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难句青年节特别篇, 青年节快乐!与诸君共勉!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Hope that all young people of China can get rid of the cold air around them and stride nowhere but upwards without listening to the nonsense of the self-abandoned. Do things shall those who can, and voice out shall those who may. Send out as much light as the heat inside can produce, even though it may well be as dim as a shimmer, so that we will retain a tiny glow in the darkness without having to await the arrival of a firing torch. If no firing torch ends up arriving, then I shall remain as the only light.

盗取宇宙先天大药,长生久视的秘密,就在这“玄关一窍”之中!

一、玄关之真义

在内丹道修炼中,玄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玄关一窍的显现,代表着修炼者摸着了造化之机,进入了大道之门。但历代神仙家对玄关的解释含糊隐晦,莫衷一是,种种异名,不一而足。

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非五脏六腑,非四肢百骸,亦非炁穴、印堂、百会、规中,拘泥于形体躯骸,而在体内求搜,将一无所得。然而离开人体自身而向外求取,亦无所获。唐代吕纯阳云:“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张祖紫阳真人更言,“修炼金丹,全在玄牝千四百字,玄牝一窍,则金丹之道尽矣,所谓知一而万事毕者也。”

何谓玄关一窍?一言以蔽之,玄关窍者,玄妙之机关,秘密之门户也。《道德经》谓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也。是我与天地万物同根共蒂之处,天人合发之处。何谓玄关一窍,详而说之,即我摒弃妄念万缘,七情六欲,使我虚极静笃而神气相抱,浑然一体,神即气,气即神,神亦恬淡虚无而无思虑,气亦平和安然而归根。然后,待此神气相抱浑然合一成一气后,我此气机将与天地先天之机的频律一致,至而内感外应,遂感而通,天合人发。此合发之处即玄关一窍是也。准确言之,玄关一窍者,即修炼者达到与天地宇宙,万物万象合发共振时的一种高深功态后,而显示出的与天地万物同根共蒂的虚无之谷。修炼者寻着的与万物同根共蒂虚无混沌之处,即玄关一窍。此虚无混沌之处也是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旋转往来,生灭易换之斗柄和总持门。故修炼者只要能进入玄关一窍,便可寻着此虚无混沌之所,即可天人合发,内外相感而盗取天地宇宙之造化气数。前辈大德,已故道教协会老会长陈撄宁先生尝言,“学者果能将玄窍之理论,一一贯通,玄窍工夫般般应验,何患不能缩天地于壶中,运阴阳于掌中,功成证果,可与三清元始并驾齐肩,岂区区玉液、金液、长生、尸解之说所尽其量哉!”故历代丹道大师,先贤圣哲称玄关一窍乃太极至善之地,无极混沌之根,虚无造化之源,先天凝结之所,日月星宿往来旋转之斗柄,天地宇宙易换之总持门。

只要修炼者进入神气相抱的功态愈深,那么自身体内之先天祖炁则能更深层的发动,又因为先天祖炁与天地宇宙之气机乃同一无极混沌之所分(先天祖炁与天地宇宙之气机造化犹如一滴海水与整个大海之水的关系一样),故而修炼者则与天地宇宙合发共振时的功态也就愈深,与天地宇宙之机的频律也更吻合,接近。因为,进入玄关一窍的程度越深,也越能更快地,更大强度的盗取天地宇宙之气,最终粉粹虚空,与道合真。又因为神气相抱的功态有深浅之不同,故而与天地宇宙合发共振之层次亦有不同。故有玄关一窍现,玄关窍开,大开,遍开之说。“辟开窍内窍中窍,踏破天中天外天,”就是对进入此功态不同层次阶段的形象概括。北七真之一的全阳子王处一在其《玄光集》中有诗一首云,“清静翰开壶内境,无为踏破洞中天。灵明混合诸天地,大道空无一法传。”也是对进入此功态的方法和过程的维妙维肖的描述。其微妙处,大堪仔细品玩推敲。行者果能明了此一句而词外见义,必可得其修炼的大机趣。

此一种高深功态在释家而言,则称之为“真空”。而天人合发,内外相感,使我之心身有所变化,充盈无限生机的那一时刻则称之为活子时。而一日之内,神气相溶而发动先天祖炁使之天人合发,内感外应之时亦不止一次,故采取此天地宇宙之真阳真药亦不止一次。因此,唐代崔希范在其《天元入药镜》中言:“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天地宇宙之气机从玄关一窍中而出,则称之为妙有。此先天造化、气机则称之为真种子,长生药、得道之真种子,长生不死之真药。有了这种子,就会形成发芽生根而结果的无限变化。老子称此“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因,是真种子,“无不为”是果,是无所不能的无尽造化。服了这真阳之药,即可脱去凡胎俗骨,实现脱胎换骨之功,跨入一个全新的生命层次。

由上而观之,“玄关一窍”实乃一虚无混沌之所,并无定处可寻,其中包含着无限之气数和造化,亦包含着无限之空间与时间。在人体自身而言,得玄关遍开后,人即与宇宙所有之时间和空间混为一体了。为什么这样说?众所周知,我们普通人有区别之心,辨识之心。因此,我们的思维、意识总是一断一断的,不能成绝对的连续状,每一念头,每一思维,意识即产生了有边界之空间和短暂之不确定时间。每一个念头、思维、意识就象开关、闸门一样时断时续、时开时关,时强时弱地控制着我们与天地宇宙交融混合的深度、与天地宇宙能量互换的力度,又因为我们人类不可能脱离于天地宇宙而独立存在,故好似产生了有边界之空间和不确定之短暂时间。每当另一念头一起,即湮灭了上一个念头,随之也湮灭了上一个狭窄的空间和不确定时间,而产生了另一个空间、时间。一瞬间内,即产生了生生死死之不断轮回。如是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能力以及生机、造化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之内,某一肤浅的层次之上,由此而形成了我们的繁衍生息,生老病死。亿万个念头,形成了亿万个有边界之空间和不确定之短暂时间,而时间空间愈多,则所形成的时间也愈短暂,空间也愈狭窄,离道、离真理也愈远。庄子在《南华经·齐物论》中更是分析得精辟透彻。《道德经》亦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每一时间和空间之综合体可称之为“玄关一窍”。而所谓的玄关一窍的显现、大开、遍开,就是所有的时间、空间逐渐融合,最终浑然为一,而成虚无混沌返补归真的过程。此时,对修炼者而言,不再有空间与时间之分,不再有空间之边界和时间之流逝断续,也即前文所说的包含无限之空间与时间。

二、死、活玄关窍说

玄关一窍又有死玄关窍,活玄关窍之说。(详见西派丹法开山鼻祖李西月所撰《道窍谈》)笔者就其分别试解一、二。以飨读者诸君。

什么叫活玄关呢?我虚极静笃之时,忽灵光一现处,就是活玄关,也是神气交融的虚无谷,更是我与天地宇宙同根共蒂之处,天人合发的合发点。古先哲称之为真橐龠,真鼎炉。因为修炼者在每次修炼中,由于入静程度之不同,而产生了与天地宇宙同步共振,内感外应之处的不同。因此神气相抱,天人合发点并不是固定和不变的。于是产生了所谓的活玄关窍。

故上上根器者,摒除妄念万缘,绝弃七情六欲,一念放下,转识成智。正如唐代高道王玄览所言:“莫令心不住,莫令住无心,于中无抑制,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使之万念归一。当修炼者达到物我两忘,空色不异,受想灭尽之最高静定时,则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相,无过去、现在、未来之分。也就是说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分别。也即包含了无数的时间与空间。意识亦成为绝对的连续状(也即无意识),达无极混沌之境(也即无境界可说)。此时,我之气机与宇宙同步共振,内外相感,至而浑然为一,与道合真,浑身百节,亿万细胞,无一处不龙虎交战,无一处不水火既济,神气相抱,故而无处不是与天地宇宙合发之点。修炼者在此一瞬间即可成就大丹,炼就纯阳真身。一刹那即可实现“赤血换兮白血流,形骸化兮似银膏”的脱胎换骨之功。古人所谓“得丹原在刹那间”即是此意。也即张祖紫阳真人在《悟直篇》中所云:“日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款日程。”这时修炼者可以说无一处不是玄关一窍,无一处玄关一窍不是大开。这就是在内丹修炼中所说的玄关一窍遍开的最高层次。修炼者这时的形体躯骸发生了天翻地覆之变化,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生命境界,完成了生命的再次塑造和完善。明代三丰真人对此经过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仙云‘这回大死今为活’又云‘一点而天下不平’到此地位,才是真正天地交泰,日月交宫,真阳之药到,顷刻周天火发,骨胎化作一堆肉泥,阳神脱体,撒手无碍。”“炼已持心明理见性之时,攒簇发火,不出乎一个时辰,立得一黍玄珠,现于曲江之上,刀圭入口,顷刻之间,一窍开百窍齐开,火发四肢,浑身筋骨血肉都化成炁,与外水银相似。”

以上所说,即活玄关一窍,是内丹修炼中最上乘之顿法所采用的玄关,非上上根器者不可实修实证。盖一般之人,下手之初,无法斩断妄念万缘,放下七情六欲。不能一念放下转识成智,而直造先天之先,进入虚极静笃之混沌之境,故又有“死玄关一窍”之说。

那么,什么叫死玄关呢?死玄关一窍通常指上丹田(性之蒂),下丹田(命之根),中丹田(规中一窍)。为什么把这三丹田叫死玄关一窍呢?因为通常修炼者守此三丹田较容易入静,因为人体神气相抱,水火既济,龙虎交泰通常在此三丹田。也就是说神气较容易相抱交溶于此三个丹田处。故与天地气机同步共振,能量交换也通常在此三丹田发生,因此把这三个丹田称之为“死玄关一窍”,学人明了此理后,在修炼中就不必拘泥于死守某一处了。人身内外,任何一处都可称之为死玄关一窍,当就其学人本身修炼时的敏感点,神气交融点不同而定。由此,可知所谓死玄关之说,涉及到下手问题,乃为我们普通修炼者所设之方便法门。

当然,就下手之法而言,实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青壮年,健康之身,应多读丹经以穷理而先性后命。若守窍,当认规中一窍为宜。中老年,虚弱之体,需纠偏补漏,当先命后性,如守窍,则以下丹田为好。

三、玄关窍现的层次及其内景

怎样使玄关窍显现、大开、遍开呢?其顺序过程又是怎样的呢?究其实,玄关窍开之顺序过程也就是修道全过程。众所周知,修道的过程层次可分:一,炼已筑基(使阳精初现);二、炼精化气;三、炼气化神;四、炼神返虚;五、炼虚合道这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不但是玄关窍开的过程,更是不同层次之阴阳气机在相应的玄关窍内显现、烹炼、交泰返本还真的过程。张祖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有西江月一首,尽披无遗,词曰:“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便看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历遍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现在,笔者就其各阴阳气机出玄入牝、返本还真的过程综合玄关窍开的过程浅述如下,以飨读者诸君(以守下丹田一窍为下手之法为例)。

一、炼已筑基(阳精乍现):下手初,用性之蒂也即二目(性之外在表现,神之所聚乃二目。故《阳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又有全身内外皆是阴,唯有二目一点阳之说)返照命之根(也即下丹田)。《悟真篇》有云:“蟾光终日照西川。”又有古诗云:“谁人识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中央。”如此使神气相抱,浑然合一,自然神定气闲,而隐藏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先天之精自然显现(明代陈眉公在《宝颜堂秘芨》中有云:“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氤氲而未成形,后天之念动,则成后天之精。”)。如是后天呼吸之息通过人体自身之后天神气而自然与此先天之精氤氲相连,并不断滋补充盈此先天之精,修炼者到此地步,方感受到全身气血融和,酥软如醉,神情愉悦,四肢百骸充满着一股温和之生机。如是一呼一吸,全身毛窍一开一阖与之相应。待火候满足之时,修炼者在某次修炼中将进入虚极静笃,渺渺冥冥,恍恍惚惚,似醒还睡之际,忽然一醒,玄关窍现,一点灵光从中而出,一点真阳外药从中而生,似荧如星,似风中之火,摇曳不定,若雨中之灯似明将暗,此时真阳不多,玄关初露,微阳咋吐,性光初现,也可称之为小药产。在此阶段中,如不时时护持,则灵光渐灭,生机将俱无。何谓为护持?即刻刻保持恬淡虚无,神定气闲,无思无虑,无念无欲之心境。心无增减,随缘而就,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也即张三丰真人所言“常应常静常清静。

#修行必读# https://t.cn/z8AH4Mn

潘光旦:忘本的中国教育 | 文化纵横

原文链接:https://t.cn/AiQMbcD1

✪ 潘光旦
《文化纵横》微信:whzh_21bcr

【导读】2019年8月13日,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诞辰120周年。如今,“潘光旦”一名似乎已被公共知识界和大众舆论所淡忘。但事实上,潘光旦是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那批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堪称中国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潘光旦同样不容忽视。在本文中,先生提倡以“位育”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提醒人们注意教育创新不可忘本,而必须注意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和文化的绵续性。本文选自《潘光旦文集》第八卷,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谨为纪念,亦供诸君思考。

忘本的教育

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它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我们更不妨进一步的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

所位与所由育的背景,当然是环境,环境可以大别为二,一是体内的环境,一是体外的环境。体外的环境,就人而论,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横亘空间的物质的环境,二是纵贯时间的文化的环境。教育的目的又当然在设法使我们和这两种或三种环境打成一片,使相成而不相害。环境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东西,体内的环境不用说,体外的环境自然也自呱呱堕地之顷,和人发生了关系。

个人如此,民族也是如此。民族有它固有的土地、气候、物产,是物质的环境;有它固有的文物、典章、制度,是文化的环境。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要安所遂生,自然第一得先和固有的各种环境发生相成而不相害的关系。一棵橘子树,不能强勉移到淮河以北,否则不是不生长,也许会成为变种;普通的一条草狗,你不能教它打猎;一只鸡,你不能教它学泅水——一切生物都有它固有的环境,它们的位育,就得时时刻刻参考到这种环境;人类当然也不是例外。所不同的,人类的位育力比较大,比较要有伸缩,他多少有一些左右环境、甚至于环境选择的力量。但这也并不是说可以把固有的环境完全放弃,或置若罔闻;最多他只能把固有的环境逐渐的加以修改与整理罢了。

这种一个民族与固有环境的关系现在的人有一个新的名词来称呼它。就是“绵续性”三个字。

在文化的环境方面,这绵续性是最明显的,叫做历史的绵续性,在物质环境方面,这特殊关系可以另外叫做联带性,或呼应性;局部如有变迁,全部必然的要受影响,要是变迁得十分急剧的话,全部也许要受震撼以至于破裂;这便是联带性或呼应性所必然要引起的现象。所谓民族性这样东西,可以说是生物的绵续性(遗传)与文化的绵续性(历史)所合作而成的一种复体的绵续性。物质环境的势力,不断的在遗传和历史方面发生影响,好比波浪之于海岸线的地形与地质一般,自然也有它的贡献。

绵续性的名词虽新,它的观念却旧,至少在中国是很有一些来历的。这观念便是“本”的观念。在中国旧日的文化生活里,几于随时随地可以看见些“务本”与“不忘本”的表示。我们不必举许多圣贤传上的话来证明这一点,这原是大家该知道的。所谓不忘本,就是要大家随在参考到固有的背景和环境,所谓务本,更是要大家在做事的时候,要从固有的事物做起,不要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三十年来所谓新式的学校教育的一大错误就在这忘本与不务本的一点上。新式的学校教育未尝不知道位育的重要,未尝不想教人生和各种环境打成一片;但是他们所见的环境,并不是民族固有的环境,而是二十世纪西洋的环境。

二十世纪西洋的环境未尝不重要,对它求位育的需要未尝不迫切,但是因为忘却了固有的环境,忘却了民族和固有的环境的绵续性和拖联性,以为对旧的如可一脚踢开,对于新的,便可一蹴骤几,他们并不采用逐步修正固有的环境的方法,而采用以新环境整个的替代旧环境的方法——结果,就闹出近来的焦头烂额的一副局面。

上文说环境有三种:新式的学校教育对于民族固有的三种环境,可以说都没有发生关系,遑论打成一片。不但没有发生新的关系,并且把原有的关系、原有的绵续性给打断了。就物质的环境而论,中国的教育早应该以农村做中心,凡所设施,在在是应该以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农民的安所遂生做目的的;但是二三十年来普及教育的成绩,似乎唯一的目的是在教他们脱离农村,而加入都市生活;这种教育所给他们的是:多识几个字,多提高些他们的经济的欲望,和消费能力,一些一知半解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和臆说,尤以社会科学为多,尤以社会科学方面的臆说为多;至于怎样和土地及动植物的环境,发生更不可须臾离的关系,使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更能够安其所遂其生,便在闻不问之列。结果,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便变做相传下来的越过了淮河的橘子,即使不成变种,终必归于澌灭。

目前甚嚣尘上的农村破产,便是澌灭的一种表示。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原是农村里长下很好的根了的,如今新式的教育已经把他们连根拔了起来,试问这人口与农村,两方面安得不都归于衰败与灭亡?农村的破产到现在已经很明显;但是农村人口的或因疾病流离而直接死亡,或因麋集都市而间接归于淘汰,还不过是一种模糊的印象。

现在总算还有人在那里大声疾呼“到民间去”、“到乡村去”。但我们可以窥见,就在这些大声疾呼的人,也已经忘了他们的本源之地,忘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他们为什么不说“回民间去”,“回乡间去”?原来几十年的忘本教育的结果,已经教他们忘记自己原是乡村里出来的人,教他们把教市与城镇看作自己的老家。把都市看作老家、看作主体的观念一天不打破,农村的复兴,便一天没有希望。

在文化的环境一方面,新教育的错误也正相似。它也是忘了本的。凡所设施,好像唯一的目的是要我们对已往的文物,宣告脱离关系,并且脱离得越决绝越好似的。那些在在把一切的罪过都推在“礼教”与“封建思想”身上的人,我们固然不必说;就在比较心平气和的批评家也时常会把一种错误或一种弱点推溯到孔二先生身上;以二千五百年后的事归罪到二千五百年以前的一个个人的身上,无论本末原委说得怎样清楚,我们总觉得太把一个问题看得单纯了些。

此种“罪人斯得”的心理,最多不过教孔二先生在棺材里面翻一转身,实际的效用是没有的。但实际的坏处却有。就是在教育上养成了“古旧与恶劣”变做通用名词的一种风气。凡是古旧的一定是陈旧的、一定是恶劣的。经书这样东西,自然也是不堪寓目的了。经书里确乎有现在人不必寓目的地方,但中间也记着不少的先民生活的经验,生活的常道,可以供后人参考。所谓经,所谓常道,就是一种有绵续性的事物。以前民族的文化与教育,惟恐离“经”背“道”,失诸一成不变,不能有新的发展;今日民族的文化与教育,唯恐不离“经”背“道”,失诸无所维系,飘忽不定。

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少数学者的提倡,有所谓国学一门者出。但结果最多不过把先民的的遗业,提出来成为一门学问,可以和别的学问并跻于学校课程之列。办新教育的人,也未尝把这种遗业认为和民族所以生存与立之道息息相关。读书的青年,既唯此种教育领袖的马首是瞻,平日选读一门国学,好比选读一门文学或化学一般,目的不在装门面便在求实用,自然更不了解这一层意义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它有两把锁、越野蠕行、原地掉头,所以说只要你技术说得过去,难度不是很大的坡和越野路段都问题不大。1.车型的定位是一个中大型的硬派越野SUV,空间足够;为了节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而选择一家可靠的河道护栏厂家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在河道护栏方面有需求,可以随时联系兰州河道护栏厂家,他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 所以啊我明白,幸福短暂,故事不欢而散,可是我们一开始又怎么知道我们所拥有的幸福会长久呢,聚少离多才是常态。不管结果怎么样,恋爱要去谈,因为我们享受过程很重要,结
  • 给性格软的女孩子一些建议[鲜花]1、表情:没事不要傻笑,尤其是底气不足的那种,一眼就能让人看别人对你笑,你才笑。(没主见映射的是一一个人的不自信害帕犯错,想想生
  • #刘宇宁官宣加盟品质盛典# | #刘宇宁燕子京#|#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燕子京|刘宇宁珠帘玉幕没有了雪,冬天就没有了色彩,没有鲜花,春天就失去了颜色,你是
  • 之前很希望刘郑二位一起上桌,但是直播前一天一直有刘叔唯粉带节奏,我理解为带节奏,我看到一位求麦,还有一位求cpf放过刘叔的……我想说没有人能逼着演员本人麦……唯
  • 道生一二三,三生万物,因此,得道的智慧,其用途也是无限的,这样一种用途无限的智慧,再对比六神通,诸如天耳通,不过就是听得远,除此之外,便更无用处。六、心通,神通
  • #青岛男篮[超话]# 熬夜到现在本来打算超话签个到就去睡觉的 结果一看某个帖子 诶 好像是我的图片诶 点进去一看 就是…但是尺寸被裁到1:1 “正好”把我的水印
  • 后人不仅继承赖正忠的酿酒技艺也秉承了他“人人都能喝得起美酒”的初心。本来想去遵义的乌江寨,行程顺路,看起来景也更有仙气,考虑同行小姐姐的诉求,还是去了苗寨。
  • 还有可能是程瑾和唐宁这条线开始凸显出来,这条线真的很触动我,可能是因为对标云天明的演唐宁的这位演员的确演得不错,没想到这个白人小哥演的云天明毫不违和,反而很出彩
  • 周三休假去拿了小瑛送我的新年礼物,还给我点了一杯好喝的冰茶,本来应该是我给小瑛买才对,有点小小的“中计”了。我跟洋洋说起这个事,洋洋说小瑛真好呀,还说很久没有再
  •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超话]##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为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2024年
  • 去年女儿生日,她三姨送她两只小鸟。女儿说如果是仓鼠就好了。但我怕。女儿就说小鸟也可以接受。 小鸟回来,明显感觉她姥姥欢喜的不行,坐在地上就给小鸟制作了一个小水池
  • 图1------------尤其是进入“后摩尔时代”先进封装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不论是晶圆代工厂还是单独的封装厂都在积极扩充先进封装生产线,对测试设备的需求和精度
  • 或是我理解错了,分别本来是难过的,之前下雨是快乐的,明媚晴朗是不开心的,是两处反衬加这两处反衬之间的对比衬托啊。我看了粉丝的解释,可能她的本意是:春三月,万物生
  • 二、大雁有群居性1、大雁是众所周知的鸟类群之一,移动时总是聚集数十只、数百只,甚至数千只,相互排队飞翔,古人称之为“雁阵”。2、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非常
  • 姬御招人啦!姬御招人啦!
  • 7、怪物和他想象中的爱人有段双人舞,看设计应该非常有感,但今天的不太行,缺乏荷尔蒙。人怎么着都需要爱啊,可人好像无论如何都不知道什么是爱,只能屈服于一次又一次的
  • 摸了迷国著名大三角…#straykids##韩知城##han##韩知城[超话]##李旻浩##leeknow##李旻浩[超话]##金昇玟[超话]##seung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