已有汗出,为何又用发汗之法?盖桂枝汤证之自汗,属后世医家曹颖甫所称的“病汗”,是由于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常带有凉意;而服桂枝汤后之出汗,是指“药汗”,常带有温意,是祛邪的手段,用桂枝汤发汗,以调和营卫,疏通气血,祛除表邪。清代医家柯韵伯云:“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不和,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祛邪。”
3.银翘散既然以辛凉透表法为主,何以不用辛凉透表药为君药?其原因系因本方所治之病邪(风热)颇甚,在众多的辛凉透表药中,尚未有一味药对此病邪可起主导作用,正如原作者在论述银翘散时所言:“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温病条辨》)
4.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肺热喘咳时,何以无汗与有汗均可使用?①无汗而喘,是热闭于肺。即因肌表闭塞,毛窍不开,引起肺热内盛。方中麻黄解表,故无汗喘咳可用;②有汗而喘,是热壅于肺。即肺热内盛,内热迫津外溢而汗出。方中石膏清热,热清则汗止、喘平,故有汗喘咳亦可用。但在运用时,无汗而喘者,麻黄之用量宜重、宜生用,石膏之用量可轻;若有汗而喘,则麻黄之量宜轻,宜炙用,石膏之用量宜重。

【小结】
解表剂共选方14首,按其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香薷散、止嗽散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均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其中麻黄汤麻、桂并用,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发汗解表之力小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九味羌活汤发汗
祛湿之力较强,且兼清里热,适用于外感#风寒夹湿#,兼有里热之证。香薷散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适用于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阴暑证。小青龙汤长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适用于素有寒饮又感风寒之咳喘证。止嗽散功能宣肺利气,疏风止咳,适用于外感风邪,解表不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
2.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均有发散风热作用,均可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温初起之证。其中银翘散与桑菊饮均为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但银翘散解表之力大,且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袭表,热毒较甚之证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解表之力较轻,重在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较轻,邪在肺络,以咳嗽为主之证,为辛凉轻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长于辛凉宣肺,清热平喘,适用于外邪入里化热所致的肺热咳喘证。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适用于风寒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证。升麻葛根汤解肌清热而透疹,适用于麻疹欲出不出而身热无汗者。
3.扶正解表:败毒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均有扶正解表作用,适用于正虚而感受外邪之证。其中败毒散发散风寒湿,兼益气解表,适用于体虚而感风寒湿邪之表证,痢疾初起属于风寒湿邪从表陷里者亦可应用。参苏饮功能益气解表,且长于理肺化痰,适用于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者。加减葳蕤汤功能滋阴解表,适用于阴虚外感风热证。

【思考】
1.试述解表剂的含义、分类、使用注意。
2.桂枝汤证已有汗出,为何还要用“汗法”治之?
3.试分析麻黄汤与桂枝汤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4.小青龙汤的功效、主治有何特点?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的意义如何?
5.银翘散为辛凉解表剂,方中配伍辛温的荆芥穗有何意义?
6.麻杏甘石汤的功效、主治有何特点?方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意义如何?
7.九味羌活汤与败毒散均可用治风寒湿邪外感之证,其功用、主治有何不同?

#桑菊饮#-解表剂(辛凉解表)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属风热犯肺之病轻邪浅#者,可用本方治之。
3.本方为辛凉之剂,风寒咳嗽不宜使用。方中主要药物均属轻清宣透之品,故不宜久煎。
4.根据原方加减法之意: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者,此为热在气分,加石膏、知母以清气分之热;舌绛,暮热烦躁者,此外邪初入营,加元参、犀角以清营分之热;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以清热凉血;肺热甚者,加黄芩以清肺热;渴者,加花粉以生津止渴。
5.本方能疏风清热,若加决明子、夏枯草,以加强清解肝经风热之功,可以治疗风热眼疾;若加牛蒡子、土牛膝,以加强清咽解毒之力,可以治疗乳蛾(急性扁桃体炎),病在卫分而见发热、咳嗽、咽痛等症者。

【目的】
1.熟悉解表剂的含义、分类、使用注意。
2.须掌握的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3.熟悉的方剂:九味羌活汤、桑菊饮。
4.了解的方剂: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参苏饮、香薷散。

【掌握】
1.含义:凡以解表药为主所纽成,具有发汗、解肌或透疹等作用,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属于“八法”中“汗法”的范畴。
2.分类:解表剂为治疗表证而设。凡外感风寒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疟疾等病初起之时,证见悉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由于病邪性质有风寒风热之不同,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差别,因此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
——本类方剂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以及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疾病初起时见风寒表证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
(2)辛凉解表
——本类方剂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以及疮疡、麻疹、水肿等疾病初起时见有风热表证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3)扶正解表
——本类方剂既有发散表邪的作用,又有扶助正气的作用,适用于既有外邪袭表出现表证,又兼正气不足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舌淡,苔白,脉浮而重按无力等。代表方如败毒散。
3.使用注意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药效减弱。
(2)服药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以助出汗,但以遍身微汗出为佳。假使汗出不能遍身,或大汗淋漓,都不适宜。因汗出不畅,病邪不解;汗出太多,易耗气伤津,严重的可导致亡阴亡阳。
(3)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及药效的发挥。
(4)表证未尽,而又出现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俱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重点难点】
解表剂共选方14首,根据其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相配,相须为用,能增强原药效,加强发汗作用,使本方为峻汗之剂,用治风寒之邪盛于肌表,即“邪气盛则实”,而正气不虚的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证已有汗出,为何又用发汗之法?盖桂枝汤证之自汗,属后世医家曹颖甫所称的“病汗”,是由于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常带有凉意;而服桂枝汤后之出汗,是指“药汗”,常带有温意,是祛邪的手段,用桂枝汤发汗,以调和营卫,疏通气血,祛除表邪。清代医家柯韵伯云:“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不和,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祛邪。”
3.银翘散既然以辛凉透表法为主,何以不用辛凉透表药为君药?其原因系因本方所治之病邪(风热)颇甚,在众多的辛凉透表药中,尚未有一味药对此病邪可起主导作用,正如原作者在论述银翘散时所言:“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温病条辨》)
4.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肺热喘咳时,何以无汗与有汗均可使用?①无汗而喘,是热闭于肺。即因肌表闭塞,毛窍不开,引起肺热内盛。方中麻黄解表,故无汗喘咳可用;②有汗而喘,是热壅于肺。即肺热内盛,内热迫津外溢而汗出。方中石膏清热,热清则汗止、喘平,故有汗喘咳亦可用。但在运用时,无汗而喘者,麻黄之用量宜重、宜生用,石膏之用量可轻;若有汗而喘,则麻黄之量宜轻,宜炙用,石膏之用量宜重。

【小结】
解表剂共选方14首,按其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香薷散、止嗽散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均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其中麻黄汤麻、桂并用,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发汗解表之力小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九味羌活汤发汗
祛湿之力较强,且兼清里热,适用于外感#风寒夹湿#,兼有里热之证。香薷散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适用于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阴暑证。小青龙汤长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适用于素有寒饮又感风寒之咳喘证。止嗽散功能宣肺利气,疏风止咳,适用于外感风邪,解表不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
2.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均有发散风热作用,均可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温初起之证。其中银翘散与桑菊饮均为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但银翘散解表之力大,且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袭表,热毒较甚之证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解表之力较轻,重在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较轻,邪在肺络,以咳嗽为主之证,为辛凉轻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长于辛凉宣肺,清热平喘,适用于外邪入里化热所致的肺热咳喘证。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适用于风寒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证。升麻葛根汤解肌清热而透疹,适用于麻疹欲出不出而身热无汗者。
3.扶正解表:败毒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均有扶正解表作用,适用于正虚而感受外邪之证。其中败毒散发散风寒湿,兼益气解表,适用于体虚而感风寒湿邪之表证,痢疾初起属于风寒湿邪从表陷里者亦可应用。参苏饮功能益气解表,且长于理肺化痰,适用于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者。加减葳蕤汤功能滋阴解表,适用于阴虚外感风热证。

【思考】
1.试述解表剂的含义、分类、使用注意。
2.桂枝汤证已有汗出,为何还要用“汗法”治之?
3.试分析麻黄汤与桂枝汤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4.小青龙汤的功效、主治有何特点?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的意义如何?
5.银翘散为辛凉解表剂,方中配伍辛温的荆芥穗有何意义?
6.麻杏甘石汤的功效、主治有何特点?方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意义如何?
7.九味羌活汤与败毒散均可用治风寒湿邪外感之证,其功用、主治有何不同?

#败毒散#-解表剂(扶正解表)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憎寒壮热,肢体酸痛,苔白,脉浮按之无力#
2.#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属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者,可用本方治疗。
3.外感风热,邪已入里化热,以及阴虚外感,均不宜使用本方。
4.痢疾初起,见有恶寒发热,身痛肢楚,头痛无汗,泻下赤白、不爽,苔白腻者,此属风寒湿邪从表陷里之证,可用本方(可去人参)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痢疾自愈。喻嘉言认为【痢疾的邪本来由表陷里,用本方仍使邪由里出表】,故将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现有用于肠胃型感冒、急性肠炎等见有上症属于风寒湿邪由表陷里者。但若见舌红苔黄,此为邪已陷里化热,则应禁用本方。
5.本方去人参,加连翘,银花,名连翘败毒散(《医方集解》)。功能祛风散湿,发汗解毒。主治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属于风寒湿毒郁于肌腠者。

【目的】
1.熟悉解表剂的含义、分类、使用注意。
2.须掌握的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3.熟悉的方剂:九味羌活汤、桑菊饮。
4.了解的方剂: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参苏饮、香薷散。

【掌握】
1.含义:凡以解表药为主所纽成,具有发汗、解肌或透疹等作用,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属于“八法”中“汗法”的范畴。
2.分类:解表剂为治疗表证而设。凡外感风寒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疟疾等病初起之时,证见悉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由于病邪性质有风寒风热之不同,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差别,因此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
——本类方剂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以及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疾病初起时见风寒表证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
(2)辛凉解表
——本类方剂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以及疮疡、麻疹、水肿等疾病初起时见有风热表证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3)扶正解表
——本类方剂既有发散表邪的作用,又有扶助正气的作用,适用于既有外邪袭表出现表证,又兼正气不足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舌淡,苔白,脉浮而重按无力等。代表方如败毒散。
3.使用注意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药效减弱。
(2)服药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以助出汗,但以遍身微汗出为佳。假使汗出不能遍身,或大汗淋漓,都不适宜。因汗出不畅,病邪不解;汗出太多,易耗气伤津,严重的可导致亡阴亡阳。
(3)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及药效的发挥。
(4)表证未尽,而又出现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俱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重点难点】
解表剂共选方14首,根据其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相配,相须为用,能增强原药效,加强发汗作用,使本方为峻汗之剂,用治风寒之邪盛于肌表,即“邪气盛则实”,而正气不虚的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证已有汗出,为何又用发汗之法?盖桂枝汤证之自汗,属后世医家曹颖甫所称的“病汗”,是由于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常带有凉意;而服桂枝汤后之出汗,是指“药汗”,常带有温意,是祛邪的手段,用桂枝汤发汗,以调和营卫,疏通气血,祛除表邪。清代医家柯韵伯云:“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不和,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祛邪。”
3.银翘散既然以辛凉透表法为主,何以不用辛凉透表药为君药?其原因系因本方所治之病邪(风热)颇甚,在众多的辛凉透表药中,尚未有一味药对此病邪可起主导作用,正如原作者在论述银翘散时所言:“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温病条辨》)
4.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肺热喘咳时,何以无汗与有汗均可使用?①无汗而喘,是热闭于肺。即因肌表闭塞,毛窍不开,引起肺热内盛。方中麻黄解表,故无汗喘咳可用;②有汗而喘,是热壅于肺。即肺热内盛,内热迫津外溢而汗出。方中石膏清热,热清则汗止、喘平,故有汗喘咳亦可用。但在运用时,无汗而喘者,麻黄之用量宜重、宜生用,石膏之用量可轻;若有汗而喘,则麻黄之量宜轻,宜炙用,石膏之用量宜重。

【小结】
解表剂共选方14首,按其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香薷散、止嗽散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均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其中麻黄汤麻、桂并用,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发汗解表之力小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九味羌活汤发汗
祛湿之力较强,且兼清里热,适用于外感#风寒夹湿#,兼有里热之证。香薷散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适用于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阴暑证。小青龙汤长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适用于素有寒饮又感风寒之咳喘证。止嗽散功能宣肺利气,疏风止咳,适用于外感风邪,解表不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
2.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均有发散风热作用,均可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温初起之证。其中银翘散与桑菊饮均为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但银翘散解表之力大,且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袭表,热毒较甚之证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解表之力较轻,重在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较轻,邪在肺络,以咳嗽为主之证,为辛凉轻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长于辛凉宣肺,清热平喘,适用于外邪入里化热所致的肺热咳喘证。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适用于风寒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证。升麻葛根汤解肌清热而透疹,适用于麻疹欲出不出而身热无汗者。
3.扶正解表:败毒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均有扶正解表作用,适用于正虚而感受外邪之证。其中败毒散发散风寒湿,兼益气解表,适用于体虚而感风寒湿邪之表证,痢疾初起属于风寒湿邪从表陷里者亦可应用。参苏饮功能益气解表,且长于理肺化痰,适用于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者。加减葳蕤汤功能滋阴解表,适用于阴虚外感风热证。

【思考】
1.试述解表剂的含义、分类、使用注意。
2.桂枝汤证已有汗出,为何还要用“汗法”治之?
3.试分析麻黄汤与桂枝汤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4.小青龙汤的功效、主治有何特点?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的意义如何?
5.银翘散为辛凉解表剂,方中配伍辛温的荆芥穗有何意义?
6.麻杏甘石汤的功效、主治有何特点?方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意义如何?
7.九味羌活汤与败毒散均可用治风寒湿邪外感之证,其功用、主治有何不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Mifengstudio&弥风 想要收获自由之果的人,必须承受维护自由的劳苦。 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也为自己解脱困
  • #hello三月# 开学后第一次公开课~ 每一次准备公开课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历练,研读教师用书,选择适合本班的教学设计,吸取上次课堂的经验,准备这节课
  • 一眨眼過了N週沒發文了,大家別擔心,我們一家三口依舊過得充實,也可說倒是挺忙碌的。 因為疫情,加上女兒還小無法施打疫苗,因此今年已是第二度與先生無法一同回馬來
  • 张学友为求家人平安,不惜花108万祈福,在观音底座刻上全家名字近日,又有网友被明星的强大消费能力所震惊了,事情起因还是源于27日,有媒体突然爆料称:张学友为保家
  • 五十五岁退休 感觉已经老了 因为社会不需要自己了 六十岁花甲 人生的重要节点 生命已过去四分之三了 今天六十六啦 却觉得一切也都还好 每天都过得热气腾腾的 旅行
  • 【沧海读书】昨日读《管子》十二卷,今日全天仅读三卷,非偷懒也,盖因昨日所读宜粗,今日所读宜细。今日读《心术上》、《心术上》、《内业》三卷,皆为论道之形而上语,喜
  • 最近开心的事: 1️⃣连续一个礼拜早上都是刚刚出炉的大肉包子[打call] 2️⃣公司的意大利咖啡☕真的很好喝 coffee bar 真的是摸鱼的好去处 3️⃣
  • 【#陕西省内各大火车站最新出行须知#来了!】近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各大火车站调整了乘车须知,小编整理了主要车站的出行政策。 西安站、西安北站 进站
  • Thaon les Vosges - The 122km long Canal des Vosges This waterway was previously
  • #电视剧镜双城[超话]##李易峰虐文男主气质##镜双城收官# 若有来世,愿空桑与泉先永世交好,百姓安居,大家共同守护安宁祥和的云荒。 他仍是泉先的海皇,可他
  • 哪怕房檐跟屋梁把生活压得再低,它还是有另外一片天空的希望。不骄不躁戒熬夜,破界跨界闯世界。 我喜欢肖战,肖战我喜欢你。 肖战 肖战公益一路有你 肖战正能量艺
  • 【刷新两项世界纪录!长江两座世界级大桥开工】2月28日,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参建的观音寺长江大桥、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开工仪式在湖北荆州举行。随着这两座世界级大桥
  • 以后会有多不一样,谁都不知道, 但一定记得要好好过每一天, 买漂亮衣服,好好化妆,给爱的人准备小惊喜,想到很想吃的,很喜欢的东西就去买,做菜记得摆盘,把有趣的小
  • #张煜医生再次发声# 才知道,我也被他拉黑了。跟他没有丝毫个人恩怨,仅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事,我也是个不喜欢吵架不会吵架的人。 一个人,不管是谁,千万别以高尚的名
  • “云自东方来。自西方来,南方来,北方来,云自四方来。云要向四方散去。”——《待车》 汪曾祺​行为是面镜子,在它面前,每一个人都显露出各自的真实面貌十分羡慕那些算
  • 【桥本氏甲状腺炎不治疗行吗?】 桥本氏甲状腺炎如果不治疗,或是治疗不及时,那甲状腺细胞就会持续的被破坏,当破坏的比较少,甲状腺剩余的细胞努力干活加班还能够用,那
  • 跟着紫澄去旅行 带你看看不一样的美丽风景 #春节休闲去哪玩##适合春天的旅行地# 当然,除了美丽的风景以外更不能错过各种美食啦 #出游花式觅食记#
  • 【今日吃瓜】 刘雨昕 X 康维他蜂蜜。 第十季《奔跑吧》MC,大概率:李晨、angelababy、郑恺、沙溢、白鹿再加新人,部分MC的行程已经出了,3.22-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太阳]#每日一善#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悦读西藏[超话]##网络中国节•藏历新年# 【迎新年ལོ་གསར་བསུ་བ།】བོད་ཀྱི་ལོ་གསར་འཆར་ཉེའི་མཚམས་སུ། ལྷ་ས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