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藏妈妈群像# 从中专生到南大硕士,自学英语30年,漫漫求学路虽远必行。

✨ #扇贝本周之星#✨ 第46期
本周宝藏同学 @安琪和萝拉

①年少时的英语初体验

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英语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又有一种高不可攀的距离感。

我从初中开始学英语,第一堂课便是学音标。书上的音标对我们来说就像古希腊的石刻文字,老师发音也不标准,念起音标来像是“鸟语”。没有标准音频,没有任何听说材料,只有一本教材,学英语是名副其实的“啃书本”。

幸运的是初二换了一位老师,她读的英语总算是清晰可辨。但是当时也不讲究方法,纯靠死记硬背,甚至很多同学会在单词旁边标注中文谐音字来帮助记忆。那个年月学英语太难了。

好在那时候中考英语也简单,没有听力和作文,也没有如今孩子们头疼的首字母填空,我依稀记得中考那年我的英语考了96分(满分100)。

1990年中考之后,我去上海读中专,因为父母想让我早点工作减轻家庭负担。中专是上世纪8、90年代的特殊产物,招收初中毕业生,四年学制,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在当时确实培养了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也能缓解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也耽误了一批渴望读书的孩子。

我在中专里学了两年英语,教材好像是新概念2。我们的老师水平不错,发音既标准又好听,和我的初中英语老师比起来,已经是天壤之别了。但因为是在中专学校,我们没有高考压力,老师也没有教学压力。人无压力便是混,只要大家期末考试都能及格就万事大吉。

我记得那位老师上课时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讲笑话、讲生活、讲段子,唯独不讲课本。每次距离下课还剩十分钟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般惊呼:“哎呀,快下课了,大家打开书本第几页。”就这样混了两年,感觉什么都没学到,我的英语水平没比初中强多少,不过反正将来工作也用不上,大家开开心心就毕业了。

②边工作边圆读书梦

1994年中专毕业,我踏入职场,从事财务工作。经济终于独立所带来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我发现和我一起进公司的新员工大多都是本市重点大学毕业生,再加上昔日初中同学纷纷考上了大学,我感受到了与他们之间的差距。骨子里的争强好胜让我决定快马加鞭参加自学考试,争取在同龄人本科毕业时同步拿到本科学历。

自考需要经过专科和本科两个阶段,专科课程中有英语,当时的教材是《许国璋英语》。虽然读中专时糊里糊涂地混日子,但为了应付考试大家都掌握了自学的本领,这个本领在我之后的自考中起了很大作用。

白天工作搬砖,晚上埋头啃教材、做题,我在四年里顺利通过了专科和本科自考的全部课程,1998年本科毕业拿到了学士学位。

那时已经接近千禧年,外资企业炙手可热。我在上海的一些同事从国企跳槽到外企,收入立刻数倍增长。出国留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最好的朋友就在那时去了加拿大留学。这些都给我很大的冲击,但我英语基础太差,距离留学的要求十万八千里,所以从来不敢奢想。

也曾想过去上海找一家外企工作,像电视里的高级白领那样,说着流利的英语,拿着可观的收入。但是在上海外企工作的朋友带着我和他的外国同事吃了一顿饭后,我退缩了。因为我根本听不懂外国友人在说啥,只能埋头吃饭。

如此种种,让我下决心要认真学英语。但是就像许多英文“小白”一样,虽然有了决心却不知道从何开始。没有老师系统的教学,没有合适的教材,没有时间去上课,全靠自己瞎摸索。我买了一个文曲星,没事就拿出来背四级单词。听说熟练背诵《新概念英语》是自学英语的捷径,我又买了新概念苦读背诵。

可惜这些尝试最终都没能长期坚持下去,但它们为我之后学英语奠定了基础。2002年我参加了南京大学MBA入学考试,没想到英语居然过线了,成绩还比很多全日制大学毕业的同学高,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成就感。

③ 和女儿一起学英语

闺女一岁时我开始给她读中文书,四岁开始读英文书。我给娃读英语也是被迫无奈,当时她迷上了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只愿意听这个故事,可是怎么也买不到中文版的绘本书,最后买到一本英语原版,为了孩子我只好咬牙上阵。

那阵子每次给闺女读书之前,我会先自己通读一遍,查好生词并标注好释义和音标,看懂大意,然后再给孩子读。读一句翻译一句,有些句子也拿不准,好在我熟悉电影情节,想来也不会离题太远。我并不强求孩子学会英语,主要是为了读故事本身。闺女所有的学前英语启蒙就是听我读各种绘本,上小学时连26个字母都不认识。

后来智能手机越来越发达,但我闺女可能是上天派来督促我的,她不肯听音频,一定要听妈妈读,无奈之下我只能继续给她读英语,一直读到她能够自己读一些简单的文章。

今年她上初二了,我还在陪她读书读报。每天功课做完,我俩依偎在床头读原版书或者英语报纸,是睡前最好的放松活动。而从给孩子读书到现在,我觉得自己的英语进步很快。因为担心自己词汇量不够、发音不标准,我也会尽可能地提高自己。所以与其说我给孩子读书,不如说我们一起成长。

2015年,孩子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了扇贝听力。

说来惭愧,读书时因为不考听力,我一直不注重练听力。工作之后的很多年,我一直想提高听力而不得法。一来找不到合适的听力素材,也不懂什么听力分级,早些年能听到的英文就是电视上的英语新闻,对我来说难度太大。二来我也没找到方法,只知道戴着耳机盲目地听,经常左耳进右耳出,听着听着就犯困了。

而扇贝听力的精听模式恰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一是听力素材有难度分级,二是听写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了听英文走神的问题,还可以帮助记忆单词。

因为知道自己水平有限,我选择从高中听力开始,第一天我就花了55分钟听了53个句子。高中阶段的句子简单,我基本每天都要听50句以上。偶尔白天没时间,我就在晚上女儿睡着后开始听。夜深人静的时候感觉听扇贝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当你能够听懂以后。

一转眼,我在扇贝已经打卡2031天了,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聚沙成塔,听力精听了5万句以上,阅读5000多篇,读了48本英文书,现在正和闺女一起读《哈利·波特》。她也是扇贝的小小用户,目前已经在扇贝读完了《哈利·波特》前三部。看着她从听妈妈读书成长为自己读书的初中生,很是欣慰。

④写在最后

记得1998年我去法国出差,一位法国女生问我:“When did you arrive?”我都听不懂。再回想年少时我对读英语、说英语的渴望和羡慕,那时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英语盲了。没想到多年以后,我居然能读原版书、听英语新闻了,也终于达到了那时所期望的——用英语简单交流的愿望。这几十年的自学经历,让我明白“时间用在哪里,哪里就会开花结果”。

通过学英语,我结识了几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英语爱好者,闲时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他们当中大多都已经为人父母,他们持续学英语的主要动力也来源于陪伴孩子,给孩子做榜样。

有一位妈妈让我印象很深刻,她是山西某城的养牛专业户,家里有一个牛奶厂。她的英语基础很薄弱,是从初中单词开始学起的。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她就已经完成了扇贝打卡,那是她送奶之前的学英语时间。现在她已经可以读高中难度的文章了,儿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很上进。

我闺女也可以说是我这漫长学英语之路的见证人,从为她读书到现在一起读书,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快乐的亲子时光之一。我很享受和孩子一起学英文的过程,并且为我们感到骄傲,因为我们一直在相互影响,一起进步。

“妈妈”这个身份总会和“无私”“奉献”等字眼挂勾,但我想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自我牺牲,而是彼此成长。这周日就是#母亲节#了,顺祝每一位母亲节日快乐。 #母亲节礼物#

#思想者互动[超话]#【中国第一寿星】阿丽米罕·色依提,女,维吾尔族,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光绪12年)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拍昆吾伊拉村人,现年133岁﹙2019年﹚。

老人爱唱情歌也爱孩子,一年四季喝冷水,老人心态和身体都比较好。唱情歌、逛巴扎,走亲访友讲笑话,这是老人生活常态。阿丽米罕·色依提老人从2010年起,已经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老年学学会公布的全国十大寿星排行榜第二名,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寿星,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今日份记录
a.国庆结束后的第一场会议,很不幸的被我林总cue到,“那个霁虹今天你来主持吧”。然后迅速在脑海暴风搜索话术,心太累了小邱。小邱实在不会讲笑话,周五会议要引的话术也想好了,反正不管我讲什么,部门都会很给力的假笑我的字真是写的跟飞一样emmn
b今日份最开心的就是我等的书打折啦啦啦~果断下单
c.五点半下班,五点发了个群问部门吃不吃下午茶, 一直等到六点变成晚饭了,在公司吃完再走…然后在电梯口等电梯的时候遇到了我林总(老板)跟胡总,林总进了电梯,里面站满了人,接着胡总(我琢磨着他得有200斤)犹豫了下也进了电梯,还讲了句“我怕它响”噗……我站在电梯口憋着笑,林总站在里面看着我笑着问“你不进来吗”连忙招手,不了不了,电梯关上那刻我就爆笑了。然后同事桂花告诉我,她站在通道的时候听到老板唤了她一声,在看到我之后,老板什么都没有说了,她在想老板当时想跟她说什么呢,我说他可能看你这么晚才下班,想问你要不要一起吃饭,结果看到我他就不想这么问了。然后,以下是桂花的补充猜想[哼]:
“林总肯定是看到你,想到卧槽这个霁虹居然也还在,那可不能请吃饭,请她不得多点四五个菜,不得亏死,她饭量那么大。算了算了。车也坐不下,不请了不请了”
我???
d.杨舒骅最近拍的照片深得我心,太像我陈法蓉跟张敏姐姐的低配版了,赞赞赞
e.新拆的弹力带实在是太臭了我去,一股子鱿鱼死海鲜味,放下了手还有这个味啧啧啧
f.从家里带来的虾干和腊肠,方便面也要煮的精致[馋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向上对接国家顶级节点,向下对接各企业标识解析系统,旨在建立汽车零部件行业标识解析体系,通过赋予每个企业、每个产品、每台设备、每个人员
  • (其实,并不是所有心止都要专门说出来的,有时候是做不到,有时候是不懂怎么做)而与此同时,在马董之前的心动对象橙子身上,却出现了唯一的一次危机。对比其他男嘉宾,就
  • 在这儿住了六天,他到养父的坟前磕头,又去看望了几个姐姐哥哥,还看了龙雨村的乡亲们。打听到孙少兰刚生了个女儿,也在随军途中。
  • 衔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到底有多少?你看看,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或者是赚大钱,或者是饶有声望,难道他们不需要经过所谓的奋斗的过程吗?那些当歌星、当影星的要努力的充实
  • #2022新年焕新季##春节休闲去哪玩##2022旅行第一站# To:糖糖 小宇谢谢你们让我们成为你们的家人谢谢你们陪我们度过慌忙和幸福的一年 一周岁了尽情的感
  • CALCiO2000.12(选译) 你认为足球已经失去兴趣了? M:我不这么认为,但是在商业支配球场,表演的要素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必须要注意这两点。 第
  • % ΔRΔBICΔ Beijing Taikooli kiosk ----#ΔRΔBICΔ#arabicacoffee#arabica#arabicachina
  • 78岁的首批金话筒奖获得者虹云和83岁的我国第一代电视工作者陈铎也双双亮相,两位老艺术家携手再现中国纪录片高峰《话说长江》的经典合作,特意为首届老年春晚带来一首
  • 通过以上3个维度,精选出了3只潜力名单,更新在了今天的这份《2022年低价股核心名单》中,及时领取!复盘了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筛选了十只,目前股价都在十元
  • 今年萝卜白菜喜获丰收,驻村工作队依托单位食堂采购白村产的白菜、萝卜、鸡蛋、鸡鸭等农副产品,多种方式帮助脱贫户销售。为帮助辛集乡白村调整种植结构,平顶山市疾控中心
  •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整体来看,军工板块在军改后需求快速增长,收入利润在2020年出现显著 的提升,2021年上半年延续了这个趋势,维持业绩的快速增长。十四五期
  • 22.不愿往事扰 余生只愿笑 xx岁的自己 往后希望你活得烈马青葱23.人生短暂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吧 生日快乐 我对自己说24.愿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7
  • | FlickrP2P3:“没吓到你吧” | Flickr@ David Lehrian、WikiP4:不过就连海洋恶霸也逃不过变成食物的命运。不过,为了保持这
  • 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有公德心、公理心,但是社会上的全部人都是坚守自己利益的,所以我们明明知道盲从购房对经济有伤害,但是还都往这个大泡沫里吹气,为这种野蛮的行径添砖
  • 你都还没有开始挽回,你怎么就知道不能挽回成功了呢。.[礼物]当一个人有迫切心理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尤其是在挽回的时候,他怕自己不快点挽回成功,对方就和别人跑了。
  • 中国电信西藏公司承建的昌都市智慧教育项目通过建设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远程同步课堂等软硬件设施,弥补了昌都市教育系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短板,提升了
  • 被外界社会、被主流价值、被周遭的环境,时时刻刻影响着,认为:“我必须要有这些,如果没有,就会.......”但真实情况是:只要你持续努力的认真工作,那么,没有那
  • 【商品】 养颜即食燕窝正品金丝燕窝【价格】原价【89元】券后价【39元】【领券下单】:【淘口令】¥GJXM05KhFB3¥【推荐】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温和滋养,
  • 我从书架上看到很多很不错的吸引我的书籍,其中历史有关读物很多,包括近现代自甲午以来的很多思想类读物和叙事作品,拉贝先生的这一本其实我7,8岁时就知道其存在,但是
  • 男神2:茅子俊饰魏良弓,感情充沛自然,眼睛像水龙头,眼泪说来就来,演技细腻,感染力强,观众容易入戏,容貌俊雅不乏男人刚强,有点像黄宥明,有王一哲的柔性与灵性。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