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物皆有灵,有灵以谓生

《抱朴子·微旨》说:“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於理当有精神。”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明确出现的万物有灵论。

“万物之灵”一词出自《尚书·泰誓上》,指人为世界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记载了“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葛洪认为人居万物之首,乃是万物之灵,故在《抱朴子· 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

对此,天地化育的万物中,对于人的记载,不同的古籍中皆有相同的经典描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

于人而言,与天地并生,是谓万物之灵,据《道德经》所载:“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足见,人与道、天地同大,天人本合一。在《抱朴子·内篇》中,葛洪立“玄”为本,把“玄”、“道”及“一”联系起来,三者实乃异名而同义,皆指宇宙万物本源。《抱朴子· 地真》曰:“道起於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充分体现了天、地、人与道一体并存的天人合一观。

(二)上工守神,形须神而立

生而为人,葛洪指出人体是由形、气、神组成合而为一的。有形的身体是因为有无形的神(精气神的神)的存在才谓之生命,身体是神的房子,生命体的机能是由“神”主宰气(能量)来运行的,失去了“神”,人体生命体则失去生命力,名存实亡。对此《抱朴子 ·至理》中说:

“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於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

说明身体必须有灵魂的进驻才能生存,人体为形的层面,是灵魂的房子,比如堤坝一旦崩坏,水就无法留驻;蜡烛一旦燃尽,火就不会存在;人体元气衰竭,生命就会结束,神识也无法凝聚,更无法固精。

西汉《淮南鸿烈》更是对人生命体的构成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无独有偶,《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同样记载了:

“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

首先,“形”就是指没有气和神的纯粹的物质肉身,肉身是生命的房子。房子本身是“死的构造体”,而纯粹的身体“物质结构”就是失去气和神的“尸体”,如同案板上的肉。肉身存在的意义就是承载灵魂,有了灵魂我们才成为“生命”。

其次,气为生之“充”,是指生命的机能是通过气的运行来实现的,从细胞振动,到器官、系统的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行,比如血液的循环、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等等都离不开气的推动。对此,很多经典都有所记载:“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抱朴子·至理》)。由此看来,气依赖生命而存在,抛开生命载体,纯粹的“气”本身是没有生命的,那么气又是如何运行的呢?

这就是生命的最关键之所在,即神者生之制也,“制”即是主宰,也就是说,神即是灵,即是真正的生命,在人体“神”由三魂七魄和后天的显意识、先天的潜意识组成,生命体所体现的阴阳虚盛,能量频率的高低,肉体是否健康,都是“神”所决定的。

“上工守神”就是此意,庸医下工守形,真正的中医守神,招魂复魄,扶正固本,现代医学失去了“神”,就等于电脑没有了网络,只剩躯壳。所以葛洪在《抱朴子外篇·正郭》说“而世人逐其华而莫研其实,玩其形而不究其神”。

(三)魂魄主宰生命体的生死病健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研究生命健康必须抓住“根本”,生命的根本即是心,即是神。神在人体主要包含魂魄,它决定着人体的疾病与健康,也是心性的体现。《黄帝内经》记载:“气血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魂魄,是中医神志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抱朴子·论仙》里论述了魂魄与人的疾病生死的关系:

“故不见鬼神,不见仙人,不可谓世间无仙人也。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故分去则术家有拘录之法,尽去则礼典有招呼之义。此之为物至近者也,然与人俱生,至乎终身,莫或有自闻见之者也。岂可遂以不闻见之,又云无之乎?”

人体的三魂七魄如同守卫,护卫着我们人体的生命系统正常运行,是抵御外邪进入身体的屏障,《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明:“人虚即神游失守卫,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当人体虚弱时,能量不足固摄不住魂魄时,导致魂魄分离。当魂魄不在体时,即魂不守舍、失魂落魄时,气血的运行就会变慢,此时“鬼神外干”,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堵塞经络,造成气血不通,细胞就得不到营养和能量,久而久之从虚病变成实病。反之,《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心神守其位,自然正气存内,外寒等“邪气”自然无法干扰。

同时《黄帝内经·灵枢》明确的记载了:“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人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死亡,心跳的停止,而是神即魂魄全部离开人体,才标志着生命体的结束: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内经》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

文中黄帝问:“当一个人形体破败了,气血耗干了,治疗很难见效,为什么?”岐伯答:“是神气没有发挥作用。

可见,神——魂魄影响决定着人的生死病健,正如《上清洞真品》所言:“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销于外。”魂魄全人则健,神不灵,则气不武,身则衰、则腐,乃至亡,所以魂魄分离造成百病滋生,甚至生命的灭亡。

(四)古神圣之医,疗人心疾

《东医宝鉴》一书说:“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致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虽一是侥幸而安之,此则世俗之庸医,不足取也。”一切疾病皆生于心,传于气,成于物质,显现于肉体,所以心病非病,是未病,上医治未病,调未发之时为调心,上工守神,心即神,庸医下医守形,神病治形,本末倒置。

葛洪在《抱朴子外篇·刺骄》说:“俗人徒睹其外形之粗简,不能察其精神之渊邈,务在皮肤,不料心志。”《黄帝内经》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所有的疾病都是“心病”在肉体上的投影,根源是挥之不去的自私、贪婪、愤怒、抱怨、爱恨情仇等低频意识不断的汇聚,低频意识会产生低频能量,使其不能化解而凝结,导致超低频能量的物质化显现,就是疾病,显现在低频的物质肉身上,而这肉体可见的疾病,却只是“心病”的影子,实际上它以低频意识的形态,存在于心上,这时,对肉体的吃药、扎针、手术如同捉影子,如何能治好病呢?心是树根,病是树叶,树叶的枯黄是在告诉我们根出了问题,所以,治病必须追根溯源,抓住根本,心病还需心药医。

(五)葛洪论“德之不备,体之不养”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如同手心和手背,本就同心同体,都是以中正、德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中”医其实就是德医,只有德心才是医者仁心,医道同源,真正医者即是德道者。所以葛洪在《内篇·勤求》说:“德之不备,体之不养”,“有德则自出,无道则沦亡。”。

《大医精诚》讲医德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即是“圣”,圣必是医,医者必是圣心,方能无病不治。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可救国、治世的“圣人”,也是可医天医人的“圣医”,故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正心、修德,此德非凡俗人心所认为的德,此德即大儒陆九渊所说: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内事即吾分内之事,吾之分内之事即宇宙内事。这也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表述。有此大德必有大道,德道即是智慧,即拥有最高频率的能量。一切疾病、灾祸都是能量超低频现象,有了高频能量,就能提升低频能量的振动频率,改变低频物质的存在状态,从而化解疾病、灾祸等因缘。

溪山美学 | 文人家具论

古代文人的家具理论,大都散见于议论的只言片语中,最集中的当是清人李渔的《闲情偶寄》。现将文人的家具理论归纳如下:

创新论

李渔在《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明确地阐述了在家具设 计和室内陈设方面,不能拘泥于旧式古法,不能专事仿效,而要追求变异与创新。他自谓:"性又不喜雷同,好为矫异,常谓人之葺居治宅,与读书作文,同一致 也,譬如治举业者,高则自出手眼,创为新异之篇。”“予生平耻拾唾余,何必更蹈其辙”。李渔志在“自出手眼”作“标新创异之文人”。

在造园方面,他批判那些亦步亦趋地旨在效仿名园的富人,他说:“兴造一事,则必肖人之堂以为堂,窥人之户以立户,稍有不合,不以为得,而反以为耻,谓其立户开窗,安廓置阁,事事皆仿名园,纤毫不谬,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何其自处之卑哉。”

李渔尖锐地指出:“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此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予往往自制窗栏之格,口授工匠使为之,以为极新极异矣。” 另外,李渔认为室内陈设也不应终年不变,他说:“居家所需之物,惟房舍不可动移,此外皆当活变,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室内位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时制宜之法,能于此等处展其才略,使人入其户,登其堂,见物物皆非苟设,事事具有深情”。“幽斋陈设,妙在日异月新。” 李渔在文中又明确地指出:“有耳目,即有聪明,有心思,即有智巧。”

除李渔而外,我们所见《燕几图》、《蝶几图》以及前代众多创新者,当必有创新之识见,但未见文字记载,也只好为憾了。

实用论

李渔在《闲情偶寄》之《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还强调了家具设计原理是实用,即“凡人制物,务使人人可备,家家可用。”所以他所设计的具体家具,都明显地贯穿着实用这一指导思想。李渔说,橱柜的设计:“造橱立柜,无他智巧,总以多容善纳为贵”。 “制体极大,而所容甚少,反不若渺小其形,宽大其腹,有事半功倍之势。”

暖椅的设计:“可享室暖无冬之福,砚石常暖,永无呵冻之劳。”“若止利于身而无利于事,乃是宴安之具,此则不然,此又其利于事者也。”

凉杌的设计:“汲凉水贮杌内,以瓦盖之”“其冷如冰”“其不为椅而为杌者,四面无障,取其透风。”

桌案的设计:“其中有三小物必不可少,一日抽屉,文人所需,如简牍刀锥,丹铅胶糊之属,无一可少,一曰隔板,此予所独置也,一曰桌撒,从来几案与地,不能两平,挪移之时,必相高低长短而为桌撒。”(桌撒即木楔子)床帐的安排:“床居外,帐居内,常也,亦有反此旧制,而使帐出床外者,善则善矣,其如夏月驱蚊,匿于床栏曲折之处,有若负隅,欲其美观,而以膏血殉之,非长策也。”壁橱的设计:“壁间留隙地,可以代橱,此仿伏生藏书于壁之义,大有古风,东南西北,地气不同,此法只宜于西北。”

床帐内设托板:“床帐之内,只设托板,以为坐花之具,而托板又勿露板形,妙在鼻受花香,俨若身眠树下。”

由上可知,清人李渔的创作思维非常活跃,创新立异之举比比皆是,实在是一位多才多艺之文士。

《长物志》的书架设计,也有明确的实用为首的观点,因地面潮湿,要求书架的“下格不可置书,以近地卑湿故也,足亦当稍高”。

另如滚凳,乃是“以运动为妙”。

《考盘余事》的便携旅游家具,更是以实用为本,叠桌、叠几、提盒、衣匣等,皆为文人访山问友之便,还有可藏三四十件文具和什物的备具匣。

《格古要论》的琴桌设计,取中空发响的郭公砖,更是出于音响效果——功能第一的设计意图。

《遵生八笺》的欹床、二宜床,其适应文人需要的实用观,更是不言而喻。

古雅论

古雅就是以古为雅,以朴为雅,追求自然天成,追求质朴之风,反对繁雕缛饰。特别是明代的文人,以古雅为审美标准的言论,处处可见。

在家具用材方面:推崇自然天成的朴素美,《格古要论》说,紫檀“有蟹爪纹”,花梨木“其花有鬼面”,瘿木“花细可爱”。《博物要览》也赞紫檀“有蟹爪纹”,花梨木“花纹成山水人物鸟兽”,影木“木理多节,缩蹙成山水、人物、鸟兽、花木之纹。”作者还特别介绍了他所见的一只影木桌面,因其材美而被誉为 “满架葡萄”。

对于石材的“上品”与“下品”,也是爱恶分明。《长物志》说,大理石“白微带青,黑微带灰者皆下品,”“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博物要览》说,大理石“白质青章成山水者名春山,绿章者名夏山,黄纹者名秋山。石纹妙者,以春夏山为上,秋山次之。”曹明仲介绍他所得的几片永石“其山水人物鸟兽,俨然如画,皆出自然。”并将此石“嵌作春台屏风”。又说:“今又见金陵朱士选侍郎家,有一大屏风”,因为是“以药咬成”“以刀刮成”,所以“反不好看”。《格古要论》说,土玛瑙石“胡桃花者最好”。

在家具的造型、装饰以及室内陈设等方面,明确追求古雅之风,如:斋室几榻“必古雅可爱”; 形如小鼓,四角垂流苏之坐墩“精雅可用”;倭人所制之台几“古雅精丽”;

有古断纹之榻“自然古雅”;无脂粉气,有古漆断纹的佛桌“自然古雅”;方桌须“大方古朴”; “宋元断纹小漆床为第一”。

相反,如追求雕琢,斧斤外露者,则为不雅或俗式。如:

书架“方木竹架及朱黑漆者,俱不堪用”; 书桌“狭长混角诸俗式,俱不可用,漆者尤俗”;

方桌“八仙等式,仅可供宴集,非雅器也”;

几若是“雕龙凤花草乃为俗式”。

榻若用“大理石镶者,有退光朱黑漆,中刻竹树,以粉填者,有新螺钿者,大非雅器。”认为“徒取雕绘文饰,乃是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

综上所述,文人,特别是明代的文人,对于家具情有独钟。在家具的造型、装饰、用材、室内陈设等等方面,大都是推崇自然古雅,反对繁雕缛饰。这些理论和观点,在存世的明代家具中,俱可得到印证。

溪山美学|文人家具论

古代文人的家具理论,大都散见于议论的只言片语中,最集中的当是清人李渔的《闲情偶寄》。现将文人的家具理论归纳如下:

创新论

李渔在《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明确地阐述了在家具设 计和室内陈设方面,不能拘泥于旧式古法,不能专事仿效,而要追求变异与创新。他自谓:"性又不喜雷同,好为矫异,常谓人之葺居治宅,与读书作文,同一致 也,譬如治举业者,高则自出手眼,创为新异之篇。”“予生平耻拾唾余,何必更蹈其辙”。李渔志在“自出手眼”作“标新创异之文人”。

在造园方面,他批判那些亦步亦趋地旨在效仿名园的富人,他说:“兴造一事,则必肖人之堂以为堂,窥人之户以立户,稍有不合,不以为得,而反以为耻,谓其立户开窗,安廓置阁,事事皆仿名园,纤毫不谬,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何其自处之卑哉。”

李渔尖锐地指出:“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此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予往往自制窗栏之格,口授工匠使为之,以为极新极异矣。” 另外,李渔认为室内陈设也不应终年不变,他说:“居家所需之物,惟房舍不可动移,此外皆当活变,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室内位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时制宜之法,能于此等处展其才略,使人入其户,登其堂,见物物皆非苟设,事事具有深情”。“幽斋陈设,妙在日异月新。” 李渔在文中又明确地指出:“有耳目,即有聪明,有心思,即有智巧。”

除李渔而外,我们所见《燕几图》、《蝶几图》以及前代众多创新者,当必有创新之识见,但未见文字记载,也只好为憾了。

实用论

李渔在《闲情偶寄》之《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还强调了家具设计原理是实用,即“凡人制物,务使人人可备,家家可用。”所以他所设计的具体家具,都明显地贯穿着实用这一指导思想。李渔说,橱柜的设计:“造橱立柜,无他智巧,总以多容善纳为贵”。 “制体极大,而所容甚少,反不若渺小其形,宽大其腹,有事半功倍之势。”

暖椅的设计:“可享室暖无冬之福,砚石常暖,永无呵冻之劳。”“若止利于身而无利于事,乃是宴安之具,此则不然,此又其利于事者也。”

凉杌的设计:“汲凉水贮杌内,以瓦盖之”“其冷如冰”“其不为椅而为杌者,四面无障,取其透风。”

桌案的设计:“其中有三小物必不可少,一日抽屉,文人所需,如简牍刀锥,丹铅胶糊之属,无一可少,一曰隔板,此予所独置也,一曰桌撒,从来几案与地,不能两平,挪移之时,必相高低长短而为桌撒。”(桌撒即木楔子)床帐的安排:“床居外,帐居内,常也,亦有反此旧制,而使帐出床外者,善则善矣,其如夏月驱蚊,匿于床栏曲折之处,有若负隅,欲其美观,而以膏血殉之,非长策也。”壁橱的设计:“壁间留隙地,可以代橱,此仿伏生藏书于壁之义,大有古风,东南西北,地气不同,此法只宜于西北。”

床帐内设托板:“床帐之内,只设托板,以为坐花之具,而托板又勿露板形,妙在鼻受花香,俨若身眠树下。”

由上可知,清人李渔的创作思维非常活跃,创新立异之举比比皆是,实在是一位多才多艺之文士。

《长物志》的书架设计,也有明确的实用为首的观点,因地面潮湿,要求书架的“下格不可置书,以近地卑湿故也,足亦当稍高”。

另如滚凳,乃是“以运动为妙”。

《考盘余事》的便携旅游家具,更是以实用为本,叠桌、叠几、提盒、衣匣等,皆为文人访山问友之便,还有可藏三四十件文具和什物的备具匣。

《格古要论》的琴桌设计,取中空发响的郭公砖,更是出于音响效果——功能第一的设计意图。

《遵生八笺》的欹床、二宜床,其适应文人需要的实用观,更是不言而喻。

古雅论

古雅就是以古为雅,以朴为雅,追求自然天成,追求质朴之风,反对繁雕缛饰。特别是明代的文人,以古雅为审美标准的言论,处处可见。

在家具用材方面:推崇自然天成的朴素美,《格古要论》说,紫檀“有蟹爪纹”,花梨木“其花有鬼面”,瘿木“花细可爱”。《博物要览》也赞紫檀“有蟹爪纹”,花梨木“花纹成山水人物鸟兽”,影木“木理多节,缩蹙成山水、人物、鸟兽、花木之纹。”作者还特别介绍了他所见的一只影木桌面,因其材美而被誉为 “满架葡萄”。

对于石材的“上品”与“下品”,也是爱恶分明。《长物志》说,大理石“白微带青,黑微带灰者皆下品,”“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博物要览》说,大理石“白质青章成山水者名春山,绿章者名夏山,黄纹者名秋山。石纹妙者,以春夏山为上,秋山次之。”曹明仲介绍他所得的几片永石“其山水人物鸟兽,俨然如画,皆出自然。”并将此石“嵌作春台屏风”。又说:“今又见金陵朱士选侍郎家,有一大屏风”,因为是“以药咬成”“以刀刮成”,所以“反不好看”。《格古要论》说,土玛瑙石“胡桃花者最好”。

在家具的造型、装饰以及室内陈设等方面,明确追求古雅之风,如:斋室几榻“必古雅可爱”; 形如小鼓,四角垂流苏之坐墩“精雅可用”;倭人所制之台几“古雅精丽”;

有古断纹之榻“自然古雅”;无脂粉气,有古漆断纹的佛桌“自然古雅”;方桌须“大方古朴”; “宋元断纹小漆床为第一”。

相反,如追求雕琢,斧斤外露者,则为不雅或俗式。如:书架“方木竹架及朱黑漆者,俱不堪用”;书桌“狭长混角诸俗式,俱不可用,漆者尤俗”;方桌“八仙等式,仅可供宴集,非雅器也”;几若是“雕龙凤花草乃为俗式”。

榻若用“大理石镶者,有退光朱黑漆,中刻竹树,以粉填者,有新螺钿者,大非雅器。”认为“徒取雕绘文饰,乃是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

综上所述,文人,特别是明代的文人,对于家具情有独钟。在家具的造型、装饰、用材、室内陈设等等方面,大都是推崇自然古雅,反对繁雕缛饰。这些理论和观点,在存世的明代家具中,俱可得到印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日式美甲# 深夜嗦碗螺蛳粉咯~每次吃螺蛳粉都会想起以前在南宁的生活除了螺蛳粉也好想在去吃一次老友粉呀…喝一杯(不对!应该是一桶)胖胖杯奶茶[馋嘴]骑着小电动去
  • #winmetawin[超话]#之前看到有jm分享罗勒牛肉饭和芒果糯米饭的教程,我在这里也搬运两个b站的教程,按照这个做法我做成功了嘻嘻,虽然是简易版的。至于芒
  • 转载 一生只为你痴狂 江湖几人笑何处觅逍遥良人难归期半梦半醒半醉何人问——谁人能笑傲…… 冬天的雨零零碎碎,冷冷凄凄忽像一首摇曳的诗它,他夹杂着凉凉的寒
  • 我不会只是历史的见证者,还会是未来的守望者,下三滥的话不想说,也说不动,疲了倦了。不过没关系,他的羊会慢慢老去不再新鲜,而我从今往后只坎精品柴。
  • 我真的好羡慕那些坐在红子弹舞台下的人 那些摇着初代米棒的人 那些不顾非主流妆发好好听了歌的人 那些给了小公司出身的糊团一线希望的人 那些作为粉丝却比爱豆更先付出
  • 对方答应了邀约,但是怎么见,见面了聊什么、可以做什么,都要一步步来,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容易前功尽弃,第二次破坏对方对你仅存的好感。因为对方不回复消息,拒绝见面
  • 【每日心态】就算你和领导关系再好,也要记住这4个忠告1、和领导关系好,不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你的业务能力才是你最大的依仗;靠山,山会倒。华你也别骚了,他的路线别
  • 一般来说最愧疚的情况,一定是女的不吵不闹,默默答应,因为很简单,就像你做贼,如果你被抓到了,人家又打又骂,估计你的愧疚感不会这么强,但是如果对方不打骂还理解你的
  • 众生自业闻。诸佛说法者。
  • #工商银行暂停账户原油等产品开仓交易#工商银行公告称可能造成您的投资本金或保证金全额损失,怎么做原油期货的都这么会骗人啊!跌到0,投资人的钱不就全部进你们银行自
  • 宁海办事处将在市文明办、高新区的指导、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鼓足干劲、铆足拼劲,全力打好“创文”决胜战。当下,我市“创文”工
  • 16岁-18岁-21岁 鲁迅先生写“纵使不过是烧着不死不活的煤的火炉,但单是看见装着它,精神上也就总觉得有些温暖。” 什么时候我心里有海啸了,我还是会去写海啸,
  • #精油# #气味治疗# 有时候我会对我身边的人这样介绍芳香疗法: “精油就是一种专治不开心的小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各种源自于过往经验的方式去处理我们的情
  • 最近发现很多连锁店都在模仿和盗用我们的图片和产品创意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我们,课程内容又更新啦,超级完美的芋泥,奶酪酱,血糯米口感芋泥肉松三明治,血糯米奶酪
  • 你们准备好薅唯粉群的羊毛了吗?#你是我本命[超话]# [太开心]#你是我本命# [太开心]马上tx创造营2020就要开始了[鼓掌]大家更期待谁的表现呢?
  • 1924年后,创作日益成熟,发表长诗《列宁》表达人民对领袖的热爱,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宋亚轩##马嘉祺##肖战[超话]#Ⅰ#肖战idol进化
  • 又四五天没去健身了,今天抛下我的上分队友去锻炼了,虽然体态比原来差很多,但是今天练肩的状态好好!!
  • 但其实,你问我,我会告诉你,舆论环境其实是一直在变好的。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小朋友们见识到了这个国家承受的来自四面八方,国内国外的很多匪夷所思的栽赃陷害和造谣中伤
  • ——结果风华正茂的国师相中了一个病怏怏的官家小姐。”“阁下认错人了,再这样,余要叫非礼了。
  • 寒假碎片[羞嗒嗒] 1/ 快乐源泉 2/ 吐完 我:我可以了 继续喝[嘻嘻] 3/ 凌晨的海底捞永远比中午的好吃 4/ boomboom打卡 5/ 山山水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