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杭州就成了临安】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一见杭州误终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自古以来,杭州城就让无数文人墨客“折腰”。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的词将杭州的繁华展示在世人面前。
苏东坡更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在杭州住上七到十天。
杭州这座建在“西湖”里的城,就像是一个“大家闺秀”,那种沁到骨子里的美,只有亲自来一趟,才能体会。

“一入秋,杭州就成了临安”
杭州,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都说江南没有“秋天”,永远都像水墨画般,淡然幽静。
但是杭州的秋,不仅被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刹寺庙装点的韵味十足,还花香四溢,满城金黄。
让人梦回临安城。

杭州的秋,是藏在岁月里的温润和美好。
就像雨后的龙井,需要细细品味。

杭州的秋天,是一场桂雨飘香。
杭州的秋天总是静静地来,不知不觉,没有明显的过度和急转,不像北方那样四季分明。
所以江南秋天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淡薄而高远,含蓄奔放但不张扬。
别的地方都是一叶知秋,到了杭州却成了一香知秋。
若你闻到了桂花甜蜜的味道,那就代表杭州的秋天来了。

「满觉陇」的桂花最绝。
每到秋天,千百棵桂花盛开,香满空山,落英如雨,美哉妙哉。
在粉墙瓦黛的满觉陇村喝一杯桂花茶,吃一块桂花糕,看着满陇桂雨,着实是一番享受啊。

杭州的秋天,是一条走不完的路。
一阵秋风,满城桂雨后,杭州的秋韵更浓了些。
三千余米长的「北山路」,被秋天赋予了“灵魂”。
路两旁的法国梧桐,缓缓飘落,不知不觉间就铺满了整个街道,这也是北山路一年中最美的时刻。
更是杭州城最浪漫的一处地方。

与北山路遥遥相望的「南山路」,是杭州城内最风花雪月一条路。
微风轻拂脸上,阳光照的人暖暖的,走累了就随便找个咖啡馆,喝杯热饮,然后看窗外的人来人往。
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岁月静好。

杭州的秋天,是一座千年古刹。
当满山绿树换上新装,红黄绿交相辉映,映着寺里的红墙黄壁,这也就意味着到了「灵隐寺」最热闹的季节。
秋天的灵隐寺禅意更深。
尤其是一场秋雨过后,落叶满地,僧人踏水走来,仿佛暂避这浮华世间。

走在寺院内,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还有是不是传来的钟声,都让人的心不自觉的安静下来。

杭州的秋天,是一抹枫红。
在杭州城边藏着一处秘境,到了秋天,这里流水淳淳,山鸟嘤嘤...
红透的枫叶将这里幻化成了一个绝美的流丹世界。
这里就是让人可以诗意栖居的「九溪十八涧」。

阴雨天的时候这里还会变得雾气朦胧。
迷离的雾气似纱如缎地笼罩着斑斓的树、蜿蜒的路,好似来到仙境一般。
没事来这里走走吧,感受没有喧嚣的生活。

杭州的秋天,是一地金黄。
如果说北山路是杭州最美的路,那么「朝晖公园」的银杏大道就是最亮眼的。
到了秋天,绵延百米的银杏林渐渐的变成了金黄色。
秋风一吹,银杏叶缓慢飘落,落得满地金黄,踩在上面,就如同走在黄金大道上一般。

杭州的秋天,是一湾芦花白。
西溪且留下,春夏的姹紫千红的绿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神仙地方。
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秋天的「西溪湿地」才是最有韵味的。

当300多亩芦花开始泛白,秋风吹过,芦絮摇摆,宛如飘雪一般。
“秋芦飞雪”说的便是如此。
坐着摇橹船在蜿蜒曲折的芦苇荡中穿行,听着水上越剧,欣赏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

杨万里说的没错,杭州的秋天就是:
梧叶新黄柿叶红,
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
绣出西湖三四峰。
杭州的秋天,就是一首诗。
诗意就藏在一场雨、一条路、一座古寺...中,它的美体现在无时无刻,藏在每个角落里,需要你去慢慢发掘。

“临安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虽然在不断的更替,但是杭州也在随时幻化着美好。
天地俯仰之间,这里也在时时刻刻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卯时
太阳刚刚升起
这时的杭州刚刚苏醒,太阳还晕在晨雾里,发出微弱的光。
「西湖」上的雾气还没有散去,远处的高楼映衬着这份朦胧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神秘。
漫步在湖堤旁,烟柳画桥,让人沉醉。

辰时
巷子里的美味
辰时,是最适合吃早饭的时间。
这个时候,「杭州的老街」上早已充斥着各种香气...小笼包、泡饭...每一种食物都在勾引你的味蕾。

巳时
城市逐渐醒来
到了巳时,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杨公堤」上虽然车水马龙,但是经受了风霜的它却呈现一片静谧的秋色。
秋雨过后,杨公堤还会再下一场梧桐雨,似乎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杭州城的人,秋天来了。

午时
唤醒味蕾的时刻
这个时候,工作了半天,正是需要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来尝尝正宗的杭帮菜吧,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
毕竟这个世界上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未时
阳光正慵懒
杭州午后的阳光格外温暖,没事小憩一下,或者找个有落地窗的咖啡馆坐下。
捧一杯热饮,看街道上梧桐飘落,行人如织,也是一种享受啊。

申时
太阳开始偏西
杭州除了现代的街景还有「古朴的村镇」。
当斜阳爬向斑驳的古墙,砖木瓦房就像是被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温暖十足。
在城市呆累了,就来这里住两天,远离纷扰,回归本心。

酉时
太阳开始落山
在杭州,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千岛湖」最美的时候。
夕阳将水面染得通红,从远处看水天相接,格外壮观。
躲在屋子里的人,都会来奔赴这场视觉盛宴,在落日的余晖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戌时
华灯初上
晚上,才到了杭州最热闹的时候。
街道的霓虹灯纷纷亮起,整座城市顿时光彩四溢,叫卖声、音乐声...虽然嘈杂却不觉得刺耳。
因为这些都汇聚成了暖心的“烟火味”啊。

亥时
深夜食堂
这个时候的杭州已经开始逐渐安静下来,人群逐渐散去,城市的火树银花格外显眼。
但是即便再晚,杭州的小巷子里也会藏着一些为深夜奋斗的人准备的“食堂”。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这是杭州给予深夜的温柔。

子时
今明的分界线
这个时候,整座城市几乎都安静下来。
位于吴山之巅的「城隍阁」在群山的映衬下,日夜守护着这座城。

丑时
城市彻底沉寂
丑时整个城市开始进入深度睡眠模式。
街道上偶尔经过的车辆,不知道是迫不及待的回家还是又要离家为生活奔波。

寅时
大地开始苏醒
寅时的天空已经开始变得微亮,朝阳也在努力升起。
这个时候「桐庐」已经被温暖的光晕晒成了暖橙色。
周围的青山绿水在阳光的映衬下,就像是一幅还没睡醒的彩色水墨画,美好的难以言喻。

其实不止是秋天,杭州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它就像是一个大家闺秀,既有古朴典雅的一面,也有现代时尚的一面。
华而不浮,落落大方。

苏轼的那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从古至今杭州都受得起。
所以没事的话,就来杭州小住几天,认真的感受这座让人着迷的城。
也给自己的心好好地放个假。
阅读全文:https://t.cn/A6bb9cQm

近日,备受咱们太原人关注的

植物园传来好消息:

今年国庆节

万众瞩目的太原植物园即将开门迎客

届时,咱们也拥有属于自己的植物园
就在家门口
也能一睹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特有植物

5大建筑群

25个专类园

2730亩,堪比三个迎泽公园

开园后,主展馆的3个温室植物馆
将展出1100多种植物
未来,植物园将收集8000种至1万种植物

总面积约2730亩的植物园有五大建筑群
分为入口管理区、植物科学分类区、
植物科学应用区、植物进化展示区、科学实验区五大功能区域
建成有月季园、宿根花卉园、槐香园、
树木园、攀援植物园、菊园、百草园等25个专类园
太原植物园位于晋源区太山脚下

北起风峪沙河以北100米

南至太古公路 西起风峪沟口

东到旧晋祠路

总面积约2730亩

相当于三个迎泽公园大小!

设计定位为集园艺观赏

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

综合性植物园

三大露珠镶嵌湖面

经过风峪河快速路,来到晋阳大道

进入太原植物园主入口

刚下过雨,刚铺的草皮绿茵茵的

登上主入口观景平台——植物园的核心区

静静的湖边镶嵌了三颗形态各异的“露珠”

三颗“露珠”分别是热带植物馆、沙漠植物馆和珍稀植物馆

三座“露珠”建筑的规模由小到大

直径分别为43米、54米、88米

如此跨度的壳体结构

建筑师试图用全木结构来搭建这3个壳体

原有的储煤坑被改造成一个景观湖

湖水域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

湖面将种植80多种水生植物

太原植物园共有4片湖域

另外3片湖域位于滨水餐厅、丁香园、游客服务区

通过一条水系将湖域串联起来

在太原感受“热带雨林”的魅力

进入最大的“露珠”建筑——热带雨林馆
湿热的空气中
热带雨林独有菩提树、绞杀榕、树抱石、鸟巢榕
以及带有毒性的“见血封喉树”
搭建起热带雨林的骨架
配以热带乔灌木
在各处摆放具有非洲风情的铁艺造型摆件
呈现出多彩、浓郁、繁荣的视觉景象
仿若走进原始森林

这个占地面积约5500平方米、高度29米的温室区域

分为热带雨林奇观区、热带雨林群落模拟区、

飞瀑观景区、趣味植物区、

棕榈花园、热带水生植物区

花卉室的工作人员介绍:

这里是一处观果区

栽有西印度樱桃、铁木瓜、铁西瓜、槟榔等

届时还能看到老桩开花结果的奇特景观

在太原,走进“沙漠奇观”

三座“露珠”建筑之间有连廊衔接

每座“露珠”有通往顶部平台的环形旋转坡道

便于游人从高处观景

顺着廊道,来到面积约2500平方米、高度15米的沙漠植物馆

打开“露珠”建筑的玻璃幕墙天窗

阳光照射进来

黄沙上,奇异的仙人掌尽情地展示着

沙漠地带植被热烈、粗犷、顽强的生命特质

这里分为澳洲、非洲、美洲和亚洲沙漠植物区

典型植物有油橄榄、巨人柱、大腹木棉、猴面包树、

天伦柱、武伦柱、沙漠玫瑰等

沙漠植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从西班牙引进的油橄榄

象征和平

像这样高2米多、宽4米的树形,树龄超过了百年

据介绍

植物园从澳洲、美洲和非洲引进的沙生植物都要经过病虫害检疫

同时经过“重剪”,减少叶片

以便在运输中减少水分的蒸腾

这些植物从今年5月到现在

已经陆续运抵植物园

首次亮相太原的珍稀植物

进入珍稀花卉馆

“新、奇、特”的植物令人眼前一亮

场馆中央,是一株用荔枝木搭建而起的景观柱

里面藏着整个场馆用作通风的“回风柱”

3个温室展馆的植物中,大多都属于珍稀植物

这里集中展示的属于微观珍稀植物

可以近距离去观赏

比如展示的食虫植物、蕨类、兰花凤梨等

此外,该馆还专设一个季节花展区

根据四季变化:

春天展出球根花卉植物

夏初有艳丽的三角梅

秋季有观果的珍稀植物

在三座展览温室附近

还有一座滨水餐厅

可同时容纳近500人用餐
作为山西首个植物园

太原植物园将填补我省没有植物园的空白

联动周边,一起苏醒!

(图源:住在太原)
据了解,太原植物园位于晋源区

与晋阳湖、汾河景观三期、蒙山、

天龙山、太山、明太原县城等景区已经形成连片

生态、旅游、文化建设更是在不断大步向前

太原朝气蓬勃,处处呈现着生机和活力

这片区域就要苏醒了!

期待国庆期间,太原植物园的建成开园

到时候定会是太原又一座新地标!

对于这座太原乃至山西首个植物园

你期待吗?

【折扇中的名利场】
  扇子最早称“翣”,也叫扇汗,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商代的一些史料中可以看到,权贵之人的马车上有一种类似大篷子的仪仗之物,也有说是利用其引来之风给马解暑。出土文物中与现在的扇子形制最为相似的是一种竹扇,扇面是梯形的竹编,叫做“箑”。后来多见的纨扇、羽扇、团扇等都是由箑发展而来。
  现在多见的折扇,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之前有误传是从高丽传过来,实际上是从日本传到高丽的。最早的关于折扇的史料见于宋代的壁画、造像石和漆盒上。“折扇的实物能见到比较早是明朝的,但是流传下来的成扇很少,能见到的一般都是扇面,如果能见到一把明代的成扇,在成扇收藏圈里算是很高的等级了。”北京诚轩拍卖中国书画部经理刘尧对记者说。
  如果说扇子最早是一种仪仗或纳凉工具,纨扇、羽扇是结合了手工艺的工艺品,那么当扇子与书画、雕刻,特别是名人书画结合在一起之后,则是从工艺品到文化的演变,也是从这之后才有“文人扇”的称谓。而这种结合,更多是体现在折扇上。
  明朝时,折扇还是小范围的流行,“一般流行于书画界或者文人士大夫”,流传下来的扇面也是作为书画家作品而流传,精工扇骨并不多。清朝中后期开始,折扇普遍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刘尧介绍,“现在能见到的晚清的扇子就已经是方方面面了。一般扇子上都会记载送给谁的,所以能看到书画家也有,才子、巨贾也有,尤其是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对这些文玩雅物十分追捧,会专门找书画大家订制一些扇子。”
  精致工艺无所不用其极
  折扇传到中国之后,在中国得到极大的发扬,日本折扇反而渐渐衰微,改为更类似于团扇的日本扇。“书画名家和扇骨工匠将扇子制作发扬到了一种很极致的状态,从大小、工艺、材质上都非常考究。一把扇子从扇骨到扇面可能涉及有十几种工艺,比如扇骨锉金银丝、竹胎雕漆、竹骨浅浮雕等,基本上能用于器物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都可以在扇骨上体现。”
  折扇的扇骨,即是折扇拆掉扇面之后的部分,最外侧的两根称为大骨,中间的为小骨,小骨插入扇面的纸口,大骨固定扇面两端。扇骨常见材质有竹子、檀香、象牙、玳瑁、紫檀、红木等,以竹子最为多见。“竹子韧性很好,收缩性适中,意象清静、素雅,与中国文人贴合最为紧密,所以成为文人扇的最多选材。”刘尧介绍,“而且竹子适合把玩,时间久了,人与扇之间的交流会逐渐浸入扇骨,形成包浆,呈现温润之感。木质的扇骨也会有包浆,但没有竹制的温润,紫檀、红木的小骨时间久了之后还比较容易断裂。”
  一般有7骨、9骨和14骨扇,以14骨扇(以小骨算)最常见,是标准扇的骨数。7骨、9骨扇子比较少,与曾经的日本折扇会更为接近。
  工艺上,比较常见的就是留青、浅刻等,也叫平雕、皮雕。所谓留青就是把竹子最外面的青皮留住,雕刻成纹饰,与其它部分的竹肉形成双色对比。竹肉的颜色变化很快,而竹皮是很缓慢才会发生变化的。就像现在很多器物的盘玩一样,当人的汗渍、油渍浸入其中之后,竹肉与竹皮之间的反差会越来越大,是当时制扇的一种工艺。刘尧拿出一把留青工艺的古扇,是北方竹刻家张志渔的作品。“这是留青的一种,叫做沙地留青,所谓‘沙地’就是不平滑,在竹肉的部分特意刻出坑坑斑斑的感觉,当时的金石学盛行,故意制造出这种腐蚀的感觉,沙地留青在当时最常见的是用于铭文、青铜器钱币等。”扇子好玩的地方一方面是扇骨,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扇面。书画圈里自古有“一把扇子三尺画”之说。意思是说,与扇子相同大小平尺的画,画如果卖一块大洋,扇面就要三块大洋。“可能是因为扇子在方寸间的表现更为精致、复杂、完善。而且扇面的扇纸上要刷一层矾,使扇子在以后的使用中不容易吸水且更为耐用,但这就造成在扇面的书画中的不发墨,水墨的渲染基本达不到,所以扇面题材中大写意较少,但画工要比一般的画更细。”
  刘尧给我们展示了一把50年代的扇子,上面有齐白石的画作。扇子的扇纸因为时间的累积已经泛黄,像是上了一层淡古色水彩,刚好收干成氤氲的纹路。画作细腻清晰,因为刷矾的缘故,扇面似有亚光,国画颜料虽渲染不佳,但绘制轨迹却比宣纸上的画更亲和、更明晰,“距离”近得令人兴奋。在扇子一侧离扇骨最近的一折里,透过阳光,可以看到扇面的里层有一行小红字,刘尧说,这是扇庄的字号,一般的像王星记、荣宝斋等,有点像现在的产品商标,在另一侧还有这把扇子的材料记载等,都是印在扇子内层的,很像防伪标志。右上角还有一个很小的红印“百扇斋主”,是收藏印。“扇子用纸是四层,正反两面之外中间还夹两层,扇庄会把自己的‘logo’印在上面。”
  刘尧拿起一把最近刚参加拍卖的扇子,扇子正反两面一共有四位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分别是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汪溶,两两之间间隔了同样尺寸的洒金纸,“这把扇子画得精致,是分别邀请当时名家画的,空着的部分应该是请人写书法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人。”
  这种扇面叫集锦扇,也叫“珠联璧合”。就是找当时的多位名人一起创作一个扇面。这种扇面有时候还会用特制的扇骨形制,即隔景扇扇骨,即有两个小扇骨是露在外面的,将扇面自然地分成区块。隔景里留白的地方用来绘画,而写字的地方则多用金粉,冷金、泥金和洒金几种,洒金更细小一些,这样一把集锦的扇子就愈加错落有致,非常美。“刚刚拍了一把16个人共同绘做的扇面,但是合作而不是隔景,隔景一般会找四个最能画的画,四个最能写的人写。”
  为了扇子更美观,有些用扇子的人还会在扇柄下面拴一个扇坠,有琉璃、碧玺、象牙等材质,做成小的雕刻坠在扇柄。扇柄还可以镶嵌翡翠、玳瑁、棕竹、犀角、象牙等贵器。扇柄也有不同的形状,圆形的叫“和尚头”,还有楔形,平形等。讲究的还有用扇套的,一般是锦缎的,也有是刺绣。
  名利场上一张名片
  刘尧小心地拿出一把特定尺寸的大平尺扇子,由于年代较远,扇子的小扇骨已经有一些裂痕。“北方太干燥了,对扇子的保护并不理想,沪宁杭一带的气候最适合扇子的保存。扇子太干燥就容易形成断裂。”刘尧小心地打开着扇子,扇子在他手中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声音,就像是一把年代久远的古琴,撩拨着时间的音弦。“这把扇子在当时应该是一把定制的扇子,一般的扇子都是0.9个平尺,这把扇子要到1.45个平方尺。”刘尧说,所谓平尺,就是扇子打开后两个大骨最上端之间的距离乘以扇幅的长度,用行话说就是尺半,即一尺半。0.85-0.9之间的扇子则叫做尺扇。扇面是吴昌硕的花卉,墨色奔放。
  为了与这把尺半相对比,刘尧又拿出一把很小的象牙扇,“如果说刚才那把是大老爷们用的,这把就是淑女用的,叫坤扇。小家碧玉,很秀美。”在画面题材上,尺半上吴昌硕的画显得疏放有力,而这把坤扇则雅致清淡,正面是一幅莲塘图,背面是清秀的蝇头小楷。以前的人讲究,不同的季节、场合都要拿不同的扇子,这幅莲塘图的象牙扇,应该是夏天用的。
  刘尧说,扇子在晚清到民国的交际场合,就像是一个人的名片,“扇面是请谁画的,书法是请谁写的,扇骨是谁刻的都是持扇者身份的象征,见面一抖扇子,就像是一个亮相。很多扇骨、扇面极精的,都是当时的巨贾或政界名流所用。”
  “更讲究的人初一、十五出门带的扇子都不一样。我曾经见过一套鼻烟壶,是一个官宦人家的旧物,一套30个,每一个都不同,每一天换一个。”刘尧说前段时间听一个民国遗风的老人家说,以前家里年三十是要挑选第二年的碗样式的,每年要用不同的碗。
  手边的一把老山檀木的扇骨,随着空调的缓风将檀香味到慢慢布置在房间里。刘尧说,“这个扇骨的手感非常好,扇骨手艺曾经一度失传,那个时候的扇骨我见过,用老北京的话说就是‘乍手’,而这把扇子手握的部位就十分贴合,弧线考究,随手。而且这个檀香,随着风徐徐吹过,还有淡淡的香气。所以原来的人,真是非常讲究。扇子发展到这个阶段,绝对可以说是扇文化了,不仅有实用性,彰显身份的作用也得到极大的发挥。”
  折扇收藏
  刘尧入拍卖一行已有八年光景,但他说只能算一个入门。在他见证的这七、八年里,扇子的价值翻了5-20倍。“去年卖了一把徐悲鸿的扇子,245万。刚才那把吴昌硕的扇子拍到了150万,如果刚入行的时候,这把吴昌硕也就是20万左右。”
  在收藏领域,现在国内有几个行家是专门做扇子收藏的,还有做专题收藏的。北京有两三个,天津有两三个,上海也有。与其它古玩收藏相比,成扇的收藏家特质比较鲜明,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独具眼光的成功人士,像刚才的那把集锦扇子上盖着收藏印“百扇斋主”的,就是一位专门收藏扇子藏家,曾经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开过扇子的大展。
  “比起简单的一幅画,扇子承载的文化基因要多很多,是可以拿在手里把玩的,有肌肤相亲之感。”在刘尧的印象中,最近的几次拍卖会上,总会有一小圈作风相当老派的“小孩儿”:20岁出头,拿着一把好扇子,可能还在扇套里,吊着扇坠子,就来拍卖行看预展了,一步三摇、三五好友、相互把玩,嘴里还说着“你看看我新得的这把扇子怎么样。”
  “北京、上海、天津都有这样的小圈子存在,他们已经不再是只关注豪车名包的‘富二代’,而是好雅玩。这种现象如果不加入其它社会评判因素,对于老手艺和中式传统讲究的生活方式来说,是一种复兴。在民国的时候,之所以扇子做到了那样的登峰造极,精致到无所不用其极,其实也是富商、高士的追捧。只是那个时代的'炫',更雅,更会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俄“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丹麦海域发生泄漏】Les autorités danoises ont demandé aux navires de s'éloig
  • [馋嘴][酷炫街舞给手][圣诞老人]#任嘉伦[超话]#[送花花]#任嘉伦无忧渡# [送花花]#任嘉伦请君# [送花花]#任嘉伦陆炎#[送花花]#任嘉伦宣夜#
  • 又不是我让你填表的…你不填不代表别人不用填啊…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学校高校通还来评论哈哈哈哈哈(只能说哭笑不得了,又被气到又被温暖到)#商务印书馆新书早知道#
  • 据报道,在此次展示的14个项目中,一半与儿童用药研发有关,聚焦解决我国儿科医疗领域“卡脖子”难题。据此前中国首份儿童慈善需求报告显示,中国0~14岁儿童达2.2
  • 有人说,钱就是万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还有人说,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少了它就活不下去。在一段关系,最重要的不是外貌,也不是面包,甚至不是忠诚与否,而是分享
  • 我让他再修养一段时间,他说公司需要他来运转,得想办法挣钱,往后每个月三万多的医药费,不能坐吃山空,只有卡里有钱了心里才踏实。#日常碎片plog#全国那么多考点就
  • #脱发还能再长回来吗# 我想说的是为了长头发,我尝试找了十几种方法,那时候头发没长好,女朋友也没了...这也是我切身感受到的脱发可能会对二十多岁的小伙造成的另一
  • 杀疯了的本周末买了核桃黑芝麻买了眼霜A醇古田森要开始护肤了丑比穷可怕变美才能心情好人生的难处在于每件事都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能做好身材 皮肤 工作 知识 社
  • “这是车位,不是人位,你敢占我就敢撞!你人占着车位不让别人停,钱又不出,有什么理由占位?
  • 。先看瓜田规则:1⃣️多次违规,屡教不改。
  • 你我的缘分终究是要延绵下去的,不止因你奶奶是我父亲乳娘,这哺乳之恩岂能忘却,更是你我拥有相似的经历,按你的话说是“同病相怜”都是自家奶奶一手带大的,由此在父母在
  • 这位一进厂就和高塔、管道、技改、升温硫化等化工专用词打交道的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冯伟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工人的成长环境和上升
  • #日行一善[超话]# [给你小心心]#阳光信用# [给你小心心] #每日一善# [给你小心心] 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经拉开,就一定要积极的演出;既然脚步已经跨出
  • 2022年化解太岁没有预约朋友请抓紧了、预约即将结束、结缘微信:15677377295果有果爱香檬原汁我喝过,体验感不错是非浓缩还原的瓶装果汁。台湾香檬可能很多
  • 是目前我觉得最容易做且好吃的一道菜,继续修炼一下说不定就能做给爸爸妈妈吃了。但那都是外在的条件,如果你不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即使你学了再多,都只
  • 今日卡路里已️,沙冰➕小吃,翅包饭/笋,麻辣烫➕麻辣拌➕果冻,这个月暂时不约了[捂脸]AM.弟弟‍♂️:现在出发,带上老妈,沐沐一起去玩啦我‍♀️:太热了,还是
  • 绝大多数的行情起爆点,都是以涨停开始的,所以很多时候,底部起来的第一个涨停,要特别关注。简单的说,就是主力决定要启动行情了,而涨停就是一个标准的信号。
  • 他们知道传国玉玺的尊贵,他们也懂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他们知道送玉传情背后所代表的坚贞,他们也了解中国人以玉传家背后的终极意义……在中国,和田玉拥有着庞大
  • 优化中国(天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功能,与“津心融”平台互联链接,提升了“外贸+金融”服务水平;谋划建设“中新贸易企业通关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并实现了“
  • 今天干了一辈子都未曾想过的事[泪]还是很愧疚,忏悔,我深深的感谢那个女生让我明白了我父亲这些年因为我受到的委屈与挣扎,我不曾想有一天能够理解父亲在我们小时候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