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破相论(上)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答:佛所说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经其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得?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

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苏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苏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事。又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因为不需要,
你就知道了世间的贪求,
虽然与你无关。

因为不思想,
你也清楚了世人的痴心。
虽然你无意清楚。

如镜照境
镜本无心。
只是这镜干净了多少,
便照了多少境。

所有的深刻无不缘于曾历的痛苦煎熬。
所有的仰视无不经过抽筋刮骨的剥离。

人间如戏,入戏离戏。
却是期待向往着落幕。
那一片万籁俱寂。

白曰清梦.如是

天道凡事忌太甚,凡事留其有余,则召福之道也
读书,但求明理。圣贤言语,本不艰深,口相授受,即可知其义旨。
 人生以孝悌为本,二者有渐,则不可以为人。
  人生苦乐,皆无尽境;人心忧喜,亦无定程。曾经极乐之境,稍不适则觉苦。曾经极苦之境,稍得宽则觉乐矣。
  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有收目前之效,而贻日后之忧者。
  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
  心之善恶,亦现于阳气中。生一善念,则气中一线如烈焰;生一恶心,则气中一线如浓烟。
  害人之卫,适以自害。智者慎勿造因。
  君子之于世也,可随俗者随,不必苟异;不可随俗者不随,亦不必苟同也。
  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幽明之理,莫得而穷。不必曲为之词,亦不必力攻其说。
  业镜照眞小人,心镜照伪君子。圆光对照,灵府洞然。大抵名愈高,则责愈严。卫愈巧,则罚愈重。
  天下未有所成,先自炫耀。甫有所得,不自韬晦者,自取其败耶。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悖理聚财,非不骤富,断无久享之理。
  所作所受,如影随形。
  人之受享,只有此数,此嬴彼缩,理之自然。既于家庭之内强有所增,至于仕宦之途,阴有所灭。世情万变,治家者平心处之可矣。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好色者必病,嗜博者必败,劫财者必诛,杀人者必抵,此中之消息微矣。其间功过互偿,或以无报为报,罪福未尽;或有报而不即报,毫厘比较,益微乎微矣。
  取非所有者,终不能有,且适以自戕也。
  成毁各有定数。
  天道凡事忌太甚。过奢过俭,皆足致不祥。时时深念,知益己者必损人。凡事留其有余,则召福之道也。
  得意时勿太快意,失意时勿太快口,则永保终吉。得意时勿太快意,则知利害者能之;失意时勿太快口,则贤者或未能知。快口岂特怨尤哉,夷然不屑。故作旷达之语,其招祸甚于怨尤也。
  遇意外之横逆,平心静气,或有解时。
  事大便宜,必有不便宜者在。鱼吞钩,贪饵故也。
  以势交者,势散则离。以财交者,财尽则散。
  一时爵禄,所得几何?孽海茫茫,杳无崖岸。
  好胜者必自及,不仁者亦必自及。东野稷以善御马,名一国,而极马之力,终以败驾。自陨其生,非不幸也。
  以理断天下事,不尽其变。即以情断天下事,亦不尽其变也。
  瑞不必为祥,妖不必为灾,各视乎其人。
  傅有之,天道远,人事迩。六经所论皆人事,即易阐阴阳,亦以天道明人事也。
  至诚则金石为开,笃信之则诚,诚则必验。姑试之则不诚,不诚则不验。凡持炼之卫,莫不如是。
  心定则气聚而形固,心摇则气涣而形萎。
  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诣极者;亦未有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诣极者。
  应酬之礼不可作废。
  夫因缘,无无故而合者也。大抵以恩合者必相欢,以怨结者必相忤。又有非恩非怨,亦恩亦怨者,必负欠使相取相偿也,如是而已。虽然,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故释迦立法,许人忏悔。逆来顺受,尽其在我,而不问其在人。庶几可以挽回乎?信心行持,无不有验。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外患突来,必有内间。
  有力者不尽其力,乃可以养其威。屈人者使人易从,乃可以就服。
  苟道德无愧于圣贤,虽王候拥篲不能荣,虽胥靡版筑不能辱。陈白崖曰:「事能知足心多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夫操管运思,临秤布子。虽当局之人,有不能预自主持者,而卜者乃能先知之,是任我自为之事,尚莫逃定数,巧取强求,营营然日以心斗者,是亦不可以已乎。
  舞衫歌扇,仪态万方。弹指繁华,总随逝水。茫茫回首,旧事皆空。岂但海市蜃楼,为顷刻幻景哉?
  无故而致非常之福,贪冒者所喜,明哲者所惧也;无故而作非分之想,侥幸者其偶,颠越者其常也。
  圣贤依乎中庸,以实心励实行,以实学求实用。圣贤之于人,有是非心,无彼我心,有诱导心,无苛刻心。
  声色货利,嗜欲牵缠,非道力坚定,多不敢轻涉世缘,恐浸淫而不自觉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武候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覩,此圣贤立命之学。
  声色之娱,电光石火,皆幻化也。悬崖撒手,转瞬成空。朱颜不驻,白发已侵。
  古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亦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圣人之立教,欲人为善而已。其不能为者,则诱掖以成之;不肯为者,则驱策以迫之,于是乎刑赏生焉。能因慕赏而为善,圣人但与其善,必不责其为求赏而然也。能因畏刑而为善,圣人亦与其善,必不责其为避刑而然也。
  形不自变,随心而变。读圣贤之书,明三纲五常之理,心化则形亦化矣。
  君子义不负人,不以生死有异也;小人无往不负人,亦不以生死有异也。常人之情,则人在而情在,人亡而情亡耳。
  方外人,如于世有所闻见,于心必有所是非;有所是非,必有所爱憎,则喜怒哀乐之情,必迭起循生。
  修己明道,天理也。近名好胜,则人欲之私也。
  人镜照形,神镜照心。人作一事,心皆自知,既已自知,即心有此事。心有此事,即心有此事之象,故一照而毕现也。若无心作过,本不自知,则照亦不见,心无是事,即无是象耳。
  一村叟,淳淳闷闷,无计较心;悠悠忽忽,无得失心;落落寞寞,无爱憎心;坦坦平平,无偏私心;人或凌侮,无争竞心;人或欺绐,无机械心;人或谤詈,无瞋怒心;人或构害,无报复心。故虽死牖下,无大功德,而独以是心,为神所福,使之食报于今生。其蠢无知识,正其身异性存,未昧前世善根也。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人情百态,事变万端,矫枉过甚,顾此失彼。本造福而反造孽,本弭事而反酿事,亦往往有之。
  欧阳公曰:祸患常生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胜负之念不可太盛,恩怨之见不可太明。
  小人之谋,无往不福君子也。
  太聪明,往往以气凌物,非养德之道,亦非全身之道也。
惟学问变化气质。
#许愿星[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刚刚听了你曾经唱过的一个歌,赶紧关了,旧人旧事都太久远哪敢再触碰,就像你一样,我知道你在这个世界上却不敢寻找不敢触碰。若真见面,我想我是不敢面对你的,时间太久,
  • 据了解,该项目具有“高、大、多、新”的特点,面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管理总包协调量大、平面组织复杂、建设工期紧、不停航管理等难点,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被誉为“机场
  • 艰难的四月像一阵风吹过却扬长而去没带走我内心的浮躁,别再听外界的声音了要在乎自己内心的想法,最好的年纪就该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难以改变的东西就随他而去,感受到
  • 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
  • 看着你的过得这么惨,这么愧疚我就放心了,想当初我没有骂到你是我的错,现在看你活的怎么可笑,我真的说不出的开心!民法的就记得一个143条了,其他的都忘了[裂开]明
  • -宇元提问后又说不要对自己这么好,因为不能变得熟悉然后睡过去了书安看着熟睡的宇元,心想为什么对你这么好,因为我想要这样清楚地感受到和开始的心情不同对宇元渐渐变得
  • 此外,更新增了可以改变角色特长和职责的「转换职业」两人融合变身成强大姿态(衔尾蛇)的「灵衔连结」在冒险途中成为同伴的其他角色也会参战,以及最多可让七位成员参与的
  • 出‮年生‬份:1993身高体重:178cm 73kg宗教信仰:佛 对对‮要方‬求 无或佛文‮程化‬度:大专工‮年作‬薪:经商 30W+家‮情庭‬况:家‮和庭‬
  • 在南京华易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英迪那米(徐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程晓醒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方面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在江苏吉
  • 汤圆好暖啊[泪]刚刚喂汤圆猫草膏,他不想吃,我把猫草膏放在了手指头上,他一张嘴牙齿一下子碰到了我的手指,还挺疼的,我一下子就叫了起来,他赶紧收了嘴。下一次见它的
  • 【提灯喵汉化组】[漫画:水鳥なや×原作:なもり]关于转生后只有灯里变成史莱姆的事 06(出处: 百合会)轉載請註明原帖地址和以下信息翻譯:凝光校對:ほむら圖源:
  • 5、做好以上部门,你就可以直接和销售总监谈了,不要改变他目前的薪资,给他加 KPI,让他完成更有挑战的销售目标。(注意不要碰老销售员的地盘)之所以找注册新公司,
  • #邴伟清[超话]#她们一次次华丽变身,她们不爱“红妆”爱“戎装”她们“起步就震撼,亮相就精彩”正是“我是我自己的无价之宝,强到爆!最强的是“不闻爷娘唤女声”的无
  • 吸烟伤肺,可能延迟10年以上即使长期吸烟未必让人患上肺癌,但吸烟没有安全量,它对肺的伤害有滞后性。但该研究显示,人在戒烟后,肺功能损伤将比吸烟时减少80%,有相
  • dbq,蓝忘机、江澄实在不合我眼缘[苦涩],之前其实好奇打开看过一次,因为这个弃剧了[允悲]。看完余生,开始看肖战小哥哥演的《陈情令》配音好不贴脸,有点做作,难
  • 别怕,rng为您亲情解答RNG—你以为我是在打比赛,其实我是在打rank8000经济优势,但等级没拉开,也不知道怎么肥事[摊手]空大,Q空,想尽一切办法要被翻反
  • 大部分女性都要从亲吻、触摸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快感,直到最后才能爆发从小靠奶奶喂与自己吃饭的孩子,长大之后三个方面差距大★动手能力的差距孩子吃饭其实就是一个极好
  • #onf[超话]##ONF[超话]##水口裕斗[超话]##YUTO##U# [220406 FungoStudio更新] 그리고 하나 더! 촬영을 앞두고
  • 哈哈哈哈哈哈甚至还运动了10次除此之外还买到了很多打折的衣服 除了俺心爱的网店要闭店了[苦涩]其他都挺好 可以 很满意 四月886吧!虽然每个月都要还HB,但是
  • 对于间接知道的事实发生的感叹则不能用" 네(요)",而要用군요/구나.例:전정국씨 정말 매력적이네요.田柾国真是很有魅力呢。注意,&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