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满法师:
如何了解佛教八识
用八正道净化心灵

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甚至人对物质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

因为我们事实上都在没完没了地追求那些大家普遍认同的来自于外面世界的各种诱惑

------ 更大的房子,更豪华的汽车,时髦的衣服,有地位的朋友,以及事业上令人眩目的成就等等,

尽管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得到满足,

但是这些东西最终带给我们的是患得患失的忧虑、压力和令人疲惫不堪的混乱情绪。

所以说,人们追求复杂的生活,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被外界的诱惑和物质的追求,

使我们的内心世界的平静失去了,使一颗清净心都染污了。

佛教讲:
我们人有八识,
即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对着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贪求着物质生活无止境,成了物质世界的奴隶!

因此,佛教把六识称为六贼,在《金光明经空品》中云:

“ 是身虚伪,
犹如空聚,
六入村落,
结贼所止。”

这里举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富贵人家,因父母过逝,留下一大批无形财富。

父母归先前,嘱咐六个儿子,
第一个叫眼爱好、
第二个叫耳爱好、
第三个叫鼻爱好、
第四个叫舌爱好、
第五个叫身爱好、
第六个叫意爱好。

叫他们不要三心二意好好守住自己的家门。

可是有一天,眼爱好,看到街上很热闹就跑出去。

耳爱好,听到街上传来好听的音乐,也就跑出去听音乐了。

鼻爱好,闻到街上卖东西的香味也跑出去了。

舌爱好,在家里时间长了,感觉肚子饿了也跑出去找东西吃。

身爱好,在家坐感觉很纳闷,也跑出去散散步。

意爱好,看到他们五个都跑出去,意爱好,想入非非。

想是什么回事,自己也跑出去看个究竟。

有一个小偷他的名字叫贪欲执着,

这时刚好路过,看到这家没人在,就把他家的所有的无形财富都通通偷出去了,

这六个儿子不看好家,结果把自家的财富都丢失了。

所以佛教说:“ 六贼劫真如 ”。

就是劫走了我们本身的真如本性。

如《金光明经空品》云:
“ 眼根受色,耳分别声,鼻嗅诸香,舌嗜于味,所有身根,贪受诸触,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六情诸根,各各自缘。”

又云:“ 心识二性,躁动不停,随业受报,人天诸趣,随所作业,而堕诸有。”

也就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

当我们逢到顺境的时候,就欢喜快乐,

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苦恼惆怅,

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

人若是为 “ 称誉 ” 陶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

人若是为 “ 讥毁 ” 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

人若是为 “ 利乐 ” 所迷,人的尊严就会利乐葬送;

人若为 “ 衰苦 ” 所折,人就会为衰苦打倒。

八风这可怕的境界,若能守住八识如如不动,

不为这八种境界风所震撼,那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所以佛教教导我们要转迷成悟,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诱惑,迷失我们的自性,回归本来的佛性。

宋朝苏东坡居士做了一首诗偈,叫书童乘船从北江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偈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看后,即批 “ 放屁 ” 二字,嘱书童携回。

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

禅师对他说:“ 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一屁打过江?”

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佛印讲苏东坡,一屁打过江说明苏东坡还没有修行到家,还没有悟到自性最高的境界,

悟性这东西是丝毫没有执着,没有分别。

所以真正开悟的人是无法用语言讲明白的!

所以:学佛的人只要有了般若智慧,当下即到波罗蜜多的涅槃彼岸。

这就说明了,究竟解脱的彼岸不是在其他的什么地方,

而是在心中生起般若智慧的当下。

若从心中求,当下生般若智慧即是:

若从心外觅,万劫不得。

所以佛说 “ 一切唯心 ”,

不同的是:凡夫生的是染污心;

而圣者生的是清净心。

若有般若智慧,当下即生 “ 清净心 ”,

一切佛法的安立都不外是以此为宗旨的,

一切佛教经典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

一切佛都在心中求,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都有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那么,什么是佛性呢?

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清净心,就是佛性!

平等性智。

所以了解佛教八识,运用八正道来净化人们心灵是很重要的,佛教讲八正道。

哪八正道呢?

一 、正见-即能见真理。

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而审虑诸法性相之有漏及无漏慧。

有了正见,对事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以悟入正道。

二 、正思惟-即心无邪念。

思考正确 ( 四谛 ) 的道理,来引发正确的欲念,

以远离贪欲、嗔恚、害念等邪思惟,继而断集证灭,离苦得乐。

三 、正语-即言无虚妄。

对人常说真诚和善的话,并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的话语,以免除造口业,离却烦恼。    

四 、正业-即住於清净善业。

日常生活应做正正当当的行为,并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以清净身、口、意三业。

五 、正命-即依正法活命。

从事正当的职业和方法,来求取食衣住行等一切生活资具,以维系生命,并可清净身、口、意三业。

六 、正精进-即修诸道行,能无间杂。

正确的努力,不断地修善止恶;

并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

七 、正念-即专心忆念善法。

常常念及正道,勿使思想行为错误;

因为身体、感官、心灵等均非我、我所,所以无我可得。

八 、正定-即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

正确的禅定,是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乐;

并分四次第,由沉静、轻安、无分别心至解脱境界。        

八正道乃佛陀所证悟之独特的涅槃解脱方法,

我们做为佛的三宝弟子,应感谢佛陀赐给我们的智慧功德。

通过了解佛教八识,用八正道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心灵,

从而达到走向解脱的光明大道。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这个虚空世界万法已经形成了前面的五种意识、前面的第六种意识心,更不用说后面第七识、第八识。这个「如是」,作双重观照:方便讲,就是这个样子啊,如我以上所说的,「同异发明,因此复立」,这样是不是就在讲「一心三藏」呢?当然究竟说还是讲「如是我闻」,「如」就是我们的心,「是」就是我们的身,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哪一法不是我的心,没有哪一法不是我的身。

「如是扰乱」,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在扰乱。这个「扰乱」就是讲我们的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是借用世间法来形容这个特征,帮助在迷惑颠倒中的众生来破除妄想。你如果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在相互玩游戏啊」,那就不会使迷惑颠倒中的众生生起了生脱死的愿望。加一个「扰乱」,容易让大家生起出离心。那「扰乱」是不是菩提?就是的,就看它怎么样变化。也就是在这里开始讲「缘起性空」。「如」就是「性空」,「是」就是「缘起」。「扰乱」是不是「缘起」?你怎么样扰乱都是一个念,怎么样扰乱都是个心,怎么样扰乱都是个佛。只是在扰乱的过程中,对众生而言,它得不到自在妙用而已;虽然得不到自在妙用,但是自在妙用在不在?在。他懂得了他就用;不懂得,那自在妙用睡大觉,他还受苦报。

「相待生劳」,就是我们的心法和色法相待生劳,作用与反作用。这里的「劳」,我们在前面讲无明不觉有三细的时候,已经涉及到转相。转相一般说为第七识,也叫七转识,它会转。怎么转?往前面攀缘,直接作用在第八识,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人、所有的佛、所有的众生都共一个第八识;往后面攀缘,它通过六种意识心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等这十法界一切的万法,就跟挑扁担一样。这个时候已经是真妄和合之心,一头对着外面的境界、色法,把第八识这个仓库里面的业识种子拿出来,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的凡尘来打妄想、搞分别、造身口意三业;又反过来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造之业保存到阿赖耶识仓库里,是不是两种作用?所以叫转相。转相能够把前转到后,把后转到前,而且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是不是靠这个第七识做主?成佛、成菩萨、了生脱死,是不是也靠它做主?就这么好玩。

所以对于生死的问题,你抓住了第七识,就已经解脱了一半。这个第七识,大家想不想现在跟他见见面?我们平时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嗅、舌头能尝、身体能接触、脑袋能想的这六识我们都知道;但六识后面还有第七识,我们天天受它的左右和摆布,却不知道它是谁。佛法把前面的这六种心叫做假心、假人、假意,都是假的。我们都上当受骗了,然后造业,到最后受报。而第七识,他并没有逍遥法外,是我们把它忘记了。你把它忘记,好,你受苦去。现在帮助大家,找找我们的第七识在哪里。

打一个比方,我们有时候想都没有想就信口开河,一讲出就后悔了,还挺难为情,把自己最不愿意告诉别人的事情是不是讲出来了?恨不得打嘴巴、挖牙齿、咬舌头。这时你开始后悔烦恼的心就是第六种意识心——假人、假心。信口开河讲出来的那个东西是谁讲的?就是第七识。现在大家看到自己的真人了吗?所以今天在这里听经的人同时是双重身份。

禅宗有个话头,叫「二人同饮一杯水」。那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一杯水能不能让两个人同时饮?不能。「二人」就是讲我们里面还有个真人。所以我鼓励大家来听课,即使你今天在这好像感觉什么也听不懂,那是假的,其实你里面的真人已经听懂了。真人的智慧是假人的九倍。#佛教#

对于烦恼,依暂伏及永断两种法分别说有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佛教即是出世间法。八万烦恼行各有一种对治法,而对治法的根本就是破无明(破我执)

初果也要破法我执,破除诸法有根本、有自性的执着。提倡妄尽还原的外道书及伪佛论呢,其实未明妄尽的道(即以分别达到无分别),更不懂找本溯源的心即是无明的根本。单单淡泊其心而欲回归本元基本可以确定为古印度外道的生天理论。冒名为佛论则不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医生又是老师[开学季]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肩负着传道授业的光荣使命[赢牛奶]他们春风化雨是哺育莘莘学子的辛勤园丁[开学季]他们仁心仁
  • #愿你遇到的人都是温暖的# “朋友掰了就掰了,千万别背后嘴贱,当初好的时候,她为你也奋不顾身过,别见谁都说她不好,不好当初人家信任你和你当朋友?朋友之间反目,那
  • 他们可能比时尚博主更懂得怎么穿出自己的风格。[打call] 在MAK 博物馆,你可以看到他首创的黑白方格图。
  • #ドモヤン#【香港天文台今晚考虑改发3号讯号】1号戒备讯号生效,香港天文台表示,随着热带低气压继续靠近广东西部沿岸,预料本地风势会在今晚逐渐增强,届时会考虑发出
  • 双方回应:仍共同持股,份额不变】#百度回应退出集度# 6月30日,企查查显示,百度旗下的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集度汽车有限公司的股份比例从55%
  • 民警看大家都在注意他,顿时才发现,周杰伦在台上喊话自己,茫然的扭过头去,迎接的是周杰伦怒气冲冲的怒吼:“那个保安,你给我滚出去!”为了不引起骚乱和演唱会的顺利进
  • 汪小菲可不是打赏几十块、几百块、几千块,而是几万块,因为要想在刘畊宏直播间成为“榜2”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上海有疫情,让身在上海的刘畊宏,全心全
  • 我在这里,等你,一盏清茶,饮尽红尘的悲喜,一支瘦笔,淡墨心绪,清寂流年… 【人生歲月無情】時光荏苒、往事如煙。昼夜无休 永不打烊…进门是友,路过皆缘 …不问你从
  • 都可以问最近有小伙伴投稿一些失败案例,部分医森包装的太过了,可以先看看参考一下再去做选择【做鼻子详细功课放ping仑下方了】广州军美王娜北京彤美李长赋福州爱美尔
  • 写写感悟:[赞啊][赞啊]1/本周把节奏找回来了,虽然也有亏损交易,但主动权在我。2/现在看别的股票涨停不会心急,不会质疑自己模式的可靠性了!
  • 后来他在濠梁间的酒楼上踏歌,乘着醉意,空中有云鹤笙箫的声音,他忽然轻轻一抬身,就到了云中,把靴子、衣衫、腰带、拍板都扔下,冉冉升空而去。像是一个大孩子不知害臊地
  • 完善一下我狗的设定 画不出满意的成男脸所以用QQ人代替摸鱼()是基因实验的产物。#天猫全明星计划#我爹爱看电视情感类节目,调解各种家庭矛盾,我跟他说:那些故事都
  • 》二八定律永远存在,有人得志必会有人失志 要知道任何行业都有一个门槛,首先我们要迈过去这个门槛,才可以继续深耕下去。》二八定律永远存在,有人得志必会有人失志 要
  • 【品茶抄诗,生活知味】 平日喜喝茶,亦钟爱写字, 故以36幅花笺,录历代文人茶诗, 并详述文人茶事之掌故,著为书册。 以记浮生余闲…… 说起来,茶和僧
  • 晚上洗完澡啃着苹果喝着酸奶看着电视剧,我爸又给我打电话,说一个人住要注意用电安全,要我少去江边玩别去玩水,实在想玩就去游泳池的浅水区坐在旁边玩一下,遇到火灾要懂
  • 三、名词解释 1、适度人口[杭州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对周围环境开发利用能获得最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人口数量。[华侨大
  • 三、入院患者、陪护人员须知1、入院患者(1)所有门诊患者办理入院时,均需提供7日内核酸阴性报告、健康码及行程码、测量体温及告知14天内的旅居史。1、核酸采样及取
  • 元末,刘伯温受朱元璋邀请,商讨统一华夏的大计,居功甚伟。八思巴从小聪慧好学,八岁时能向人们讲经,加上伯父萨迦班班智达的良好教育,后来除了在政治上成为一名显赫的人
  • 微商是什么❓其实就是当你了解一个产品使用后受益了,因自我感觉确实很好用,所以想把这个产品分享出去,带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可以接触到,用到这个产品。我和我家人一直在
  • 这本书是在近期的空难后加入微读书架的,书的时代过去很久了,航空事业也发展了很多,可是《夜航》所面临的问题、危险和悲剧到如今仍在发生。#木源于智慧[超话]# 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