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个梦,在梦中可与神明相遇!#
梦的分类与解释
先秦时期,人们便已经开始对梦进行一种系统性的区分。《周礼》有记:“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其根据梦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划分为六个种类。
将梦看作是人身体机能变化的生理反应的观点,认为梦的内容会显示出人体的状态。《黄帝内经》记载到:“是故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想,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列子·周穆王》中亦有类似论述:“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大火而燔焙;阴阳俱壮,则梦杀生。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者,则梦溺。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梦饮酒者忧,梦歌舞者哭。”

梦与政治
《周礼》认为:“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可以看出,解梦在此时便被认作可与兆卜、易占共同作为为“国家之吉凶”而求“救政”的方法。“梦”与“现实”是息息相关的,通过不同的占梦术式,对各种“梦”的内容加以分析,可以获得对事情发展的预知和相应的行动指引。

梦与降生
母亲梦见奇景异象,因而有娠的情况,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许真君先传》中记晋代净明派祖师许逊许天师所生之时,有曰:“初母夫人梦金凤衔珠堕于掌中,玩而吞之,及觉腹动,因是有孕,而真君降生焉,时昊赤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也。”元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五中载隋唐高道王远知降诞之时,亦有“道士琅琊王远知,陈扬州刺史昙首之子。外祖丁超,梁驾部郎中。其母因梦灵凤,有娠,僧宝志曰:生子当为神仙宗伯也”的记载。

《汉书·高祖纪》中有曰:“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此便记写了汉高祖刘邦之母曾有梦中与神相遇的神奇传说,又伴随雷电、龙腾之异象,而后则产高祖。高祖样貌亦不同寻常,故而可成覆秦开汉之千秋帝王。

《南华真经》之梦
《南华真经》计三十三篇,这其中论及梦与相关意象的便有十一处之多。有的是记叙奇物托梦,通过说“梦”的方式传达道法的教化。如《人世间》中的“栎树梦”,传递了“无用之用”的道理。又或《至乐》中“髑髅梦”,通过枕睡髑髅而得与之相谈,感悟人生因所别所想而累。有的则是通过对梦的分析和寓意性的梦意象来传达教化,如《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南华真人在《齐物论》中通过借助长梧子与瞿鹊子问答,说明了生理之梦的清醒并非是彻底的“清醒”,只是第一层次的“梦”“觉”。

但是人生情意相系、物感所怀却另是一层不易察觉的“大梦”。所以南华真人才会论述说:“……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在对宇宙人生有大彻大悟、洞明宇宙真理之后,才能从“大梦”中走出来。对这些“梦之中又占其梦焉”的行为和“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的境界态度予以批判。很多人其实是在人生的大梦之中又做了很多自以为清醒的梦中梦。

在《齐物论》篇末尾,南华真人又给我们书写了另一个寓言故事,即“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南华真人做梦时自己变成了蝴蝶,非常快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梦中所化。而直到醒来,才回想起自己梦中“变”成了蝴蝶。南华真人随方设教地问道:“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究竟是庄周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里变成了庄周?由此引人无限的哲思。其实南华真人是要指导人们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与物、物与我化通的境界。

“梦”与“觉”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大宗师》认为:“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这其中的“其寝不梦”真正贯通了“觉”“梦”之别。当达到物物相通、物我相通的“齐物”境界后,不仅是庄周与蝴蝶的物理层面可以化通,“现实”和“梦境”之间也是通彻的。如北宋太学教授李元卓在其《庄列十论》的“庄周梦蝶论第一”中所言:“梦不知觉,故不以梦为妄。觉不知梦,故不以觉为真。”
通过“梦”与“觉”的彻悟和贯通,在这样的境界中“梦”使得受生理局限的“人生”领域得到了延展,也为修行者实现体道合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场”。

梦与修行
在道教之中,除了通过得悟人生如梦,以求得道证真之外,修道之人亦可通过梦到达仙洞福地或与仙人神灵相交相通,并在梦中进行传法、受宝等。梦中之境与从梦中返回后的物理世界是相通相连的,在梦中发生的一切能够对现实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一中记述真人路大安时,说其“至惠帝永熙二年十月十五日夜半,梦太上老君命右侍玉童赐玉钥匙十事,而参合前老叟法书。梦觉,神开意解,自此书符行功布气、治病驱邪,无不应验”。卷三十二记有刘知古“梦神人谓曰:后山石壁中有金鱼,跨之可以冲天。非此芝扣石,不可致。迟明访金鱼,茫然不知其所。是夕复梦曰:滴泉之下是也。既至,以芝扣,如风雷之震,巨石进裂。得金鱼长三尺许。乘之飞空,云雾旋拥而去矣”。

梦象反映人身体变化,梦境彰示道士修炼与成仙进度的关系。《列子·周穆王》中认为:“觉有八征,梦有六候。奚谓八征?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奚为六候?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俱梦。此六者,神所交也。”在此不仅对人的外在感觉与内在梦境作了区分,还认为“梦”是可以与神明或神意相遇相交的。

梦中不同景象指向不同修炼“梯阶”,修道者可以通过修炼过程中得见何种梦象,从而得知自我修炼的阶段和层次。《上清灵宝大法》卷六“三晨芒耀品”:“久行之有验,则梦见日月星辰,或龙虎之象,或雷电光耀,则得其梯阶也。”

道书《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中亦有记:“凡道士登斋人室,忽有灵感妙应,应当有吉祥之梦者,皆道之欲成。”“梦”作为一种“道成”的征兆,当修道者到达一定修行阶段时,在“灵感妙应”的刺激下,通过“吉祥之梦”可以得到自己“道之欲成”的信息。

梦不仅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层次,在道教看来梦有更高的维度,在这样的境域中,梦有三个层次:寻常之梦、大彻大悟之梦、下学上达的证圣修真之梦。这三层梦与人生宇宙的真实、自我的进步、修行的阶次等等重要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通过通过大道的化行、神仙的慈悲,“梦”也构筑了一个通仙证真的神圣境域,实现梦境与现实境的贯通统一、大道化行与修行证真的一贯。

文献参考:
李霄.道教对“梦”意象的理论建构与另类应用[J].老子学刊,2019(01):88-95。
邹蕴:《〈齐物论〉中的“梦”与“觉”释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6年第2期。

#造一个梦,在梦中可与神明相遇#
梦的分类与解释
先秦时期,人们便已经开始对梦进行一种系统性的区分。《周礼》有记:“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其根据梦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划分为六个种类。
将梦看作是人身体机能变化的生理反应的观点,认为梦的内容会显示出人体的状态。《黄帝内经》记载到:“是故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想,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列子·周穆王》中亦有类似论述:“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大火而燔焙;阴阳俱壮,则梦杀生。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者,则梦溺。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梦饮酒者忧,梦歌舞者哭。”

梦与政治
《周礼》认为:“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可以看出,解梦在此时便被认作可与兆卜、易占共同作为为“国家之吉凶”而求“救政”的方法。“梦”与“现实”是息息相关的,通过不同的占梦术式,对各种“梦”的内容加以分析,可以获得对事情发展的预知和相应的行动指引。

梦与降生
母亲梦见奇景异象,因而有娠的情况,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许真君先传》中记晋代净明派祖师许逊许天师所生之时,有曰:“初母夫人梦金凤衔珠堕于掌中,玩而吞之,及觉腹动,因是有孕,而真君降生焉,时昊赤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也。”元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五中载隋唐高道王远知降诞之时,亦有“道士琅琊王远知,陈扬州刺史昙首之子。外祖丁超,梁驾部郎中。其母因梦灵凤,有娠,僧宝志曰:生子当为神仙宗伯也”的记载。

《汉书·高祖纪》中有曰:“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此便记写了汉高祖刘邦之母曾有梦中与神相遇的神奇传说,又伴随雷电、龙腾之异象,而后则产高祖。高祖样貌亦不同寻常,故而可成覆秦开汉之千秋帝王。

《南华真经》之梦
《南华真经》计三十三篇,这其中论及梦与相关意象的便有十一处之多。有的是记叙奇物托梦,通过说“梦”的方式传达道法的教化。如《人世间》中的“栎树梦”,传递了“无用之用”的道理。又或《至乐》中“髑髅梦”,通过枕睡髑髅而得与之相谈,感悟人生因所别所想而累。有的则是通过对梦的分析和寓意性的梦意象来传达教化,如《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南华真人在《齐物论》中通过借助长梧子与瞿鹊子问答,说明了生理之梦的清醒并非是彻底的“清醒”,只是第一层次的“梦”“觉”。

但是人生情意相系、物感所怀却另是一层不易察觉的“大梦”。所以南华真人才会论述说:“……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在对宇宙人生有大彻大悟、洞明宇宙真理之后,才能从“大梦”中走出来。对这些“梦之中又占其梦焉”的行为和“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的境界态度予以批判。很多人其实是在人生的大梦之中又做了很多自以为清醒的梦中梦。

在《齐物论》篇末尾,南华真人又给我们书写了另一个寓言故事,即“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南华真人做梦时自己变成了蝴蝶,非常快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梦中所化。而直到醒来,才回想起自己梦中“变”成了蝴蝶。南华真人随方设教地问道:“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究竟是庄周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里变成了庄周?由此引人无限的哲思。其实南华真人是要指导人们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与物、物与我化通的境界。

“梦”与“觉”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大宗师》认为:“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这其中的“其寝不梦”真正贯通了“觉”“梦”之别。当达到物物相通、物我相通的“齐物”境界后,不仅是庄周与蝴蝶的物理层面可以化通,“现实”和“梦境”之间也是通彻的。如北宋太学教授李元卓在其《庄列十论》的“庄周梦蝶论第一”中所言:“梦不知觉,故不以梦为妄。觉不知梦,故不以觉为真。”
通过“梦”与“觉”的彻悟和贯通,在这样的境界中“梦”使得受生理局限的“人生”领域得到了延展,也为修行者实现体道合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场”。

梦与修行
在道教之中,除了通过得悟人生如梦,以求得道证真之外,修道之人亦可通过梦到达仙洞福地或与仙人神灵相交相通,并在梦中进行传法、受宝等。梦中之境与从梦中返回后的物理世界是相通相连的,在梦中发生的一切能够对现实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一中记述真人路大安时,说其“至惠帝永熙二年十月十五日夜半,梦太上老君命右侍玉童赐玉钥匙十事,而参合前老叟法书。梦觉,神开意解,自此书符行功布气、治病驱邪,无不应验”。卷三十二记有刘知古“梦神人谓曰:后山石壁中有金鱼,跨之可以冲天。非此芝扣石,不可致。迟明访金鱼,茫然不知其所。是夕复梦曰:滴泉之下是也。既至,以芝扣,如风雷之震,巨石进裂。得金鱼长三尺许。乘之飞空,云雾旋拥而去矣”。

梦象反映人身体变化,梦境彰示道士修炼与成仙进度的关系。《列子·周穆王》中认为:“觉有八征,梦有六候。奚谓八征?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奚为六候?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俱梦。此六者,神所交也。”在此不仅对人的外在感觉与内在梦境作了区分,还认为“梦”是可以与神明或神意相遇相交的。

梦中不同景象指向不同修炼“梯阶”,修道者可以通过修炼过程中得见何种梦象,从而得知自我修炼的阶段和层次。《上清灵宝大法》卷六“三晨芒耀品”:“久行之有验,则梦见日月星辰,或龙虎之象,或雷电光耀,则得其梯阶也。”

道书《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中亦有记:“凡道士登斋人室,忽有灵感妙应,应当有吉祥之梦者,皆道之欲成。”“梦”作为一种“道成”的征兆,当修道者到达一定修行阶段时,在“灵感妙应”的刺激下,通过“吉祥之梦”可以得到自己“道之欲成”的信息。

梦不仅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层次,在道教看来梦有更高的维度,在这样的境域中,梦有三个层次:寻常之梦、大彻大悟之梦、下学上达的证圣修真之梦。这三层梦与人生宇宙的真实、自我的进步、修行的阶次等等重要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通过通过大道的化行、神仙的慈悲,“梦”也构筑了一个通仙证真的神圣境域,实现梦境与现实境的贯通统一、大道化行与修行证真的一贯。

文献参考:
李霄.道教对“梦”意象的理论建构与另类应用[J].老子学刊,2019(01):88-95。
邹蕴:《〈齐物论〉中的“梦”与“觉”释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6年第2期。
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

#三种庄子#:他也曾孤独迷惘过,你还怀疑人生吗?
想给庄子写一篇东西已经想很久了,今日终于动笔。说起来,庄子在道教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真人,他的著作被称为《南华真经》,他也一直以“老庄”这样的名号被大家所熟知。但是细究其在道教的存在,除了一个真人的头衔和一本《南华真经》,别的痕迹非常得少,宫观里也甚少见到他现身。
但也就是这样,我对他的兴趣越发浓厚,其实庄子的多面性是我一直看重的地方,普通的修行者,如你我未必不可以从他的多面中看到自己未来的道路。所以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一. 不食人间烟火的庄子
大部分人对于庄子的印象都来自与《庄子》或者《南华真经》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一个很潇洒很逍遥的存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庄子是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痛苦的。
在内篇的《齐物论》中写道: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里就指出了庄子逍遥或者修行的第一个核心:无我。
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庄子或者道家的人,就是无我的,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无我就能无所求,就不会有痛苦,这个时候天地万物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得失的苦乐也都影响不到他了,他就会形如槁木,成就了自我,成为了神灵,这跟广成子向黄帝传授的成仙理论是很相似的。

无我之后,庄子还有第二个逍遥或者修行的核心:无所待。
庄子曾在他的《逍遥游》曾经评价列子和列子的境界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在这个庄子的眼中,虽然列子已经可以御风而行了,然而他还是需要依凭风力,还是有所依待的,那就还不是真正的逍遥。

而真正的逍遥是怎么样的呢,庄子接着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说,除了自我上面的忘我之外,在外面还必须无所待,不需要依凭留恋任何东西,才是真正的神仙,才能“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追求的状态,内外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无所求,即不对自己这个“我”有所留恋,也不对外界有所留恋,所以就潇洒逍遥了。

那么最后这种庄子的形象或者庄子眼中的神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有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可以概括: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也就是道经里面说的“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不凋不残,松柏青青”的至高境界了。
至此庄子的第一个版本,庄子one——不食人间烟火版的庄子就出来了。这个庄子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说是很重要的,他指出了修道的两重心法:无我与无所待。然而,这还远远不是庄子的全部。

二. 千变万化的狂想庄子
上面版本的一个庄子,其实是太过高格,太过真人的庄子,相对于如槁木一般的状态,更多的后人更喜欢如大鹏一般千变万化的狂想庄子。

庄子《逍遥游》开头大家都很熟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这里庄子狂想颠倒的气质暴露无遗,比起万物齐同的“忘我”和“无所待”,其实这样的庄子更加能够为人所接受。

因为无论是“忘我”与“无所待”,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在纷乱世道中,就会有一种被迫无奈,只能忘却自我与外界的存在的成分在里面,何况修仙者也有很多是为了延续现世的幸福,所以如广成子与庄子一般高格的“无视无听”、“忘我”的状态,会吓退很多人,也未必符合人们对神灵鲜活的期待。而狂想的庄子,则满足了很多人对于神灵的幻想——“千变万化”与“自由翱翔”。

道教有一本奇书叫做《化书》,里面记载了许许多多物种与状态之间的千变万化,可以说是什么东西都能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什么状态都是不固定的。这里面有道教很多朴素的思想,譬如说,天下万物都是道的化现,道可以千变万化变成万物,万物之间自然也就可以互化,所以人可以变成仙,仙人自然有变化的神通和异能。

这种“化”的思想才真正符合大部分人对于“逍遥游”的神灵状态的想象,神灵只有浪漫如狂想庄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任何事物,进入任何一种状态,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才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神仙。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认为能够千变万化的鹏,其实也是有所依凭的,需要借助风的力量,才能遨游,不是庄子心目中真正的“逍遥游”。不过私底下以为,冲着庄子给予鹏的华丽笔墨与篇幅,谁又能知道庄子本身不是对着这鸟儿有所偏爱呢,毕竟一个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和“鹏”对于普通人和大部分修行者来说,已经是够逍遥的人生了。

三. 不怕死的庄子
上面两个版本的庄子,无论是高格的还是狂想的,其实都不是我真正想写的庄子,因为这两种庄子其实都已经超凡入圣了。
我想要写的是凡人庄子,准确地说,我想写的是从凡转圣的那个庄子。我有时候特别想替天下的修行人抓住庄子的领子,使劲摇着他问问:庄子先生,庄子老师,您真的不怕死吗,您会不会孤独,您是怎么看待修仙这件事情的?”

庄子老师大约会说,我是不怕死的,但我其实也孤独。
《庄子》里面有一个关于“混沌”的故事——混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曾经哈哈大笑,但是又突然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故事之中道教修行的寓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孤独与悲凉其实是不易察觉的。整整的一本《庄子》,到处都是讽喻,到处都是潇洒与看开,但我相信庄子是孤独的,那种遗世独立的孤寂之感是藏都藏不住的: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凡人庄子和你我其实都是一样的,在修行的道路上也会孤独,也会痛苦,也会有迷茫和忧愁。这么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噢!庄子里有一段明显描述他的孤独的片段,这个片段出自《庄子·徐无鬼》,惠子死了,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庄子以匠人的寓言来比喻他和惠子的关系,他说,惠子死了以后,他已经没有可以与之辩论和说话的人了。

《庄子》里到处都可以见到与惠子辩论的事迹,庄子经常用各种锋利的言辞来讥讽惠子,但庄子对惠子的感情真的只是那么简单吗?其实更多的时候,惠子对于庄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凡人庄子也需要一个老朋友,时不时让他能够相聚切磋一番,能够容忍庄子的怪异和尖刻,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

庄子是智慧的,但惠子未必不智慧,或者惠子更加现实,但他应该是理解庄子的,他的存在缓解了庄子存世与修行的孤独。不然你随便拉个人,讽刺他一番,看他不打掉你的大牙。

庄子可能是不惧怕死亡的,他的妻子死了,他能够鼓盆而歌;他也会说,谁知道是活着快乐还是死了快乐呢;他会让死去的人说,生前有那么多的恩怨纠葛,就算让他当皇帝他也不活过来了。但这个不怕死的庄子,一开始有其矛盾的一面吧,毕竟乐生忘死是大部人的心理,就如同我们一样。

修行者一开始必然是会有孤独的,有矛盾的,有所畏惧的,必然是会有红尘俗世的烦恼。好在庄子并不是一面的,他是多样的,或许你达不到他的逍遥,但你至少知道他也曾经孤独迷惘过,最后克服了,那么至少你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人生产生太多的怀疑,而去放弃。这大约就是修行的意义所在,从孤独迷茫中来,往逍遥快乐中去。

我想为什么那么多神灵中吕祖、关羽和观音都一直是最广受欢迎的,大约也跟他们人性慈悲的那一面是有很大的关系。庄子多面,一面是神的高远,一面是神的神通,而最后一面则在告诉我们,不要畏惧与害怕,凡人亦可成仙,从凡人到神灵,庄子忍受了孤独与遗世独立,或许也会忍受诸多的自身与世界缺陷。凡人庄子可以的,你应该也可以,在缺陷中走向圆满,也未必要放弃人性的所有面,这或许就是修行的意义。
作者:耳九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道士最近走的是忧郁路线嘛,跟之前两种感觉,之前比较…精神[笑cry]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词穷)就很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今天感觉道士emo了,可能天天除妖怪乏了,
  • 我也爱了她十年啦[泪]十年前就满怀憧憬地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要离偶像更近,要在十年后骄傲的发一条,那时想的都是地理距离的更近,逐渐长大,明白了自己更重要的身份其
  • 说去厕所找的…真的好崩溃……这几天就一直在想我能找着什么样的对象、我白日做大梦的理想的女朋友是可以和我一块玩游戏(对不起但最好是玩原神和偶像梦幻祭但还精神正常)
  • 2、 衰退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好,如果他感觉你还是没有接受他的意思,或者你总是揪着这件事不放,动不动就拿出来指责他,发泄情绪,却没有说明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补偿
  • 目录: 代译序 反常,但不偶然犟妹子特雷庇姑娘台伯河畔安德雷亚·德尔茶安妮娜红胡子死湖情澜失去了的儿子克莱奥帕特拉#商务印书馆新书早知道# 《特雷庇姑娘——海泽
  • 2023.09.14.周四,昨天晚上还是熬夜了,早上起来上班,上午真的超级超级困,我感觉我的眼睛都已经快闭上了,而且又没有什么很着急的活要干,就一直在翻招标文件
  • 我不会轻易付出自己的真心,但是假如我的内心被打开了,我会百分百认真对待。他脆弱委屈的时候我会在背后支持和安慰,他困难的时候我会站出来保护他,没有人可以欺负他,这
  • 以上兩句話都是我時刻沒忘記過的,因為不想後悔,所以更加勇敢的繼續夢想,當然寫一首歌給你也在我的夢想裡面,「當世界指責我笨拙,你讓我繼續放錯,繼續夢想不退縮,我懂
  • 一起来看啦 倪妮 、白宇 、金瀚孟子义 ​​​已经过了做什么都想求个结果的年龄了,想做什么就努力的去做,想对谁好就慷慨的付出。一起来看啦 倪妮 、白宇 、金瀚孟
  • 工藤美桜(@mmio_kudo)「成城警察署交通安全のつどい」にて初めての1日警察署長を務めました!(素敵なお写真たくさん嬉しかったな☺️)#ピーポくん#ファミ
  • 当艺人还是要脸好看 蛮火 媒体报道 粉丝好多好多看起来美观✌ 公司 有知名实力公司捧红捧火培养自身实力~宣传模式~超火 新一代时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檀健次莫青成
  • 我的直觉太牛逼了[允悲]前阵欧冠决赛,wyd跟我各种理性分析,说啥啥不如利物浦,何况已经奇迹赢了3场了。我说别说这些,我预感就是皇马赢;这周我家门口洗衣店倒闭跑
  • 短暂的几个小时,边吃饭,边听她聊这几天的琐碎,或者拉着手并排坐在沙发上,安逸的翘着jiojio…… 又到第四次化疗了,或者已经超了一两天,怎么说呢,送她去医院就
  •   他扯了一个说不上来阴冷还是邪门的笑,还挺寡淡:“没了。  他扯了一个说不上来阴冷还是邪门的笑,还挺寡淡:“没了。
  • #五月天[超话]#本次南京《让我照顾你》合唱应援活动具体执行方案海报已经由cc老师和大美老师制作完毕![庆祝][庆祝]谢谢两位老师! ⚠️⚠️注意 ‼️【一切应
  • #刘宇宁宁远舟# | #刘宇宁一念关山#| #摩登兄弟[超话]# ☕ ʜᴀ͟ᴘ͟ᴘ͟ʏ ᴇᴠᴇʀʏᴅᴀʏ̆̈落于信纸上的时光,续写着我们的念念不忘。₊⁺♡̶
  • 我在旅行途中遇到的朋友,他开了个越南笑话,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他突然写中文和我道歉,让我觉得有点措手不及。他家里卖的木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上九年级,成绩不好但
  •  2.其他参加本次活动的“报报团”团员凭“报报团”微信群内活动通知截屏享受10元特惠价,在中国翰园碑林北门购票入园。据介绍,广大市民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并打开“开封
  • 我的“三阳”日记:味觉错乱,嗅觉失灵,每一秒钟都是新体验 准确来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阳了,爱是不是吧,反正跟平时感冒不一样。 事情还要从9号那天说起,当天接了