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嫂 - 失忆梗】我只想写300字,你们却要给我出3K字的题。
-
尼失忆,哥就像码了很久的多米诺骨牌还没到终点呢就一场地震就倒完了,不甘心,却又只能从头来过。开始的时候想给尼灌输“你是咱下仆”、“咱在你心里比饭重要”的回忆,但最后说出口的还是:“你在大家眼里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偶像,想做什么就能做到,你也很喜欢作为偶像的这份工作。”回到家里,把尼带进厨房,说:“尼亲平时很喜欢做菜,这是如你的生命一般重要的东西。这么多把菜刀,现在还记得怎么用吗?”
小尼拿起来比划了一下,没啥记忆,不过好像也不是那么陌生。他四周看了看,日用品都是双人份的,而且作为生活的痕迹来说,好像有点界限模糊。小尼很困惑:这里是我家,你是我的什么人?
哥说:咱救了你的命,作为回报你让无家可归的咱一直住在这里,说要一辈子照顾咱来偿还这份恩情,不过看起来你已经全都忘了。
小尼:啊呀,有这种事?对不起我不会忘恩负义的……
哥:呀哈哈,咱知道哟,因为你一直都是好孩子!有钱记得交给咱,因为尼亲喜欢乱花钱,所以所有的钱都由咱来保管。
后来两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的时候,照常运转得别人甚至忘了小尼失忆了,哥欺负小尼,小尼也不会生气,哥跟小尼要钱,khk和美露除了觉得小尼给得有点快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等小尼恢复记忆以后才把哥堵住骂了他一顿人渣,哥说谁让你要忘记的,活该。然后就不管尼打小钢珠去了。khk有点同情尼,觉得尼在家一定受了很多苦,整天被燐音当作佣人使唤。尼说呐哈哈,也没有啦,燐音君只是骗了我而已。
而且自己因为失去记忆,忘记了烹饪和调味的方法而暂时失去了厨师的工作,也是燐音一直往家里带钱的。尼叹了口气,心想哥应该也不是故意要骗他,只是害怕自己忘了他以后,他会失去在自己这里的特权吧,毕竟从以前开始,有些东西燐音君就只愿意在自己面前展现出来……。
因为尼是唯一一个能将哥的一切都全盘接受和肯定的人。
.
.
.
哥失忆。哥的第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干嘛的。尼回答说你以前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你家在很远的地方,你是为了当偶像来到这里的。
哥:偶像?
小尼想了想,说:就是给人带来笑容和幸福的一种职业,其实我也不太清楚。
哥:你怎么什么也不清楚?
小尼:呐哈哈,毕竟我除了吃的就什么都不在意嘛。
哥问:那你是我的朋友吗?
小尼:不是哦,燐音君只是个给我添麻烦的人而已。
哥简直想说能不能换个跟我熟点的人来,这时病房门就开了,cb的其他人还有他弟都来了,他弟直接大叫着哥哥冲到病床前。尼说:我要去上班了,你问他们吧。然后就走了。
.
晚上尼又抱着个箱子来看哥,问他怎么样有没有想起点什么来。哥摇摇头,小时候的故事也听了,演出的视频也看了,但毫无头绪。他的弟弟想带他回老家,说不定在熟悉的环境里能够想到什么。尼说:哦……那你偶像工作不做了?
哥说:我在老家好像是王,听起来比打工要好很多,我为什么那么执着的想当偶像呢?
尼:谁知道你
哥顿了顿,忘了这个人什么也不知道,哥换个话题:你跳舞的时候很划水啊,他们说你不想当偶像,是被我强行拉来凑数的?
尼:也不是吧。对了你欠了我很多钱,要走的话记得还我。
哥总觉得这个男的外表看起来有点轻浮没信用度:……真的假的?
尼把箱子放在床边,说:这些是你成名以后粉丝给你写的信,看看吧。
哥:粉丝……信件?
哥打开箱子,上面几封的邮戳已经是两三年前了,但保存得依旧崭新。尼说:我就是来给你送这个的,那我先走了。
小尼刚迈脚就摔倒了,哥赶紧放下信去扶他,问他怎么了。小尼说:没事,今天忘记吃东西了。
哥:工作很忙吗?我这里有水果你吃点吧。
小尼:不了,谢谢……好像不怎么吃得下。
哥:你不是都饿得没力气了吗?还是说身体不舒服?
小尼摇摇头,说我回去自己做点营养餐吧,然后就走了,哥觉得这真是个怪人。
之后哥再也没见过小尼,他弟也因为团里安排很多一时没办法带他回家。哥闲着也是闲着,就到处找人问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但是得到大部分答案都是:“这个椎名前辈才知道吧。”就连他弟都说:“我不清楚,哥哥在这里的事情我知道的都是椎名前辈告诉我的。”
哥后知后觉地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个叫椎名的有这么多自己的粉丝信件?巧合的是他也在这时从自己的钱包夹层里找到一张有些旧的照片,其中一个人是他,另一个人虽然头发有点短但可以看出就是椎名年纪更小的时候。照片里的自己看起来有点状况外的样子,但椎名笑得很开心。
晚上小尼回家开门,被人叫住了:椎名ニキ。
小尼回头,有些惊讶:燐音君怎么在这里?
哥说:从粉丝信件上找到的地址。
小尼:哦……有什么事吗?
哥问:你好像在躲我啊,你讨厌我吗?毕竟听同队的另外两个人说,我平时对你很过分。
小尼:……如果想表达歉意的话,没必要哦~反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哥:过去的事情对你来说就不重要了吗?
尼:你这个把过去都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在说什么呢……
哥:所以你因此恨我?
尼:我没有啊,我这个人不会对其它事情投入太多感情的,因为容易肚子饿,而我肚子饿就会死。
哥:那你为什么装出一副跟我不熟都样子,明明你是最清楚我的事的人不是吗?
尼:这种事是谁告诉你的啊?燐音君做事的想法没人搞得懂哦~而且自己遗失的东西就该自己去找回来,我可不想一直处理燐音君搞出来的麻烦。那就这样,我得去做点吃的了。
小尼进屋哥就推开门跟他一起进去了,尼一惊:你想干嘛啊燐音君?
哥:一口一个燐音君不是叫得挺亲热么。反正从其它地方也找不到线索,总觉得跟你这家伙待在一起的话,一定可以知道更多的。
他在小尼家里坐下,小尼:为什么你都失忆了还像以前一样蛮横不讲理啊!
哥:这啥?
他把在桌上扣着的相框扶起来,看到的是他和尼现在的合影。
啊,那是……尼说着,然后走过去抢,被哥一下制服并用手臂勒着脖子。哥只是失忆了又没有变傻,说:我跟你究竟是什么关系?从实招来!
尼:咳咳,真没什么关系啊!硬要说的话,你是个被我救了还不感恩,一直寄生在我家被我照顾了四年的吃软饭小白脸哦!
哥:……那你不就是妻子吗。
尼:才不是啊!
然后哥就依旧赖在尼家里不走了,什么生活起居用品都是现成的,也找到了很多自己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尼每天看着他还是放心不下,忍不住继续照顾他,然后不知哪里又戳到了哥的XP,哥不知不觉对他还是心动。虽然哥想起来的东西不多,但喜欢缠着小尼这一点没变。
尼一开始知道哥失忆的时候,胃都没感觉了,只觉得胸口很难受很难受,但是他却不想告诉哥以前他们的事,他的自卑让他觉得,如果燐音君不是为了报恩的话,不会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还说要给自己幸福之类的话吧,但是自己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恩情,只是一块土豆炖肉而已。
但是即便重新开始,他们依旧会一起走到原来的轨迹。因为他们当初他把最重要的食物让给了哥,自己险些挂掉;哥因为自尊宁愿饿死自己,却为了他放下自尊去跪地求人。两人的羁绊和对彼此的重要性从相遇起就确定了,这是命运。

宋朝时期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让其成为一个物质发达的国家,如果有人看过《清明上河图》的话,再仔细看画中的城门外有三个乞丐,有一个是残疾人坐在地上乞讨,另一个是儿童,还有一位老妇人,这是在画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角。

宋朝时期经济发达,人口剧烈增加,贫富两极分化,城中自然会出现乞丐,但也令人诧异的,《清明上河图》中表现的是北宋汴梁城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这时候天气慢慢开始转暖,我们曾经读过一首诗,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果是在别的朝代的话,那么街上的乞丐必然已是冻死街头,但汴梁城的乞丐却没有冻死,因为我们再往前推几个月的话,那时候的汴梁城是冬季,应该是大雪纷飞的时候,所以流浪乞丐没有冻死,成了我们比较诧异的事。

但仔细研究后就明白什么原因了,因为当时的法律有设立福利救济机构,朝廷有义务收养这些流浪乞丐,以免他们因为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宋朝时期的几种官办福利,让那些流浪乞丐熬过了一个由一个寒冬。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朝廷颁布了“惠养乞丐法”,这个法令对乞丐的定义比较广泛,只要是无法靠自己能力生存的人,都会被列入“惠养”的范围。

按照“惠养法”规定:每年时月入冬之后,国家各个州政府官员会检查那些老弱病残穷,不能靠自己能力生存的人将他们登记在册,每人一天给小米一升,儿童半升,三天发一次,从本年十一月初一开始到年后三月的最后一天才能停止。

而这个法令在颁布之前宋朝就已经对流浪乞丐一直赈济,并且在宋朝衣冠南渡之后还继续采用“惠养乞丐法”。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宋朝廷又颁布了“居养法”,下令国家各州必须建立居养院,以照顾那些“鳏寡孤独贫”不能生存的人,给他们房子居住,每月给米,如果有人生病还有医生免费给予治疗。

“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居养法》
宋徽宗时期,许多乞丐因没吃没穿,到了冬天就冻死街头,而当时的“居养法”并不惠及流浪乞丐,所以宋徽宗在大观元年(1107年)闰十月下诏,遇到寒冬天气,没有吃穿的乞丐也可以进入居养院,此后乞丐也被纳入“居养法”的条令中。

养济院

南宋时期又设养济院,高宗下诏要求临安府的养济院“将街市受冻的乞丐进行依法收养”,这时的养济院其实跟居养院的功能差不多,也都是收留那些无法靠自身能力生存的人。

“惠养乞丐发”和“居养法”构成宋朝救济流浪乞丐等人的两套体系,一个是由政府给流浪乞丐发放米钱;一个室友国家福利机构收留无处安身之人。这两种救济虽然是政府对落魄之人的照顾,但也只是季节性的,通常只从农历十一月开始赈济或收养,到明年二月底就会被全部遣散,因为其他四季流浪乞丐都能熬得过,唯独冬季如果不收留他们,将会有许多乞丐会被活活冻死。

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是会延缓收留时间的,比如天气严寒、新粮未熟、生病未痊愈等。如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三月二十六日,中书省门下发现,临安府赈养乞丐等人在三月一日就被遣散,但这些人还是没有归所,因此朝廷下令临安府在赈养他们一个月,等到麦熟后再遣散

当然,在施行“惠养乞丐法”和“居养法”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国家提供福利的弊端,比如假公济私,或有强壮之人假装乞丐领取福利等等。有的地方的居养所疏于管理后,还被混入一些地痞恶霸,将流浪乞丐的米钱以为强行收缴等。

像以上这种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宋朝时期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也屡次打压,当时的政府确实有这样的心思为百姓办事,给百姓谋福利。

对于官办福利这种事,当时也是有人提出反对的,他们认为官办福利的资金都来自于税收,福利越高百姓的税赋就越重。其实他们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平常百姓自己都吃不好,哪有钱再分给流浪乞丐吃。

可爱的宋人

当然,除了国家用税收办理的福利外,还有民间组织自行参与进来,比如士绅富民群体,以及佛教组织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南宋士绅刘宰,曾三次“纠合同志”,开办粥局,为那些无家可归、无米下锅的饥民免费施粥,并配合寺庙收留流浪饥民。在其三次施粥中,一共救活饥民接近三万人,让无数家庭避免家破人亡的处境。

《梦梁录》记载“或遇大雪,路无行径,长幼啼号,口无饮食,身无衣盖,冻饿于道者,富家沿们亲察其孤苦艰难,遇夜以碎金银或钱会插于门缝,以周其苦,俾侵晨展户得之,如自天降。或散以棉被絮袄与贫丐者,使暖其体”。
《梦梁录》的这个记载,让我身在疫情时期紧张的心情有了些许缓解,也让这个冬天顿时生出了一丝暖意,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宋人。#历史#

【年入几十万,独住150平的千万豪宅…妻子去世后,杭州退休律师下定决心找老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即便知道缘分不易,但还是有数量众多的中老年单身一族到相亲会上寻找“老来伴”。
和大龄青年的相亲之难相比,其实中老年单身一族的成功牵手率更是低而又低。这是因为他们更有牵绊,他们要冲破的传统禁锢更多。由此,他们考虑的因素更趋现实,他们选择的目标更趋功利。
9月12日,杭州的一场相亲会上,一边坐着显然精心打扮过的女性,另一边的男性看起来更随性和松弛,有人架着老花镜,有人戴着鸭舌帽,既显年轻,又能遮盖秃顶。“今天是专门针对上年纪的单身男女的相亲活动。”82岁的钱寿伟说道。
钱寿伟从2009年起,就主动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2011年,“凯益荟老钱红娘公益服务中心”成立。
老钱发现,在汹涌而至的相亲大军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并不少见。他们对伴侣的需求和渴望甚至超过年轻人,可顾虑、负担与盘算往往更多,“过去十年里,我只介绍成功过30对。”
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相亲会,每周六上午在江干区凯旋街道的凯益荟老钱红娘公益服务中心准时开场。四五百位中老年人在这里,翘首等待理想中的缘分。

找个聊得来的人,说说话
王强,男,73岁
9位男性、12位女性。没有寒暄和客套,老钱单刀直入,“大家要讲清楚自己的年龄、工作、子女和财产情况,比如,养老金多少、有没有房、子女多大、是男孩还是女孩、跟谁生活,这些都影响很大。”
在老钱的引导下,在场男性率先发言,依次做起自我介绍。
“我1947年的,杭州市级机关单位退休,养老金七千多。有两套房,一个女儿35岁,老婆去世了。”73岁的王强是全场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自己的条件,又不忘补充道,“我还是摄影协会会员,业余时间会做裁缝。”
谈及寻找伴侣的动机,王强感慨说,五年前老婆去世,每天晚上连聊天的人都没有。内心孤独之下,老婆去世的第二年,王强开始尝试相亲,“就想找个聊得来的人,说说话。”
王强介绍的工夫,在场的人已暗暗完成了对王强的打分:身体健康,经济状况不错,这是优势,但在相亲市场,他的年龄太大。
而王强想要的“聊得来”,更不容易。“这些年,我只碰到过一个合适的杭州人。可后来,她家发生变故,儿媳妇有了外遇。她本来就是因为老公有了小三而离婚,担心这会对孙子造成心理创伤,就又回去了。”王强觉得自己通情达理,“毕竟这个年纪的人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现在只是偶尔在微信上和她聊几句。”
对面,一群女性传来一阵窃窃私语。王强赶紧改口说,“如果在这里遇到合适的人,不会再和这个人聊天了。”

老婆去世时,她让我再找一个
许明勇,男,67岁
许明勇是为数不多西装革履的男性。“我67岁,杭州本地人,一个儿子38岁,和我一样是律师。有两套房,一套150多平方,一套130多平方,都在杭州市内。退休工资七千多,我还在工作,一年收入几十万不是问题。”
当一连串极具诱惑力的数字脱口而出,在场女性一个个不由自主地挺直身板,目光齐刷刷聚焦许明勇身上。
许明勇用对伴侣的期待回应了这些热切的目光,“老婆生病后,我照顾了七年,她去年去世了。我人生余下的时间也不多了,想出去多看看,就想找个旅游的伴。”
他的话音刚落,老钱立马补充道,“许律师想找个年轻的,希望对方比自己小十岁以上,最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可事实上,对于自己理想的伴侣,许明勇有更多没说出口的要求。尽管才相亲两个月,他已深知在中老年相亲市场上,自己算得上优质资源。
发完言没多久,许明勇便悄悄走出了会议室,打算离开。在门口,记者追上他问,“这里没有合适的吗?”他果断摇头。
前妻去世7个月时,他萌生了想找老伴的念头。“一开始,儿子特别反对,怪我无情,说‘我妈去世都不到一年,你怎么就要找老伴?’”许明勇回忆说,“其实,老婆比我更早就想到这件事。她生病卧床的七年里,和我讲过三次。就连最后时刻也说,让我再找一个。”
说着说着,他的左眼突然不受控制地开始抽搐,“她活的时候,我要对得起她;她去世了,我要对得起自己。儿子知道这些之后,也理解了。”
老婆去世后,许明勇独自住在滨江一套15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这套价值千万的房产,是让他稳坐相亲市场金字塔顶端的资本,可在更细碎隐蔽的日常中,它放大着他的孤独。
过去两个月内,许明勇已经约见了十多个相亲对象,“找到理想的有点难,特别是瘦一点、好看一点的”。许明勇内心有自己的一把尺,“胖的人容易有‘三高’,她身体一定要好。不然,到时是她照顾我,还是我照顾她?”
只有一位浙一的离异女医生暂时满足他的需求,“朋友介绍来的,昨晚我们刚吃了一顿饭,50多岁,相貌和身材都挺好,长得像小姑娘一样。”
“确实会有人冲着我的经济能力而来。”许明勇坦诚,自己不在意对方的初衷,“只要她是真心陪伴,我愿意付出一部分财产。但如果她是想侵占我的房产,恐怕也无法实现。”
“作为律师,我有能力分配处理好我的财产。”许明勇补充说。

无家可归,有个住的地方就好
张华,女,68岁
“有房的人都举下手,让大家都有个了解。”进行到众人介绍环节,老钱亮起嗓子喊道。
“有房我就不来这里了。”坐在前排的张华,微微侧了一下身体,低下头小声嘀咕了一句。
68岁的张华,是老钱相亲会上的新人,在这之前,她经历过两段婚姻。
她说,第一段婚姻,以丈夫出轨告终,当时她带着2岁的女儿搬回了娘家。对婚姻丧失信心的她,本打算守着父母、女儿过下去,但她52岁那年,父亲得了癌症,为了治病,不得不把他们唯一居住的老房子卖掉。
“后来爸爸还是走了,妈妈第二年也去世了,我也没有地方去了。”在接连打击之下,张华的第二任丈夫出现,“虽然条件一般,但至少有房子,让我有个落脚的地方。”
第二段婚姻,张华格外珍惜,在家包揽了所有家务,还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补贴家用。
但去年,相同的遭遇再次降临在张华身上,“他和一个小10多岁的女人好上了,要和我离婚,赶我走。”
离婚前,张华在小姐妹的带领下去咨询律师,被告知房子是婚前财产,“没法分。”
张华又一次无家可归。当时,女儿已经成家生子,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老破小里。“两口子经常吵架,女婿还骂我女儿,‘你给我滚好了,你没房子,你妈妈也没房子。’她都不敢还嘴。”
女儿家肯定是住不了,对于退休工资只有3000元出头的张华来说,租房的费用根本吃不消。
她只能回去求前夫,“我给你做了10多年的保姆,你就让我继续住一段时间,等公租房弄好我就搬走。”张华还找来周围朋友做说客,前夫才勉强答应让她暂住一段时间。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今年5月张华搬了出来,“房租2000一个月,还要吃饭生活,实在没办法了。”近半年来,张华有些撑不下去,在小姐妹的劝说下,决定再找一个伴。
“我想的是,有个住的地方就好,对对方年纪都没有要求,只要人对我好,我帮他烧烧饭、做做事。房子是他的,我也不会要的,可以写清楚的。”

他也蛮可怜的,当面不好拆穿
俞光,男,71岁
11点左右,相亲会临近散场。在圆桌角落,61岁的张文波和55岁的黄欣却相谈正欢。两人似乎从一进屋就“看对眼”,中途,张文波还特意将座位换到黄欣旁边,窃窃私语。
“这一对应该差不多了。”老钱心里有了数,上前助攻,“老张还在这坐着干嘛,都中午了,带着小黄去吃个便饭啊,慢慢聊。”
张文波心领神会,立马邀约。出门时,还绅士般地为黄欣推开玻璃门。
送走两人,老钱回到屋内,把张华和71岁的俞光拉到了一张小桌前,希望条件匹配的两人能相互进一步了解。
眼看朋友俞光和异性谈笑风生,王强显得落寞了些,甚至有点气愤。“在相亲市场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他把我拉到一角,愤愤不平地大倒苦水,“黄鱼儿(俞光的绰号)刚才说自己从电视台退休,养老金有五千,都是骗人的!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他别说五千,连五百元养老金都没有。”
“他找过的老伴就有好多个!”王强振振有词地说起关于俞光的八卦,“他专门找外地人,都是连退休证和工资卡都不看,稀里糊涂就和他在一起了。结果,不到两个月后搞清楚状况就分手了。”
“如果事实是这样,怎么不拆穿他?”王强凑近我耳边,压低了声音,“当面不好拆穿,但我会和工作人员讲。”
“我看他也蛮可怜的。不过他还是有优点的:一是再穷也不问别人借钱;二是也从不发脾气。”王强话锋一转,不无同情。
11点半,随着人群渐渐散去,相亲大厅变得冷清下来。“也没有人找我聊天。”王强叹息一声,端起保温杯准备回家,走了两步,又转回头冲俞光喊,“老俞,散场了,回去吧?”
俞光却意犹未尽,迟迟没动身,仍兴致勃勃地寻找话题和张华聊天。
十多分钟后,原本热情的俞光,突然显得兴致索然,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张华仍然坐在原处,十多分钟后,她走到外屋回了一通电话,“有两个小姐妹打来问,找好没。哎,哪有这么容易啊!……”
“难的,一上午下来,有初步意向的也就两对。”老钱感叹,中老年人群相亲虽然积极,但真正成功的很少,“即使成了,也大多不会领结婚证,怕牵扯太多。”(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陈曦 文/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来朝廷重新起用他,让他担任陕西副使,在陕西他听说参政程鹏举曾在兴元与张万户的养女白玉娘成婚,不由想起自己女儿正是在兴元失散的,况姓名又完全相同,程鹏举的妻子会
  • #陈百强[超话]# 陈百强被逼【纯情】,郑重否认有作曲天才 陈正君 陈百强,这个大男孩,在你心目中,你觉得他怎样?纯情歌手?时代青年?作曲天才?这些都成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心善则美,
  • 我一直觉得如果西伯侯算出妲己天命,去引导这份聪明,让妲己读书识礼,明辨是非,明白世间疾苦,体恤万民,便不至于有后来视人命如草芥。才开始的只听天命就说妲己祸乱朝纲
  • Roy yyds.(王源永远的神)好想用所有的语言 让你对我更了解——《Do you know Roy?) He is from chongqing. (他来
  • 中午去了一下以前单位对面的公园,在今年之前的三年我一直觉得这个公园是属于我的,不管是中午还是下班后,都会去公园溜达一圈,见证花开花落,树叶黄绿切换。想想有可能一
  • 情长夜短,无限哀思在心头,您在天堂一切安好——#今天春分# 我喜欢吃甜食的程度大概就是谁也比不上吧[笑cry]怀孕前期就特别喜欢吃水果,那时在家休息,每天陪伴我
  • 罗翔人间清醒语录[心]1、“真正的爱,一定与责任,与克制有关”2、“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3、“人和人的相处像刺猬一样,合在一
  • 干细胞填充是比较可靠的,干细胞填充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手 术,只有在专 业医 师的操作下,手 术的成 功率是能有保证的,打了干细 胞填充后悔了可要是你选择一些不专
  • 6亚辉带的烟花太有氛围了小谢真的永远是少女!几个清新的男孩名字:东海——取自: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最近PEL有感:一直说只有几年 才真的感受到原来选手青春就几年双雄时代落幕 新的战队出现 逐鹿战场熟悉的选手退役 更多的新面孔出现连曾经觉得很小的佳佳诚
  • 每个品牌的面粉吸水量有所不同,大家做的时候,自己注意,这个面团搅拌好之后是非常柔软的,但是没发酵好的时候是不粘手的。于是就有了这一款,不需要揉面,也不需要会包包
  • 最好的节目當然是回办公室…沒完沒了的工作…别以為我們只会踏浪…踏浪只是十份之一這種日子連兒子都看麻木了…以前还会問我,为什么爸爸放假日还要上班…現在,他們也不問
  • 欢迎通关玩家在结局下方打卡留言~[开学季]友情提示每周目线索探索度10%-60%不等,且有欺诈信息。玩法互动式文字产出,需要玩家在每个节点作出选择,共16个结局
  • 春风中的梅子香|青梅酒春日的美好 拙笔无法描绘一二要说春日的记忆是微风 野花和风筝是自由 温暖和洒脱陌上花开绿意冒头与你相遇胜却春风十里仿佛一切美好的词语都与春
  • 我觉得此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能够粉上鹿晗,我的青春不是肆意荒唐的,因为他我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我炙热的爱,赤诚的心,还有最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他,但我不后悔,我
  • -東黑三白是一个兼具当代艺术形式美感“粗犷”美学的独立设计师饰器品牌,品牌设计形态依托纯粹的造型艺术,以“物哀”与“简素”二分法为饰器设计的构架,“饰”不再是一
  • 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我见过有人不远万里只为相见一面 也见过有人回复晚安却身在夜店 情人节后的垃圾桶总会出现玫瑰 电影票就算褪色了也会被夹在书本的第一页 我们曾经
  • 此时,站在细雨后的微风里,我猛然顿悟,公公定是让我们好好生活,好好把子女养育成人,他和婆婆就再也没有牵挂了。  公公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呢喃,我们谁都没有听清。
  • 行星第十年,无论几人对我来讲根本不重要,从showcase到现在,与好朋友一起度过的追行星的几年,它像一个镀金后的landmark一样,一直在时空中停留,随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