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石”的颠覆性观点》

【内容提示】新能源“石”是开天辟地的新概念,它为什么存在,它从何而来,人们并不清楚。作为“石”的发现者以及与“石”相关的一切理论与标准的奠基人,过去几年来我发表了大量文章,对“石”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做出了详细阐述。

而下面这些内容,是我在研发“石”的过程中所做的理论性札记,也是一些深层论述文章的主要核心观点。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因,全部文章内容并未公开,而只是摘录了一些主要观点编发于下。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从未提及过这些观点,今天以随笔的形式发布在这里,属于第一次正式披露,供各界朋友们品读和研究。此文形式比较松散,没有核心条目,请大家在品鉴时自行做出归纳整合。多谢!

(正文如下)

我们目前的文明样式是由电主导的。但,电是落后的东西,很多事物运转的过程中有放电现象,但并不是由电主导。比如,直到今天我们人类都不知道,意识和意识流,到底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可以利用电?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电的存在,又有了利用电的机制,比如发电机和电动机。而我们现在没有利用“石”的机制,因为我们还未意识到“石”的存在。

“石”支配了生命体的存在全过程。人体集成了这种元素,只是你检查不到。它不是电子,也不具备电子的属性,所谓的第六感觉就是靠它传递的,

我说过,“石”有工业级和民用级,在一篇博文里我讲过民用级“石”的一些浅显存在证据。但工业级的存在论述我从未披露过。

电是从天上劈下来的,重力也是从天上砸下来的,它俩有同理性;

自行车为什么骑行中不倒?飞机为什么会飞行?你以为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科学界至今也并未搞懂。

鼓风机可以把人吹上天,制造假失重环境。但是这种情况下,鼓风机在地下,风口向上吹。

这意味着,旋风能把人或其它更重的物体(如黄牛和汽车)卷上天,那么“鼓风机”一定在地下,在地层深处。

如果旋风是大气环流现象造成的,那就必须在天上有个巨大的吸尘器,风口朝下。但是这样的话,气流的喇叭口就会向下开,尖端在上面,也就是吸尘器的吸嘴那里。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自然界出现的旋风全都是喇叭口朝上,尖嘴朝下,这表明力源来自地下,而不是天上。目前的旋风形成理论完全是错误的。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气血。年老了,气衰体弱,那么这个气到底是什么?谁都说不清。但大家都知道,它不是空气那个气,可是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石”。

为什么百岁老人多生活在山窝之地?有些人说这是因为空气新鲜,可是为什么空气更为新鲜的高原地区却很少有百岁老人?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这里“石”力富集。

光的本质是“识”,所谓“知识”,就是感知到了“识”。古人获得知识需要看书,夜晚看书需要点灯,书上的文字被光照见,才能看到眼睛里,所以叫“知识”。

超音速飞机能穿越“音障”,那么“石”动力飞行器可以穿越“光障”。世界就是由“音”和“光”构成的,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如果存在“音障”,那就一定存在“光障”,如果“音障”可以被突破,那么“光障”就同样可以被突破。你没意识到这点,那只是因为你愚。

光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而是“幕”。光从来都不是孤立出现的,它只要一发生,就是一道“幕”,而光束只是“幕”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了光束,以为那就是光,这是不对的。

正因为光是幕,所以它是可追的。如果光不可追,博尔特为什么能超越第二名而成为冠军?

在人类的语境里,光只对肉眼有意义,人类不承认肉眼看不到的光。肉眼是光存在的前提,离开眼睛谈光是不合适的,也是没有结果的。

物质并不都是由粒子构成的,物质也并不总是由粒子构成的。物质存在另外一种形态,就是“弥”,这不是一种粒子态,也不具备粒子性。如果你不能认识到“弥”,你就不能理解人为什么会存在第六感。

物质并非无限可分,事实上分到一定程度也就截止了,再细分下去毫无意义。

这就好比整个人类社会,我们首先可以细分到国家,再往下细分到家庭,再继续细分到人,个体的人。到此为止这就到头了,不能再往下细分了。因为你不可以再把人细分成胳膊腿,脚趾盖和头发,你这样细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比如,国家有什么事,你可以跟人商量,这就行了。你跟人商量什么事,人懂了,照做了,事情也就完成了。很显然,人是最小的个体,细分到此为止。你不能越过人再细分下去,你跟胳膊腿、脚趾盖或者头发商量什么事,有意义吗?尽管你确实可以这样细分下去,但是这毫无意义,属于“无效细分”。

很多人都理解不了的鸡胃到底是什么原因能消化玻璃和沙粒?有人说胃里有强酸,可是胃不怕强酸吗?有人说鸡胃的构造特殊,可是再特殊也是蛋白质构成,只要是蛋白质都怕强酸。

人为什么要大量呼吸氧气?因为人体在合成水。人每天析出的水与喝入的水完全不成比例。

人每天排出的水分与摄入的水分完全不相符,人体是一台水合成机器,之所以需要氧气,就是在合成水。

人的脚尖为什么有汤水?传统观念认为脚趾缝流水是脚气,那是真菌感染所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真菌感染不是原因,是结果。脚趾缝出水恰恰是人体造水机制的体现。

人之所以衰老,就是因为造水能力越来越差。

骆驼就是最典型的生物造水机。

人的一生就是从鲜肉变成腐肉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宏观,你不能很直观的看出来。就好比宇航员在空中会失重,你以为那种状态摆脱了地心引力,其实并没有,他一直在下坠,只是这个过程比较宏观,你不能直观的看出来,一样的道理。

能量就是动能的来源,可以使物体运动。能量有三种来源,食品,火和电。

电是一种瞬间共识。火也是。为什么必须用棉被灭电火?原因就在这。

发明创造完全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靠直觉。

八十年前没有气候问题,黄河照样泛滥成灾。黄泛区这个词你们知道吗?几千年了。

电能发现后,我们逐渐了解到人体内充满了电流,而“石”能发现后,我们会懂得原来“石”流是促使人体生长的根本动力。

电力是可控制的人造闪,来自于富兰克林的风筝。而“石”属于可控制的人造旋风,来自于马臣的“风筝”。

为什么不会永远白天?因为要关闭“电视机“,然后再打开。

徒步去火星,就是人工制造出海市蜃楼。四十多年前我的二极管,就是室内版的海市蜃楼。

人类发现电能已经有三百年时间,使用电能也有二百年了。在这漫长的几百年时间里,人类对电能的利用一直是三段式,既:发电+传输(存储)+启动(电机),从未改变过。

但是,今天我们懂得了,这三段式是可以省略为一站式的,也就是说,电是可以直接被使用的,没必要先发电,再传输(存储),然后再使用。而把三段简化成一站式的那种新技术,就是“石”动力发动机。

有人意识到了吗?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其实是漆包线。没有漆包线,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太阳能电池板由光敏材料(硅)制成,因此而发电。而“石”动力发动机依靠一种新材料,这种材料对压力敏感,因此而做功。

只要有新的材料可以封装出某种能源,这种能源就一定能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和新文明。或者说,寻找新能源就是从寻找新材料开始的。我找到了这种材料,但是我做不出来,因为需要资金。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化石能源碳归零靠传统的改进性技术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必须要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才有可能将化石能源归零。

笛卡尔说过:“人类拥有天赋观念。只有通过天赋观念演绎出来的知识,才是普遍的和必然的知识”。笛卡尔这段话,用我的话翻译过来说就是:现实世界中有些人是脑子里天然带着文本出生的。这并不是说这种人很厉害,但是,他确实很厉害。

实证就是看到了才算,推演就是没看到把它找出来

冰冻期并非必然到来,那是造物主毁灭生物的惩罚,就有如大洪水。前提是地球严重污染,已不适合生物生存。

物质是无限。因而能源也是无限的。

你永远看不到身后的彩虹。

很多需要漫长时间去修为的事情,人类是不做的。所以这是个智能和德行都极为低下的生物。

你手拿遥控器,不停的换台,你看了很多个电视剧,但都是在同一台电视里,从同一个屏幕上看到的。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所谓真理,就是大多数人明面上都反对但是暗地里会照做的那种东西。而绝大多数人都赞成的东西,那就不叫真理,叫常识。比如,阳光刺眼,冰雪很冷,吃饱了不饿,喝水解渴,这都是常识,不是真理。常识天天都使用,而真理平时没用,只在关键时刻救命。

磁场为什么会改变?很显然那是某种运行方向的改变

如果目前的天文空间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地球南极和北极绝对不应该有冰冻,如果目前的天文空间理论是错误的,那意味着一定还有没被人类发现的新大陆。

为什么美国干旱而中国多雨?东西半球理论有无法自圆其说的缺陷。

我们永远看不到出发时的另一个地点。

生命有两种运行方式,一个是核裂变,一个是核聚变。人外表看都一样,但在实质上存在完全不同的两大类,裂变和聚变。

科学发现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数据,因为逻辑决定了方向和方法,在确定逻辑这个阶段,数据是不重要的。

为什么地球上不会有12级地震?为什么不会有一个县城那么大的土豆?

快速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那么快速切割“石”线呢?产生什么?你想知道吗?

这种材料总是可以让动力来源被封装,从而可以被控制。

“我们目前无法感知到‘石’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缺失新材料,我们无法获得新材料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从上古时代直到今天都一直在使用火来冶炼金属,而我们获得火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和电能。这两种物质产生的火都不能炼出更高品质的材料,突破这种状况的唯一途径就是找到新方法,让’火’变得跟从前完全不同。”

什么是“君”?我极深入的研究过文字学,从中获得恐怖倍八因由上的解释。我发现“君”就是切割“石”力线,“君”就是远比普通人收集更多“石”力线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君”就是一台蛋白质版的超级“石”动力发动机,他凝聚的“石”力线更紧密。

向大脑中探寻,你能找到一切问题的答案和本源。这叫内审,叫计算,叫预测,叫推演。

要知道,基因表达也是有签名的

新材料是无穷无尽的,伟大的科技发明总是由新材料辅助而生。我们现在之所以没有新材料,是因为没有了发明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只能由新能源来指引。

一旦方向确立,新能源诞生,一个极其庞大的崭新工业体系就将随之诞生。

人们可能找不到那种方法,但这种模式一定存在。

《可惜你们没认出我来》。你们那么多人都非常幸运的遇到了我,却没认出我来。

虹之门为什么出现?

……

北京宏城利科技有限公司CEO 马臣

2021年8月20日

#可再生能源[超话]# “破发”的全国碳市场

8月3日,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布了8月3日全国碳市场的成交数据。当日挂牌协议开盘价48.00元/吨,最高价57.00元/吨,最低价48.00元/吨,收盘价53.44元/吨。尽管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2.79%,但这是全国碳市场第一次出现了最低价格触及7月16日开盘价的情况。

尽管没有挂牌交易没有出现事实上的“破发”,但在大宗协议交易中,全国碳市场造就出现了“破发”的情况。

在7月28日的全国碳交易中,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800000吨,成交额3278.4万元。计算下来的碳价仅为40.98元/吨,低于碳市场的开盘价48元/吨。

这是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第二次出现大宗协议交易。第一次大宗协议交易出现在7月21日,该交易成交量100,000吨,成交额5,292,000.00元。计算下来的碳价为52.92元/吨。

下跌的不止有价格,还有交易量。

《能源》杂志统计了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开市至今的挂牌交易量,可以明显的看到第一日的交易“异常”的高。

即便是剔除了首日极高的交易数据,从7月19日至今,全国碳市场的交易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量价齐跌的碳交易是尚不完备的碳市场建设以及缺乏合理的碳排放总量限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全国碳市场原计划与7月1日前正式上线,但最终的开市延迟到了7月16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正式开市之后,依然有许多发电企业没有能够完成在碳市场的注册工作,因此没有能够参与到交易当中。

除了市场主体数量不充分,市场中的配额分配的充裕度较高,也给碳价和碳交易带来了一定影响。由于目前只有发电企业参与碳市场,如果发电企业普遍配额较多,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明显供过于求现象,价格和交易量自然会走出下坡路。

有专家认为,目前的《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还没有形成对发电企业的强约束。“现在的配额设定可以说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据《财新周刊》此前报道,在全国碳交易开市之前,中电联组织的发电企业会议建议碳市场交易指导价为25元/吨,但遭到了生态环境部的反对,后改为48元/吨。

《能源》杂志向多位参与碳交易的相关人士核实此事,基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对于价格,发电企业表示“确实不希望价格高”。

在市场参与主体和碳排放配额发放没有根本性变化,且无外力干预的情况下,碳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恐怕很难走出一个“U型反转”。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碳市场前期,碳价低廉是一个普遍现象。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第一个交易期(2005年至2007年)甚至出现了0碳价的情况。但是随后欧洲逐渐减少了免费配额发放,让碳价逐渐恢复到更加合理的区间。

对于目前国内碳市场甚至还没有设定总量控制目标的情况有人担心这在未来可能出现配额的二次分配中,小容量机组遭遇不公平对待的问题。“由于没有总量控制,可能存在分配完成之后发现不能减排的情况。这时候就会进行二次分配。效率低的机组可能会因为排放量大、减排潜力大的原因,被忽视公平因素,赋予更多的减排责任。”

对此有市场主体认为总量控制和配额收紧是一个市场建设的递进过程,需要在市场主体范围扩大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总量控制不难,通过碳盘查只要排放数据相对准确,确定纳入范围,就能统计总量,刚开始搞排放强度划基准也是合理的。”

对发电企业来说,市场设计与机制的完善是更加急迫的事情。目前全国碳市场只有现货交易,各地试点碳市场也以现货交易为主,碳金融衍生品开发较少,并未形成真正的碳金融市场。

2005年,就在欧洲现货碳市场推出的同时,碳期货产品也上限。此后碳期货交易量和交易额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已成为欧盟碳市场上的主流交易产品,截至欧盟碳市场第二阶段,在全部碳排放配额的交易中,碳期货交易量占比超85%,而场内交易中其交易量更是达到总交易量的91.2%。

在欧盟最新的“FIT for 55”的能源和气候一揽子计划中,欧盟碳排放的总体上限进一步降低。这无疑会直接推高碳价。而欧洲的煤电企业已经通过碳期货等手段持有了一定数量的配额储备作为对冲,从而可以让煤电逐步退出,不至于因为碳价的暴涨突然遭遇财务上的困境。

“据说将国内由广东期货所开展碳期货的工作,已在布局。”上述发电企业人士说。

【耗电大户何以践行“碳中和”?——访中国规模最大的云数据中心】数字时代,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它们的存、算、传、用都离不开数据中心这类“新基建”,数据中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今社会的耗电大户——据“中国IDC圈”统计,2019年数据中心总耗电量超过20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总量超过2.4%。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提出,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更是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节能降耗要求”。

把低碳绿色从愿景变成现实,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都有哪些硬招实招?近日,《中国科学报》实地探访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云数据中心——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

△ 一年300天,制冷“不花钱”

在北京西北200多公里处的张北县草原天路附近,这座数据中心正经历着一年最热的节气——大暑。但即便在三伏天,空调在这里的使用率也并不高。据查,张北坐拥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年均气温只有2.6℃,年内最低气温更是曾创下零下40℃的记录。

与其说张北数据中心空调利用率极低,倒不如说这里更多用得是“天然空调”。在园区的气冷机房,运转着的不是空调,而是一种类似于新风系统的设备——AHU风墙。

AHU是Air Handler Unit(风机矩阵空气处理单元)的缩写。当室外温度低于设置值(如25℃)时,AHU设备将室外冷空气经过滤及湿度处理后直接送入数据机房;当室外温度高于设置值时,或通过喷淋降温及过滤后送入数据机房,或启动备用制冷空调为机房服务器降温。

“AHU风墙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空调机组的运行而节能。”阿里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总经理高山渊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张北数据中心,几乎每年都有300多天可以利用室外冷空气为数据机房降温。

高山渊说,经测算,张北数据中心的电源使用效率(即PUE值,数值越接近1表明效能越高)在冬天PUE最低可达1.09,在夏天也只有1.3左右。

△ 将服务器泡在液体里

在节能降耗的,除了充分利用自然风冷,阿里云还自研出一套“将服务器泡在水里”的黑科技。

在张北数据中心的液冷机房,可以看到一排排价值不菲的服务器被浸泡在液体中,凑近看去,还能看到有些部件在水中闪着光,活像科幻大片里的桥段。

这就是浸没式液冷技术。浸没式液冷依赖于一种特殊的绝缘冷却液,冷却液与服务器各元器件零距离全方位接触,器件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将直接被吸收进入外循环冷却。这种冷却方式不需要开启空调,全程用于散热的能耗几乎为零,整个机房也非常安静。

“浸没式液冷的节能效果超过70%,实现了数据中心100%无机械制冷。”高山渊说:“如果将浸没式液冷向全国推广,那么全国数据中心的PUE都会降低到1.1以下。”

高山渊说,随着未来对能耗密集型服务器(如AI服务器)的需求加剧,浸没式液冷或许是唯一解。

液冷的好处不仅体现在散热方面,还在于它能够提升设备的稳定性、降低设备事故率。高山渊告诉《中国科学报》,液冷机房运行3年来,与同等规模的其他机房相比,事故率降低了54%。

但是,浸没式液冷也不是全无死角的“六边形战士”。一方面,液冷虽然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成本还可以接受,但它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绝缘冷却液跟各类元器件的“磨合”还需要时间给以证明。比如,目前还未校验它与GPU等计算单元的兼容性如何。此外,囿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目前绝缘冷却液距离实现国产化还有一段路程。

△ “减碳三环”打造“零碳云”

高山渊说,加上模块化设计、AI调温等技术,张北数据中心的全年PUE低于1.2,最低可以达到1.09——这是一个领先行业的数字,这一能效约等于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吨,相当于种植了400万棵树木。

用大自然的冷风吹、用绝缘冷却液浸泡,把数据中心的PUE值降低到接近于1, 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能效。不过,数据中心仍是耗电大户——据“中国IDC圈”统计,2019年数据中心总耗电量超过20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总量超过2.4%。

数据中心负荷实在太大了,就算是能耗全部用来支撑计算,它们全年无休地开机运行,用电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当这个天文数字遇到“碳中和”这样的宏伟目标,无疑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在张北有“绿电”。早在七八年前,张北就是“广袤的原野上风车林立,数千亩光伏电板如波荡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风车和光伏电板已经成为张家口市的重要电力来源。

使用“绿电”,成为张北数据中心的应然之选。

高山渊透露,张北数据中心无疑是张北绿电的消纳大户。2018年起,阿里就加入张家口“四方协作机制”风电交易,截至今年5月,共交易绿电约4.5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

从自身节能减排做起,还只是阿里云数据中心迈向“零碳云”的一环。今年5月,阿里云发布“零碳云”计划,希望在推动自身节能减排的同时,向生态企业输出数字减碳能力、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他们希望向电力能源、钢铁、交通、制造等碳排放大户提供高效云平台支持,为其引入大数据、AI技术,帮助上云企业提高效率、节能降耗。

比如,通过向攀钢集团引入阿里云工业大脑,对其炼钢全流程进行工艺优化,帮助攀钢旗下的西昌钢钒公司炼钢厂节省了25%的人工、每生产一吨钢节省1.28公斤铁,生产效益提升2.4倍。在西南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上,阿里云利用优化的AI算法帮助客户将固废垃圾焚烧效率提升2.6%,相当于燃烧同样的垃圾每年可多发电4000多万千瓦时,碳排放相比之前降低约48%。

践行“碳中和”,打造“零碳云”,阿里希望利用数字化能力做好“减碳三环”:自身节能减排的“内环”,推动生态企业脱碳减排的“中环”,公众绿色低碳消费的“外环”。

就像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说得那样,“碳中和”不仅是环保概念,更是技术路线,在落实“双碳”战略过程中,数字基建会朝着绿色基建迈进。https://t.cn/A6fePzu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Lyly Erlandsson】Ring : the WINTER - Shell Plate - Blue永冻冰壁戒指-贝壳蓝JPY 93,500⁡以永久冻
  • 锤子手机,一流营销,不入流的产品联想手机,三流营销,三流产品可见做c端产品的,嘴炮功夫必须厉害,同样也的拿出过硬的产品出来。余承东嘴炮同样厉害,被老美打了一棍子
  • 新绘制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在整体上力求体现出“中国风”“时代感”“精气神”和“数学味”的风格特点,展现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愉悦的精神面貌。【人教版小学数
  • 您可以根据自己医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工作服,让护士们穿着暖和,让医院的形象更加美丽。因此,医院医生的工作服大多会选择白色面料进行定制,以更好地避免这种情况。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你的善辩,也不是你的光环,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温暖和踏实,做个从里到外都阳光的人。#最美旅行回忆# 酒店特色: 服务起始于入住前,让
  • 每个人都有各种愿望,大多数人想要平安、健康,但真正的修行人应该像前面说的那样,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能在很快的时间中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果我们能真正
  • #商洛身边事#【商州区关于发布中心城区第二批恢复经营的市场主体名单的通告】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切实做好市场保供工作,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商州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 #投稿规则置顶# 新平台已经上线一周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心]通知2件事第一,之前有几个小伙伴私信我希望帮新平台做头像,真的非常感谢大家。我会难过的猜 可能它已经
  • 收到截图消息时,我特高兴,原因是月底要考试——我感觉佛菩萨太慈悲了,加持我,让我有时间,准备单位非常重要的两次考试(对以后都会有影响的)。 嗡 班匝er 萨埵
  • #何公子微商引流##社交电商[超话]##拼多多# 拼多多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出来看笑话,但是谁能想到阿里20年积累的用户数被人“偷”了,只用了五年? 你看在创业
  • 乾坤已定,就努力地走下去吧,至少在老刘老师的预期下,我能够在成都立足,这也是我的初心及奋斗目标。是的,一切都是那么机缘巧合,一年以前,也是在八月我鼓起勇气去➕q
  • 在孩子写作业时,一会给他送牛奶,一会批评他几句……为了省事,把孩子直接交给“电子产品”让他整天跟着音频听故事,这都会给孩子造成过度依赖的“视觉输入”。(中国运载
  • 今晚说了好多噢 舍友也突然提到出国这个事情 和朋友们也说了好多 其实我真的还是个小女孩的 没有那么多应对事情的能力的 包括出国也是我一直比较理想化的想法
  • ​​​时代变了,还什么986、985的,都不如孙一宁一夜直播赚的多,孙一宁四年前是18岁,18岁就出来混社会了,估计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在她18岁生日那天,我对
  • [坏笑]1:对移民开放的政策。巴萨在转会窗关闭前签下了马科斯-阿隆索和贝莱林,一切迹象都表明,两名球员将在本周二完成亮相。
  • 酒精,来自江苏扬州,司职组合小打,琼花古城的浪漫情怀并没有使他看起来很文静,大学时期反倒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来自西北的矮子或者来自东北的胖子。当江苏扬州遇见海南临
  • 应大家要求,我结合自己多年操作经验,制作了【抱金砖】中线股选股器:·你可以用它随时随地选当下最适合布局的中线股·你可以用它一键选出中线大牛股.·历年大牛股,他们
  • 見てよ!あぁ!
  • 因为封校中秋不能回家 我妈说要给我寄月饼 我漏漏漏 刚刚打开抖音第一个视频就是月饼 南方人真的不爱吃水果月饼的 超市里剩的最多的就是水果月饼[吃瓜]他就是冬瓜
  • 在片场上小心,在品牌方面前八面玲珑的宋慧乔,但愿她的新的作品会博得大家的喜欢。当然稍微有一点区别的是金惠秀前辈是用了一个坑位,为赵寅成摇旗呐喊,宋慧乔的将他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