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为书,白玉为简 | #道经缘起的神话传说#

道教经典是怎样问世的?这个问题在道门之中有各种有趣的说法。其中一种是推源于“气”。宋代张君房编《云笈七籤》卷七《道教所起》一节概括了道门关于经诰出处的代表性观点:
“寻道家经诰,起自三元,从本降迹,成于五德,以三就五,乃成八会,其八会之字,妙气所成,八角垂芒,凝空云篆,太真按笔,玉妃拂筵,黄金为书,白玉为简,秘于诸天之上,藏于七宝玄台。有道即见,无道即隐。盖是自然天书,非关仓颉所作。今传《灵宝经》者,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予轩辕黄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喾于牧德之台,夏禹感降于钟山,阖闾窃窥于句曲,其后有葛孝先之类、郑思远之徒,师资相承,蝉联不绝。”

这段话陈述了两层意思:
第一,说明“道家经诰”的发端。这里所谓“道家”实际上就是道教;而“经诰”就是神明降授的经典。在编者看来,“经诰”乃出自“三元”。在道教中,“三元”是一种十分遥远的时空表达方式。《云笈七籤》卷三《道教三洞宗元》说:“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大洞之迹,别出为化,主治在三清境。”

照这种描述,“三元”乃是时空混融的存在状态,“经诰”的发生应该追溯到“三元”的状态。编者告诉我们,发端于“三元”的“八会”经诰,是自然奥秘之气凝结而成的,它们凝聚了木、火、土、金、水五德的品质,从八面散发出光芒来。

这种经诰的书写也很不寻常,其书写材料有黄金和白银,“太真”在写的时候有玉妃在一旁“拂筵”,写好了并没有马上发布,而是秘密地收藏于诸天“七宝玄台”之内,所以平常人是看不的。


第二,编者为了显示道教经诰“有道即见”的情况,以《灵宝经》为例加以说明。这部经典是由于皇人”的传授才流传于人间的。天真皇人不只传授一次,而是分别传授给轩辕黄帝与帝喾,而夏禹因为至诚的缘故也感动了天真皇人降授经诰。《云笈七籤》这段文字虽然没有注明出处,实际上是综合了道门的观点,因此可以说代表了道教关于经诰发端的基本看法。

初读《云笈七籤》关于“经诰”起源的看法,我们不免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字眼无疑给现代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神秘感;不过,如果我们从宗教符号学的角度来加以品味,又会有另外一番感受。因为符号本身并不代表它自己,而是以特有的意象“运载”精神理念。

透过那些神奇语词符号,我们可以发现先民们对现象宇宙的探索精神。道门把经诰看做“自然天书”,这在深层次上否定了“人为”造作经典的取向,体现了从对象界寻求真谛的思想。


在道教中,除了从气化流行的立场追溯经籍的来历之外,还往往把经籍隶属于天神名下。关于这一点,在《云笈七籤》之中便有叙录。该书卷三《道教三洞宗元》说:
“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气玄白。故《九天生神章经》云:此三号虽殊,本同一也。此三君各为教主,即是三洞之尊神也。其三洞者,谓洞真、洞玄、洞神是也。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

《云笈七籤》编者首先概述了道教关于天上三清胜境的分治情形,紧接着引用了《九天生神章经》的观点。按照《九天生章经》的看法,居处于三天胜境之中的“三宝君”各自都是教主。所谓“三宝君”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此三大尊神为了教化天下,各自说了“十二部经”。这里所谓“十二部”不是十二本,而是十二个门类。

编者将道教的经书都隶属于三天尊神的名下,体现了道门崇尚天神的基本宗教态度,这当然是一种信仰的说法,具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不过,这种说法并非是偶然出现的。只要我们深入到具体的经典行文之中,就会看出,大多早期的道教经典往往以“元始天尊曰”或者“灵宝天尊曰”、“道德天尊曰”之类的语气来展开。即使那些没有使用这种格式的经籍在道门中人看来也是由于神启而形成的,可见《云笈七籤》的概括是符合道教本身的立场的。


对于道教经籍来历的神话性说法,我们没有必要去稽考其历史的真实与否,因为神本身就允许想象力的发挥;但哲学与文献学的角度来审度“三天尊神”说经一事,却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内容。

首先,《云笈七籤》在概述“三天尊神”说经时追溯了天上胜境的气化流行状态,这体现了气本论的特色。其次,“三天尊神”说十二部经的神话蕴涵着道门独特的图书分类法,这就是“三洞”模式。与儒家所奠定的经史子集分类法很不相同,道教的“三洞”分类模式不是从图书体裁结构来考虑问题,而是基于古老的道家哲学理念。

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化生链条而有“三洞”之体制,至于叙说“三洞”经书的三天尊神又应于于“玄”、“元”、“始”三气,这就使“三洞”经书的发端具有了特殊的物质基础。
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

#中国道教那些事儿[超话]#
黄金为书,白玉为简,道经缘起的神话传说


道教经典是怎样问世的?这个问题在道门之中有各种有趣的说法。其中一种是推源于“气”。宋代张君房编《云笈七籤》卷七《道教所起》一节概括了道门关于经诰出处的代表性观点:

“寻道家经诰,起自三元,从本降迹,成于五德,以三就五,乃成八会,其八会之字,妙气所成,八角垂芒,凝空云篆,太真按笔,玉妃拂筵,黄金为书,白玉为简,秘于诸天之上,藏于七宝玄台。有道即见,无道即隐。盖是自然天书,非关仓颉所作。今传《灵宝经》者,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予轩辕黄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喾于牧德之台,夏禹感降于钟山,阖闾窃窥于句曲,其后有葛孝先之类、郑思远之徒,师资相承,蝉联不绝。”

这段话陈述了两层意思:

第一,说明“道家经诰”的发端。这里所谓“道家”实际上就是道教;而“经诰”就是神明降授的经典。在编者看来,“经诰”乃出自“三元”。在道教中,“三元”是一种十分遥远的时空表达方式。《云笈七籤》卷三《道教三洞宗元》说:“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大洞之迹,别出为化,主治在三清境。”

照这种描述,“三元”乃是时空混融的存在状态,“经诰”的发生应该追溯到“三元”的状态。编者告诉我们,发端于“三元”的“八会”经诰,是自然奥秘之气凝结而成的,它们凝聚了木、火、土、金、水五德的品质,从八面散发出光芒来。

这种经诰的书写也很不寻常,其书写材料有黄金和白银,“太真”在写的时候有玉妃在一旁“拂筵”,写好了并没有马上发布,而是秘密地收藏于诸天“七宝玄台”之内,所以平常人是看不的。



第二,编者为了显示道教经诰“有道即见”的情况,以《灵宝经》为例加以说明。这部经典是由于“天真皇人”的传授才流传于人间的。天真皇人不只传授一次,而是分别传授给轩辕黄帝与帝喾,而夏禹因为至诚的缘故也感动了天真皇人降授经诰。《云笈七籤》这段文字虽然没有注明出处,实际上是综合了道门的观点,因此可以说代表了道教关于经诰发端的基本看法。

初读《云笈七籤》关于“经诰”起源的看法,我们不免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字眼无疑给现代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神秘感;不过,如果我们从宗教符号学的角度来加以品味,又会有另外一番感受。因为符号本身并不代表它自己,而是以特有的意象“运载”精神理念。

透过那些神奇语词符号,我们可以发现先民们对现象宇宙的探索精神。道门把经诰看做“自然天书”,这在深层次上否定了“人为”造作经典的取向,体现了从对象界寻求真谛的思想。



在道教中,除了从气化流行的立场追溯经籍的来历之外,还往往把经籍隶属于天神名下。关于这一点,在《云笈七籤》卷三《道教三洞宗元》说:

“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气玄白。故《九天生神章经》云:此三号虽殊,本同一也。此三君各为教主,即是三洞之尊神也。其三洞者,谓洞真、洞玄、洞神是也。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

《云笈七籤》编者首先概述了道教关于天上三清胜境的分治情形,紧接着引用了《九天生神章经》的观点。按照《九天生章经》的看法,居处于三天胜境之中的“三宝君”各自都是教主。所谓“三宝君”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此三大尊神为了教化天下,各自说了“十二部经”。这里所谓“十二部”不是十二本,而是十二个门类。

编者将道教的经书都隶属于三天尊神的名下,体现了道门崇尚天神的基本宗教态度,这当然是一种信仰的说法,具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不过,这种说法并非是偶然出现的。只要我们深入到具体的经典行文之中,就会看出,大多早期的道教经典往往以“元始天尊曰”或者“灵宝天尊曰”、“道德天尊曰”之类的语气来展开。即使那些没有使用这种格式的经籍在道门中人看来也是由于神启而形成的。



对于道教经籍来历的神话性说法,我们没有必要去稽考其历史的真实与否,因为神话本身就允许想象力的发挥;但哲学与文献学的角度来审度“三天尊神”说经一事,却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内容。

首先,《云笈七籤》在概述“三天尊神”说经时追溯了天上胜境的气化流行状态,这体现了气本论的特色。其次,“三天尊神”说十二部经的神话蕴涵着道门独特的图书分类法,这就是“三洞”模式。与儒家所奠定的经史子集分类法很不相同,道教的“三洞”分类模式不是从图书体裁结构来考虑问题,而是基于古老的道家哲学理念。

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化生链条而有“三洞”之体制,至于叙说“三洞”经书的三天尊神又应于于“玄”、“元”、“始”三气,这就使“三洞”经书的发端具有了特殊的物质基础。

转自龙虎山道教

#似是故人来# 徐里作品气化流行其丈夫灵气弥纶天,其取情于水,取势于山,山水有形有象有物有则,画者有气有寿,形随气动,画作者早在落笔之前早已将气铺满纸张,笔触线条正如诸经脉,此时浩气流行幽玄而没藏不见,只是杳冥恍惚之间鼓鼓荡荡,舒遍诸脉,流灌一身,此时人我俱忘,凝神无他,如此运笔,不昧不言,然茫茫中湛然泰定待一阳来复得笔先之机,而后于象迹中得见“天心”。(图文来源https://t.cn/A6f0KRK6)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不为别的,只为了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选择淡看云卷云舒的小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人,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所以我们长大过程
  • 苏州做吸脂手术哪家好,海口隆鼻口碑好的医院,广州大腿吸脂最好的医生,最出名的眼部整形医院,兰州悦美丽整形美容医院技术怎么样,济南梅奥大腿吸脂权威吗专业吗,抽脂要
  • 别再胆小了,勇敢的走出去吧! 某一瞬间会发现自己被他们保护得太好某一时刻我也会满怀愧疚在得到与付出不成正比时在爱与被爱不对等时你总觉得你看透许多事但事实是你注入
  • 再加上有一方是功成名就的年长的身份,就可以在关键时刻做小恋人的人生导师,就可以给予对方成熟而尊重的爱,绝了[赞][awsl]而且我也超爱哦,双向暗恋时,明明高岭
  • 笑S啦[悲伤][悲伤]东奧之后,现在这四位可都是奧运冠军了呀~厉害[悲伤][悲伤][悲伤][悲伤] [悲伤][悲伤][悲伤]就有时候真的会被小宝宝可爱到,周末去
  • .:*刘宇宁°☆.。“每一天我们都要用电,每一天我们都会感觉到风,这是一种感受。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
  • 从地位非凡的孔府私宴、到流觞曲水兰亭盛会,乃至名仕风雅的唐宋赏花宴……“我的生活美学”线上分享会在出其不意的世间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美生活美学家/澜如为立秋创作的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题为“Rafting Down the Metastatic Cascade: The Role of
  • [米奇比心]想做的事情马上去做,不要因为想跟某个人一起去做就一直等待。 这是一家用心做甜品的私房蛋糕店 跟店主小姐姐聊天 感觉她真的很热爱烘焙并且不忘初心地想
  • 不仅可以快速代谢,还能补充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不是单一的某一种哦)千万不要熬最晚的夜却在透支最贵的生命专家提醒你:这样的认知错的离谱啦!专家告诉你,为什么这样
  • 七星石也有泰山七峰之喻,后来据传言清朝的乾隆在七星石东北方位加一石块,象征长白山,以示祖籍所在。七星石也有泰山七峰之喻,后来据传言清朝的乾隆在七星石东北方位加一
  • 站场设计规模为14台16线,是集普速、高铁动车、市域列车的车站。车站站房总建筑面积125695平方米,候车厅面积为22770平方米,设计为高架车站,采用线下式和
  • 该系统可以利用现有的通信光缆进行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测和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服务国家防灾减灾重大需求和城市规划发展。我们大人可能觉得这技巧也太简单了,但对瓜这样
  • 看春夏的采访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她身上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悲观 就好像她已经看清了一切生活的真相文艺,矫情,自由这些世人眼中的形容词都无法准确的形容她我只能说她就是春
  • #德润三秦好家风#【2021年三秦最美家庭标兵—张水珍】张水珍是一位心地善良、勤劳持家、刚强精明的中年妇女,她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怨无悔地照顾伺候了丈夫的奶
  • 备孕女性和孕妇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筛查甲状腺疾病,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不用付出努力便能得到某样东西,但也不是付出便能得到相对回
  • 但是如果牙套前已经是75分的颜值,努力做到95、98分,更多是锦上添花。 #上海 骨性龅牙/牙性轻微龅牙/嘴突/凸嘴/上海牙齿矫正/正畸 的三甲私立口腔医院哪里
  • 工作总会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一件做完的 钱包也会慢慢慢慢慢慢慢慢鼓起来的 你爱的人也会慢慢慢慢慢慢朝你走来的 假期迟迟迟迟迟迟迟迟迟早会来临的 所有的事总会慢慢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