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午报# 世运电路拟7亿元增资奈电科技
世运电路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7亿元,作为意向投资方参与奈电科技挂牌增资事项,在增资后占奈电科技股权的70%。

世运电路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为全球化的先进印制电路板企业,聚焦电路板制造的先进工艺和前沿技术,加速在高端电路板产品及其延申领域的探索,同时紧跟市场步伐,适时扩充、调整产品结构。公司围绕上述方向积极寻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产业和企业,奈电科技从事柔性电路板的生产制造业务,符合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战略。
https://t.cn/A6fqGQDw

联合发力取长补短 京津冀打造物联网全链条发展集聚区

来源:河北日报
联合发力 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

京津冀打造物联网全链条发展集聚区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对社会的影响也越发深远。

在4月23日石家庄市举办的2021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对接活动中,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提出,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三地政府联合发力、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致力于打造物联网全要素支撑、全链条发展的集聚区。

京津冀物联网产业规模占比保持上升

“北京市将发展物联网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蒋艳表示。

北京聚集整合创新资源,提升持续创新能力。该市积累了丰富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资源,形成了物联网“感、传、智、用”四层整体产业链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千亿级,物联网企业总数超过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物联网企业超过500家。在应用示范方面,北京市全面规划了十大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初步建成首个城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天津以产业园区为抓手,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天津市积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在芯片研发、射频识别标签、专用传感器、应用解决方案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初步形成感知、超算、芯片、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较完整的产业链。该市在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取得了良好应用示范效果。在产业园区方面,天津形成了滨海新区高新区、滨海新区开发区和滨海新区保税区三大园区。

河北注重产业顶层设计,应用类企业特色突出。

河北省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形成了关键芯片与器件、传感器、网络传输、应用软件开发、智能硬件制造、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物联网从业企业100余家,其中绝大多数为集成应用类企业,小部分为研发类企业。

研发创新方面,河北形成了中电科第13、54所的通信软件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半导体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等创新机构。

截至2020年11月,京津冀三地在A股市场共有物联网概念上市公司43家,占全国物联网概念上市公司的比重为19.19%。去年前三季度,这43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550.23亿元,同比增长5.75%,占全国物联网概念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24.14%,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

蒋艳认为,京津冀物联网产业规模占比保持上升,但京津冀龙头企业优势并不明显,三地龙头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

整合优势资源,协同打造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势

在蒋艳看来,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各自发展特色,并正在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区域内物联网产业进一步发展。

区域协同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充分发挥三地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支撑。北京在研发实力、金融配套、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备优势,天津在研发、制造等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北京和天津优势企业可以利用河北成本较低的土地、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以及充足的资源,到河北投资设厂或者开发合作项目,实现创新成果和资本的输出,带动河北协同发展。

三地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城市集群,是国内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制造基地。依托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拥有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物联网技术研发实力雄厚,传输网络密集,重工业发展强劲,物联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地政府支持产业发展。京津冀三地政府正全力推进打造全国性物联网全要素支撑、全链条发展的产业集聚区,成为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物联网应用先行区、物联网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物联网产业创新高地。

技术研发及标准研制优势明显。拥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高等科研院校,以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组织,综合科研实力强劲,在视频监控、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产业链条基本完善。拥有中星微电子、大唐电信、清华同方、时代凌宇、昆仑海岸等业务领域涉及物联网感知、传输、智能处理、应用各架构层的物联网企业,在核心芯片研发、关键零部件及模组制造、整机生产、系统集成以及软件设计等领域,均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应用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北京、天津、河北在物联网应用示范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主要聚焦在城市应急管理、社会安全、物流、市政市容管理应用、环境监测监管、水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监管、节能减排检测监管、医疗卫生及农产品和产品监管等领域。

打造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国际竞争力

尽管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发展也存在资源布局不平衡、地区发展特色不突出、产业链各环节实力不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为此,白皮书指出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在进一步明确三地发展定位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区域统筹协调、构建产业发展生态等工作,从而实现物联网产业的协同发展。”蒋艳解读道。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北京可立足高端创新资源和人才聚集优势,聚焦产业链高精尖环节进行研发创新,成为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推动创新成果在津冀区域转化应用,实现创新资源辐射外溢不断提升。天津可发挥既有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建成重要的软件基地和主要的电子技术研发基地、生产基地。河北可利用环京津区位、市场、技术及产业基础优势,加强上下游合作,承接京津科技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重点发展生产制造环节。同时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化创新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

强化区域统筹协调。统筹推进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应用示范、标准研制、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安全等的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链配套和区域分工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探索跨区域实施“链长制”管理,形成产业链整体优势。按照“强链、延链、补链”要求对三地物联网领域特色优势环节进行重点扶持,补齐短板,实现产业自主可控,提升国际竞争力。

构建产业发展生态。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成长性较强的中小企业,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对产业重点领域给予优惠政策,引导区域物联网产业向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地区发展实际的方向前进。

此外,还包括培育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强化规模化示范应用。(记者米彦泽)

责任编辑:耿杰飞https://t.cn/A6VhIXxJ

【榆林高新区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纪实】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和能化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对摆脱“资源诅咒”、实现永续发展尤为重要。当前,榆林高新区集中精力,大力实施“12345”战略,即以高端能源化工为主体,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联动榆横工业区、科创新城、高新区三大板块,做大氢能产业、纺织产业、仓储物流和铝镁合金四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改革、人才、创新、诚信、营商环境五个高地。同时,以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启动中科院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领跑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11月4日,陕西省2020年重点项目观摩团深入榆林,实地观摩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对榆林高新区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9年,高新区奋力追赶超越,各项指标全面提升,增长速度位居陕西省第一,成为榆林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名列呼包鄂榆银高新区中游位置,超越呼和浩特。榆林高新区聚焦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坚持“依靠能源、但不依赖能源”的思路,确定以能源化工为主体,围绕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有百亿元投资以上企业4家,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7家,已成为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和重要承载区。2019年,榆林高新区引进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列入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4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62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65亿元,所得税4.71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将成为榆林市做大做强高端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基石。为顺应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展和煤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榆林高新区率先领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强化科技引领,狠抓双创主体培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助推政产学研联动,多措并举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集区。在科技引领方面,榆林高新区突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引进一批国际先进技术,指导、帮助园区大型企业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延长醋酸项目,引进美国、德国、荷兰等一批国际顶尖技术;中煤煤制烯烃项目采用英国、美国和大连等国内外一流技术;华电煤制芳烃中试项目采用国际领先工艺,引进清华大学专利技术,是世界首套百万吨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煤制芳烃工艺技术项目;陕西未来煤制油项目拥有两项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2020年,榆林高新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发展。对标上海漕泾精细化工园等园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8个,年度计划投资172亿元,完成投资155亿元。其中,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首批中试项目10个,示范2个国内首套装置年底具备开工条件;一批高端精细化工和陕西省首座1000公斤加氢站项目已开工建设;针对全市260家煤矿对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大力发展智能无人系统产业,西安科技大学的研究院承担智能化改造项目2亿元,现有19家企业入驻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园区;依托全市每年近200亿立方米氢气资源的基础优势,吸引华秦科技等30余家企业,共同建设氢能产业园,率先布局氢能生产、储运、消费及装备制造完整技术链和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填补西部氢能产业布局空白。
优化营商环境——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自2017年加入陕西省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工作以来,榆林高新区排名不断优化,稳中有进,现已进入榆林市第一方阵并保持第4名的位置。2020年10月23日,榆林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召开开展第三方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动员大会。作为入驻榆林高新区的企业代表,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总经理任红艳表示,榆林高新区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提升营商服务环境,秉承“办事不出园区”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园区内各企业创造高效、便捷、迅速的办事条件。“精细化服务让各项手续都能够完整有序推进,减少了跨部门办事衔接的不便利因素。主动服务意识让各企业拥有‘家’的感觉。”任红艳评价。“今后,榆林高新区将借助国内一流的大数据公司,通过开展部门对接、营商环境评价数据采集、开展企业座谈会、开展部门和派驻机构座谈等方式,梳理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制定适合高新区特点的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榆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守华表示,没有高效快捷的行政效能,高新区就失去其价值和意义。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启动运行,实现了“所有权力进中心、中心之外无审批”。2020年被榆林高新区确定为“行政效能提升年”,为了体现高新速度和高新效率,高新区加快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190项行政审批事项和364项公共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实现集中办理,服务效能和质量加速提升,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保持全市前列;加强部门协同,落实首问负责制,只要是高新区的事,做到主动协助,办结办好;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改进文风会风,将干部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促改革、抓项目、强服务上来;打好感情牌,传导高新“温度”,以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企业、服务群众。为了让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榆林高新区还编制园区财政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园区金融支撑方案,制定园区整体融资方案。在招商引资方面,榆林高新区聚焦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招商顶层设计,出台了务实管用的针对性政策,提高选商招商成功率,推进优势产业、产品向下游延伸、向终端发展。2020年,高新区商事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0.3%,外资、民间投资较大幅度增长,发展活力和韧劲进一步彰显。国内外投资者、资本看好榆林高新区发展,组织各类招商活动70余次,接待各类客商200余家,签约落地企业35家,引资总额234亿元。
科技自立自强——为转型之路添动力
2020年,榆林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进社区,联防联控扎实有效,在榆林市率先实现开复工。当年3月5日,榆林高新区设立两个现场,联动举行六大产业园入区暨2020年首批重点项目云开工(复工复产)仪式。当天,氢能产业园、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园、安全产业示范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等6个园区入区,40个重点项目开复工,155家规上重点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近年来,榆林高新区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主线,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致力创新,强化服务,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该区引进和合作共建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30个,拥有7个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62户。目前,区内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共计1026项;园区孵化基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各类企业孵化器3个,各类众创空间7个;与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40多所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协议,建立起完善的校地产学研合作机制,被科技部产学研促进会评定为全省唯一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9年,园区企业争取省市区各类科技专项资金共计1054万元;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榆林),实现了榆林市举办国家级科技赛事的“零的突破”;榆林高新科创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榆林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2020年,榆林高新区还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面向榆林籍大学生实施“雏鹰计划”,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打造“固巢留凤”的创新创业平台。据了解,“雏鹰计划”的范围对象为国内“双一流大学”或国外同等水平大学及与榆林产业相关的行业领军高校中榆林籍在校及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本科及以上)。与此同时,高新区将针对这一计划提供创业、注册、投资等一系列相关服务,推出一系列研学、特训营培训、高端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并聘请各领域专家及企业实战人士担任导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推荐项目参与各类大赛,助力优秀学子创新创业。https://t.cn/A6q1UFu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工人嘴啃无骨鸡爪 网友:不知不觉吻了整个世界
  • 因上班爱笑被奖工资 网友:我能笑到公司破产!
  • 拳王邹市明疑突发失明 冉莹颖:最糟糕的一天!
  • 武汉天然气限购,每户每月购气不超150立方米!不过还有这些好消息…|最武汉
  • 作文孟婆汤戳泪点:人生没有时光倒流,请现在学会珍惜!
  • 阿联酋与中国正式实行互免签证政策!这个黄金国度究竟有什么好玩的!
  • 上班爱笑被奖工资 这样的老板给我来一打
  • 韩国一8层建筑起火,29人丧命!你必须学会的大型场馆火灾逃生术
  • 邹市明疑突发失明 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
  • 钟铉遗书全文公开:做到这里已经很好 辛苦了
  • 2017年度最佳文章《孟婆汤》戳中泪点:妈妈,你还记得吗?我是你的女儿
  • 中国和阿联酋实现 互免签证!哪些歪果仁,可以免签来我国?
  • 工人嘴啃无骨鸡爪,为何屡禁不止?
  • 杭州小伙上班爱笑 被奖励10个月工资! | 冷兔小报 No. 119
  • 韩国8层建筑起火29人瞬间遇害
  • 邹市明疑突发失明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冉莹颖:今天是最糟糕的一天
  • 范丞丞正式出道,姐姐范冰冰力捧,网友:韩国技术好!
  • 钟铉遗书全文公开:若问我为什么死?是因为累了
  • 武汉天然气限购!如果你家超过4个人,赶紧做这事!!!可以少出很多钱!
  • FF融资闹乌龙,哈弗在美投建研发中心,荣威RX5大卖,全新长安CS75曝光,宝马总部变身“电池”|一分钟看尽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