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破相论(上)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答:佛所说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经其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得?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

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苏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苏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事。又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 道教全真派道士,入道成长等级基础知识#
道教主要分两派,正一派和全真派。
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斋醮、祈福禳灾、降邪驱鬼、超度追荐为主要宗教活动。“正一”寓意“正以治邪,一以统万”、“真一不二”。
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皈依道教一般指皈依全真派或正一派,皈依后称道教居士、信士,可住观也可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
想当道士,无论全真和正一,皈依是第一步。皈依以后是道教的居士,也就是信徒,但绝对不是道士!有很多人问皈依啥意思,看下面一段话你就知道了:

皈依就是皈从、依靠。

第一皈身,皈依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

第二皈神,皈依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

第三皈命,皈依玄宗大法真师。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接着,正一和全真从皈依以后,区别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我们先说正一。

正一在皈依之后,想要更近一步成为道士,就要传度。祖师设教传度,必有传度之秘。传度牒文上明确写道:“凡属修士,应就祖师名下传度,用以弘道宣化,济世利人,皈依行持。”可见传度之重要。传度更是自古以来就作为正一派弟子正式入道修行的标志。传度之后,方赐三山滴血法名,经文,法器。

传度说完了,我们再来说授箓。

道教授受法箓,自太上以降、祖天师创教以来,即成道教之传统。授箓之后,才可被称为法师,才真正在上界有了一席之地,才可以兵将护卫,登坛行法。未经授箓的传度弟子,只能借师父之名行法,前提是师父要授箓过。

道教授箓是特有的宗法传承体系。一是箓为道士应持之典和行法的凭证,授过箓之后,才有神职道位,才能召唤箓上神兵将吏护法显灵;二是道士羽化后,即可凭箓位功德登仙,颁以仙职,免除冥府地狱之苦。

其意义:

一是法天地、敬祖宗;

二是明师承、皈三宝;

三是受戒律,发誓愿;

四是颁法职、宣教化。

授箓法坛又有箓坛三大师和护坛六大师,分别是箓坛三大师:传度大师、监度大师、保举大师。护坛六大师:护法大师、护经大师、护箓大师、护戒大师、护坛大师、护道大师。

现在所传法箓大概有如下几个品级:

(1)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为正六品、七品衔。

(2)升授《正一盟威经箓》,为正四品、五品衔。

(3)加授《上清五雷经箓》,为正三品衔。

(4)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为正二品衔。

(5)晋升《上清大洞经箓》,为正一品衔。

并且规定升授和加授者,须凭道功德行依阶升加,按传统规定,每三年可晋升一级,若无功德不得升迁,但功德超群者,或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可破格升授。妄欲升迁,反遭天谴。

下面摘录的这一段文章,能够充分说明授箓的重要性:
《三洞修道仪》说:”授正一籙後,方可以為人章醮“。因为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奏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所以凡主持斋醮的道士,必先求授法箓以正道位。

《正一文科戒品》对箓的作用解释说:“总统天地一切神鬼,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气秽,章奏传驿,达通神仙,莫先乎正一。”因为受箓之后,箓牒中拨付受箓者有护身将帅,协助受箓者在主持斋醮时,斩妖除邪,拔度生灵,救济因厄。未经受箓受职,就无权遣神役鬼。

正一说完了,我们说全真。全真我只能说个大概。大多要借助资料。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真道士,冠巾是一定要经历的。全真道士初入道观,称为“道童”。道童先须在庙内出力苦行,培养功行,又称“行行”(读xínghéng)。冠巾拜师之后,方可成为正式道士。“冠巾”是全真道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很多子孙庙都遵循着一条规矩:新出家者在庙行三年苦行,没有过失,才给“冠巾”正式有自己的度师。没有“冠巾”没有正式度师。行行期对庙中老道士们皆以“师父”称之。

冠巾又称“小受戒”。行冠巾礼,高功为冠巾师。度师即恩师,是亲师父。梳发挽智者称拢发师。引导行礼者称:引进师或引礼师。

接着,全真派修道之阶次是以传受戒律为标志的,道教全真派认为受得戒律才是合格的出家道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仙界。

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魏晋以后,道教戒律十分丰富,如《三皈戒》、《五戒》、《十戒》、《老君八十一戒》等,要求奉道者必须持戒、守戒。

金元全真派成立,丘祖遂根据道教已有的戒律,订立了道教全真传戒仪范。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王常月祖师又创立全真丛林,在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他承袭全真派戒法科仪,讲说《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坛大戒”。

传戒由十方丛林的方丈负责,称为“传戒律师”,又谓传戒本师,因十方丛林的方丈专门负责开坛演戒,解说戒律,传授戒法,故有此称。《道藏辑要·初真戒律序》云:“律者,正也,所以正不正也。即如乐有律以节气候之不齐,出师有律以禁止武之不整也。”《初真戒·三师原说》称:“传戒本师乃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师。不受天仙戒者,不得传戒。”故律师的选择非常严格,必须是受过三坛大戒,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荣任此职。律师之下,还设有证盟师、监戒师、保举师、纠仪师、提科师、登箓师、引请师、纠察师、道值师等,协助律师传戒。

道长,我想入道!建议先读完这篇道教派别基础知识#道教知识#

道教主要分两派,正一派和全真派。

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斋醮、祈福禳灾、降邪驱鬼、超度追荐为主要宗教活动。“正一”寓意“正以治邪,一以统万”、“真一不二”。

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皈依道教一般指皈依全真派或正一派,皈依后称道教居士、信士,可住观也可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

想当道士,无论全真和正一,皈依是第一步。皈依以后是道教的居士,也就是信徒,但绝对不是道士!有很多人问皈依啥意思,看下面一段话你就知道了:

皈依就是皈从、依靠。

第一皈身,皈依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

第二皈神,皈依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

第三皈命,皈依玄宗大法真师。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接着,正一和全真从皈依以后,区别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我们先说正一。

正一在皈依之后,想要更近一步成为道士,就要传度。祖师设教传度,必有传度之秘。传度牒文上明确写道:“凡属修士,应就祖师名下传度,用以弘道宣化,济世利人,皈依行持。”可见传度之重要。传度更是自古以来就作为正一派弟子正式入道修行的标志。传度之后,方赐三山滴血法名,经文,法器。

传度说完了,我们再来说授箓。

道教授受法箓,自太上以降、祖天师创教以来,即成道教之传统。授箓之后,才可被称为法师,才真正在上界有了一席之地,才可以兵将护卫,登坛行法。未经授箓的传度弟子,只能借师父之名行法,前提是师父要授箓过。

道教授箓是特有的宗法传承体系。一是箓为道士应持之典和行法的凭证,授过箓之后,才有神职道位,才能召唤箓上神兵将吏护法显灵;二是道士羽化后,即可凭箓位功德登仙,颁以仙职,免除冥府地狱之苦。

其意义:

一是法天地、敬祖宗;

二是明师承、皈三宝;

三是受戒律,发誓愿;

四是颁法职、宣教化。

授箓法坛又有箓坛三大师和护坛六大师,分别是箓坛三大师:传度大师、监度大师、保举大师。护坛六大师:护法大师、护经大师、护箓大师、护戒大师、护坛大师、护道大师。

现在所传法箓大概有如下几个品级:

(1)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为正六品、七品衔。

(2)升授《正一盟威经箓》,为正四品、五品衔。

(3)加授《上清五雷经箓》,为正三品衔。

(4)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为正二品衔。

(5)晋升《上清大洞经箓》,为正一品衔。

并且规定升授和加授者,须凭道功德行依阶升加,按传统规定,每三年可晋升一级,若无功德不得升迁,但功德超群者,或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可破格升授。妄欲升迁,反遭天谴。

下面摘录的这一段文章,能够充分说明授箓的重要性:

《三洞修道仪》说:”授正一籙後,方可以為人章醮“。因为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奏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所以凡主持斋醮的道士,必先求授法箓以正道位。

《正一文科戒品》对箓的作用解释说:“总统天地一切神鬼,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气秽,章奏传驿,达通神仙,莫先乎正一。”因为受箓之后,箓牒中拨付受箓者有护身将帅,协助受箓者在主持斋醮时,斩妖除邪,拔度生灵,救济因厄。未经受箓受职,就无权遣神役鬼。

正一说完了,我们说全真。全真我只能说个大概。大多要借助资料。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真道士,冠巾是一定要经历的。全真道士初入道观,称为“道童”。道童先须在庙内出力苦行,培养功行,又称“行行”(读xínghéng)。冠巾拜师之后,方可成为正式道士。“冠巾”是全真道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很多子孙庙都遵循着一条规矩:新出家者在庙行三年苦行,没有过失,才给“冠巾”正式有自己的度师。没有“冠巾”没有正式度师。行行期对庙中老道士们皆以“师父”称之。

冠巾又称“小受戒”。行冠巾礼,高功为冠巾师。度师即恩师,是亲师父。梳发挽智者称拢发师。引导行礼者称:引进师或引礼师。

接着,全真派修道之阶次是以传受戒律为标志的,道教全真派认为受得戒律才是合格的出家道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仙界。

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魏晋以后,道教戒律十分丰富,如《三皈戒》、《五戒》、《十戒》、《老君八十一戒》等,要求奉道者必须持戒、守戒。

金元全真派成立,丘祖遂根据道教已有的戒律,订立了道教全真传戒仪范。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王常月祖师又创立全真丛林,在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他承袭全真派戒法科仪,讲说《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坛大戒”。

传戒由十方丛林的方丈负责,称为“传戒律师”,又谓传戒本师,因十方丛林的方丈专门负责开坛演戒,解说戒律,传授戒法,故有此称。《道藏辑要·初真戒律序》云:“律者,正也,所以正不正也。即如乐有律以节气候之不齐,出师有律以禁止武之不整也。”《初真戒·三师原说》称:“传戒本师乃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师。不受天仙戒者,不得传戒。”故律师的选择非常严格,必须是受过三坛大戒,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荣任此职。律师之下,还设有证盟师、监戒师、保举师、纠仪师、提科师、登箓师、引请师、纠察师、道值师等,协助律师传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想 不管是以后毕业了 工作了 哪怕等酒醒了大家还是对彼此有些微词 但是所有人都会记得这顿饭 今晚真的心贴心 七八点一直聊到一点多 每个人都留眼泪了 可能并没有
  • 现在时常回忆很多年以前的我自己。那时候的我不爱记录生活,以至于现在的我对过去有些模糊了。回忆是很奇怪的东西,有的记忆犹新,有的早早腐烂成灰。 想起几年前太姥姥还
  • 小姑也变了很多,她变得更爱我和妹妹了,她知道我们曾经是你的宝贝,所以现在的她在继续替你呵护我们。 八百六十八天了,最后那个晚上,你含着眼泪看着我,我知道你有多么
  • 用老李的话说就是,“两个人闲着没事就喜欢换个地儿又忙活着再换个地儿,也不干嘛,就呆着…” 就轻松定义了我们2年异国恋结束的含义。”夜深人静时,我会格外清醒会细数
  • 其实,比亚迪从高位调整已经30%了,宁德时代也跌了30%,而且,这一次调整创了这段时间的新低,当然对于这样的杀跌,东哥以然将此解释为流动性紧张所造成的,之前可以
  • 欢迎大家来围观呀,我们不见不散~#北京约拍[超话]##红杉影像##北京摄影场地租赁##北京摄影场地#好消息成都已经全面解封啦大家快冲成都真的是一个很热门的旅游城
  • ——宫崎骏《猫的报恩》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宫崎骏《侧耳倾听》因为你,我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
  • 伍守阳在《天仙正理直论》中开宗明义地讲:“是囗也,神也,仙道之所以为双修性命者也。(《天仙正理直论·药物直论》)所谓内药,是指采外药炼成还丹大药,“全不著于外,
  • ⏰10月1日开展东郊记忆·天府设计展览馆(温馨提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入场严格执行实名制,登记身份信息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出示48小时核酸证明后入场,并
  • 推荐看~其实我在喜欢妹妹之前,一直是磕药鸡,只要快乐其他无所谓,我觉得cp之间的互补能增加彼此魅力,也好玩,但是岭不一样,另一个人实在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傻白甜
  • 梁明告诉谭主,每一次的经济危机,中美的协调配合,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3月的中美元首视频通话中,两国元首进一步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也
  • 【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每一朵花的绽放,必然要从种子开始,种植、发芽、生根、浇水、成长、开花……一路顽强生长,经风雨洗礼,也像极了我们的一生。 ​​​【没
  • #来好好住找我# 品质豪宅「强迫症7级患者」的200㎡错层复式|爱没有标准答案上海静安区·200㎡·6室Designed by 好好住认证设计©也似设计 ✨装
  • !!
  • 小知识有句话叫“血‭怕虚‬‬冷,气‭怕虚‬‬饿”血少的人容‭易‬‬发冷,还经常手脚冰凉;气虚的人容易饿,总想着吃。​‎ ͏ 1⃣基‮代础‬谢差代谢的人‮有都‬哪
  • 本次活动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举办,聚焦现代农业、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大健康等主题,邀请到近年来在国家及省、市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新侨海归
  • 十六岁那年自己才发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生活在两个世界里,而且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梦境,是那般的真实,在那个世界里很爱自己的人。1994年出生的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
  • 所以,想抱一抱你,想告诉你,我看到了你的可爱与宝贵,理解你的敏感与小心翼翼,也知道你真的很努力,在泥淖中自救势必是艰苦的、狰狞的,所以很多事你不必责怪自己。
  • 毕竟,无论如何,我不能代替她去感受和认识,无法替她思考和抉择,虽然我知道,迄今为止我为她做的一些决定,仍然还是“我不想那样所以我选择这样”但是越来越多地,我也会
  • 有个教育中介,说要介绍家教给我,刚开始收了350的信息费,我当时被200/h的课时费冲昏了头脑,着急找工作挣钱,再加上之前有接触过靠谱的教育中介,也是要收信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