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汽车芯片短缺交流纪要

时间:2021年8月17日

今天下午博世中国副总裁徐大全总发了一条朋友圈“刚刚接到通知,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的马来西亚Muar工厂因新的疫情,继之前数周关厂,昨晚被当地政府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将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对祖国汽车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我们深感歉意和无奈!Muar工厂3000多名员工因病疫牺牲员工20多名,上百人感染,确也是直面着生与死的考验…让我们携手抗疫,共度难关!”——很显然这提到的某半导体芯片厂指的是ST的封测工厂。

提问环节:
Q:ST马来西亚封测工厂又面临关停,对汽车行业有多大影响?
A:ST工厂之前关停过一次,8月5号复工,产能刚恢复20-30,还没出多少货。今天接到消息突然又要关停,目前要求关停到21号,这对8月份出货影响非常大,8月份后面芯片基本断供。对于相关零部件来说,可能需要到9月中下旬才能恢复。上周曾预测ST芯片短缺影响80万辆车产能(8月份),今天又关停之后,影响可能要达到90-100万辆。这对汽车行业影响非常大。目前OEM,包括tier1,想联名给政府部门致信,希望中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进行协调。从产品替代角度,目前也没有解决方案。

Q:7月份内地乘用车产量150万左右,如果8月份整个中国区影响产能90-100万,那8月份汽车产量是否意味着腰斩?
A:估计是的,影响非常大。

Q:ST影响为什么如此之大?短板只有ST,还是英飞凌也是短板之一?
A:英飞凌之前是一个下级供应商出现问题,但8月13号已经恢复,因为是下级供应商出现问题,英飞凌还有库存可以继续进行封测,而ST是封测工厂关停,现在整个ST芯片产品无法供应。ST芯片是驱动芯片,行业内tier1如博世、大陆、万都的ESP都是选择ST的某一颗或同系列芯片。ST驱动芯片在性能等方面要优于其它品牌供应商,而且这个行业资源不多,ST芯片是平台化产品,在行业内占很大比例。博世的ESP产品在国内占据70市场份额,芯片基本由ST供应,所以现在影响非常大,不仅对中国,对全球都有较大影响。

Q:博世ESP产品占据市场份额70,还余下30,车企是否能切换供应商进行缓冲?
A:其它供应商如大陆、万都的芯片也是来自ST,所以切换了也没货。中国目前80的车使用ESP产品,所以目前80的车被ST芯片卡脖子。

Q:之前ST产能已经恢复到20-30,部分产线又进行关停,会留多少产能?
A:关停的产线正好涉及9369这颗芯片,这是博世ESP在用的芯片,所以对博世的影响是100。

Q:ST通告说关停至8月21号,能如期复工吗?
A:无法确定,这次关停给我们的信息就是它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大,这已经是近期第二次关停,所以能否复工不确定。现在马来西亚疫情控制不好,员工疫苗接种率低,工厂还有接近1000人

Q:大陆、万都ESP产品也像博世一样采用9369芯片吗?
A:万都是用同一颗芯片,大陆是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芯片,目前大陆所用到的芯片也停产。

Q:现在ST或车企还有芯片库存吗?
A:现货市场和渠道货非常少,车企手中没有库存了,现在有多少货会用多少货,目前还有一部分总成的库存,但这个月肯定会用完。

Q:博世、大陆、万都的ESP产品用的是ST芯片,国外也是用ST的吗?
A:是的,它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

Q:马来西亚确诊人数在下降,目前有没有政府信息等来表明疫情对芯片的后续影响是怎样的?
A:疫情因素无法判断,从长期来看,ST芯片供应肯定是向好的,但短期不确定因素太大了。国内和国外政府都找过马来西亚政府进行协调,但效果不太大。

Q:国产有没有能替代的产品,短期内做一些贡献?
A:没有,这颗芯片目前没有国产的可能性。

Q:英飞凌8月13已经如约复工了吗,英飞凌的停产目前来看影响有多大?
A:从tier1的反馈来看,英飞凌之前的停产并未造成明显影响,之前停产的是英飞凌的下级供应商,也基本不存在复产后产能爬坡过程,因为不是封测工厂停产,基本上8月13号复工后,产能就快速恢复正常,所以出货没有影响。

Q:英飞凌能否把ST造成的短板给补充上?
A:没有办法,因为它是个木桶短板,现在有英飞凌的芯片而没有ST的也没办法生产。

Q:芯片从被生产出到装到汽车上,周期是多久?
A:这要看具体的零部件产品,如ESP,芯片从马来西亚发货过来大概需要2天,产出成品ESP大概需要三天时间,再出货到主机厂生产汽车,总共大概需要2周时间。而有些零部件周期更长,成品生产可能就需要1-2周。不同地域生产的芯片,物流周期也不一样。

Q:芯片从产出到装车需要2周,是不是意味着如果ST工厂现在完全停产,8月下旬汽车产量还是在继续,而9月份才开始彻底断掉?
A:不是的,ST工厂8月5号虽然复工,但出货量是非常小的,还没怎么出货现在又停工了。如果21号复工,ST工厂从生产第一批芯片开始,之后芯片出货到博世生产零部件,再到主机厂,可能就要9月中下旬了,所以从现在开始直到9月中下旬就不会有零部件总成交付了,影响非常大。

Q:在今天ST工厂未关停前,产能已经恢复至20-30,8月5号-17号复工这些天能支持中国多少汽车产量?
A:芯片基本没有产出,因为刚复工几天,人员各方面还未到位,基本没有太多产出。

Q:芯片产出到应用的周期为2周,是否意味着现在ST停产,那么8月下旬-9月初的总成产出会断掉?
A:负面影响会更持久。虽然ST之前复工了,但是出货量非常小;现在再次停产,那么如果21号复工的话,总成停产会持续要9月十几、二十几日左右。

Q:新能源汽车中的低端车有安装ESP吗?
A:没有。低端车可能连ABS都不装。

Q: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中搭载ESP的比例如何?8月份新能源汽车受的冲击有多大?
A:主流主机厂的ESP装配率比较高,在80以上。新能源汽车8月份受的影响无法确定,因为缺芯的量太大了,主机厂没有多少资源完成分配。

Q:博世iBooster的芯片是不是也由ST供应?
A:是的,但是iBooster受影响不大。

Q:日系车受的影响如何?通过瑞萨这条线可以解决吗?
A:日系车受的影响也大,但相对没有国产车大。日系车受到影响主要是因为日系车也使用博世的ESP,但是体量不大。同时,即使是以JIT著称的丰田,也保有4个月的库存。

Q:没有其他备份或者产线做替代吗?
A:没有其他备份,9369芯片只由马来西亚工厂供应的。芯片厂家的垄断势力大,Tier1资源受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制动性的企业用的都是ST的产品。一整个芯片产线建设的投资很大,然而芯片的盈利并不多,约为7左右,所以不可能为生产一个芯片做很多条产线。替代产品的开发周期也长,合资、外资品牌需要一年,国内需要半年。

Q:马来西亚这个停产的产线自动化程度是什么水平?
A:有一部分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但是人工还是比较多的。工厂总共三千人,停工前的复工率为20左右,其中一千多人为密切接触者,所以产出一直很少。

Q:马来西亚的英飞凌和ST产线都只是封测产线吗?可以转移吗?稍微改一改其他种类芯片的产线以生产9369可行吗?
A:是封测产线,且不能转移。转移产线并不简单,因为厂家需要重新复制一条产线而不是单纯地搬设备,同时产线建设的投资需求很大,设备转移难度也大。现在ST在欧洲、中国深圳都有工厂,转到其他地方需要三年以上,选择新地点也是难点。最后,其他产线无法修改,因为它们也是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并且已经满足不了市场了,所以没有额外的产能匀过去。

Q:马来疫情的消极影响会持续吗?什么时候能解决?
A:影响很大,但是目前无法预测那么远。现在只能看马来政府在疫情防控、复工上怎么动作。解决疫情消极影响的难点在于,长期来看不知道芯片停产会停多久。现在博世确实可以做一些替代,但是这涉及到高额的平台产品开发费用和较长的开发周期,

Q:英飞凌的复工情况如何?
A:还好,部分零部件紧缺。英飞凌这边停产的下游供应商,目前该供应商已于13号已经复工,虽然芯片产出一直紧张,但是没有产品受到显著影响。现在英飞凌的交期已经涨到了42周以上,远远超出二十几周的原周期。

Q:造车新势力在芯片供应上是否比传统车企好一些?
A:它们的优势在于需求量比较小,当市场上出现一些货,它们扫到的话的话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在同样面对TIER1时,它们的话语权比大型主机厂更弱,无法得到更多的资源,这是它的劣势。特斯拉的量比较大,但特斯拉是全球采购,在国外应该可以拿到更多资源。

Q:特斯拉也是用的博世的ESP吗?
A:不是,特斯拉的具体影响我不太清楚。

Q:ESP的主流供应商是博世、大陆和万都三家,他们的芯片都是来源于ST吗?
A:是的,万都和博世使用的是同一个型号的芯片,大陆使用的是一个系列不同型号的芯片。

Q:他们没有办法切换成英飞凌的芯片吗?
A:英飞凌在这方面没有比较好的替代产品。

Q:为什么之前这几家企业会把产品全部依赖于同一家芯片供应商?
A:这是因为在驱动芯片领域,ST做的比较专业,从可靠性、稳定性、成本控制等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因此大家都选择ST的。目前各个供应商都在讨论替代方案,但经过分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去替代它。其次是从替代周期来讲,即便有一个芯片可以替代它,也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Q:9369也可以用于电子驻车吗?它是一种集成化的芯片吗,还是说ESP就是制动系统?
A:现在博世的ESP9.3平台就是集成了EPB(电子驻车)功能。现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EPB外置,以便于更改芯片型号,由此形成了机械手刹。但是这只能解决一部分车型的问题。万都、大陆、亚太、比亚迪都有这种外置EPB的物料。我们从这些料中发现,只要涉及到制动系统,基本上都会涉及到9369。

Q:做EPB的厂商会不会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
A:因为主流EPB基本已经集成了,单独EPB不多。目前单独EPB应用在比较小量的车型上,所以受的影响不大,比如比亚迪的EPB物料还有富余。

Q:芯片厂在爬坡的过程中是优先供国外的车企,还是会均衡分配给全球的客户?
A:我们从Tier1处获取的消息表明芯片厂确实会偏向欧美车企。现在在国际上,芯片厂都会寻求第三方的监管,生效规则是按订单分配;然而通过我们从瑞萨方面获得的消息,我们推测,中国区的一些订单会被忽略或减少,欧美地区的需求满足率(80)远高于中国地区的满足率(50),整体来说芯片厂还是会倾向欧美地区。

Q:比亚迪受的影响是不是很小?
A:相比起其他来说,好很多。但是比亚迪也缺货,缺的主要是转向芯片。比亚迪现在大部分用的都是IPB,其芯片也是ST的,现在还有少许库存,但是到月底可能也就缺了。同时,弗迪科技也是做IPB的,所以这方面也会囤一些原材料库存。

Q:哪里还可以紧急扫货扫到9369?
A:几乎没有。找到的也基本都是开包的,都不能用;Tier1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把库存用得差不多了。

Q:马来西亚停产对国内厂商来说是国产替代的机会还是冲击?
A:对于国产替代是好机会。以前国产和进口是纯行业竞争关系,主要拼产品、价格。现在在缺芯的大环境下,OEM更多地意识到:要在供应链上减少卡脖子的情况,国产替代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所以只要不涉及、不影响特别关键的产品,企业可能会去主动识别国产化产品,即使不做替代,也可以做备份。所以对于国产化芯片,不管是IGBT还是MCU电源管理芯片,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契机。将来,只要有小批量的应用,不管是从成本上看还是从供货保障上看,国产都比进口的好一些。

Q:在IGBT、MCU、电源管理芯片等细分领域,国内有哪些厂商的芯片做的比较好,未来可能用到车上?
A:目前来看国内在常规模拟芯片领域有比较好的方案的公司有杰发科技、矽力杰、芯旺微、兆易创新等。图像传感芯片方面,豪威科技9月份会有产品量产,功率模块国内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斯达,在中低功率电机上有批量应用,未来也会在一些大功率产品上进行验证。中车的芯片在理想和小鹏的产品上有应用,比亚迪的芯片有40左右是它自己的电机电控在使用,这是国内的大致情况。

Q:您刚才在提到IGBT芯片时也提到了斯达、中车和比亚迪,这三家您比较看好哪一家?
A:市场化斯达做的比较好,它的产品现在在一些中小功率的电子电控上已经有批量的应用,并且市场表现也挺好。但是它在超过100kw的中大功率电子电控产品上应用的比较少,目前很多主机厂也在做验证,成功的话将来从中小功率到高功率都会有很大应用。比亚迪目前还是自己使用,别的车厂没有在用它的IGBT芯片。比亚迪自己的车应用率应该到不了40,在30左右,剩下的使用的是英飞凌的产品。中车之前做工业级的比较多,目前也在做车规级,但其产品目前还没有得到大批量的验证和应用。主流的主机厂还在观望状态。#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汽车芯片会议纪要20210818

提问环节:
Q:ST 马来西亚封测工厂又面临关停,对汽车行业有多大影响?
A:ST 工厂之前关停过一次,8 月 5 号复工,产能刚恢复 20-30 ,还没出多少货。今天接到消息突然又要关停,目前要求关停到 21 号,这对 8 月份出货影响非常大,8 月份后面芯片基本断供。对于相关零部件来说,可能需要到 9 月中下旬才能恢复。上周曾预测 ST 芯片短缺影响 80 万辆车产能(8 月份),今天又关停之后,影响可能要达到 90-100 万辆。这对汽车行业影响非常大。目前 OEM,包括 tier1,想联名给政府部门致信,希望中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进行协调。从产品替代角度,目前也没有解决方案。

Q:7 月份内地乘用车产量 150 万左右,如果 8 月份整个中国区影响产能 90-100 万,那 8 月份汽车产量是否意味着腰斩?
A:估计是的,影响非常大。

Q:ST 影响为什么如此之大?短板只有 ST,还是英飞凌也是短板之一?
A:英飞凌之前是一个下级供应商出现问题,但 8 月 13 号已经恢复,因为是下级供应商出现问题,英飞凌还有库存可以继续进行封测,而 ST 是封测工厂关停,现在整个 ST 芯片产品无法供应。ST 芯片是驱动芯片,行业内 tier1 如博世、大陆、万都的 ESP 都是选择 ST 的某一颗或同系列芯片。ST 驱动芯片在性能等方面要优于其它品牌供应商,而且这个行业资源不多,ST 芯片是平台化产品,在行业内占很大比例。博世的 ESP 产品在国内占据 70市场份额,芯片基本由 ST 供应,所以现在影响非常大,不仅对中国,对全球都有较大影响。

Q:博世 ESP 产品占据市场份额 70,还余下 30,车企是否能切换供应商进行缓冲?
A:其它供应商如大陆、万都的芯片也是来自 ST,所以切换了也没货。中国目前 80的车使用 ESP 产品,所以目前 80的车被 ST 芯片卡脖子。

Q:之前 ST 产能已经恢复到 20-30 ,部分产线又进行关停,会留多少产能?
A:关停的产线正好涉及 9369 这颗芯片,这是博世 ESP 在用的芯片,所以对博世的影响是 100。

Q:ST 通告说关停至 8 月 21 号,能如期复工吗?
A:无法确定,这次关停给我们的信息就是它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大,这已经是近期第二次关停, 所以能否复工不确定。现在马来西亚疫情控制不好,员工疫苗接种率低,工厂还有接近 1000 人

Q:大陆、万都 ESP 产品也像博世一样采用 9369 芯片吗?
A:万都是用同一颗芯片,大陆是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芯片,目前大陆所用到的芯片也停产。

Q:现在 ST 或车企还有芯片库存吗?
A:现货市场和渠道货非常少,车企手中没有库存了,现在有多少货会用多少货,目前还有一部分总成的库存,但这个月肯定会用完。

Q:博世、大陆、万都的 ESP 产品用的是 ST 芯片,国外也是用 ST 的吗? A:是的,它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

Q:马来西亚确诊人数在下降,目前有没有政府信息等来表明疫情对芯片的后续影响是怎样的?

A:疫情因素无法判断,从长期来看,ST 芯片供应肯定是向好的,但短期不确定因素太大了。国内和国外政府都找过马来西亚政府进行协调,但效果不太大。

Q:国产有没有能替代的产品,短期内做一些贡献? A:没有,这颗芯片目前没有国产的可能性。

Q:英飞凌 8 月 13 已经如约复工了吗,英飞凌的停产目前来看影响有多大?
A:从 tier1 的反馈来看,英飞凌之前的停产并未造成明显影响,之前停产的是英飞凌的下级供应商,也基本不存在复产后产能爬坡过程,因为不是封测工厂停产,基本上 8 月 13 号复工后,产能就快速恢复正常,所以出货没有影响。

Q:英飞凌能否把 ST 造成的短板给补充上?
A:没有办法,因为它是个木桶短板,现在有英飞凌的芯片而没有 ST 的也没办法生产。

Q:芯片从被生产出到装到汽车上,周期是多久?
A:这要看具体的零部件产品,如 ESP,芯片从马来西亚发货过来大概需要 2 天,产出成品 ESP 大概需要三天时间,再出货到主机厂生产汽车,总共大概需要 2 周时间。而有些零部件周期更长,
成品生产可能就需要 1-2 周。不同地域生产的芯片,物流周期也不一样。

Q:芯片从产出到装车需要 2 周,是不是意味着如果 ST 工厂现在完全停产,8 月下旬汽车产量还是在继续,而 9 月份才开始彻底断掉?
A:不是的,ST 工厂 8 月 5 号虽然复工,但出货量是非常小的,还没怎么出货现在又停工了。如果 21 号复工, ST 工厂从生产第一批芯片开始,之后芯片出货到博世生产零部件,再到主机厂, 可能就要 9 月中下旬了,所以从现在开始直到 9 月中下旬就不会有零部件总成交付了,影响非常大。

Q:在今天 ST 工厂未关停前,产能已经恢复至 20-30 ,8 月 5 号-17 号复工这些天能支持中国多少汽车产量?
A:芯片基本没有产出,因为刚复工几天,人员各方面还未到位,基本没有太多产出。

Q:芯片产出到应用的周期为 2 周,是否意味着现在 ST 停产,那么 8 月下旬-9 月初的总成产出会

断掉?
A:负面影响会更持久。虽然 ST 之前复工了,但是出货量非常小;现在再次停产,那么如果 21 号复工的话,总成停产会持续要 9 月十几、二十几日左右。

Q:新能源汽车中的低端车有安装 ESP 吗? A:没有。低端车可能连 ABS 都不装。

Q: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中搭载 ESP 的比例如何?8 月份新能源汽车受的冲击有多大?
A:主流主机厂的 ESP 装配率比较高,在 80以上。新能源汽车 8 月份受的影响无法确定,因为缺芯的量太大了,主机厂没有多少资源完成分配。

Q:博世 iBooster 的芯片是不是也由 ST 供应? A:是的,但是 iBooster 受影响不大。

Q:日系车受的影响如何?通过瑞萨这条线可以解决吗?
A:日系车受的影响也大,但相对没有国产车大。日系车受到影响主要是因为日系车也使用博世的ESP,但是体量不大。同时,即使是以 JIT 著称的丰田,也保有 4 个月的库存。

Q:没有其他备份或者产线做替代吗?
A:没有其他备份,9369 芯片只由马来西亚工厂供应的。芯片厂家的垄断势力大,Tier1 资源受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制动性的企业用的都是 ST 的产品。一整个芯片产线建设的投资很大,然而芯片的盈利并不多,约为 7左右,所以不可能为生产一个芯片做很多条产线。替代产品的开发周期也长,合资、外资品牌需要一年,国内需要半年。


Q:马来西亚这个停产的产线自动化程度是什么水平?
A:有一部分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但是人工还是比较多的。工厂总共三千人,停工前的复工率为 20 左右,其中一千多人为密切接触者,所以产出一直很少。

Q:马来西亚的英飞凌和ST 产线都只是封测产线吗?可以转移吗?稍微改一改其他种类芯片的产线以生产 9369 可行吗?
A:是封测产线,且不能转移。转移产线并不简单,因为厂家需要重新复制一条产线而不是单纯地搬设备,同时产线建设的投资需求很大,设备转移难度也大。现在 ST 在欧洲、中国深圳都有工厂,转到其他地方需要三年以上,选择新地点也是难点。最后,其他产线无法修改,因为它们也

是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并且已经满足不了市场了,所以没有额外的产能匀过去。

Q:马来疫情的消极影响会持续吗?什么时候能解决?
A:影响很大,但是目前无法预测那么远。现在只能看马来政府在疫情防控、复工上怎么动作。解决疫情消极影响的难点在于,长期来看不知道芯片停产会停多久。现在博世确实可以做一些替代, 但是这涉及到高额的平台产品开发费用和较长的开发周期,

Q:英飞凌的复工情况如何?
A:还好,部分零部件紧缺。英飞凌这边停产的下游供应商,目前该供应商已于 13 号已经复工,
虽然芯片产出一直紧张,但是没有产品受到显著影响。现在英飞凌的交期已经涨到了 42 周以上, 远远超出二十几周的原周期。

Q:造车新势力在芯片供应上是否比传统车企好一些?
A:它们的优势在于需求量比较小,当市场上出现一些货,它们扫到的话的话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在同样面对 TIER 1 时,它们的话语权比大型主机厂更弱,无法得到更多的资源,这是它的劣势。特斯拉的量比较大,但特斯拉是全球采购,在国外应该可以拿到更多资源。

Q:特斯拉也是用的博世的 ESP 吗?
A:不是,特斯拉的具体影响我不太清楚。

Q:ESP 的主流供应商是博世、大陆和万都三家,他们的芯片都是来源于 ST 吗?
A:是的,万都和博世使用的是同一个型号的芯片,大陆使用的是一个系列不同型号的芯片。

Q:他们没有办法切换成英飞凌的芯片吗? A:英飞凌在这方面没有比较好的替代产品。

Q:为什么之前这几家企业会把产品全部依赖于同一家芯片供应商?
A:这是因为在驱动芯片领域,ST 做的比较专业,从可靠性、稳定性、成本控制等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因此大家都选择 ST 的。目前各个供应商都在讨论替代方案,但经过分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去替代它。其次是从替代周期来讲,即便有一个芯片可以替代它,也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 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Q: 9369 也可以用于电子驻车吗?它是一种集成化的芯片吗,还是说 ESP 就是制动系统?
A: 现在博世的 ESP 9.3 平台就是集成了 EPB(电子驻车)功能。现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 EPB
外置,以便于更改芯片型号,由此形成了机械手刹。但是这只能解决一部分车型的问题。万都、大陆、亚太、比亚迪都有这种外置 EPB 的物料。我们从这些料中发现,只要涉及到制动系统,基本上都会涉及到 9369。

Q: 芯片厂在爬坡的过程中是优先供国外的车企,还是会均衡分配给全球的客户?
A: 我们从 Tier1 处获取的消息表明芯片厂确实会偏向欧美车企。现在在国际上,芯片厂都会寻求第三方的监管,生效规则是按订单分配;然而通过我们从瑞萨方面获得的消息,我们推测,中国区的一些订单会被忽略或减少,欧美地区的需求满足率(80)远高于中国地区的满足率(50),整体来说芯片厂还是会倾向欧美地区。

Q: 比亚迪受的影响是不是很小?
A: 相比起其他来说,好很多。但是比亚迪也缺货,缺的主要是转向芯片。比亚迪现在大部分用的都是 IPB,其芯片也是 ST 的,现在还有少许库存,但是到月底可能也就缺了。同时,弗迪科技也是做 IPB 的,所以这方面也会囤一些原材料库存。

Q: 哪里还可以紧急扫货扫到 9369?
A: 几乎没有。找到的也基本都是开包的,都不能用;Tier1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把库存用得差不多了。

Q:马来西亚停产对国内厂商来说是国产替代的机会还是冲击?
A:对于国产替代是好机会。以前国产和进口是纯行业竞争关系,主要拼产品、价格。现在在缺芯的大环境下,OEM 更多地意识到:要在供应链上减少卡脖子的情况,国产替代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所以只要不涉及、不影响特别关键的产品,企业可能会去主动识别国产化产品,即使不做替代,也可以做备份。所以对于国产化芯片,不管是 IGBT 还是 MCU 电源管理芯片,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契机。将来,只要有小批量的应用,不管是从成本上看还是从供货保障上看,国产都比进口的好一些。

Q:在 IGBT、MCU、电源管理芯片等细分领域,国内有哪些厂商的芯片做的比较好,未来可能用到车上?
A:目前来看国内在常规模拟芯片领域有比较好的方案的公司有杰发科技、矽力杰、芯旺微、兆易创新等。图像传感芯片方面,豪威科技 9 月份会有产品量产,功率模块国内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斯达,在中低功率电机上有批量应用,未来也会在一些大功率产品上进行验证。中车的芯片在理想和小鹏的产品上有应用,比亚迪的芯片有 40左右是它自己的电机电控在使用,这是国内的大致情况。

Q:您刚才在提到 IGBT 芯片时也提到了斯达、中车和比亚迪,这三家您比较看好哪一家?
A:市场化斯达做的比较好,它的产品现在在一些中小功率的电子电控上已经有批量的应用,并且市场表现也挺好。但是它在超过 100kw 的中大功率电子电控产品上应用的比较少,目前很多主机厂也在做验证,成功的话将来从中小功率到高功率都会有很大应用。比亚迪目前还是自己使用, 别的车厂没有在用它的 IGBT 芯片。比亚迪自己的车应用率应该到不了 40,在 30左右,剩下的使用的是英飞凌的产品。中车之前做工业级的比较多,目前也在做车规级,但其产品目前还没有得到大批量的验证和应用。主流的主机厂还在观望状态。

Q:在挑选国产化芯片时会介意像斯达这种公司没有自己的晶圆厂吗?
A:晶圆厂应该不会作为首选要求,目前不管在模拟芯片还是数字芯片方面,我们看中的是他们能否形成批量化的规模,对于晶圆厂是否有足够的话语权。对于一些单纯的芯片设计公司,也没有批量应用的,从供应保障的角度,他们可能拿不到太多的资源来量产化,这种公司我们会谨慎考虑。像斯达的晶圆是华虹供应的,算是国内比较大的企业,所以从供应链保证的角度来看斯达还是比较可靠的。

免责声明:本文不作为投资依据。

彼得·蒂尔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他走向成功而遵循的“创办初创公司的十大秘诀”。
【壹】你是你人生的规划者
你可以设定优先级。你有最大的自由来制定你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从而让你开启人生。蒂尔上大学时,在斯坦福大学研究过20世纪的哲学。
【贰】把一件事做到最好
创业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技术是全球业务。真正优秀科技公司会制造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做得好得多的东西。你应该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位置。
【叁】确保与你有联系的人适合你的生活和公司,并相得益彰。
蒂尔总是非常关注公司的结构。创始人与员工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并作为一个共同体开展工作。因此,蒂尔在投资之前会问那些创始人,他们是如何相识的。他觉得,一个糟糕的回答就是:“我们创办了这个公司,是因为我们俩都想成为企业家。”毕竟,根据蒂尔的说法,你不会嫁给在拉斯维加斯遇到的一个优秀的独臂强盗。他认为一个很好的回答是,创始人在很早以前就互相认识,而且就他们的商业理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在能力方面能互补(如技术和企业管理)。
【肆】追求垄断地位。建立一个具有极强竞争力、无人能匹敌的公司,然后努力让自己摆脱竞争。
作为创始人,必须要争取垄断地位,这意味着,人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特并且与竞争对手高度区分的公司,从而避免进入竞争状态。对于其他普遍准则而言会认同下面这个原则,即资本主义和竞争是同义词。事实上,这两者对于蒂尔来说是一对矛盾体。
【伍】不要做一个“假的”企业家。创办一个公司是因为你对一个普遍的问题能做出回答。
“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回答,对于“人们想如何开启自己的人生”这样的问题,蒂尔觉得没有说到重点。他觉得这一回答就和“我想发财”或“我想出名”一样。没人能用这样的设想来创造出一个成功的公司。蒂尔正在寻找的公司和企业家,必须已经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各企业和政府部门都无法解决,而他们想自己独自去解决这个问题。
【陆】对本质的评价要高于地位和声望。由地位驱动的决策不是可持续的,而且长远来看,是毫无价值的。
蒂尔自己也经历过。他先是在斯坦福上大学,然在曼哈顿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然后他问自己,为什么不再思考自己走的是怎样的一条道路?他太忙于那与规范和声望相符的事,而没有致力于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此,“先本质后位”这一课适用于他。
【柒】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集中精力来打败你周围的人,但是你付出了代价,即疏忽了有价值和重要的事。
蒂尔年轻时是一个优秀的象棋棋手,那时他就已经有很强的竞争观念。但对在中学、大学和后来在曼哈顿当律师时参与竞争的强烈关注,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
作为一名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他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他试过凭借其建立的公司和各种投资来摆脱竞争的压力,而且用独特的商业模式来经营这一切。因此,2013年2月,蒂尔获得了由美国知名科技媒体“科技症结”( TechCrunch)举办的克郎奇奖( Crunchie Award)的“年度风投人”大奖。
【捌】所有的趋势都被高估了。不要追求最新最热门的事情,争取对一个普遍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
蒂尔认为当前的技术趋势,如健康或是教育界的软件都被高估了,还有“流行”主题,比如面向企业客户的Saas软件(软件即服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如果这些变成了投资话题,那么蒂尔建议尽快逃离该领域。他把这些时尚词汇看作是扑克牌游戏中的虚张声势。“它们不想成为第四家狗粮公司,它们不想成为第十块太阳能电池板公司,它们不想成为圣弗朗西斯科的第一千家餐馆。”蒂尔得出结论:用这些众所周知的无关紧要‬的词汇来修饰自己的企业,通常有不好的商业理念作为基础。
【玖】不要拘泥于过去。专注于不起作用的事物,只会削弱信心。不要花太多时间分析为什么有些事物不起作用,应该勇往直前,改变前进方向。
在西欧,失败即亏损。一个人一旦失败了,就可以不必再开始了。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们经历的是另一种极端。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即失败是显而易见、富有教育意义的。蒂尔反驳了这一论点。蒂尔认为,失败会对人产生有害影响。尤其是如果一个人竭尽所能有所创新,然后不得不承认这不会成功时,这会导致负面的心理反应。蒂尔认为失败不能带来创立一家新公司的经验。他觉得失败由五个原因导致:“错误的人,错误的想法,错的时机,非垄断产品,产品效果不好。”
【拾】找到通往成功的秘径,永远不要随大流。
“每个人都试图通过小门走出去,但是在拐角处有一个无人使用的快速秘密出口。你应该总是能找到秘径。一路向前,去找这条秘径吧。”
那么初创企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创业必须要获得什么成果?在这里,蒂尔也有一个简单的成功公式:必须质疑陈词滥调,并彻底创新企业。#正果书堂##正果咖啡、茶##彼得·蒂尔传##彼得蒂尔##哈尔滨·正果书堂[地点]##正果书堂# https://t.cn/A6cGCXq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中和法强酸类和强碱类实验室废水可小心的中和到适当PH(3~11)后直接排放,若中和后的废水中含有其他有害物质需要做进一步处理。如某些重金属、可溶于水的易燃有
  • ”“……”反复来回几遍我终于知道她问的是“这么多纸箱你自己卖吗?”她就只能更加认真地和我说普通话:“这么多纸箱啊你妈妈?
  • 摩羯的感性永远是内心的一场戏,好比摩羯特别在意的朋友,如果这个朋友跟别人走得很近,摩羯会悄悄的观察,仔细的分析,默默地去比较这个朋友到底更在乎谁,但这个过程中他
  • 13.时隔多年我终于听懂了陈粒的走马,你以为我冷淡不够爱你,但等你成长以后才发现我一直在对岸等你成熟勇敢。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
  • 潮鞋|空军一号AF1白蓝涂鸦联名,真的爱了耐克詹姆斯联名[打call],千元中颜值颇高的款哦~蓝色控一定一定要安排上[爱你],这个蓝色真的蓝到心里去了~冬天就是
  • 不再去频繁的杞人忧天、意识到活着就是最好的、逐渐开始怕死、好吃的东西那么多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吃到… 可是今天他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小王这么喜欢快乐
  • #中海汇德里# 全家之域更高质的拾光所享,在项目建设之初,中海滙德里以诚意定制的初心,精研空间尺度,做到功能动线排布合理,全新加推建筑面积约139-262㎡复式
  • ”(环球网科技)《羊了个羊》全网爆火 创始人被母校制作展牌宣传最近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火爆全网,频上热搜,众多玩家熬夜玩了无数遍连第二关都没有过去,作为一款闯
  • 除了减重粉不知道哪来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恨意,我真没看到过其他还有骂他的说他不抗旗的,family business是破子说的 不知道pwar为什么总是和yin睡一
  • 工作人员对“这里去年高峰期一天能收到六七吨,今年三五天才收到同等量”的现象表示认可,“农民精心种优质稻并增收,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从种植到加工,从分拣到包装,
  • !!
  • 我睡不着也不敢睡,回想着谈恋爱和刚结婚的那两年的点点滴滴,仍是那么温暖,再看看现在,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今晚在手机电筒照射下的你,是那么的让我陌生,我找不
  • 叮叮,您有一份甜甜日常请查收 ♡♡ 甜到你心里₍ᐢ⸝⸝› ̫ ‹⸝⸝ᐢ₎你到底是有多喜欢我,为了见我又跑到我的梦里来你是我未完的相遇,倾尽佳话执笔,绘一场梨花
  • 12、原文:如果你变心了,我就会放手古风文: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11、原文:我很想你古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颜真卿的书法之美,源自于他的人品之美,就像忠臣烈士、道德君子,“不袭前迹,挺然奇伟”。现在有一些人甘愿做手机的“奴隶”总是盯着手机这一方寸屏幕,不愿深入广阔天地
  • 同时动感十足的“Particle Glitch”设计主题在概念车上使用的 23 寸轮毂也十分吸睛。受一级方程式赛车驾驶舱的启发,驾驶位置低、高性能的驾驶员视线和
  • [酷炫街舞给手][奥特曼][音乐]超级Niceの文案1.那就祝我们都能跟真诚的人硬碰硬2.山高路远 看世界 也找自己3.背道而驰 也要一路平安4.你要像太阳一样
  • 每个人的爱都很纯粹,袁善见最终也没有得到嫋嫋,他知道自己没有胜算,也从未放下过他,而是像朋友一直陪伴他,默默看着她;何昭君出自武将之家,为了守护百姓,只剩下了她
  • 跨上单车,戴上头盔将这座城市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再次阅读让工业园区里最具人文与艺术气息的细节如同光谱般在迎面而来的风中渐次展开城市骑行让我们回到户外在一段路线之中自
  •   精神层面不易幸福  命里八字偏财多的女命,表现为异性缘很好,有很多异性的仰慕者,可以说从小到大,身边总是有很多追求者,十分的有人缘,在事业上可以给男人带去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