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茶斋】竹林七贤之山涛(205年—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山涛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风神气度。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对他的评论是:“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也就是说,他给人一种质素深广的印象。而大器度,正是其时名士之一种风度。虽然山涛与嵇康、阮籍情意甚笃,但是志趣其实并不相同,这从他举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与之绝交一事,即可说明。他走的是另一条入仕的道路。

山涛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他谨慎小心地接近权力。在曹氏与司马氏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山涛看出事变在即,“遂隐身不交世务”。这之前他做的是曹爽的官,而曹爽将败,故隐退避嫌。但当大局已定,司马氏掌权的局面已经形成时,他便出来。山涛与司马氏是很近的姻亲,靠着这层关系,他去见司马师。司马师知道他的用意与抱负,便对他说:“吕望欲仕邪?”于是,“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郎中。久之,拜赵相,迁尚书吏部郎。”开始做的当然都是小官,到了任尚书吏部郎的时候,山涛的仕途便一帆风顺了。

嵇康曾有《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后人因此对山涛颇多鄙夷。虽然山涛并不像嵇康那样是非分明,刚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违俗而已。譬如他也饮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与其他人的狂饮至于大醉不同。山涛生活俭约,为时论所崇仰。他在嵇康被杀后二十年,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他告诉嵇绍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可见他二十年未忘旧友。

至于他投靠司马氏,似也无可非议。因为士人求知的目的是“经世致用”,他们想必也有所谓的“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但他们拥有的纯知识的地盘却是如此之少,除了天文、历法以外,其他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医卜星相”、“百工”的贱业。法律、经济和管理也大多是吏胥的专利,琴棋书画之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业余爱好,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读书与做官了。在皇权垄断一切的社会,仅有一技之长以至鸡鸣狗盗者自不必言,就是有经纬天下之术的盖世英才,舍“货与帝王家”之外也少有一展身手的。 #半茶斋[超话]#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26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臣报君恩子报亲

明朝杨椒山先生有诗曰:

丹凤来仪宇宙春,中天雨露一时新。
人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

山人拜读之后,感触尤深。是故彷照寒烟居士《乐野山川最适宜》辘轳体格式,将其扩写成五首,谨呈先生赐正。惜乎三、四两首对仗欠工,且所用亦为新韵,未免略感遗憾。

其一

臣报君恩子报亲,如今识得始知真。
仁人尽孝甘惜命,志士效忠肯舍身。
自古贤愚于此别,从来邪正由斯分。
一朝悟得经书意,方觉先前错用心。

其二

由来三教只修心,臣报君恩子报亲。
武穆精忠甘断首,沉香尽孝肯捐身。
千篇言论声声好,万卷经书字字金。
会得圣贤真实意,为人处世要归根。

其三

丹凤来仪宇宙春,中天雨露一时新。
孝思父母忠思国,臣报君恩子报亲。
道理章章明我眼,经书句句警吾心。
世间青史流芳者,自是虔诚见识真。

其四

为人且莫少诚心,忠孝从来是本根。
宜把声名昭日月,好将气节壮乾坤。
羊知跪乳鸦知哺,臣报君恩子报亲。
自古几多贤与圣,名标史册到于今。

其五

卌六年来不识真,浑浑噩噩到于今。
建功未果羞无志,立业难成愧有身。
往日莫知经典意,今朝始悟圣贤心。
人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

【2】陈君选《灵验记》

关于《杨椒山先生遗嘱》(又名《杨椒山先生家训》),民间还流传着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此文之中,除了观音菩萨所说之言,悉依原文外,余则略加译白,以便于今人阅读。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叫陈君选的商人,离乡背井,外出经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营,遂至坐拥巨万之资,富甲一方,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富商。在陈君选五十岁之时,其独子娶媳数年,尚未生育,竟然身染重病,奄奄一息,遍请天下名医也无力回天。

有一天,一位友人前来探望,他对陈君选说道:“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非常灵验。随有希求,必获如意。你若能虔心亲祷,令郎的病,可不药而愈也。只是普陀山离此有数千里之遥,若打算前往朝山,不知道你的身体能否吃得消?”陈君选听罢,大喜道:“诚能如君所言,不要说是几千里,就是关山万里,我也要跑一趟。”当即命家人准备好车马行李,次日一大早,便赶往普陀山。

一路车马劳顿,七八天后,陈君选感觉身体颇为疲倦,遂投店住宿。晚饭后,心情郁闷,便出店散步。见店左有一处高岗,他便信步缓行,拾级登顶。只见山上有一古庙,庙门紧闭,并无僧侣,山门题为“忠孝祠”。又见庙旁置有一亭,遂走到亭中倚槛坐憩。

忽然间,陈君选突若神散,如梦如醒,听见有人在大声地呼唤他道:“汝子病危,汝欲往南海朝观音大士求救乎?”陈君选惊讶不已,抬头一看,原来是位道长,仪容绝俗,丰度飘然。不禁心中忖道:“好奇怪啊!此位道长与我素不相识,不光知道我姓名,而且还晓得我是因子病重,才前往普陀山朝拜观音菩萨的。”遂急忙向前顶礼,叩问原由。

道者说道:“汝子之疾,皆汝罪过所积,报在汝子之身。虽往朝南海,无益也。”陈君选闻言,惊疑不已,心中窃忖:“余初家贫,赖余在外数十年,历尽艰辛,百计经营,幸得饶裕,皆出公平交易所致,并无亏心。何所积得罪过,报在子身?”于是肃然再拜,恳祈道者指示其详。道者曰:“汝观庙匾额乎?”陈君选答道:“看到了,是‘忠孝祠’三个字。”道者曰:“既然如此,则汝之罪过,自己应该知道呀!”陈君选被问的满头雾水,对以“实不自知。”

道者曰:“鞠躬尽瘁,致身于君,固为居官受禄者言。而普通老百姓,践土食毛,安居乐业,寸丝莫非皇上之恩,亦当知报。自古圣帝明王,莫不以仁孝治天下。汝自思身从何来?汝父早丧,汝母孤苦守志,自当曲体母心,朝夕侍养,即菽水亦可承欢。汝乃不知亲母爱母,别井离乡,贸易他省,久客在外,忘顾复鞠育之恩,阙晨昏定省之礼,子职有亏,孝安在乎?且汝母屡有书信唤汝,汝贪蝇头之利,只说汝每年寄回银两衣服什物,尽足奉养。不知汝母念汝思汝,朝而倚闾,夕而倚门。年年只闻汝书,日日不见汝面。望断肝肠,泪湿枕席。以此缠绵午夜,抑郁膏肓,致于不起,汝罪过通天矣,孝安在乎?

况复闻讣,迟迟不归。虽汝妻子在家举哀,修斋设醮。汝在外设灵成服,唤友呼朋,曾何补于汝母万一?谓非过乎?孝安在乎?汝母望汝,汝数十年不归。汝子有疾,汝不惮数千里而往,汝过为何如乎?孝安在耶!是汝有忘母之心,天乃不相汝子之疾。即往朝南海,菩萨亦必以此怒汝恶汝,岂以汝不惮数千里之劳,遂恕汝而偏佑汝子乎?其无益较然矣,抑何不思之甚也?”

陈君选闻言,汗流浃背,不觉涕泣曰:“我这才知道,自己的罪过太重了。照您这么说,我儿之病,岂非就很难治愈了?”道者曰:“也并非没有办法。天道福善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汝果能痛悔前愆,勇猛力行忏悔,可将大明朝嘉靖年间杨椒山公训子十九条,细心体玩,实力遵行。汝母虽亡,无可补过。然汝有兄弟,有姊妹,是汝母所垂念之人也。汝遵椒山公训,加意看顾之,周济之,则汝母在天之灵悦。汝有宗族,是汝父汝祖所不忘之人也。汝遵椒山公训,体恤之,不能丧葬者助之,不能嫁娶者周之,则汝父汝祖在天之灵悦。

汝今坐拥万贯家资,正好提携亲戚,赈济邻朋。汝体椒山公训,凡有乞求勿吝,借贷勿推,患害相恤,有无相通,则大千虚空之神鬼皆悦。如此,不惟汝子之疾,指日可愈,即汝子功名子嗣,亦计年可得矣。从今往后,一切善事,信心奉行。朝夕将椒山公训,朗诵讲说,逢人化导,事事遵依。更将家训,改名为《传家宝书》,抄写百千本、千万本,传布乡邑,传布通都,传布天下,庶为忠为孝。不惟克盖前愆,而将来福泽,亦有不可胜言者矣!胡不以此为务,而乃图侥幸朝南海也?”

陈君选听罢,跪而请曰:“道长所说,在下一定照办。只是未知椒山公家训此书,世间哪里才有?”道者乃从袖中,取出一卷书来,递给陈君选,并大声嘱咐道:“勿忘吾言也。”陈君选俯首叩谢不已,刚想再问点别的事情,可是转瞬之间,已失道者所在。始悟即是观世音菩萨降灵,前来指引迷津,免却自己跋山涉水、往朝南海之苦也。于是遥望南海,稽首九叩,次早仍从原路返回家中。

家人见他这么快就回来了,颇觉奇怪。陈君选乃说明原委,俱都惊叹不已。其子在床闻之,亦甚为欣悦,跃然而起,顿觉病减。向空祷祝,疾若稍愈。从此以后,遂将《杨椒山先生家训》日日抄写,敬送他人,不半年痊愈。其时,已经抄送了一百本矣。当时见者闻者,即有发心遵训体行,忏悔前愆,以祈子祈寿、求名求利者,一一如愿而偿。

陈君选的儿子病愈后,甫及十年,不仅游痒登科,而且连举二孙,与菩萨所说的一模一样,令其感叹不已。晚年之际,在重印此书时,陈君选将自己遇到观音菩萨的这段经历,撰写成文,题为《陈君选灵验记》,置于篇首,以广流通。其文曰:“此书不但为传家之宝,又为集福集祥之宝也。今余老矣,不敢忘菩萨指引大恩,敬纪其原委,赘于篇端,以为《灵验记》,非妄言也。愿有父母在者,咸敬信而警惕之,毋若余之久客于外,以忘母故,而获天谴也。乾隆庚子岁孟夏月朔榖日,选薰沐斋宿敬誌。”

老子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王弼《道德经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为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叉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弘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赡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於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於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
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秘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苏辙《老子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聖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故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則至於攘臂而強之;強之而又不應,於是刑罰興而甲兵起,則徒作而無衍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1,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桌然,而其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髮,故日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聖人玄覽萬物,是非得失,畢陳於前,如鑑之照形,無所不見,而孰為前後?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冥行於萬物之間,役智以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是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樂其有得於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棄實,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河上公【名家注解】
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以有名号及其身,故无德也。
谓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言无以名号为也。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言以为己取名号也。
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仁无上,故言上仁也。为之者,为人恩也。功成事立,无以执为。为义以断割也。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
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言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应也。言礼烦多不可应,上下忿争,故攘臂相仍引。
言道衰而德化生也。言德衰而仁爱见也。言仁衰而分义明也。言义衰则施礼聘、行玉帛也。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
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实,得道之华。言
前识之人,愚暗之倡始也。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
厚者,谓处身于敦朴。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处忠
信,不尚华言也。去彼华薄,取此厚实。
[引语]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https://t.cn/RJq0nK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仅有品位了痛楚,才可以珍惜以前忽视的开心;人走在路上走,沿路中都会有风吹雨打不定时执行来围攻,不太可能由于有风吹雨打而停步或胆怯。仅有品位了痛楚,才可以珍惜以前
  • 送你亮晶晶的川CHUAN,其实也是很适合约会的穿搭呢 [喵喵][喵喵][喵喵]以虚拟之心具象化人类的情感表达,今天也是“开心的”、“值得期待的”、“浪漫的”一天
  • 瞬息全宇宙拿了这么多大奖我真的很开心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看的时候有笑点但更多的是震撼 尤其是两母女在双方都是石头的宇宙里的无声的追逐 真的好震撼 看到后面虽然
  • 给自己的嘴积点德 小心报应来了伤到自己和身边人[作揖]范丞丞实惨 为自己澄清还不行[老师好]这么关注的话多多关注作品[求饶]3.31《了不起的夜晚》4.28《
  • 不仅能学到课程内的内容,在毕业后是能实战的哟,还有机会参与为明星制作蛋糕 、我们有能力和技术为卡顿尔输送人我们是成都蓝甜烘焙[机智][机智][机智]#成都翻糖蛋
  • 巨型露天雪人、冰灯里找鱼、万人雪地大蹦迪……龙江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一个个新晋“网红”打卡地,彰显出龙江冰雪旅游的多元与强劲复苏的势头。★ 以“冰雪牌”带起
  • 网友发现游客掉了一瓶饮料下去,被大熊猫雅一捡来喝了还洗头,游客还在旁大喊:“不可以这样!#辽宁男篮# #马壮##游客饮料不慎掉落被大熊猫捡来喝# 3月12日,广
  • 惊喜之余,在码头买了一次性的雨衣和雨靴,心里还想着雨中逛普陀山应该别具风味吧,谁料登岛上山开始,大雨转小,继而小雨转阴,随即天空被硬生生被扯开一个口子,天晴了!
  • 血汗泪时期只有56kg,今年拍摄VIBE MV瘦到59kg,这次回归也一直在减,直播轻描淡写说“只是掉了点肉”我们智旻真的辛苦了..ㅠㅠ:血汗泪时期不是有这个衣
  • 与人对饮时常令我想起,生命的境界确是超越言句的,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 这泡茶的过程令我想起人生,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
  • #HenryLau刘宪华[超话]#2019年这就是街舞第四季,入了henry刘宪华的坑,以为专业是舞者,被他几国的外语和阳光帅气的穿搭所心动,与队友之间的种种暖
  • 我好像没怎么代入过夏彦女朋友的这个角色(不单指代入蔷薇,其他人设也是)也没想过把他拉入三次又是会是怎样的,跟朋友说起夏彦,更多的我在犯花痴,这张夏彦好好看,这张
  •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小鹿这里GET#媒体看东川# 本报记者“打前阵” 这份游玩攻略快收藏 东川红土地那山那树那云那么美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黄晓婧   踏春时节,东
  • 富贵看用神,用神被制,必然灾祸连连这位网友找到我,希望看看他的仕途运,由于其命局流通有情,格局较高,所以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给大家看看他的八字。21年辛丑,
  • #i6 实时号# 全球实销金泰亨【首个&唯一】占据大畅销榜首的爱豆【天】登顶2022杂志销冠K4销量总榜第一首日百万销指历代最高最新官周全球【最快】美区
  • 而“我”觉得这些“仿佛一件宝物,如果有个女孩子在这个家里长大,定会是个活泼健康的美人。她对魏富堂的女儿说:“女人对爱不能有一丝的勉强和凑合,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迷
  • 《醒着的梦呓——自酌自饮》 又是周末,独坐陋舍。搜几册典籍,书两篇文辞,发一阵痴呆,凑几阕诗词。灯下昏昏度暮晚。 无论是什么日子,于我而言,也就是一人世界一人
  • 再加上他们为人勤奋,不管是在日常的生活还是工作中,双子座都是很努力进去的一个人,他们有勇有谋,能够凭着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所以他们一辈子都可以活得很幸
  • 笔迹很重,奶奶和太奶奶读书少但都会写字,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小时候在老家写暑假作业,霸王的霸不会写还是问的她们,估计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字的写法了,还有其他的至亲
  • 这个时候对方更像是生闷气,“生活很美好,唯有你不好”这也充分说明了,对方还是很在乎你的。这个时候对方更像是生闷气,“生活很美好,唯有你不好”这也充分说明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